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教师备课用纸-PAGE2-PAGE安徽工程科技学院教务处PAGE49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目的]掌握计算机的概念、特点及其应用领域了解计算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中的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数制转换了解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及其硬件配置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分类及防治措施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教学重点]微型机的使用[教学难点]计算机中的数和码[教学方法和手段]借助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课外作业]教材习题一单项选择题[学时分配]课堂讲授2学时,上机实验2学时[教学内容]计算机文化一词的由来计算机文化一词起源于1981年召开的第三次世界计算机教育会议(WorldConferenceonComputerinEducation,3rd,1981,简称WCCE’81)。当时,微型机的发展正处在起步阶段,一批与会学者高瞻远瞩,预见计算机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呼吁人民要高度重视计算机知识的教育,在这次会议上,人们首次使用了“计算机文化”(ComputerLiteracy)一词。WCCE’81所提的计算机文化,就是“计算机应用知识与应用能力”。包括: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简单使用;常见的应用软件的使用。1.1计算机概论 1.1.1什么是计算机1.1.2计算机的特点 1.1.3计算机的应用领域1.1.4计算机的分类1.1.5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1.1.1什么是计算机计算机是电子数字计算机的简称,是一种自动地、高速地进行数值运算和信息处理的电子设备。它主要由一些机械的、电子的器件组成,再配以适当的程序和数据。程序及数据输入后可以自动执行,用以解决某些实际问题。计算机中的各个物理实体称为计算机硬件;程序和数据则称为计算机软件。1.1.2计算机的特点1.运算速度快现在的电子计算机可以达到每秒上亿次,甚至更高。常用的指标有:①主频:微处理器时钟的频率,频率越高,运算速度越快。如PⅣ1.2G(1.2GHz)。②存取周期:存储器进行一次完整的写操作和读操作所用的时间。系统总线速度高达100MHz的SDRAM的读写周期为10ns~15ns(纳秒)。③运算速度:每秒钟计算机能够执行的指令的条数。2.计算精度高由于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数字进行运算,因此可以通过增加表示数字的设备和采用编程技巧,使数值计算的精度越来越高。例如对圆周率的计算,数学家们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只算到小数点后500位,而使用计算机很快就算到小数点后200万位。3.自动化程度高计算机与以前所有计算工具的本质区在于它能够摆脱人的干预,自动、连续地进行各种操作。计算机从正式操作开始,到输出结果,整个过程都是在程序控制下自动进行的。4.存储容量大电子计算机可以将大量的信息存储在存储器中。例如,一张光盘就可以存储650M字节的内容。常用的计量单位有:位(bit)、字节(Byte)。1Byte=8bit,1KB=1024B(Byte),1MB=1024KB=1048576B,1GB=1024MB=1048576KB=1073741824B,1TB=1024GB。5.具有逻辑判断能力逻辑判断能力使得计算机具有智能特点。在1997年举行的人机国际象棋大战中,一台名为“深蓝”的超级计算机击败了国际象棋的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轰动了世界。应氏基金悬赏1000万美元做围棋程序击败职业九段。1.1.3计算机的应用领域1.科学计算2.数据处理3.自动控制4.计算机辅助系统计算机辅助系统包括:CAD,CAM,CAE,CAT和CS等。①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omputer-AidedDesign):是指通过计算机帮助各类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取代传统的从图纸设计到加工流程编制和调试的手工计算及操作过程,使设计速度加快,精度、质量大大提高,在飞机设计、建筑设计、机械设计、船舶设计、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等领域应用非常广泛。②计算机辅助制造CAM(Computer-AidedManufacturing):是指用计算机进行生产设备的管理、控制和操作的技术。例如,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和生产过程中,要经过设计制图、照相排版、光刻、扩散和内部连接等多道复杂工序,如果采用人工技术则难以解决,而采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则可以很好地解决各个难点。③计算机辅助教育CAE(Computer-AidedEducation):包括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管理教学CMI。其中CAI是通过人机交互方式帮助学生自学、自测,代替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料和各种问答方式,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图文并茂。④计算机辅助测试CAT(ComputerAidedTest):是利用计算机处理大批量数据,完成各种复杂的测试工作的系统。⑤计算机模拟CS(ComputerSimulation):是利用计算机模拟进行工程、产品、决策的试验,模拟军事演习以及模拟训练。5.逻辑关系加工及人工智能6.计算机网络1.1.4计算机的分类通常根据计算机的系统规模的大小和功能的强弱不同,将计算机分为:1.巨型机2.大、中型计算机3.小型机4.微型机1.1.5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1.计算机的产生1822年英国人CharlesBabbage提出了“自动计算机”概念,1834年他所设计的差分机及分析机已经具备了现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件。20世纪中叶,电子技术发展迅速,1943年在美国陆军部的主持下,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莫尔电工系的JohnMauchly和PresperEckert博士开始研制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计算机ENIAC,重30吨、占地170平方米、使用了18000多个电子管、5000多个继电器、电容器、耗电150KW的庞然大物拉开了人类科技革命的帷幕。在第一台计算机ENIAC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中,英国科学家艾兰·图灵,如图1-2所示,建立了图灵机的理论模型,发展了可计算性理论,奠定了人工智能的基础。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如图1-3所示。冯·诺依曼第一次提出了计算机的存储概念,奠定了计算机的基本结构。2.计算机的发展(1)第一代计算机(1946年~1958年)采用电子管作为基本元件,主存储器采用汞延迟浦线,其特点是主存存储器容量小、速度慢、机器体积大、重量大、功耗大、成本高。(2)第二代计算机(1959年~1964年)采用晶体管作为基本元件,主存储器采用磁芯存储器,其特点是主存储器容量加大、运算速度加快、减小了体积、重量、功耗及成本,提高了计算机的可靠性。