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方临床应用课件_第1页
膏方临床应用课件_第2页
膏方临床应用课件_第3页
膏方临床应用课件_第4页
膏方临床应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膏方临床应用1-膏方临床应用1-膏方的概念膏方的分类、组成结构膏方发展的历史沿革膏方的适用人群膏方的制备配伍理论膏方的加工工艺流程膏方的储存和服用方法膏方服用期间应注意的事项膏方病例2-膏方的概念2-膏方的概念膏方是一种具有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综合作用的中药方剂。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辨证论治为基础,根据病人的体质和病情等综合情况精心组方,将中药饮片反复煎煮,去渣取汁,经蒸发浓缩后,加辅料制成的一种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剂型。其特点是因人处方、“量身定做”、辨证下药。3-膏方的概念膏方是一种具有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综合作用的中药方剂膏方与中医药传统的剂型“膏剂”有相似又有区别,膏方是一种内服膏剂,又称为膏滋。膏剂有外用和内服之别,外用膏剂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一般称为膏药。内服膏剂是由汤药(煎剂)浓缩演变而来,目前所称膏方实指内服膏剂。4-膏方与中医药传统的剂型“膏剂”有相似又有区别,膏方是一种内服膏方的分类、组成结构内服膏滋有两种,一是成方膏滋,由药厂选用疗效确切的方剂加工制成,作为中成药在药店直接销售。一些享有盛名的药店如雷允上、童涵春、胡庆余堂、同仁堂等均有自制的膏方。另一种是按医生诊察施治的处方熬制的膏方,称为临方膏滋或定制膏方,是我们常说的膏方。5-膏方的分类、组成结构内服膏滋有两种,一是成方膏滋,由药厂选荤膏与素膏:荤膏是指膏方中选用了阿胶、龟版胶、鹿角胶、鳖甲胶等动物胶类和(或)紫河车、鹿茸、鹿鞭、海马、海狗肾等动物药,保存不善易发霉,有严格的时令和气温要求,多在冬季服用。素膏由植物药和矿物药组成,方中未采用动物胶类,不易发霉,四季均可服用。6-荤膏与素膏:荤膏是指膏方中选用了阿胶、龟版胶、鹿角胶、鳖甲胶膏方由中药饮片、细料药、胶类、糖类及黄酒五部分组成,其中胶类、糖类、黄酒也习称为辅料。中药饮片是膏方的主体部分,通过对患者病情、体质的辨证分析后,根据配伍原则拟订的药物。细料药是一些参茸类和其他贵重药物的统称,又称“细贵药材”,是处方中体现膏方补益虚损功效的重要组成部分。7-膏方由中药饮片、细料药、胶类、糖类及黄酒五部分组成,其中胶类胶类主要包括阿胶、龟版胶、鳖甲胶、鹿角胶等,在配伍中这些胶类中药不仅是补益虚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有助于膏滋制剂的固定成形。糖类主要包括冰糖、白糖、红糖、饴糖、蜂蜜等,膏方中配伍糖不仅能矫正药物的苦味,改善口感,而且糖本身也有一定的补益作用,同时糖类也有助于膏滋制剂的固定成形。上述各种糖在品质和功效上略有差异,应根据辨证需要有所调整,糖尿病患者可选用糖代品。8-胶类主要包括阿胶、龟版胶、鳖甲胶、鹿角胶等,在配伍中这些胶黄酒是膏滋加工中必备的辅料,用于浸泡动物类药胶,同时黄酒的性味甘、辛,大热,具有活血通络、散寒、矫味、矫臭的功效,还是良好的有机溶剂,用黄酒浸泡药胶不仅可以解除各种药胶的腥膻气味,而且可以加强药物在体内的运化吸收作用。制作膏滋药所用的黄酒应以质量上乘的绍兴老酒为宜。9-黄酒是膏滋加工中必备的辅料,用于浸泡动物类药胶,同时黄酒的性膏方发展的历史沿革最早记载用膏方治病的《五十二病方》,全书用药总数约260种以上。用膏命名的药物有肪膏、脂膏、久膏、彘膏、猪膏、豹膏、蛇膏等,所治病多为外伤。《黄帝内经》中保存的11方,有2个膏方,即《灵枢·痈疽篇》中的豕膏和《灵枢·经筋篇》中的马膏,但均不含其它药物。最早以“膏药”命名,并有完整组方及服用方法的膏方,见于《武威汉代医简》有百病膏药方、千金膏药方、妇人膏药方。

