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司法制度课件_第1页
古代司法制度课件_第2页
古代司法制度课件_第3页
古代司法制度课件_第4页
古代司法制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司法制度AncientChinesejudicialsystem古代司法制度司法制度,包括两个方面:(1)司法机构的设置;(2)司法程序。就司法机构设置而言,从职权划分来看,可以分为审判机关和监察机关;从级别看,又可分为中央司法机关和地方司法机关。古代司法制度就中央审判机关而言,经历了司寇—廷尉—大理寺与刑部—大理院与法部的演变过程。就地方审判机关而言,我国古代实行地方行政长官兼理司法的制度,直到宋朝提刑司的设置,才出现专门的地方司法审判机关。古代司法制度一、中央司法审判和复核机关二、监察机关三、地方司法审判机关四、诉讼程序五、会审制度一、中央司法审判和复核机关(一)西周西周时,中央对最高司法官仍称大司寇。大司寇之下设小司寇,辅佐大司寇审理具体案件。例:西周的最高司法官吏是下列哪个?A、大司寇B、小司寇C、廷尉D、御史大夫一、中央司法审判和复核机关(二)秦汉秦汉时,廷尉是中央司法机关的长官,其职责是审理皇帝交办的案件,即诏狱;同时也有权审理各地上报的重大疑难案件。一、中央司法审判和复核机关例:下列哪些朝代的中央司法机关的长官为廷尉?A、秦朝B、西汉C、东汉D、西周一、中央司法审判和复核机关例:在什么朝代廷尉扩充为大理寺?A、曹魏B、西晋C、北魏D、北齐一、中央司法审判和复核机关例:唐朝的大理寺负责审理以下哪些案件?A、中央百官犯罪的案件B、京师笞、杖案件C、京师徒刑以上案件D、刑部移送的死刑与疑难案件一、中央司法审判和复核机关刑部除负责司法行政事项外,还负责复核大理寺判决的徒、流刑以上案件,以及州县判决的徒刑以上案件,并有权受理在押犯申诉的案件。刑部复核案件如有可疑,死刑以下案件可令原机关重审,死刑案件则移交大理寺重审。一、中央司法审判和复核机关例:在唐朝,下列哪个机关属于中央复核机关?A、刑部B、大理寺C、御史台D、中书省一、中央司法审判和复核机关(五)宋时刑部、大理寺与刑院1、宋刑部宋代刑部负责大理寺详断的全国死刑已决案件的复核及官员叙复、昭雪等事宜。神宗元丰四年后,刑部分设左、右曹,左曹负责死刑案件复核,右曹负责官员犯罪案件的审核,刑部职权有所扩大。一、中央司法审判和复核机关2、审刑院(1)宋官署名。宋太宗淳化二年(991)置。掌覆查大理寺所断案件,由知院官与详议官提出意见后,报告中书,奏请皇帝决断。宋神宗元年三年(1080)并归刑部。即1080年终止。存在期间,其权势高于大理寺和刑部。一、中央司法审判和复核机关审刑院是宋朝初期的一种审判复核机关,同时享有部分的审判权。审刑院也称“宫中审刑院”。它的设立是宋朝初期皇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在司法领域采取的措施。审刑院的职权原来都属于大理寺和刑部,现在剥夺了这两个司法机构的权利,目的也是为了加强对这两个司法机关的监督。宋初审刑院制度使大理寺降为慎刑机关。一、中央司法审判和复核机关审刑院制度虽有助于司法集权于中央,但也加剧了审判的复杂化降低了审判效率。神宗时裁撤审刑院,恢复刑部与大理寺的原有职能。一、中央司法审判和复核机关例:下列有关宋朝司法制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宋沿唐制,在中央设置大理寺、刑部、御史台,分掌中央司法审判职权B、宋代神宗后,刑部分设左、右曹,由右曹负责死刑案件复核,左曹负责官吏犯罪案件的审核C、宋初审刑院制度使大理寺降为慎刑机关D、宋初审刑院制度虽有助于司法集权于中央,但也加剧了审判的复杂化明代司法机构的变化二是地方司法机构的变化。地方设三级司法机构,分为省、府、县三级。省级有专门司法机关“提刑按察使司”。府县仍是知府、知州、知县兼理司法。规定,如果越诉受重罚。三是厂卫特务司法机关。厂卫之制是皇权高度集中的产物,它几乎凌驾于司法机关之上。其机构先后有锦衣卫、东厂、西厂、内行厂等。明代司法机构的变化其司法特权主要有:一是侦察缉捕权。二是监督审判之权。三是法外施刑之权。对厂卫的行为,司法机关一般不敢过问。一、中央司法审判和复核机关2、大理寺清朝的大理寺是负责案件复核的慎刑机构;大理寺的主要职责是复核死刑案件,平反冤狱,同时参与秋审、热审等会审;如发现刑部定罪量刑有误,可提出封驳。