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0年2印纹陶: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汉代模印纹饰陶器。在做好的陶坯上,趁未干前用印模将所需花纹在所定部位捺印上去后进行烧制。依其烧制温度的低高,又分为印纹软陶和印纹硬陶。前者多流行于新石器时代至商代以前,多呈红褐、灰白、灰等色;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约出现于商代以后,因烧制时温度较高,故胎质坚硬,呈灰色。印纹陶主要流行于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广西、台湾、江西、安徽等地,器形大都为日常用品,如瓮、坛、罐、盂、钵、杯、盘、豆、熊、尊、物等。制作方法为手制、模制、轮制。其纹饰初出于加固陶坯的目的,器物多留有布纹、席纹、绳纹的痕迹,后渐趋丰富、精美,纹样均为几何形纹饰,主要有水波纹、米字纹、回字纹、方格纹、编织纹、云雷纹等2001年大明宫含元殿遗址唐代长安城重要宫殿,含元殿位于丹凤门正北龙首原的南沿上,可以由此俯视长安城,重大庆典和朝会多在此举行。现存殿址台基。殿面阔11间,进深4间。殿东、西山墙和北面的后墙皆为版筑夯土墙,殿的东南和西南分别建有翔鸾阁和栖凤阁,两阁都在其北侧设廊道与含元殿连接。殿前向南伸出3条阶梯和斜坡相间的砖石阶道,长78米,当时称为‘‘龙尾道"。殿址中出有大量表面呈黑色光亮的陶瓦,当是殿顶的屋面用瓦,还出有少量的绿琉璃瓦片,可能含元殿的檐口使用了琉璃剪边的作法。在台基四周出土残石柱和螭首石刻残块多件,在翔鸾阁北廊道的西侧出土许多铁甲片及矛头。2003年4陶衣见20135郸县古城位于郸县古城镇(俗称马街),是成都平原多处史前城址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处古城遗址。遗址长约650米,宽约500米,总面积32万平方米,属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有4000年左右的历史。1996年古城遗址与成都平原其它吏前城址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1997年大规模考古发掘中又发现了全国同时期最大的礼仪性建筑遗迹,国内外数十家新闻单位进行了报道,引起了文物考古和史学界的极大关注。6失蜡法金属铸造的一种方法。用蜡制成铸模,外敷造型材料,成为整体铸型。加热铸模将蜡化去,形成空腔铸范,浇入液态金属,冷却后得到成型铸件。古代多用于铸造具有复杂形状的铸件。中国已知最早的失蜡铸件是河南淅川出土的春秋晚期铜盏部件和铜禁。战国以后,失蜡法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除鼎、彝外,还用于铸造印玺、乐钟、佛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贮贝器、饰件等。现代,失蜡法仍用于铸造金属铸件,称熔模铸造。7瓮棺一种葬具,出现在史前时期,大都是以陶制葬具,史前的陶棺大都是以实用生活器皿所代用,尤其以大型的陶瓮作为主葬具的较为多见,故常被统称之为“瓮棺”,瓮棺葬较早出现并流行于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时期,常用来埋葬幼儿和少年,还盛行以瓮棺盛放骨灰。多数埋在居住区内房屋附近或室内居住面下,也有专门的儿童瓮棺葬墓地。8封泥见20139《考古图》宋代金石学著作。中国现存年代最早而又较有系统的古器物图录。吕大临撰。书成于元祐七年(1092)。书中著录了当时宫廷及私人收藏的古代铜器和玉器,每器皆摹绘图形、款识,记录尺寸、容量和重量,全书共分十卷(外加释文一卷)。第一至六卷为鼎、鬲等属商周器,今本(下同)目列138器,实收143器(多的主要是同铭之器)。第七卷为钟、磬等乐器,目列10器,实收15器。第八卷为玉器,目列13器,实收9器。第九、十卷为秦汉器,目列63器,实收67器。总共目列224器,实收234器。并作一定的考证,其收藏处和出土地可考的也加以说明。10喇家遗址遗址主要为齐家文化中晚期遗存,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巨大聚落,抑或是一个遥远的城邦古国。位于黄河上游的青海省民和县官亭镇喇家村,总面积约40万平方米,重点面积约20万平方米。发掘出非自然性死亡人体遗骸,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唯一一处大型灾难遗址。这座因地震和黄河洪水毁灭的史前遗址,是2002年我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被称为“东方庞贝”。喇家遗址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中心区外围有一条壕沟,沟宽10米、深3〜4米,沟环绕成长方形,长600米、宽200米,其内有成排的半地穴房址。己发掘3座的地面、四壁用白灰抹平,正中一个圆形灶坑,房内有2〜14人,曲肢,有的怀中抱小孩。房内还出土陶、石、玉器及玉器半成品、玉料等。2004年一、名词解释:石片:文化层:见2013利篡:利箧,又名武王征商箧,中国西周早期的青铜器。为周武王时期有司(官名)利所作的祭器。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是已发现的时代最早的西周青铜器。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圆形,侈口,鼓腹,双兽耳垂珥,圈足下附有方座,造型庄重稳定。以云雷纹为地,腹及方座饰兽面纹,圈足饰夔纹,兽面巨睛凝视,森严可怖。腹内底部铸有铭文4行32字,利篇记载的史实证实了《尚书・牧誓》、《逸周书♦世俘》等文献的记载,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陶衣:见2013郑韩故城:郑韩故城位于今河南省新郑市区周围,双洎河(古消水)与黄水河(古漆水)交汇处。平面呈不规则三角形。城垣周长20公里,城内面积16平方公里,城墙用五花土分层夯筑而成,基宽40—60米,高15—18米。北墙外侧有数处马面建筑,是全国最早的新型城墙防御设施。石楔:形似斧铸而形体较小,单面刃。主要用于劈开木材。多见于长江流域和华南各地、各文化中。镇墓俑:镇墓俑源于古代傅说中的方相神,又称方良或鬼魅,是山川精怪,有驱除邪恶的法力。这种怪兽多塑成蹲坐状,有人面兽身和兽面兽身两种,外形凶猛可怕,头上长角,两膊间有火焰状翅膀,蹄足,羽人兽鸟的结合。镇墓兽安放在墓室前,人面和兽面的各一。镇墓兽因造型奇异可怕,加上光怪陆离的釉彩,在坟墓这种特定环境中,会使人有恐怖的感觉。在西安、洛阳地区唐墓出土的各类随葬品中,镇墓俑以其丰富的出土量、清晰的演变序列及鲜明的时代特征成为无纪年唐墓分期断代的标准器之一,尤其是这一俑群中最能代表社会文化气息的武士状、天王状镇墓俑,其形象由于与唐代流行文化的因素息息相关而备受学界关注。公墓:君王、诸侯及王子弟之墓。《周礼•春官•冢人》:“冢人掌公墓之地。”郑玄注:“公,君也。”贾公彦疏:“训公为君者,言公则诸侯之通称,言君则上通天子。此既王之墓域,故训为君也。”孙诒让正义:“文、武葬地,在镐京之东,盖王城外近郊内之隙地。周初诸王,及王子弟,皆族葬於彼,即此经所谓公墓。”铭:铭是一种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刻在碑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如刘禹锡的《陋室铭》。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墓志铭”。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金石录》:三十卷,宋赵明诚撰。赵明诚,字德甫,山东诸城人,对考古、金石、书画研究甚深。《金石录》一书,著录其所见从上古三代至隋唐五代以来,钟鼎彝器的铭文款识和碑铭墓志等石刻文字,是中国最早的金石目录和研究专著之一。全书共三十卷,前为目录十卷,后为跋尾二十卷,考订精核,评论独具卓识。二、简答:简述商周时期的棺椁制度;史前时代墓葬中国埋葬遗迹最早见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北京周口店遗址。新石器时代已有了一定的葬制,历年来,在上百处墓地发掘的1.3万余座墓葬,其中70%以上分布在黄河流域。年代较早的新石器时代墓葬,一般墓坑小而浅,墓葬排列有序,多为单人葬,没有发现葬具的痕迹:随葬器物的数量不多,彼此没有显著差别。新石器时代晚期发现采用木质葬具的大墓,有的随葬上百件陶器,有的随葬较多的玉器,表明墓主生前占有多量财富。陶寺遗址的个别大墓,随葬器物多达200余件,其中有精致的彩绘陶器和木器以及建鼓、特磬等大件乐器。辽宁建平牛河梁遗址发现的红山文化积石,浙江余杭反山遗址发现的良渚文化土墩墓,分别用石块和土堆砌筑而成,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又有地面标志的大型丛葬墓。这些大墓从不同程度上显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曙光。