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信息的概念信息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深化和发展。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之一,旨在能显示事物存在状态与变化趋势,是消除事物中或事物间任何不确定因素的东西。信息可分为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而传播学所研究的自然是同社会传播相关联的社会信息。社会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有机整体。2、信息社会的特点①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社会主导地位②劳动力主体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③交易结算主要依靠信用④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3、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物质、能量和信息4、传播的定义和特点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特点:①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②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③就传播的社会关系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⑤传播是一种行为,一种过程,一种系统5、传播学概念和研究对象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人类传播的产生和发展人类传播的形态人类传播的过程和结构(1)宏观层面:传播与社会(2)微观层面:传播内部结构,传播产生,传播机构6、哈特把传播媒介分为三类1)、示现的媒介系统。即人们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主要指人类的口语,也包括表情、动作、眼神等非语言符号,它们是由人体的感官或器官本身来执行功能的媒体系统。2)、再现的媒介系统。包括绘画、文字、印刷和摄影等等。在这一类系统中,对信息的产生和传播者来说需要使用物质工具或机器,但对信息接受者来说则不需要。3)、机器媒介系统。包括电信、电话、唱片、电影、广播、电视、计算机通信等等。这些媒介,不但传播一方需要使用机器,接收一方也必须使用机器。7、传播学两大学派:经验学派、批判学派经验学派:以科学主义和实证精神取胜批判学派:以人本主义和终极价值见长研究内容不同、研究方法不同、研究立场或研究取向不同8、传播学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1)信息论信息论是美国物理学家C·E·香农在1948所创立的,其代表作《通信的数学理论》是信息论的奠基之作。主要研究的是信息的本质,并用数学的方法研究信息的计量、传递、变换和存储,可分为狭义信息论、一般信息论以及广义信息论等。信息论与传播学的关系:通信模式对传播学的启示传播学借用了信息论的很多术语,如编码、译码、信息等信息概念的提出解决了传播学的理论起点问题(2)控制论控制论是美国物理学家N·维纳于1948年所创立,其奠基作是《控制论或关于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这是一门是横向联系的新学科。控制论包括三大部分,即信息论、反馈论和计算机理论,其基本概念是信息概念和反馈概念。任何系统通过取得、使用、保存和传递信息来保持自身的稳定和平衡,而系统的输出信息反作用于输入信息,并对信息再输出发生影响,发挥着控制和调节作用。控制论与传播学的关系传播学引进了控制论中反馈的概念,确定了传播的双向交流。传播学运用控制论方法了解传播与社会控制的关系以及传播的社会控制。(3)系统论系统论大致形成于20世纪中叶,是由不同人从不同角度先后提出来的。其基本构想是源于亚里士多德的“整体大于各孤立部分之和”,是研究系统的模式、原则和规律,并对其功能进行数学描述的一门学科。系统的观点、开放的观点、层次的观点系统论与传播学的关系用系统论方法研究传播学,就是从系统的角度考察传播学,把传播学看成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与社会进程相关联的完整过程,具有整体性、动态性、交互性与层次性。9、传播过程的五要素:传播者(who)——信源受传者(towhom)——信宿信息(saywhat)传播媒介(inwhichchannel)——信道传播效果(withwhateffect)——反馈10、传播学五大先驱:(1)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1902-1978)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是美国现代科学的倡始人之一。他毕业于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后在母校和耶鲁大学任教,曾任美国政治学会主席。他一生致力于打破学科间人为划定的界限,在政治学、传播学和社会学等多个领域都成为奠基者。对政治学主要贡献:美国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创始人之一帮助创办了政策学,这是一门整合了社会科学知识与公共行为的交叉学科第一位把政策分析与科学联系起来思考,提出政策科学概念的政治学家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引入到美国社会科学对传播学主要贡献最早进行宣传研究提出了著名的5W传播模式和五种与之相对应的传播研究提出了传播活动的三大作用提出了内容分析法(2)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1890-1947)美籍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心理学中"场论"和"群体动力论"的最先提出者,并创立群体动力研究中心。心理学方面主要成就:提出场论、提出团体动力论对传播学的贡献:团体动力的观念启发、提出了守门人和守门行为的概念《群体生活的渠道》(1947,提出了守门人和守门行为)(3)社会学家保罗·拉扎斯菲尔德(1901-1976)奥裔美籍著名社会学家。他1901年2月13日生于奥地利维也纳,1925年毕业于维也纳大学,曾获数学博士学位,后来对社会心理学和传播研究产生兴趣,并作出突出贡献。对传播学主要贡献提出了“二级传播理论”(后发展为“多级传播”学说)和舆论领袖的概念研究方法的改进使传播效果研究从强大效果论转向有限效果论《个人的影响力:个人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社会科学中的数学思维》《人民的选择》(4)社会心理学家卡尔·霍夫兰(1912-1961)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耶鲁大学教授,是宣传与传播研究的杰出人物,也研究社会交往以及态度和信念改变的先驱,及耶鲁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成就:将实验方法引入传播学,通过实验法测量态度改变的程度并以此验证传播效果的先驱者为打破“魔弹论”的神话提供了更有价值的证据提出了影响说服效果的多种因素提出了多种传播技巧,完善了传播学的理论(5)施拉姆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创立了传播学不断著书,目的在于立说,推进传播学的壮大大力推进传播学教育,扩大传播学在教育及学术界的影响著作:《大众传播学》、《报刊的四种理论》、《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人类传播概论》(《传播学概论》)11、传播的五种类型:自身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12、符号的定义霍克斯:任何事物只要它独立存在,并和另一事物有联系,并且可以被解释,那么它的功能就是符号。