---------外用为主10-膏方发展的历史沿革最早记载用膏方治病的《五十二病方》,全书用最初的内服膏方,是以“煎”命名的。东汉末年,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的大乌头煎,用大乌头五枚,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纳蜜一升,煎令水气尽;猪膏发煎用猪膏半斤、乱发如鸡子大三枚,和膏中煎之,发消药成,其制法类似现代膏滋方的制法。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诸膏方制剂有用苦酒与猪油作溶剂的特点,药制成后,既可外用以摩病处,又可内服。南北朝时期的陶弘景在《神农本草经集注》中对膏药的制作作了详尽的说明、陈延之《小品方》中有地黄煎、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金水煎、苏子煎等、王焘的《外台秘要》载“古今诸家煎方六首”至宋朝,“煎”逐渐为“膏”所代替。《洪氏集验方》收载的琼玉膏、《圣济总录》之栝萎根膏。

-------内服为主11-最初的内服膏方,是以“煎”命名的。东汉末年,张仲景的《金匮要膏方发展至明清,已进入成熟阶段。王肯堂《证治准绳》通声膏、《景岳全书》所载两仪膏、孙一奎《赤水玄珠》补真膏、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载有膏方医案、《清太医院配方》和《慈禧光绪医方选议》均收录了很多著名的抗老滋补膏方,如用于抗衰老的菊花延龄膏,用于补益的扶元和中膏,用于治眼病的明目延龄膏,用于治咳嗽的润肺和肝膏,用于治脾胃病的理脾调中化湿膏,用于治疗肝病的清热养肝和络膏等。

-----膏方真正形成12-膏方发展至明清,已进入成熟阶段。王肯堂《证治准绳》通声膏、《晚清名医张聿青撰有《膏方》一卷,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医家运用膏方的经验。此时膏方用药往往已达二、三十味,甚至更多,收膏时常选加阿胶、鹿角胶、龟版胶等以加强补益阴精的作用,强调运用配制膏方尤强调辨证而施,不拘泥于补益之膏方。张氏的观点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民国秦伯未:“膏方者,盖煎熬药汁成脂溢而所以营养五脏六腑之枯燥虚弱者,故俗亦称膏滋药”。1989年由中国药材公司与国家医药管理局合编的《全国中成药产品集》,所收膏方增至152首。这些膏方中既有传统膏方,如两仪膏、龟鹿二仙膏等,亦有从其他剂型的成方剂改而来,如十全大补汤改为十全大补膏、水陆二仙丹改为金樱芡实膏等。近年来,膏方专著的出版亦较多,如有颜乾麟、邢斌等《实用膏方》,沈庆法、沈峥嵘《中医膏方》、汪文娟等《中医膏方指南》、李祥云《妇科膏方应用指南》等。

-------现代膏方和当代膏方13-晚清名医张聿青撰有《膏方》一卷,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医家运用膏从外用到内服从单药到小方到大方再到复方从驱邪治病为主到扶正滋补为主,再到治养结合现代膏方已经成为独立发展的特色学科---膏方学,有独成一体的理论指导,有固有的结构和组成,有完善的加工服用方法体系,并与营养学、现代药理学、地域学、制药产业、营销学等密切相关。14-从外用到内服14-膏方的适用人群两大人群:膏方精专于补益,强调治养结合,祛疾养生皆宜,所以适用于大多数的慢性疾病和广大亚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治未病”的观点。而亚健康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也叫“慢性疲劳综合征”或“第三状态”。亚健康的基本特征是身体无明显疾病,但表现为体力下降,适应能力减退,精神状态欠佳。主要症状有情绪低落、心情烦躁、忧郁焦虑、失眠健忘、精神不振、疲乏无力、腰酸背痛等。中医认为亚健康状态者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气阴两虚、气血两虚、阴阳两虚等不同类型,需辨证施补,实行个体化治疗,这也非常符合膏方制备原则。15-膏方的适用人群两大人群:膏方精专于补益,强调治养结合,祛疾养慢性病人群:膏方适用的慢性疾病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早期肝硬化、慢性肾炎、骨关节炎、贫血、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前列腺增生、男子性功能障碍、女子月经不调、不孕症等,调备此类膏方主要遵循治养结合的原则。而病后、术后、产后的恢复更适用于膏方调理,以培补元气为主。女性应用膏方既可以治疗经、带、产病,又可美容养颜。中老年人服用膏方不仅可以改善身体各种不适,又可延缓衰老、延年益寿。