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心理与交通安全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aefbe1f3d94bfac18c85a45dfbb3e1d/caefbe1f3d94bfac18c85a45dfbb3e1d1.gif)
![交通心理与交通安全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aefbe1f3d94bfac18c85a45dfbb3e1d/caefbe1f3d94bfac18c85a45dfbb3e1d2.gif)
![交通心理与交通安全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aefbe1f3d94bfac18c85a45dfbb3e1d/caefbe1f3d94bfac18c85a45dfbb3e1d3.gif)
![交通心理与交通安全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aefbe1f3d94bfac18c85a45dfbb3e1d/caefbe1f3d94bfac18c85a45dfbb3e1d4.gif)
![交通心理与交通安全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aefbe1f3d94bfac18c85a45dfbb3e1d/caefbe1f3d94bfac18c85a45dfbb3e1d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交通心理与交通安全袁媛第1页,共66页。第2页,共66页。第3页,共66页。第4页,共66页。第5页,共66页。第6页,共66页。第7页,共66页。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我国,有的城市由于心理状态引发的交通事故的概率是正常开车时的4倍。“易发生事故的驾驶员往往具有潜在的、特定的心理特征:盲目自信,思想麻痹,出现异常时感到出乎意外,表现惊慌失措、束手无策;侥幸心理,图省事,怕麻烦;注意力转移导致决策匆忙,忙中出错;骄傲自大,过高地估计自己,对出现的异常情况满不在乎,对危险不易察觉;对工作有厌倦感,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活动能力低下;情绪不良,情绪波动反常,好走极端,控制能力减弱。第8页,共66页。举例说,许多人开车‘斗气’就是一种不良的情绪。在这种情感状态下,人的分析能力受到抑制,控制自己的能力减弱,往往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行动的意义和后果,结果造成事故。”触目惊心的车祸录像bbs/dispbbs.asp?boardid=207&id=30723第9页,共66页。主要内容驾驶员个性特性驾驶员反应特性驾驶员视觉特性驾驶员心理特性驾驶员的可靠性事故心理:影响驾驶员行车安全的心理特征防止交通事故的心理对策第10页,共66页。驾驶员个性特征性别差异男性(外倾型);女性(内倾型)年龄差异一般情况,紧急情况;获执照时间;夜间炫目回复时间;(表4-1各年龄组驾驶员的交通事故情况;表4-2年龄与交通事故的关系)第11页,共66页。气质差异多血质: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容易变换等。胆汁质: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亦冲动、心境变换剧烈等。粘液质:安静、稳重、反应缓慢、沉默寡言、情绪不易外露、注意力稳定但又难于转移、善于忍耐等。抑郁质:孤僻、行动迟缓、体验深刻、善于察觉到别人不易察觉的细小事物。第12页,共66页。第二节驾驶员的反应特性信息处理过程(图4-1)反应时间(听觉最快)反应时间的测定方法(图4-3)反应时间的特性表(4-4)、表(4-5)反应时间与反应者的年龄与性别有关(图4-4)第13页,共66页。2。视力人通过视觉器官分辩细小物体能力(40km/h、70km/h、100km/h)1)静视力静止不动所检查的视力