李彬:符号是负载和传递信息的基元,表现为有意义的代码及代码系统。郭庆光: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13、非语言符号的分类语言符号的伴生符(副语言)体态符号(体态语言)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符号14、意义的概念所谓意义,就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意义是抽象无形的,但可以通过符号得到表达传递。符号是意义的载体和表现形态。15、符号意义的分类①明示性意义和暗示性意义②外延与内涵意义③指示性意义和区别性意义16、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1)拉斯韦尔5W模式与5W对应的五种分析Who(谁)针对传播主体的控制分析(controlanalysis)Sayswhat(说了什么)针对传播内容的内容分析(contentanalysis)Inwhich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针传播媒介的媒介分析(mediaanalysis)Towhom(向谁说)针对传播对象的受众分析(audienceanalysis)Withwhateffect(有什么效果)针对传播效果的受众分析(effectanalysis)进步意义:①第一次将传播过程清晰的呈现出来,是第一个传播过程模式②对后来的传播学研究影响重大。将传播学研究划分为五大领域局限性:①将传播视作劝服性过程,认为传播是传播者打算影响接受者,并且总能取得一定效果。使传播角色固定化②忽略了反馈③忽略了传播过程中外部环境的影响④将传播划分为5个部分,忽略了传播行为的复杂性及相互之间的关联——事实上,传播在不断进行,很难独立出一个具体和单一的传播行为。(2)香农—韦弗模式讯息信号接收到的信号讯息信源——发射器接收器信源噪音香农——韦弗模式是描述电子通信工程的。他的第一个环节是信源,由信源发出讯息,再由发射器将讯息转化为可以传送的信号,经过传输,由接收器吧接收到的信号还原为讯息,将之传递给信宿。在这个过程中,讯息可能受到噪音的干扰,产生某些衰减或失真。特点:①基于信息论范畴讨论传播问题,技术特征,有数学公式加以推演②将传播描述为一种直线、单向的过程,包括5个需要完成的正功能③设置“噪音”这个负功能因素,讨论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损失缺点:①它将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角色固定化,忽视了人类社会传播过程中二者之间的转化②它未能注意到反馈这一人类传播活动中极为常见的因素,因而也就忽视了人类传播的互动性质。直线模式的缺陷将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角色、关系和作用固定化缺乏反馈的要素或环节,不能体现人类传播的互动性质17、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1)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讯息编码者译码者释码者释码者译码者编码者讯息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是一个高度循环和\o"互动"互动的模式,表明了与单向直线型传播模式的决裂。它将\o"传播"传播看作是行为者双方对等的过程,依次担当讯息\o"传播者"传播者和接收者,传受双方在\o"译码"译码、释码、\o"编码"编码时(即符号理解及\o"接受"接受、符号意义解读、符号组织和发送过程)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传播信息、分享信息和反映信息的过程是往复循环、持续不断的。特点:传播是一个不断反复循环的过程,没有传者和受传者的概念。重点分析在于其角色功能,而非传播过程。最适用于人际传播。优点: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把传播双方都看作是传播行为的主体缺点:把传播双方视为对等关系。更适用于人际传播,而不适用于大众传播。(2)施拉姆大众传播模式这个模式充分体现了大众传播的特点。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与受众,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与一定的信源相连接,又通过大量复制的讯息与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众相联系。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这些个人又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都保持着特定的传播关系。施拉姆的这个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传播过程相互连结性和交织性,已经初步具有了系统模式的特点。施拉姆认为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与受众,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与一定的信源相连接,又通过大量复制的讯息与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众相联系。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个人又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都保持着特定的传播关系。没有重视干扰(噪音)要素的研究。该系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社会传播过程相互的连结性和交织性,初步具有了系统模式的特点(3)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特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使传播过程更符合人类传播互动的特点拓展了噪音的概念,认为噪音对任何环节都有影响适用范围广缺点:把外部影响因素全部归结于噪音没有超出从过程本身或从过程内部说明过程的范畴18、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这个结构模式说明,多重结构或等级层次结构是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在这个模式中,传播者和受众都可以被看做是个体系统,这些个体系统各有自己的内在传播活动,即人内传播;个体系统与其他个体系统相互联结,形成人际传播;个体系统又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群体系统的运行又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的,它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环境保持着相互关系。