(3)第三代计算机(1965年~1971年)基本电子元件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几十至几百个/mm2),其特点是功能进一步增强,体积功耗进一步降低。(4)第四代计算机(1971年至今)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几万至几千万个/mm2),主存采用半导体存储器,容量大大增加,外存主要有磁盘、光盘,运算速度可达几亿次/秒,计算机开始向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多元化的方向前进。(5)中国曙光公司的曙光4000A以每秒11万亿次峰值速度列为全球第十,这是中国超级计算机得到国际认可的最好成绩。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跨越10万亿次计算研发、应用的国家。另外,据今年6月TOP500超级计算机排名,中国入选500强的超级计算机已经上升到19台,占世界500强的3.8%,仅列在美、德、英、日之后,是亚洲超级计算机增长最快的国家。目前我国科学家正在进行百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项目研究,产品有望在2008年前推出。2000年图灵奖得主姚期智姚期智(AndrewChi-ChihYao,1946年12月24日-),美籍华人,世界著名计算机科学家,2000年图灵奖得主,目前是清华大学教授。
姚期智祖籍湖北孝感,1946年平安夜出生于上海,幼年随父母移居台湾。1967年,姚期智毕业于台湾大学,之后赴美国深造。1972年获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75年获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UIUC)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之后,他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1975—1976)、斯坦福大学(1976—1981,1983—1986)、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981—1983)等美国高等学府从事教学和研究,1986年至2004年任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从2004年9月至今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教授。此外,姚期智还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人文及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及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姚期智获得过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GeorgePolya奖,美国计算机协会算法与计算理论分会(ACMSIGACT)DonaldE.Knuth奖等荣誉。2000年,因为姚期智对计算理论,包括伪随机数生成,密码学与通信复杂度的诸多贡献,美国计算机协会(ACM)决定把该年度的图灵奖授予他。姚期智成为图灵奖创立以来首位获奖的亚裔学者。3.计算机的发展趋势(1)智能化(2)网络化(3)巨型化(4)微型化(5)多媒体化1.2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及软件系统两大部分构成。计算机硬件是计算机系统中由电子、机械和光电元件组成的各种计算机部件和设备的总称,是计算机完成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计算机软件是在计算机硬件设备上运行的各种程序及其相关文档的总称。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如图1-9所示。在图中最内层是硬件(裸机),与裸机直接接触的操作系统,这意味着操作系统是直接控制和管理硬件的软件。操作系统外层是应用软件。微型计算机系统主要技术指标1.CPU的字长(WordLength)字长是指计算机的运算部件能够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字长决定了计算机的精度、寻址速度和处理能力。一般情况下,字长越长,计算精度越高,处理能力越强。微型机按字长可分为:8位(8080),16位(8086,80286),32位(80386,80486,Pentium)和64位(Alpha21364)。2.CPU的主频和运算速度运算速度指CPU每秒能执行的指令条数。单位用MIPS(MillionInstructionsPerSecond:每秒执行百万条指令)表示。在微型机中也使用主频(MasterClockFrequency)表示。主频是指CPU的时钟频率,通常以时钟频率来表示系统的运算速度。单位是M(兆赫兹)、GHz(吉赫兹),主频越高,计算机的处理速度越快。3.存储容量(MemoryCapacity)存储容量是指微型机内配置的随机存储器总字节数,在系统中直接与CPU相连,向CPU提供程序和原始数据,并存放CPU产生的处理结果数据。内存容量的大小也影响系统综合速度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实际应用中,很多软件要求有足够大的内存空间才能运行,如Windows7一般应不少于128MB,Office2000系列办公软件要求不少于32MB,而AutoCAD、三维动画等大型软件最好应配置32MB以上。现在微型机上配置的内存多为128MB、256MB或更大。4.总线速度系统总线的传输速率直接影响计算机输入输出的性能,它与总线中的数据宽度及总线周期有关。ISA总线速率为5MB/s,PCI总线速率达133MB/s或267MB/s(64位数据线)。5.外部设备设置随着微型机应用的越来越广泛,配置合理的外设,也是衡量一台机器综合性能的重要指标。微型机最基本外设配置包括键盘、显示器、软盘驱动器、硬盘驱动器、鼠标等。如果将计算机升级为多媒体计算机,那还要配置光盘驱动器、声卡、打印机、扫描仪等。6.软件设置软件的配置包括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通信软件、汉字软件及其他各种应用软件等。对用户来说如何选择合适的好的软件来充分发挥微型机的硬件功能是很重要的。7.系统可靠性(Compatibility)8.系统兼容性与可维护性(ReliabilityandMaintainability)它是指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及故障的平均排除时间。1.3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1.运算器:运算器又称算术/逻辑单元(Arithmetic/LogicUnit,简称ALU).它是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的部件,主要执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算术运算为加、乘、除;逻辑运算为具有逻辑判断能力的AND、OR、NOT等。。2.控制器:控制器是计算机的指挥控制中心。它负责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对指令进行译码根据指令的要求,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对指令加以解释,并向其他部件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保证各个部件协调一致地工作。3.存储器:存储器是计算机的记忆存储部件,用于存放程序指令和数据。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4.输入设备:是从计算机外部向计算机内部传送信息的装置。其功能是将数据、程序及其他信息,从人们熟悉的形式转换为计算机能够识别和处理的形式输入到计算机内部。