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师学院学制式预备技师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研究报告_第1页
技师学院学制式预备技师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研究报告_第2页
技师学院学制式预备技师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研究报告_第3页
技师学院学制式预备技师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研究报告_第4页
技师学院学制式预备技师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9技师学院学制式预备技师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一、课题概况(一)课题立项为集中广州市属技师学院的教研力量,共同研究和探讨技师学院学制式预备技师培养模式,以便指导广州市属技师学院培养预备技师的教学实践,并提供各级劳动保障系统参考,广州市职业技能教学研究会组织广州市技师学院、广州市冶金技师学院、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六个单位于2005年9月立项《技师学院学制式预备技师培养模式研究》科研课题,开展研究。(二)课题背景1、高技能人才培养是国家经济振兴的重要举措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15号)文件中提到:“当前,高技能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制造、加工、建筑、能源、环保等传统产业和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领域,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因此,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的高技能人才,稳步提升我国产业工人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关于技师和预备技师的培养问题,15号文件还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高等职业院校和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的培训基地作用,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紧密结合企业技能岗位要求,对照国家职业标准,确定和调整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实训方案,采用全日制、非全日制、导师制等多种方式实施培养。职业院校进行预备技师考核试点,取得预备技师资格的毕业生在相应职业岗位工作满两年后,经单位认可,可申报参加技师考核”,并要求“到十一五期末,技师、高级技师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5%以上”。为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劳动保障部在《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劳社部发〔2006〕16号)中提出要充分发挥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等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基础性作用,加强校企合作,加快培养一大批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复合技能型高技能人才,在完成‘三年五十万’新技师培养计划的基础上,力争‘十一五’期间在全国培养新技师和高级技师190万名。为此,在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以及其它具备条件的职业院校中要开展预备技师培养试点工作,探索通过学校教育方式培养后备技师的途径和方法。为了贯彻落实劳动保障部提出的国家技能资格导航计划和新技师培养计划广东省劳动保障厅也提出要全面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计划在5年内培养技师和高级技师32.6万人,逐步形成一支与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技能人才队伍。2、广东省的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变化对高技能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广东省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工业化发展的后时期,产业结构正处在一个调整变化阶段,由于新技术应用、生产设备更新以及企业劳动管理观念的改革,原有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高”两个转变的政策来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针对广东省经济发展对科技发展和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广东省政府连续出台了《关于加强建设科技强省的决定》(粤发〔2004〕12号)和《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决定》(粤发〔2005〕14号),明确提出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到2020年,全省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建成创新型广东,同时创新型广东的建设包括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体制创新、观念的创新,和技术创新,而所有这些目标都需要通过人的发展来实现,技能人才,特别是技师队伍是推动科技进步、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不可缺少的力量。随着广东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的设备结构调整,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仅表现在数量方面,而且表现在对劳动者职业能力基本要求的全面提升,即包括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提升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通过课题对就业市场调研的数据证实了上述形势的紧迫性。在20世纪全球经济规模的增量中,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60%——80%,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同期,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仅为15%,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只有29%。另有数据表明2005年,广东省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仅49%。差距相当明显。其中,技能人才短缺及技能偏低是一大制约因素。据统计,2005年广东省技能人才的缺口为130万,高技能人才尤为短缺。下表和下图为2005年广东省技能人才按技术等级分组的供求人数表。1232963.381101633.681.73-0.151108863.04882112.951.87-0.45501051.37248380.832.630.42(资料来源:《广东职业培训发展趋势和对策》课题报告)3、广州市在技师培养工作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基础2005年12月至2006年3月期间,课题组属下5个子课题组根据专业分工,分别组织人员走访企业,与企业专家座谈,结合各校情况设置企业调查模式,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然后整理调研结果完成了调研报告。在这一阶段,通过调研,课题组在课题研究的定位与目标、技师学院的办学方向、培养目标、学历与学制等等宏观问题上达成了比较一致的认识。在本报告的附录1-附录6中我们有详细的分析和结论。课题的调研结果说明:广州市属技师学院生源一直是稳步发展的,为规范的大批量地培养技师队伍奠定了基础。2005年以来,广州市属技师学院开始招收高中毕业生源或高级工生源,开办预备技师班(个别知识技能型专业开办技师班),截至2007年9月,共招收学生1353人,涉及专业达15个。从招生规模和技师学院开设专业分析,广州市属技师学院的生源市场呈稳步态势发展,其中机电类专业占43%;模具与数控类专业占30%;汽车类专业占23%,计算机类专业占3%;其它占1%。详细情况统计见下表和分析图。广州市属技师学院历年预备技师学制班(含技师学制班)人数统计表年份专业名称人数小计人数2005年机电一体化52134电工与电子技术3制冷技术与运行管理1模具制作与数控加工782006年机电一体化145651电梯安装维修与运行管理4数控技术与应用55模具制作与数控加工123模具设计与数控技术71数字电子工程与电器技术数控170汽车维修技术67汽车维修与检测技术162007年机电一体化80568机电与数控技术69电梯技术与机电维修7电气运用与控制106模具制作与数控工5机械电子工程5数控加工技术5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17计算机网络管理46汽车检测与维修47汽车维修技术53汽车维修与检测技术8现代汽车维修120合计1353