评价:(1)从社会学的角度和方法来分析大众传播,揭示了基本群体与参照群体在传播过程中扮演的角色。(2)着眼于传播过程的宏观环境,并更多地对社会系统的整体环境加以研究,将传播过程放到整个社会系统运行的大框架中去把握,强调在考察传播过程时绝不能抛开环境的影响。开启了大众传播研究的新面貌。(3)只注意了有形的社会作用力作用,忽视了无形的社会心理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19、马莱兹克的大众传播场模式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是指德国学者马莱兹克1963年在《大众传播心理学》一书中提出的系统模式。在这个模式中,马莱兹克把\o"大众传播"大众传播看作是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这个\o"系统"系统的每个主要环节都是这些因素或\o"影响力"影响力的集结点,其中包括:影响和制约传播者的因素影响和制约受传者的因素影响和制约媒介与讯息的因素传播者对讯息内容的选择和加工受传者对媒介内容的接触选择评价:马莱茨克模式是对于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大众传播的总结它说明人类传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心理过程,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行为都是许多因素的函数,评价任何一种传播活动,解释任何一个传播过程的结果,都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这一模式虽然列举了影响传播的各种因素,却失之于没能对各因素的作用强度和影响力大小进行分析。20、米德的“主我客我”理论米德认为自我可以分为作为意愿与行为主体的“主我”(I)和作为他人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的“客我”(me)。人的自我是在“主我”和“客我”的互动中形成的,同时又是这种互动关系的体现。“客我”可以改变“主我”,“主我”也可以改变“自我”,二者之间的互动不断形成新的自我。意义:(1)该理论揭示了人内传播的社会性、双向性和互动性特点。表明人内传播是一个“主我”、“客我”之间双向互动的社会过程,而互动的介质就是所谓的“有意义的象征符”。(2)“有意义的象征符”可以是声音的,也可以是形象的。米德认为,“有意义的象征符”不但能够引起他人的反应,而且能够引起使用者自己的反应,人内传播的思考活动,就是通过“有意义的象征符”来进行的。21、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布鲁默在1969年出版的《象征互动论》一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自我互动。他认为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人在将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认识对象的同时,也把自己本身作为认识的对象。在这个过程中,人能够认识自己,拥有自己的观念,与自己进行沟通或传播,并能够对自己采取行动意义: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传播与个人的自我的关系,它告诉我们,人不但与社会上的他人进行传播,而且与自己本身进行传播,即自我传播。自我传播同样具有社会性,它是与他人的社会传播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自我传播对个人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自我传播,人能够在与社会、他人的联系上认识自己、改造自己,不断实现自我的发展和完善。22、人际传播的动机获取信息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镜中我”)满足基于人的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23、人际传播的特点和社会功能特点:人际传播传递和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人际传播的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人际传播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率高与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比,人际传播属于一种非制度化传播传播以单个的面对面的传播形式为主适用于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接受者的态度和行为、社会功能:①人际传播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②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过程与效果的影响24、集合行为的定义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聚集现象25、集合行为中的特殊传播机制群体暗示暗示是通过间接的示意使人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集合行为中的暗示更接近临床医学中的催眠暗示。.群体感染群体感染是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的过程群体模仿与“匿名性”(1)群体模仿模仿可分为两类:无意识模仿:个人在不自觉状态下对他人行为的反射性仿效;有意识模仿:基于一定动机或目的的自觉仿效。(2)“匿名性”在集合行为中人们处于互不知道姓名和身份、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中,失去了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26、流言是一种通常以口头形式在人们中间流传,涉及人们信念而目前没有可靠证明标准的一种特殊陈述或话题。27、流言发生和传播的条件R=I·A流言流通量=问题重要性·证据的暧昧性(奥尔波特)R=I·A·U流言的流通量=与问题的关联度·社会成员的不安感·环境的不确定性28、组织内传播的正式渠道指的是信息沿着一定组织关系(部门、职务、岗位以及隶属或平行关系)环节在组织内流通的过程。(体现了“组织人”的特点)下行传播:来自组织领导层的信息向基层流动(纵向传播)上行传播:来自基层的信息向上层流动(纵向传播)平行传播:组织内同级之间的信息流动(横向传播)29、组织内传播的非正式渠道指越过组织内的权力等级和制度限制,自由地向任何方向运动的信息传播通道,组织成员藉此满足自身的社会需要。(体现了“社会人”的特点)组织内的人际传播组织内的群体传播组织内的网络传播特点:交流的信息广泛交流的双向平等性本意交流和感情交流的成分多30、CIS企业标识系统含义:将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统一设计,利用整体表达体系(尤其是视觉表达系统),传达给企业内部与公众,使其对企业产生一致的认同感,以形成良好的企业印象,最终促进企业产品和服务的销售。CIS系统是由MI(理念识别MindIdentity)、BI(行为识别BehaviorIdentity)、VI(视觉识别VisualIdentity)三方面组成。在CIS的三大构成中,其核心是MI,它是整个CIS的最高决策层,给整个系统奠定了理论基础和行为准则,并通过BI和VI表达出来。所有的行为活动和视觉设计都是围绕着MI这个中心展开的。成功的BI与VI就是将企业的独特精神准确表达出来。