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光笔、扫描仪等。5.输出设备:输出设备是将计算机的处理结果传送到计算机外部供计算机用户使用的装置。其功能是将计算机内部二进制形式的数据信息转换成人们所需要的或其他设备能接受和识别的信息形式。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1.3.1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1.3.2微型计算机的基本配置1.3.3微型计算机的使用环境及系统维护1.3.1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由主机和常用外围设备两大部分组成。主机由中央处理器和内存储器组成,用来执行程序、处理数据,主机芯片都安装在一块电路板上,这块电路板称为主机板(主板)。为了与外围设备连接,在主机板上还安装有若干个接口插槽,可以在这些插槽上插入不同外围设备连接的接口卡,用来连接不同的外部设备。外存储器用于存储暂时不用的程序和数据,外存储器有磁存储器、光存储器和U盘存储器。它的存储容量较大,访问时间相对内存要慢很多。主机与外围设备之间信息通过两种接口传输。一种是串行接口,如鼠标;一种是并行接口,如打印机。计算机中传输信息的公共通路称为总线(BUS)。按照总线上传输信息的不同,总线可分为:(1)数据总线(DB):用来传送数据信息,它主要连接了CPU与各个部件,是它们之间交换信息的通路。数据总线是双向的,而具体的传送方向由CPU控制。(2)地址总线(AB):用来传送地址信息。CPU通过地址总线中传送的地址信息访问存储器。通常地址总线是单向的。(3)控制总线(CB):用来传送控制信号,以协调各部件之间的操作。常用的总线结构有:(1)ISA总线(2)MCA总线(3)EISA总线(4)VESA总线(5)PCI总线微型计算机常用外围设备有显示器、键盘、鼠标器及外存储器。外存中常用的有硬磁盘(硬盘)、软磁盘(软盘)和光盘。如果需要还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配置打印机、绘图仪、投影仪;同时为了联网,还可以配置调制解调器等通信设备。微机用键盘按照按键个数多少可分为84键、101键、104键等几种,目前广泛使用的是101键、104键标准键盘。这两种键盘一般可分为四个区域:主键盘区、功能键区、编辑键区、小键盘区(数字键区)。显示器种类杂多,分类方法也有多种,如下所示。按显示内容可以分为:字符显示器、图形显示器、视频显示器。按显示颜色可以分为:单色显示器、彩色显示器。按显示分辨率可以分为:低分辨率(300×200)、中分辨率(600×350)、高分辨率(640×480或1024×768以上)。分辨率越高,组成字符与图形的点密度越高,显示器显示的画面越清晰。鼠标器(Mouse)简称鼠标,也是一种常用的输入设备。它通过串行接口与主机相连。其使用方法有移动、点击和拖曳三种。从结构和原理上进行分类,鼠标可分为多种,如机械鼠标、光学鼠标、光机鼠标、两键鼠标、三键鼠标等。微型机配备的打印机可分为击打式打印机和非击打式打印机两大类。1.3.2微型计算机的基本配置1.3.3微型计算机的使用环境及系统维护1.使用环境(1)环境温度£º在室温15℃~35℃之间能正常工作。(2)环境湿度:放置微型机的房间的相对湿度在20%~80%之间。(3)洁净要求:应保持机房清洁,使磁头、磁盘读写准确。(4)电源要求:微型机一般使用220V、50HZ的交流电。最好提供不间断供电电源UPS,并装有可靠的地线。(5)防止干扰:微型计算机附近避免强磁场干扰。2.系统维护(1)微型机开关的顺序。(2)机器应常处于运行状态,不应长期闲置不用。(3)软盘的使用及保存过程中应防磁、热、强光或受潮霉变。(4)工作过程中不应经常搬动,它会使软盘、硬盘磁头受到伤害。(5)显示器的保护应做好防强磁场的措施。(6)打印机必须在干净无尘的环境中工作。1.4计算机软件系统1.4.1系统软件(1)操作系统:是计算机软件中最重要的程序,用来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和软件资源的大型程序。操作系统是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同时操作系统也是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用户无须了解许多有关硬件与系统软件的细节就能方便的使用计算机。(2)语言处理程序:必须和计算机语言及计算机程序设计结合起来。机器语言(MachineLanguage)机器语言(又称第1代语言)是计算机的CPU能直接识别和执行的语言。汇编语言(AssembleLanguage)汇编语言(又称符号语言或第2代语言)是用约定的英语符号(助记符)来表示微型机的各种基本操作和各个参与操作的操作数。用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汇编语言源程序”,它不能直接使机器识别,必须用一套相应的语言处理程序将它翻译为机器语言后,才能使计算机接受并执行。这种语言处理程序称为“汇编程序”,译出的机器语言程序称为“目标程序”,翻译的过程称为“汇编”。特点是容易记忆、便于阅读和书写,克服了机器语言的缺点。高级语言(HighProgrammingLanguage).高级语言(又称第3代语言)是一种易学易懂和书写的语言,是同自然语言和数学语言比较接近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同样,用高级语言编制的程序称为“源程序”,也不能直接在计算机上运行,必须将其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才能为计算机所理解并执行。常用的高级语言有10多种,如:Basic(Basic、TrueBasic、QuickBasic、VisualBasic),Fortran,Delphi(可视化Pascal),Cobol,C,C++,VisualC++,Ada语言等。由于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被称为第4代的程序设计语言,如Java,FrontPage语言——网络和多媒体程序设计语言等。(3)服务性程序:是指为了帮助用户使用与维护计算机,提供服务性手段,支持其他软件开发,而编制的一类程序。主要有以下几种:工具软件、编辑程序、调试程序、诊断程序。(4)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对计算机中所存放的大量数据进行组织、管理、查询并提供一定处理功能的大型系统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作为一种通用软件,它基于某种数据模型(数据库中数据的组织模式),目前主要的数据模型有:层次型、关系型、网络型。当今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最为流行,诸如Dbase、FoxBASE、FoxPro、Access、Oracle、Sybase、Informix等。1.4.2应用软件(1)文字处理程序目前常用的字处理软件有Word2010,WPS2000等,它们除了字处理功能外,都具备简单的表格处理功能。(2)电子表格处理程序表处理软件能对文字和数据的表格进行编辑、计算、存储、打印等。并具有数据分析、统计、制图等功能。常用的表处理软件有Excel等。(3)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4)计算机病毒与病毒查杀软件计算机病毒是属于应用程序,他是针对计算机硬件系统、操作系统及文件等计算机资源,进行非法占有和破坏为目的。病毒查杀软件也是属于应用程序,他是以在计算机查找、清除和警戒计算机病毒为目的的。应用软件的种类很多,还有图形图像处理软件以及保护计算机安全的软件等。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计算机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应用软件的种类也越来越多。1.5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1.5.1计算机中的各种数制1.5.2二进制的算术、逻辑运算1.5.3数制之间的转换1.5.4数的定点与浮点表示法1.5.5数字化信息编码1.5.1计算机中的各种数制在计算机中常用的数据单位有下列3种。