(三)课题研究目标的确定为适应本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充分利用本地区的政策和教育资源,更快更好地培养技能人才,实现劳动保障部提出技师培训的目标,本课题目标确定为:1、分析确定预备技师培训的目标2、研究确立技师学院预备技师培养的可行性3、构建技师学院学制式预备技师培训模式。4、设计技师学院学制式预备技师培训教学体系。(四)课题研究的进度1、启动阶段(2005年9月至11月)启动阶段我们完成的主要工作是拟定课题实施方案与子课题实施方案,经课题组主要成员讨论通过,报市职业技能教研会领导批准。2005年11月,召开课题组全体成员第一次会议,明确课题目标、课题内容与分工、组织架构与实施步骤。本课题的五个代表性专业的教学计划与主干课程的教学大纲的初稿,由各技师学院分工研制,提供课题组研究。具体分工是:广州市技师学院负责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专业;广州市冶金技师学院负责机电一体化专业;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负责计算机专业;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负责数控专业;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和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负责汽车专业。2、调研阶段(2005年12月至2006年3月)课题组属下5个子课题组根据专业分工,分别组织人员走访企业,与企业专家座谈,结合各校情况设置企业调查模式,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然后整理调研结果完成了调研报告。在这一阶段,通过调研,课题组在课题研究的定位与目标、技师学院的办学方向、培养目标、学历与学制等等宏观问题上达成了比较一致的认识(详见附录2、3、4、5、6)。3、考察阶段(2006年4月和2007年3月)课题组组织各子课题组有关人员赴华东地区和京津地区进行参观考察。赴华东地区考察期间,与上海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常州技师学院和南京技师学院四家单位交流了技师学院如何培养技师的观点,交换了部分技师层次培养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资料,同时向课题特聘顾问李怀康教授汇报了课题研究进展情况,请教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疑点等问题(详见附录7)。赴京津地区考察期间,参观考察了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和北京千秋业教育顾问有限公司,拜访了北师大职业技术与教育研究所赵志群所长和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陈李翔书记,与他们交流了技师培养的观点,提出对校企合作培养技师的看法,以及探索技师培养模式和考核模式(详见附录8)。4、编写教学计划阶段(2006年4月至2006年10月)在专业调研的基础上,各子课题组展开了编写教学计划的工作。课题组规定了课程体系的建立原则,统一了教学计划的文本格式,专题研讨并确定了采用学分制,考核采取过程评价模式。5、论证教学计划阶段(2006年11月至2007年5月)在各专业教学计划定稿的基础上,邀请企业代表、本专业小组成员、部分课题组成员,就教学计划所阐述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校企合作模式等内容进行论证,论证后负责该专业的课题学校根据讨论结果修改原稿。6、阶段性结题阶段(2007年6月至2007年9月)课题组综合整理两年多来课题所进行的资料,讨论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的提纲,提交课题特聘顾问李怀康教授和杨金梅教授修改后,经过多次斟酌研讨,最后确定课题报告的提纲,在六个课题单位提交的课题材料基础上,完成课题报告。7、成果实践与验证阶段(2007年10月—)本课题自立项以来,共历时两年,参与课题研究的学校一边认真研究,一边招生办班,一边实践总结。本课题成果属于总结应用型成果,未进行完整的实践验证过程,因此,在未来的几年中,有待参与课题研究的学校或其他兄弟院校进行进一步检验。二、预备技师目标定位及学制式培养可行性分析(一)现行职业标准对技师的职业定位和等级设置1993年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以后,技师不再是一种技术职务而是一个职业资格,而且技师制度也在逐步从评聘模式向规范的培训和考核制度过渡。现在实现这个过渡的条件基本完善,首先是许多职业有了技师等级的标准,为技师培训和考核提供了依据,技师的培训首先要符合职业标准规定的要求。根据我国现行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技师的职业资格在五个等级的职业标准体系中属于二级/技师和一级/高级技师。在《国家职业标准制定技术规程》中对技师资格要求的规定是:能够熟练运用专门技能和特殊技能完成复杂的、非常规性的工作;掌握本职业的关键技术技能,能够独立处理和解决技术或工艺难题;在技术技能方面有创新;能指导和培训初、中、高级人员;具有一定的技术管理能力。其次是由于我国产业结构提升和科学技术进步,企业及其生产岗位对技师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个要求逐渐显出一种跨专业、跨职业和跨岗位的属性,为了与传统技师相区别,劳动保障部在2006年有关新技师培养计划中提出了一个新技师的概念。根据有关统计,2004至2006年三年间全国共培养新技师60万人,超额完成"三年五十万"新技师培养计划的目标任务。其中,2006年培养技师、高级技师29万人。在整个技师队伍中,完全符合所谓新技师理想状态的比例还不是很大。就大多数而言,由于技术进步、工艺改进、设备更新,使技师现有岗位的工作技术内容不断发生变化,对技师职业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由于所处地区、行业、企业的不同,经济与技术发展的不平衡,会使同一职业岗位的技师的职业能力呈现不一致的水平。由于职业工种与职位的差异,技师的职业能力与技术素质更会呈现多种多样的状态。(二)新形势下技师能力类型发生较大变化为了准确地确立技师学院培养的预备技师的目标定位,我们对广州地区现有技师队伍的职业能力与形成途径进行了分类分析和研究。1、技师的职业能力类型趋向多样化(1)操作技能型:能够熟练运用专门技能和特殊技能完成复杂的、非常规性的工作,是本工种的技能尖子,或称“能工巧匠”。长期工作在生产一线,一般较少参与管理。操作技能型技师的专业能力突出,方法能力良好,而社会能力较弱。如誉满广州园林的盆菊栽种大师张苏;获得18项压力熔器焊接合格证的广州珠江啤酒集团公司的焊接专家何兆明,就是这类型技师的典型代表。在生产第一线操劳终身的劳动者群体的技术领头人,大多属于这一类型,占技师群体的多数。(2)复合技能型:能够熟悉生产流程,掌握多个工种的关键技能,掌握多种设备的工艺特征,综合运用技术技能创造性地解决技术难题,能够在更加广泛的领域中适应不同条件下的创造性工作。复合技能型技师的专业能力与方法能力同样出色,社会能力相对弱些。他们的职业岗位大多是在工厂设备维护、修理部门,或是技革部门。现代生产组织型的组合工位,也属于复合工种的类型。善于排除非常规故障,善于技改,是他们的特征,有时难以用国家标准的某一工种冠以他们的全部技术素质,用“一专多能”、“技革能手”称呼比较恰当。如广重集团公司的全国劳动模范李浩然,在生产一线当技师时就是这样的典型,车间的十几种机械加工设备:车床、铣床、刨床、磨床等等,他全会操纵。广钢集团公司的黄耀敏技师,通晓电气工程的安装、维护与修理全部技术,长期在生产一线解决了多项重大技术难题。(3)技术技能型:掌握本职业的关键技术技能,能够独立处理和解决技术或工艺难题,居于处在领导层的工程人员和处在操作层的技能人员之间的中间层。在生产现场实施已完成的设计、规划和决策,将其转化成产品和成果;熟悉生产主要设备、设施的性能和操作技能;组织日常生产、处理生产技术、工艺问题,指导操作人员保障生产正常运作。技术技能型技师的职业能力全面,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都同样本色,因为离开了曾经工作过的生产一线操作岗位,操作技艺相对比前两类型要弱些。在广州市政府表彰的有突出贡献的50名技师与高级技师当中,技术技能型的比例占大多数。如广钢集团公司的李宜乐,既是部门负责人,又是企业多项技术攻关项目的主持人。海格通信产业集团公司的张照楠,是公司中唯一的工人出身的部门经理,掌管产品检验,擅长解决技术难题,保障生产运作。(4)知识技能型:指向非制造业的知识含量较高的新兴职业领域,如计算机网络、理财策划等等。熟练掌握本职业的专业知识和运用技巧,实施已完成的规划、决策和方案,能够独立处理和解决业务难题,具有丰富的现场工作经验,俗称“灰领”。知识技能型同样是职业能力全面。当今新兴职业领域中属于执行与操作层面的人员,实质不应归类到学术型与工程型,恰当的分类是技术型与技能型,只不过他们的技能不是体现在对有形的实物的“制造”与“操作”,而是在写字楼里处理业务。2、技师培训方式趋向规范化技师是怎样“炼”成的?研讨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找到技师形成的规律,从而确立培养目标与途径。(1)自然形成:在技师学院产生之前,现有的技师基本属于自然形成岗位成才。即在长期的生产与工作实践中,经历锻炼,由于自身的进取与努力,加上客观环境条件的影响,逐渐积累经验,增长能力,达到一定水平,被社会认同为技师。