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新疆十佳青年谷学立事迹材料_第1页
第六届新疆十佳青年谷学立事迹材料_第2页
第六届新疆十佳青年谷学立事迹材料_第3页
第六届新疆十佳青年谷学立事迹材料_第4页
第六届新疆十佳青年谷学立事迹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届“新疆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候选人事迹简介—————————————————————————————————————————————谷学立同志事迹材料带一流队伍创一流电厂——记乌石化公司热电厂副厂长谷学立先进事迹谷学立,男,35岁,中共党员,大学本科,乌石化公司副所长、乌石化公司团委副书记、热电厂副厂长,高级工程师。1990年大学毕业以后,他放弃了在总厂设计院工作的机会,来到了原来乌石化热电厂筹建处。他从最基层的倒班实习生、实习值长干,而且倒班一倒就是5年,到值长、值长组组长、生产运行科副科长、科长;1999年任热电厂副厂长,在前任卓有成效的工作基础上,与同事们一起对热电厂的生产管理、安全管理进行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努力学习技术刻苦攻克专业技术难关谷学立一直认为作为一名现代化企业的领导者,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必须具备的一个基本的素质之一。不论是当操作工、科长、还是副厂长,谷学立始终都在刻苦钻研热电厂各个专业的技术,努力把自己的所学最大限度地应用于生产。在1999年以前,热电厂生产始终不是太稳定,谷学立每遇到生产操作中出现的各种疑难问题,都能细心的运用所学的技术理论和同事们一起攻关,解决了大量生产技术上的难题。当他调任生产副厂长时,操作笔记、业务学习、技术攻关笔记记了满满六大本子。1998年正是热电厂一期工程由基建阶段全面进入到生产阶段的一年,生产事故颇为繁多,尤其是热电厂1、2号燃煤锅炉发生突然的、莫名其妙的灭火就有5次之多,给热电厂的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他与锅炉车间的技术干部为此专门去新疆玛纳斯发电厂去取经,通过请教专家掌握了燃煤锅炉防止灭火的措施,从技术措施(上了先进的GMZ型灭火保护)、生产运行的基础管理以及其他组织措施,1999年后杜绝了锅炉的莫名其妙的灭火事故。随着石化的发展,1999年以后先后又上了二常减压装置、重油催化装置、二化肥装置。因为这些装置均需要热电厂供给电能和中压蒸汽,身为热电厂生产运行科科长、电力调度所调度科长的的他均参加了这些装置的试车。而且,随着这些装置的建成石化电网的供电方式越来越复杂。1999年的“219”与电网解列事故;1999年“1.13”化纤厂35kV电缆头爆炸事故;1999年“723”3号发电机误强励事故,都造成了石化电网大面积的停电,同行们都认为事故现象很让人费解,但是他与自己的同时们仔细的分析事故的发生过程,把大家都不注意的一些细节现象联系起来,认为谐振过电压是造成这几起事故扩大的最主要的原因。事实上,随着石化电网中35kV馈线的增多,容性电流的增大,使得谐振过电压的可能性越来越容易发生,必须及时消除这一隐患,在后来电力公司研究院的测试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1998年4月2号汽轮发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强烈的振动。大修后,振动原因仍未能消除。他与汽机、电气车间的技术人员一起经过一年多的试验和查找、论证,终于发现2号汽轮发电机组振动的原因是发电机转子绕组的匝间短路造成,最终说服南京汽轮电机厂免费返厂检修,为乌石化公司赢得声誉。汽轮机是大型转动设备,振动原因十分复杂。2000年11月,热电厂3号汽轮机消缺后,首次开机出现强烈振动无法投入运行,连续开车7次均没有成功。被迫抽出专人成立攻关小组,本来作为生产运行科的科长没有这个职责,但是谷学立不这样认为,他说这是一次学习的很好的机会。在专业组的成员里面,只有他一个人从来没有干过检修,为此他找来很多这方面的书籍边学习边实践,经过与同事们近一个多月的查找,终于解决了3号机高压转子的振动的难题。为此他撰写的论文《CC50—8.83/4.02/1.27型汽轮机高压转子振动原因的探讨》在国家级中文核心刊物《汽轮机技术》2000年2期发表。1995年原来的中国石化总公司开始各个专业进行装置达标和专业达标。谷学立做为生产运行科的科长全面主持热电厂锅炉、汽机装置达标和热电专业达标工作。