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课件_第1页
《送东阳马生序》课件_第2页
《送东阳马生序》课件_第3页
《送东阳马生序》课件_第4页
《送东阳马生序》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序送东阳马生序11序送东阳马生序111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2熟读并背诵课文,能正确流畅地翻译课文。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汇,掌握常用的实词、虚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阐述的主要思想。学习本文所运用的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和细节描写的手法。(重点)(难点)(重点)熟读并背诵课文,能正确流畅地翻译课文。(重点)(难点)(重点3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谥号文宪。浦江(今属浙江)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他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其散文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其作品有《宋濂全集》。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谥号文宪。浦江(4明洪武十一年(1378),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他应诏从家乡浦江(浙江省浦江县)到应天(今江苏南京)去朝见,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写下了此篇赠序,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以勉励他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明洪武十一年(1378),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他应诏从家乡5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它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序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6嗜学加冠

被绮绣俟其欣悦一

读一读字音shìguānpīsì嗜学加冠被绮绣一读一读字音s7jūn()裂xiù()臭冻něi()之患zhuàn()长书二

写一写字形皲容馁撰jūn()裂xiù()臭二写一8三

文言知识积累文言句式1.判断句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点拨:句前省略主语“月儿”。2.省略句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点拨:“撰”前省略主语“马生”,“以”后省略宾语“之”。三文言知识积累文言句式93.倒装句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点拨: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应为“每于藏书之家假借”。弗之怠。点拨: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应为“弗怠之”。3.倒装句10名句积累1.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3.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4.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名句积累11导思1.作者从哪几方面来写自己创造条件读书的?艰难求学关键词:以苦为乐导思2.太学生学习条件优越体现在哪几个方面?与作者哪些求学经历形成对比?学习条件勤奋苦学导思3.作者认为学有所成主要靠的是什么?学习秘诀导思4.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勉励告诫导思1.作者从哪几方面来写自己创造条件读书的?艰难求学关键词12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送东阳马生序》课文朗读。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圈点要求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13原文: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余:我。嗜学:特别喜欢读书。致:得到。假借:借。注释:

原文: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14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借来)亲手抄录,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译文:

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15原文: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指不放松抄录书。弗,不。之,指代抄录书。走:跑。逾约:超过约定期限。注释:

原文: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16天气酷寒时,砚台里的墨汁结成了坚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我仍不放松抄录书。抄写完后,赶快跑去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阅读各种各样的书。译文:

天气酷寒时,砚台里的墨汁结成了坚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17原文: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既:已经,到了。加冠:古代男子到二十岁时,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成年。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游:交游。尝:曾经。注释:

原文: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18已经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不能与学问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经跑到百里之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译文:

趋:疾走,跑。乡之先达: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执经叩问:拿着经书去请教。已经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不能与学问渊博的老师19原文: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稍降辞色:言辞委婉些,脸色温和些。辞色,言辞和脸色。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

叱咄:训斥,呵责。俟:等待。卒:终于。注释:

原文: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20前辈道德声望高,门人弟子挤满了他的房间,他从未稍言辞委婉些,脸色温和些。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我的)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加周到,不敢辩解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但)终于获得一些学问。译文:

前辈道德声望高,门人弟子挤满了他的房间,他从未稍言辞委婉些,21原文: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箧:箱子。曳屣:拖着鞋子。皲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注释:

原文: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22当我从师求学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深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译文:

当我从师求学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23原文: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僵劲:僵硬。

媵人:侍婢。这里指旅舍中的仆役。持汤沃灌:拿了热水来浇洗。汤:热水。沃:浇。衾:被子。逆旅:旅店。日再食:每天供给两顿饭。注释:

原文: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24到学舍后,四肢僵硬不能动弹,仆役拿了热水来浇洗,用被子围盖(我)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寄居在旅店,店主人每天供给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滋味享受。译文:

到学舍后,四肢僵硬不能动弹,仆役拿了热水来浇洗,用被子围盖(25原文: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被绮绣:穿着华丽丝绸衣服。被,同“披”。绮,有花纹或图案的丝织品。缨:系帽的带子。腰白玉之环:在腰间佩戴白玉环。腰,用作动词,在腰间佩戴。注释:

原文: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26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华丽的丝绸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饰有宝石的帽子,在腰间佩戴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袋,光彩照人的样子好像神人;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译文:

容臭:香袋。臭:气味,这里指香气。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缊袍敝衣:破旧的衣服。缊,乱麻。敝,破。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华丽的丝绸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饰有宝石27原文: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耄老:年老。预:参与。君子,这里指有官位的人。谬称:错误地称说。注释:

原文: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28我(求学时)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像这样。如今我虽已年老,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做了官,承受着天子的恩宠光耀,追随在公卿之后,每天在皇帝座位旁边侍奉,准备接受询问,全国也错误地称说我的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译文:

我(求学时)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像这样。如今我虽已年老,没有什29原文: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诸生:指太学生。太学:我国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元、明、清时期不设太学,设国子学或国子监。县官:这里指朝廷。廪稍:公家按时供给的粮食。裘葛: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

遗:给予,赠送。注释:

原文: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30如今的学生们在太学中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没有冻饿的忧虑了;译文:

如今的学生们在太学中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都赠给冬31原文: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司业、博士:都是古代学官名。注释:

原文: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32坐在大厦之下诵读经书,没有奔走的劳苦了;有司业和博士当他们的老师,没有询问而不告诉,求教而无所收获的了;凡是所应该具备的书籍,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再像我这样抄录,从别人处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译文:

坐在大厦之下诵读经书,没有奔走的劳苦了;有司业和博士当他们的33原文: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质:资质。注释:

原文: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34他们中如果学业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养成的,如果不是天赋、资质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难道可以说是别人的过错吗!译文:

他们中如果学业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养成的,如果不是天赋、资35原文: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流辈:同辈。朝:朝见。谒:拜见。撰:写。长书:长信。贽:初次进见尊者时所持的礼物。夷:平易。注释:

原文: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36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中已学习二年了,同辈人很称赞他的德行。我到京师朝见皇帝时,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礼物,文辞很流畅通达,同他论辩,言辞谦和,脸色平易。译文: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中已学习二年了,同辈人很称赞他的德行。我37原文: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归见:回家探望。诋:毁谤。骄乡人:在同乡面前显示骄傲。注释:

原文: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38他自己说少年时对于学习很用心、刻苦,这可以称作善于学习者吧。他将要回家拜见父母双亲,我特意将自己治学的艰难告诉他。如果说我勉励同乡努力学习,则是我的志意;如果诋毁我夸耀自己的际遇好(指得到皇帝的赏识重用)而在同乡面前显示骄傲,难道是了解我嘛!译文:

他自己说少年时对于学习很用心、刻苦,这可以称作善于学习者吧。391.课文开篇一句有何作用?【答案】课文开篇一句用简洁的语言点明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嗜学”一词有统领全文的作用,为全文定下了基调。“嗜学”而家贫,由此引出求学之苦。1.课文开篇一句有何作用?【答案】课文开篇一句用简洁的语言点402.“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这处细节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案】“天大寒,砚冰坚”说明天气已经冷到了滴水成冰的程度,砚台内结有坚冰,书写极困难;“手指不可屈伸”写执笔抄写之艰辛。即便如此,作者仍“弗之怠”,即不敢懈怠。作者通过这一细节描写,表明自己学习条件的艰苦,并以此来突出自己幼时求学的勤奋刻苦,意志的坚强。2.“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这处细节描写在413.

“不敢稍逾约”表现了作者什么特点?【答案】①做事认真,麻利。②讲究诚信。3.“不敢稍逾约”表现了作者什么特点?【答案】①做事认真,424.“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此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答案】“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是过渡句,由小时过渡到成年,由幼时抄书学习的刻苦过渡到求师之艰难。4.“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此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答案】435.“趋”“从”“执”“叩”这些动词有何表达效果?【答案】本题运用动词表达效果分析法。这一系列的动词,将作者求师的情景生动地描述了出来,说明求师的艰难,同时也表现出作者求知的渴望与诚心。5.“趋”“从”“执”“叩”这些动词有何表达效果?【答案】446.“色愈恭,礼愈至”这里的神态描写有什么作用?【答案】本题运用神态描写作用分析法。这里的神态描写表现出作者对老师的尊敬,而且两个“愈”字传神地表现出作者求知的虔诚和恭敬的态度。6.“色愈恭,礼愈至”这里的神态描写有什么作用?【答案】本题457.“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这里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答案】此题运用自然环境描写作用分析法。“穷冬”“烈风”“大雪”分别从季节、气候等特点着手,写出了天气的严寒和行路的艰难,衬托出作者求学的艰辛和精神的顽强。7.“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这里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答案468.