小儿也可根据生长需要适当膏方进补,尤其是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厌食、贫血、发育迟缓等体虚患儿较为适宜。一般来说感染性疾病、发热性疾病、传染性疾病慎用。急性感染性疾病一般禁用。16-慢性病人群:膏方适用的慢性疾病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慎用人群:膏方以调理体质为本,辨证施治,但选用药物大多滋腻偏温,因此血糖偏高、血脂偏高、血压偏高等代谢紊乱综合症的人群也要合理应用;此外有脾胃湿热、肝胆湿热情况的皮肤病、肝病、胃肠病患者,也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必要时适当配伍行气凉润化湿之品,平时也要注意饮食结构的调理,适当增加运动量,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己所用、化弊为利。而肿瘤患者,尤其是进展期或者不稳定期的肿瘤病人,包括良性肿瘤在内,选用膏方时也应注意:膏滋中应用的胶类、参茸类以及某些含有动物激素的药物会对部分肿瘤有促进生长的作用,制备膏方以及使用时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此外,儿童也要慎用这一类药物,长期服用极易引起性早熟及骨骼过早发育。17-慎用人群:膏方以调理体质为本,辨证施治,但选用药物大多滋腻偏膏方的制备配伍理论《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指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实际上成为中医调理阴阳为主的理论溯源。膏方大师颜德馨提出膏方“衡法”理论原则,也是基于《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的“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这也是膏方调配理论的精髓。18-膏方的制备配伍理论《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指出“阴平阳秘,精神膏方制备理论主要遵循以下几点第一,阴阳调和,以平为期。这是不仅是治疗目的,更是膏方药物组成中阴阳相寓、互根互济的配伍大法。第二,治病必求于本。主要突出膏方必须要遵循辨证论证的原则,紧紧围绕患者身体的主要矛盾开展施治,同时兼顾次要矛盾。第三,五脏之病,脾肾为要。膏方以补为主,首重脾肾,滋养先天之本重在肾中元阴元阳,补益后天之本重在健脾益气。第四,五脏之变,通补相宜。膏方治养结合,所以必须通补相宜,意在使气机流通,方为体用。第五,制方须循君臣佐使。膏方配伍必须遵循君臣佐使的配伍理论,重点突出,牵掣有度。19-膏方制备理论主要遵循以下几点第一,阴阳调和,以平为期。这是不宗旨:辨证论治三宜三不宜:宜缓不宜峻、宜补不宜腻、宜繁不宜简20-宗旨:辨证论治20-膏方的加工工艺流程膏方加工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配料浸泡煎药浓缩收膏包装、凉膏及质检等21-膏方的加工工艺流程膏方加工工艺流程主要包括:21-配料:按处方规定的药味、剂量配制成方。处方中的药物必须称量准确、炮制规范,细料要单独称备,贵重药品须研粉,鲜果实取汁备用。22-配料:按处方规定的药味、剂量配制成方。处方中的药物必须称量准浸药:把药物放入容器内,水须没过药面2--3厘米,使药物得到充分膨胀。专用容器:不锈钢、食品包装塑料时间:大于2小时(5-12h)23-浸药:把药物放入容器内,水须没过药面23-煎煮:把药物放在煎药容器中,最好用紫铜锅、陶器、瓷制品,煮沸1小时左右倾出头汁,再加水煎取汁。如果其中滋腻药、贝壳药、金石药较多,难以煎透,头汁、二汁煎煮时间应延长,并可再煎三汁。24-煎煮:把药物放在煎药容器中,最好用紫铜锅、陶器、瓷制品,煮沸浓缩:将清汁置于锅内用大火煮沸浓缩,边煮边用筛子捞去浮沫,待药液转稠,此为清膏。25-浓缩:将清汁置于锅内用大火煮沸浓缩,边煮边用筛子捞去浮沫,待收膏:将冰糖或蜂蜜,加入浓缩药液中,边加边搅,再度浓缩,直至收膏。若要加胶类时,应先在浸中药饮片时,同时在另备容器内把胶放入,加适量黄酒溶化,煎药时可先蒸化备用。26-收膏:将冰糖或蜂蜜,加入浓缩药液中,边加边搅,再度浓缩,直至包装:待适当凉膏后,装入陶瓷或食品塑料中密封。27-包装:待适当凉膏后,装入陶瓷或食品塑料中密封。