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社会主义之辨课件_第1页
民主社会主义之辨课件_第2页
民主社会主义之辨课件_第3页
民主社会主义之辨课件_第4页
民主社会主义之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主社会主义之辨

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广东省委党校哲学部余泽娜民主社会主义之辨

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广东省委党校哲学部1民主社会主义之辨课件2一个时期以来,民主社会主义在思想理论领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其影响在扩大,很受一些人的推崇。2007年2月,《炎黄春秋》发表长达1.2万字的文章《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谢韬),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容大体上就是民主社会主义,提出“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时期以来,民主社会主义在思想理论领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3以谢韬的文章为代表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此时的兴起并非某些个人的意向和偏好,而是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的。当前中国正处于从传统到现代的社会转型加速期,也是矛盾的凸显期。当前经济社会甚至政治领域出现的一些矛盾与问题,使社会各界对“中国向何处去”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这场关于民主社会主义的争论,要害就在于“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是一个事关全局的根本问题以谢韬的文章为代表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此时的兴起并非某些个人4尽管近年来这场争论引起的关注度比较高,影响也比较大,但实际上,什么是民主社会主义,不少人认识还是比较模糊。因此有必要对民主社会主义进行全面的考察,这对于我们辩证地认识民主社会主义,在吸收其某些合理因素的同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道路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尽管近年来这场争论引起的关注度比较高,影响也比较大,但实际上5主要内容一、民主社会主义的历史演变二、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实践及其评价三、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主要内容一、民主社会主义6一、民主社会主义的历史演变民主社会主义(有时候又叫社会民主主义)是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政治思想,是西方国家社会民主党(包括社会党、工党)思想体系与意识形态的名称。社会党国际目前拥有各类成员党和组织146个。其中,超过半数的政党或是执政党(接近60%)或是主要的反对党;有59个政党来自欧洲、36个来自美洲、31个来自非洲、20个来自亚太。一、民主社会主义的历史演变民主社会主义(有时候又叫社会民主7社会党国际(SI)的成员党社会党国际(SI)的成员党8民主社会主义社会党国际的成员党(亚太地区)民主社会主义社会党国际的成员党(亚太地区)9民主社会主义社会党国际的成员党(欧洲)民主社会主义社会党国际的成员党(欧洲)10民主社会主义社会党国际的成员党(非洲)民主社会主义社会党国际的成员党(非洲)11民主社会主义社会党国际的成员党(拉丁美洲)民主社会主义社会党国际的成员党(拉丁美洲)12民主社会主义社会党国际的成员党(北美洲)新民主党(加拿大)美国民主社会主义党民主社会主义社会党国际的成员党(北美洲)新民主党(加拿大)13民主社会主义由社会党国际成员、观察员或咨询员执政的国家(红色部分)民主社会主义由社会党国际成员、观察员或咨询员执政的国家14(一)民主社会主义的演变(三次转型)1、第一次转型:伯恩施坦主义A、19世纪20-30年代:小资产者和工人的联合——要求民主共和制度,以民主主义制度改造社会B、19世纪70-90年代中期:民主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交叉重叠期恩格斯:“现在情况不同了,这个词也许可以过得去。虽然对于经济纲领不单纯是一般社会主义的而直接是共产主义的党来说,对于政治上的最终目的是消除整个国家因而也消除民主的党来说,这个词还是不确切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直接领导、指导思想)(一)民主社会主义的演变(三次转型)15C、19世纪90年代-20世纪50年代末伯恩斯坦修正主义时期“世界形势发生变化,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的学说已经过时。”“无产阶级贫困化和资本主义社会必将崩溃的理论已不合事实。”“社会民主党通过宪政民主、和平渐进、点滴改良的方式改造资本主义私有制,可以和平长入社会主义。”C、19世纪90年代-20世纪50年代末伯恩斯坦修正主义时期16在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影响下,第二国际的右派和中派把民主社会主义解释成一种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在资本主义范围内通过和平与合法的议会道路来使资本主义和平进化为社会主义,并把社会民主党变成在资本主义范围内搞社会改良的党。第一次转型:修正马克思主义。这一时期,社会民主党虽然在实践中已全面转向改良主义的立场,但在理论上和纲领上仍保留了不少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词句和革命口号,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学说来支持和粉饰改良主义实践的独特局面。在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影响下,第二国际的右派和中派把民主社会主172、第二次转型:哥德斯堡纲领A、二战后,欧洲各国社会民主党基本上已全盘接受了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的政治游戏规则,不再讳言自己是改良主义政党,声称不再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词句来装点门面了。B、1959年,德国社会民主党通过《哥德斯堡纲领》2、第二次转型:哥德斯堡纲领18民主社会主义“在欧洲植根于基督教伦理、人道主义和古典哲学”。“自由、公正、相助”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社会主义是一项持久的任务,即争取、捍卫自由和公正,而且它本身在自由和公正中经受检验”。(切断了民主社会主义在世界观和理论方面形式上仍保留着的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渊源关系,摈弃了对马克思主义所论证的社会主义“最终目标”及其“历史必然性”的信仰)民主社会主义“在欧洲植根于基督教伦理、人道主义和古典哲学”。19社会民主党由代表“工人阶级的政党”变成代表全民利益的党。主张混合所有制经济;重申公有制要求,但同时为私有制和市场竞争保留了位置。为市场竞争条件下的人民提供社会保障。“一个社会国家必须照顾公民的福利,以便使每一个人都能够行使自决权,并且促进一个自由社会的发展。”社会民主党由代表“工人阶级的政党”变成代表全民利益的党。20《哥德斯堡纲领》,从理论上概括了社会民主党所遵循的各项原则,坚持资本主义框架内的社会改良,同共产主义划清界限,并且对马克思主义只字未提。此后一段时间,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其他国家社会党以《哥德斯堡纲领》为样板。哥德斯堡纲领由此成为社会民主主义第二次转型的标志。逐步从制度社会主义向价值社会主义转向,逐步淡化社会制度变革诉求。《哥德斯堡纲领》,从理论上概括了社会民主党所遵循的各项原则,213、第三次转型:第三条道路1998-今天

理论设计师:伦敦经济政治学院院长安东尼·吉登斯。3、第三次转型:第三条道路22上世纪70年代中期,资本主义面临生产过剩的危机,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陷入滞胀,凯恩斯主义遭到质疑。传统的以凯恩斯主义为基础、谋求充分就业和全面福利保障的福利国家式的民主社会主义难以为继。70年代末,新保守主义在许多国家得势。它用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取代凯恩斯主义,放松国家对经济的管制,大力推进私有化,限制工会权利和削减社会福利。在新保守主义咄咄逼人的攻势面前,民主社会主义因缺乏有效的对策而陷入了困境。特别是苏东剧变以后,西方政治和舆论的天平更是大幅度向右倾斜,各种媒体几乎异口同声地宣称,一切类型的社会主义包括民主社会主义已经无可挽回地失败了。民主社会主义原本指望分享苏东剧变“红利”的情况也落空了。上世纪70年代中期,资本主义面临生产过剩的危机,西方国家特别23第三条道路:介于传统的民主社会主义(国有化、高福利)和新自由主义(自由放任)之间的政策道路。第三条道路既不是针对社会革命与社会改良的历史分野,也不是针对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的冲突和对抗,而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内部传统的左/右政治意识及其政治运作模式。它要在日益衰落的福利社会主义与新自由主义之间努力寻找一条中间路线。在“超越左右”的口号下,试图把传统左翼的国家干预主义模式和新自由主义的自由市场模式的积极方面结合起来,在政治上扩大了同西方保守主义的“趋同”。