(1)位(Bit)位又称比特,是计算机表示信息的数据编码中的最小单位。1位二进制的数码用0或1来表示。(2)字节(Byte)字节是计算机存储信息的最基本单位,因此也是信息数据的基本单位。一个字节用8位二进制数字表示。通常计算机以字节为单位来计算内存容量,1字节为8位二进制码。(3)字(Word)计算机一次存储、传输或操作时的一组二进制位数。一个字由若干个字节组成。在计算机内部,信息广泛采用二进制(B)形式表示,有时还会使用十进制(D)、八进制(Q)、十六进制(H)。十进制使用广泛,它主要用在计算机外部。特点:一是十进制由十个不同的数符组成:0、1、2、3、4、5、6、7、8、9,即基数为“10”;二是十进制遵循每相邻两位“逢十进一”的原则。二进制是用于计算机内部描述各种信息的一种数制。特点:一是二进制由“0”和“1”两个符号构成,即基数为2;二是每相邻两位遵循“逢二进一”的原则。八进制和十六进制是为了弥补二进制数字长过长而出现在计算机中的,它们主要用来描述存储单元的地址。1.5.2二进制的算术、逻辑运算1.算术运算算术运算是指利用+、-、×、÷、()等符号连接二进制数完成的运算。2.逻辑运算二进制的逻辑运算包括And(与)、Or(或)、Not(非)三种运算。1.5.3数制之间的转换1.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的互相转换转换原则:按权展开,相加之和。例1.1将二进制数(1011)2转换成十进制数。(10111)2=1×24+0×23+1×22+1×21+1×20=16+4+2+1=(23)10⑵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转换原则:整数除2取余数;小数乘2取整数。例1.2将十进制数45.25转换成二进制数。45÷2=22…余1(a0)22÷2=11…余0(a1)11÷2=5……余1(a2)5÷2=2………余1(a3)2÷2=1………余0(a4)1÷2=0………余1(a5)0.25×2=0.5…取整得00.5×2=1.0……取整得1(45.25)10=(101101.01)22.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同十进制数之间的相互转换3.二进制数同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的互相转换①二进制转换成八进制。转换原则:三位一组法。例1.3将二进制数10011010110转换成八进制数。010011010110(高位不足三位补0)↓↓↓↓232610011010110B=2326Q②二进制转换成十六进制。转换原则:四位一组法。例1.4将二进制数10011010110转换成十六进制数。010011010110(高位不足四位补0)↓↓↓4D610011010110B=4D6H1.5.4数的定点与浮点表示法1.数的定点表示(1)定点整数:将小数点固定在数的最低位之后,其格式如图1.6所示。(2)定点小数:将小数点固定在数的符号位之后、最高数位之前,其格式如图1.7所示。2.数的浮点表示浮点表示法中的小数点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是浮动的。任何浮点数都由阶码和尾数两部分组成,其格式如图1.8所示。1.5.5数字化信息编码数字化信息编码是把少量二进制符号(代码),根据一定规则组合起来,以表示大量复杂多样的信息的一种编码。一般来说,根据描述信息的不同可分为:1.数字编码2.字符编码ASCII(AmericanStandardCodeforInformationInterchange)是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是国际上通用的英文字符编码。为了和国际标准兼容,我国根据它制定了国家标准即GB1988。GB1988用来表示52个英文大小写字母,32个标点符号、运算符和34个控制字符,共128种。ASCII码是7位二进制编码,而计算机的基本存储单位是字节(byte),一个字节包含8个二进制位(b计)。因此,ASCII码的机内码要在最高位D7补一个0。具体编码,如表1-2所示。要确定字母、数字及各种符号的ASCII码,在表1-3中先查出它的位置,然后确定它所在位置对应的行和列。根据“行”确定被查的字符的高3位编码(D6D5D4),根据“列”确定被查的字符的低4位编码(D3D2D1D0)。将高3位编码与低4位编码连在一起就是被查字符的ASCII码。例如,“A”字符的ASCII码是1000001。若用十六进制表示为41H,若用十进制表示为65D。[例]分别用二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写出“G00D!”的ASCII编码。用二进制数表示:01000lllB0100llllB0100llllB0l000100B00l0000lB
十六进制数表示:47H4FH4FH44H2lH字符的ASCII码值的大小规律是:a~z>A~Z>0~9>空格>控制符。3.汉字编码(1)国标码(2)机内码为了实现中、西文兼容,通常利用字节的最高位来区分某个码值是代表汉字或ASCII码字符。具体的作法是,若最高位为“1”视为汉字符,为“0”视为ASCII字符。所以,汉字机内码可在上述国标码的基础上,把每个字节的最高位一律由“0”改“1”而构成。例如汉字“大”字的国标码为3473H,两个字节的最高位均为“0”,如图1-21(a)所示。把两个最高位全改成“1”,变成B4F3H,就可得“大”字的机内码,如图1-21(b)所示。由此可见,同一汉字的汉字交换码与汉字机内码内容并不相同,而对ASCII字符来说,机内码与交换码的是一样的。(3)输入码西文输入时,想输入什么字符便按什么键,输入码与机内码是一致的。汉字输入则不同,假设现在要输入汉字“大”字,在键盘上并无标有“大”字的按键。如果采用“拼音输入法”,则需在键盘上依次按下“d”和“a”两键,这里的“da”便是“大”字的输入编码。如果换一种汉字输入法,输入编码也得换。换句话说,汉字输入码不仅不同于它的机内码,而且当改变汉字输入法时,同一个汉字的输入码也将随之变更。(4)字形码字形码是指文字字形存储在字库中的数字化代码。字形码用于计算机显示和打印文字时的汉字字形码。汉字字形是以点阵方式表示汉字,通常汉字显示使用16×16点阵,汉字打印可选用24×24,32×32,48×48等点阵。点数愈多,打印的字体愈美观,但汉字库占用的存储空间也愈大。汉字字库由所有汉字的字模码构成。一个汉字字模码究竟占多少个字节由汉字的字型决定。例如,一个16×16点阵汉字占16行,每行16个点在存储时用16/8=2个字节来存放一行上16个点信息,因此,一个16×16点阵汉字占32个字节。常用的字模码有4种:①简易型16×16点阵,字模码占32个字节。②普通型24×24点阵,字模码占72个字节。③提高型32×32点阵,字模码占128个字节。④精密型48×48点阵,字模码占288个字节。汉字处理过程就是这些代码的转换过程。可以把汉字信息处理系统抽象为一个简单模型。如图1-22所示。输入→输入码→输入法(键盘管理)程序→汉字机内码(内码)→字形码→输出1.6多媒体计算机 1.6.1媒体与多媒体技术1.6.2多媒体计算机1.6.3多媒体技术的应用1.6.1媒体与多媒体技术媒体(Media),又称介质,是存储、传播、表现信息的载体,是承载信息的有形物体。多媒体是指多种媒体的集合,它是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与计算机通信融为一体的信息环境的总称。多媒体技术是指能够同时采集、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两个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多媒体技术是将声、文、图、像与计算机集成为一体的技术,其主要特点如下:(1)集成性、(2)实时性、(3)交互性、(4)数字化、(5)计算机化。1.6.2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计算机(MPC)是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能够实现多媒体信息处理的计算机系统。多媒体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构成可由公式MPC=PC+视频卡+音频卡+CD-ROM体现。多媒体计算机软件主要有以下三种:支持多媒体计算机工作的操作系统,多媒体编辑工具及多媒体应用软件。通过多媒体计算机的硬件以及软件可构成以下三种多媒体系统:对多媒体对象具有编辑和播放的开发系统,对多媒体对象进行播放的演示系统及以家用电视机为输出设备的家用系统。