驾驶员视力要求>0.7第三节驾驶员的视觉特性第14页,共66页。2)动视力(速度、年龄)人与视标处于相对运动状态下的视力动视力与显示时间、相对速度、照度、驾驶员年龄有关显示时间越短、相对速度越快、照度越低、驾驶员年龄越大动视力下降大图4-6动视力与速度的关系第15页,共66页。3)静动视力关系与个体、年龄有关4)夜间视力照度:落在受照射的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单位LX常见照度对比:办公室300~500lx商店局部陈列室2000~3000lx白天室外10000lx隧道内100lx日落前1000,日落30分钟100lx,日落50分钟1lx第16页,共66页。黄昏时刻危险性变大原因:日落前后照度相差悬殊,物体反光急剧变弱光照度下降,眼睛暗适应尚未完全形成,锥体细胞视觉功能下降第17页,共66页。夜视力与物体关系:物体大小物体对比度物体颜色观察路面发现行人物体高度对比度与认知视距和确认视距的关系(表4-6)灯照距离有限,远处物体看不见对比度大有利于发现目标夜间辨别能力差,不同颜色有区别与白天不同有其特点浅色易发现(图4-7)第18页,共66页。3。视觉适应光照发生强烈变化,人眼睛要经过一段时间适应,才能看清物体。视觉适应特点:暗适应慢,明适应较快亮适应:由暗到亮缓和照明(城郊路灯、隧道)暗适应:由明处到暗处眼睛适应过程第19页,共66页。4。眩目眼睛受到强光刺激后,出现暂短性视觉障碍,看不清目标眩目分类:生理眩目:强光入射眼内,造成视觉伤害,降低视觉功能(车头灯、电影院)心理眩目:常受高亮度光源刺激,使视觉产生不舒服感觉或疲劳感(连续路灯、电影院小灯)怎样防止眩目会车150米处互闭远光灯注意不能使用远光灯场合道路中心设置防眩目装置(中心隔离带植树)防眩眼镜第20页,共66页。5。行驶中的视觉空间特性注视点的变化行车过程需不断变换注视点变化注视点需要时间人眼看清物体范围:垂直方向60,水平方向80注视点变化需占用时间隧道视觉车速越快,注视点迁移车速反应偏差汽车驾驶员不看车速表,只根据周围景物的移动身体的感受就能判断汽车的行驶速度。这种判断与实际车速偏差速度错觉的视知觉因素:即连续的影响和适应性的影响。
注意视觉偏差副作用影响,主动防范第21页,共66页。驾驶员对速度的自我感觉第22页,共66页。6。视野静视野动视野第23页,共66页。7。色觉色彩在心理上的作用色与温度:红、蓝色与安全感:亮大上,亮小下色与轻重:亮大-轻,亮小-重色与刺激:暖色、冷色色与适应:冷色、暖色色与对比效应:绿-红,绿-灰表4-8在各种气候条件下不同颜色的视认性第24页,共66页。色彩调和与交通安全:提高视认性、引起注意、提高识别能力黄底黑字、白底绿字、白底红字、白底蓝字、白底黑字第25页,共66页。三、驾驶员心理特征1。感觉与知觉感觉指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与人的感觉器官,在人脑中产生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产生感觉必须具备的条件
A.主体具有感受能力
B.客观外界的刺激事物要有足够的强度,能为主体所接受
第四节驾驶员的心理特性第26页,共66页。2)感觉作用提供客观世界的丰富信息感觉是一切较高级、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感觉种类外部感觉:视、听、嗅、触觉等内部感觉:动、平衡、内脏第27页,共66页。3)知觉知觉使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综合)反映4)知觉特点知觉是对客观事物整体反映知觉是客观刺激与已有经验共同作用结果知觉信息加工过程:分析、比较、决策第28页,共66页。5)知觉种类A.空间知觉对物体形状、大小、距离、方位等反应。会产生错觉B.时间知觉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C.运动知觉人对物体在空间移动的知觉第29页,共66页。6)知觉的固有特性知觉的选择性根据当前的需要有选择地把其中一部分作为知觉对象,构成一个整体,使之得到清晰的知觉,这就叫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对现时事物的知觉,需有以过去经验、知识为基础的理解,以便对知觉的对象作出最佳解释、说明。知觉的这一特性叫理解性。100%,95%第30页,共66页。知觉的整体性知觉整体性是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组织加工的过程。知觉的恒常性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候,知觉映象仍保持不变7)感觉与知觉的联系和区别相同:客观事物作用与感觉器官在头脑中的反映区别:个别属性和综合反映第31页,共66页。2。注意注意的概念注意是人们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对象的指向和集中1)注意的基本特点:注意的指向性指心理活动指向某个对象,而离开其余对象注意的集中性当心理活动指向某个对象时心理活动便离开其他无关事物指向与集中关系指向市集中前提和基础,离开集中,指向失去意义第32页,共66页。