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防爆安全监管工作探讨2014课件1_第1页
粉尘防爆安全监管工作探讨2014课件1_第2页
粉尘防爆安全监管工作探讨2014课件1_第3页
粉尘防爆安全监管工作探讨2014课件1_第4页
粉尘防爆安全监管工作探讨2014课件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管理部粉尘防爆安全监管工作探讨湖南华菱湘钢内容一、粉尘防爆安全监督管理法理依据二、粉尘爆炸事故案例三、粉尘爆炸原理四、容易引起粉尘爆炸的工艺五、粉尘防爆技术措施六、粉尘防爆安全监管方式方法一、粉尘防爆安全监督管理法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总局令68号)《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第16号令)一、粉尘防爆安全监督管理法理依据《湖南省安全生产条例》(地方法律法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标准规范)《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粉尘防爆安全规程》…省安全监管局《关于印发铝镁制品机加工企业粉尘防爆安全检查表的通知》(如粤安监管二〔2013〕5号)等等一、粉尘防爆安全监督管理法理依据如《粉尘防爆安全规程》要求4总则

4.1有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企业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不符合本标准规定的现有企业,应制定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4.2企业应清楚本企业有无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并采取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粉尘爆炸的措施。

4.3企业应根据本标准并结合自身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特点,制定本企业粉尘防爆实施细则和安全检查表,并按安全检查表认真进行粉尘防爆检查。企业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车间(或工段)每月至少检查一次。

4.4企业应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和粉尘防爆教育,普及粉尘防爆知识和安全法规,使职工了解本企业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危险程度和防爆措施;对危险岗位的职工应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和业务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方准上岗。

4.5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应杜绝各种非生产性明火存在。

4.6安全、通风除尘、粉尘爆炸预防、粉尘爆炸控制等设备设施,未经安全主管部门批准,不应更换或停止使用。

一、粉尘防爆安全监督管理法理依据

9.1个体防护

9.1.1生产人员应按GB11651的有关规定,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9.1.2在工艺流程中使用惰性气体或能放出有毒气体的场所,应配备可保证作业人员安全的呼吸保护装置;

9.1.3在作业场所内,生产人员不应贴身穿着化纤制品衣裤。

9.2救援

9.2.1企业应编制含有粉尘爆炸的应急救援预案并报相关部门备案;

9.2.2应组织全体职工进行灭火和应急救援预案演练。二、粉尘爆炸事故案例2014/8/2,昆山中荣金属制品公司发生铝粉爆炸,已造成75人死亡、185人受伤2012/8/5,浙江温州一个体铝制锁抛光加工场发生铝粉爆炸,造成13人死亡14人受伤2010/2/24,秦皇岛骊骅淀粉厂发生淀粉爆炸,造成20人死亡48人受伤1987/3/15,哈尔滨亚麻纺织厂静电引起亚麻粉尘爆炸,造成

58人死亡177人受伤二、粉尘爆炸事故案例1952—1979年间,日本发生各类粉尘爆炸事故209起,伤亡共546人,其中以粉碎制粉工艺和除尘系统较突出。1965—1980年间,联邦德国发生各类粉尘爆炸事故768起,其中较严重的是木粉及木制品粉尘和粮食饲料爆炸事故。1980—2005年间,美国发生各类粉尘爆炸事故281起,死亡119人,受伤718人。新西兰:奶制品冷库爆炸马来西亚:面粉厂爆炸韩国:链斗提升机粮食粉尘爆炸新加坡:塑料粉尘爆炸、奶酪厂喷雾干燥器爆炸澳大利亚:食糖爆炸菲列宾、印度:水泥厂煤尘爆炸印度:奶粉厂喷雾干燥器爆炸三、粉尘爆炸原理基本概念(1)粉尘

国际标准化组织定义:粒径小于75μm的固体悬浮物

(人类头发的直径约为50-80μm)