31、大众传播的定义和特点定义: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特点:传播者—--大众传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手段----大众传播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传播对象---社会上的一般大众,即受众信息的双重属性-----既有商品属性,又有文化属性传播性质---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传播32、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拉斯韦尔三功能说:环境监测功能、社会联系与协调功能、社会遗产传承功能赖特的四功能说:环境检测、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功能、提供娱乐33、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1)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眼球吸引。任何一种问题、意见、商品、团体乃至人物或社会活动,只要得到大众传媒的广泛报道,都会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获得很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2)社会规范强制功能----制度性压力。大众传媒通过将偏离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的行为公之于世,能够唤起普遍的社会谴责,将违反者至于强大的社会压力之下,从而起到强制遵守社会规范的作用。(3)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A、大众媒介持续不懈的宣传现存制度的合理性,会使人们完全丧失辨别能力,而不假思索的顺从现状B、大众媒介为了满足多数人的喜好,大量传播通俗的文化,从而使大众的审美鉴赏力退化和文化水平下降C、媒介以低廉的代价占用或剥夺了人们的自由时间D、媒介的麻醉效应:让人们沉醉在虚幻的满足中,误以为自己了解了、认识了、讨论了就算是参与了,并由此剥夺人的行动能力34、拟态环境所谓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也有学者称之为似而非环境,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环境。然而,由于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到的地方进行的,所以人们通常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往往把拟态环境当作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不仅制约着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1968年日本学者在李普曼观点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拟态环境的环境化”问题。认为,现代环境越来越信息化,信息环境越来越环境化。大众传媒提供的拟态环境与现实有很大差距。人们根据媒介提供的消息来认知和作用于环境,使得现实越来越具有拟态环境的特点。35、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经典著作:《机器新娘》《古登堡群英》《理解媒介:人的延伸》《媒介即讯息》《地球村》(1)媒介即讯息《媒介即讯息》是麦克卢汉的重要著作之一。从长远的角度看,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并不是各个时代的媒介所提示给人们的内容,而是媒介本身。换句话说,人类只有在拥有了某种媒介之后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媒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影响了我们理解和思考的习惯”。因此,对于社会来说,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媒体所传播的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2)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在麦克卢汉看来,任何媒介都不外乎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或延伸:文字和印刷媒介是人的视觉能力的延伸,广播是人的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则是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综合延伸。麦克卢汉的这个观点是为了说明传播媒介对人类感觉中枢的影响,因此,在他的眼里,媒介和社会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人的感官能力由“统合”—“分化”—“再统合”的历史。这个观点具有重要的启发指导意义,但它不是严密的科学考察的结论,而是建立在“洞察”基础上的一种思辨性的推论。(3)媒介的冷热论麦克卢汉依据媒介提供信息的清晰度或明确度及信息接受者想象力的发挥程度及信息接收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将媒介划分为冷媒介与热媒介热媒介”是指高清晰度,低参与度的媒介,即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的媒介。如书籍、报刊、广播、无声电影、照片等等“冷媒介”是指低清晰度,高参与度的媒介,即传达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如漫画、有声电影、电视等等属于“冷媒介”。这两个概念没有多少科学和实用价值,重要的是它给我们的启示:不同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也各具特点,研究媒介应该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意义:开拓了从媒介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发展视角,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地球村”的预言符合时代趋势。局限:把技术视为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唯一因素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似乎被媒介所主宰。用媒介对中枢感觉的影响来解释人类的全部影响。强调媒介是人的生物性的延伸而不是人的延伸。没有看到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对媒介的制约36、电视人和容器人的概念电视人概念:指的是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他们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特征:是注重感觉的“感觉人”,与在印刷媒介环境中成长的他们的父辈重理性、重视逻辑思维的行为方式形成鲜明的对比。