第三条道路:介于传统的民主社会主义(国有化、高福利)和新自由24放弃了公有制的原则,主张建立拥有以多种私有制占主体的混合经济模式;反对传统福利国家的高税收、高福利政策,反对国家对经济的干涉,主张建立权利和责任相统一的所谓“积极的”福利国家。

奋斗目标: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公正、团结、互助的人民的社会,反对将社会主义作为对资本主义的替代。民主社会主义之辨课件25小结修正——理论上放弃——告别社会主义(作为替代制度)反叛者——改良者——共生者小结26二、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一)理论1、对资本主义的态度与认识社会民主主义是在资本主义的现存体制下生存和发展的。如何认识资本主义,是各国社会党首先面对的问题。二、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一)理论27(1)早期对资本主义的立场与态度民主社会主义在早期(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态度比较坚定和鲜明,普遍要求以新的社会制度取代资本主义社会。英国工党1918年决议: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受到致命打击,其政治制度和思想也必然随之消灭。德国社民党1925年党纲:工人运动的目标是咬消灭资本主义制度。(1)早期对资本主义的立场与态度28(2)战后以来对资本主义的立场与态度变化战后特别是五六十年代以来,社会党人对资本主义的立场进一步发生变化,只注重对资本主义的伦理批判,逐步放弃对社会主义的制度追求,只是着眼于对资本主义进行改良(“医生”)。(2)战后以来对资本主义的立场与态度变化29A、从伦理道德与制度设计层面批判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法兰克福宣言》:“民主社会主义进行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不仅是因为资本主义的经济缺陷和它对广大群众的物质压迫,而且还因为它伤害了人们的道德感情。”英国工党1982年党纲也从伦理道德层面批评了资本主义的贪得无厌和自私自利。亚非拉地区的民主社会主义认为资本主义不可能解决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种种现实问题,也不会给本国民众带来福祉。A、从伦理道德与制度设计层面批判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30B、一般并不主张推翻资本主义,而是强调对资本主义的驯服战后社会党国际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繁荣将持续相当长的时期,只会被若干短暂的衰退所打断”——社会党应在现行国家制度框架内活动,再提“消灭资本主义”的口号意义不大。西方社会党人认为,所谓社民党,就是在资本主义制度范畴内保证工人利益的党,而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瑞帕尔梅:“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社会党人确实是与资本主义共同生存的。”B、一般并不主张推翻资本主义,而是强调对资本主义的驯服31C、肯定战后资本主义自我调整的适应能力及其成就“今天的资本主义制度表现了它的灵活性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可能性。”社会党国际:资本主义“在过去一两百年中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建立福利国家、承认政府对经济和社会计划的责任,增加选民、特别是以前被排斥在公共生活之外的劳动人民的政治影响。”C、肯定战后资本主义自我调整的适应能力及其成就32D、在意识形态层面始终保持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态度。不认同资本主义,而以批判的精神对待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病榻前的医生”,使命就是要医治和改造资本主义

D、在意识形态层面始终保持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态度。33(3)冷战结束以来对资本主义的立场与态度变化苏东剧变、冷战终结,时代和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民主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锋芒日益弱化。社会党国际及大多数西方社会党这时基本不触及对资本主义的制度评价,越来越少地在政治层面整体地评判资本主义,不再提及对资本主义的制度性替换,而多是对资本主义进行一些表层的或者局部领域性的批判。(3)冷战结束以来对资本主义的立场与态度变化34小结社会党人对资本主义态度的总体趋势是走向温和以及对资本主义的不断让步与妥协。因为19世纪后期以来,资本主义确实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同马恩早期的描述有所不同,资本主义还有比较强的生命力和自我调解能力,资本主义的历史不会在短期内终结。但社会党人对资本主义的立场和政策的变化,也成为它同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分水岭。社会党人从原来一支反对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政治力量,逐步演变为一支自愿融合到资本主义体制内的政治力量。小结352、对社会主义的立场与态度民主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制度追求到伦理向往以及抽象表示的演进过程。在对待社会主义的问题上,社会党人是不断地远离马克思主义,指责乃至攻击现实社会主义,在政治上有意拉开与共产党在社会主义认识上的距离,最终放弃了对社会主义的制度性追求,转而寻求在道德伦理和政策实践层面对它所认为的那种社会主义进行探索。2、对社会主义的立场与态度36(1)对社会主义认识与态度的阶段性变化A、早期追求制度社会主义德国社民党1921年纲领:要把劳动人民从资本主义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要战胜资本主义制度,为实现社会主义而斗争。英国工党1945年政策声明:工党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大不列颠社会主义共和国。B、战后以来总体趋势是转向追求伦理性的社会主义,视社会主义为一种运动战后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资本主义长期和平环境的维系——几无可能(1)对社会主义认识与态度的阶段性变化37C、尽力淡化社会主义理念中的意识形态色彩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于形势变化与现实需要,西方多数党对伦理性社会主义的追求兴致日渐,甚至连社会主义的提法也尽可能回避。德国社民党1989年以后的新纲领草案中,“民主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2006澳工陆克文:“社会主义是晦涩难懂的19世纪学说”,拒绝把社会主义视为工党价值的一部分D、吸纳其他社会思潮的思想政治主张。如融合了自由主义、生态主义、人道主义、女性主义、宗教教义等社会思潮。C、尽力淡化社会主义理念中的意识形态色彩38(2)对社会主义实现道路与手段的认知大多数社会党反对暴力革命的方式,认为暴力革命会带来“巨大的损失,难以愈合的创伤”。而主张通过和平的社会改良、“民主地、非暴力地实现社会主义”;主张通过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扩大社会主义的因素,和平长入社会主义。呼吁对现行的资本主义制度要有“耐心和责任感”,认为以民主社会主义为基础的和平变革是人类解放的唯一可行的途径。(2)对社会主义实现道路与手段的认知39法国社会党前领袖若斯潘:“改良是我们的政治特性的一个中心要素”,“我们已不再需要使用革命的豪言壮语或者关于决裂的隐喻来为自己的行动辩护了。”德国社民党:社会主义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其目标只有经过多次的妥协和让步才能达到,这些目标的实现取决于社会情况和政治上的多数。法国社会党前领袖若斯潘:“改良是我们的政治特性的一个中心要素40(3)对苏东社会主义的评价整个冷战时期,社会民主主义对苏东社会主义都是带有偏见和怀有敌意的,并对之进行了猛烈攻击和批判。社会党国际1956年伦敦特别会议指责苏东共产党人“完全歪曲了社会主义的思想”,损害了社会主义者在长期斗争中所赢得的一切政治利益和人类价值。西方社会党及社会党国际批判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认为在共产主义世界,自由仍受到野蛮的镇压,甚至把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一同视为当今世界主要的压迫型的社会,认为苏东共产党人滥用了社会主义一词,声称未来不属于共产主义等。(3)对苏东社会主义的评价41小结社会党人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演变,是它们出于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因素的考虑,使其对社会主义的立场和态度节节后退。放弃制度上的社会主义,是大多数社会党人的政治共识,其根本动机是为了求得国际资产阶级的谅解以至信任,从而能够同资产阶级保守党轮流执掌政权。这种转变也深刻反映了社会党人的改良主义本性。但并没有完全放弃社会主义思想。(社会支持群体、牵制资产阶级政党的某些道义力量)小结423、对民主问题的认识民主是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的核心。