商周时代墓葬已发掘的商周时代墓葬总计有1万多座。其中绝大多数为中小型墓葬。随着阶级分化和等级制度的确立,埋葬制度也有了严格的等级区分。奴隶主上层贵族的墓葬墓室宏大,有墓道,使用多层棺椁,有些地面上建有用于祭祀的建筑。随葬品十分丰富,普遍使用人殉、人祭,有的还附葬车马坑。一些小型墓葬,墓坑狭小,仅随葬少量陶器等,有的甚至一无所有。殷墟侯家庄西北岗与武官村之间商王朝后期的王陵区,有13座大墓,其中葬制规格最高的8座大墓,墓坑四面都有墓道,其余则南北两面或仅南面有墓道。墓室面积最大的达330平方米。陵区东南有1000多座人祭坑。小屯附近发现的“妇好墓规格不高,墓室面积仅20多平方米,无墓道,但随葬品十分丰富,出土青铜器和玉器各有数百件。西周丰镐遗址张家坡附近的井叔墓地,以周王重臣井叔的中字形大墓为中心,布局主次分明,是考察西周高级贵族葬制的典型资料。春秋战国墓葬主要发现于列国都城和其他城市遗址附近。列国国君的陵墓多单独集中在一个墓区,整体布局有一定规划。凤翔附近的秦公陵墓,包括13个相对独立的陵园,每个陵园都有一两座“中''字形大墓。临淄齐国故城附近的田齐王陵、赵邯郸故城附近的赵王陵、平山附近的中山王墓以及被推定为魏国王陵的辉县固围村大墓,上部都有高大的夯筑坟丘,有的还在墓上建造宏大的“享堂身份较高的贵族墓葬,随葬成套的青铜礼器、乐器和车马器等。中山王墓随葬陶器的组合也有定制。秦汉及其以后时期的帝陵秦汉及其以后的帝陵,除元代不留坟、无遗迹可寻外,其余各代大都地望明确。秦始皇陵的规模最大。陵园坐西朝东,平面横长方形,由两座夯土墙环绕。覆斗形坟在内陵园右侧,左侧有寝殿基址。陵园内外发现许多陪葬墓和陪葬坑,其中包括兵马俑坑。西汉十一陵,除文帝霸陵和宣帝杜陵在今西安市东南郊外,其余都在渭河北岸的咸阳原上。渭北九陵和杜陵,都有覆斗形坟,其中武帝茂陵的坟最大。文帝霸陵"因山为藏无坟。当时帝后同莹不同陵,分别由夯土墙环绕成平面正方形的陵园,而后陵小于帝陵。西汉诸陵附近都有陪葬墓,现存陪葬墓坟最多的是高祖长陵和宣帝杜陵,各60多座。咸阳杨家湾的两座长陵陪葬墓,墓主可能是周勃和周亚夫父子。霍去病墓是茂陵的陪葬墓。高祖至宣帝七陵附近,还有为供奉陵园所设陵邑的遗址。东汉帝陵在汉魏洛阳故城附近,除北宋以来所传光武帝原陵外,其余都无法肯定。据记载,东汉帝陵的坟前建石殿,并已有石刻群,这种规制对后世影响很大,但目前尚未发现它们的遗迹。曹魏和西晋帝陵也在汉魏洛阳故城附近。由于当时主张薄葬,“因山为体既无封树,又无寝殿,地面无任何痕迹。晋文帝崇阳陵和晋武帝峻阳陵的位置已基本查明,其他西晋、曹魏诸陵有待探寻。东晋帝陵在南京附近,大致仍依山为陵,并不起坟,个别起坟的也较低小。南朝陵墓的显著特点,一是墓地的选择受相墓术影响,方向很不一致:二是陵前有很长的神道,列峙石兽、石柱和石碑。刘宋和陈的帝陵,多在南京附近。南齐和萧梁的帝陵,多在丹阳陵口镇。陵口有一对大型石麒麟,为齐梁陵区总入口的标志。可大体肯定的南朝帝陵已发掘5座。都是在山坡开挖大型单室长坑,墓壁多用模印花纹豉拼砌大型画面,一般填平后仍起坟。北朝陵墓经过发掘的,只有大同方山北魏文明太后冯氏永固陵。北魏迁洛以后的帝陵,在洛阳河以西的北邙山下。孝文帝长陵、文始皇后高氏陵和宣武帝景陵的坟比较明确,其他遗迹则无可寻。河以东为当时近支皇族妃嫔和其他贵族的葬地,与长陵的距离因其间血缘关系的亲疏而由近及远。这种布局保留着早期族葬的遗风。唐代高祖至僖宗十八陵,都在关中平原的北部。唐高祖献陵形如汉陵,仍为覆斗形坟。唐太宗昭陵改在北山南面半腰穿凿玄宫,封堵后不再另起坟。此后多数唐陵沿用此制,陵园布局也依昭陵规制,都在周围筑墙,四面各开一门。南门内有用于朝拜献祭的献殿(寝殿)遗迹。南门外的神道两侧,列峙石俑、石马、石鸵鸟、石华表等10余对,有的还有蕃酋立像。陵园南相当距离又有寝宫(下宫)遗迹。石刻群保存最多的是唐高宗和武则天乾陵。陪葬墓坟保存最多的是昭陵(167座),献陵其次(67座),历年作过一些发掘。五代时期的帝陵,发掘过南京的南唐二陵、成都的前蜀王建墓和后蜀孟知祥墓,它们沿用了唐陵的某些制度,但规模较小。巩县宋陵的北宋八陵,都有覆斗形坟,陵园布局沿袭唐陵制度而稍有变化。主要差别在于:恢复唐以前帝后不同陵之制,后陵附葬于帝陵西北,规模较小:下宫建在帝陵西北、后陵之前,与唐陵位于西南不同;神道石刻的品种和数量增多(一般帝陵23对、后陵10余对),组合和形制更加定型化。南宋六陵“攒宫(暂厝地)在浙江绍兴,宋亡后被破坏,已无遗迹可寻。辽陵及奉陵邑在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和巴林右旗境内。辽陵地面建筑被金兵破坏,布局情况不明,仅知其依山为陵,陵前有享殿遗址。金陵在北京西南郊大房山下,明代将其破坏,现正进行勘察,布局情况有待判明。西夏陵在银川市西贺兰山麓,布局与北宋诸陵颇多不同。明清两代的陵寝制度有较大变化。坟不再是覆斗形,改变为平面圆形前建方城明楼的宝城宝顶式。坟前面的陵园为纵长方形,并扩大享殿,取消寝宫(下宫)。南京的明孝陵,北京的明十三陵,沈阳的福陵和昭陵以及河北的清东陵、清西陵,都是这种格局。其间的差别在于:明代帝后同陵合葬,清代帝后不同陵;明陵享殿称棱恩殿,清陵称隆恩殿;清陵在陵丘宝城与方城明楼之间增筑月牙城。明十三陵、清东陵和清西陵,把帝陵集中在一个总的陵园内,仅在居于主位的明永乐帝长陵、清顺治帝孝陵和雍正帝泰陵前,即陵园大红门内设置神道和石象生,其余各陵之前不再设置。秦汉及其以后时期的其他墓葬各地发现的秦汉及其以后时期的墓葬总计不下数万座。一些显贵家族都有共同的墓地,地面上有高大封土,形成范围很广的墓群。厚葬之风减退,随葬品多用明器。各地区的墓葬形制有所不同,尤其是一些边疆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墓葬,各有特点。秦和西汉初期的大墓仍采取商周以来的葬制,即在有墓道的土坑竖穴内营造木构椁室,墓主的棺室居中,四周置放随葬器物,长沙马王堆汉墓便是如此。西汉中期的某些诸侯王墓,例如河北满城的中山靖王墓,在山崖中穿凿巨大的多室洞穴,并在洞内搭建木构瓦屋。另有一些诸侯王墓,则在穿土为圻的木构椁宝周围增设“黄肠题凑从汉代开始,黄河流域和北方地区的一般墓葬,多为结构简单的土洞墓,随后长期流行。同时出现几种新的墓制:①空心破墓。用模印图像空心豉砌筑墓室,开始出现于战国晚期,流行于西汉时期;②破室墓。用小型长方砖砌筑墓室,西汉中晚期出现于中原和关中一带,东汉以后广为流行,成为全国各地常见的一种墓制,其中许多墓内绘有彩色壁画,内容有天象、四神、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以及车马出行、宴饮百戏等;③画像石墓。用雕刻画像的石材砌筑墓室,结构和布局仿照现实生活中的住宅,西汉晚期开始出现,盛行于东汉时期,主要分布在山东和苏北、河南南阳以及湖北襄樊、陕北与晋西北3个地区。河南密县的打虎亭汉墓,为破石结合墓室,既有画像石,又有壁画。另外,四川省境流行画像砖墓和崖墓,画像为模印,题材有收获、射猎、采桑、卖盐等生产和商业活动以及宴饮、乐舞、车骑等生活场面。乐山附近的麻壕崖墓,保存大小不等的墓穴200余座,年代属东汉至南北朝时期。某些地区的古代少数民族,采取特殊的葬俗,例如川南的人悬棺葬。魏晋以后的贵族官僚墓葬,布局简单,面积缩小。一般都是单室,规格高的有前、后两室,多室的极少。北朝和隋唐大墓的墓道较长,接近墓室部分掏成隧道,并在顶部开通几个天井,以象征宅第的层层院落。在墓室的前面和墓道两壁绘壁画,内容有墓主人男女侍者门卒和武装骑从行列以及四神图和天象图。北宋和辽金墓葬,墓室由方形、圆形演变为等边多角形,而且用雕砖砌成仿木建筑结构。雕砖和壁画内容多与前代相同,为宴饮、伎乐场面,有的墓内出现了有关杂剧的题材。至于随葬器物,西汉中期开始在日常器物之外增添陶质明器,东汉则明器的种类和数量更多。从南北朝开始,又随葬大量仪仗俑和伎乐俑,并置放方形石质墓志。盛唐时期常用三彩陶俑。墓主身份高的大墓,陶俑多达数百件以至上千件。宋代以后多随葬瓷器。东北地区高句丽和渤海时期的上层人物墓葬,沿袭汉代旧制,并结合本族葬俗,墓地多建在较高的地方。形制有积石墓和封土石室墓2种,排列比较规整。墓室用石块叠砌,多数彩绘壁画。西藏吐蕃时期的藏王墓,受唐代影响,封土夯筑,呈覆斗形。在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中还有一些历史名人墓,例如:纪念民族始祖的黄帝陵、成吉思汗陵;属于文化名人和民族英雄的孔林、司马迁墓和祠、张衡墓、张仲景墓及祠、司马光墓、岳飞墓、李时珍墓、徐光启墓、李自成墓、郑成功墓;少数民族地区的杨粲墓、奢香墓、阿巴和加麻札;有关中外关系的伊斯兰教圣墓、苏禄王墓等等。1.简述隋唐两京墓葬的分期。隋唐两京地区这一地区的隋唐墓数量最多,且不少墓葬有明确纪年,在中国隋唐墓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与其邻近的陕西、河南、山西、甘肃以至新疆吐鲁番等地发现的隋唐墓,虽也各有一些地方性特点,但从全貌看,都与两京地区十分相近。在两京地区,以对的研究最为充分。I 两京隋唐墓可以分为3期:第一期,从6世纪晚期至7世纪晚期;第二期,从7世纪晚期至8世纪中;第三期,从8世纪中至10世纪初。第一期墓葬,沿袭北期时期的传统,流行方形或长方形单室土洞墓和破室墓,大墓则盛行带长斜坡墓道、多天井、多小龛的形制。随葬陶俑一部分是表现家内生活的仆侍俑,另一部分为表现墓主人出行的仪仗俑。第二期墓葬,刀形墓室盛行,墓道开始缩短,天井和小龛数量减少,而对墓室构筑却更加重视。