描写“同舍生”有何作用?【答案】用自己的“袍敝衣”与“同舍生”“被绮绣”,戴红缨和宝石装饰的帽子,腰里挂着白玉环、佩刀、香囊等饰物,“烨然若神人”的样子进行对比,突出自己不追求“口体之奉”、一心向学的精神。8.描写“同舍生”有何作用?【答案】用自己的“袍敝衣”与479.如何理解“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这句话?【答案】这句话是作者内心的独白,道出了作者满足于学习带来的单纯的快乐,不因为物质条件的欠缺而自卑的心声。这句话体现了宋濂对于学习执着的追求。9.如何理解“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这句话?【4810.“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如何理解这句话?【答案】指出自己求学的“勤且艰”,有了勤奋,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这正是作者学有所成的根本原因。10.“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如何理解这句话?【答案】指出自己4911.作者成人后求师的艰难,包括哪三种情况?【答案】叩问之艰;旅途之艰;生活之苦。11.作者成人后求师的艰难,包括哪三种情况?【答案】叩问之艰5012.试说说“况才之过于余者乎”这句话的表达效果?【答案】最后“况才之过于余者乎”的反诘议论句承前启后,简而言之,人若不是天资过分低下,学无所成,就只怪自己刻苦努力不够。从下文知道,马生是一个勤奋好学的青年,他只要坚持下去,其前途也是不可限量的。寥寥数字,既照应了上文,又关联了下文,扣紧了赠序的主题,把自己对马生的劝诫、勉励和期望表现出来。12.试说说“况才之过于余者乎”这句话的表达效果?【答案】最5113.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今诸生”的优越条件的?【答案】一无“冻馁之患”,二无“奔走之劳”,三无“求师问难之艰”,四无“借书手录之苦”。13.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今诸生”的优越条件的?【答案】5214.通过对比,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用反问句有什么作用?【答案】第二问运用反问作用分析法。得出了“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的结论,强调用心不专一是“业有不精,德有不成”的根源。反问句的运用,加强了语气,增强了表达效果。14.通过对比,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用反问句有什么作用?【答5315.作者从哪几方面对马生进行赞美?【答案】首先赞扬他贤能而擅长学习;接着赞扬马生文章写得流畅通达;最后赞扬马生求学问师的态度谦恭。15.作者从哪几方面对马生进行赞美?【答案】首先赞扬他贤能而5416.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案】主要运用了议论、抒情,作用是点明主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表达对马生学有所成的期望之情。16.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案】55【答案】本文是长辈给晚辈的临别赠言,作者既要使晚辈有所得益,又不宜板起面孔说教,于是,作者就采用了现身说法的形式,叙述了自己当年读书的艰难、从师学习的艰辛和学习的勤奋。这样既含教诲,又怀勉励,读来亲切感人,很有说服力。1.【难点探究】作者写作本文是为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为什么从自身写起?【答案】本文是长辈给晚辈的临别赠言,作者既要使晚辈有所得益,56【答案】作者主要从无书、无师、求学中途艰难、学习生活艰苦四个方面描写求学过程的艰辛。面对艰难,作者以坚韧的意志、勤学的精神一一克服,终有所成。他用精神的富足战胜了生活上的贫困。知识的积累和精神的充实,是学子读书的必备条件,我们应当以此为鉴。2.【难点探究】作者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为什么能克服这些困难?【答案】作者主要从无书、无师、求学中途艰难、学习生活艰苦四个57送东阳马生序对比求学勤求学艰手自笔录,计日以还不敢稍逾约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余:足肤皲裂而不知四支僵劲不能动无鲜肥滋味之享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同舍生: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艰苦求学——卒有所获——勤奋学习(自励:励人)送东阳马生序对求学勤手自笔录,计日以还不敢稍逾约余:足肤皲58在这篇赠序里,作者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学和勤苦学习的经历,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并与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加以对比,有力地说明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努力,不在天资的高下和条件的优劣,以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在这篇赠序里,作者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学和勤苦学习的经历,生动591.记叙、描写、议论自然结合。本文以记叙为主,叙述中又有适当的描写和议论,给文章增添了不少文采。比如,写求师的情景时,“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形象地描绘出“先达”庄重、严肃的态度,同时也写出了自己求教时的谦虚和恭敬——“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1.记叙、描写、议论自然结合。60倾耳以请”。写同舍诸生的服饰,采用了细节描写的方法,写了同舍诸生的衣服、帽子、玉环,腰间的佩刀和香袋,用同舍诸生华贵的服饰衬托自己“缊袍敝衣”的艰苦。文章在记叙和描写的同时还穿插了议论,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如:“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三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性。倾耳以请”。写同舍诸生的服饰,采用了细节描写的方法,写了同舍612.采取对比的方式,阐明道理。如文中将同舍生的奢华穿戴和自己破旧的衣服对比,将今日太学生的优越学习条件和自己艰苦的学习生活对比,说明业有不精、德有不成,是因为用心不专,不知勤苦求学。2.采取对比的方式,阐明道理。62关于学习的诗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关于学习的诗句6311送东阳马生序11送东阳马生序64A.嗜学(shì) 叱咄(duō) 负箧曳屣(xiá)B.皲裂(cūn) 媵人(yìng) 俟其欣悦(sì)C.烨然(yè) 绮绣(qǐ) 缊袍敝衣(yùn)D.容臭(xiù) 加冠(guàn) 以衾拥覆(qīn)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qièjūnguānA.嗜学(shì) 叱咄(duō) 负箧曳屣(xiá)1.下65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无从致书以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敢稍逾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色愈恭,礼愈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到。超过。担忧。请教。周到。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得到。66(6)烨然若神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同舍生皆被绮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略无慕艳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俟其欣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日再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生以乡人子谒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彩照人的样子。同“披”,穿。羡慕。等待。两次。拜见。(6)烨然若神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67C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B.录毕,走送之C.俟其欣悦D.媵人持汤沃灌•••••古义是借;今义是利用某种名义、力量等来达到目的。古义是跑;今义是行走。古今意思一样,都是“等待”。古义是热水;今义是烹调后汁儿特别多的副食。C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每假借68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主人日再食B.未尝稍降辞色C.腰白玉之环D.手自笔录B••••“日”,名词作状语,每天。“色”的意思是“脸色”,不属于词类活用。“笔”,名词作状语,用笔。“色”的意思是“脸色”,不属于词类活用。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主人69A.以中有足乐者