27-凉膏:成品在净化环境中凉放,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28-凉膏:成品在净化环境中凉放,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28-质检:样本留存。29-质检:样本留存。29-膏方的储存和服用方法储存:膏方一般适宜放在室温0-8摄氏度储存,也可放在冰箱中冷藏。长期暴露在大于18度的环境中极易出现霉变。服用方法:膏方过去遵从冬至开始服用,“一九”到“六九”,现在基本从立冬即可开始,一料膏方服用大约2-3个月,每天两次,早晚各一次,一次大约15-20ml,也就是一汤匙,一般主张饭后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用温开水调服。初次服用膏方的人,最好在开始服用的第一个周内每天只服用一次,以便观察是否有腹泻、胃脘胀满、血压升高等不适反应。主要用于调理脾胃的膏方,一般来说应该饭前半小时服用效果更佳。膏方的服用方法除了温开水调服之外,尚可以放入口中含化。需要注意的是,膏方药罐中的汤匙应该避免接触冷水,尤其不要直接放入口中,使用一段时间后,应该予以高温煮沸消毒。30-膏方的储存和服用方法储存:膏方一般适宜放在室温0-8摄氏度储膏方服用期间应注意的事项第一,膏方的忌口。一般来说,膏方中由于加入了参类,所以应该忌用生萝卜、萝卜籽等,这些均是消导破气之品;由于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极易跟中药发生化学反应,所以不宜饮用浓茶;此外咖啡一般也应慎用。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首先要注意忌口的还是与自身情况相关的饮食禁忌,如高尿酸血症应该低嘌呤饮食、糖尿病患者的低糖低热量饮食、肾病患者的优质低蛋白饮食、高血压患者的低盐低脂饮食等。对于膏方中未使用参类而又有胃肠胀气症状的患者,也可适量食用生萝卜。31-膏方服用期间应注意的事项第一,膏方的忌口。一般来说,膏方中由第二,膏方在哪些情况下应该停用。如果在服用过程中出现感冒、发热、急性咳嗽、咯痰以及突发腹泻、恶心、呕吐、急性皮肤感染、脓肿等,应该暂停服用,等上述情况消失后一周再开始服用。此外,如果出现胃脘部不适、面部痤疮、口干、口舌生疮、流鼻血等情况,也应该停用,必要时须适当服用梨汁、莲子心茶、苦丁茶等。32-第二,膏方在哪些情况下应该停用。如果在服用过程中出现感冒、发第三,膏方服用期间或服用后应该检查的几个项目。除了关注自身原发疾病的相关指标的检查外,尚需注意检测肝肾功能及血常规,尤其在所用膏方中含有肝肾毒性、血液毒性的中药时。如有良性肿瘤或者恶性肿瘤病史的患者,尚需注意肿瘤标志物及局部超声检测。如有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等人群,尚应检测血压、血糖情况。33-第三,膏方服用期间或服用后应该检查的几个项目。除了关注自身原膏方哪些情况下应该停服如果在服用过程中出现感冒、发热、急性咳嗽、咯痰以及突发腹泻、恶心、呕吐、急性皮肤感染、脓肿等,应该暂停服用,等症状消失后一周再开始服用。如果出现胃脘部不适、面部痤疮、口干、口舌生疮、流鼻血等情况,也应该停用,必要时须咨询开具膏方的医生。34-膏方哪些情况下应该停服如果在服用过程中出现感冒、发热、急性咳膏方病例曹杰军,男,43岁,2011/1/7初诊。体胖,患高血压病史10年余,服药控制在140/100mmHg左右,冠心病史6年,偶尔服用消心痛、麝香保心丸等,高脂血症史10年,高尿酸血症3年,中度脂肪肝,频发室性早搏,呼吸睡眠暂停综合症,平素嗜睡,胸闷心悸时作,盗汗,倦怠乏力,烦躁易怒,纳可,口干饮多,大便稀薄,日2-3次,小便黄赤,舌质紫暗苔薄散见瘀斑,脉弦涩数。35-膏方病例曹杰军,男,43岁,2011/1/7初诊。35-证属肝肾阴虚、心血瘀阻、脾气不足。处方如下:丹参300g甘松90g荷叶300g草决明150g石决明300g葛根300g甘菊150g罗布麻300g夏枯草150g莲肉300g钩藤250g淮山药300g泽泻150g泽兰150g瓜蒌150g桂枝90g桃仁90g红花90g绞股蓝150g生黄芪180g川芎120g当归90g莪术300g制香附150g郁金150g垂盆草300g炒白术120g沙苑子300g补骨脂120g米仁根300g糯稻根300g藤梨根180g穞豆衣90g五味子90g神曲300g淡竹叶90g赤芍150g苦参90g粉萆薢250g莲子心90g丹皮120g仙灵脾150g木瓜90g熟米仁180g炮姜60g珍珠母300g生龙骨300g生牡蛎300g桑椹子250g枸杞120g檀香90g青蒿300g沙参300g生山楂120g黄连60g土元150g合欢花120g川牛膝120g防己90g土茯苓250g桑寄生300g白蒺藜250g山萸肉120g草蔻120g蚕茧90g灵芝90g水蛭60g西洋参90g虫草30g阿胶150g鳖甲胶150g木糖醇500g蜂蜜250g并嘱清淡饮食,适当增加活动量。