墓内多随葬僮仆俑和园宅、假山、建筑模型,突出炫耀其豪华优裕的家庭生活。西安、洛阳的此期唐墓中,随葬较多的唐三彩器物和。太原唐墓壁画多绘制大幅的树下老人图。属此期的、、等,除具长斜坡墓道、多天井、多小龛外,还有前、后二墓室,墓内随葬品丰富,墓壁绘制大型出行图、狩猎图和击球图等壁画。第三期墓葬,斜坡墓道更短,竖井式墓道流行,天井变少,小龛移至墓室四周。厚葬之风甚盛,多以金银锦绣为饰。元和(806〜820)以后陶俑减少。经常使用装饰华丽的绢衣木身俑。表现墓主生前室内陈设的条幅式立鹤屏风画成了墓室壁画常见的内容。与分期相适应,各期的壁画风格,陶俑的类型和形象,陶瓷器、铜镜、墓志等随葬品的形制和花纹,也都呈现出相应的变化。另外,从西安地区一些大型唐墓看,墓葬中石质棺椁的使用,壁画里仪仗队伍的构成,门前列戟的数目,大都同墓主生前的身份、地位相称,基本符合《大唐六典》的有关规定。三、论述:试述中原地区两汉中小型墓形制的演变。汉代之墓葬形式及种类众多,常见的墓葬类型,有土旷木椁墓、崖墓、空心砖墓、小砖拱券墓、石墓数种。大型土耕木椁墓除帝王外,诸侯王及达官显贵亦多采用。小型的用一穴一棺,民间也甚为流行。依山崖开凿的大型多室崖墓,西汉诸侯王偶有用者,例如河北满城的中山靖王刘胜夫妇墓便是凿山为陵,墓全长51.7米,最宽处37.5米,最高处6.8米,由墓道、南北耳室、中室和后室组成。此类墓在山东、江苏北部地区都有发现。小型的东汉崖墓则盛行于四川一带。空心豉墓西汉时多规模不大,为数也不多。后来其平顶渐变为折线形,为此构件增加了样卯。继而又出现多种异形构件,以及混用小砖以弥补其构造的不足。自西汉中期至东汉末,以小砖砌造的多室拱券墓盛行,其平面组合方式甚多,极富变化,结构上为加强拱券的密合性,常使用楔形或扇形砖砌拱,有时甚至在砖间加样或使用多层拱券。石墓系用石条、石板等建造的墓葬,多见于山东、河北一带。在豉、石及空心砖墓中,常出现有多种内容及形象之画像石专和画像石。除表现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及墓主生前事迹外,尚起了很好的装饰作用。大的墓地外砌围墙,并建门阙、神道、石象生、神道柱、碑及祭祠2005年—"、名词解释:绝对年代:是根据某种事物的变化速率给出的数值年龄,也叫定量测年。绝对年代的记数通常有以四季轮回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单位的太阳年和原子周期性释放为单位的放射性纪年等方式,但在历史上普遍流行的是太阳年,至今通用的也是太阳年,在使用放射性年代时一般也要将其换算成太阳年。蒙特留斯:瑞典考古学家,史前时代文化研究工作的开拓者之一。其研究的重点是史前文化的分期与年代,尤专西欧、北欧地区的青铜文化,提倡类型学方法。他的主要著作有《青铜时代年代问题》(1885)、《异教时代的瑞典文明》(1888)、《使用金属器以来的意大利原始文化》(1895-1910)、《东方与欧洲上古文化诸时期》、《英国青铜时代年代学》、《史前希腊》等。他在各地博物馆和大学的演讲对考古工作的普及也有很大贡献。抱子花粉抱粉分析即通过对地层中分离出来的植物抱子和花粉的鉴定,认清它们所归属的植物属种,进而推断出当时的古植被、古地理及古气候特征。近二、三十年来,抱粉分析已广泛应用于考古研究。我国一些著名的考古遗址也都进行了抱粉分析,如山西丁村人遗址、临潼姜寨遗址、浙江河姆渡遗址、上海青浦的崔泽遗址、寺前村遗址、福泉山遗址、广富林遗址、金山亭林遗址、唯亭草鞋山遗址等。根据抱粉组合特征推断古人类的生活环境:史前人类及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分析遗址文化层中的抱粉,对于了解当时人类生存的环境是很好的方法。植物硅酸体又称植硅石(phytolith),是指高等植物细胞中发育的硅质颗粒,易鉴定且较易被保存在考古地层和遗物中。许多栽培植物能够产生具属种一级鉴定特征的植物硅酸体。通过考古土壤等样品的硅酸体分析,能够较好地恢复史前农耕面貌与特点。目前,已有一些栽培植物的硅酸体形态得到了较好的研究,当代考古植物学家也有一些成功的研究范例。植物硅酸体分析,将在农业考古研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三棱尖状器一种大型石片石器,为旧石器时代“河-丁村系”文化的典型器物。山西芮城西侯度、河、襄汾丁村、陕西蓝田公王岭等遗址都有发现。形似西方同期的“手斧”,由大石片单向加工而成。三棱三面,庄严对称,使用功能和艺术兼备。干栏式建筑在木(竹)柱底架上建筑的高出地面的房屋。这种建筑自新石器时代至现代均有流行。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长江流域以南以及东南亚,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北部。从考古发现看,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的许多遗址中,都发现埋在地下的木桩以及底架上的横梁和木板,表明当时已产生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主要应为防潮湿而建,长脊短檐式的屋顶以及高出地面的底架,都是为适应多雨地区的需要,各地发现的干栏式陶屋、陶困以及栅居式陶屋,均代表了防潮湿的建筑形制,特别是仓縻建筑采用这种形制的用意更为明显。直到今天东南亚一带还较盛行栅居,以适应潮湿多雨的需要。人殉与人牲人殉是用活人来为死去的氏族首领、家长、奴隶主或封建主殉葬;人牲是用活人来祭祀祖先(人鬼)、神灵或自然界万物。主要流行于原始社会末期到奴隶制社会的整个历史时期中。殉人基本上是主人的近亲、近臣和近侍:而人牲的身份则主要来源于战争中的俘虏,或由俘虏变成的奴隶。在中国,二者约都出现在40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甘肃武威皇娘娘台遗址、永靖秦魏家遗址的齐家文化氏族公共墓地中,都曾发现女子为男了殉葬的合葬墓。考古学界公认这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杀妻(妾)殉葬墓。黄肠题凑见2001唐三彩见2003邢窑唐代白瓷窑址。分布在河北省临城、内丘二县交界的磁窑沟和临城境内的程村、解村、澄底、岗头、祁村、双井村一带。其中祁村窑烧制的白瓷具有典型邢窑特征,窑址发现于1980年,经调查,证实了唐代遗址和墓葬中出土的一部分白瓷是邢窑的产品。邢窑白瓷的出现,改变了当时以青瓷为主导的发展方向,并对其他瓷窑产生了较大影响。在窑址中未发现窑炉。窑具比较先进而多样,器形有碗、盘、壶、罐、盏、托等,除一般漏斗状匣钵、桶式匣钵外,还有一种盒式匣钵,有盖有底,坯体置其中,然后放在漏斗状匣钵之上,专用于烧造高档白瓷。邢窑产品造型规整、制作精致、胎质坚硬,釉色洁白则是其主要特点。开元通宝唐代开元通宝货币。钱币在唐代始有“通宝”。唐初沿用隋五铢,轻小淆杂。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为整治混乱的币制,废隋钱,效仿西汉五铢的严格规范,开铸“开元通宝”,取代社会上遗存的五铢。最初的“开元通宝”由书法家欧阳询题写,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圆钱,规定每十文重一两,每一文的重量称为一钱,而一千文则重六斤四两。从此,中国的币制正式脱离以重量为名的铢两体系而发展为通宝币制,成为唐以后历朝的铸币标准,沿袭近1300年。开元通宝的铸制与流通,在我国钱币形制发展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货币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以钱为宝,则意味着货币即财宝观念的增强和人们对其崇拜程度。二、简答:考古类型学局限性;局限性:第一,只能确定出现早晚的逻辑序列,不能判定每式具体存在的年代。器物新旧形态,总是存在着一定并存时间,甚至有的旧形态比新形态存在的时间还长。发掘所得的层位关系和共存关系是代表了遗物被埋藏的时间先后,因此,也会出现新旧形态共存现象,甚至出现前后颠倒的现象,要判定具体存在年代,应采用多方法、多视角、多参照系的综合研究。第二,只能确定相对早晚,不能确定每式之间的时间间隔长短。第三,只能对一部分遗迹、遗物或遗存群进行排序,特异形态、突变器物形态都不能用类型学方法研究。第四,类型学分析属于不完全归纳法,排出的序列和总结出的规律都有一定的假定成份,随着新资料的积累,需要作补充或修改;在资料不足的情况下,甚至会完全不反映实际情况,需要在资料增加后重新排队。在实际使用中经常出现把“类型学研究”与“分类研究”、“器物形态研究”混为一谈的现象。类型学研究只是分类研究中的一种,而分类研究又是形态研究中的一种。Ps:考古地层学的局限性:在田野考古发掘和研究过程中,考古地层学的主要任务是划分地层并确定各种遗迹、遗物的相对年代关系。但是仅仅依靠地层学是不能解决全部问题的。一是地层关系只能表示文化堆积的先后顺序,而不能反映早晚相差的程度;上下两个文化层可以相差几百甚至几千年,也可以只差几年甚至更短的时间。二是因为种种原因,晚期地层中往往混有或多或少地早期遗物,给晚期文化面貌造成假象,需要通过适当的方法加以排除。如果只按地层分期,就会把这些早期的混入物归入晚期阶段,从而模糊了早期和晚期文化之间的界限。