以衾拥覆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当余之从师也C.门人弟子填其室

其真无马邪D.足肤皲裂而不知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介词,因为介词,用D助词,相当于“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代词,代“乡之先达”表示加强诘问语气“而”都是表转折的连词。A.以中有足乐者 以衾拥覆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706.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幼时/即嗜学B.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C.余因/得遍/观群书D.俯身/倾耳/以请余/因得/遍观群书C6.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余/幼时717.填空。(1)文中说明作者幼时学习就很勤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文中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交代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两个字概括作者求学的经历,应是文章中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如用一句名言给文章重拟一个标题的话,这句名言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余幼时即嗜学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勤艰根据所学所记,按要求作答即可。第(2)题将理解文章内容与知识积累结合在一起,要求用掌握的的知识来解答问题。7.填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余幼时即嗜学天大寒728.你还知道哪些和“逆境成才”有关的名句?请写出其中的两句。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背诵、理解及默写能力,根据平时的积累来作答,符合题意即可,注意不要写错别字。示例: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8.你还知道哪些和“逆境成才”有关的名句?请写出其中的两句。739.填空。《送东阳马生序》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代文学家,字__________,浦江(今属浙江)人。生,对晚辈读书人的称呼;序,文体名,一般用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指“_____________”,与“序言”有别。赠序宋濂明景濂陈述创作主旨、创作经过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解答本题,需要熟悉①《送东阳马生序》的作者;②有关序的相关文体知识。9.填空。《送东阳马生序》的作者是___________,_74阅读“余幼时即嗜学……况才之过于余者乎”,回答问题。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门人弟子填其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媵人持汤沃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课文研读借。挤满。热水。阅读“余幼时即嗜学……况才之过于余者乎”,回答问7511.下面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色愈恭,礼愈至

至舍B.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当余之从师也C.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D.烨然若神人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周到C••••••到向跟从好像比在……之后在……之后11.下面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色愈恭,礼愈至76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置身于他们当中,没有一点儿羡慕他们的意思。当我从师求学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2)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箱子。拖着鞋子。破旧的衣服。缊,乱麻。敝,破。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置身于他们当中,没有一点儿羡慕他们的意思7713.选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作者成年后的求师情形的?此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作者成年后,没有老师,就跑到很远的地方去请教,“遇其叱咄”“俟其欣悦,则又请焉”可见从师之难;“负箧曳屣……足肤皲裂而不知”写旅途之艰;“主人日再食……滋味之享”“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写生活之苦。从师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13.选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作者成年后的求师情形的?此题考7814.读了选文,你觉得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有哪些?此题为开放性题目,要根据课文的提示和自己的理解来回答。如勤奋刻苦、读书多、虚心请教等。刻苦好学、博览群书、虚心求教。14.读了选文,你觉得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有哪些?此题79二、比较阅读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41-42页第15-18题。A.无从致书以观(致使)B.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奔走)C.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规避)D.或怒不听,则屏息,俟怒少解(稍微)15.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D得到跑规劝二、比较阅读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41-42页第15-18801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教儿低吟之以为戏A.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B.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C.莲之爱,同予者何人D.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A代词代词结构助词“的”助词,无实意动词,“到、往”1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8117.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运用细节描写,写出了作者谨于求教、渴求知识的情状。B.【甲】文中作者通过自己求学的亲身经历,勉励马生勤奋求学、谦虚求教。文章情感真挚,循循善诱。C.【乙】文通过作者的自述,再现了幼年读书时父母督促自己学习的场景;在温馨回忆的同时,也含有对父母过于苛责的不满情绪。D.两篇选文都阐明“学业有成,必须勤奋”这一道理,但表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甲】文侧重于学习要注重积极求索的内在动力,【乙】文侧重于学习需要鞭策督导等外在因素。C没有这方面的意思。只是描述父母对“我”的教育的严格。17.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82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2)铨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由是益以严。挤满曾经脸色所以荒废在更加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从来没有把言辞和脸色略变得温和一些。我因而不会在嬉戏中荒废学业,母亲对我的教育也因为这件事而更加严格。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挤满曾经脸色所以荒废在更83三、国学阅读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42页第19-22题。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媵人持汤沃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缀公卿之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莫逾自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迨年事蹉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热水。跟随。满足。到,等到。三、国学阅读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42页第19-22题。18420.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当余之从师也

