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青岛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测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20分)楚灵王即位,欲为霸,会诸侯,使椒举如晋求诸侯。晋君欲勿许。司马侯曰:“不可。楚王方侈,君其许之,修德以待其归!若归于德,吾犹将事之,况诸侯乎?若适淫虐,楚将弃之,吾谁与争?”公曰:“晋有三不殆,其何敌之有?国险而多马,齐、楚多难,有是三者,何向而不济?”对曰:“恃马与险,而虞邻之难,是三殆也。恃险与马,不足以为固也,从古以然,是先王务德音以亨神人,不闻其务险与马也。若何虞难?齐有仲孙之难而获桓公至今赖之晋有里克之难而获文公是以为盟主卫邢无难狄亦丧之故人之难不可虞也恃此三者而不修政德,亡于不暇,有何能济,君其许之。”乃许楚。灵王遂为申之会,与诸侯伐吴,起章华之台,为干溪之役,百姓罢劳怨怼于下,群臣倍畔于上,公子弃疾作乱,灵王亡逃,卒死于野。故曰:“晋不顿一戟,而楚人自亡。”司马侯之谋也。楚平王杀伍子胥之父,子胥出亡,挟弓而干阖闾,阖闾欲兴师伐楚。子胥谏曰:“不可。臣闻之,君子不为匹夫兴师,且事君犹事父也,亏君之义,复父之仇,臣不为也。”于是止。蔡昭公朝于楚,有美裘,楚令尹囊瓦求之,昭公不予,于是拘昭公于郢。数年而后归之,昭公济汉水,沉璧曰:“诸侯有伐楚者,寡人请为前列。”楚人闻之,怒,于是兴兵伐蔡。蔡请救于吴。子胥谏曰:“蔡非有罪也,楚人无道也,君若有忧中国之心,则若此时可矣。”于是兴兵伐楚,遂败楚人于柏举,而成霸道,子胥之谋也。故《春秋》美而褒之。(节选自《新序·善谋》)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齐有仲孙之难而获桓公/至今赖之/晋有里克之难而获文公/是以为盟主/卫邢无难狄/亦丧之故/人之难不可虞也/B.齐有种孙之难而获/桓公至今赖之/晋有里克之难而获/文公是以为盟主/卫邢无难狄亦丧之/故人之难不可虞也/C.齐有仲孙之难而获难公至今赖之/晋有里克之难而获/文公是以为盟主/卫邢无难狄亦丧之故/人之难不可虞也/D.齐有仲孙之难而获桓公/至今赖之/晋有里克之难而获文公/是以为盟主/卫邢无难状亦丧之/故人之难不可虞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调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殆,意为危险,与“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中的“殆”含义相同B.务,意为致力、从事,与《过秦论》中“务耕织”的“务”含义不同。C.倍,同“背”,与《鸿门宴》中“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的“倍”含义相同。D.前列,文中是指先锋、先头部队,与我们平常所说的“位居前列”含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司马侯劝晋君暂时迎合楚王,若楚王仁德,诸侯自然会去侍奉他,否则,普国再去灭掉楚国来争霸。B.楚灵王召集诸侯会盟后发动战争,兴建宫室,导致众叛亲离,这恰好印证了司马侯“淫虐将遭弃”的观点。C.伍子胥出逃到吴国,吴王阖闾想出兵帮他报仇,但子胥劝阻吴王,不能为了给子胥报仇而损害君王道义。D.蔡昭公因一件美裘触怒楚国贵族,被囚数年才获释。回国途中他立誓报仇,后求救于吴,吴最终打败楚国。13.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侍此三者而不修政德,亡于不暇,有何能济,君其许之。(2)蔡非有罪也,楚人无道也。君若有忧中国之心,则若此时可矣。14.请结合文本分析司马侯与伍子胥的“善谋”智慧。(3分)参考答案:10.D11.B12.A13.①依靠(你所说的)三种条件,而不去修养政教仁德,恐怕连救亡的空暇都没有,又怎么能达到目的呢?你还是答应楚国吧。②蔡国并没有罪过,是楚国无道。君王如果有占据中原的想法,现在正是时候。14.在楚国请求晋国支持其进行诸侯的会盟时,晋平公本来不同意,但司马侯认为要看楚王的发展趋向。如果楚王趋向仁德,将来楚国一定会强大,那时晋国都会臣服于楚国;而如果楚王趋向于骄奢淫逸,则楚国一定会向亡国的方向发展。所以应该答应楚国的请求。最后楚王果然向骄奢淫逸的方向发展,最后逃亡过程中死在荒野中。晋国不费一兵一卒而楚国自己就衰落了。在楚平王杀害伍子胥的父亲后,吴王要攻打楚国为伍子胥报仇,但伍子胥制止了吴王,认为这不符合规矩。在收到蔡国向吴国的求救后,伍子胥认为此时有合理的理由来攻打楚国,所以劝吴王出兵伐楚,并取得胜利,成为诸侯的霸主。【解析】10.句意:齐国发生了公孙无知夺取政权的内难,因而获得了齐桓公,齐国到现在还依赖着桓公的霸业。晋国发生了里克的作乱,而得到了晋文公,所以晋国发展成为盟主。卫国、邢国都没有发生内难,狄人也灭亡了他们。所以别人的患难,是不可高兴的。“桓公”作“获”的宾语,共同构成动宾结构,不可断开,排除BC。“卫邢无难”主谓宾结构完整,“狄”应作下一句“亦丧之”的主语,应在其前断句,排除A。故选D。11.B.“务……与《过秦论》中‘务耕织’的‘务’含义不同”说法错误。两者的意思相同,都是致力、从事的意思。“是以先王务德音以享神人”的句意:所以前代的帝王一定要致力于修养仁德用来祭享神灵和人民。“务耕织”的句意:从事耕作纺织。故选B。12.A.“晋国再去灭掉楚国来争霸”说法错误。