“社会主义只有通过民主制才能完成。而民主制也只有通过社会主义才能得到完全实现”。——《法兰克福宣言》3、对民主问题的认识43(1)对民主本质的认知社会党把民主视为其党的本质属性和价值体现(2)对民主与公民权利关系的分析民主是一种价值体系,是民众自主决定自己生活的最好工具,它贯穿于人们的整个生活,个人和集体的利益在民主进程中相汇合。强调民主是就公众和个人关切的事项作出决定的一个过程,个人的生活很大程度取决于周围的社会。民主以权力分散为基础,权力的集中始终对民主构成威胁。民主需要积极的公民,对民主信任取决于公民享受民主的机会,取决于民主的活力,这种活力必须不断地得到维护。(1)对民主本质的认知44(3)对民主政治属性的判断民主社会主义认为,民主的内涵涉及广泛,民主与人权是人民权力的实质,民主是以自由与平等原则为基础,强调民主的普遍性和超阶级性,认为民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是一种历史的成果。伯恩斯坦:“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手段、目的和形式,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西班牙工社党:民主和多数人的意志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唯一办法,它应继续作为走向一个新社会而塑造社会变革的一把凿子。(3)对民主政治属性的判断45(4)对民主表现形式的阐述社会党人认为,政治民主、经济民主、社会民主和国际民主是民主的表现形式。政治民主是其核心。它的根本点就是要保障民众的自由、人权和参与各项权利,要求建立一种民有、民治、民享的社会。人们享有思想、言论结社和宗教信仰的自由,有普遍的、平等与秘密的选举权,实行多党制与议会民主制,保障司法独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尊重少数派的权利,反对专制与独裁。经济民主是其基础。它以建立混和经济制度、国家适度调控与计划管理、职工参与决策为主要内容。(4)对民主表现形式的阐述46社会民主是其关键。它以公民享有劳动、教育、福利权利等为核心内容。国际民主是其重要外在条件。它积极倡导和平主义、集体安全、民族自决、多边主义,反对帝国主义、强权政治,反对各种压迫,发展南北关系、消除贫困,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在新时期,不再提反对帝国主义,重点致力于推动全球治理。文化民主是其动力源泉。认为文化民主既是个人发展的成果,也是个人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它通过个性在体力和智力、道德方面的发展,从而使人达到自我完善,保证每人都有参与享受文化价值和建设现代文化的权利,赋予人尽其材的自由,通过教育培训,文化政策的完善以及新闻传媒的利用来实现民主社会主义的文化民主目标。社会民主是其关键。它以公民享有劳动、教育、福利权利等为核心内47(5)对党内民主问题的认识A、突出党内民主对于党自身建设的重要性。为了实现社会党的政治目标,发挥党员的积极性,社会党人必须始终不渝地扩大党内民主B、党内民主是社会党人的“组织原则”,包括民主决策和民主选举,党员广泛参与党内事务,共同决定党的重大事务。

(5)对党内民主问题的认识48C、党内民主需要一定的条件和氛围,要有批判精神。认为党内民主就是党员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志,允许党内争论。D、强调实行党内民主还必须遵循一定的“共同准则”和“法规”,要有一定的纪律约束。不能各行其是,社会党的政治生活不能成为美国化的那种松散和无政府主义。德国社民党强调要对外一致,英国工党表示不允许党内有党C、党内民主需要一定的条件和氛围,要有批判精神。认为党内民主49(6)民主政治制度民选、民有、民治政府。有限政府:政府及其首脑的权力受宪法制约;军队独立于一切政党;宪法由民选产生的立法机关制定,要反映人民意志,保护个人权利。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多党制。地方或区域高度自治,防止中央过度集权。(6)民主政治制度50小结社会党对民主的认识与探索在一定意义上揭示了民主的重要性。并注重以民主思想和原则改革党,指导党的政治实践,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提高党的行动能力。为何要高举民主的旗帜?(政治意图)社会党的民主理论与相关实践,在国内树立了较有利的政治形象,在政治竞技中得到不少好处,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方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其他政党重视民主建设、推进党自身的改革进程。小结514、对所有制和发展模式问题的认识(1)对所有制的认识与立场演变A、曾把建立和实现公有制作为社会党人的一项基本奋斗目标。19世纪-20世纪B、战后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凯恩斯主义的失灵、一些社会党国有化实践受挫之后,西方社会党对公有制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并在理论纲领及具体政策上进行了调整。改变对所有制的传统立场,不再视公有制为其经济上的奋斗目标。4、对所有制和发展模式问题的认识52C、彻底摆脱所有制对党的意识形态束缚。正是在思想上卸去了意识形态包袱,使得社会党在对所有制的认识上同资产阶级政党并无实质的区别,尤其是为那些当政的社会党在政策上抛弃国有化、推行私有化改革铺平了道路。葡萄牙社会党:社会主义不是以实行公有制为发展模式的。法国社会党:只要需要,法国社会党将毫无保留地赞成私有化。C、彻底摆脱所有制对党的意识形态束缚。正是在思想上卸去了意53(2)对经济运行体制认识和立场的演变A、一些社会党在20世纪前期或执政初期曾主张经济的计划性、国家的全面干预,认为这种国家主导型的经济体制可以限制资本的贪婪与垄断,保障社会公正以及更好地维护公众权益。(2)对经济运行体制认识和立场的演变54B、战后以来,社会党对传统经济体制及运作方式的认识与政策逐渐发生转变,大多主张社会市场经济,建立一种混和经济制度:在所有制上,强调多种所有制并存;在运行机制上,以市场为导向,但又保持国家对经济的适度调控。C、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特别是西方社会党发起所谓“第三条道路”的改革浪潮以来,大多数社会党尤其是执政的社会党掀起了革新传统经济体制的运动。它们的态度与开发日渐与传统立场拉开距离,其焦点就是在国家与市场的关系上,将重心转向市场,并且基本上放弃了计划化的立场。B、战后以来,社会党对传统经济体制及运作方式的认识与政策逐渐552006年,德国社民党理论家米舍尔维茨认为,现在的德国,国家与市场之间的平衡关系已经被打破,甚至更倾向于市场和私有化。这些都表明民主社会主义在这方面实际上是保守主义、新自由主义所主张的经济体制靠拢。2006年,德国社民党理论家米舍尔维茨认为,现在的德国,国家56(3)对发展模式认识的变化与政策调整:从强调数量型转变到质量型发展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社会党人基本上是主张走一条数量增长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推动走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道路。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许多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能源、资源日益匮乏、环境日渐恶化的情况,对此,西方社会党开始思考传统的发展模式问题,开始强调要实现经济“质的增长”,不能片面追求那种统计测定的经济增长。80年代之后,多数社会党接受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的倡仪。(3)对发展模式认识的变化与政策调整:从强调数量型转变到质量57小结

