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的政治制度_第1页
古今中外的政治制度_第2页
古今中外的政治制度_第3页
古今中外的政治制度_第4页
古今中外的政治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今中外的政治制度知识结构近代以来古今中外的政治制度古代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古今中外的政治制度世界: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中国: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复习单元知识结构宗法制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早期的政治制度1、先秦王朝变迁2、制度:分封制和宗法制3、特点1、建立:背景,内容2、演变过程3、特点4、历史作用与社会影响一、早期的政治制度

(一)先秦时期王朝变迁

夏朝(公元前2070年,禹)商朝西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东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春秋,战国)秦朝(统一,公元前221年,嬴政,咸阳)

(二)、西周的宗法制1、主要内容: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2、特点(核心内容):嫡长子之继承制。3、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二、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为什么会形成中央集权制度?(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背景:1、政治上:商鞅变法的实践;秦朝统一后巩固政权的需要2、经济上:封建经济的发展3、思想上:法家思想的运用(二)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1、形成:秦朝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

下图是陕西考古发掘的“秦阳陵虎符”。这是二千多年前秦始皇调发驻防在阳陵(今陕西咸阳一带)的军队时使用的凭证。它用铜铸成虎形,中分为二,左右半符各有铭文“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十二字。发兵时,必须左、右半符验合方能生效。(1)上述材料能够说明我国的哪些军事现象和政治现象?

军队的调动以虎符为凭据,虎符由皇帝控制。说明了秦朝时军国大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以皇权独尊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建立起来。(2)你认为利用它还可以研究秦朝的哪些方面的历史?

从虎符的原料和制作可以了解当时的冶炼技术和生产水平;从刻在虎符上的文字可以了解当时的文字水平和篆刻艺术;从虎符的造型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以及文化观念。(二)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1、形成:秦朝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2、巩固:汉朝王国问题的解决3、完善:隋唐完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选官制度)4、加强:元明清元朝行省制度,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与内阁的出现;清朝军机处的设置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演变

君主专制制度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发展趋势削弱相权,加强君权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权力秦朝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三省六部制废中书省和丞相,设内阁设军机处汉朝唐朝元朝明朝清朝郡国并行、削弱王国势力行省制度吴晗在《朱元璋传》中说,“明初的士大夫,既不像汉、魏世族那样有威势,又没有魏晋隋唐以来世族的庄园基础,中举做官得懂君主的心思,揣摩迎合,以君主的意志为意志,是非为是非、喜怒为喜怒,从办公事上分一点残羹冷炙,建立自己的基业。……皇帝越威风,士大夫越下贱,反过来也可以说,士大夫越被制约,皇帝就越尊贵,君臣的关系一变而为主奴。(1)与汉魏南北朝相比,唐宋士大夫的来源有何不同?(2)与唐太宗相比,明太祖的君臣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1)与汉魏南北朝相比,唐宋士大夫的来源有何不同?汉魏南北朝时期由于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实施,官僚士大夫主要是士族阶层。唐宋时期,由于科举制的实施和推广,官僚士大夫的来源呈现出由士族阶层向平民阶层过渡的趋势。(2)与唐太宗相比,明太祖的君臣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由合作向主仆关系转化。单元多角度认识

角度一:自身演变的角度(分析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影响)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分封制)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神权与王权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宗法制)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是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分封制)2.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特点。①存在着两对矛盾: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在中央政权中,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权力不断加强。②中央集权制度在继承中创新。③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对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难以实施有效治理。如何概括政治制度的特点?特点从内容中提炼;关注不同时期、不同制度的变化;在变化的基础上梳理出趋势。3、秦朝建立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积极方面: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了政治保障。消极方面:封建社会后期束缚了社会生产力,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空前强化的专制易形成暴政,衍生出庞大的官僚队伍和特权阶层,易出现政治腐败;思想文化控制的加强,阻碍了科学的发展,使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如何分析政治制度的影响?根据题目的不同设问角度(要求):积极方面的影响、消极方面的影响。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角度二:中外联系与比较

从最高权力的产生、行使方式以及法律的作用等方面比较古代中国和古希腊、古罗马的政治特点。(1)最高权力机关的产生方式:古希腊、古罗马(如公民大会等)是通过选举产生;古代中国是通过世袭。(2)行使权力的方式:古希腊、古罗马实行集体领导和决策;古代中国最高统治者一人享有绝对的最高权力。(3)所制定的法律:在古代中国中央集权统治和罗马帝国的扩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形成不同特点的原因: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古代中国与古希腊罗马的政治体制。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角度三:联系现实的启示1、古代中国中央集权体制是历史条件的产物。

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过贡献,但它们也存在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端,并最终为新的制度所代替。