乃记之而去B.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其翼若垂天之云C.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濯清涟而不妖D.以昭炯戒

可以为师矣••••••••C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比得上。像。连词,表转折。连词,表转折。连词,来。介词,凭借。20.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当余之从师85寄居在旅店,店主人每天供给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菜肴可供享用。凡是老师所说的,我全都能记下来,这难道不是善于学习吗?21.翻译下列句子。(1)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2)凡师之所言,吾悉能识之,是不亦善学乎?旅店。每天供给两顿饭。记住。善于。寄居在旅店,店主人每天供给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菜肴可供享用8622.结合甲、乙两段文字,谈谈你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获得了怎样的启示。本题考查个性化阅读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不设统一答案。解答时,只要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按照题目要求,结合文章内容谈得到的启发,言之有理即可。①在学习中,不怕困难,敢于吃苦,勤奋努力,不自我满足。②在学习中,勤思好问,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意思接近即可)22.结合甲、乙两段文字,谈谈你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获得了8723.“最是书香能致远,青春读书好时节。”近日,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第四届读书节系列活动精彩上演,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各题。(1)以下是学生收集的两则有关读书的材料,请从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材料一: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三毛材料二:我自十余岁起,就开始读书;读到现在,将满六十年了;中间除大病或其他特别原因外,几乎没有一日不读点书的。然而我没有什么成就,这是读书不得法的缘故……特地写出来,望读者鉴于我的短处,第一能专心,第二能勤笔。这一定有许多成效。——蔡元培23.“最是书香能致远,青春读书好时节。”近日,青竹湖湘一外88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信息的提取。通读两则材料,整体把握,然后根据题干要求提取关键句分析作答即可。①读书能改变人的容貌,有益于人的气质、谈吐、胸襟;②读书需要坚持,还要专心和勤笔(或读书要得法)。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信息的提取。通读两则材料,整体把握,然后根89(2)下面是某同学为“名人读书方法”主题演讲搜集的一组材料,请找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一则材料。材料一:西汉的匡衡,年轻时非常喜欢读书,但家里穷点不起灯烛,见邻居家灯烛明亮,他便在墙上挖一孔洞,在洞前映着光刻苦学习。材料二: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学识渊博,他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读,就能读透全书。材料三:数学家华罗庚读书不是从头至尾一字一句读,而是先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闭目静思,想完后再打开书,如果作者写的和他的思路一样,他就不再读了。不符合主题的材料:__________________。讲的是匡衡刻苦学习的精神。名人读书的方法材料一(2)下面是某同学为“名人读书方法”主题演讲搜集的一组材料,90序送东阳马生序11序送东阳马生序1191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92熟读并背诵课文,能正确流畅地翻译课文。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汇,掌握常用的实词、虚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阐述的主要思想。学习本文所运用的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和细节描写的手法。(重点)(难点)(重点)熟读并背诵课文,能正确流畅地翻译课文。(重点)(难点)(重点93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谥号文宪。浦江(今属浙江)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他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其散文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其作品有《宋濂全集》。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谥号文宪。浦江(94明洪武十一年(1378),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他应诏从家乡浦江(浙江省浦江县)到应天(今江苏南京)去朝见,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写下了此篇赠序,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以勉励他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明洪武十一年(1378),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他应诏从家乡95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它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序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96嗜学加冠

被绮绣俟其欣悦一

读一读字音shìguānpīsì嗜学加冠被绮绣一读一读字音s97jūn()裂xiù()臭冻něi()之患zhuàn()长书二

写一写字形皲容馁撰jūn()裂xiù()臭二写一98三

文言知识积累文言句式1.判断句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点拨:句前省略主语“月儿”。2.省略句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点拨:“撰”前省略主语“马生”,“以”后省略宾语“之”。三文言知识积累文言句式993.倒装句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点拨: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应为“每于藏书之家假借”。弗之怠。点拨: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应为“弗怠之”。3.倒装句100名句积累1.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3.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4.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名句积累101导思1.作者从哪几方面来写自己创造条件读书的?艰难求学关键词:以苦为乐导思2.太学生学习条件优越体现在哪几个方面?与作者哪些求学经历形成对比?学习条件勤奋苦学导思3.作者认为学有所成主要靠的是什么?学习秘诀导思4.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勉励告诫导思1.作者从哪几方面来写自己创造条件读书的?艰难求学关键词102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送东阳马生序》课文朗读。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圈点要求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103原文: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余:我。嗜学:特别喜欢读书。致:得到。假借:借。注释:

原文: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104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借来)亲手抄录,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译文:

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105原文: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指不放松抄录书。弗,不。之,指代抄录书。走:跑。逾约:超过约定期限。注释:

原文: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106天气酷寒时,砚台里的墨汁结成了坚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我仍不放松抄录书。抄写完后,赶快跑去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阅读各种各样的书。译文:

天气酷寒时,砚台里的墨汁结成了坚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107原文: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既:已经,到了。加冠:古代男子到二十岁时,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成年。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游:交游。尝:曾经。注释:

原文: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108已经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不能与学问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经跑到百里之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译文:

趋:疾走,跑。乡之先达: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执经叩问:拿着经书去请教。已经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不能与学问渊博的老师109原文: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稍降辞色:言辞委婉些,脸色温和些。辞色,言辞和脸色。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

叱咄:训斥,呵责。俟:等待。卒:终于。注释:

原文: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110前辈道德声望高,门人弟子挤满了他的房间,他从未稍言辞委婉些,脸色温和些。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我的)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加周到,不敢辩解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但)终于获得一些学问。译文:

前辈道德声望高,门人弟子挤满了他的房间,他从未稍言辞委婉些,111原文: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箧:箱子。曳屣:拖着鞋子。皲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注释:

原文: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112当我从师求学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深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译文:

当我从师求学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113原文: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僵劲:僵硬。

媵人:侍婢。这里指旅舍中的仆役。持汤沃灌:拿了热水来浇洗。汤:热水。沃:浇。衾:被子。逆旅:旅店。日再食:每天供给两顿饭。注释:

原文: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114到学舍后,四肢僵硬不能动弹,仆役拿了热水来浇洗,用被子围盖(我)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寄居在旅店,店主人每天供给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滋味享受。译文:

到学舍后,四肢僵硬不能动弹,仆役拿了热水来浇洗,用被子围盖(115原文: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被绮绣:穿着华丽丝绸衣服。被,同“披”。绮,有花纹或图案的丝织品。缨:系帽的带子。腰白玉之环:在腰间佩戴白玉环。腰,用作动词,在腰间佩戴。注释:

原文: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116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华丽的丝绸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饰有宝石的帽子,在腰间佩戴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袋,光彩照人的样子好像神人;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译文:

容臭:香袋。臭:气味,这里指香气。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缊袍敝衣:破旧的衣服。缊,乱麻。敝,破。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华丽的丝绸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饰有宝石117原文: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耄老:年老。预:参与。君子,这里指有官位的人。谬称:错误地称说。注释:

原文: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118我(求学时)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像这样。如今我虽已年老,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做了官,承受着天子的恩宠光耀,追随在公卿之后,每天在皇帝座位旁边侍奉,准备接受询问,全国也错误地称说我的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译文:

我(求学时)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像这样。如今我虽已年老,没有什119原文: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诸生:指太学生。太学:我国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元、明、清时期不设太学,设国子学或国子监。县官:这里指朝廷。廪稍:公家按时供给的粮食。裘葛: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

遗:给予,赠送。注释:

原文: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120如今的学生们在太学中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没有冻饿的忧虑了;译文:

如今的学生们在太学中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都赠给冬121原文: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司业、博士:都是古代学官名。注释:

原文: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122坐在大厦之下诵读经书,没有奔走的劳苦了;有司业和博士当他们的老师,没有询问而不告诉,求教而无所收获的了;凡是所应该具备的书籍,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再像我这样抄录,从别人处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译文:

坐在大厦之下诵读经书,没有奔走的劳苦了;有司业和博士当他们的123原文: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质:资质。注释:

原文: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124他们中如果学业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养成的,如果不是天赋、资质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难道可以说是别人的过错吗!译文:

他们中如果学业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养成的,如果不是天赋、资125原文: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流辈:同辈。朝:朝见。谒:拜见。撰:写。长书:长信。贽:初次进见尊者时所持的礼物。夷:平易。注释:

原文: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126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中已学习二年了,同辈人很称赞他的德行。我到京师朝见皇帝时,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礼物,文辞很流畅通达,同他论辩,言辞谦和,脸色平易。译文: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中已学习二年了,同辈人很称赞他的德行。我127原文: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归见:回家探望。诋:毁谤。骄乡人:在同乡面前显示骄傲。注释:

原文: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128他自己说少年时对于学习很用心、刻苦,这可以称作善于学习者吧。他将要回家拜见父母双亲,我特意将自己治学的艰难告诉他。如果说我勉励同乡努力学习,则是我的志意;如果诋毁我夸耀自己的际遇好(指得到皇帝的赏识重用)而在同乡面前显示骄傲,难道是了解我嘛!译文:

他自己说少年时对于学习很用心、刻苦,这可以称作善于学习者吧。1291.课文开篇一句有何作用?【答案】课文开篇一句用简洁的语言点明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嗜学”一词有统领全文的作用,为全文定下了基调。“嗜学”而家贫,由此引出求学之苦。1.课文开篇一句有何作用?【答案】课文开篇一句用简洁的语言点1302.“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这处细节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案】“天大寒,砚冰坚”说明天气已经冷到了滴水成冰的程度,砚台内结有坚冰,书写极困难;“手指不可屈伸”写执笔抄写之艰辛。即便如此,作者仍“弗之怠”,即不敢懈怠。作者通过这一细节描写,表明自己学习条件的艰苦,并以此来突出自己幼时求学的勤奋刻苦,意志的坚强。2.“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这处细节描写在1313.

“不敢稍逾约”表现了作者什么特点?【答案】①做事认真,麻利。②讲究诚信。3.“不敢稍逾约”表现了作者什么特点?【答案】①做事认真,1324.“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此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答案】“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是过渡句,由小时过渡到成年,由幼时抄书学习的刻苦过渡到求师之艰难。4.“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此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答案】1335.“趋”“从”“执”“叩”这些动词有何表达效果?【答案】本题运用动词表达效果分析法。这一系列的动词,将作者求师的情景生动地描述了出来,说明求师的艰难,同时也表现出作者求知的渴望与诚心。5.“趋”“从”“执”“叩”这些动词有何表达效果?【答案】1346.“色愈恭,礼愈至”这里的神态描写有什么作用?【答案】本题运用神态描写作用分析法。这里的神态描写表现出作者对老师的尊敬,而且两个“愈”字传神地表现出作者求知的虔诚和恭敬的态度。6.“色愈恭,礼愈至”这里的神态描写有什么作用?【答案】本题1357.“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这里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答案】此题运用自然环境描写作用分析法。“穷冬”“烈风”“大雪”分别从季节、气候等特点着手,写出了天气的严寒和行路的艰难,衬托出作者求学的艰辛和精神的顽强。7.“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这里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答案1368.