社会党人所有制、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等重大经济问题的认识,更多的是从施政的现实需要、甚至是为了能够获得执政和稳固政权的需要,而向资产阶级以及中间阶层作出政治上的妥协和让步。(改良主义)同时,社会党人毕竟生活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对20世纪特别是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有更加切实的了解和体会,因而对这些重大经济问题的认识也的确有独到之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马恩等经典作家以及民主社会主义先人的某些论断与时代局限。小结585、对公平公正和福利国家的认识社会公正和福利国家作为民主社会主义的重要理念,也是社会党社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一直成为民主社会主义的形象和标志之一,是社会党引以为豪的一大光环。后来随着形势与环境的变化,社会党人在公平与福利观方面,无论是在认识还是政策上都发生一定变化,其进步意义有所弱化。5、对公平公正和福利国家的认识59(1)对公平公正问题的认识与态度变化从总体上看,社会党人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前对公平公正问题更多的是强调结果的平等、财富分配的平等。90年代以来,当代民主社会主义已开始从原先的分配平等、结果平等转向机遇平等、条件平等,强调要把所有人都能有机会过上符合人道尊严的生活放在更重要的位置。(1)对公平公正问题的认识与态度变化60新世纪以来,由于西方大多社会党在社会公正问题上总体上是向资本让步偏多,对广大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关注重视程度减弱,因而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弹,特别是一些社会党的传统支持者在选举中抛弃了社会党。许多党后来为此进行反思,对原来在公正问题上的理想主义进行“检讨”,并迫使它们在改革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进行局部性调整。法国社会党对此强调,在公正问题上,应使社会对弱者少一些无情,对强者应多一些要求,进而建立一个更加人道的社会。新世纪以来,由于西方大多社会党在社会公正问题上总体上是向资本61(2)对福利国家的认识与立场演变A、福利国家在民主社会主义思想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平等、自由和团结的基础,是社会公正的现实体现,也是实现社会稳定、发达、团结和融洽的黏合剂。B、社会福利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应大力推动。福利国家是民主社会主义思想的根基之一。西欧社会党所追求的福利国家目标是:一是建立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二是实现充分就业;三是不断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建立庞大、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体系;四是有效运用国家再分配的调解功能,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公平分配”,保护弱势群体权益。(2)对福利国家的认识与立场演变62C、传统的福利国家思想需要根据时代变化而适时调整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传统的福利国家体制的弊端日显(财政、权责、不利可持续发展、官僚主义),社会党尤其是西方社会党开始反思福利国家问题——改革。C、传统的福利国家思想需要根据时代变化而适时调整63D、社会党对福利国家改革的思考与打算一是应当全面地考虑社会平等问题,既要坚持社会包容性,也要塑造个人的责任精神。二是要由消极性福利走向积极性福利,建设社会投资型国家。(引入市场机制,尤其竞争机制,扩大融资渠道,变消极等待型福利体制为积极主动型体制,从预防风险、提高劳动者技能角度塑造未来制度)三是要通过消肿减肥来降低传统的福利享受水准,使福利水平保持在国家可接受的程度。(德、英-不能太慷慨)四是强调要把个人重返劳动市场作为福利国家的核心。五是倡导一种权利和义务相结合的福利观念。让享受社会福利的群体也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D、社会党对福利国家改革的思考与打算64小结从政治层面看,民主社会主义无论对公平、公正还是福利国家的认识与立场,都较冷战时期有所后退,也可以说是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党人在资本和劳动的天平上更多地倒向资本。从操作层面看,西方社会党人的诸多认识与改革思路也是摆脱困境、走出重围的无奈之举。总体而言,在资本主义现实条件下,社会党人的公正观和福利国家思想确实有明显的社会进步意义小结656、“全球治理战略”1999年,社会党国际21大提出了“全球进步”主张;2003年,欧洲社会党提出了“全球治理”思想,社会党国际也在同年的22大上发出“全球社会治理”的呼吁,向全世界亮出了社会党人治理当今世界的“全球进步议程”理念。(1)社会党全球治理思想的主要政策主张A、对全球化进行必要的调控,使之为政治议程服务。B、实现一种立足于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C、推进人权与民主,将公民社会纳入全球治理体系。D、建立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多层治理体系,推动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秩序。6、“全球治理战略”66小结全球治理思想是社会党对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形势与时代环境变化进行积极、深刻思考的结果,客观上顺应了当今形势与实践发展的要求,是社会党人在新时期一个比较重要的思想与战略突破,引起国际社会的积极反响。当然,也是为复兴民主社会主义目标服务的,隐含着在更高层次上影响发展中国家发展进程的政治意图。小结67(二)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践民主社会主义在世界上有很多种发展模式。在西方有西欧大陆类型(以德国、荷兰、奥地利等社会党为代表)、英国环海类型、北欧类型、南欧类型(以法国、意大利等社会党为代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类型等;而在转型国家中有东欧类型、独联体类型;在发展中国家有亚洲、非洲、拉美发展模式等。(二)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践68其中北欧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视为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践样板,它以瑞典、挪威、丹麦、芬兰和冰岛五国社民党为代表。北欧模式,很多人称之为“福利国家模式”,其突出特征是国家通过各种法定的福利保障计划形成一种体制,建立一种社会保障网,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高度社会福利,涵盖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服务和社会补助等方面,使个人不因生、老、病、残等原因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北欧模式长期以来倍受世人关注的表现主要有:a、所得、财富分配无悬殊现象,社会保障及福利体系十分完善其中北欧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视为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践样板,它69链接资料1-----

链接资料1-----70

71在瑞典,凡是登记失业的人都有失业救济金,其金额多少视工作时间长短而定。被正式解雇一年以上的人,失业后每天可领取500瑞典克朗的失业救济金,半年到一年的,每天领取240克朗;专门的职业介绍所将失业人员的资料输入电脑,为他们提供最新就业信息和职业培训。家里人均收入没有达到13000克朗的,政府也会补足。

在瑞典,凡是登记失业的人都有失业救济金,其金额多少视工作时间72b、历年来,在全球政府的廉洁度比较中,北欧国家多在前十名,甚至前五名之列。透明国际发布2009全球“清廉指数”,新西兰以9.4分排第1位,丹麦以9.3分排第2位,新加坡和瑞典都得到9.2分排第2位.(巧晶从做百姓起、申报、纳税、大宗家庭财产1766、第一个,目前做法,经济隐私)--希拉克--收入与热情b、历年来,在全球政府的廉洁度比较中,北欧国家多在前十名,甚73C、环保意识被认为是全球最高。从政府到民间,从生产到消费,环保意识深入到每一个环节与细节。近年来,北欧一些国家屡被评为诸如“最具竞争力的国家”、“最具发展潜力的国家”等称号。C、环保意识被认为是全球最高。从政府到民间,从生产到消费,环74(三)关于民主社会主义的评价1、历史成就A、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均衡发展,欧洲民主社会主义国家相对富裕、繁荣;B、大大地缓和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实现了劳资双赢,促进了社会和谐。C、大大提高了社会的公平程度,把公平与效率较好地结合起来。据世界银行对各国的统计,北欧国家是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小的国家。(三)关于民主社会主义的评价752、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1)高税收政策使得企业与劳动者的积极性受到抑制;高赋税不仅导致资产拥有者和科技人员大量外流,而且还导致经济活力不高。