GB/T15604-2008《粉尘防爆术语》:细微的固体颗粒

可分为:呼吸性粉尘/漂尘/降尘/可见粉尘/显微粉尘等

特点:在其自重作用下能够沉降下来,但又可在空气中悬浮一些时间三、粉尘爆炸原理(2)可燃性粉尘:

能与气态氧化剂(主要是空气)发生剧烈氧化反应的粉尘

美国消防规范(NFPA):直径小于420微米,在分散状态下点火会引起火灾或爆炸的细微颗粒物。

三、粉尘爆炸原理(3)粉尘云和粉尘层

粉尘云:悬浮在助燃气体中的高浓度可燃粉尘与助燃气体的混合物。

粉尘层:指的是沉积在地面或物体表面上的可燃粉尘群。三、粉尘爆炸原理粉尘爆炸

火焰在粉尘云中传播,引起压力、温度明显跃升的现象一次爆炸:也叫初始爆炸,由初始点火源引起的爆炸。

二次爆炸:第一次爆炸气浪把沉积在设备或地面上的粉尘吹扬起来,在第一次爆炸的余火引燃下引起第二次爆炸。三、粉尘爆炸原理多次爆炸:随着爆炸引起极大的震动,沉积在不同部位的粉尘扬起,形成多个粉尘云,从而产生连环爆炸。三、粉尘爆炸原理粉尘发生爆炸的五要素可燃粉尘助燃物(氧或空气)点火源空间受限粉尘云三、粉尘爆炸原理什么样的粉尘会发生爆炸,包括:金属(如镁粉、铝粉、钛粉);煤炭(如煤粉);粮食(如面粉、糖粉、玉米粉、土豆粉、干奶粉、淀粉);饲料(如血粉、鱼粉);农副产品(如棉花、烟草、茶叶粉尘);林产品(如纸粉、木粉、纤维粉尘);合成材料(如塑料、染料)。三、粉尘爆炸原理引发粉尘爆炸的点火源根据产生能量的方式的不同,点火源可分成七类:(1)明火焰

(2)高温物体三、粉尘爆炸原理(3)电气火花

(4)静电放电火花放电、刷型放电、电晕放电、静电积累人体静电(5)撞击与摩擦(6)光线照射与聚焦(雷闪电、光线聚焦)(7)绝热压缩三、粉尘爆炸原理(8)

化学反应放热氧化燃烧自燃自燃的条件绝热性和保温性好,具备热积累条件,纤维、粉末或片状易进行产热反应产热速率超过散热速率自燃着火一般需要相当长的发展时间易自燃着火的物质:铝镁等活泼金属粉尘,硝化棉,油污染棉纱,煤堆,面粉等粮食仓库三、粉尘爆炸原理粉尘的自燃吸湿或遇水会催进某些堆积粉尘自燃着火金属加工行业打磨抛光产生的铝镁粉尘遇湿后自燃铁粉或铁切削屑在船舶运输过程中,因船舱内浸入雨水或海水而引起自燃着火粮食粉尘遭水浸后发热自燃大量自由堆积的粉尘,如煤山、面粉和玉米粉等粮食仓库、聚集金属粉尘的集尘桶等时常会发生自燃着火。

尤其夏季高温、高湿情况下,粉尘在散热不利且储存量大、堆积层较厚、通风不良时,更易引起热积累,发生自燃着火。三、粉尘爆炸原理粉尘爆炸的破坏性(1)具有极强的破坏性。(2)容易产生二次爆炸、多次连环爆炸。(3)发生粉尘爆炸的时候,会有燃烧的灼热粒子飞散(铝粉爆炸时温度高达2000-3000℃),如果飞到可燃物或人体上,会使可燃物局部严重碳化或人体严重烧伤。(4)能产生有毒气体,往往造成爆炸过后的大量人畜中毒伤亡。