描写“同舍生”有何作用?【答案】用自己的“袍敝衣”与“同舍生”“被绮绣”,戴红缨和宝石装饰的帽子,腰里挂着白玉环、佩刀、香囊等饰物,“烨然若神人”的样子进行对比,突出自己不追求“口体之奉”、一心向学的精神。8.描写“同舍生”有何作用?【答案】用自己的“袍敝衣”与1379.如何理解“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这句话?【答案】这句话是作者内心的独白,道出了作者满足于学习带来的单纯的快乐,不因为物质条件的欠缺而自卑的心声。这句话体现了宋濂对于学习执着的追求。9.如何理解“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这句话?【13810.“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如何理解这句话?【答案】指出自己求学的“勤且艰”,有了勤奋,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这正是作者学有所成的根本原因。10.“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如何理解这句话?【答案】指出自己13911.作者成人后求师的艰难,包括哪三种情况?【答案】叩问之艰;旅途之艰;生活之苦。11.作者成人后求师的艰难,包括哪三种情况?【答案】叩问之艰14012.试说说“况才之过于余者乎”这句话的表达效果?【答案】最后“况才之过于余者乎”的反诘议论句承前启后,简而言之,人若不是天资过分低下,学无所成,就只怪自己刻苦努力不够。从下文知道,马生是一个勤奋好学的青年,他只要坚持下去,其前途也是不可限量的。寥寥数字,既照应了上文,又关联了下文,扣紧了赠序的主题,把自己对马生的劝诫、勉励和期望表现出来。12.试说说“况才之过于余者乎”这句话的表达效果?【答案】最14113.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今诸生”的优越条件的?【答案】一无“冻馁之患”,二无“奔走之劳”,三无“求师问难之艰”,四无“借书手录之苦”。13.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今诸生”的优越条件的?【答案】14214.通过对比,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用反问句有什么作用?【答案】第二问运用反问作用分析法。得出了“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的结论,强调用心不专一是“业有不精,德有不成”的根源。反问句的运用,加强了语气,增强了表达效果。14.通过对比,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用反问句有什么作用?【答14315.作者从哪几方面对马生进行赞美?【答案】首先赞扬他贤能而擅长学习;接着赞扬马生文章写得流畅通达;最后赞扬马生求学问师的态度谦恭。15.作者从哪几方面对马生进行赞美?【答案】首先赞扬他贤能而14416.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案】主要运用了议论、抒情,作用是点明主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表达对马生学有所成的期望之情。16.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案】145【答案】本文是长辈给晚辈的临别赠言,作者既要使晚辈有所得益,又不宜板起面孔说教,于是,作者就采用了现身说法的形式,叙述了自己当年读书的艰难、从师学习的艰辛和学习的勤奋。这样既含教诲,又怀勉励,读来亲切感人,很有说服力。1.【难点探究】作者写作本文是为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为什么从自身写起?【答案】本文是长辈给晚辈的临别赠言,作者既要使晚辈有所得益,146【答案】作者主要从无书、无师、求学中途艰难、学习生活艰苦四个方面描写求学过程的艰辛。面对艰难,作者以坚韧的意志、勤学的精神一一克服,终有所成。他用精神的富足战胜了生活上的贫困。知识的积累和精神的充实,是学子读书的必备条件,我们应当以此为鉴。2.【难点探究】作者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为什么能克服这些困难?【答案】作者主要从无书、无师、求学中途艰难、学习生活艰苦四个147送东阳马生序对比求学勤求学艰手自笔录,计日以还不敢稍逾约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余:足肤皲裂而不知四支僵劲不能动无鲜肥滋味之享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同舍生: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艰苦求学——卒有所获——勤奋学习(自励:励人)送东阳马生序对求学勤手自笔录,计日以还不敢稍逾约余:足肤皲148在这篇赠序里,作者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学和勤苦学习的经历,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并与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加以对比,有力地说明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努力,不在天资的高下和条件的优劣,以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在这篇赠序里,作者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学和勤苦学习的经历,生动1491.记叙、描写、议论自然结合。本文以记叙为主,叙述中又有适当的描写和议论,给文章增添了不少文采。比如,写求师的情景时,“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形象地描绘出“先达”庄重、严肃的态度,同时也写出了自己求教时的谦虚和恭敬——“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1.记叙、描写、议论自然结合。150倾耳以请”。写同舍诸生的服饰,采用了细节描写的方法,写了同舍诸生的衣服、帽子、玉环,腰间的佩刀和香袋,用同舍诸生华贵的服饰衬托自己“缊袍敝衣”的艰苦。文章在记叙和描写的同时还穿插了议论,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如:“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三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性。倾耳以请”。写同舍诸生的服饰,采用了细节描写的方法,写了同舍1512.采取对比的方式,阐明道理。如文中将同舍生的奢华穿戴和自己破旧的衣服对比,将今日太学生的优越学习条件和自己艰苦的学习生活对比,说明业有不精、德有不成,是因为用心不专,不知勤苦求学。2.采取对比的方式,阐明道理。152关于学习的诗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关于学习的诗句15311送东阳马生序11送东阳马生序154A.嗜学(shì) 叱咄(duō) 负箧曳屣(xiá)B.皲裂(cūn) 媵人(yìng) 俟其欣悦(sì)C.烨然(yè) 绮绣(qǐ) 缊袍敝衣(yùn)D.容臭(xiù) 加冠(guàn) 以衾拥覆(qīn)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qièjūnguānA.嗜学(shì) 叱咄(duō) 负箧曳屣(xiá)1.下155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无从致书以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敢稍逾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色愈恭,礼愈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到。超过。担忧。请教。周到。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得到。156(6)烨然若神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同舍生皆被绮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略无慕艳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俟其欣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日再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生以乡人子谒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彩照人的样子。同“披”,穿。羡慕。等待。两次。拜见。(6)烨然若神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157C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B.录毕,走送之C.俟其欣悦D.媵人持汤沃灌•••••古义是借;今义是利用某种名义、力量等来达到目的。古义是跑;今义是行走。古今意思一样,都是“等待”。古义是热水;今义是烹调后汁儿特别多的副食。C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每假借158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主人日再食B.未尝稍降辞色C.腰白玉之环D.手自笔录B••••“日”,名词作状语,每天。“色”的意思是“脸色”,不属于词类活用。“笔”,名词作状语,用笔。“色”的意思是“脸色”,不属于词类活用。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主人159A.以中有足乐者

以衾拥覆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当余之从师也C.门人弟子填其室

其真无马邪D.足肤皲裂而不知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介词,因为介词,用D助词,相当于“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代词,代“乡之先达”表示加强诘问语气“而”都是表转折的连词。A.以中有足乐者 以衾拥覆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1606.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幼时/即嗜学B.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C.余因/得遍/观群书D.俯身/倾耳/以请余/因得/遍观群书C6.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余/幼时1617.填空。(1)文中说明作者幼时学习就很勤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文中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交代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两个字概括作者求学的经历,应是文章中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如用一句名言给文章重拟一个标题的话,这句名言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余幼时即嗜学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勤艰根据所学所记,按要求作答即可。第(2)题将理解文章内容与知识积累结合在一起,要求用掌握的的知识来解答问题。7.填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余幼时即嗜学天大寒1628.你还知道哪些和“逆境成才”有关的名句?请写出其中的两句。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背诵、理解及默写能力,根据平时的积累来作答,符合题意即可,注意不要写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