个性:由于收看电视是在背靠沙发、面向荧屏的狭小空间中进行的,这种封闭、缺乏现实社会互动的环境,使得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养成了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社会责任感弱。容器人的概念:“容器人”是日本学者中野收用来描述现代人行为特点的概念。该概念强调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对个人社会化和人格形成过程的影响。该理论认为,在大众传播特别是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现代日本人的内心世界类似于一种“罐状”的容器,这个容器是孤立的、封闭的电视人和容器人是建立在现代人的一种社会病理现象,媒介依存症,其特点是:• 过渡沉迷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 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 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 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等等37、把关把关人把关模式把关:就是对信息进行过滤、加工的过程。传播者的把关过程:搜集信息——过滤信息——制作信息——传播讯息把关人:又称守门人,就是对信息进行过滤与加工的人。“把关人”是传播学四位奠基人之一卢因在研究群体中信息流通渠道时提出的一个概念。“把关人”既可以指个人,如信源、记者、编辑等,也可以指媒介组织。把关模式:1950年,怀特将这个概念应用于新闻研究,提出了新闻传播的“把关”过程模式。怀特认为新闻媒介的报道活动不是,也不可能是“有闻必录”,而是对众多的新闻素材进行取舍选择和加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播媒介形成一道关口,通过这个关口传达给受众的新闻或信息只是少数。把关的必然性:、信息的差异性:必然要对繁多杂乱的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传播者传播目的的差异性:传播者的行为都是在一定目的支配下进行的,传播目的不同,就必然选择满足其目的的信息;受众的差异性:受众之间差异巨大,其需要、心理相去甚远,因而选择不同的信息便可满足不同受众的不同需要;媒介的差异性;宏观环境有诸多制约因素:影响传播者把关的因素、政治法律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信息自身因素、传播组织自身的因素、受众因素、技术因素、传播者个人因素把关过程的实质:(1)选择的非任意性。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传达活动不是“有闻必录”,不是具有“客观中立性”,而是根据媒介的立场、报道方针和价值标准进行的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和加工活动;信息和新闻的筛选受到社会文化和受众需求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但与媒介的利益和方针一致或相符的内容更容易优先入选、优先得到传播;(2)把关表现为组织行为。媒介的把关是一个多环节、有组织的活动,期间虽有记者编辑个人的活动,但“把关”过程及其结果在总体上依然是媒介组织的立场与方针对体现。38、麦奎尔“规范理论”的六个主张极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苏联的共产主义媒介理论、民主参与的媒介理论、发展中国家的媒介理论39、使用与满足理念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背景:美国的收音机家庭普及率已经达到80%以上,那些以启蒙教育和修养为目的的好的节目并不拥有很多听众,而格调低俗的轻喜剧、肥皂剧以及猜谜游戏等娱乐节目的收视率却搞得出奇,这一现象使学者对媒介接触行为及背后的心理动机产生浓厚的兴趣。定义: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成员看作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即受众使用媒介以满足自己的需求而言。解释受众为什么要接触媒介的理论A使用与满足理论站在受众的立场上,通过分析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和获得需求满足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类带来的心里和行为上的效用。B同传统的讯息如何作用受众的思路不同,它强调受众的作用,从而制约着媒介传播的过程,并指出使用媒介完全基于个人的需求和愿望。受众的传媒接触动机和使用形态:对广播媒介1944赫卓格三种基本心理需求竞争心理需求、获得新知的需求、自我评价的需求印刷媒介1940贝雷尔森六种利用形态获得外界消息的信息来源日常的生活工具---天气、购物信息休憩的手段---获得社会威信的手段---披露新闻新知识,可以获得周围人的尊敬社交的手段---活跃社交生活读报本身目的化----习惯(3)电视媒介1969麦奎尔四种基本类型心绪转换---逃避人际关系自我确认----提供自我评价的参考框架环境监测效用---新闻节目使用与满足的过程:(1)人们接触传媒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这些需求具有一定的社会和个人心理起源。(2)人们接触和使用媒介是有条件的。一是接触媒介的可能性。二是媒介印象,即媒介能否满足自己现实需求的评价,它是在以往媒介接触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3)根据媒介印象,人们选择特定的媒介或内容开始具体的接触行为。(4)接触行为的结果可能有两种。即需求得到满足或没有得到满足。(5)无论满足与否,这一结果将影响到以后的媒介接触行为。人们会根据满足的结果来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在不同程度上改变对媒介的期待。“使用满足研究”的评价(1)这种选择具有某种能动性,这又助于纠正大众社会论中“受众绝对被动”的观点(2)揭示了受众使用形态多样化,强调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对否定早期“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的效果起了重要作用(3)使用与满足指出大众传播对受众具有一些基本效用,这对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过分强调大众传播无力性的“有限效果论”也是一种有益的纠正。局限性:(1)过于强调个人的心理的因素,行为主义和功能主义色彩较浓(2)脱离传媒内容的生产和提供过程,单纯地考查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因而不能全面揭示受众与传媒的社会关系。(3)使用与满足研究指出了受众的某种能动性,但这种能动性是有限的,仅仅限于对媒介提供的内容进行“有选择的接触”范围之内,因而不能反映受众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有着传播需求和传播权利的主体所具有的能动性。40、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 认知层面:关注、记忆、知识态度层面:认可、观念、爱情、立场行为层面:行动41、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历程强大效果论→有限效果论→适度效果论→重回强大效果论(1)强大效果论(魔弹论)产生于20年代初到30年代末,也被称为子弹论、靶子论、传送带论、皮下注射论、刺激反应论等。