1.6.3多媒体技术的应用(1)科技数据和文献的多媒体表示、存储及检索。它改变了过去只能利用数字、文字的单一方法,还描述对象的本来面目。(2)多媒体电子出版物,为读者提供了“图文声像”并茂的表现形式。(3)支持各种计算机应用的多媒体化,如电子地图。(4)娱乐和虚拟现实是多媒体应用的重要领域,它帮助人们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相关设备把人们带入虚拟世界。(5)多媒体技术加强了计算机网络的表现力,无疑将更大程度的丰富计算机网络的表现能力。1.7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操作1.7.1微型计算机开机和几种启动计算机的方法。⑴冷启动冷启动就是直接打开计算机电源启动计算机。⑵热启动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死机”或其他特殊情况,需要重新启动主机,一般是采用热启动的办法,即不关电源运用主机面板上的功能键或键盘组合键重新启动计算机,因为频繁开关主机电源将影响计算机的使用寿命。运用主机面板上RESET键启动。这一操作比较简单,只按一下主机面板上的RESET功能键即可重新启动计算机。运用键盘上的CTRL、ALT和DEL三个键组合启动主机。操作方法是先用左手按下CTRL+ALT键不放,然后用右手点一下DEL键,同时松开三键。1.7.2键盘认识与基本操作键盘认识与基本操作借助于CAI(辅助教学软件)来完成1.7.3鼠标的基本操作6种基本操作:移动、单击左键、单击右键、双击左键、左键拖动、右键拖动移动正确地握住鼠标,在鼠标垫上或桌面上移动,屏幕上的鼠标指针将随着鼠标的移动而移动。如图1-25所示。单击左键将鼠标固定到某个位置上,然后用食指按下鼠标左键后立即松开。单击右键将鼠标固定到某个位置上,然后用中指按下鼠标右键后立即松开。左键拖动将指针指向某个对象,用食指按住鼠标左键不放,然后移动到另一位置后,再松开鼠标按键。右键拖动将指针指向某个对象,用中指按住鼠标右键不放,然后移动到另一位置后,再松开鼠标按键。双击左键将鼠标固定到某个位置上,然后用食指连续快速按两下鼠标左键立即松开。1.7.4汉字输入1.中英文输入法的切换。鼠标切换和组合键切换Ctrl+空格键2.各种中文输入法之间切换。鼠标切换和组合键切换Ctrl+Shift3.全角与半角字符的切换Ctrl+Shift4.中西文标点符号的切换Cyrl+.介绍P35表1-3中文标点键中文Windows7操作系统[教学目的]安装和卸载Windows7
启动和退出Windows7
窗口的基本操作
桌面的基本操作
文件的管理
系统的设置
系统的维护
使用附件程序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教学重点]文件管理[教学难点]资源管理器的应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借助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课外作业]教材习题一[学时分配]课堂讲授2学时,上机实验2学时[教学内容] 2.1Windows7概述 2.1.1Windows的发展2.1.2Windows7的功能与特点2.1.1Windows的发展 1983年12月微软公司首次推出Windows1.0;1987年10月Windows2.0推出;1990年5月发行了Windows3.0;1992年4月推出Windows3.1,Windows3.x趋于成熟。1993年微软又推出了具有网络支持功能的全新32位操作系统MicrosoftWindowsNT3.1,将操作系统和网络软件集为一体。1995年推出Windows95,继承了Windows3.x的许多功能,充分发挥了80386、80486和奔腾处理器的性能。1998年5月Windows7正式推出,在Windows95系统功能的基础上,提供强有利的网络功能,它和网络浏览器InternetExplorer4.0的无缝集成,可以很方便地浏览网页。进入21世纪,微软公司终于推出了几经延期的Windows7,使系统的稳定性较Windows98有了彻底的改观。2.1.2Windows7的功能与特点1.简洁友好的用户界面2.方便适用的网络3.安全性更高4.硬件支持即插即用5.丰富的多媒体技术6.增强的文件系统7.查找便捷2.2Windows7基本知识 2.2.1键盘与鼠标2.2.2Windows7中的几个常用术语2.2.1键盘与鼠标1.键盘常用的键盘操作如下:(1)快捷键表2-1Windows7常用的窗口快捷键快捷键动作快捷键动作F1查看被选中对象的帮助信息Ctrl+A全部选取F5删除所选对象,不送入回收站Ctrl+C复制F10激活菜单栏Ctrl+X剪切Alt+Tab在最近打开的两个程序窗口之间切换Ctrl+V粘贴Ctrl+Esc打开“开始”菜单Ctrl+Z撤消PrintScreen复制当前屏幕内容到剪贴板中Del删除表2-2Windows7常用对话框快捷键快捷键动作快捷键动作Tab移到下一选项Ctrl+Shift+Tab打开上一标签Shift+Tab移到上一选项Spacebar(空格键)单击某选项Ctrl+Tab打开下一标签Esc关闭对话框表2-3Windows7资源管理器快捷键快捷键动作快捷键动作F5刷新Ctrl+拖动复制文件F6在资源管理器窗格间移动Alt+拖动创建快捷方式+展开Shift+Del直接删除-折叠Alt+Enter查看对象属性→(游标键)进入当前第一个子节点Backspace(退格键)打开上一组活页夹←(游标键)折叠当前节点或进入父节点(2)ESC键(3)使用微软自然键盘2.鼠标(1)鼠标的组成(2)鼠标的基本操作方法(3)鼠标指针2.2.2Windows7中的几个常用术语1.指向2.单击3.右击4.双击5.拖动6.滚动7.图标8.应用程序9.选择10.活动窗口2.3Windows7基本操作 2.3.1安装Windows72.3.2启动与退出Windows72.3.3窗口和对话框的组成与操作2.3.4菜单栏与工具栏的组成与操作2.3.5Windows7帮助系统2.3.1安装Windows71.Windows7运行的基本环境安装Windows7所必需的系统配置如下:CPU:Pentium133MMX以上内存:64MB以上硬盘:1GB剩余空间软驱:3.5英寸显示器:支持VGA或分辨率更高光驱:8倍速以上的CD-ROM或DVD-ROM鼠标:Microsoft鼠标或兼容类型除了上述基本配置之外,用户还可以安装以下可选硬件组合:(1)对于Internet访问,还需调制解调器。(2)要想听声音,还需要声卡和扬声器或USB扬声器(要求计算机支持USB)。(3)对于广播接收,需要有与Pentium处理器兼容的TV调制卡(接受情况取决于本地区的广播源)。注意:为了顺利安装Windows7Professional,必须避免安装过程中的软件冲突。反病毒软件和内存管理软件可能会破坏安装过程,因此,在安装Windows7Professional之前,必须关闭自动反病毒保护软件和BIOS级反病毒软件。2.Windows7的安装过程(1)升级到Windows7(2)在DOS提示符下安装Windows7(3)Windows7安装过程(4)安装方式的选择(5)制作系统盘2.3.2启动与退出Windows71.启动Windows7在屏幕上会出现Windows7桌面,如图2-1所示,此时启动成功。当安装好后启动Windows7系统会提示用户登录到Windows,显示“欢迎使用Windows!”对话框,2.退出Windows7(1)选择Windows7桌面左下角,出现“开始”菜单。(2)选择其中的选项,出现“关闭Windows”对话框。(3)选择其中的一种关闭方式并单击即可完成关闭命令。若单击则Windows7恢复原状态。2.3.3窗口和对话框的组成与操作1.窗口的组成和操作(1)窗口的组成(2)窗口的操作
窗口的最大化
窗口的最小化窗口的还原