三是地层叠压或打破关系在整个遗址中有时仅仅是局部现象,其余没有直接地层关系的文虎遗存,只有靠出土器物的对比才能确定相对年代。四是仅依靠直接的地层关系根本无法越出遗址进行远地对比,而器物则是可以在不同遗址间进行比较,进而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的。所以,地层关系最后必须落实到遗迹、遗物型式的变化上来,才能正确地进行文化分期以及探讨各期文化同其他文化的关系。2006年一名解:1三棱大尖状器见20052中石器时代处于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之间的过渡阶段,在全国范围内均有少量发现,以黄河流域的遗存比较重要。其基本特征是:这时的人类依然过着采集渔猎的经济生活,农业和畜牧还没有出现。工具以打制石器为主,用间接打击法制作的典型细石器尤为盛行,仅有个别的磨制石器,陶器还没有产生。这一时代当开始于1万多年以前地质上的全新世时代下限则延续得比较长,在先进的新石器时代开始以后,某些边远的地区还保留了中石器时代的原始状态。3清凉寺西安清凉寺乃隋唐古刹,古籍记载云:始建于隋开皇元年(西元五八一年),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年的历史,曾名真寂寺、崇福寺、化度寺等,金大定二年(西元一一六二年)法演法师扩建,敕封为清凉寺。一九四四年,长安县对土地村庄进行测绘,档案记载,清凉寺原有土地八十馀亩,其中建筑面积十五亩,分南北两院。南院有僧房三间及大雄宝殿,殿内有弥勒玉佛一尊,隋代风格,造型精美,现保存於西安碑林博物馆。寺内现存民国甲戌年住持僧智朗建立的「古清凉寺」石碑一通。4利簇见20045金口器凡是用金属加固和装饰器物口沿的,就叫扣器。扣器首先产生于漆器,用金属加固器口的漆器最初出现在战国时期,到汉代开始大量生产,在社会上广泛流行。扣器按从高到低的档次主要分黄金扣器、白银扣器和铜扣器三大类,其中铜扣器又可分为鎏金铜扣和不鎏金的铜扣,绝大部分扣器是漆器,但也有少量是玉器、象牙、玳瑁、琉璃器。考古发现汉代一些铜扣漆器,其铜扣加固,不仅限于口沿,而且在边沿、转角处或器身上加上几道铜箍,使其更结实、更美观。如耳杯的双耳,是使用时触摸最多的部位,为了加固,多用铜扣。6三体石经见20017唐三彩见20038钧窑宋元时期北方瓷窑,为宋五大名窑之一.在今河南省禹县。钧窑最迟始烧于北宋末年,北宋南迁后一度停烧,但烧造技术传至元代,并蓬勃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钧窑系。钧瓷属产方青瓷系统,以其汝浊釉闻名天下。乳光釉及“蚯蚓走泥纹”为钧瓷的重要特征。钧窑在宋代创用铜的氧化剂作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下烧成铜红釉,为我国陶瓷工艺及陶瓷美学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9三叠层10安特生瑞典地质学家、考古学家。1874年7月3日生于瑞典克尼斯塔,1960年10月29日卒于斯德哥尔摩。毕业于乌普萨拉大学,1902年获博士学位。他曾调查周口店化石地点,成为发现北京人的嚼矢。他在河南濯池仰韶村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还在甘肃、青海调查发掘大批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遗址,把以上的发现分成齐家、印韶(半山)、马厂、辛店、寺洼(卡约)和沙井6期,并推测它们的绝对年代。安特生是较早从事中国新石器时代研究的学者之一。11苏秉琦中国现代考古学家。河北省高阳县人。生于清宣统元年八月二十一日(10月4日)。1934年于北平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从1949年至今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称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主要学术论著还有《瓦鬲之研究》(1941)、以及一系列论文,其中主要的论文已被编集为《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1984)在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主持工作的30年中,为办好这个专业、培育考古人才,充实全国各地的考古队伍作出了突出的贡献。08年一、简述题(每题20分,共计180分)简述中国细石核的分类并绘出各类石核的形态示意图细石核是剥落细石叶的母体,一般形体较小,台面多经细致的修理。我国常见的细石核有柱状、锥状、楔形、船形等类型,又可归为圆体石核和扁体石核两大类。圆体石核主要有柱状、锥状、半锥状三类。柱状石核即两端均有台面,四周有剥片痕迹,整体而呈柱状。锥状石核一端有台面,与台面相对的一端呈尖形者,亦称“铅笔头状”。半锥状石核,即锥形的二分之一左右。扁体石核主要有:楔形石核,即台面略呈狭长三角形,一边有剥落石叶的细长疤痕,相邻的一边经仔细修整呈刃状者;楔形石核又可细分为宽楔形和窄楔形两种。船形石核,即石核体窄长,一端遗有剥片痕迹、相邻的底部经修整而整体似船形者。简述环境考古的理论及研究目的环境考古学是研究古代自然环境与人类文化相互关系的学科。环境考古学主要是通过对古文化遗址中所包含的能够反映环境的依存研究,来恢复古代人类及其文化的生存环境,分析自然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影响,探讨人类文化适应、利用自然环境过程中形成的特色和对环境的改造过程,最后对古代自然环境的变迁史和人类文化的发展史之间的关系作出全面的解释。环境考古学的产生,有其理论方面的背景和科学技术方面的条件。首先,文化生态学理论是环境考古学产生的理论基础。所谓文化生态学,是研究人类适应和改造所处环境的所有方式的学问。文化生态学概念的提出,引起了考古学家们对文化与环境关系方面问题的关注,从而认识到对古代人类生存环境考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环境考古学产生的技术条件。二战后,科学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方法与技术,如新的测年技术和动植物、土壤显微分析技术等,使得从古文化遗址中获得的有关古环境的信息量大为增加,从而使分析古文化与古代环境的能力大为增强。于是考古学家与地质、地理、生物学等学科专家合作,开始了有关古文化与古环境关系方面的而研究。这样,大约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考古学的发展,环境考古学应运而生,并在考古学研究中日益占据重要的地位,成为考古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环境考古学的主要对象是自然环境和人类文化,自然环境是指人类以外的自然界,包括气候、地质、水文、动物、植物等因素。其中,气候(包括气温和降水)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因素,气候状况和变化会直接影响当时的地貌、土壤、动植物和人类。不同的地貌(平原、山区、海滨、草原等)和土壤有着不同的动植物资源,直接影响古人类的生活方式;而动植物的生存、分布又受到气候、地貌、土壤、水文等因素的制约。因此,环境考古学实际上是把考古学、地学(包括地质学、地理学、土壤学)、动物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研究的学科。在研究过程中,尚书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均是对环境考古学具有指导或实际应用的意义.环境考古学的理论基础则是文化生态学。任何复原史前环境的尝试,都不仅要考察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因素,而且也要考虑人类文化对自然环境的积极反作用力。因此你,基于文化生态学理论的环境考古学,是从人类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的,它的目的在于探讨古代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环境考古学研究的方法:a)地址环境考古学方法:地质学特别是第四纪地质学同史前考古学的关系最为密切。第四纪是地质史上最新的一个时间单位,仅就环境考古学而言,地质学对沉积物成因和第四纪气候演变的研究,对于恢复古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b)动物环境考古学方法:不同的动物不仅是适应一定的温度和纬度,而且与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相适应,据此,可以根据动物化石推断古人类生存的古地理环境。c)植物环境考古学方法:同动物相比,植物由于移动性小而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差,对温度、降水、土壤等环境因素的变化更敏感,常被看做是地质时代“温度计”而用来判断第四纪古气候的变化。