北欧国家高福利制度的运转是以高税收为基础的,即高福利要通过高税收来实现,高税收目的在于通过税收杠杆调节社会分配,保障国民的福利。“羊毛出在羊身上”,没有了高税收,也就没有了高福利。

2、面临的困境与挑战76据一份欧洲纳税人协会的报告说,瑞典是世界上税收最高的国家。这篇报告把美国排在第二十五位,排名的依据是是总税收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百分比。瑞典为51.9%,高于丹麦的49.5%和芬兰的46.5%。据一份欧洲纳税人协会的报告说,瑞典是世界77目前,过高的税收成了北欧企业的沉重包袱,压制了企业积极性,直接影响了经济发展的速度。效率不高,经济缺少活力是当今北欧国家发展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欧盟的统计数据显示,芬兰2003年的经济增长率只有2.2%,2004年为3.5%,2005年又降至2.1%。瑞典自1970到2001年,经济增长率一直都在下降,2004年仅为2.9%。2009年增长进一步放缓。目前,过高的税收成了北欧企业的沉重包袱,压制了企业积极性,直78高税收抑制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在瑞典,个人所得税约占国家总税收的50%以上。月收入超过6000克朗(100克朗约合9.42美元)就得向政府缴税,一个月收入2万瑞典克朗的人,个人所得税税率约为25%,收入越高,比例越高。瑞典政府对收入最高阶层的征税率达到84%,以致很多人抽走资本侨居国外。民主社会主义之辨课件79高税收影响了企业的积极性。除缴纳企业税外,雇主还要拿出工人工资总额的36%纳税。在人员和公司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容易流动的时代,已有越来越多的商界人士反对高税收制度。一些公司已经将总部迁出瑞典,或至少迁出一部分,以逃避国内的高额税率。瑞典全国最大的企业——爱立信公司的主要业务部门也已迁到伦敦。一项民意调查显示,瑞典每5个大企业领导人当中就有1个在考虑今后把企业迁到国外去经营。随着一些研究中心的搬迁,智力资源的外流也在加速。

高税收影响了企业的积极性。除缴纳企业税外,雇主还要拿出工人工80(2)高福利导致国家不堪重负、难以为继据有关方面估计,像北欧这样的高福利国家,只有经济增长保持在4.5%以上,才能实现充分就业,并且必须把财政蛋糕做得足够大,否则难以为继。上世纪80年代以来,北欧国家过高的福利和保障体系,在经济增长减速以后,有的已陷入窘境,国家不堪重负,发展成本加大,活力日益减弱。过高的福利保障导致的开支过大,成了北欧国家的沉重负担。有统计显示,芬兰各项福利开支加在一起,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仅2003年芬兰保障局的福利开支就高达99亿欧元。

(2)高福利导致国家不堪重负、难以为继81

近年来,北欧一些国家的执政党开始对其福利制度进行逐步的改革。如减少向失业人员发放福利金,下调所得税税率等。这些改革措施的出台意味着北欧国家正逐步放开对经济的控制,并渐渐远离以高税收高福利为特征的社会制度。这些措施尽管单独看并不具有多大意义,但累积起来,却清晰地释放出一个信号,问题和挑战使得北欧模式的基本政策正在调整中。(英、新)