36-证属肝肾阴虚、心血瘀阻、脾气不足。处方如下:36-2012/4/21二诊。患者诉近两个月血压稳定在130/85mmHg左右,基本无胸闷胸痛、心慌等不适,呼吸睡眠暂停明显缓解,嗜睡基本消失,体重下降11斤,盗汗消失,大便正常,查体血脂和血尿酸已经正常,舌质暗淡苔薄白,脉弦涩。嘱其依旧慎食多动,10月份再开具膏方。37-2012/4/21二诊。患者诉近两个月血压稳定在130/85膏方欣赏陈湘君膏方病例38-膏方欣赏陈湘君膏方病例38-39-39-40-40-陈以平膏方病例41-陈以平膏方病例41-42-42-马贵同教授膏方病例43-马贵同教授膏方病例43-44-44-45-45-46-46-小结膏方分为清膏、蜜膏;素膏、荤膏,各有适宜膏方滋补为主,治补相宜膏方是大方、复方的代表膏方制方以衡为期膏方调理重视脾肾膏方要重视体质辨证膏方高度重视现代药理学膏方强调三因治宜膏方要重视开路方膏方须正确选用细料和辅料膏方制备工艺的规范和标准化膏方服用注意事项及忌口膏方以冬季为主(冬天进补、春天打虎),但一年四季均可服用膏方具备广泛前景的几个领域:亚健康、疲劳综合症、养生抗衰老、美容养颜、不孕不育、发育迟缓、产后病、术后康复、免疫力低下易感冒、大部分慢性病膏方不适宜或者慎用的疾病和情况:感染性疾病、肿瘤尤其是进展期、部分胃肠道疾病、湿热体质、儿童健康群体等,这些均需慎用。47-小结膏方分为清膏、蜜膏;素膏、荤膏,各有适宜47-致谢谢谢大会主席!谢谢在座的各位专家学者!谢谢各位学长!谢谢参与讨论的各位朋友!谢谢各位会议服务人员!谢谢在座的每一个人!48-致谢谢谢大会主席!48-膏方临床应用49-膏方临床应用1-膏方的概念膏方的分类、组成结构膏方发展的历史沿革膏方的适用人群膏方的制备配伍理论膏方的加工工艺流程膏方的储存和服用方法膏方服用期间应注意的事项膏方病例50-膏方的概念2-膏方的概念膏方是一种具有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综合作用的中药方剂。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辨证论治为基础,根据病人的体质和病情等综合情况精心组方,将中药饮片反复煎煮,去渣取汁,经蒸发浓缩后,加辅料制成的一种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剂型。其特点是因人处方、“量身定做”、辨证下药。51-膏方的概念膏方是一种具有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综合作用的中药方剂膏方与中医药传统的剂型“膏剂”有相似又有区别,膏方是一种内服膏剂,又称为膏滋。膏剂有外用和内服之别,外用膏剂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一般称为膏药。内服膏剂是由汤药(煎剂)浓缩演变而来,目前所称膏方实指内服膏剂。52-膏方与中医药传统的剂型“膏剂”有相似又有区别,膏方是一种内服膏方的分类、组成结构内服膏滋有两种,一是成方膏滋,由药厂选用疗效确切的方剂加工制成,作为中成药在药店直接销售。一些享有盛名的药店如雷允上、童涵春、胡庆余堂、同仁堂等均有自制的膏方。另一种是按医生诊察施治的处方熬制的膏方,称为临方膏滋或定制膏方,是我们常说的膏方。53-膏方的分类、组成结构内服膏滋有两种,一是成方膏滋,由药厂选荤膏与素膏:荤膏是指膏方中选用了阿胶、龟版胶、鹿角胶、鳖甲胶等动物胶类和(或)紫河车、鹿茸、鹿鞭、海马、海狗肾等动物药,保存不善易发霉,有严格的时令和气温要求,多在冬季服用。素膏由植物药和矿物药组成,方中未采用动物胶类,不易发霉,四季均可服用。54-荤膏与素膏:荤膏是指膏方中选用了阿胶、龟版胶、鹿角胶、鳖甲胶膏方由中药饮片、细料药、胶类、糖类及黄酒五部分组成,其中胶类、糖类、黄酒也习称为辅料。中药饮片是膏方的主体部分,通过对患者病情、体质的辨证分析后,根据配伍原则拟订的药物。细料药是一些参茸类和其他贵重药物的统称,又称“细贵药材”,是处方中体现膏方补益虚损功效的重要组成部分。55-膏方由中药饮片、细料药、胶类、糖类及黄酒五部分组成,其中胶类胶类主要包括阿胶、龟版胶、鳖甲胶、鹿角胶等,在配伍中这些胶类中药不仅是补益虚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有助于膏滋制剂的固定成形。糖类主要包括冰糖、白糖、红糖、饴糖、蜂蜜等,膏方中配伍糖不仅能矫正药物的苦味,改善口感,而且糖本身也有一定的补益作用,同时糖类也有助于膏滋制剂的固定成形。