从文中“若适淫虐,楚将弃之,吾谁与争”可知,司马侯认为如果楚王荒淫虐乱,诸侯就会抛弃他,到那时就没有谁来同晋国争霸了。所以并非要去灭掉楚国来争霸。故选A。13.①“恃”,依靠,凭借;“修”,修养,培育;“济”,达到。译文:依靠(你所说的)三种条件,而不去修养政教仁德,恐怕连救亡的空暇都没有,又怎么能达到目的呢?你还是答应楚国吧。②第一个“若”,如果;“忧中国之心”,此处指占据中原地区;第二个“若”,像。译文:蔡国并没有罪过,是楚国无道。君王如果有占据中原的想法,现在正是时候。14.对于司马侯的智慧,可以从文中他劝晋平公同意楚国会盟的请求可以看出。他看到楚国的势力正在扩大,如果晋国不同意楚国会盟的请求,很可能会造成两国间的冲突,这对晋国是不利的。他劝晋平公静观待变,看看楚国会向哪个方向发展,如果楚国趋向仁德,将来楚国一定会强大,那时晋国都会臣服于楚国;而如果楚王趋向于骄奢淫逸,则楚国一定会向亡国的方向发展。他从楚国的行为中已经感觉到楚国有趋向于骄奢淫逸方向发展的苗头,而最后的结果也证明了他策略是有效的。而伍子胥的智慧则是体现在战争要有合适的理由,这样才能在道德上占据优势。在楚平王杀害伍子胥的父亲后,吴王要攻打楚国为伍子胥报仇,但伍子胥制止了吴王,因为“臣闻之,君子不为匹夫兴师。且事君犹事父也。亏君之义,复父之仇,臣不为也”。此时如果攻打楚国,在道义上是站不住脚的。而在“蔡请救于吴”后,伍子胥认为此时时机已经成熟,所以劝吴王攻打楚国,同时解决对中原地区的国家。最后吴国打败楚国,并成为诸侯的霸主。参考译文:楚灵王即位后,想成为诸侯的霸主,于是要举行诸侯的会盟,派椒举到晋国协商要求诸侯参加(由楚国主持的)盟会。晋平公想不答应这一要求。司马侯说:“不可以。楚灵王正在张大势力,你答应他的要求,而修养道德来等着看他的趋向。如果他趋向德政,我们还要服从他们,更何况各诸侯国呢?如果上天把他们放到荒淫虐乱的境地,楚国就会放弃诸侯,我们又能有谁来与争霸呢?”晋平公说:“晋国有三方面不致危难的条件,会有什么敌人呢?国家地形险要而多有马匹,齐国、楚国多灾多难,有这三条,我们去哪里会达不到呢?”司马侯回答说:“依靠地形险要和马匹众多,又乐于邻邻国的内难,是三种危机。依靠险要和马匹多,并不可以作为巩固国家的基础,从古以来就是这样。所以前代的帝王一定要致力于修养仁德用来祭享神灵和人民,没有听说过一定要靠地形险要与马匹多。为什么要为邻国的患难高兴呢?齐国发生了公孙无知夺取政权的内难,因而获得了齐桓公,齐国到现在还依赖着桓公的霸业。晋国发生了里克的作乱,而得到了晋文公,所以晋国发展成为盟主。卫国、邢国都没有发生内难,狄人也灭亡了他们。所以别人的患难,是不可高兴的。依靠(你所说的)三种条件,而不去修养政教仁德,恐怕连救亡的空暇都没有,又怎么能达到目的呢?你还是答应楚国吧。”晋平公就答应了楚国使者的要求。楚灵王于是在申地举行了诸侯大会,与诸侯一起去讨伐吴国。并修建章华台,进行了在干溪的战事。这些事让(楚国的)百姓在下面因为辛劳而怨声载道,大臣在上面背叛(楚灵王)。公子弃疾于是发动叛乱,楚灵王出逃外国,最后在荒野死去。所以说:“晋国都没有顿一下戟楚国就灭亡了”,这都是司马候的谋略啊。
伍子胥的父亲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逃出楚国。伍子胥便挟着弓,亲自侍奉吴王阖闾。阖闾就准备将替伍子胥报仇。伍子胥说:“不能这样,我听说诸侯不替一个平民报仇。况且侍奉君主犹如侍奉父亲一样,损耗君主的德行,报杀父之仇,我不可以这样做。”这样攻打楚国的计划就暂且搁置。蔡昭公去楚国朝见,有一件漂亮的羔裘皮衣,楚国的令尹囊瓦就向蔡昭公索求羔裘皮衣,蔡昭公不给。于是蔡昭公就被囚禁在楚国的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产2万吨PAM装置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蜂胶制品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买卖合同范本
- 电影植入广告合同范本
- 荒山绿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议书
- 2025年个人二手车买卖合同样本(2篇)
- 中国高领土开采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设备融资租赁合同范文
- 镁合金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立项
- 五金商标冲压模具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幼儿园学习使用人民币教案教案
- 2023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科学真题(解析版)
- 语言学概论全套教学课件
-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概论
- 《史记》上册注音版
- 2018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数学试卷含解析
- 测绘工程产品价格表汇编
-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课件
- 装饰图案设计-装饰图案的形式课件
- 护理学基础教案导尿术catheterization
- ICU护理工作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