近年来,北欧一些国家的执政党开始对其福利制度进行逐步的改革82(3)高福利刺激了懒惰,刺激人们早退休,抑制了就业增加链接1——瑞典人在享受高福利的同时,也为出现“养懒汉”现象而感到无奈,国内许多人不工作或消极怠工。据统计,2009年瑞典人告病假的明显增多,因为请病假可以拿90%的工资,即使是在家照管生病的子女,也可拿80%的工资补贴。在瑞典即便不工作,一个月也可领到6000克朗的社会救济金;而加班和兼职的收入,却有50%以上要纳税。大量长期请病假的事情在瑞典司空见惯。(“30%——70%”)(3)高福利刺激了懒惰,刺激人们早退休,抑制了就业增加83链接2——目前,北欧国家普遍存在失业率高、劳动力年龄老化等突出问题。瑞典2003年失业人口达到100万人,目前其失业率在欧盟国家中最高,有关方面预计2010年的失业率将达6.6%。而从2002年欧盟国家老龄就业率的数据看,瑞典则高达68%,芬兰为48%。大量失业人口加重了国家的开支,而老龄化不仅使社会福利需求增大,而且使从事财富创造的人口比例减少,这些都非常不利于社会再生产。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林德贝克批评说:北欧福利国家这种以牺牲效率为代价,过分强调社会福利的保障作用的经济模式患上了“动脉硬化症”,“对劳动缺乏刺激作用”,带来了社会发展的放慢或停滞。链接2——84链接3——“福利国家损失的不是局部的效率,而是整体的创造力。生活在瑞典,你既不必奢望自己能取得什么大的成就,也不用担心自己会穷困潦倒;既没有什么能让你兴奋,也没有什么会令你愁苦;你能够做的只是平稳而丰裕地过完一段人生……完美的福利国家是一个‘美丽新世界’,它是向往富足和宁静生活的绝大多数普通人的天堂,却是极少数天赋创造者难以忍受的玻璃牢笼。然而,当这个天堂把这些少数人关进牢笼以后,它也就迷失了前进的方向。于是,福利国家就成了静止的天堂。沐浴在纯净得没有一丝杂质的斯堪的纳维亚的阳光下,仿佛看到了人类历史的终点。……一个福利国家,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引领人类历史前进方向的世界性大国的。”链接3——85链接4——1948年艾德礼——“惯”懒人据英国政府统计,2009年该国失业者达到了240万人,这一数字创下了199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但保守党在研究了政府统计数字后认为,事实上完全靠政府养活的人远不止这240万人——如今英国约有96万名年轻尼特族(不工作、不上学、不接受培训的人),789万处于劳动年龄的人经济不能独立。链接4——86民主社会主义之辨课件87英国网民留言:“我希望首相能向那些瘾君子、大白天喝啤酒的人、没病装病的人开刀,这些福利寄生虫是社会的毒瘤!”民主社会主义之辨课件88面对社会福利制度带来的现实问题,布朗政府也想痛下决心改革。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政府最新的改革方案是在2010年4月,也就是下一届英国大选的前一个月,把英国“贫困家庭”每周所能拿到的政府补助控制在15英镑。如此一来,英国财政部的社会福利支出就能减少1.6亿英镑。面对社会福利制度带来的现实问题,布朗政府也想痛下决心改革。据89小结民主社会主义在20世纪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贡献,但这难以掩盖它在20世纪最后四分之一年代以及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和危机。自70年代以来,福利国家的弊病日益暴露出来,曾经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保护网的福利制度变成了经济发展的包袱和障碍,出现了所谓的“英国病”、“瑞典病”。经济和社会危机造成了民主社会主义的政治危机。最为明显的结果是英国和德国两大民主社会主义政党长期处于在野党地位以及连续执政几十年的瑞典社会民主党的三度下台(1976、1991、2006)。小结90它的纲领也被当时欧洲的政治媒体看成是“用意良好,却带来灾难性经济后果的社会供应纲领。”尽管“第三条道路”的提出,促使了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西方民主社会主义的复兴(“粉红色”)但是,“左”“右”折中的“第三条道路”并没有实现“超越”的预期,没能有效解决西方各国的经济、政治、社会危机,从而使自身陷入了困境。它的纲领也被当时欧洲的政治媒体看成是“用意良好,却带来灾难性91布莱尔、施罗德等人在执政后期已耻于提及“第三条道路”或是“新中间”。随着他们的卸任,轰轰烈烈的“第三条道路”不过10年光景就逐渐偃旗息鼓。尤其是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奉行“第三条道路”的民主社会主义者们必须提出相应的应急政策,才能度过难关。(破产、复兴)布莱尔、施罗德等人在执政后期已耻于提及“第三条道路”或是“新92三、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关于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几个问题辨析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与民主社会主义的异同三、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党93(1)相同或相似点A、经济领域——所有制改造、经济运行机制、分配政策B、政治领域:都强调民主对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性,都提倡尊重和保障人权C、文化领域:都重视繁荣和发展文化D、社会领域:都主张改善民生、增加福利,让普通民众分享发展成果(1)相同或相似点94(2)相异点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多元化;政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多党制和三权分立;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私有化;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多元化(2)相异点95最根本的区别:对社会主义的态度上世纪50年代以来民主社会主义不再追求对资本主义的超越,不再把社会主义视为目标,表明了“同资本主义共同生存”的立场。社会主义只是道德需要、伦理目标(中国)即使我国提出的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改善民生、增加社会福利等政策,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目的也是为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区别:对社会主义的态度962、中国是否应该走北欧式的发展道路有观点认为,北欧国家是通过改良的议会道路和平长入社会主义,我们也应该学,也搞多党制、议会制。首先,北欧国家并没有“长入”社会主义,仍然属于资本主义范畴,只不过在某些方面吸收社会主义因素有所改良。2、中国是否应该走北欧式的发展道路97其次,北欧模式具有特殊性,难以推广,更不可复制。北欧的发展模式和道路是与这些国家的历史和国情分不开的,如历史上受战争破坏较少,地处欧洲边缘、国小人少,资源相对丰富以及平等思想传播较为广泛,等等。特殊的地理位置,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使北欧国家走上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其他国家是不可能复制的。(ju)其次,北欧模式具有特殊性,难以推广,更不可复制。98再次,中国的历史和国情更是决定了不可能走北欧式的道路。(近代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缺乏改良、议会道路的社会条件,只能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今天,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实现了国家的振兴发展。况且象中国这样有十几亿人口、有几千年封建专制主义传统、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比较落后的大国,也不可能走北欧式的发展道路。再次,中国的历史和国情更是决定了不可能走993、中国是否应该试验民主社会主义的“高税收、高福利”政策?有观点认为,民主社会主义实行的“高税收、高福利”政策很成功,中国也可以试验。民主社会主义在一些国家推行这种政策,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减少了贫富对立,改善了人民生活,对维护社会的稳定有积极作用。3、中国是否应该试验民主社会主义的“高税收、高福利”政策?100但北欧模式的高福利在某种程度上是以牺牲一定的效率为代价的,这种高福利对地多人少的国家负担尚可,对人口大国是难以承受的。为什么北欧模式这样一种为人们津津乐道的高税收、高福利的制度模式,未能在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推广?因为其他国家不具备北欧诸国的条件和制度特点,北欧模式与美、日、德等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制度相比,有许多难以推广、不可复制的特殊性。但北欧模式的高福利在某种程度上是以牺牲一定的效率为代价的,这101从我国现实国情来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尽管近几年我国财政收入形势喜人,但从动态上看,我国的经济增长不可能永远维持这样一个高增长态势。当若干年之后经济进入稳定发展状态时,就会保持世界经济增长率的平均值。且财政上的任何增收在13亿人口面前,只要用除法一除,也显然无法跟发达国家去“看齐”了。从我国现实国情来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尽管近几年102(二)民主社会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借鉴与启示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中国的特权。(也在发展。三次转型纲领表述--吸收、指导思想多元。结合--另一发展途径。)——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不竭动力(生命力)——提供经验借鉴(二)民主社会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借鉴与启示1031、重视民主对社会主义的重要性伯恩斯坦表示:“民主既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它是争取社会主义的手段,它又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形式。”(《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2004年胡锦涛在法国国民议会的演讲“要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十七大报告》1、重视民主对社会主义的重要性104胡锦涛在《报告》中指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培植民主文化,是当前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A、找出问题,突破难点。着力解决理论与现实的差距问题。(当前的主要问题——理论与实际的差距、“说法”与“做法”的差距。)必须认真解决人民权力真实性问题,提高人民民主的诚信度。胡锦涛在《报告》中指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105B、着力突破“两难”问题。一是党的领导、人民做主和依法治国如何有机统一的难点问题。二是如何切实保证正确行使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难点问题。由“精英民主”向“大众民主”的转变。由“人治民主”向“法治民主”的转变。由初级民主向高级民主的转变。B、着力突破“两难”问题。1062、提倡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公平当前中国面临的另一主要问题:民生市场力量的中心是效率,社会力量的中心是公平与社会正义。当前的偏颇2、提倡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公平107城乡差别扩大背景下更有必要注重社会公平城乡差别扩大背景下更有必要注重社会公平108十七大报告中提到: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分配公平、机会公平、发展公平……)十七大报告中提到: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1093月5日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中国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他就此提出三点主张:

3月5日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中国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110要抓紧制定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政策措施,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深化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坚决打击取缔非法收入,规范灰色收入,逐步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坚决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要抓紧制定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政策措施,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111但重视社会公平并不等于必须向民主社会主义实施的福利制度看齐。而是要寻找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正义之间的均衡。

西方福利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发展膨胀到削减瘦身的这样一个改革曲线。在这个曲线中,孕育了许多经验教训,应该吸取这些经验教训,未雨绸缪,不要走弯路。但重视社会公平并不等于必须向民主社会主义实施1123、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党在发展模式与道路选择上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积极探索,提出了一些值得重视的思想主张: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倡导和重视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强调发展绿色经济、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3、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113小结民主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是社会党对自身理论、政策及时调整与对资本主义制度深刻反思的结果。社会党将马克思主义及其政策主张与本国实际相结合,与所在国的民族特点、文化传统相结合,从而找到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小结1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既深刻总结了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又充分吸收和借鉴了人类文明包括民主社会主义的优秀成果。邓小平:“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坚持“借鉴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走我们自己的路”民主社会主义之辨课件115谢谢!请多提宝贵意见!谢谢!116民主社会主义之辨