利用古文化遗址中的植物遗存进行有关植物和古气候的研究,是植物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植物的根、茎、叶和种子等易腐朽而能够保存下来成为化石的很少,故古植被方面的研究,主要依靠对植物的微体化石的分析,如抱粉分析(利用埋藏在古地层中的植物抱子和花粉研究古植被和古气候抱子是指苔辞、蕨类等植物的繁殖细胞,花粉是指裸子和被子植物的繁殖细胞)和植硅酸体分析(沉积于某些植物体中的玻璃质的二氧化硅骨架耐酸碱、耐高温,具有很大的稳定性,被称为植物硅酸体或植物蛋白质、植硅石。硅酸体多存在于植物的细胞壁上,,在植物体因各种原因被破坏后,仍可长期保存下来,并保持其原有的形态不变,成为微体化石禾本科植物也称“灰像法”)等。筒述镇墓瓶及镇墓文镇墓罐也叫镇墓瓶、斗瓶、五谷瓶,是中国古代墓葬中比较常见的随葬物,流行于东汉中后期,一直沿用到魏晋时期。镇墓罐多陶质,个别泥质。瓶内一般装有面粉、粟粒、云母片等所谓的神药,个别的装有铅人,瓶腹文字多用朱色或墨色直接书写在腹部,镇墓文多少不等,多者百余字,少者仅数字。文字的文体和内容比较固定。一般的行文规律是竖行自右而左书写,起首注明年号、月日、干支,之后书死者乡里及姓名,再书写慰藉性语言及供死者冥用的“斗瓶五谷铅人”、“八魁九坎”等,其后是为死者祈福、解罚、约束亡灵的破除谶语,最后仿效官府文书的文体以“急急如律令”结束。镇墓文后面的安慰死者及祈福、解罚之类的内容,其作用主要是以文告的形式,告诫地下鬼怪不能对死者进行侵扰,以便使生人家宅安宁,死者冢墓稳定,以“天地使者”的名义为主人解罪,为死者求福,安慰并约束亡灵,使其认识生死有别,勿事纠缠。例如,在敦煌发现的五凉时期的一件镇墓瓶,瓶上的朱书题记是:“麟嘉八年闰月,甲辰朔六日乙酉,重执姬女训,身死。自注应之,今厌解。天注、地注、岁注、月注、日注、时注。生人前行,死人却步,生死道异,不得相撞。急急如律令。”其大意是:麟嘉八年(396年)闰三月六日乙酉。我们(后人)以此瓶作为神物供奉,聆听您的(老妇)教训,您身死因疾病缠身,这是天意。现在,我们(后人)祈求神灵为您消除各种疾病,不要将这些病灾带入阴间,活着的人还要继续走路,死去的人已经止步了,活人和死者的道路不同,不能阴阳相撞在一起。请您按照这样的命令去办吧。由于镇墓瓶上一般都详细记载死者姓名,卒时年、月、日、时,纪年准确,对于考古断代以及补史、证史有很高的价值。镇墓罐往往成对使用,或放在墓主头部,或置死者脚旁,有的也放于枕内或尸床内。镇墓瓶上的镇墓文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它是东汉中后期巫道盛行的产物。东汉末年,随着儒家统治地位的动摇,谶纬迷信在社会上泛滥,尤其是魏晋十六国时期,社会动荡,战乱不断,南北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汉文化中的谶纬迷信,祭祀宗教,与一些带有巫术色彩的民族宗教相融合,使杂密经咒迅速传播开来。如当时流寓凉州的竺法护、鸠摩罗什都是有名的咒术大师。这些杂密经咒的内容无所不有,如祛病消灾、召神呼鬼、往生佛国、谈道成佛等,迎合了当时统治阶级的需要,得到统治阶级的广泛支持。这些神鬼咒术必会渗透到人们生活、生产和信仰之中,从而被更多的民众所接受。镇墓罐上的内容正是这一思想在墓葬文化中的真实反映。另外,由于魏晋时期,政府严禁在墓前立碑,因而埋入墓中的镇墓罐也起到了墓志的作用,这为考古断代提供了极为准确的实物资料。简述西安地区唐墓出土瓷器的分期及特征瓷窑遗址和瓷器隋唐时的瓷窑遗址分布于河北、河南、山西、陕西、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安徽、广东、福建、四川等省,业经调查或发掘的窑址有数十处,隋代窑址已发现数处,北方的制瓷业有了较大发展。至唐代,制瓷业发展很快,成为一个独立的手工业部门,器物造型和装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生产规模及烧造地域都不断扩大。隋唐瓷器主要是青瓷和白瓷,南方盛产青瓷,北方盛产白瓷,故有“南青北白”之称。此外黄釉、黑釉等多种釉色的瓷器以及花釉瓷器、绞胎瓷器的烧造也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生产青瓷最为有名的越州窑,在唐代有了更大发展,瓷场迅速扩展,新窑大量涌现,窑址遍布浙江上虞、余姚、宁波一带,它的产品产量大、质量高,在唐、五代以至北宋初一直是青瓷生产的最大窑场(见)。与越窑齐名的生产白瓷的是邢窑,在河北临城县。晚唐勃兴并取代邢窑成为白瓷著名产地的在河北曲阳县。其余南北各地生产青、白瓷的窑址大都兼烧其他釉色的瓷器。如河南巩县窑以白瓷为主兼烧黑釉瓷;密县西关窑、郑县黑虎洞窑、黄道窑烧白瓷又烧黄釉、黑釉瓷和花釉瓷;淮南寿州窑由烧青瓷改烧黄釉瓷,陕西铜川窑兼烧青釉和黑釉瓷而以烧黑釉瓷闻名于世。长沙窑是以烧青瓷为主的窑,约在中唐以前创出了釉下彩,这一创新打破了青瓷色调单一的局面,大大丰富了瓷器的装饰艺术。隋唐瓷窑北方仍用圆窑,越窑仍用龙窑。窑具除原已使用的锯齿形支托、三叉形支具和扁圆形垫饼外,新出现了匣钵,至少在晚唐越窑和寿州窑均已大量使用。匣钵的使用为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制造精细瓷器创造了条件。对隋唐瓷器的研究,着重于探讨在造型、装饰、釉色诸方面的特点及工艺水平。以西安地区有纪年唐墓出土的瓷器为标准,一般可以将唐代瓷器分作3期:第•期为唐高祖至武则天时期,青瓷占绝大多数,白瓷较少;青瓷以越窑产品为最佳,而白瓷有些还不易与青瓷区别开来。施釉比较草率,釉质较厚,且不均匀。往往出现流釉现象。常见凤首壶、龙柄壶、高足盘、四耳罐等较大型器物,小型实用器较少。通常以刻划、模印、贴塑、捏塑等手法作成绳纹、弦纹、联珠、流云、忍冬、莲瓣、动物、人物等纹样。第二期为唐中宗至代宗时期,青、白瓷数量都在增大,白瓷质量有所提高,其他釉色的瓷器日益丰富,且有里施白釉外施黑釉者。各种瓷器施釉比较仔细,釉色较为纯正,出现了绞釉和绞胎瓷。大型器物渐少,实用器物多起来,器底普遍加圆饼状实足或浅圈足。线刻、划花、彩绘等是常见的装饰手法,主要纹饰为莲瓣、宝相花、花卉、人物故事等,手法简洁洗练。第三期为唐德宗至哀帝时期,青、白瓷和其他各种釉色的瓷器质量显著提高,缸胎器物大量出现。施釉技术更高,普遍使用了护胎釉,彩釉也得到了较多的应用。器物种类明显增多,实际生活用器形制多种多样,器物底部普遍用圈足。玩具大量生产。装饰手法中,墨画、彩斑、釉下彩绘占突出地位,纹样有花卉、禽鸟、人物故事以及彩斑、彩绘图案等。唐三彩是唐代盛行的一种美术陶瓷,以器表施绚烂夺目的彩釉为主要特征,胎质有红色陶胎和白色陶胎两类,前者以普通陶土为原料,后者用瓷土烧成,烧成温度约800〜UOOC,比瓷器略低。现知出土三彩器年代最早的纪年墓是上元二年(675)李凤墓。唐三彩工艺在盛唐达到了它的最盛期,安史之乱以后,两京地区迅速衰落下去,南方扬州一带则有兴起的趋势。迄今所见三彩器包括专供丧葬用的各种俑类、模型器和生活用器,绝大多数出自墓葬,遗址中少见,且多为碎片。出土数量最大、器物最精美的地区是两京长安和洛阳,其次为扬州,其他如山西、辽宁、安徽、湖北、湖南等省,虽有出土,但为数不多。在河南巩县小黄冶和白河乡,密县西关窑,登封曲河窑曾发现唐三彩窑址。二、论述题(每题40分,共计120分)试述西安地区唐墓壁画的题材内容、分期及特征分五期:第一阶段,约为6世纪晚期至7世纪前期,布局和内容延续北朝旧制,墓道、天井、墓室三部分的壁画分为上下两栏,全部壁画以最后一个天井为界分为前后来年各个单元,前部单元主要是描绘墓主人外出游猎的场面,后部单元主要是描绘墓主人的内宅生活及附属建筑物等。第二、三阶段:约为7世纪中期到8世纪前期,是唐代壁画特征开始出现和形成的时期,壁画都是单栏形式,全墓壁画的布局趋于一元化。内容除各种出行仪仗、卫队之外,出现了各种影做的仿木结构,配合以男女侍从,突出了墓葬的宅院化特点。第三阶段,乐游内容更加增多,其中有些题材还表现出受中亚的影响。第四阶段,约为8世纪中期至9世纪之初,墓道壁画趋向衰落,墓室壁画流行墓主人像和人物屏风画。第五阶段,约为9世纪初至10世纪初,是第四阶段壁画的简化,屏风画的内容以云鹤、翎毛取代了人物。2009年一、名解:(10*6).金石学:金石学可金代考古学的根本区别是金石学缺乏近代考古学所具备的以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器物形制学)为基础的一套科学的发掘和研究方法。金石学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它是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以达到证经补史的目的。金石学形成于北宋时期,曾巩的《金石录》最早提出‘'金石"一词。中国学者将金石学从萌芽到衰落分为四个时期,即春秋末叶到隋唐五代的金石学萌芽期,宋代的金石学肇创演进期,清代的金石学兴盛期,清末到1950年前的近代考古学期。.峙峪遗址:1963年,考古工作者在大同盆地西南角朔州的峙峪村发现了旧石器晚期文化遗址。据C14同位素年代测定,峙峪遗址的绝对年代距今约2.8万年。峙峪遗址的出土文物非常丰富,石制品约15万件,还出现了比较进步的间接打制产品,如扇形石核和小石叶。有一件石墨做成的穿孔装饰品,光滑的一面和边缘都经过磨制,摩擦痕迹很清楚,它表明远在2.8万年前,钻孔和磨制技术已在中国出现。