2.批判地传承制度文明的成果,科学认识制度创新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关系。秦汉时期的郡县制、唐宋之际三省六部制度和科举制的变革、元朝的行省制度都可以看作为制度创新。它们对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巩固国家的统一,以及决策机制的科学和民主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知识结构罗马法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希腊的民主政治1、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条件2、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3、雅典民主政治的历史影响和局限性1、背景:罗马共和国的建立2、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3、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和作用4、罗马法在历史上的影响重点难点一、古代雅典民主政治(一)确立的条件1、自然条件:——多山多岛环海2、经济条件:3、文化因素:4、政治前提:——商品经济——吸收亚非文明——城邦体制三面环海良港众多海外贸易、手工业、商业发达工商业阶层渴求民主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城邦众多小国寡民独立自主公民能更直接参与城邦政治希腊民主政治兴起(地理条件)(经济条件)(政治条件)(二)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公元前8世纪雅典城邦萌芽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奠定雅典民主政治基础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主政,雅典民主进入“黄金时代”内容要旨

(09上海)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demokrafia)一词由“人民”(demos)和“统治”(kratos)复合而成。这说明,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

A.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B.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民事案件均由陪审法庭判决D.全体居民均享有民主权利

我们如何看待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三)雅典民主政治的历史影响和局限性历史影响:1、它重视公民的个体自由和责任感,铸就了希腊人渴求知识和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2、其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3、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局限性:维护了奴隶主贵族利益,只是少数人的民主。

二、罗马法

(一)起源与发展

起源:公元前6世纪末习惯法(评价)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发展:公元前5世纪中期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原因、影响)(公民法——万民法)

最终完成:公元6世纪《民法大全》(人物)(08江苏)从《十二铜表法》开始,古罗马制定了严格的债务法规,并在以后的司法实践中不断完善,这表明罗马统治者①注重保护私有财产②重视维护平民利益③被迫改善奴隶处境④力图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③项奴隶处境并没有改善,主要是为了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二)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和作用1、内容(二)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和作用1、内容(1)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核心内容)。(2)保护奴隶制度。(3)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二)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和作用1、内容2、作用和影响

(1)作用:维系和稳定帝国的统治。公民法的实行,使平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空前提高,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参政的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国内民族的共同发展;对私有财产加以保护,在理论上承认公民平等权利,利于帝国的长治久安;

(2)影响: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产生了重要影响。(3)局限性: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保护奴隶制度,对于被统治者是不公平的。罗马法为什么影响如此深远?

1.罗马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断修正、完善,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与时俱进)2.罗马帝国疆域辽阔,被征服的国家和地区都受到罗马法的影响。(群众基础)3.是罗马统治者重视法学、尊重法学家的结果。(态度决定一切)4.罗马法本身的系统性、逻辑性很强,法理精深,有利于它的发展和传播。(自身价值)

典型试题及高考走向(09海南)在伯利克时期的雅典,绝大多数公职任期一年,只能连任一次,并且均为抽签选举产生。只有军事领导职务通过举手表决选出,一年一任,但可无限期连选连任。这是因为A.军人实际上控制着国家B.雅典军人享有崇高威望

C.军事事务需要专人执掌D.军职比行政公职更重要

(09江苏)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轮番而治,这一做法①有利于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②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③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④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A.①④

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07年上海卷B组)罗马帝国瓦解了,但罗马人却把他们的文明留给了欧洲人。这一文明包括A.楔形文字、《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B.拉丁字母、《汉穆拉比法典》

C.拉丁字母、《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D.楔形文字、《汉穆拉比法典》知识结构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第三单元

确立扩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共和制的确立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重点难点重点知识归类

归类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确立的时间英国1689年以后美国1787年以后法国1875-194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国1871-1918年归类二: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的一般程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产生(启蒙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或者改革制度宪法确立政治制度保障利益归类三: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的背景原因政治上:封建政治制度的腐朽,资产阶级力量的增强,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封建政府财政困难。思想上:启蒙思想的传播。归类四:英法两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过程中的脉络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光荣革命————议会权力大增《权利法案》————限制王权,议会权力日益超过国王责任内阁制————首相掌握国家大权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权力加强(08江苏)近代以来,英、德两国通过不同方式,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以下关于两国政治制度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君主为国家最高元首B.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C.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D.带有鲜明的专制色彩

解析:B项是德国,不符合英国。英国内阁对议会负责。C项是英国,不符合德国。德国国家的权力真正掌握在皇帝和首相手中。D项是德国,不符合英国。正确的是A项.两国君主都为国家元首,但是英国的君主“统而不治”。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独立之初邦联——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受到影响《1787年宪法》——“分权与制衡”原则,体现民主精神