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广东省委党校哲学部余泽娜民主社会主义之辨

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广东省委党校哲学部117民主社会主义之辨课件118一个时期以来,民主社会主义在思想理论领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其影响在扩大,很受一些人的推崇。2007年2月,《炎黄春秋》发表长达1.2万字的文章《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谢韬),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容大体上就是民主社会主义,提出“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时期以来,民主社会主义在思想理论领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119以谢韬的文章为代表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此时的兴起并非某些个人的意向和偏好,而是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的。当前中国正处于从传统到现代的社会转型加速期,也是矛盾的凸显期。当前经济社会甚至政治领域出现的一些矛盾与问题,使社会各界对“中国向何处去”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这场关于民主社会主义的争论,要害就在于“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是一个事关全局的根本问题以谢韬的文章为代表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此时的兴起并非某些个人120尽管近年来这场争论引起的关注度比较高,影响也比较大,但实际上,什么是民主社会主义,不少人认识还是比较模糊。因此有必要对民主社会主义进行全面的考察,这对于我们辩证地认识民主社会主义,在吸收其某些合理因素的同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道路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尽管近年来这场争论引起的关注度比较高,影响也比较大,但实际上121主要内容一、民主社会主义的历史演变二、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实践及其评价三、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主要内容一、民主社会主义122一、民主社会主义的历史演变民主社会主义(有时候又叫社会民主主义)是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政治思想,是西方国家社会民主党(包括社会党、工党)思想体系与意识形态的名称。社会党国际目前拥有各类成员党和组织146个。其中,超过半数的政党或是执政党(接近60%)或是主要的反对党;有59个政党来自欧洲、36个来自美洲、31个来自非洲、20个来自亚太。一、民主社会主义的历史演变民主社会主义(有时候又叫社会民主123社会党国际(SI)的成员党社会党国际(SI)的成员党124民主社会主义社会党国际的成员党(亚太地区)民主社会主义社会党国际的成员党(亚太地区)125民主社会主义社会党国际的成员党(欧洲)民主社会主义社会党国际的成员党(欧洲)126民主社会主义社会党国际的成员党(非洲)民主社会主义社会党国际的成员党(非洲)127民主社会主义社会党国际的成员党(拉丁美洲)民主社会主义社会党国际的成员党(拉丁美洲)128民主社会主义社会党国际的成员党(北美洲)新民主党(加拿大)美国民主社会主义党民主社会主义社会党国际的成员党(北美洲)新民主党(加拿大)129民主社会主义由社会党国际成员、观察员或咨询员执政的国家(红色部分)民主社会主义由社会党国际成员、观察员或咨询员执政的国家130(一)民主社会主义的演变(三次转型)1、第一次转型:伯恩施坦主义A、19世纪20-30年代:小资产者和工人的联合——要求民主共和制度,以民主主义制度改造社会B、19世纪70-90年代中期:民主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交叉重叠期恩格斯:“现在情况不同了,这个词也许可以过得去。虽然对于经济纲领不单纯是一般社会主义的而直接是共产主义的党来说,对于政治上的最终目的是消除整个国家因而也消除民主的党来说,这个词还是不确切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直接领导、指导思想)(一)民主社会主义的演变(三次转型)131C、19世纪90年代-20世纪50年代末伯恩斯坦修正主义时期“世界形势发生变化,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的学说已经过时。”“无产阶级贫困化和资本主义社会必将崩溃的理论已不合事实。”“社会民主党通过宪政民主、和平渐进、点滴改良的方式改造资本主义私有制,可以和平长入社会主义。”C、19世纪90年代-20世纪50年代末伯恩斯坦修正主义时期132在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影响下,第二国际的右派和中派把民主社会主义解释成一种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在资本主义范围内通过和平与合法的议会道路来使资本主义和平进化为社会主义,并把社会民主党变成在资本主义范围内搞社会改良的党。第一次转型:修正马克思主义。这一时期,社会民主党虽然在实践中已全面转向改良主义的立场,但在理论上和纲领上仍保留了不少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词句和革命口号,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学说来支持和粉饰改良主义实践的独特局面。在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影响下,第二国际的右派和中派把民主社会主1332、第二次转型:哥德斯堡纲领A、二战后,欧洲各国社会民主党基本上已全盘接受了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的政治游戏规则,不再讳言自己是改良主义政党,声称不再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词句来装点门面了。B、1959年,德国社会民主党通过《哥德斯堡纲领》2、第二次转型:哥德斯堡纲领134民主社会主义“在欧洲植根于基督教伦理、人道主义和古典哲学”。“自由、公正、相助”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社会主义是一项持久的任务,即争取、捍卫自由和公正,而且它本身在自由和公正中经受检验”。(切断了民主社会主义在世界观和理论方面形式上仍保留着的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渊源关系,摈弃了对马克思主义所论证的社会主义“最终目标”及其“历史必然性”的信仰)民主社会主义“在欧洲植根于基督教伦理、人道主义和古典哲学”。135社会民主党由代表“工人阶级的政党”变成代表全民利益的党。主张混合所有制经济;重申公有制要求,但同时为私有制和市场竞争保留了位置。为市场竞争条件下的人民提供社会保障。“一个社会国家必须照顾公民的福利,以便使每一个人都能够行使自决权,并且促进一个自由社会的发展。”社会民主党由代表“工人阶级的政党”变成代表全民利益的党。136《哥德斯堡纲领》,从理论上概括了社会民主党所遵循的各项原则,坚持资本主义框架内的社会改良,同共产主义划清界限,并且对马克思主义只字未提。此后一段时间,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其他国家社会党以《哥德斯堡纲领》为样板。哥德斯堡纲领由此成为社会民主主义第二次转型的标志。逐步从制度社会主义向价值社会主义转向,逐步淡化社会制度变革诉求。《哥德斯堡纲领》,从理论上概括了社会民主党所遵循的各项原则,1373、第三次转型:第三条道路1998-今天

理论设计师:伦敦经济政治学院院长安东尼·吉登斯。3、第三次转型:第三条道路138上世纪70年代中期,资本主义面临生产过剩的危机,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陷入滞胀,凯恩斯主义遭到质疑。传统的以凯恩斯主义为基础、谋求充分就业和全面福利保障的福利国家式的民主社会主义难以为继。70年代末,新保守主义在许多国家得势。它用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取代凯恩斯主义,放松国家对经济的管制,大力推进私有化,限制工会权利和削减社会福利。在新保守主义咄咄逼人的攻势面前,民主社会主义因缺乏有效的对策而陷入了困境。特别是苏东剧变以后,西方政治和舆论的天平更是大幅度向右倾斜,各种媒体几乎异口同声地宣称,一切类型的社会主义包括民主社会主义已经无可挽回地失败了。民主社会主义原本指望分享苏东剧变“红利”的情况也落空了。上世纪70年代中期,资本主义面临生产过剩的危机,西方国家特别139第三条道路:介于传统的民主社会主义(国有化、高福利)和新自由主义(自由放任)之间的政策道路。第三条道路既不是针对社会革命与社会改良的历史分野,也不是针对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的冲突和对抗,而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内部传统的左/右政治意识及其政治运作模式。它要在日益衰落的福利社会主义与新自由主义之间努力寻找一条中间路线。在“超越左右”的口号下,试图把传统左翼的国家干预主义模式和新自由主义的自由市场模式的积极方面结合起来,在政治上扩大了同西方保守主义的“趋同”。