剖析技师的成长过程,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几种因素有:①师带徒。古语说“名师出高徒”,是较有效的成才途径,然而师傅带徒弟往往仅在初、中级工阶段,“师傅带进门,学艺靠自己”,绝少见师傅带徒弟一直带到徒弟成为技师。因此,师带徒对技师的形成仅在初期阶段能发挥一定作用。②在职学习。成人教育的学历班或短训班,都对技师成才起着不同程度的“充电”和“提升”作用。几乎所有技师都有参加过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的经历。③典型工作项目。参与典型的(大型的或技术含量高的)工作项目,会使参与者以较快速度成长起来。自发地进行技革技改,也是促进技师成才的极好催化剂。④在技术含量较高,管理水平较高的工作环境比技术低劣、管理差的工作环境较容易成才。⑤入职前接受教育的程度对技师成才也起很大的作用,例如中技、中专生参加技师社会化考评,成绩普遍比初中生好。上述几种因素的份量和作用,在每个技师成才过程中各有不同。除上述因素外,起关键作用的应该是其本人的核心能力,即个人的自我提升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个人性格和职业发展的进取心等。技师自然形成的优势:基本功扎实、技能高超、技艺精湛、有绝招绝活,职业道德高尚,尤其是操作技能型和复合技能型技师,其熟练的技能和经验必定经过相当长时间实践才能形成。技师自然形成的弊端:形成时间长、形成效率低、受工作岗位局限等,具有技师队伍年龄结构偏大、数量过少、技能面窄、适应性不强的特征。因此,自然形成的技师队伍,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2)学制培养:用教育培训的途径,对高级工进行学制两年的系统化、规模化的培训,成为预备技师。预备技师再经过至少两年生产实践,达到技师标准。学制培养可以实现“批量+规范”的目的,尤其在高新技术、知识含量较高的产业(工种)领域,能促使年轻人以较快速度跃上技师层面,延长在企业技师岗位的工作时间,这种人才不但可以面向大型企业,还可供给广大中、小型企业,促进全社会技术的提升。然而,学制培养的致命弱点是技师的职业能力特征中包含的“熟练技能”,“丰富经验”、“现场能力”等等通常必须在工作环境下,通过长时间的、持续的实践过程,才能积累形成,而非工作环境的学校教育,不可能完成这一养成过程。因此,学制培养必须摆脱学科式教育体系,探索一种在职业活动为导向,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将培训课堂与工作现场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进行系统的引导性操作训练,同时辅之以必要的知识性理论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自觉地、系统地积累工作经验,提升职业能力的培训方式。即便这样,学制培养的局限性,决定了它应扬长避短,在上述技师四种类型中,选择技术技能型与知识技能型作为培养目标比较合适,而放弃操作技能型与复合技能型。技术技能型与知识技能型技师,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较宽的工作面常识,较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掌握关键的技能,这对于学制培养目标比较合适。而操作技能型需要具备熟练的经验技术、动作技能和服务品质,必须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同一工种,甚至同一工位的持续操作才能成才。工多才艺熟,百炼才成钢,这样的成长过程必须也只能在企业生产一线完成,不必要也不可能在技师学院里进行培养。操作技能型技师在现代化生产中的数量和份量会逐渐减弱,例如:中级工操作先进设备,可制造出技师、高级技师操作落后设备制造的产品。不过,由此结论“不需要能工巧匠”也是不对的,因为无论怎样先进的设备及工艺都需要人的智慧与技艺去操作和弥补机械的不足。同样地,复合技能型技师也应该来自于企业生产一线,在熟练掌握一个工种技能的基础上,较迅速地掌握相关工种的技能。综上所述,技师的学制培养是前所未有的,又是势在必行的。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和高技能人才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探索和创新技能人才的培养方式,从传统的中医靠“师徒传承”到中医科大学的规模办学,从戏剧、杂技靠舞台授技到戏剧学院、杂技学校林立,与我们的技师培养是同样的一个道理,没有理由认为技师不可能通过学制培养的形成途径而成才。(三)预备技师的目标定位预备技师的目标定位是:主要招收已取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学习期限不少于两年;从事知识技能型职业的专业,可以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学习期限不少于四年,以校企合作为纽带,经过学制培训,培养成为预备技师,再经过至少两年的企业实践,累积工作业绩,考核认定为技师。1、职业定位:居于处在领导层的工程人员和处在操作层的技能人员之间的中间层。基本职能是从事技术的应用与运作,实施已完成的设计、规划和决策,并将其转化成现实的产品和成果。工作岗位在生产或服务的第一线,负责技术应用和现场实施,其工作中包括了局部的资源分配和管理职能。同时,在整个技术技能群体中处于主要参与者或者骨干参与者的位置,熟悉生产中最重要的设备、机床、测量仪器和其他工具,掌握着详细的应用知识和操作技能,对一般的操作人员,负有监督指导的责任,并保证工作正常运转。他们是将工程师的意图转化为实际工作的人,是技术技能群体活动的组织者和执行者。他们常常负责作出每日的工作安排,对日常的技术问题找出切实的解决办法。具体职位有:车间技术组员、工艺员、施工员等。2、职业能力: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例如车、铣、刨、钻、焊,可编程控制器的使用,商品促销等技能与金属加工工艺、调节技术、商品经营等知识;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包括制定工作计划的步骤、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独立学习新技术的方法等。例如为制作一个复杂工件而制定涉及工艺、材料、设备、标准等方面的具体工作计划等;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能力,包括人际交往、公共关系、职业道德、环境意识,例如与同事相处的能力、在小组工作中的合作能力、交流与协商的能力、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能力以及认真、细心、诚实、可靠等等。3、专业特征:既具有本专业的理论和技能的专业素质,又具备经营或管理的专业素质。由于劳动分工出现单一工种向复合工种转变,操作层次由分工极细的简单体力劳动转变为包括独立决策、管理在内的集成式的体力与脑力的综合劳动。所以现代职业的专业教育应使受教育者具备跨岗位的本领。4、文化基础:具备中技、中专或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知识技能型要求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由于知识技能型的岗位,一方面使劳动者的知识结构向宽基础、复合型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生产技术和工艺的快速变化使劳动者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与新技术,都需要受教育者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专业知识。(四)技师学院举办学制式预备技师培养的可行性预备技师学制式培养是目前最高层次的技工教育,是技工的精英教育,这项教育培养应由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技师学院来承担。1、技工学校是我国技工学校教育培训的主力军,技工学校经过几十年发展,从培养初级工、中级工到高级工,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加。在社会急缺高技能人才的今天,再上一个台阶,培养技师,是发展的必然趋势。2006年全国技工学校高级工班学制教育招生近23万人,预备技师班招生几万人。2、技师学院是最优秀的高级技工学校举办的最高层次的教育培训机构,拥有技工教育中最优良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场所、教学设施、教学管理、师资等均充足且先进;积累了丰富的技工教育经验、深厚的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密切,是所有学校中最贴近技工和企业的学校。目前全国的技师学院已过百所,除此以外,其它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以及高等专业学院也具备培养技师的条件,相对而言,技师学院在技师学制式培养方面还是具有更多的优势。3、技师学院承担学制式培养预备技师任务,只是意味着充当这项教育培养工作的主体,在整个教育培训过程起主导作用,并不是表明学生仅仅在技师学院的校园里成长为预备技师。恰恰相反,本课题研讨的主题正是技师学院如何与企业更紧密地合作,在企业的配合下完成教学任务。由于企业的生产目标决定了企业不可能像学校一样,把开展规模化、规范化地培养新技师的教学活动当作自己的中心工作,企业参与或配合学校教学活动的程度决定于企业本身生存与发展的规律和状况。从长远观点来看,校企合作都是企业和学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需要。