同时,这些石器标志着典型细石器雏形和复合工具的诞生。通过对峙峪遗址出土动物化石研究表明,发现在面积不大的发掘范围内有众多的马类猎获品,实为旧石器遗址之罕见,因此峙峪人又被誉为“猎马人峙峪人以弓箭和棍棒捕获这些草原动物,从事以狩猎为主的生产活动,创造了中国旧石器时代最为出色的的猎马人文化。峙峪遗址位于朔州城西北15公里的黑驼山脚下,是一处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中国科学院1963年发现。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除发现大批细小石器和大量动物化石外,还发掘出数百件有刻划痕迹的兽片和一件人类初期的武器——石旋..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300年-前2500年)是新石器时代后期父系氏族社会的典型文化形态。以泰山地区为中心,东起黄海之滨,西到鲁西平原东部,北至渤海南岸,南及今江苏淮北一带,安徽和河南省也有少部分这类遗存的发现。因首先发现于大汶口,人们遂把以大汶口遗址为代表的文化遗存,命名为“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的发现,使黄河下游原始文化的历史,由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在大汶口文化的后期墓葬中,出现了夫妻合葬和夫妻带小孩的合葬,它标志着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社会的结束,开始或已经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大汶口文化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4040—前2240年,延续时间约2000年左右。根据地层叠压关系和遗物特征,可以区分为早、中、晚3期。有泥质、加砂陶,早期以红陶为主,晚期灰、黑比例上升,并出现白陶、蛋壳陶。手制为主,晚期发展为轮制陶器,烧成温度900—1000℃。器型有鼎、叠、秀、豆、尊、单耳杯、蒯形杯、高领罐、背水壶等。许多陶器表面膜光,纹饰有划纹、弦纹、篮纹、圆圈纹、三角印纹、镂孔等。彩陶较少但富有特色,彩色有红、黑、白三种,纹样有圈点、几何、花叶等。.侯马盟书:春秋晚期晋定公十五年到二十三年(公元前497〜前489)晋国世卿赵鞅同卿大夫间举行盟誓的约信文书。1965年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在发掘山西侯马晋城遗址时发现,同年11月至次年5月发掘。盟书又称“载书”。《周礼•司盟》“掌盟载之法”注:“载,盟誓也,盟者书其辞于策,杀牲取血,坎其牲,加书于上而埋之,谓之载书。”当时的诸侯和卿大夫为了巩固内部团结,打击敌对势力,经常举行这种盟誓活动。盟书一式二份,一份藏在盟府,一份埋于地下或沉在河里,以取信于神鬼。侯马盟书是用毛笔将盟辞书写在玉石片上,字迹一般为朱红色,少数为黑色。字体近于春秋晚期的铜器铭文。它的发现对研究中国古代盟誓制度、古文字以及晋国历史有重大意义。盟誓遗址的发掘“盟誓遗址”在侯马晋城遗址的东南部,面积约3800平方米,分”埋书区”和“埋牲区”两部分,埋书区集中在西北部。在盟誓遗址内共发现坎(埋牲的土坑)400余个,坎的底部一般都瘗埋有牺牲,大坎埋牛、马、羊,小坎埋羊或盟书。绝大部分坎的北壁底部还有一个小龛,其中放一件古时称为“币”的祭玉,个别坑埋有数件。埋盟书的坎没有龛和玉币。这些玉币和牺牲都是在盟誓时向神或祖先奉献的祭品。用作祭祀的玉币有璧、璜、谖、玦、珑、璋、圭和残碎玉料块,都是用透闪岩等石料制成,雕琢纤细,颇为精美。书写盟书的玉石片,绝大多数呈圭形,最大的长32厘米,宽近4厘米,小的长18厘米,宽不到2厘米。年代推断和研究现状关于侯马盟书的内容和年代,目前有4种不同的意见:①认为盟书的主盟人赵孟应是晋国世卿赵鞅,即赵简子,其政敌是赵尼,即赵稷。根据宗盟类“序篇”中的干支,推断盟誓入埋的时间为晋定公十六年(前496),盟书的盟誓时间为晋定公十五年至二十三年(前497〜前489)。盟誓地点在晋国晚期都城新田。②认为盟主是赵敬侯章,政敌是盟书中的赵北,即武公子朝(赵朔),武公子朝曾于赵敬侯元年(前386)作乱,盟书所反映的即为赵敬侯章与武公子朝争位事。③认为这批盟书是前5世纪后半期晋国的载书,出土地点即是晋国晚期都城新田。④认为主盟人是赵嘉即赵桓子嘉,政敌赵化即赵献侯浣。赵桓子元年(前424),桓子与献侯间曾有争位斗争,这批载书即为赵桓子逐赵献子自立后的遗物。共5000余件,用毛笔书写在圭形的玉石片上。字一般为朱红色,也有黑色的,字体接近春秋晚期的铜器铭文。内容分作5类:①宗盟类。要求与盟人效忠盟主,一致讨伐敌对势力,是主盟人团结宗族内部的盟誓;②委质类。与盟人表示同逃亡的旧主断绝关系,并制止其重返晋国;③纳室类。与盟人表示盟誓后不再扩充奴隶、土地和财产;④诅咒类。对某些罪行加以诅咒;⑤卜筮类。为盟誓卜牲时龟卜及筮占文辞的记载,不属于正式盟书。侯马盟书对研究中国古代盟誓制度、古文字及晋国历史有重要意义。盟书的发现,对研究中国古代盟誓制度和文字,研究晋国历史,以及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情况有重大意义。.匣钵:窑具之一。在烧制陶瓷器过程中,为防止气体及有害物质对坯体、釉面的破坏及污损,将陶瓷器和坯体放置在耐火材料制成的容器中焙烧,这种容器即称匣钵,亦称匣子。使用匣钵烧制陶瓷器,不仅可提高装烧量、制品不致粘结、提高成品率,而且匣钵还具有一定的导热性和热稳定性,可保证陶瓷质量。匣钵的形状,依器物形状而异。我国龙山文化时期烧制的蛋壳黑陶,己经使用专门的匣钵。在山东省诸城市杨家子遗址曾采集过两件烧制龙山文化蛋壳陶的匣钵,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匣钵。后世发现的匣钵,以盛装瓷器为主,隋代湘窑已有发现。匣钵,是用耐火泥料制成的各种规格的圆钵,经高温焙烧而成。匣钵为装烧瓷器的重要窑具之一。各种瓷坯,均须先装入匣钵,然后才装进窑炉焙烧。.嘎仙洞:嘎仙洞位于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北约10公里、大兴安岭北段顶峰东端,甘河北岸嘎珊山半山腰花岗岩峭壁上。其地峰峦层叠,树木参天,松桦蔽日。洞在峭壁之上,高出平地约5米,洞口西南向,南北长90多米,东西宽27米许,高20余米,相传为仙人洞府。洞内西壁距洞口15米处,有北魏太平真君四年(443年)摩崖铭刻。据《魏书》载,乌洛侯国世祖真君四年来朝,“称其国西北有国家先帝旧墟,石室南北九十步,东西四十步,高七十尺”。北魏大武帝拓跋杰派中书侍郎李敞去祭祀,并”刊祝文于室之壁而还现存铭刻的文字共201字,与史籍记载的祝文基本相符,证实为北魏王朝承认的拓跋鲜卑发祥地。洞内堆积有较丰富的文化层,对于研究拓跋鲜卑的早期历史,具有重要科学价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嘎仙洞为天然大型山洞,离地面25米。洞口向西南,略呈三角形。洞内南北长90余米,东西宽约28米,穹顶最高处20余米,略分为前、中、后3室,面积约2000平方米。洞内幽暗深邃,石壁平整。1980年7月,考古工作者在洞内发现了北魏太武帝拓拔煮于公元443年(太平真君四年)派遣中书侍郎李敞祭祖时所刻的祝文。祝文刻在距洞口很近的西侧石壁上,共19行201字。字体古拙,介于隶梢之间。这一重大发现,证明了嘎仙洞就是《魏书》中提到的拓跋鲜卑的祖庙石室。二、简答:(30*5)如何判断遗物的绝对年代:判断考古遗存年代的方法考古学的年代,可分为“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前者是指各种遗迹和遗物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后者是指它们的作成距今已有多少年,断定相对年代,通常是依靠地层学和类型学的研究,这是考古学范围内的两种主要的断代法。此外,也可以利用某些自然科学的手段来断定相对年代。地层学断代的要旨,是先确认各文化层次序的先后以断定它们的相对年代,然后再以各层所含的遗物断定各层的绝对年代。这里,有两条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①各层(或各墓)所含年代最晚的一件遗物,是代表该层(或该墓)可能的最早年代;②各层(或各墓)的年代,可以以该层所压和被压的上下两层的年代分别作为它的上限和下限。类型学断代的要旨,是将遗物或遗迹按型式排比,把用途、制法相同的遗物(或遗迹)归成一类,并确定它们的标准型式(或称标型),然后按照型式的差异程度的递增或递减,排出一个“系列,,,这个“系列,,可能便代表该类遗物(或遗迹)在时间上的演变过程,从而体现了它们之间的相对年代其在断代上的效果就会更好。断定绝对年代的方法,在历史考古学的领域内,主要是依靠文献记载和年历学的研究。对于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考古学的绝对年代的断定,就不能不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自然科学的方法。