经过两年艰苦的努力,于1996年实现锅炉、汽轮机两套装置和热电专业双达标。是当时全石化总厂所有参与中石化总公司的装置和专业中,第一个实现装置和专业双达标的,获得总公司的颁发的证书。在整个达标过程中,多次在中国石化总公司热电厂达标评比中获前一、二名的好成绩,原中国石化总公司总经理盛华仁参观完热电厂夸赞说“齐鲁第一、你们第二。”2000年是谷学立技术成果十分丰硕的一年。这一年里他主持进行了三项重要的技改技措项目,第一项:热电厂的冷却水节水改造。热电厂的冷却水因为设计遗留问题,长年开式循环,浓缩倍数只有1.3浪费极大。谷学立凭着对生产系统的熟悉,充分的利用原有闲置的的系统,最小的资金投入。改造后,效果非常好冷却水浓缩倍数达到2.5以上,而且可以任意控制。每年节约新鲜水100多万吨。该项目被评为乌石化总厂合理化建议二等奖。第二个项目乌石化总厂一级除盐水系统改造。谷学立在工作中仔细的分析,发现乌石化公司一级除盐水系统因为长期以来的重复建设,以及运行方式的不合理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通过一年的改造,投入很少的一部分资金,利用了大部分闲置的管线,成功的停运了酸碱耗很高的动力化学水处理装置,而且同时还很好地保障了重油催化一级除盐水的供给。解决了长期以来无人问津但是给乌石化总厂造成了巨大损失的一级除盐水系统不合理的问题。仅节约酸碱一项每年就达500多万元,而且还撤销了很多不必要的原老动力站的岗位。为2001年的减员增效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虽然是一项技术改造项目但却有着深远的政治意义。该项目也获得了乌石化总厂合理化建议二等奖。第三个项目二常减压返回水系统改造。原设计二常减压的工艺返回水有一部分必须排掉,十分可惜。谷学立巧妙的借用二化水的采暖系统成功的将二常减压的工艺返回水分别送到了热电厂的两套化学水处理装置,这个项目几乎没有投入任何资金,却保证了只要二常减压开工每小时可节约新鲜水200吨,在水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200吨/每小时不是一个小数目。该项目也获得乌石化总厂合理化建议二等奖。安全生产企业永恒的主题对于每一个乌石化公司热电厂来说,“2.25”3号汽轮机飞车事故都是他们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阴影。经历了“2.25”事故痛苦的谷学立,比别人更能深深地懂得生产不能安全意味着什么。2000年是乌石化公司重组后正式运作的第一年,也是乌石化公司热电厂“2.25”上任之时,他就在认真的思索。热电厂这么多年来,无论干部还是群众不可谓不辛苦,不可谓不努力。为什么没能遏制事故的发生哪?经过反复的思考,经过认真的对比,他认为热电厂没有从根本上建立起一整套科学的、适合热电厂实际情况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根本原因之所在。科学规范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我们安全工作的根本、这是我们企业之基。认识到这一点之后,谷学立组织各级人员到一流火力发电厂去学习、到兄弟厂去观摩。图书馆、网络上到处取查找资料,两年多的时间在他的亲手编写下先后建立了《乌石化公司热电厂生产事故调查规程》、《乌石化公司安全生产奖惩规定》、《乌石化热电厂各专业的安全性评价》、《乌石化热电厂危险点的预控知识》、《乌石化热电厂起重机械安全监察管理标准》、等等制度。使乌石化热电厂的安全生产局面很快实现了从无序到有序的改变。为了杜绝生产上的误操作,又专门制订了《乌石化公司热电厂工作票、操作票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操作的监护制度。初步有了一套重奖重罚的管理制度,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狠抓落实。用谷学立自己的话说,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并不难,难在员工的理解和自觉的遵守。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必须强化管理,从“严、细、实”三个字做起。“严”就是要严格管理,严格要求,敢抓敢管,要一丝不苟。在安全管理上要突出一个“严”字。他认为对员工要求严格,首先要对自己要求严格;对下级要求严格,首先要领导自己对自己要求严格。“细”就是要深入实际,从细微处做起,从点滴做起。