三、构建技师学院学制式预备技师培养模式(一)构建技师学院学制式预备技师培养模式的原则和方式1、坚持职业活动为导向的培训理念,所有培训内容要源于工作岗位及其职业活动的客观要求,最后的培训成果也要用于社会和企业。2、以职业能力结构体系作为构建学制式预备技师培养课程的依据,以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作为预备技师培养的目标,并根据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就业岗位要求和职业工作任务为出发点设定培训内容,其培训形式与途径,将结合培训者与受训者的客观实际条件和校企合作的实行状况,采取多种形式的培训形式与培训途径。3、确立技师学院作为预备技师培养的主体,将预备技师作为一种有计划、有组织、有管理、有目的、有主导的规范培训活动,改变传统的非自然状态的无序培训。通过技师学院这一主体地位的确立,为成功实现“规模+质量+效率”培养技师奠定基础。4、坚定不移地将校企合作作为培养预备技师的必由之路,在技师学院办学目标、专业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制定、教材编写、教学安排、教学评价以及实施整个教学最终到学生就业的全过程都必须坚持与企业密切合作,校企双方共同研究与实施,以保障技师学院培养预备技师的教学质量,从而保证技师学院的形象与生命力。5、要在培养预备技师的师资队伍建设中实行双导师制,企业专家与学校教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是实现职业活动导向课程体系的有效实施者。6、创新技师考核的过程评价体系,以此检验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这一评价方式适应职业活动导向课程体系的规律,促进教学过程的控制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技师学院学制式预备技师培养模式基本要素分析本课题提出的技师学院学制式预备技师培养模式是指为实现本课题提出的目标,在一个特定的职业培训的理念和理论指导下提出的职业培训的组织体系,运作机制,培训课程设置及管理措施等一系列的相关要素。对这些基本要素的分析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培训主体和培训者对我们确立的技师学院学制式培养预备技师的方式而言,我们的培训主体特指各类技师学院,我们的培训者实行双导师制,其含义是指学生在学期间,由学院的导师与企业的导师共同教学。学院的导师由中级职称以上的本专业的教师担任,企业的导师由富有实践经验的工程师以上职称与现场的技师以上的专业人员担任。学院导师与企业导师共同教学、优势互补、教学相长、使教学质量得到保障。2、培训理念和方针我们培训主体的培训理念是指以就业为导向在能力本位教育目标下对培训性质、培训对象、培训过程、培训规律概括性的认识。技师学院实行学制式预备技师培训模式是因为技师学院具备培养预备技师的优势,体现在:技师学院是劳动部门批准的最高层次的职业培训机构,决定其办学目标是培养技师层次的高技能人才,办学体制不受学历教育的体制束缚。培养技师应有多种形式,包括社会化考评、行业考评、特殊认证、转系列、企业高技能人才认证等,技师学院学制式培养预备技师是其中一种。学制式培养是鉴于技师学院系统培养预备技师需要而创立的一种崭新的教育学制模式,介乎于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之间,有较完整的课程体系,因此“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培养方针,以理论、实操一体化教学的授课方法,以模块课题的课程设置形式是决定我们培养模式的最基本属性。3、培训对象根据企业调研结果和技师学院目前预备技师班招生对象分析,培训对象主要是高级技工学校高级技工班毕业生,已经取得高级技工职业资格,需要继续提高,达到预备技师水平,进而在企业工作达到技师水平。此外,对在企业工作一段时间,已经取得高级技工职业资格,需要培训提高达到技师水平的工人,也可开展业余学制式技师培训,不过不需要经过预备技师阶段,可直接考取技师资格。4、培训目标我们构建的培训模式需要确定一个特定的阶段里需要达到的一个特定的目的,作为我们培训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文件精神,技师学院培养技师的学制教育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学生具备高级工职业资格为起点,在技师学院参加培养技师的学制教育,完成学业,经过考核的合格者授予“预备技师证”。第二阶段,取得预备技师资格的毕业生在相应工种岗位工作满两年后,经单位认可,可申报参加技师考评,最终以考核合格获得技师职业资格为终点。5、培训内容在既定的培训理念、方针和培训目标下,培训内容是落实和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手段,不同时期,不同对象、不同专业(职业或工种)的培训内容是不同的,本课题通过各专业教学计划的设计来保证培训内容符合职业活动导向的原则(详见附录9和附录10)。6、培训途径与方法。技师学院培养预备技师,主要途径以校内培训为基础,以校企合作为必由之路,因为我们的培养对象——预备技师,不仅具备技师层次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要具备一定的现场工作经验和管理能力。“经验”和“能力”必须在实际工作环境下,通过长时间的持续多种状况的实践过程,才能积累形成。非工作环境下的学校教育,不可能完成这一形成过程,所以不实行“校企合作”的模式无法实现我们的培训目标。7、培训管理在培训教学活动中培训周期,人事管理,考核办法等具体管理制度是保证实现培训目标的重要措施。技师学院的培训周期视生源对象不同而不同,一是高级技工学校高级工毕业生生源,一般情况为两年成长为预备技师,两年累积工作业绩,成长为技师。二是企业在职高级工生源,一般情况为两年,成长为技师。人事管理方面,将培训对象作为技师学院的在校学生,建立学籍档案。考核办法以采用过程评价考核模式为主。(三)技师学院学制式预备技师培养模式设计培养模式是培训机构根据培训层次与目标设计的具体培训方案。对技师学院进行学制式预备技师培养模式设计,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层次与目标,内容与课程,形成与途径,评价体系。1、层次与目标培训层次主要依据培训对象而确定,培训目标依照技师的成长历程而划定。高级技工学校高级工毕业生→经过两年以上时间的学制式培训→预备技师→经过至少两年的工作业绩积累→认定技师。层次与目标不是对预备技师某一环节,某一技能的培训要求,而是对预备技师层次的人才提出的全面要求。2、内容与课程培训内容在培训层次和目标确定之后加以选择。它以培训目标为核心,依据国家职业标准所设定的目标要求,在进行充分的企业调研基础上加以设定。对预备技师的培训内容主要分为四大板块:一是知识的培训;二是技能的培训;三是综合项目的训练;四是现场工作经验的养成。以上四大板块的设定主要从预备技师的综合能力要求的角度进行考虑的。课程设置是培训内容的具体实施。由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课程设置的形式和内容呈现灵活多样的特点,对同一个板块内容,由于所调研的企业发展水平不相同,分析的工作任务存在差异,所设计的课程将会以多种形式和内容加以反映,以适应不同区域的培训要求。3、形式与途径这是培养预备技师的方法、途径和手段,也是形成培训模式最活跃和最有生命力的因素。培训模式之所以呈现出千姿百态,主要是因为培训的形式、途径和手段不同所致。通常所说的“因材施教、教无定法”,正是说明哪种形式和途径培训效果好,哪种形式和途径便是值得加以肯定的。更何况,各地的外部环境有很大差异,这就更加注定了培训模式种类的丰富性。我们应该认识到,此时此地成功的形式和途径,在彼时彼地不一定行得通,在这里效果好,在那里未必就佳。目前,从课题组研讨的结果分析,认为培训预备技师的方法和途径主要有以下五种:一是收集企业生产中有代表性的工作案例,将其转化为学校可运用的教学案例,这种方法称为工作案例教学法。二是寻求企业实际生产中典型工作项目或工作任务,将完成该工作项目或工作任务的全过程作为教学的全过程,这种方法成为工作项目教学法。三是根据预备技师培训目标所要求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而建立的一体化课题,通过技师学院组织实施教学,这种方法称为课题实训教学法。四是校企双方的导师根据企业生产实际需要,共同制定攻关革新项目,带领学生共同指导技术攻关,这种方法称为技术攻关项目教学法。五是根据预备技师培训目标所要求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开设常规的理论知识教学和单项技能训练,这种方法称为理论知识与单项实训教学法。4、评价体系目前,对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鉴定有多种形式,并各具特色,适应各类人员的评价模式,例如社会化考评体系,由个人自愿申报,经过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根据相应的职业(工种)的《国家职业标准》审核考生资格,对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由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指派到定点考场考核,考试试卷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试题库中随机抽取,考试成绩合格,颁发相应等级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此评价体系强调评价的统一性,适用于社会流动性强,标准易统一的行业。