上述各种糖在品质和功效上略有差异,应根据辨证需要有所调整,糖尿病患者可选用糖代品。56-胶类主要包括阿胶、龟版胶、鳖甲胶、鹿角胶等,在配伍中这些胶黄酒是膏滋加工中必备的辅料,用于浸泡动物类药胶,同时黄酒的性味甘、辛,大热,具有活血通络、散寒、矫味、矫臭的功效,还是良好的有机溶剂,用黄酒浸泡药胶不仅可以解除各种药胶的腥膻气味,而且可以加强药物在体内的运化吸收作用。制作膏滋药所用的黄酒应以质量上乘的绍兴老酒为宜。57-黄酒是膏滋加工中必备的辅料,用于浸泡动物类药胶,同时黄酒的性膏方发展的历史沿革最早记载用膏方治病的《五十二病方》,全书用药总数约260种以上。用膏命名的药物有肪膏、脂膏、久膏、彘膏、猪膏、豹膏、蛇膏等,所治病多为外伤。《黄帝内经》中保存的11方,有2个膏方,即《灵枢·痈疽篇》中的豕膏和《灵枢·经筋篇》中的马膏,但均不含其它药物。最早以“膏药”命名,并有完整组方及服用方法的膏方,见于《武威汉代医简》有百病膏药方、千金膏药方、妇人膏药方。

---------外用为主58-膏方发展的历史沿革最早记载用膏方治病的《五十二病方》,全书用最初的内服膏方,是以“煎”命名的。东汉末年,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的大乌头煎,用大乌头五枚,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纳蜜一升,煎令水气尽;猪膏发煎用猪膏半斤、乱发如鸡子大三枚,和膏中煎之,发消药成,其制法类似现代膏滋方的制法。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诸膏方制剂有用苦酒与猪油作溶剂的特点,药制成后,既可外用以摩病处,又可内服。南北朝时期的陶弘景在《神农本草经集注》中对膏药的制作作了详尽的说明、陈延之《小品方》中有地黄煎、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金水煎、苏子煎等、王焘的《外台秘要》载“古今诸家煎方六首”至宋朝,“煎”逐渐为“膏”所代替。《洪氏集验方》收载的琼玉膏、《圣济总录》之栝萎根膏。

-------内服为主59-最初的内服膏方,是以“煎”命名的。东汉末年,张仲景的《金匮要膏方发展至明清,已进入成熟阶段。王肯堂《证治准绳》通声膏、《景岳全书》所载两仪膏、孙一奎《赤水玄珠》补真膏、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载有膏方医案、《清太医院配方》和《慈禧光绪医方选议》均收录了很多著名的抗老滋补膏方,如用于抗衰老的菊花延龄膏,用于补益的扶元和中膏,用于治眼病的明目延龄膏,用于治咳嗽的润肺和肝膏,用于治脾胃病的理脾调中化湿膏,用于治疗肝病的清热养肝和络膏等。

-----膏方真正形成60-膏方发展至明清,已进入成熟阶段。王肯堂《证治准绳》通声膏、《晚清名医张聿青撰有《膏方》一卷,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医家运用膏方的经验。此时膏方用药往往已达二、三十味,甚至更多,收膏时常选加阿胶、鹿角胶、龟版胶等以加强补益阴精的作用,强调运用配制膏方尤强调辨证而施,不拘泥于补益之膏方。张氏的观点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民国秦伯未:“膏方者,盖煎熬药汁成脂溢而所以营养五脏六腑之枯燥虚弱者,故俗亦称膏滋药”。1989年由中国药材公司与国家医药管理局合编的《全国中成药产品集》,所收膏方增至152首。这些膏方中既有传统膏方,如两仪膏、龟鹿二仙膏等,亦有从其他剂型的成方剂改而来,如十全大补汤改为十全大补膏、水陆二仙丹改为金樱芡实膏等。近年来,膏方专著的出版亦较多,如有颜乾麟、邢斌等《实用膏方》,沈庆法、沈峥嵘《中医膏方》、汪文娟等《中医膏方指南》、李祥云《妇科膏方应用指南》等。

-------现代膏方和当代膏方61-晚清名医张聿青撰有《膏方》一卷,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医家运用膏从外用到内服从单药到小方到大方再到复方从驱邪治病为主到扶正滋补为主,再到治养结合现代膏方已经成为独立发展的特色学科---膏方学,有独成一体的理论指导,有固有的结构和组成,有完善的加工服用方法体系,并与营养学、现代药理学、地域学、制药产业、营销学等密切相关。62-从外用到内服14-膏方的适用人群两大人群:膏方精专于补益,强调治养结合,祛疾养生皆宜,所以适用于大多数的慢性疾病和广大亚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治未病”的观点。