这时期的观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他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的躯体,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能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支配他们的行为。具体实例:希特勒政权对媒介的运用、罗斯福炉边谈话、火星人入侵地球事件代表性研究:宣传研究(拉斯韦尔)“就广义而言,宣传是通过操纵表达以期影响人类的行为的技巧,这些表达可以采用语言、文字、图画或音乐的形式进行。”——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一般而言,只有当行为对信源而不足对其接收者有益的时候,才被称为宣传。魔弹论的缺陷:a.唯意志观点,过分夸大了大众传播的力量和影响。b.忽视了客观的社会因素c.否定了受众的差异性和主观能动性。(2)有限效果论效果研究的第二阶段是以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研究者的一系列研究为代表的,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在这个阶段,媒介效果研究开始采用社会调查法和心理实验法,其研究结果对媒介万能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和挑战。这一时期的代表理论是有限效果论,该理论认为媒介的效果只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背景中产生和运行的。有限效果论的研究领域:传播流研究、说服性研究、使用与满足研究传播流:所谓的传播流,指的是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构成这项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有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人民的选择》,卡兹等人的《个人影响》,罗杰斯的《创新与普及》,克拉怕的《大众传播效果》《人民的选择》两级传播与舆论领袖拉扎斯菲尔德和贝雷尔森等人在美国俄亥俄州伊里县开展一项有关总统选举的“投票行为研究”时发现受众中有两种人,一种人频繁接触媒介,关心政治,已经决定把选票投给谁,还有一种人则相反。于是,前一种人影响后一种人。前者叫舆论领袖,后者叫追随者。由于个人影响舆论领袖的存在,使媒介的影响不能直接到达一般受众。从而造成“媒介→意见领袖→受者”的局面,这就是两级传播。舆论领袖的特征:a.人数不多b.与被影响者是平等关系c.不集中在特定群体或阶层,分布均匀d.有单一型和综合型e.同大众媒体关系密切,信息渠道多,社交范围广对该理论的批评和修正:a.大部分新闻报道仍然是由大众媒介直接传播开来b.舆论领袖和费舆论领袖界限模糊c.最初的两级传播论将传播划分为两级,但实际的传播过程可能过多或更少。d.两级传播论隐含着认为大众传播媒介是舆论领袖的唯一渠道。实际上信息来源可能多样化。e.大众传媒的功能主要是告知,而人际传播在劝服方面更为有效。创新扩散理论1926年,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埃弗雷特·罗杰斯教授研究了多个有关的创新扩散的案例,出版了《创新扩散》一书他考察了创新扩散的进程和各种影响因素,总结出创新事物在一个社会系统中扩散的基本规律,提出了著名的创新扩散理论。他认为创新的扩散总是一开始比较缓慢,然而当采用者达到一定数量(即临界数量)后,扩散过程突然加快(即起飞阶段)这个过程一直延续,直到系统中有可能采纳创新的人大部分都已采纳创新,达到饱和。扩散速度又逐渐放慢,采纳创新者的数量随时间而呈现出S型的变化轨迹,罗杰斯把创新的采用者分为革新者、早期采纳者、早期追随者、晚期追随者和滞后者等几个发展阶段。创新事物具有五个基本特征:相对优越性、兼容性、复杂性、可实验性、可观察性创新推广过程包括5个阶段:获知、说服、决策、实施、确认罗杰斯指出,创新事物在一个社会系统中要能继续扩散下去,首先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人采纳这种创新事物,通常这个数量是人口的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注意:罗杰斯认为,大众传播的过程可分为信息流的传递和影响流的波及,前者是一级传播,后者是多级传播,因此说服人们接受的使用创新方面,人际交流则显得更为直接有效。克拉怕《大众传播效果定理》a.大众传播一般不能成为对受众产生效果的必要和充分的原因。而更可能处于各种中介因素和影响中,并通过这些因素和影响而起作用。b.传播效果一般是强化现状而非改变它c.传播对人们态度改变产生效果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其他中介不起作用或者其他中介也在促进人们效果改变d.传播效果的产生受到某些心理生理因素的制约e.传播效果的产生受到媒介自身条件及舆论的影响有限效果论的缺陷:1、有限效果论认为传播效果主要体现在态度的改变上,而不是态度的加强2、有限效果论只考虑传播效果对态度的影响,未考虑对其他方面的影响。3、有限效果论只考虑对个人的传播效果,未考虑对社会和群体的传播效果4、有限效果论只考虑短期的效果,未考虑长期效果5、有限效果论只从传播者立场上考虑传播效果,没有从受众的角度考虑(3)适度效果论主要是60年代传播效果的研究,在这一阶段对于媒介到底是有强大的力量还是无效果这个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并出现转折性发展,具体表现在:a.研究的注意力转向对长期效果的研究,而不是对认识,态度和感情的研究。b.转向对环境、倾向和动机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c.转向对集体现象的研究,如意见的趋势,信念的结构,意识形态、文化模式和媒介规范的研究代表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议程设置理论、培养理论(4)重回强大效果论60年代末到80年代的传播效果研究。该阶段对媒介拥有强大效果的这一观点有所发展,研究者认为媒介是通过建构意义并把这一建构以一种系统的方式提供给受众,这个过程通常受到一些社会利益群体的参与和受众社会背景的强烈影响。与魔弹论不同,强大效果论强调的效果不是简单,直接的而是复杂的间接的。不是短期的,立竿见影的,而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不是微观的,个体的,而是宏观的社会的。代表研究:沉默的螺旋第三者效应:1983年由戴维森提出,他认为,人们倾向于夸大大众媒介消息对其他人态度和行为的影响,而低估了自己所收到的影响电视暴力:电视暴力对行为产生的效果可能有三种:净化说、模仿说、免除抑制说知沟理论教养理论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普遍结论:a.大众传播对个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个人社会化的影响上,大众传播影响了公众对现实问题及其重要性的认识。b.大众传播影响了社会群体的观念和文化,并促进各种群体的融合c.大众传播能促进社会变革和产生新文化形式,他帮助传统社会实现现代化,并形成了大众文化。42、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与制约因素传播效果研究代表人物:卡尔·霍夫兰传播效果的制约因素:传播来源、传播技巧、传播对象(1)传播来源传播来源的可信度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它包括信誉、知名度、权威性、动机。