要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实”就是踏踏实实,从实际效果出发,不是停留在口头上,不是只写在文章里,说给别人听,写给别人看,一切工作必须讲实效,狠抓落实。“严、细、实”这三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但是真正做到了,做好了,必有显著效果。严格的管理必然带来许多非议,有人奖金被扣也有人挨了处分。很多同事劝谷学立知难而退,他对此淡然置之,说:“只要对热电厂安全生产有利的改革,我就要大力推进,热电厂的员工总有一天会理解的,我宁听骂声不听哭声。”他除生产过程中,十分注重安全同时性原则,从不忘记利用各种活动积极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的氛围,在他的倡议下,将“2月252000年乌石化公司热电厂开始建设自己的局域网,敏锐的谷学立就第一个意识到网络对提高安全生产的巨大作用,第一个提出必须将计算机的终端敷设到班组,热电厂网络的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出来。现在的热电厂的所有的运行班组能够很方便的了解到和热电厂生产有关的任何信息和资料。这也是目前乌石化公司局域网第一个辐射到班组的生产厂。谷学立正在努力促成各方今年争取把网络敷设到“三修”班组,以方便生产信息和生产意图的快速准确的传递和信息的沟通。网络建设之初谷学立就与网管人员很好的策划。形成了今天热电厂网站最亮丽的一点——《热电论坛》,谷学立将几乎所有的生产管理的内容全部搬到了网站上,在生产管理、日志、报表安全管理、事故讨论、技术学习以及员工关心其他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与热电厂的各级生产人员进行了很好的、有效的沟通,消除了很多因为环节太多传递上出现的失真的情况。极大的提高了生产管理的效率。现在的乌石化公司热电厂人不论管理干部还是倒班运行人员上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到《热电论坛》这个“家”里看看有没有什么新鲜事。特别想看一看谷学立副厂长又有什么新的管理思路和想法。网络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他,十分清楚这一点。他认为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的提高,解决好这一问题的一个有效的办法是长期不懈的抓好班组安全活动。他提出坚强班组安全活动的实效性,是各级领导干部、各级安全管理人员一项重点工作。经过两年来,谷学立反复不厌其烦的倡导,通过热电厂各级干部的努力,热电厂的班组安全活动有了一个较大的改善。他还主张班组的安全活动应该选择行之有效的、切合实际的安全活动课题。而且班组安全活动要不拘一格,形式多样。可以采用现场会、座谈会、演讲等、案例分析、查找隐患、正确操作演示等等形式。班组工作是企业一切管理工作的基础,各项工作最终的落脚点是在班组,因此,加强班组建设工作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安全生产,而且关系到企业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和效益的完成。为此,在谷学立的倡导和具体操作下,为配合一流火力发电厂的创建工作,从2001年元月开始,在热电厂全厂范围内开展“创一流班组”达标活动,达标的指标把班组管理的内容细分成:安全管理、文明生产、专业管理、基础管理、精神文明建设。而且达标不搞终身制,每年都要复检。这项工作的认真开展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基层班组成员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为了达标、保标班组真正做到了基础管理。用谷学立的话来说,他们有了一个真实的安全基础——广泛地发动了群众。违章应该抓,特别是在目前情况下我们设备状态不太好的情况下尤其应该很好的抓。但是谷学立同时也认为安全工作的最高境界是本质安全,是“零隐患”。他主张设备的检修应该本着“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设备状态健康了,闭锁的功能完善了,即使违章发生了,也不会产生任何后果。这就是本质安全。应该加大检维修的力度,努力的降低非计划的停运。在乌石化公司的支持下、在热电厂全体人员的积极努力下,2002年、2003年热电厂的技术改造也获得了空前的丰收。