而亚健康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也叫“慢性疲劳综合征”或“第三状态”。亚健康的基本特征是身体无明显疾病,但表现为体力下降,适应能力减退,精神状态欠佳。主要症状有情绪低落、心情烦躁、忧郁焦虑、失眠健忘、精神不振、疲乏无力、腰酸背痛等。中医认为亚健康状态者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气阴两虚、气血两虚、阴阳两虚等不同类型,需辨证施补,实行个体化治疗,这也非常符合膏方制备原则。63-膏方的适用人群两大人群:膏方精专于补益,强调治养结合,祛疾养慢性病人群:膏方适用的慢性疾病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早期肝硬化、慢性肾炎、骨关节炎、贫血、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前列腺增生、男子性功能障碍、女子月经不调、不孕症等,调备此类膏方主要遵循治养结合的原则。而病后、术后、产后的恢复更适用于膏方调理,以培补元气为主。女性应用膏方既可以治疗经、带、产病,又可美容养颜。中老年人服用膏方不仅可以改善身体各种不适,又可延缓衰老、延年益寿。小儿也可根据生长需要适当膏方进补,尤其是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厌食、贫血、发育迟缓等体虚患儿较为适宜。一般来说感染性疾病、发热性疾病、传染性疾病慎用。急性感染性疾病一般禁用。64-慢性病人群:膏方适用的慢性疾病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慎用人群:膏方以调理体质为本,辨证施治,但选用药物大多滋腻偏温,因此血糖偏高、血脂偏高、血压偏高等代谢紊乱综合症的人群也要合理应用;此外有脾胃湿热、肝胆湿热情况的皮肤病、肝病、胃肠病患者,也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必要时适当配伍行气凉润化湿之品,平时也要注意饮食结构的调理,适当增加运动量,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己所用、化弊为利。而肿瘤患者,尤其是进展期或者不稳定期的肿瘤病人,包括良性肿瘤在内,选用膏方时也应注意:膏滋中应用的胶类、参茸类以及某些含有动物激素的药物会对部分肿瘤有促进生长的作用,制备膏方以及使用时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此外,儿童也要慎用这一类药物,长期服用极易引起性早熟及骨骼过早发育。65-慎用人群:膏方以调理体质为本,辨证施治,但选用药物大多滋腻偏膏方的制备配伍理论《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指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实际上成为中医调理阴阳为主的理论溯源。膏方大师颜德馨提出膏方“衡法”理论原则,也是基于《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的“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这也是膏方调配理论的精髓。66-膏方的制备配伍理论《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指出“阴平阳秘,精神膏方制备理论主要遵循以下几点第一,阴阳调和,以平为期。这是不仅是治疗目的,更是膏方药物组成中阴阳相寓、互根互济的配伍大法。第二,治病必求于本。主要突出膏方必须要遵循辨证论证的原则,紧紧围绕患者身体的主要矛盾开展施治,同时兼顾次要矛盾。第三,五脏之病,脾肾为要。膏方以补为主,首重脾肾,滋养先天之本重在肾中元阴元阳,补益后天之本重在健脾益气。第四,五脏之变,通补相宜。膏方治养结合,所以必须通补相宜,意在使气机流通,方为体用。第五,制方须循君臣佐使。膏方配伍必须遵循君臣佐使的配伍理论,重点突出,牵掣有度。67-膏方制备理论主要遵循以下几点第一,阴阳调和,以平为期。这是不宗旨:辨证论治三宜三不宜:宜缓不宜峻、宜补不宜腻、宜繁不宜简68-宗旨:辨证论治20-膏方的加工工艺流程膏方加工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配料浸泡煎药浓缩收膏包装、凉膏及质检等69-膏方的加工工艺流程膏方加工工艺流程主要包括:21-配料:按处方规定的药味、剂量配制成方。