传播来源信誉越高,传播效果越大,反之亦然。(正相关)知名度越高,效果越大。(正相关)权威性越高,效果越大。(正相关)当传播者的动机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那么劝服功效就不好;反之,当传播者的动机与本人的利益相反时,他的全服力量是最大的。总得来说,可信度高的传播者比可信度低得传播这更能说服人,更能使传播奏效。但一段时间过后,会出现睡眠者效应。睡眠者效应(Sleepeffect)定义:它是指在新源可信性下的传播效果会随时间的退役而发生改变的现象。也就是说,传播结束一段时间后,高可信性信源带来的正效果在下降,儿低可信性信源带来的负效果却朝向正效果转化。有人也称此现象为信息振幅效果定理。该效应产生的原因:1)对人的忘记比对事的忘记更快。2)信息发出者的微信效应中断的结果。3)信息接收者“医院障碍”中止的结果。该效应在广告中的应用:名人广告审美疲劳、挨骂广告产品畅销(2)传播技巧一面说还是两面说对某些存在对立因素的问题进行说服或宣传的时候,通常会有两种做法,一种是仅向说服对象提示自己一方的观点或于己有利的判断材料,称为“一面说”,另一种是在提示己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称为“两面说”。说一面之词还是两面之词要看受众的情况:手指教育程度较高,宜采用两面说,较低的,宜采用一面说。受众倾向于同意传播者观点,宜采用一面说,不同意的,宜采用两面说。预防接种论/接种免疫论/防疫论当说服对象接触到对于基本信息的攻击的反驳(即反宣传)时,原先接受单方面讯息的几乎都受到了相反观点的影响,而那些原先正接受正反两方面讯息的人的态度却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先说还是后说先说即把观点放在开头说,后说即把观点放在结尾说。二者都让人们印象深刻。先说容易引起注意,利于学习;后说会加深人们的印象,利于记忆。传者说还是受众说传着说即明示结论,受众自己说也就是把作者的观点放在材料之中,而不说明。一般说来,明示结论可使观点鲜明,读者易于理解作者的立场和意图,但同时也容易使文章显得比较生硬而引起反感。另一方面,文中不作明确结论,可使受众在不知不觉中受作者观点的影响。然而,这种方法容易增加理解的困难性,有时不易贯彻作者的意图。用情说还是用理说用情说即“诉诸感情”,指主要通告营造某种气氛或使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言辞来感染对方,以谋求特定的效果;“用理说”即“诉诸理性”,指通过冷静的摆事实、讲道理,运用理性或逻辑的力量来达到说服的目的。一般而言,情感型劝服比理智型劝服更有效。吓着说(诉诸恐惧)诉诸恐惧是指在劝服信息中夹杂有威胁性的成分,使受众产生惧怕心理,借此达到预期的目的。即运用“敲警钟”的方法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向一定方向发生变化,也是一种常见的说服方法。许多学者对此做了实验研究,虽然多数研究者肯定诉诸恐惧是有效果的,但有的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对此,贾尼斯认为恐惧与态度改变的关系依赖于恐惧水平,在低水平上,恐惧越大引起态度改变越大,但是恐惧过大就会引起防御机制,从而很少引起变化。(3)传播对象包括个人因素和群体因素。个人因素:听从性,研究表明,无论传播目的和方式如何,总有一些受众容易被劝服,而另一些比较难劝服,那些好说话,耳根软得人,听从性较大;那些难说话、耳根硬的人,听从性较小。影响听从性的因素:决定受众听从性的是他们的主观评价,自我评估高的人听从性小,自我评估低的人听从性大。此外,还有以下因素,心怀敌意的人比心怀善意的人难以劝服,想象力匮乏的人比想象力丰富的人难以劝服,内向的人比外向的人难以劝服,具有社会进步倾向的人比保守的人易于劝服,自信心弱的人比自信心强的人易于劝服。对霍夫兰和耶鲁研究的评价:这些研究的实用价值以及它们对传播学的重要意义是很明显的,要想取得良好的喜欢博效果,就不能不注意这些劝服艺术。但同时需要指出的是耶鲁研究的弊端也是存在的,它们过于拘泥于实验性的数据,而实验环境大多是人为的,同实际的传播环境距离是很大的43、议程设置理论1、理论的提出议程设置作为一个理论假说,最早见于美国学者M.E麦库姆斯和D.L.肖于1920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题目是《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1968年美国总统选举期间就媒介的选举报道对选民的影响所做的一项调查研究。这项研究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对选民进行抽样调查,了解他们对当前米国社会的主要课题及其重要性程度的认识与判断,二是、对8家传播媒介的同期政治报道进行内容分析2、研究结论:传播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3、研究结果:①议题的一致性:选民对当前重大问题的判断与大众传媒反复强调的问题之间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②重视程度一致性:传媒给予的强调越多,大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也越高。4、特点:①议程设置假说的着眼点是这个过程的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的效果②议程设置着眼于传播媒介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即日常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活动中所产生的影响。③议程设置理论暗示了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在构成作业”的机构。5、对议程设置理论的研究(1)确认媒介议程和受众议程之间的因果关系(2)议程设置的作用趋于明确化①“0/1”效果或“知觉模式”---大众模式报道或不报道某个议题,会影响到公众对该议题的感知②“0/1/2”效果或“显著性模式”,媒介对少数议题的突出强调,会引起公众对这些议题的突出重视。③”0/1/2/…N”或优先顺序模式—按照一定优先顺序给予的不同程度的报道,会影响公众对这些议题的重要性顺序所做的判断。(3)对议题不同类型进行较深入的研究----个人议题、谈话议题、公众议题。个人议题和谈话议题始终是一致的,公关议题在初期与两者相差甚远,但在传播过程中三者几乎完全融为一体。(4)分析不同媒体议程设置的不同特点---报纸的议程设置对较长期议题的重要性顺序排列影响较大。而且进一步对个人议题产生较深刻的影响。电视的热点化效果比较突出,主要影响是提供谈话话题(5)新闻价值决定媒介议程(6)对“属性议程设置”的概念的关注---大众传媒报道的对象事物具有不同的属性,大众传媒对这些事物的评价也会影响受众对事物性质的认识、判断和态度。(7)议程设置效果产生的原因---导向需求。我们每个人独有了解外部世界的愿望,但外部世界巨大而复杂,作为个人,我们很难判断我们应该关注什么、重视什么,需要有引导机制帮助我们来判断,而大众传播恰好起到这个作用。①受众个人与对象事物的关联程度高,意味着导向需求低,不易接受传媒议程设置的影响。②对象事物的不确定性高,意味着导向需求也高,传媒更容易发挥影响力③媒介使用越方便省力,也就越能适应受众的导向需求。(8)受众属性对议程安排效果的影响。