2)注意种类和转换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目标,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容易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刺激物的新异性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对比关系刺激物地活动和变化有意注意:有意注意事是有预定目标,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第33页,共66页。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互相转移2种互相转移对行车有利,有助于注意力耐久性3)注意的强度和稳定性注意强度指认识客体现象或活动时注意程度注意稳定性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一活动或对象上所能持续时间注意起伏注意的稳定性与人训练、人体状态有关注意力分散:由于单调刺激物长时间和无关刺激干扰第34页,共66页。4)注意集中和转移注意集中指把知觉集中在某一客体对象上,与此同时离开其他对象和活动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第35页,共66页。5)注意范围和分配注意范围:在同一时间,人能清楚地觉察或认识对象数量,扩大注意范围办法:了解对象特征,找规律提高驾驶熟练程度丰富知识、经验、有利于扩大注意范围注意力分配:注意总方向不变,在同一时间把注意分配到2个或2个以上对象活动上分配条件:几种活动必须有一种或数种达自动化熟练程度将注意力分配到最危险对象上第36页,共66页。3.情绪与情感1)概念情绪和情感是人类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愿望、观点而产生的态度反映。2)情绪与情感不同点a.情绪的生理性和情感的社会性情绪是与生理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而情感则是与社会性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第37页,共66页。b.稳定性不同情绪是会随着情境的改变,以及需要满足情况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情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是对事物态度的反映,是构成个性心理品质中稳定的成分。c.情绪表现的外显性和情感表现的内在性3)情绪种类(1)心境心境是一种深入的、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如得意、忧虑、焦虑等。第38页,共66页。(2)激情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性的情绪状态(3)应激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急状况下出现的情绪状态,是人对意外的环境刺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例如,地震、火灾,人们迅速作出判断,使机体各部分动员起来处于高度紧张的应激状态是十分必要的。应激活动具有二重性加强应急训练,提高应激能力第39页,共66页。4)驾驶情绪与交通安全驾驶员避免激情状态下工作,具有良好心境和正确应激能力4)情感道德感:个体根据一定社会道德行为标准评价自己或他人行为举止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理智感:人对某认识事物或追求结果产生情感体验美感:依社会美的标准,对事物评价感受第40页,共66页。四、驾驶员的反应特性反应时间:机体接受外界信息直到作出反应动作的时距1。简单反应和复杂反应简单反应:单一刺激物作出单一确定反应所需时间复杂反应:机体对2种(或以上)不同刺激物,在各个可能的选择中,选择一个(或以上)符合要求的反应第41页,共66页。复杂反应与刺激数关系:刺激数复杂反应时间刺激数复杂反应时间11856532231675703364860144349619548710622第42页,共66页。2.影响反应时间的因素1)刺激与反应刺激对象不同的感觉器官反应时间不同刺激强度反应时间随刺激强度增大而缩短刺激信号的空间位置空间距离越大、视距角度越小,反应时间长刺激物对比度刺激物与背景对比度越大,反应时间越短第43页,共66页。2)个体状态与反应个体状态包括:准备状态、训练因素、年龄和性别、个体差异3)情绪、注意与反应情绪不好,注意力分散使反应速度下降4)车速与反应速度越高,人体处于紧张状态,反应变慢5)疲劳驾驶疲劳驾驶表现:无力感注意功能失调感觉功能失调动作不灵活、不协调记忆和思考能力下降自制力减退第44页,共66页。(1)产生原因睡眠:睡眠不足、睡眠质量、瞌睡周期影响驾驶时间超时:各国规定不同,5~10小时/天驾驶员身体条件影响车内外环境影响(2)疲劳驾驶对安全行车影响意识水平下降、感觉迟钝反应时间变长动作准确性下降判断和驾驶错误增加第45页,共66页。(3)疲劳预防