窗口的移动改变窗口的大小使用滚动条窗口的切换窗口的排列窗口的关闭2.对话框的组成与操作(1)命令按钮(2)文本框(3)列表框(4)下拉式列表框(5)单选按钮(6)复选框(7)数值框(8)滑标(9)选项卡(10)帮助按钮2.3.4菜单栏与工具栏的组成与操作 1.菜单栏的组成与操作2.工具栏的组成与操作2.3.5Windows7帮助系统 2.4Windows7桌面 2.4.1桌面的组成与使用 2.4.2桌面的显示风格2.4.1桌面的组成与使 1.桌面图标常见的图标有以下几个:(1)我的电脑(2)回收站(3)网上邻居(4)我的文档2.任务栏3.开始按钮主要包括:2.4.2桌面的显示风格1.显示风格的分类Windows7桌面风格分为三大类:(1)传统风格(2)Web风格(3)自定义风格2.设置显示风格设置显示风格在资源管理器中的“工具”菜单中“文件夹选项”对话框“常规”选项卡,如图2-19所示2.5Windows7资源管理器2.5.1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2.5.2资源管理器窗口2.5.3文件与文件夹的操作2.5.1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1.文件的概念文件是存储在外部介质上的信息集合。在PC机上,文件一般保存在磁盘上,称为磁盘文件。文件名是存取文件的依据,即“按名存取”。2.文件夹的概念Windows7采用树型结构以文件夹的形式组织和管理文件。如图2-15所示的“磁盘文件夹结构”。3.文件和文件夹的命名4.Windows7文件名转换为MS-DOS文件名2.5.2资源管理器窗口 1.启动资源管理器2.资源管理器窗口操作(1)移动分隔条(2)查看资源(3)改变文件和文件夹的显示方式(大图标小图标列表详细资料图2-17所示)(4)文件和文件夹的排序(如图2-18所示)2.5.3文件与文件夹的操作 1.选定文件或文件夹2.查找文件或文件夹3.剪贴板的使用4.移动文件或文件夹5.复制文件或文件夹6.删除文件或文件夹7.更改文件或文件夹的名称8.发送文件或文件夹9.创建新的文件夹10.显示修改文件的属性2.6网上邻居2.6.1认识网上邻居2.6.2使用网上邻居2.6.3快速访问网络资源2.6.2几个常用的MS-DOS命令2.7Windows7控制面板2.7.1显示器2.7.2字体2.7.3键盘和鼠标2.7.4系统时间和日期2.7.5添加/删除程序2.7.1显示器 在“控制面板”中双击“显示”图标,出现如下选项卡:1.“背景”选项卡2.“屏幕保护程序”选项卡3.“外观”选项卡4.“效果”选项卡5.“Web”选项卡6.“设置”选项卡2.7.2字体 在“控制面板”中双击“字体”图标,出现“Fonts”窗口。1.查看字体2.安装字体3.删除字体2.7.3键盘和鼠标1.键盘双击“控制面板”中的“键盘”图标,出现“键盘属性”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有2个选项卡:(1)“速度”选项卡、(2)“语言”选项卡。2.鼠标双击“控制面板”中的“鼠标”图标,出现“鼠标属性”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有3个选项卡:(1)“按钮”选项卡、(2)“指针”选项卡、(3)“移动”选项卡。2.7.4系统时间和日期2.7.5添加/删除程序 双击“控制面板”中的“添加/删除程序”图标,出现“添加/删除程序属性”对话框。1.安装应用程序2.卸载应用程序3.安装和删除Windows7组件4.创建启动盘2.8中文输入法 2.8.1输入法的安装与删除2.8.2输入法选择与操作2.8.1输入法的安装与删除双击“控制面板”窗口中的“输入法”图标,出现如下所示:1.安装中文输入法2.删除输入法2.8.2输入法选择与操作1.输入法的选用2.输入法状态说明2.9附件程序2.9.1记事本2.9.2系统工具2.9.1记事本1.启动记事本程序2.基本操作(1)创建新文本文件(2)打开已存在的文本文件(3)编辑操作(4)保存文本文件2.9.2Windows7磁盘管理磁盘基本操作(1)格式化磁盘(2)复制软盘(3)磁盘命名2.磁盘备份与恢复3.磁盘维护磁盘清理(2)碎片整理程序2.10定制Windows72.10.1显示器设置2.10.2鼠标键盘设置2.10.3声音2.10.4添加新硬件2.10.5安装和删除应用程序2.10.6电源管理选择电源使用方案,如图2-52进入等待状态。进入休眠状态。将内存中的所有内容保存在硬盘上,然后关机,重行启动是桌面恢复到用户里开始的状态2.10.7字体2.10.8管理工具1.运行“计算机管理”,了解系统配置2.查看系统事件2.11附件的使用剪贴板画图写字板记事本第三章中文处理系统Word2010[教学目的]Word2010概述文档的基本操作文档的排版页面排版和打印文档图文混排制作表格文本框与公式编辑器[教学重点]文档编辑与页面排版[教学难点]文本框、公式编辑[教学方法和手段]借助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上机实验[课外作业]教材习题[学时分配]课堂讲授4学时,上机实验3学时[教学内容]1Word2010概述3.1.1文字处理软件的发展3.1.2Word2010的特点与新特征3.1.3Word2010的启动与退出 3.1.4Word2010的窗口组成3.1.1文字处理软件的发展1979年,由Micropro软件公司研制的WordStar(简称ws),是一个较早产生的字处理系统,1990年Microsoft公司推出了一种全新的图形化用户界面的操作系统——Windows3.0,英文版MicrosoftWordforWindows也相继诞生。随着Windows95中文版的推出,Office95中文版同时产生,2000年Microsoft公司推出了操作系统Windows7,Word2010也随之产生,它在Word2010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全新的功能。成为目前最流行的字处理软件。3.1.2Word2010的特点与新特征 1.Word2010的特点(1)提供了自动更正及自动图文集功能。(2)格式编辑非常灵活。(3)模板、向导及样式是Word2010最具特色的三个常用功能。(4)表格处理操作轻而易举。(5)可以实现文字与图形的混合编排。(6)用户可以在Word2010下直接进入因特网。2.Word2010的新特征(1)浮动表格(2)复制、剪贴、粘贴(3)即点即输(4)图片项目符号(5)中文简体字与繁体字转换(6)打印缩放3.1.3Word2010的启动与退出 1.Word2010的启动2.Word2010的退出(1)单击Word2010窗口右上角的“关闭”。(2)双击Word2010窗口标题栏上的控制菜单图标(3)单击“文件”|“退出”命令。(4)使用键盘组合键Alt+F4。3.1.4Word2010的窗口组成(1)标题栏(2)菜单栏(3)工具栏(4)标尺(5)文本区(6)滚动条(7)状态栏3.2文档的基本操作3.2.1创建新文档3.2.2编辑文档3.2.3保存文档3.2.4文档内容的选定、删除、移动、复制打开文档(1)打开磁盘上的文档(2)打开最近编辑过的文档3.2.6显示文档3.2.1创建新文档(1)单击“文件”|“新建”命令,打开如图3.6所示的“新建”对话框。(2)在“新建”选项组中单击选中“文档”单选按钮。(3)单击“常用”选项卡。(4)双击列表框中的“空白文档”图标。屏幕将显示新建后的文档窗口,如图3.2所示。3.2.2编辑文档新建一个空白文档后,用户就可在插入点处输入文档内容。插入点会随文档的输入而自动后移。在输入文档过程中,若要输入中文的标点符号,需切换到中文输入法状态下。3.2.3保存文档 (1)单击“文件”|“保存”命令。(2)在“另存为”的列表框中选定保存文件的地址。(3)在“文件名”列表框中输入一个文件名。(4)在“保存类型”列表框中选择一个保存的类型。(5)单击“保存”按钮,即可完成文档的保存。3.2.4文档内容的选定、删除、移动、复制 1.文本块的选定2.文本的删除、复制、移动(1)删除文本块:按Delete键或Backspace键,也可从“编辑”菜单中选择“清除”或“剪切”命令。(2)移动文本块:选定文本,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剪切”按钮,设置插入点,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粘贴”按钮。(3)复制文本块:选定文本块,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复制”按钮,设置插入点,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粘贴”按钮。3.2.5打开文档(1)单击“文件”|“打开”命令(如图3-10所示)。(2)单击“查找范围”列表框右侧的下拉按钮(如图3-10所示)。(3)双击文件夹在文件列表框中将显示该文件夹的内容。(4)双击欲打开的文件。3.2.6显示文档 为了更好地编辑和查看文档,可以选择不同的视图来显示文档:(1)普通视图(2)页面视图(3)Web版式视图(4)大纲视图(5)文档结构视图(7)Web页预览视图(8)打印预览视图3.3文档的排版3.3.1设置字符格式3.3.2设置段落格式3.3.3项目符号与编号3.3.4分栏3.3.5样式3.3.6模板3.3.1设置字符格式1.