厂用6千伏一、二、三段ABB电气开关柜的改造、公用系统的改造、3号机DEH的改造、电气防误操作控制系统的改造以及其他一些小型的技措。使热电厂的设备状态有了一个质的改善。辛勤的汗水也获得丰硕的收获,2006年:热电厂全年人身轻伤事故为零、严重火灾、爆炸事故为零、重大设备损坏事故为零、重大误操作事故为零。截止到2006年3月13日乌石化公司热电厂喜迎连续全生产运行600天,这是按照比国家电力公司更严格的《生产事故调查规程》标准达到的,是含金量很高的600天,新疆电力系统的同行参观后说“没有想到乌石化热电厂这几年的进步这么大,一个自备热电厂能搞到这个程度,下了不少功夫,流了不少汗水。”问到谷学立这些成绩取得的感想的时候,谷学立开玩笑的说“恶花里面终于开出了善果,安全管理不能少一个严字,总有一天大家会理解的。”他,深深的知道,安全生产不是一挥而就的。安全生产如逆水行舟。安全工作不是一劳永逸的,也没有捷径可走,靠的是十几年、几十年如一日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科学细致的管理。他,深深的知道,虽然热电厂的安全管理从无序走到了有序,但是远远没有形成体系,离国家一流火力发电厂还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员工向他看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谷学立深深懂得从自己做起,以人格的魅力去感染人。他工作上勤勤恳恳,一心扑在企业上。17年来,凭着对企业的热情说不清楚牺牲过多少个休息日,有多少个日日夜夜在工作岗位上与员工们一起度过。毕业到今天17年了,只休过一次探亲假,只陪父母过过一次春节。在3号机组恢复建设的9个月的日日夜夜里,当时作为分管生产的副厂长的他怀着对3号机组深厚的情感,其中连续三个多月没有休息过双休日。多年来,尽管工作繁重,他总是每天必须参加一次交接班,每天深入到现场了解情况或者与运行工人进行交流,每逢节假日、双休日总是惦记热电厂的生产情况。去年“十.一”3号机组检修完后,开车十分不顺,他七天七夜没有离开热电厂现场一步。他的敬业精神,深深的感染了热电厂的广大员工,他们都认为热电厂在谷学立的影响下会越来越好。有一次他在现场发现,有一个设备缺陷好几天没有人理睬,他抓住这一个典型,尖锐的指出这个设备缺陷虽然不大,但是这么长时间没有人处理给员工们的心里上造成一种负面的情绪,“工作上马虎一点有什么关系?这个缺陷一年都没人过问不也没事吗?”当每一个热电厂员工或者大多数的热电厂员工有这样的想法的话,这是我们热电厂的灾难。这是任何增加检维修费用和技改技措费用所无法弥补的损失。谷学立还认为:我们的许多管理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对日常的技术工作、日常工作行为不够细心和严谨。所以我们必须把很大的精力放在这些基础的问题上面:最基本的做人准则和最基本的工作习惯。我们必须让员工从见到的环境、接触的东西都是一流的,让他们感到只有自己变成一流的,把工作做成一流,才配得上它们。

青年是企业的未来青年强则企业兴1999年后改制后中国石油企业里兼职很正常,但是一个二级单位的生产领导兼职地区分公司的团委副书记,就有很多人不理解。共青团工作对于谷学立来说是从没有接触过的行业,这也是他第一次搞团务工作。他没有逃避,更没有觉得是累赘。在2000年5月召开的第三届热电厂团委会上,他提出了今后几年热电厂团委的工作思路是:“以热电厂的安全生产为中心,以全面提高热电厂青年人的素质为己任,以青年岗位能手活动为载体,全面实施创新创效工程,积极组织团员青年投身到热电厂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去,做好党的助手和行政的帮手,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主力军和生力军作用”。谷学立带领着热电厂团员青年并根据热电厂自己的生产特点和生产状况,仔细分析热电厂的生产实际──“2·25”特大事故影响恶劣,安全生产局面出现低迷不前,青年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偏低。面对这些情况他认为热电厂的团工作重点应该从服务于热电厂目前的安全生产状况出发,才是正路。2000年5月,我们在热电厂第三次团代会上,号召全厂的青年职工积极参加“最有价值的安全合理化建议”评选活动。2000年8月,热电厂团委为了更好地提高全员特别是生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