又如专项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由个人自愿申报,经过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根据相应的《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审核考生资格,对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由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指派到定点考场考核,考试试卷由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试卷库中随机抽取,考试成绩合格,颁发相应的专项职业能力资格证书。这种专项职业技能指一个可就业的最小技能单位,不划分等级,适用于单一岗位。再如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具备条件的企业成立专门的评价机构,评价专家由企业专家与社会专家共同组成,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批,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基础,结合生产岗位标准,从工人的工作表现、工作业绩、关键技能等方面评价岗位成才的能工巧匠。此评价模式源自于企业,回归企业,有利于企业,有利于企业职工的职业发展。但是,现实中我们会常常发现:有些参加社会化考评并获得中级工证的汽车维修工种的学生,会检修汽车底盘,会排除发动机故障,会检测电控参数,却不会拆卸轮胎。而一般来说对于用同样方式获得中级工证书的工人对拆卸轮胎却易如反掌。究其然,工人在工作中对汽车维修技能得到系统训练,而学生欠缺的恰恰是技能的系统性训练。社会化考评方式是采用模拟生产过程中有代表性的工件作为考件,设置一定的知识点考核的结果性评价方式,学生只要掌握一定的知识点,经过针对性培训,就可以应试并通过考核,但这样评价出来的学生不能完整地完成工作任务,无法达到工作岗位的要求,有违教育的初衷。技师学院采用以训练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系统性,将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结合到课程专题中的教学模式,结果性评价的模式显然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我们将尝试一种的新的评价体系――过程评价体系(详细案例见附录16)。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在培养模式构成的群体要素中,对模式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要素主要是培训课程、培训形式和途径。培训层次目标和内容课程通常根据国家职业标准统一要求而确定,而评估体系是由模式来确定,有什么样的模式就有什么样的评估体系。所以,培训课程、培训形式和途径由于其自身不确定性的特点,直接决定了培训模式的丰富多样性和可操作性。右图是技师学院学制式预备技师培养模式结构图(详细案例见附录17)。四、构建技师学院学制式预备技师培养教学体系技师学院学制式预备技师培训教学体系由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课程大纲、教学设施设备、教学方案、教学策略与实施、学生学业评价、毕业生就业与跟踪调查等要素所组成。其中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将表述在《专业描述》中;人才培养方案将表述在《教学计划》中;课程大纲将表述在《课程概要》和《教学大纲》中;教学设施将表述在《教材目录》和《资源需求表(包含师资与设施设备)》中;课堂教学方案将表述在《教案》中;教学策略和实施可根据课程性质选择采用工作案例教学法、工作项目教学法、课题实训教学法、技术攻关项目教学法、理论知识与单项实训教学法等;学生学业评价建议采用一体化模块式课程考核,建立过程评价体系;毕业生就业与跟踪调查,建议院校要对预备技师毕业生在企业相应职业(工种)工作岗位及业绩进行调研分析,作为今后开展预备技师培养工作的重要参考信息。下面就技师学院的专业设置原则、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师资队伍的组建以及过程评价体系的设计进行说明。(一)教学专业设置从前面对技师的分类和对技师职业能力的特征分析可以得出,技师学院在设置招生专业时,技术技能型与知识技能型专业比较符合技师学院进行学制式预备技师的培养,例如2005年以来广州市属技师学院招生的专业大部分属于这两种类型的专业,特别是属于技术技能型的汽车维修技术专业招生人数达311人,机电一体化专业招生人数达277人,模具制作与数控加工专业招生人数达201人,占总体招生人数的53%。本课题专业设置不再是从一个专业学科的角度出发,而是基于某行业的一个职业群。例如广州市白云技师学院为学制预备技师班设置的汽车维修技术专业,其针对的职业群体为各类汽车维修企业及相关单位的汽车维修技术工人、汽车检测技术员、汽车维修企业技术管理员等。(二)教学目标定位技师是“将工作原理应用于实践从而转化为工程、产品等物质”的人才,即技术应用人才,技师培训的实质是实践性教育,其教学目标的设计在知识结构、技术应用能力方面都必须满足职业岗位对能力的要求,因此,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设计要从目标到内容体现出阶段性和层次性,要体现出从感知到理性的逐步深化,其课程设置要体现职业素养和岗位技能的培养相结合,工场实例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在教学目标设计中,我们遵循国家职业标准的规定,以就业岗位要求为重点,确定预备技师培训的教学的目标。例如对汽车维修技术专业的预备技师,培训的教学目标可表述为:本专业面向汽车后市场,培养在生产一线从事汽车检测、维修、管理、培训、技术改革的高技能人才。对这个目标进行细化,我们就可更具体地确定出在教学过程中可实现的教学目标,如:能够独立完成汽车疑难故障的检测、诊断与维修;能够与人良好沟通与协作,并于他人共同解决技术及工艺难题;熟悉汽车维修企业管理流程,能够与顾客良好沟通,并胜任班组管理、汽车维修企业前台接待以及技术带头人、技术主管工作等等。(三)课程体系设计和教学计划在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中,教学计划的内容包括:专业名称、入学要求、学习年限、职业范围、培养目标、课程模块结构与教学主要内容、指导性教学安排、教学条件等八个部分,其中课程模块结构与教学主要内容的设计,即课程体系的设计是重点工作,也是难点工作。只有完成课程体系的开发,才能制定具体专业的教学计划,下面重点阐述课程体系的开发程序和课程的类型,具体专业的教学计划案例见附录9《汽车维修技术学制预备技师培养教学计划》、附录10《计算机网络管理学制预备技师培养教学计划》和附录11《汽车维修技师培养计划》。预备技师培训课程体系以技师职业活动为导向,国家职业标准为基础,根据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职业工作任务为出发点进行设计开发,以预备技师目标定位、能力结构与形成过程为主线,摒弃学科体系,融合校企合作、双导师制、学分制、模块教学与过程评价等学制教育的特点,兼顾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两个方面的课题内容和模式,注重综合技能训练,培养知识的综合运用本领和工作现场的观察、判断、思考、解决问题能力。本课题课程体系开发的程序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企业、专业调研→培养目标、教学目的确定→培养计划拟定→课程(项目、案例、课题等)大纲编写→专家论证→修改、实践再修改→教材编写,在开发过程中,遵循学校为主,企业为辅,校企合作形式共同设计开发的原则进行,其中“学校为主”指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对技师水平的要求进行课程设计开发;“企业为辅”指学校对企业进行调研,分析技师的工作任务、工作经验;“校企合作形式共同设计开发”指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互相研讨,设计开发课程。综合课程的来源和性质,学制式预备技师班的课程类型大致分为以下五类:1、课题教学:指采用理论、实操一体化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掌握技师层次的单元知识点与技能点,下面以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两轴运动控制实训设备的组装、编程与调试”教学课题为例进行说明(详见附录15)。2、专项实训:指预备技师培训内容中的四新专项训练,即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实训小项目,下面以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专业的“设计、安装变频恒压供水控制系统”实训项目为例进行说明(详见附录13)。3、工作项目:指培养学生完成生产作业的职业能力的综合性、实践性的实训项目,下面以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专业的“全液压式塑料注射成型机电气维修”工作项目为例进行说明(详见附录14)。4、生产案例分析:指校企双方共同收集的大量生产实践的典型案例,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提供间接经验。5、综合项目训练:指在导师带领下,在校园里进行从选题、立项、设计、制作到论文答辩的综合项目全过程训练(详见附录12)。(四)师资队伍的组建要实现预备技师的培养目标,不仅要有符合培训模式的课程体系,也要有符合培养预备技师能力的师资队伍,这是实施课程,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如何组建合格的师资队伍,我们认为有四种途径:一是目前高级技工学校的骨干教师,在具备培养高级技工教学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到企业锻炼或到高校继续教育的形式,提升技术技能,达到培养预备技师的教学能力。