就测定考古资料的绝对年代而言,有放射性碳素断代、热释光断代、古地磁断代、钾-氧法断代、树木年轮断代、裂变径迹法断代、氨基酸外消旋法断代、黑曜岩水合法断代、铀系法断代等方法,有的也适用于历史考古学的断代。用各种自然科学手段测定年代的方法,为第四纪以来人类进化史的研究提供了年代依据,特别是为建立以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为主的史前考古学的年代体系奠定了基础。我国史前时期房址的种类:a)按照大小面积分类:分为大中小三类,反映了性质和用途的不同。小型:大多数面积在15—20平米,一般可供21人居住,一般有一个火塘,有成套的日用陶器、生产工具等。应代表一个消费单位,可能是家庭,另有一些小型房屋当做仓库使用。中型:面积在40-50平米为多,有火塘和日用生活器皿,一般可住10人左右。周围常分布有若干小型房屋,共同组成一个单元,可能居住一个家族。可能是家族的家长、老年人、未婚青少年的住所,也是家族议事或举行仪式之地。大型:面积在80—150平米为多,常位于一组房屋或聚落中心。一般也有灶坑和土床,但土床面积很小,只能住1-3人,显然是氏族或聚落首领居住、聚落举行公共聚会或宗教仪式的场所。b)依房屋的平面形状分类:可分圆形、方形两大类。这类房屋在不同地域文化中的分布有所不同,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文化的居住特色和文化传统。圆形类:包括圆形、椭圆形、近圆形等几种形式。从面积来看,绝大部分为小型房屋,有少量的中型的,但没有或极少见大型的。多见于黄河中游一带。前仰韶时期的老官台文化、磁山文化和裴李岗文化的房屋,大都是圆形或近圆形的,面积一般较小,多在10平米以下;有的有短小的门道或台阶,火塘多无固定形式,一般不在房屋中央,有的仅在一隅有红烧土硬面。方形类:包括平面呈方形、长方形、圆角方形的各类房屋。方形房屋仍大部分为小型,少量为中型或大型,其中大型房屋全部为方形而不见圆形类的。分布较广。c)依房屋的建造方式分类:(环境因素对居住建造形式的影响)竖穴式:即由地面垂直下挖成竖向土坑,利用坑壁作为房屋的一部分或全部四周墙壁。坑口利用树干、树枝、茅草等物搭成屋顶盖;坑的平面有圆形和方形等。新时期时代早期和仰韶文化早、中期多为竖穴式房屋。依据竖穴的深浅,又可分为深穴式和浅穴式两种形式。深穴式深度一般大于成年人身高,多在1.5米以上。平面多为圆形,形状有筒形竖穴、袋形竖穴等;多为小型房屋,在居住面中部或靠侧某处有灶;出入一般靠独木梯或修斜坡、阶梯等。具有冬暖夏凉的优点,但通风性、防潮性较差,不适宜多雨的气候,且有居住面积小、出入不方便等缺点,故这类房屋较小,且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被淘汰。浅穴式(也称半地穴式),深度小于1.5米,大多数小于1米。平面有圆形和方形等;有的穴口四周筑有矮墙,以增加房屋空间的高度。一般在房屋的一面开有斜坡门道,并筑有防止雨水流入的门槛;有的门道两侧与柱洞,当有门棚建筑。多为小型房,也有中型和大型者。灶或火塘一般位于房屋居住面中部或中轴线靠近门口处,有坑状或台状两种。居住面多用混合土(黄土和料僵石粉等)经压实、火烤或敷设白灰面,光滑而坚硬,有利于防潮。浅穴式房屋分布最广,延续时间也很长。广泛见于东北地区、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至晚期的诸文化中。在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的高地和丘陵地区,也有分布。横穴式:即窑洞式房屋,可能是人们仿照天然岩洞建造的一种居住形式。一般是利用断崖或先在斜坡上开挖一垂直断面,然后横向挖掘成与断崖成垂直角且与地面平行的洞穴。据考古发现,横穴式房屋最初发生在仰韶时期的陇东高原,主要分布于黄土高原地区新石器时代猪文化中,在以后的历史时期,一直是黄土高原地区居民的主要居住形式和特色。地面式:即从地面上筑基、立柱、起墙、盖顶的一种土木结合的建筑形式。面积有大、中、小型,平面形状有方形和圆形等形式。小型者多从地面直接立柱、筑墙、盖顶;中、大型者有先在地面筑房基或挖墙基槽,然后立柱、填土、盖顶。在黄河流域,墙壁的筑法有木骨泥墙、夯土墙、土坯墙等。木骨泥墙出现较早,主要流行于仰韶时期。墙壁的筑法是先挖墙基槽,然后立柱、填土、夯实,再用草泥垛填于木柱间,抹平墙面而成木骨泥墙。在江汉平原的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中,墙壁和地面多经火烧烤,形成所谓的“红烧土”墙,是史前房屋建筑的一大特色。夯土墙和土坯墙出现于龙山时代后期。台基式:出现于龙山时代晚期,在山东日照东海峪遗址,发现有在夯土台基上营造的地面式房屋建筑。此类建筑在排水、防潮等方面较之一般地面建筑有明显的改善,它的出现是这一时期建筑技术的重大进步。这种源于史前时期的土木结构地面式建筑形式,被以后的历史时期所继承和发展,成为中国古代主要的建筑形式之一。干栏式:是指在木柱底架上建筑的、高出地面的房屋。始自新石器时代,一直流行至近现代,广泛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华南广大地区。适应多雨潮湿的气候。做法是先在泥地上打桩,然后在桩上架梁,再在梁上铺木板并立柱、设板壁和门窗,最后架屋顶。此为华南地区极富地域特色的一种建筑形式。d)依房屋的结构分类:可分为单间房、套间房、长排房、组合房四大类。单间房:指由一间居室构成的房子,有些房子虽然屋前或两侧有廊檐,但因其是房屋的附属建筑而不能单独使用,故把这类房屋也归属于单间房类。黄河流域前仰韶时期和仰韶文化早、中期的房屋,不论大、中、小型,多为单间房,平面有圆形、方形或长方形。建筑形式有竖穴式、地面式等。套间房:是由两间相通并连接而成的房子组合而成。套间房的出现应与住宅内部不同使用功能的空间分工有关,或与房前门棚的设置于演变有关。套间房的外室一般为贮物、遮风之用,后室应为家庭生活之所,一般应为一个生活单元(如对偶家庭)所有。套间房大约出现于仰韶时代中、晚期,可分为两种型式:A型:是两间房横向左右相连并相通的套间式,即由内外两间组成,它不仅使内室的私密性空间得以实现,而且扩展出另外一不同功能的空间来,为以后居住空间功能的多元化奠定了基础。B型:由两间房屋纵向前后相连并相通的房屋组成。一般前室较小而后室较大。长排房:是由若干居住单元(单间或套间房)横向相接但不相通组合而成的长屋,一般多为地面式的,也有浅穴式的。有时一个聚落内有几排这样由若干居住单元组合而成的长屋,可能是一个由若干小家庭组成的大家庭或大家族的居所。组合房:指由多间形制、功能不同的房子组合在一起的房屋。这类房屋出现于仰韶文化晚期,目前发现较少,主要是一些有特殊功能和性质的大型房屋,如何能是部落或部落联盟集会议事、举行宗教活动的公共建筑。西北地区几支青铜文化的分布;指甘肃、青海地区,地区性特点。目前经考古调查和发掘可以确定为商周时期的青铜文化有以下四种:辛店文化:发现于甘肃临洲县辛店村,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及其支流注水、洗河与大夏河流域。现已发现辛店文化遗址百余处,经过正式发掘的有临夏张家嘴遗址和姬家川遗址两处。辛店文化的陶器中,彩陶的数量比较多。陶器种类有双耳罐、四耳罐、鬲、盆、杯、鼎、豆、盘等。彩陶纹样主要有S形纹、三角折线纹及动物形象地鹿纹、狗纹等。辛店文化的铸陶业有较大的发展,已知铜器的种类有锥、矛、匕、凿、铜扣和铜泡等。还发现青铜容器残片和冶铜的炉壁残块。居址发现有半地穴式长方形房子。从墓葬及随葬品看,但是已进入阶级社会。寺洼文化:首先在甘肃临洪寺洼山发现,主要分布在兰州以东的甘肃省境内。有人将寺洼文化晚期遗存称为“安国类型”或“安国式陶器”寺洼文化陶器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以所谓“马鞍式”口型的双耳罐为典型代表,还没有发现带彩的陶器。陶器器型有小口或大口两耳高体或矮体的罐、壶、三足鬲、四足鬲、鼎、器盖等。青铜制品有戈、矛、镶、刀和铃、镯、铜泡等。墓葬发现较多,特点是土坑葬与火葬同时并存。土坑墓型若覆斗,有棺或棺椁。在一些墓内还发现人殉和陪葬的车马。有人认为,寺洼文化和氐羌族有一定的联系。卡约文化,首先发现于青海省混中县卡约村,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境内的黄河上游沿岸及其支流涅水流域。卡约的陶器中,存在寺洼式的“马鞍式”口型双耳素面罐,也存在属于辛店文化的所谓“唐汪式”陶器,可见其文化内涵式复杂的。沙井文化首先在甘肃民勤沙井发现,它的分布范围仅限于河西走廊的民勤、天祝和永昌等地。沙井文化典型陶器有单耳桶状杯、单耳圜底罐、双耳平底罐与双耳圜底罐等。在永昌双湾尚家沟发现沙井文化城址一处,该城平面呈三角形,故俗名为“三角城”。墓葬以长方形土坑墓为主,随葬品有陶器、石器、骨器与铜器等。铜器器型有刀、三棱镶、扣、铃等。三、论述(45*2)I.根据考古发现分析中国早期铜器的起源和发展;中国的青铜器出现于史前时期,繁盛于夏商周时期。冶铜术的发明,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最重要技术成果之一。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铜器或与制造铜器有关的遗迹、遗物,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等省的仰韶和龙山时代诸文化中。