保证足够的睡眠,一般保证8小时控制连续驾车时间,一天10小时内,每次2小时合理安排休息时间行车途中的自我调节注意饮食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科学管理和疲劳检测第46页,共66页。6)饮酒与反应视觉、触觉下降思考、判断力下降记忆力下降情绪不稳第47页,共66页。五、驾驶适应性1.驾驶适应性的意义指从事或准备从事驾驶工作的人员心理适合驾驶工作程度2.影响驾驶适应性因素生理、心理、驾驶观念第48页,共66页。六、人体生物节律对行车安全影响1。人体生物节律奥地利心理学家提出人体23天体力循环,情绪28天循环,智力33天循环学说和理论第49页,共66页。第50页,共66页。第51页,共66页。第二节、行人心理一、行人交通特性行人以自己与汽车间距离和速度决定是否穿越街道行人自由度大行人结伴而行,不怕汽车对汽车性能和危险性认识不足过街过程注意力分散或高度集中对车辆过于敏感其它第52页,共66页。二、不同行人的行为特点1。儿童行为特点认识局限性不当穿越道路方法对成年人依赖性生理因素常在道路上玩耍第53页,共66页。2。老年人行为特点身体、反应、意识交通事故是老年人意外伤害的主要形式第54页,共66页。老年人交通事故特征:1)老年人大多交通安全知识了解不多、交通法规意识和交通安全意识淡薄。2)老年人一般听力、视力下降,反应迟缓,活动灵活性差。遭遇交通事故时,容易判断失误,缺乏应急能力。3)老年人一般体质较弱,常有慢性疾病,一旦受到交通事故创伤的刺激,死亡率高。第55页,共66页。老年人交通安全教育对策:定期组织有老年人的家庭进行预防交通事故方面的宣传教育提倡老年人穿着艳丽服装,戴白色、天蓝色、浅绿色的配有反光板的帽子加强路面管理和驾驶员管理实施无障碍道路设计,改善老年人出行的道路安全环境第56页,共66页。3。青壮年行为特点4。女性行为特点第57页,共66页。5.司机如何避让行人正常行人存在侥幸心理,“不怕车撞”行人害怕车辆行人麻痹大意行人谈笑风生行人陷入沉思行人成群结伴行人躲避尘泥行人不急、不躁不用高音喇叭、不得高速通过鸣号、控车、停车减速鸣号、慢过减速、多鸣喇叭、避让谨防突然穿越公路减速、慢行第58页,共66页。精神失常行人身体残疾行人儿童老人醉酒人恶劣天气行人不理、不睬,低速缓过减速、绕行低速慢行提前减速,适当鸣号,绕行减速、绕道、避让鸣号、慢行第59页,共66页。青少年交通事故心理分析交通事故的特点突发性、瞬时性、连锁性青少年交通事故的心理抢时间,顾此失彼;精力分散;盲目自信。第60页,共66页。第三节、事故心理1。影响驾驶员行车安全的心理特性影响驾驶员行车安全的四个特性1)先天能力指人先天获得的某些能力,观测、反应等2)后天能力通过学习而获得的驾驶车辆的知识、技能和经验3)动机和态度动机和态度折射出驾驶员对行车安全的态度和责任性第61页,共66页。4)生活背景驾驶员在社会或家庭遇到问题,而苦恼影响驾驶员行车安全2.违章驾驶员心理分析侥幸心理迷信心理过于自信麻痹心理认为违章不会被抓,或不会出事故受封建迷信影响,淡化安全防范意识过高估计个人驾驶水平,忽略交通复杂性道路交通状况好而放松警惕第62页,共66页。对策1)加强驾驶员心理训练,提高心理素质现实驾驶员训练只注重操作技能训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办公室翻新补贴合同协议书
- 智能机器人研发与销售合作合同
- 中秋月饼购销合同书
- 无人机技术开发与应用作业指导书
- 农业休闲旅游与三农深度融合策略研究
- 化妆品买卖合同
- 房屋买卖合同协议书
- 个人地皮转让协议书
- 人力资源管理关键步骤指导书
- 国际贸易进口合同履行流程
- 【语文】第23课《“蛟龙”探海》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2024年决战行测5000题言语理解与表达(培优b卷)
- 2022年河北邯郸世纪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万物有灵且美(读书心得)课件
- 住院患者跌倒坠床质量控制管理考核标准
- 人民医院医共体财务管理部工作手册
- 战略规划培训luqiang课件
- 高三日语一轮复习之自谦语句型课件
- YYT 0325-2022 一次性使用无菌导尿管
- 收取执行款银行账户确认书
- 重走长征路卡通思维导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