第三条道路:介于传统的民主社会主义(国有化、高福利)和新自由140放弃了公有制的原则,主张建立拥有以多种私有制占主体的混合经济模式;反对传统福利国家的高税收、高福利政策,反对国家对经济的干涉,主张建立权利和责任相统一的所谓“积极的”福利国家。

奋斗目标: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公正、团结、互助的人民的社会,反对将社会主义作为对资本主义的替代。民主社会主义之辨课件141小结修正——理论上放弃——告别社会主义(作为替代制度)反叛者——改良者——共生者小结142二、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一)理论1、对资本主义的态度与认识社会民主主义是在资本主义的现存体制下生存和发展的。如何认识资本主义,是各国社会党首先面对的问题。二、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一)理论143(1)早期对资本主义的立场与态度民主社会主义在早期(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态度比较坚定和鲜明,普遍要求以新的社会制度取代资本主义社会。英国工党1918年决议: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受到致命打击,其政治制度和思想也必然随之消灭。德国社民党1925年党纲:工人运动的目标是咬消灭资本主义制度。(1)早期对资本主义的立场与态度144(2)战后以来对资本主义的立场与态度变化战后特别是五六十年代以来,社会党人对资本主义的立场进一步发生变化,只注重对资本主义的伦理批判,逐步放弃对社会主义的制度追求,只是着眼于对资本主义进行改良(“医生”)。(2)战后以来对资本主义的立场与态度变化145A、从伦理道德与制度设计层面批判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法兰克福宣言》:“民主社会主义进行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不仅是因为资本主义的经济缺陷和它对广大群众的物质压迫,而且还因为它伤害了人们的道德感情。”英国工党1982年党纲也从伦理道德层面批评了资本主义的贪得无厌和自私自利。亚非拉地区的民主社会主义认为资本主义不可能解决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种种现实问题,也不会给本国民众带来福祉。A、从伦理道德与制度设计层面批判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146B、一般并不主张推翻资本主义,而是强调对资本主义的驯服战后社会党国际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繁荣将持续相当长的时期,只会被若干短暂的衰退所打断”——社会党应在现行国家制度框架内活动,再提“消灭资本主义”的口号意义不大。西方社会党人认为,所谓社民党,就是在资本主义制度范畴内保证工人利益的党,而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瑞帕尔梅:“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社会党人确实是与资本主义共同生存的。”B、一般并不主张推翻资本主义,而是强调对资本主义的驯服147C、肯定战后资本主义自我调整的适应能力及其成就“今天的资本主义制度表现了它的灵活性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可能性。”社会党国际:资本主义“在过去一两百年中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建立福利国家、承认政府对经济和社会计划的责任,增加选民、特别是以前被排斥在公共生活之外的劳动人民的政治影响。”C、肯定战后资本主义自我调整的适应能力及其成就148D、在意识形态层面始终保持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态度。不认同资本主义,而以批判的精神对待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病榻前的医生”,使命就是要医治和改造资本主义

D、在意识形态层面始终保持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态度。149(3)冷战结束以来对资本主义的立场与态度变化苏东剧变、冷战终结,时代和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民主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锋芒日益弱化。社会党国际及大多数西方社会党这时基本不触及对资本主义的制度评价,越来越少地在政治层面整体地评判资本主义,不再提及对资本主义的制度性替换,而多是对资本主义进行一些表层的或者局部领域性的批判。(3)冷战结束以来对资本主义的立场与态度变化150小结社会党人对资本主义态度的总体趋势是走向温和以及对资本主义的不断让步与妥协。因为19世纪后期以来,资本主义确实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同马恩早期的描述有所不同,资本主义还有比较强的生命力和自我调解能力,资本主义的历史不会在短期内终结。但社会党人对资本主义的立场和政策的变化,也成为它同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分水岭。社会党人从原来一支反对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政治力量,逐步演变为一支自愿融合到资本主义体制内的政治力量。小结1512、对社会主义的立场与态度民主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制度追求到伦理向往以及抽象表示的演进过程。在对待社会主义的问题上,社会党人是不断地远离马克思主义,指责乃至攻击现实社会主义,在政治上有意拉开与共产党在社会主义认识上的距离,最终放弃了对社会主义的制度性追求,转而寻求在道德伦理和政策实践层面对它所认为的那种社会主义进行探索。2、对社会主义的立场与态度152(1)对社会主义认识与态度的阶段性变化A、早期追求制度社会主义德国社民党1921年纲领:要把劳动人民从资本主义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要战胜资本主义制度,为实现社会主义而斗争。英国工党1945年政策声明:工党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大不列颠社会主义共和国。B、战后以来总体趋势是转向追求伦理性的社会主义,视社会主义为一种运动战后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资本主义长期和平环境的维系——几无可能(1)对社会主义认识与态度的阶段性变化153C、尽力淡化社会主义理念中的意识形态色彩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于形势变化与现实需要,西方多数党对伦理性社会主义的追求兴致日渐,甚至连社会主义的提法也尽可能回避。德国社民党1989年以后的新纲领草案中,“民主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2006澳工陆克文:“社会主义是晦涩难懂的19世纪学说”,拒绝把社会主义视为工党价值的一部分D、吸纳其他社会思潮的思想政治主张。如融合了自由主义、生态主义、人道主义、女性主义、宗教教义等社会思潮。C、尽力淡化社会主义理念中的意识形态色彩154(2)对社会主义实现道路与手段的认知大多数社会党反对暴力革命的方式,认为暴力革命会带来“巨大的损失,难以愈合的创伤”。而主张通过和平的社会改良、“民主地、非暴力地实现社会主义”;主张通过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扩大社会主义的因素,和平长入社会主义。呼吁对现行的资本主义制度要有“耐心和责任感”,认为以民主社会主义为基础的和平变革是人类解放的唯一可行的途径。(2)对社会主义实现道路与手段的认知155法国社会党前领袖若斯潘:“改良是我们的政治特性的一个中心要素”,“我们已不再需要使用革命的豪言壮语或者关于决裂的隐喻来为自己的行动辩护了。”德国社民党:社会主义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其目标只有经过多次的妥协和让步才能达到,这些目标的实现取决于社会情况和政治上的多数。法国社会党前领袖若斯潘:“改良是我们的政治特性的一个中心要素156(3)对苏东社会主义的评价整个冷战时期,社会民主主义对苏东社会主义都是带有偏见和怀有敌意的,并对之进行了猛烈攻击和批判。社会党国际1956年伦敦特别会议指责苏东共产党人“完全歪曲了社会主义的思想”,损害了社会主义者在长期斗争中所赢得的一切政治利益和人类价值。西方社会党及社会党国际批判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认为在共产主义世界,自由仍受到野蛮的镇压,甚至把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一同视为当今世界主要的压迫型的社会,认为苏东共产党人滥用了社会主义一词,声称未来不属于共产主义等。(3)对苏东社会主义的评价157小结社会党人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演变,是它们出于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因素的考虑,使其对社会主义的立场和态度节节后退。放弃制度上的社会主义,是大多数社会党人的政治共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