二是拓展技师学院的师资来源,学校的教师来源不局限于大专院校的毕业生,应该包含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高技能人才,特别是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又具有一定教学能力的技师或者高级技师。三是直接聘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高技能人才,作为特聘教师,补充到师资队伍中。四是建立实训基地的导师聘用体系,即在企业建立实训基地,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高技能人才直接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中,结合生产实际,对预备技师进行实训或参与技革技改。(五)过程评价体系的设计学制式预备技师培训教学体系的过程评价法是指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准绳所设置的课程评价体系,按照相关的知识模块,划分若干个课题,每个课题根据《国家职业标准》的权重设置一定的学分,学生完成每一课题的学习,获得相应的学分,当学生研习完所有课题,将学分累加,即可获得一个总体评价。此评价方式更注重教学过程中实施性的评价,经验表明:经常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记录学生的成绩,肯定其获得的知识,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并给预整改意见,既可测评学生每一阶段对课题的掌握程度,同时可以及时对学生每一课题的缺漏进行补足,有效地激发学习动机,推动教学活动的发展。本过程评价体系仍属标准参照考试类型,以促进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职业资格等级为目的。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预备技师考核试点工作的通知》的要求,预备技师的考核对象为技师学院和高级技工学校预备技师的学员。要按照《预备技师专业设置目录(暂行)》所对应的职业资格,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中技师职业等级要求组织预备技师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重点考核相应职业的理论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重点考核实际操作技能以及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生产过程不能进行现场实际操作的,可采用仿真模拟方式进行考核。技师综合评审部分不列入预备技师考核内容。这对我们推行过程评价体系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和保证,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也证明了过程评价体系的可行性。我们提出过程评价体系的的形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如观测、面试、行为记录、第三者评价、案例分析、产品制作、书面答卷、技能演示、小组合作成果等,可根据知识模块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考核成绩可采用学分制,各个课题可根据国家职业标准的权重要求配给一定学分,在课题中还可以根据知识模块的权重细分学分。采用这种学分制的过程评价法既可适应技师学院的教学体系,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可构成新的教学管理制度,使教学管理逐步走入科学化。学制式预备技师培训过程评价体系的模型见附录15。五、课题研究结论及建议(一)结论1、通过对预备技师的定位及技师学院培养预备技师目标的研究,我们认为技师学院学制式培养预备技师是可行的,有效的;2、通过对技师学院学制式预备技师培训模式的构建,我们提出了技师学院是预备技师培训的管理主体,并提出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培训理念,并构建了职业能力为依据的课程体系,在校企合作的平台下,通过双导师制和过程评估的实施,可完成预备技师的培养过程;3、通过对技师学院学制式预备技师培训教学体系的设计,明确技师学院的专业设置原则、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师资队伍的组建以及过程评价体系的构建,以满足预备技师的培养要求。(二)问题1、对于我国高技能人才培训制度与途径来说,开设技师学院,以及在技师学院开办学制式预备技师培训班,均为新事物,我国没有成功的经验,目前也没有成熟的做法,甚至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方案。两年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有关部门,积极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例如:《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劳社部发〔2006〕16号)、《关于推动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有关问题的意见》(劳社部发〔2006〕31号)、《关于做好预备技师考核试点工作的通知》(劳社厅发〔2007〕15号)等,以指导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正确、规范地培养高技能人才。但是,有关预备技师培养和考核的具体问题还有很多,具体的操作方式还没有一个整体的规划意见,本课题研讨的培养模式也仅仅是探讨,没有经过系统的实践与验证,许多问题也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所以,只有在政府的政策指导下,经过技师学院的实践探索,才能真正完成本课题的最终任务。2、本课题成果材料中,对本课题设定的四个研究目标均进行了探讨,并且将研究目标所体现的理念运用到专业教学模式的设计开发上,完成了多个专业的教学计划、项目教学案例等,组成17个附录资料。但是,由于时间关系和客观因素,这些课题中,机电技师学院的综合项目训练与市技师学院恒压供水实训项目已经通过教学实践验证并取得良好效果,其余大部分未经过教学实践的验证,各个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大纲、教学活动实施方案、教材等有待进一步研讨制定,实际运用,编写出版,效果论证等等。所以说,本课题的成果,仅仅是迈出了第一步,今后教学专业实践与改革的路程还非常漫长。3、从历史上看,过去几十年来,我市多数技工学校由企业主办,对校企合作有长期经验,有深厚的行业根基,是行业长期的技能型人才培训基地,技校毕业生已经成为了我市制造业的骨干力量,相当部分的技师和高级技师也来自中技毕业生。目前,大部分重点技工学校归到政府直管后,从财政、师资待遇、社会地位等方面明显好转了,但与企业、行业的亲密合作方面却是大大地减弱了。虽然很多院校对校企合作的实施提出很多模式,例如提出需求导向、校企协同、共享共赢原则下,让企业人员到学校授课;在校园设计建设仿真生产环境;将企业专家调到学校担任学科带头人;让教师分期分批到企业实习;师资实行“双导师制”等等。但是,实现真正意义的校企合作,很多院校碰到很多困难,这些难点主要集中以下四点:(1)体制:与过去相比,现在技师学院与企业所处体制不同、行政主管部门不同、单位性质不同、目标不同,要想恢复过去以行政管理体制使企业接受学校的办学任务几乎不可能,只有在新形势下创出新的合作路子。(2)层次:技师学院培养技师是技工教育前所未有的培养层次,与过去学生到车间熟悉生产规范,充当操作工人直接参加生产是截然不同的,其合作内容与合作形式是前所未有的。(3)费用: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显然成本比较高,学校、企业、学生以及政府,如何合理分摊成本?这是企业能否与学校合作的焦点问题。(4)政策:校企合作的实施行动超出了教育范畴,涉及社会众多企业以及管理部门,需要政府出台有关政策文件,为社会各方有法可依。综上所述,技师学院学制式培训预备技师必须校企合作,但是,目前受社会、市场、企业、政府、学校、学生、家长等多方面客观因素影响,校企合作的模式还需要长期摸索和实践,寻求学校、企业、学生家长三方的利益结合点,才能达到技师学院学制式预备技师培训模式所要求的目标。4、对于影响成功开办学制式预备技师培训班的各类因素中,包括办学场地、实训设备、办学资金、合作企业、师资队伍等,最重要的因素应该是师资队伍的构建,其中重中之重,又属于师资队伍中的专业教学带头人。所谓能够担当预备技师培训的专业教学带头人,应该具备三方面水平:(1)技师以上的专业技能水平;(2)工程师以上的专业技术水平;(3)一定的教学能力和培训经验。具备这些能力的专业教学带头人,要求既有丰富的企业工作实践经验,有杰出的工作业绩,有较高的在专业技术技能水平,又热爱职业教育事业,从事过一定的培训人才工作,愿意投身学校从事职业教育的人才。为什么说,担当预备技师培训的专业教学带头人,应该具备以上三方面水平和能力,因为在本课题的研讨过程中我们发现,让教育专家与专业专家坐在一起研讨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犹如“物理反应”,很多时候是各方面意见的合并,并没有实现真正的互相领会。但是,倘若让教育与专业集中在一个人的头脑里进行综合思维,则会产生“化学反应”。这个人既能按照教学目标,在纷繁杂乱的生产实践中精选出典型的专业元素,如项目、案例等等,又能符合生产规律与教学规律进行安排和教学,使专业知识技能与教学有机结合成为教材、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以及建设教学硬件环境,掌握整个教学过程。