一氧化碳;爆炸物(如塑料)自身分解的毒性气体。三、粉尘爆炸原理粉尘爆炸性参数

粉尘云最小点火能量最小点火能大致是10~100mJ,比可燃气的最小点火能大1~2个数量级。铝粉(现场提取)的粉尘云最小点火能:47.1mJ~58.2mJ粉尘层最低点火温度粉尘云最低点火温度点火温度越低,越容易燃烧或爆炸铝粉(现场提取)的粉尘云最低点火温度:590℃通常粉尘层最低点火温度<粉尘云最低点火温度在有可燃粉尘沉积的场所,设备热表面的温度不能超过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三、粉尘爆炸原理粉尘云爆炸下限可以引发爆炸的最低粉尘浓度粉尘云最大爆炸压力、粉尘云爆炸指数反映爆炸猛烈程度大部分粉尘的爆炸压力为0.5MPa~1MPa。砖混结构建筑的耐压为30~50kPa一般设备(除尘器、小于10m3的料仓)的耐压为0.1~0.2MPa粉尘爆炸极限氧浓度可以引发爆炸的最低氧气浓度,用于惰化等防爆设计四、容易引起粉尘爆炸的工艺(1)抛光、打磨、粉碎过程四、容易引起粉尘爆炸的工艺(2)气固分离过程四、容易引起粉尘爆炸的工艺(3)干式除尘过程

四、容易引起粉尘爆炸的工艺(4)干燥过程四、容易引起粉尘爆炸的工艺(5)输送过程四、容易引起粉尘爆炸的工艺(6)清扫、吹扫过程。五、粉尘防爆方法与技术建筑设计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建筑采用框架结构,墙体采用轻质材料。最好采用单层建筑。有粉尘爆炸危险的作业场所要留出足够的防火间距。人员集中的办公区域和居民区远离有爆炸危险的场所。五、粉尘防爆方法与技术设备布局把有粉尘爆炸危险的设备设置在建筑外,或靠墙布置,以便于泄爆。除尘器在建筑高处布置。五、粉尘防爆方法与技术防止出现点燃源防止自燃(尤其防止活泼金属遇湿)防止机械火花与摩擦跑偏、打滑、断链监控安装除铁器安装轴温监控防止静电积累与放电设备跨接与接地除尘器使用防静电滤袋使用粉尘防爆型电气设备防止明火-严格的动火制度五、粉尘防爆方法与技术粉尘控制防止物料与粉尘泄漏及时维修出现物料泄漏的设备工艺设备的检查孔应密封五、粉尘防爆方法与技术特殊地点的清洁要求

不能完全防止粉尘泄漏的特殊地点(如粉料进出工艺设备处),应采取有效的除尘措施;

手工装粉料场所,应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

进行打包的场所,应定期清扫粉尘。清洁

所有可能积累粉尘的生产车间和贮存室,都应及时清扫;

不应使用压缩空气进行吹扫。灭火

应根据粉尘的物理化学性质,正确选用灭火剂;

灭火时,应防止粉尘扬起形成粉尘云;

若燃烧物与水接触能生成爆炸性气体,不应用水灭火。

五、粉尘防爆方法与技术建立健全粉尘防爆相关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粉尘防爆安全检查表)做好安全生产和粉尘防爆教育,普及粉尘防爆知识和安全法规,使职工了解本企业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危险程度和防爆措施;对危险岗位的职工应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和业务培训。五、粉尘防爆方法与技术个体防护

生产人员应按GB11651的有关规定,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在工艺流程中使用惰性气体或能放出有毒气体的场所,应配备可保证作业人员安全的呼吸保护装置;

在作业场所内,生产人员不应贴身穿着化纤制品衣裤。

救援

企业应编制含有粉尘爆炸的应急救援预案并报相关部门备案;

应组织全体职工进行灭火和应急救援预案演练。五、粉尘防爆方法与技术粉尘防爆相关技术标准及规范《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GB15577-2007《粉尘爆炸泄压指南》GB/T15605-2008《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AQ3009-2007《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用外壳和限制表面温度保护的电气设备第2节电气设备的技术要求》GB12476.1-2000《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14《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收尘器防爆导则》GB/T17919-2008《监控式抑爆装置技术要求》GB/T18154-20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