使用“字体”命令设置字符格式(如图3-20所示)2.使用“格式”工具栏设置字符格式(图3-18所示)3.使用“格式刷”按钮复制字符格式4.字符间距设置(图3-21所示)3.3.2设置段落格式1.利用“格式工具栏”以及标尺对段落进行某些格式设置(如图3-26所示)2.利用“格式”菜单中的“段落”命令设置段落格式(如图3-27所示)3.使用“格式刷”按钮设置段落格式3.3.3项目符号与编号1.自动创建项目符号和编号2.添加项目符号或编号3.多级符号列表3.3.4分栏 1.利用“格式”菜单下的“分栏”命令2.利用“其他格式”工具栏中的“分栏”按钮选定要分栏的文本,单击“其他格式”工具栏上“分栏”按钮,弹出供用户选择的栏数框。按住鼠标左键,拖动至所需栏数后,松开鼠标左键即可。3.分节符3.3.5样式1.建立样式2.样式的应用要应用段落样式,单击此段落或者选定要修改的一组段落。要应用字符样式,单击该单词或选定要修改的一组单词。单击“格式”菜单中的“样式”命令。(如图3-78所示)在“样式”框中单击所需的样式,再单击“应用”按钮。3.修改和删除样式3.3.6模板 创建一个新模板:(1)以已有模板创建新模板,单击“文件”|“新建”命令,单击“新建”栏下的“模板”选项,然后单击“确定”按钮。(2)单击“文件”|“另存为”命令,打开“另存为”对话框。(3)在“保存类型”列表框中选择“文档模板”。(4)此时在“新建”对话框的“保存位置”框中显示了模板的默认位置为“templates”文件夹,若使用此位置,以后在“新建”对话框中,该模板就出现在“常用”选项卡中。(5)在“文件名”框中输入新模板的名称,然后单击“保存”按钮。(6)在新模板中添加所需的文本和图形,并删除任何不需要的内容。(7)改变页边距设置、页面大小和方向、样式及其他格式。(8)单击“工具栏”上的“保存”按钮,然后单击“文件”|“关闭”命令。3.4页面排版和打印文档 3.4.1页眉、页脚和页码3.4.2页面设置3.4.3文件打印3.4.1页眉、页脚和页码1.建立页眉、页脚(如图3-72所示)2.分页与插入页码(如图3-73所示)3.4.2页面设置 1.设置纸型、纸张来源2.版式3.页边距(1)使用“页面设置”对话框设置页边距(2)使用标尺设置页边距(如图3-75~3-77所示)3.4.3文件打印 1.打印预览2.打印预览时编辑文档3.打印文档(如图3-80所示)3.5图文混排 3.5.1插入图片3.5.2绘制图形3.5.3插入艺术字3.5.4公式编辑器的使用3.5.5图文框和文本框3.5.6制作水印3.5.1插入图片 1.插入剪贴画(如图3-55所示)2.插入图形文件(如图3-56所示)3.插入扫描的图片或来自数字相机拍摄的照片4.用图片工具栏编辑图片(如图3-57~3-59)3.5.2绘制图形 1.图形的绘制方法(如图3-61所示)(1)利用“直线”按钮画线段(如图3-62所示)(2)利用“箭头”按钮画箭头(3)利用“矩形”按钮画矩形或正方形(4)利用“椭圆”按钮画椭圆或圆(5)利用“自选图形”按钮绘制所需图形(如图3-62所示)2.编辑图形改变图形大小移动图形旋转或翻转图形组合图形图形叠放次序(如图3-64所示)设置图形格式制作水印图形的对齐和排列删除图形3.5.3插入艺术字1.插入艺术字(如图3-66所示)2.编辑艺术字(如图3-67所示)3.5.4公式编辑器的使用输入数学公式的步骤如下:(1)在要输入数学公式的位置,单击鼠标插入点。(2)单击“插入”|“对象”命令,打开“对象”对话框。(3)单击“新建”选项卡,在“对象类型”框中选择“Microsoft公式3.0”选项。(4)单击“确定”,显示“公式”工具栏(如图3-71所示)(5)从“工具栏”上选择所需符号、样板构造公式。(6)单击Word文档可返回到编辑状态。3.5.5图文框和文本框1.建立文本框建立文本框可采用两种方法:(1)插入空文本框(2)把现有的内容纳入文本框2.编辑文本框3.在文本框间创建链接4.断开文本框间的链接5.文本框与图文框的区别文本框包含了图文框的优点,还新添了图文框没有的特点:(1)在文本框间可创建链接。(2)可创建包含文字的水印。(3)可将文本框分组。(4)可改变文本框中的文字方向。(5)可选择更多的文字环绕方式。(6)可设置文本框格式,如可设置阴影、三维效果、边框的类型和颜色、填充色等。(7)多个文本框可进行“组合”、“叠放次序”等操作。(8)文本框的内容可通过调整文本框大小来显示。3.5.6制作水印 (1)单击“视图”|“页眉和页脚”命令,将弹出“页眉和页脚”工具栏(如图3-72所示)。(2)单击“页眉和页脚”工具栏的“显示/隐藏文档文字”命令按钮,Word就会将文档中的文字和图形等隐藏起来。(3)单击“插入”|“文本框”|“横排”或“竖排”命令。(4)拖动鼠标在文档中插入一个文本框。(5)在文本框内输入作为水印的文字或插入图形。(6)单击“页眉和页脚”工具栏上的“关闭”按钮。3.6表格3.6.1创建表格3.6.2编辑表格3.6.3表格操作3.6.1创建表格 创建表格常见的三种方法:1.使用“插入表格”按钮(如图3-43所示)2.使用“插入表格”命令(如图3-45所示)用“绘制表格”工具绘制表格(如图3-44所示)4.将文本转化为表格3.6.2编辑表格 1.输入表格2.表格中的选定操作3.插入行、列、单元格(如图3-45所示)4.删除行、列、单元格(如图3-45所示)5.拆分单元格与合并单元格(如图3-46所示)6.调整表格的列宽和行高7.表格的移动与缩放8.框线和底纹9.文本与表格的转换10.表格中文本的对齐方式(如图3-49所示)11.表格与文本的对齐方式及环绕(如图3-48所示)3.6.3表格操作 1.排序2.表格的计算(如图3-53所示)3.7邮件合并(选学)3.7.1创建主文档3.7.2打开或创建数据源3.7.3插入合并域3.7.4合并3.7.1创建主文档创建主文档的操作步骤如下:(1)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新建空白文档”命令按钮,或打开一个已有文档。(2)单击“工具”|“邮件合并”命令,将打开如图3.66所示的“邮件合并帮助器”对话框。(3)单击“主文档”选项下的“创建”按钮,将显示主文档的类型选项供用户选择。3.7.2打开或创建数据源(1)在“邮件合并帮助器”对话框中单击数据源下的“获取数据”按钮。(2)单击“建立数据源”命令,打开如图3.67所示的“创建数据源”对话框。(3)Word在“域名行中的域名”列表框中预定义了许多域名。单击“添加或删除域名”按钮。(4)单击“确定”按钮,Word将显示“保存数据源”对话框,用户输入保存该数据源的位置和名称后单击“确定”按钮,如图3.68所示。(5)在“数据表单”中输入各条记录的数据,全部输完后,单击“确定”按钮。3.7.3插入合并域 (1)单击“邮件合并帮助器”对话框中“主文档”下的“编辑”按钮,回到主文档的编辑状态,此时,窗口中还将显示一个新的工具栏——“邮件合并”工具栏(如图3.69所示)。(2)在主文档中输入或编辑不变的公用部分的文本内容。(3)在需要插入合并域的位置设置插入点,单击“邮件合并”工具栏上的“插入合并域”下拉按钮,在显示的“合并域”中单击所需插入的域名。3.7.4合并 (1)在“邮件合并帮助器”对话框中单击“合并数据和文档”下的“合并”按钮,打开“合并”对话框,如图3.71所示。(2)在“合并”对话框中的“合并到”下拉列表框中有三个选项“新建文档”、“打印机”、“电子邮件”,根据需要选择其中一项。(3)在“要合并的记录”选项中设置要合并的记录。(4)单击“合并”按钮。第四章中文电子表格Excel2010[教学目的]