1789年美国联邦政府成立——联邦制共和政体确立

两党制的形成——美国共和政体一大特色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政党(09上海)近代以来许多国家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三权”是指A.立法权、行政权、监察权B.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C.行政权、司法权、考试权D.监察权、考试权、行政权归纳五:资产阶级代议制在历史发展中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进步性:资产阶级通过议会的设置把国家的主要权力——立法权掌握在自己手中,维护资产阶级利益;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局限性:少数人的民主;建立在私有财产贫富悬殊基础之上的“自由”和“平等”;种族歧视等。典型试题及高考走向(09上海)以图证史是历史研究的新方法。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见证”,认为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观察下列一组图片,回答问题。(13分)

(1)按照英国清教徒革命的发展进程将上述图像排序,并据此概述革命期间的政体变化。(6分)④②①③。詹姆士一世宣扬君权神授,实行君主专制;英国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英国恢复了君主制;光荣革命后颁布《权利法案》,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2)詹姆士一世的权利和玛丽、威廉一世的权力一样吗?说明理由。(5分)不一样。詹姆士一世是专制君主,宣扬君权神授。玛丽和威廉的权力受到法律的制约,议会成为政治统治的中心。(3)为什么历史学家说图像是“可视的历史”?(2分)图像记录了历史,展示了大量的历史细节;图像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可以获得较为真实的历史。从图像中的人物、服饰、场景可以看出图像记录了历史。(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近代中国的政治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两次鸦片战争2、太平天国运动3、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辛亥革命1、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2、国共政权的对峙3、抗日战争4、解放战争重点难点基本概念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建立独立、民主和富强的新中国。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他们的区别在于领导阶级的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和资产阶级(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开端。)

(09江苏)根据毛泽东同志的论述,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理解不正确的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终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过渡阶段B.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禁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社会主义创造前提归纳一: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知识梳理变式线索线索1:革命线太平天国革命(农民阶级)——辛亥革命(资产阶级)——北伐战争(国共合作)——解放战争(共产党)。

反映了农民革命让位于资产阶级革命,再让位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提升。(09年江苏)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总体评价,代表中国共产党观点的是A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B五四运动破坏了中国的传统文化C五四运动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D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革命的分水岭线索2:“两个过程”说。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书中曾将中国近代史概括为:“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过程一: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等过程二: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09年江苏)1937年7月7日,驻华北日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日本在华北地区驻军始于A.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C.辛亥革命失败之后D.九一八事变之后线索3:现(近)代化

(结合必修2、3)中国的现代化历程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1840—1911),大体经历了三个基本阶段,即洋务运动、百日维新和清末“新政”,属封建主义现代化类型;第二个时期是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诞生(1912—1949),是民国时期资本主义模式的现代化发展阶段。第三个时期(1949年至今),共产党在取得了现代化主导权之后,开始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之路。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历史的逻辑

经济现代化——新思想、洋务运动政治民主化——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现代化——新文化运动、社会生活的变迁大规模的、自主的、全面的现代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09年江苏)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fú

)的《中国近代史大纲》称: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即追求近代化。如果这一观点成立,是基于它A.全面揭示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

B.根据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得出结论C.考虑到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D.重视中国近代化建设的政治前提归纳二: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原因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的开展,寻找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政治上:镇压中国革命,维护在华利益归纳三:中国各种力量对列强侵略的反应

1、鸦片战争清政府:在战争中,清政府在和与战的决策上往往举旗不定,徘徊于妥协与抵抗之间。战后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洋务派进行洋务运动。民众:自发斗争,重要的主要有1841年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2.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开战前依赖列强的调停,战、守准备不充分;战争中“避战自保”,屡失战机。战后光绪帝支持戊戌变法。民众:1895年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3.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清政府:战争中抵抗、动摇、镇压义和团;战后清末新政。民众: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4.抗日战争国共联合抗日归纳四:西方列强侵略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影响1、政治上社会性质、社会矛盾、革命任务发生变化2、经济上(必修2)开始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3、思想上(必修3)新思想萌发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1、在政治上,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清朝统治者集团,开始分化;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2、在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方便了它们倾销商品,掠夺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使中国难以抵挡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冲击;同时,中国洋务运动兴起,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政治上,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经济上,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控制中国经济命脉,加剧人民负担,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要手段。思想上,康梁维新思想产生。帝国主义的侵略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政治上(1)社会性质发生变化,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进一步、大大、完全);(2)民族危机加剧;(3)清政府作出政策调整(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政)。经济上(1)掠夺中国巨额财富;(2)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3)客观上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

思想上使得中国人民开始向西方学习(技术、制度、思想文化),形成思想解放潮流。归纳六:近代中国不同阶级的革命纲领比较指导思想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中共民主革命纲领革命运动背景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国民大革命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鸦战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西方基督教思想影响;太平天国全盛时期太平天国后期经济上,民资发展;政治上,民资队伍壮大,民族危机严重,清政府反动本质暴露;思想上,资民革思想广泛传播,孙提出三民主义。

资产阶级革命活动失败的历史教训;苏俄和中共对孙中山的帮助;孙中山本身具有的与时俱进的精神。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中国共产党成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归纳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