仰韶时期的铜器发现:1942年,山西榆次源涡镇发现一块陶片上附有炼铜渣,应为冶铜剩下的炼渣。属仰韶文化晚期;1973年,在陕西临潼姜寨遗址中出土了一块半圆形铜片,是已报道的最早的铜器残片。属仰韶文化早期;1977-1978年,在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类型地层中发现了一把铜刀和一些铜器碎片,约当黄河中游仰韶文化晚期,是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铜刀;在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一件骨凿上发现有附着的铜绿,当为铜器加工痕迹,属大汶口文化晚期。龙山时期的铜器发现:黄河中游地区一一20世纪50年代,在河南郑州牛若村遗存中,发现熔化青铜的炉壁残块,当为熔化铅青铜的炉壁;1977—1981年你,在河南登封王城岗遗址发现铜容器(可能是铜鬻)残片一件,表面平整,可见一小段合范缝,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铸造铜容器的残片;1979-1980年,在河南淮阳平粮台龙山时期城址中发现一块铜渣;1975年,河南临汝煤山遗址龙山时期的灰坑中发现泥质熔铜炉底残块,里面有六个铜液痕迹;1983年,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铃形铜器1枚,顶部有浇注不足形成的孔洞缺陷,为红铜铸造。黄河下游地区一一1974年山东胶县三里河遗址龙山文化层中,发现两段黄铜锥:1978年,山东诸城呈子遗址发现铜片1块;1981年以来,在山东栖霞杨家圈发现有一件残铜锥,并在许多探方的龙山文化层内,发现铜炼渣和炼铜原料,在山东长岛北长山店子发现1块圆铜片,在日照王城安尧发现有铜炼渣,在牟平赵格庄发现有青铜锥。 黄河上游地区一一1975年甘肃永登蒋家坪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地层中,发现一把残青铜刀,约当黄河中下游的龙山时代晚期;继马厂类型之后的齐家文化,在龙山时代中年代最晚,出土的铜器也最多,其后期可能已进入青铜时代。在甘肃武城黄娘娘台出土铜器30件,有铜锥15、铜刀6、铜钻头2、铜凿1、铜环、铜条形器1、残铜片四件;甘肃永靖大何庄遗址发现铜匕1柄、残铜片1件;甘肃永靖秦魏家遗址发现铜锥1枚、铜指环2枚、铜饰2枚、残铜片2件。总之,从考古发现看,中国铜器及其制作技术,早在新时期时代中、晚期就已出现了。史前时期黄河流域发现的铜器有自然的红铜,也有人工冶炼的合金青铜,但并非有意识配制的,而是由共生矿冶而得到的。史前的铜器多为小型的手工工具和生活用具如刀、锥、镜、环之类,有锻造,也有单范铸造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虽然出现了铜器,但数量和品种都很少,当时的生产工具占绝大多数的仍是石器。2010年名词解释(80分)李济1896.6.2-1979.8.1)人类学家、中国现代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之父。1924年开始田野考古。1926年,李济发掘山西夏县西阴村新石器时代遗址,此为中国学者最早独立进行的考古发掘。1930年主持济南龙山镇城子崖遗址发掘,他让龙山文化呈现于世人面前。1928年至1937年,他主持了震惊世界的河南安阳殷墟发掘,使殷商文化由传说变为信史,并由此将中国的历史向前推移了数百年。他主要致力于殷墟陶器、青铜器的研究。著有《西阴村史前遗存》、《殷墟器物甲编•陶器》上辑、《李济考古学论文集》等。《城子崖》一书的总编辑,又与他人合著有《古器物研究专刊》。陶衣见2013青州龙兴寺窖藏龙兴寺始建于北魏时期,是一处延续千余年的著名佛教寺院。窖藏坑位于寺院遗址的最北部,南北长8.7米、东西宽6.8米,坑内有规律地埋藏有北魏、东魏、北齐至隋、唐、北宋时期延续500多年的石灰石、汉白玉、花岗岩、陶、铁、木及泥塑等各类佛教造像400余尊。其中以北齐时期石像最多,有佛、菩萨、弟子、罗汉、飞天、供养人等多种题材。造像有浮雕、镂雕、线刻、贴金、彩绘,造型生动,线条流畅,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为山东地区北魏至北齐时期的石佛造像提供了一批珍贵的断代标本。龙兴寺佛教造像窖藏是迄今中国发现的、数量最多的窖藏佛教造像群。龙兴寺佛教造像窖藏的发现,为研究中国佛教美术史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的实物资料。青州龙兴寺窖藏佛教造像的发掘是近年来中国境内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它代表了自北魏至宋元时期中国佛教艺术的杰出成就,为研究佛教在我国的传播及雕塑、绘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珍贵资料。青白釉瓷器的一种,俗称影青釉。以含铁量很低的氧化铁为着色元素,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白中泛青,青中有白,故名。是北宋年间由景德镇当地工匠制作的。元代著名的青白釉有青白釉鸡头壶,明代著名的青白釉有青白釉莲花口灯盏,清代著名的青白釉是乾隆年间的青白釉缠枝莲大罐。成色原理是以含铁量很低的氧化铁为着色元素。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是一座记述景教在唐代流传情况的石碑(国宝级文物),唐建中二年(781年)僧景净撰,吕秀岩书并题额。高279厘米,宽99厘米。明天启三年(1623年)出土。碑文还引用了大量儒道佛经典和中国史书中的典故来阐述景教教义,讲述人类的堕落、弥赛亚的降生、救世主的事迹等。碑文虽系波斯传教士撰写,但他的中文功底极其深厚。典型器物造型新颖别致独特,能反映某一特定时期的文化背景,社会生产关系等的,形成于一定的典型环境即具体的现实关系中,往往超越时代的局限而具有某种永恒的性质各种实物器具。失蜡法见2003封泥见20132011年名词解释(80)1螃蛎琢新石器时代东南沿海地区的采集海贝的工具,蛇蛎喙的出现提高了先民采集海贝的效率,丰富了食物的来源。故东南沿海地区虽为最早的稻作植物的发源地之一,却未能像黄河流域粟作农业一样发展出稻作农业。大量食用后遗弃的海贝被用来掩盖尸体,即贝丘,或又称贝冢。2土墩墓见20033钮钟金类击奏乐器。为编钟的一种类型。合瓦形钟体,凹弧状于,平舞,舞上置钮以直悬击奏,一钟双音。楚墓有百余件钮钟出土。春秋钮钟为一套九件,形制相同,大小相次。通高11.75—21.52厘米,重0.781—2.265公斤。钟体呈合瓦形。钟的顶部有一长方形竖环钮,上饰蟠螭纹。篆间有乳钉36枚,每面18枚,隧部有4个相向的蟠螭纹组成的纹饰。该钟内铸有铭文,器主的名字被铲。看来该钟原本不是该墓的墓主所有,可能是在某一次战事中被楚国所得。该钟保存完好,音质准确。音域为两个八度音阶以上,其音阶为七声音阶,基本上相当于现在的G大调。这是我国目前出土的钮钟精品之一。该钟19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伦理学》练习题集
- 荣华-水岸新城住宅小区二、三、四期项目报告书
- 随机梯度下降在大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 福州2024年06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英语第二单元测验试卷
-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期末复习易错点知识归纳
- 2024年绕线绞线设备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AOI光学检测系统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强化社会监管-服务转型跨越-推动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 2024年电表箱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3年商用半导体投资申请报告
- DB35T 2113-2023 幸福河湖评价导则
- 电子政务概论-形考任务5(在线测试权重20%)-国开-参考资料
-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形考任务2-国开-参考资料
- 构美-空间形态设计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产万吨高密度聚乙烯聚合工段工艺设计
-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PPT课件
- (完整版)小学第三人称单数练习题及答案
- 农民合作社成员帐户计算表
- 机械制图CAD_(教案)全部
- 串并联电路说课稿
- 画法几何习题集第六章答案大连理工大学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