处方中的药物必须称量准确、炮制规范,细料要单独称备,贵重药品须研粉,鲜果实取汁备用。70-配料:按处方规定的药味、剂量配制成方。处方中的药物必须称量准浸药:把药物放入容器内,水须没过药面2--3厘米,使药物得到充分膨胀。专用容器:不锈钢、食品包装塑料时间:大于2小时(5-12h)71-浸药:把药物放入容器内,水须没过药面23-煎煮:把药物放在煎药容器中,最好用紫铜锅、陶器、瓷制品,煮沸1小时左右倾出头汁,再加水煎取汁。如果其中滋腻药、贝壳药、金石药较多,难以煎透,头汁、二汁煎煮时间应延长,并可再煎三汁。72-煎煮:把药物放在煎药容器中,最好用紫铜锅、陶器、瓷制品,煮沸浓缩:将清汁置于锅内用大火煮沸浓缩,边煮边用筛子捞去浮沫,待药液转稠,此为清膏。73-浓缩:将清汁置于锅内用大火煮沸浓缩,边煮边用筛子捞去浮沫,待收膏:将冰糖或蜂蜜,加入浓缩药液中,边加边搅,再度浓缩,直至收膏。若要加胶类时,应先在浸中药饮片时,同时在另备容器内把胶放入,加适量黄酒溶化,煎药时可先蒸化备用。74-收膏:将冰糖或蜂蜜,加入浓缩药液中,边加边搅,再度浓缩,直至包装:待适当凉膏后,装入陶瓷或食品塑料中密封。75-包装:待适当凉膏后,装入陶瓷或食品塑料中密封。27-凉膏:成品在净化环境中凉放,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76-凉膏:成品在净化环境中凉放,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28-质检:样本留存。77-质检:样本留存。29-膏方的储存和服用方法储存:膏方一般适宜放在室温0-8摄氏度储存,也可放在冰箱中冷藏。长期暴露在大于18度的环境中极易出现霉变。服用方法:膏方过去遵从冬至开始服用,“一九”到“六九”,现在基本从立冬即可开始,一料膏方服用大约2-3个月,每天两次,早晚各一次,一次大约15-20ml,也就是一汤匙,一般主张饭后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用温开水调服。初次服用膏方的人,最好在开始服用的第一个周内每天只服用一次,以便观察是否有腹泻、胃脘胀满、血压升高等不适反应。主要用于调理脾胃的膏方,一般来说应该饭前半小时服用效果更佳。膏方的服用方法除了温开水调服之外,尚可以放入口中含化。需要注意的是,膏方药罐中的汤匙应该避免接触冷水,尤其不要直接放入口中,使用一段时间后,应该予以高温煮沸消毒。78-膏方的储存和服用方法储存:膏方一般适宜放在室温0-8摄氏度储膏方服用期间应注意的事项第一,膏方的忌口。一般来说,膏方中由于加入了参类,所以应该忌用生萝卜、萝卜籽等,这些均是消导破气之品;由于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极易跟中药发生化学反应,所以不宜饮用浓茶;此外咖啡一般也应慎用。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首先要注意忌口的还是与自身情况相关的饮食禁忌,如高尿酸血症应该低嘌呤饮食、糖尿病患者的低糖低热量饮食、肾病患者的优质低蛋白饮食、高血压患者的低盐低脂饮食等。对于膏方中未使用参类而又有胃肠胀气症状的患者,也可适量食用生萝卜。79-膏方服用期间应注意的事项第一,膏方的忌口。一般来说,膏方中由第二,膏方在哪些情况下应该停用。如果在服用过程中出现感冒、发热、急性咳嗽、咯痰以及突发腹泻、恶心、呕吐、急性皮肤感染、脓肿等,应该暂停服用,等上述情况消失后一周再开始服用。此外,如果出现胃脘部不适、面部痤疮、口干、口舌生疮、流鼻血等情况,也应该停用,必要时须适当服用梨汁、莲子心茶、苦丁茶等。80-第二,膏方在哪些情况下应该停用。如果在服用过程中出现感冒、发第三,膏方服用期间或服用后应该检查的几个项目。除了关注自身原发疾病的相关指标的检查外,尚需注意检测肝肾功能及血常规,尤其在所用膏方中含有肝肾毒性、血液毒性的中药时。如有良性肿瘤或者恶性肿瘤病史的患者,尚需注意肿瘤标志物及局部超声检测。如有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等人群,尚应检测血压、血糖情况。81-第三,膏方服用期间或服用后应该检查的几个项目。除了关注自身原膏方哪些情况下应该停服如果在服用过程中出现感冒、发热、急性咳嗽、咯痰以及突发腹泻、恶心、呕吐、急性皮肤感染、脓肿等,应该暂停服用,等症状消失后一周再开始服用。如果出现胃脘部不适、面部痤疮、口干、口舌生疮、流鼻血等情况,也应该停用,必要时须咨询开具膏方的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