①受众对各种议题的经验程度(经验越间接,受媒介影响越大)②受众对媒介信息的接触量(接触量越大,受媒介影响越大)③人际传播的频度(对媒介的议程设置效果有抑制和强化两种作用)④受众的阶级属性(传媒的议程设置对知识水准高、政治关心程度高以及较高层次的社会职业的人影响小)6、意义①考察大众传播在人们的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入手,重新揭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力影响,为效果研究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了重要作用。②这个理论所包含的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在构成作业的机构”的观点,大众传播背后的控制问题重新摆在人们的面前。③对我国的舆论导向的研究有重要意义7、谁设置了媒介议程①时空因素②媒介的办报宗旨和报道方针、传播人员的新闻价值和倾向③社会文化规范8、议程设置的局限①它只强调了传播媒介设置或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而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②尽管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是强大的,但特不能把它的效果绝对化。9、议程设置理论的应用①建立共识实现对话②提高责任引导舆论③构造事件,吸引眼球44、沉默的螺旋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提出:沉默的螺旋概念最早见于诺依曼1974年发表的一篇论文《重归大众传媒的强力观》,宣称大众传播在影响大众意见方面仍能产生强大的效果,她把舆论生成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称为沉默的螺旋诺依曼的观点:诺依曼发现,大多数人在用自己的态度做出选择时会有一种趋同心理。当个人的意见与其所属群体或周围环境的观念发生背离时,个人会产生孤独和恐惧感。于是便会放弃自己的看法,逐渐变得沉默,最后转变支持方向,与优势群体优势意见一致。这个过程不断地把一种优势意见强化抬高,确立为一种主要意见,形成一种螺旋式的过程。沉默的螺旋的五个假定:1)社会使背离社会的人产生孤独感2)个人经常恐惧孤独3)对孤独的恐惧使得个人不断估计社会接受的观点是什么4)估计的结果影响个人在公开场合的行为,特别是公开表达观点还是隐藏自己的观点5)上述四个假定均有联系,综合起来考虑,上述四个假定形成、巩固和改变公众观念沉默的螺旋理论理论假说的命题构成1)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个人在表明自己的观点之际首先要对周围的意见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处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他们更倾向于积极大胆的表明自己的观点。当发现自己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一般人就会屈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附和。2)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使优势意见显得更强大。这种强大又反过来使更多的支持意见者转向沉默,如此循环,便形成了一个“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3)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大众传媒以三种方式影响沉默的螺旋:a.对何者是主导意见形成印象b.对何种意见正在增强形成印象c.对何种意见可以公开发表而不会遭到孤立形成印象沉默的螺旋理论要点:1)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2)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3)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劣势意见的沉默”和“又是一件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沉默的螺旋理论特点:1)舆论观政治哲学的观点:把舆论看作是公意社会学的有机体概念:认为舆论是不是个人意见的简单集合,二是社会互动的有机整体行为科学的观点:或多或少把舆论看作是个人观点的简单相加。其中的多数意见便被看做是舆论诺依曼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正是从社会心理学视角来把握舆论现象的,在沉默的螺旋理论中,舆论与其说是“公开意见”或“公众意见”,倒不如说是“公开的意见”,换句话说,诺依曼认为只有那些被认为是多数人共有的、能够在公开场合公开表明的意见才能成为舆论。2)效果观从传播效果研究的角度而言,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沉默的螺旋理论局限1)其理论前提是“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以及由这种恐惧所产生的对多数或优势意见的趋同行为,仍有待于推敲。2)过于强调多数或优势意见的压力,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和少数派的作用,实际上少数派中的中坚分子往往可以对多数派产生影响沉默的螺旋理论意义1)为传播学的效果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认为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人们对意见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2)强调社会心理机制在舆论形成中的作用,是一个突破3)强调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指出这种影响来自于大众传媒营造的“意见环境”45、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过关练习专题16 综合冲刺专练(16+3模式)(原卷版)
- 淮阴工学院《科技论文写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氧化锆陶瓷粉料行业相关投资计划提议
- 智能真空断路器相关行业投资方案
- 室内LED照明灯具行业相关投资计划提议范本
- 驱绦药相关行业投资规划报告
- 食品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方案
- 2024年创意广告合作框架协议
- 2024年全球市场营销与推广合同
- 2024年大清包工头与工人合同范例
- 孙中山诞辰纪念日主题班会主题班会
- 派出所外观建设形象规范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半导体级磷烷行业现状动态及产销需求预测报告
- 2024年团务附有答案
- 液压动力滑台的PLC控制新版专业系统设计
- 2024年北京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24春国家开放大学《教育学》期末大作业
- 2024年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附答案(研优卷)
- MOOC 自然保护与生态安全:拯救地球家园-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基于PLC的自动灌溉控制系统设计-本科毕业设计
- 六年级信息科技上全册教案 浙教版2023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