这种人才就是我们需要的专业教学带头人,而且我们发现在企业中有不少这类人才。问题是,由于技师学院至今未有自身的人事管理的政府政策,沿用现行的高级技工学校的人事管理制度,则过分强调入编制人员的学历、职称、年龄,比较适合大学本科毕业生进入学校。并没有考虑到这里提到的技师学院培养预备技师所需的师资要求,导致符合入编制条件的人员往往不符合担任培训技师的教员资格,而社会上的优秀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很难进入技师学院的编制。(三)建议1、明确技师学院过程考核权。建议学制式预备技师培训模式和教学体系由技师学院开发设计后,由劳动保障部门及行业企业专家评审论证,其中重点评审论证课程体系和过程评价体系的内容,经论证合格的教学文件资料申报劳动保障主管部门审批后,技师学院才能投入实际的教学活动。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劳动保障部门可对教学方案、教学策略与实施进行随机抽查,每学期至少1次。当进行每个课题的过程考核评价时,技师学院掌握过程考核权,但必须提前知会劳动保障部门,劳动保障部门视实际情况可随机派人监督考核过程。2、建立预备技师毕业后企业实践的指导机制。建议预备技师毕业后,建立企业实践的指导机制,例如学校寻求企业,校企双方建立预备技师工作站,集中一批预备技师毕业生,由校企双方“导师”带领,完成企业的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工作项目,两年后通过校企双方共同制定的过程化考核或者直接参与社会化考评,从而获取技师资格证书。这种预备技师工作站的形式,可以使预备技师有针对性、有系统地进行工作和锻炼,学习收获相对较高,但预备技师在这两年中可能不能取得全额工资。3、在企业调研的基础上,依据相应职业《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在校企合作平台上,开发设计完整的一套体现职业活动导向的教学体系,建议由院校组织劳动保障部门及行业企业专家至少10人,对完成的教学体系进行评审论证,以评价该教学体系是否实现培养目标要求,是否可实行过程评价考核。通过论证合格的教学体系,技师学院在预备技师班付诸实施。谢词《技师学院学制式预备技师培养模式研究》课题历时两年,在预备技师的定位、培养目标、培训模式及教学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有创造性的探讨,形成了本课题的研究报告,这是全体课题参研人员不断研究和科学探讨的智慧结晶。在此,我们向劳动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职业标准总监李怀康研究员,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的陈李翔书记,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的杨金梅教授,北京千秋业教育顾问有限公司李永生经理,北京师范大学职业技术与教育研究所赵志群博士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所提供的无私指导与帮助表示衷心感谢!对曾经交流研讨的上海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常州技师学院、南京技师学院、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等兄弟院校所做的大力支持表示真诚的感谢!对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有关部门和领导所提供的正确指导表示真诚的敬意!对接受过调研,提供过帮助的企业单位表示真诚的谢意!对课题的所有参研学校和工作人员的团结合作精神、努力奋斗精神、勇于探索精神、无私奉献精神表示最深的敬意!参考文献:1、《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15号),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关于印发新技师培养计划的通知》(劳社部发〔2006〕16号),劳动和社会保障部;3、关于推动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有关问题的意见》(劳社部发〔2006〕31号),劳动和社会保障部;4、《关于人员分类与定位的一封信》,陈宇编著《走向世界技能强国》;5、《校企合作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陈李翔;6、《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赵志群;7、《国家职业标准制定技术规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编;8、《关于贯彻落实劳动保障部国家技能资格导航计划的意见》(粤劳社〔2006〕85号),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9、《关于做好预备技师考核试点工作的通知》(劳社厅发〔2007〕15号),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10、《广东职业培训发展趋势和对策》,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专业技师技能人才能力结构要求及课程模式调研报告广州市技师学院课题组一、调研活动的基本情况(一)调查的目的本课题调查的主要目的:一是贯彻落实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和技能振兴行动,充分发挥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的培训基地作用,探索如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职业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改革的思路;二是紧密结合企业技能岗位的要求,通过对相关职业能力的调查、分析,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构建出符合院校培养技师的课程模式;三是对照国家职业标准,确定和调整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二)调查范围、对象和方法依据《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专业技师培养子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广州市技师学院)的计划,本课题调查范围涉及了二十余间企业、六十余名企业员工(高级技师和技师)、多间职业院校(含高职);调查中课题组主要采用问卷、个别访谈、座谈、实地考察及文献调查和互联网查询等方法收集了大量第一手数据和资料,为研究工作提供了扎实的材料基础,实现了本课题调研的目的。(三)调查的组织形式为有效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学院成立了课题组,并进行了分工。课题组成员如下:组长:骆子石;副组长:翟恩民;组员:唐韶民、杨八妹、王学清、潘毅、陈林生、钟建明、李旭航。二、企业《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专业人才现状及能力要求(一)广州市企业调研1、调查对象(接受调研的企业及人员见表1):表1:接受调研的企业及人员2、调查内容(包括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表2:企业访谈提纲3、调查统计(1)企业现有技师状况工作岗位:注:1:厂部2:人事部3:维修部4:配件仓库5:生产车间6:工程部技术岗位:注:1:技术人员2:维修人员结论1:图表显示近八成技师在单位的生产一线从事设备维修或设备管理工作。专业业务能力:注:1:优秀2:良好3:一般4:不做要求职业道德水平:注:1:优秀2:良好3:一般4:不做要求结论2:图表显示现有技师专业业务能力与职业道德水平是比较优良的。专业知识:注:1:优秀2:良好3:一般4:不做要求管理知识:注:1:优秀2:良好3:一般4:不做要求结论3:图表显示现有技师的知识水平中专业知识普遍较好而管理知识优秀者较少。(2)企业相关岗位需求类型需求:注:1:技术技能型2:知识技能型3:复合技能型结论4:图表显示复合技能型与技术技能型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占绝对优势。业务需求:注:1:语言表达能力2:书面表达能力3:带徒弟能力4:沟通能力5:领导能力6:外语能力7:动脑分析能力8:动手操作能力9:技术改造能力10机电一体综合能力结论5:图表显示在语言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领导能力等方面的需求以良好为主,在带徒弟能力、沟通能力、动脑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技术改造能力及机电一体综合能力等方面要求较高,选择优良的均超过了总数的30%或以上。学历需求:注:1:大专及以上2:中技3:普通中学或高中结论6:图表显示企业对中技及以上学历的要求占选择总数的80%以上。知识需求:注:1:电动机知识2:电子技术知识3:电工知识4:电力拖动控制技术知识5:变频器控制技术知识6:PLC控制技术知识7:单片机技术知识8:无线电技术知识9:传感器技术知识10:触摸屏技术知识11:机械知识12:英语知识13:数控知识14:钳工知识15:车工知识16:液压知识17:气动知识结论7:图表显示在知识需求方面要求专业知识(电动机知识、电子技术知识、电工知识、电力拖动控制技术知识、变频器控制技术知识、PLC控制技术知识等)要扎实、优良;新技术知识(单片机技术知识、无线电技术知识、传感器技术知识、触摸屏技术知识等)要良好;传统相关知识(机械知识、钳工知识15、车工知识等)要求有所降低。