Excel2010的一些基本操作知识;工作表的建立方法;工作表的编辑及格式化[教学重点]工作表的建立与编辑、[教学难点]使用公式和函数、建立数据图表[教学方法和手段]借助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上机实验[课外作业]教材习题五[学时分配]课堂讲授4学时,上机实验3学时[教学内容]4.1Excel2010概述 表格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会用到的一种信息描述形式,长久以来,人们都是凭借着自己的双手绘制出需要用到的表格,当要对数据进行处理时还得逐一地计算得出结果。当计算机走进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以后,使得人们能够通过计算机来生成表格、完成繁琐的数据计算并应用表格,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电子表格。4.1.2Excel2010的启动与退出1.Excel2010的启动单击“开始”按钮,选择“程序”选项,在其子菜单中找到“MicrosoftExcel”选项并单击,就可以打开Excel2010了。如果桌面上有样式的桌面快捷方式图标,双击此图标也可打开Excel2010。2.Excel2010的退出(1)打开“文件”菜单,单击“退出”选项。(2)单击窗口右上角的关闭“退出”按钮。(3)单击标题栏左边的“退出”图标,选其中“关闭”选项(4)双击标题栏左边的“退出”图标。(5)右键单击任务栏中的缩略窗口图标,选择其中的“关闭”选项。(6)将要关闭的窗口作为当前窗口,按Alt+F4键。4.1.3Excel2010的窗口组成4.2建立工作表4.2.1工作簿、工作表和单元格4.2.2新建、打开和保存文件4.2.3数据的输入4.2.4编辑数据4.2.5使用公式与函数4.2.1工作簿、工作表和单元格1.工作簿一个工作簿最多可以包含255个工作表。2.工作表同一时刻,只能对一张工作表进行编辑、处理;如果正在使用的工作表(即活动工作表)是第一张工作表,则Sheet1显示为白色;在活动工作表标签的左侧还有4个按钮,每个按钮显示不同的工作表。3.单元格在Excel的一个工作表中最多可有256列、65536行。当选中某一单元格作为活动单元格进行操作时,它的四周就会出现粗黑线框,同时它的名称还会显示在表格左上方的名称框中。4.2.2新建、打开和保存文件1.Excel文件的建立启动了Excel之后,选择“文件”|“新建”命令来建立一个Excel文件。直接点击常用工具栏中的“新建”按钮。按Ctrl+N键来完成新建操作。2.Excel文件的打开(1)使用“文件”|“打开”命令或是直接单击工具栏中的“打开”按钮打开“打开”对话框,(2)在“文件”菜单中下方显示出来的最近所使用过的文件中选择所要打开的文件名称,“文件”菜单中只显示最近所使用过的4个文件名称。3.Excel文件的保存(1)新建立的文件的保存,选择“保存”后弹出“另存为”对话框,(2)命名过的文件的保存(3)设置自动保存功能4.2.3数据的输入在Excel中向单元格中输入数据的方式:1.鼠标操作方式(1)用鼠标激活单元格,按F2键,这样就可以输入数据了。(2)激活单元格,用鼠标单击表格上方编辑栏的空白处,这样就可以输入数据了。(3)双击单元格,即可输入数据。(4)激活单元格后也可直接输入数据。2.键盘操作方式在单元格中输入的类型:(1)文本的输入(2)数字的输入(3)日期和时间的输入(4)公式的输入(5)函数的输入4.2.4编辑数据1.编辑单元格中的部分内容(1)激活要编辑的单元格,按F2键。(2)激活要编辑的单元格,单击就可开始编辑。(3)双击要编辑的单元格可直接进行编辑。2.编辑单元格中的全部内容(1)激活要编辑的单元格,直接键入新内容,原来的内容就被覆盖,即被删除了。(2)激活要编辑的单元格,在“编辑栏”中删除原有内容,键入新内容即可。4.2.5使用公式与函数1.公式的使用(1)公式中的运算符:算术运算符、比较运算符、文本运算符和引用运算符(见表4-1)(2)公式的复制:相对引用、绝对引用(3)公式的自动填充(如图4-9所示)2.函数的使用(1)函数的格式:FUNCTION(参数1,参数2,…),其中FUNCTION表示函数名。(2)函数的分类:财务函数、日期与时间函数、数学与三角函数、统计函数、查找与引用函数、数据库函数、文本函数、逻辑函数和信息函数等九类(如图4-20所示)。(3)几种常用的函数SUM函数、AVERAGE函数、IF函数、SUMIF函数、MAX函数、MIN函数4.3工作表的编辑及格式化4.3.1工作表的插入、删除和重命4.3.2工作表的复制和移动4.3.3工作表窗口的拆分与冻结4.3.4工作表的格式化4.3.1工作表的插入、删除和重命名 1.
工作表的插入以在Sheet1和Sheet2之间插入一个工作表为例(1)菜单法欲在Sheet1之后,Sheet2之前插入一个工作表,则应当激活Sheet2,然后选择“插入”|“工作表”命令。(2)鼠标法激活Sheet2,用鼠标右键单击Sheet2,会出现一个快捷菜单,在此菜单中选择“插入”命令,随即打开“插入”对话框。2.
工作表的删除(1)菜单法:激活要删除的工作表,选择“编辑”|“删除工作表”命令,这时会出现一个提示框,。(2)鼠标法:激活要删除的工作表,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快捷菜单中的“删除”命令。3.工作表的重命名(1)激活要更名的工作表,选择“格式”|“工作表”|“重命名”命令,活动工作表标签中的工作表名称就会反显,直接输入工作表的新名字或先按Delete键将原名删去,再输入新的工作表名称。(2)激活要更名的工作表,单击鼠标右键,在快捷菜单中选择“重命名”命令。(3)在活动工作表标签中双击要更名的工作表,工作表名称呈反显,然后输入新的工作表名称。4.3.2工作表的复制和移动 1.工作表的复制1.工作表的移动(1)激活要移动的工作表(2)点按此工作表标签用鼠标向右拖动,同时在鼠标指针上会出现一个白色小方块,左上角还有一个黑三角形。(3)当黑三角形出现在活动工作表标签中的最后一个工作表标签的右上角时,松开鼠标就完成了此次移动操作。2.工作表的复制按住Ctrl同时拖动工作表标签4.3.3工作表窗口的拆分与冻结 1.工作表窗口的拆分(1)菜单拆分法(2)手动拆分法4.3.4工作表的格式化 1.单元格行高和列宽的调整(1)鼠标调整法:将鼠标放在行标(或列标)的边界处,拖动鼠标。(2)菜单调整法:选择“格式”|“行”或“列”|“行高”或“列宽”如图4.19所示。(3)自动设置调整:选择“格式”|“最适合的列宽”命令。2.数字的格式化(1)按钮操作法(2)菜单操作法如图4.20、4.21所示。3.对齐方式的设置(1)按钮操作法选中要格式化的单元格,单击“格式”工具栏中的“左对齐”、“居中”、“右对齐”、“合并且居中”、“减少缩进量”、“增加缩进量”等按钮进行设置。(2)菜单操作法选中要格式化的单元格,选择“格式”|“单元格”,打开其对话框,如图4.23所示。在对话框的“文本对齐”中选择“水平对齐”和“垂直对齐”列表框中的对齐方式。4.字体格式的设置5.边框与底纹的设置(1)按钮操作法(2)菜单操作法6.自动套用格式7.设置条件格式“条件格式”命令可以为满足条件的单元格设置字体、边框、颜色和底纹。如图4.32所示的“条件格式”的对话框。8.样式的设置4.4数据管理和分析 4.4.1数据清单4.4.2数据排序4.4.3数据筛选4.4.4分类汇总4.4.5数据透视表4.4.1数据清单 4.4.2数据排序 4.4.3数据筛选4.4.4分类汇总 4.4.5数据透视表(可选) (1)单击数据清单中的任一单元格。(2)单击“数据”|“数据透视表和图表报告”命令,如图4.42所示。(3)选择“MicrosoftExcel数据清单或数据库”。(4)单击“下一步”“下一步”如图4.43、4.44所示。(6)单击“版式”对话框中的“确定”,在对话框中设置“数据透视表位置”选项。(7)单击“完成”如图4.47所示的数据透视表。4.5图表 4.5.1创建图表4.5.2编辑图表和格式化图表4.5.1创建图表 (1)选定待显示于图表中的数据所在的单元格如图4.48所示。(2)单击“插入”|“图表”命令,如图4.49的“图表。(3)单击选择所需的图表类型和子图表类型。(4)单击“下一步”按钮,将自动激活“数据区域”选项卡。(5)在“图表源数据”对话框中选中“系列”选项卡,如图4.51所示。(6)单击“下一步”“下一步”如图4.52、4.53所示。(7)单击“完成”如图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路边广告位转让合同
- 美国自费出国留学咨询服务合同年
- 居间合同佣金承诺书
- 事故车买卖合同协议
- 连车带人租赁合同
- 荒山承包合同范本
- 叉车租赁合同协议书范本大全
- 工地材料运输合同
- 借款合同答辩状范本范本
- 个人工作总结范文20篇
- 法理学课件马工程
- 2024-2030年中国香菇行业销售状况及供需前景预测报告
- 2024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解析
- 高中英语必背3500单词表(完整版)
- 2024年版《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应用图册》
- 2024年高考数学试卷(北京)(空白卷)
- 人教版2024年新教材七年级上册英语starter unit 1 -unit7重点短语句型清单
- 护理服务在产科中的应用课件
- 2024年小升初语文入学分班测试卷四(统编版)
- 流行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方-2023年度商业健康保险经营数据分析报告-2024年3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