(3)企业认同技师培养的方式注:1:企业内部自行培养2:技师学院培养3:企业和技师学院联合培养结论8:图表显示企业对技师培养方式一致认同为“企业和技师学院联合培养”模式。(4)企业对接受技师班学员实习的承受力注:1:1~2名2:3~5名3:6~9名4:10~20名5:20以上6:不接受7:其它结论9:图表显示一般不接受,最多不超过五名学员。(二)其它典型企业互联网调研1、上海西门子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对员工综合能力的分类和定义知识涵义:行业知识、专业知识、产品知识、电脑知识、语言知识、一般经营管理方法及工具、商务经营管理知识,其中:行业知识:雇员从事自身职业所具备的某一行业的知识或特殊技能。专业知识:学自教育和经验的为顺利完成某一特定工作的特殊知识。产品知识:对于要投放市场并承诺保修的产品各方面的性能特点所具有的细致而全面的知识。经验涵义:项目经验、项目管理经验、销售经验、管理经验、领导经验、跨文化工作经验,其中:项目经验:项目经验是通过参与某项目组的工作而获得的。通常项目组是为了改进某项具体工作或业务流程而特地组建的临时工作团队。项目管理经验:项目管理经验是指对项目组的组建、领导和对项目的实施经验。管理经验:管理经验是通过承担管理职责而获得的。它包括业务流程的发起、控制、监督,管理决策以及如何影响或实施管理决策的经验。能力涵义:分为:一般工作品质、个人工作品质、沟通与合作能力、领导技能等。即分析及决策能力、计划组织能力、工作演示能力、书面表达、处理压力能力、创造力、工作主动性、个人形象、维护己见和辩论能力、冲突管理能力、团队工作能力、客户导向意识、共通能力、员工激励技能、指派技能、监控技能、教练技能。其中:一般工作品质方面:(1)分析及决策能力定义具有分析性思考及决断能力的雇员能够收集相关资料并据此作出合理假设和构想,从而由众多行为过程选择中自行决断;行为范例全面分析问题,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及其相互间关系进行描述;收集运用相关资料和资源(如向专家咨询);分辨并决定问题的轻重先后;在各种建议自开始时就未受到任何支配的前提下,尽量收集可能的解决办法;作出有据可依的判断并制定相应措施(避免主观臆断)。(2)计划组织能力定义具备计划组织能力的雇员能够有目标、系统化、前瞻性的协调工作,能够为自己和别人拟定必要工作步骤,有计划的运用材料和资源。行为范例计算成本和利润(短期、中期及长期);考察技术可行性、时间充足度和背景条件;将各种可能出现的危险和问题考虑在内(制定周密计划);明确职责以保证目标被充分理解;制定考察表、进度表(包括各阶段目标和完成的标准)并照此执行;具备守时的经营管理技巧(遵循细致的进度表)。(3)工作演示能力定义具有演示能力的雇员能够进行准备充足、有趣而流畅的工作演示,演示中列举的事例相互关联,同时考虑到听众的知识水平。行为举例演示条理分明、简洁扼要(可以讲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考虑听众目前的知识水平(将演示内容与听众已然熟悉的方面结合起来);集中听众的注意力(演示生动,使所要传达的信息深深印在听众的脑海里);将理论要素与实际可行的例子相结合;将相关联的技术资源进行可视性说明;不要超过预订时间限制。(4)书面表达定义书面表达能力强的雇员能够清晰、明了地阐述事件、解释问题和表达思想。行为举例书面表达清楚流畅;避免繁复的句式,运用简单明白的语法;文件、评注清晰简洁,避免过多的细节描写使文章冗长;名称、术语的运用前后一致;突出重点;文章结构通顺流畅。个人工作品质:(1)处理压力能力定义具有该能力的雇员能在压力下保持原有的工作标准,无论面对的是何种艰巨的任务或社会压力。行为范例能不懈地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直到找到答案;不浅尝辄止,轻易怀疑原先的结论;能顶住超负荷工作的压力(甚至夜间工作);能同时处理多项任务;能迅速承担额外的繁琐工作。(2)细致能力定义工作细致的雇员对待工作有很强的责任心,能全面地注意各方面的必要细节。行为范例关注工作中的重要细节;对自己的工作质量负责;完工前能仔细检查;对工作过程有完整的提示系统,便于自己和他人参考;严格遵守安全规章;文档整理有条理。(3)创造力行为范例想象力丰富;能从事有创造性的工作(设计、发明等);能提出有创意的意见;能提出观察问题的新视角;不受常规惯例的束缚;善于处理突发情况;能提出实用的新思路、新方案。(4)工作主动性定义具有工作主动性的雇员能自觉、独立地进行工作,并善于运用新知新学,愿意接受新的任务。行为范例工作自觉,无需上级催促;多数情况下独立工作,无依赖性;通过自身努力拓展工作内涵,获取新技能、新经验;追踪工作中的新技术发展情况,学以致用;能贡献自己的建设性意见;面临问题反应敏捷;有白手起家的准备;能利用空隙开展工作。沟通与合作能力:(1)个人形象定义良好的个人形象是通过个人的口头及肢体语言在他人心目中确立起来的积极、稳重、可信的印象。行为范例自信而不自负,不虚情矫饰;语言表述清晰而有条理;谈吐轻松、流利、清晰;保持自然的目光接触;行为举止彬彬有礼,有分寸感;善于避免挑衅、过度反应及敌意行为。(2)维护己见和辩论能力行为范例只开展有序的讨论;能够说服他人;能够接受合理的建议;能够坚定不移地维护自己正确的观点;善于理解他人的建议与意见;坚定且有礼地拒绝不合理要求,并给出其它解决方案。(3)团队工作能力定义优秀的雇员都是团队工作者,能够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和长处推动团队目标的实现。2、日本SMC公司对机电一体化设备电气自动控制技术的分解技术分解:机电一体化电气控制系统方案:三、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鉴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1999版)《国家职业标准汇编》(第一分册)《高级技工学校专业目录教学计划(试行)》(1)、(2)广州市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考评维修电工技师鉴定规范和鉴定大纲四、职业院校调研(一)技能中国·技师培养课程开发高层论坛2006年5月21至22日,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简称中国职协)在湖南长沙召开了“技能中国·技师培养课程开发高层论坛”。各院校在技师培养的课程开发方面形成了以下共识:课程开发在技能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技师培养课程开发必须紧密结合生产工作实际;四步流程法、模板开发法是现代技能人才培养课程开发中可供借鉴的好方法;技师培训教学应采用课题训练模式。(二)华东地区技师学院的实践概况常州技师学院(常州高级技工学校)是全国率先开设高级技工班和技师班的学校,目前高级技工和技师层次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60%以上。技师班学制分为高中起点的1年中级工+2年高级工+1年技师+社会化考评的四年制和初中起点的3年中级工+2年高级工+1年技师+参加社会化考评的六年制班。技师培养的起点为高级工起点,在整个过程中,不断分流、淘汰、补充。技师培养的内容以课题形式为主,进行一体化模块式教学,适当采用校企合作。课题来源主要是三个渠道:①江苏省进行技师鉴定的课题;②大型企业的技术工程与学校进行校企合作的课题(企业)③学校教师开发的课题(学校)。其中校企合作的课题是技师培养的重点模块,请企业人员作为学校的客座教授,适当时候学生可以到企业参与项目改造。而在校内,技师班学生可以跟从指导教师参与中级班甚至高级班的实训教学,培养其“师带徒”的能力。技师培养的班级组织形式主要采用小班化教学形式,在技师培养的1年教学中,教学任务分成若干课题,每个课题由1个教师负责。由此,采用轮换形式,每个课题的教师在1年时间内,可以轮回带完整个技师班的若干小组学生,而每个小组的学生在完成每个课题后必须写出该课题的实验报告和进行答辩,通过对学生的考核情况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师主要采用业余时间带学生做课题,类似大学的教师带研究生的导师制形式。每个小组的学生通过小组协作的形式分工完成各个模块,共同完成整个课题,可以培养学生协作、动手、动脑的能力。技师班学生的技师等级资格证书的最后鉴定主要通过江苏省的社会化技师鉴定考核。通常学生的技师等级资格通过率为90%左右。(详见附件三:华东职业院校考察报告)(三)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本科+技师”培养高等技术应用人才的一种新模式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在培养高等技术应用人才的具体实践中,坚持实施“理论、实验、技能、设计”相融合的“四位一体”课程体系,对优秀学生进行“高级、高新、复合”技术和技能训练,学生以本科理论知识支撑获得心智技能,以科学方法进行高级技能和机电复合技能训练。五、几点建议通过调研,初步形成“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专业技师技能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为本专业技师班的课程开发提供了具有创新性的职业基础和课程基础:(一)技术与技能已经逐步形成有机的整体,对高级技能人才的技术、技能的综合要求愈来愈高,根据广州市乃至珠江三角洲的产业结构特点,技术技能型高级技能人才应成为本地区技师学院的主要培养目标。(二)对于“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专业来讲,其培养目标应为: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和高超的操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