一、中央司法审判和复核机关例:在清朝,下列哪些地方上的案件由刑部最终定案?A、笞杖案件B、徒刑案件C、流刑案件D、死刑案件一、中央司法审判和复核机关(解析:笞杖案件,由州县定案;徒刑案件,由督抚定案;流刑案件,由刑部最终定案;死刑案件,刑部审核后,仍需经大理寺复核,最终须报皇帝批准)二、监察机关2、汉西汉初年,中央监察权由御史大夫职掌。西汉末年,设御史台为中央监察机关,其长官为御史中丞,东汉延续此制。汉武帝时,设司隶校尉,负责监察京师以及邻近各郡。汉武帝时,把全国划分为13州,每州派一人(即刺史)负责地方监察。二、监察机关例:下列哪些朝代的最高监察官是御史大夫?A、秦朝B、西汉C、东汉D、西晋二、监察机关(二)魏晋南北朝监察机关1、御史台权力增强,晋以御史中丞为台主,权能极广,受命于皇帝,有权纠举一切不法行为。2、晋又设治书侍御史,负责纠举审判官吏的不法行为。二、监察机关(三)唐御史台1、御史台是中央监察机构,其正副长官分别为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2、御史台有权监督大理寺、刑部的审判工作,同时有权参与疑难案件的审判,并受理行政案件。二、监察机关3、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和察院。(1)台院设侍御史6人,台院执掌纠弹中央百官的权力,参与大理寺的审判和审理皇帝交办的重大案件;侍御史一般由皇帝直接指派,或由宰相与御史大夫商定,由吏部选任。二、监察机关(2)殿院设殿中侍御史6人,执掌纠察百官在宫殿中违反朝仪的失礼行为,并巡视京城以及其他朝会等。二、监察机关例:在唐朝,执掌纠弹中央百官的机构是下列哪个?A、大理寺B、御史台的台院C、御史台的察院D、御史台的殿院二、监察机关(3)察院设监察御史15人,执掌纠察州县地方官吏的违法行为。唐以道为监察区,全国共分为10道(后增为15道),每道设一监察御史,称为巡按使。二、监察机关例:在汉唐时期,下列哪些监察官对地方进行监察?A、汉刺史B、唐侍御史C、唐殿中侍御史D、唐巡按使二、监察机关(四)明都察院1、明朝把御史台改称都察院,与刑部、大理寺,一并通称三法司;2、明都察院负责纠举弹劾全国官吏的违法犯罪,并且参与重大疑难案件的审判工作;3、明代按省把全国划分为13道,设监察御史,直属都察院,分掌地方监察工作。二、监察机关例:在什么朝代,首次将御史台改称都察院?A、西汉末B、唐C、宋D、明二、监察机关(五)清都察院清都察院负责:1、督察百官风纪,纠弹不法行为。2、负责监督刑部、大理寺之责,如刑部、大理寺发生严重错误,可提出纠弹。3、参与重大案件的会审。三、地方司法审判机关(一)宋提点刑狱司1、从宋太宗时期开始,在州县之上设立提点刑狱司,作为中央在地方各路的司法派出机构。2、提刑司负责定期巡视州县,监督审判,详录囚徒。三、地方司法审判机关3、提刑司有权对地方官吏的审判违法行为进行监督,违法行为轻微者,可以立即处断;违法行为严重者,则上报皇帝裁决。三、地方司法审判机关例:在什么时期在州县之上设立提点刑狱司,专职监督审判,详录囚徒?A、唐太宗B、宋太祖C、宋太宗D、明太祖三、地方司法审判机关(二)明地方司法机关明朝地方分为省、府、县(州)三级。1、省设提刑按察司,长官为按察使,有权审结徒刑案件,流刑以上案件则报送中央批准执行。2、府一级本身没有任何案件的审结权,只是承上启下,复审州县上报案件。3、州县有权审结笞、杖案件。

三、地方司法审判机关例:在明朝,省按察使审结下列哪些案件?A、笞杖案件B、徒刑案件C、军流案件D、死刑案件(解析:C选项的军流案件,指充军案件和流刑案件,该类案件在明朝须由刑部复审、大理寺复核后才可结案。D选项的死刑案件,除经过军流案件同样的程序外,最终还须报皇帝批准。)三、地方司法审判机关(三)清地方司法机关清代地方司法,由低到高分为州县、府、省按察司、督抚四级。注意:明朝没有督抚这一级(明朝在省一级,只有各自独立的提刑按察使、承宣布政使和都指挥使,而没有总揽一省的巡抚或数省的总督)。三、地方司法审判机关1、州县州县为第一审级,有权决定笞、杖刑,徒以上案件上报。有关田土、户婚、斗殴诸般“细故”,均由州县自理。命盗重案,州县初审后,应将人犯并案卷一并解赴上级机关审理。三、地方司法审判机关2、府府为第二审级,负责复审州县上报的刑事案件,提出拟罪意见,上报省按察司。三、地方司法审判机关3、省按察司省按察司为第三审级,负责复审各地方上报徒刑以上案件,并审理军流、死刑案件;对于审供无异者,上报督抚;如发现上报案件有遗漏,则可驳回重审,或改发其他州县、府更审。三、地方司法审判机关明清时代省级专职司法官员是_______,它是由宋元时代的各路专职司法官员_______演变而来的。【答案】省按察司,提点刑狱司

三、地方司法审判机关4、督抚(总督或巡抚)督抚为第四审级,有权批复徒刑案件,复核军流案件,复审死刑案件;如无异议,徒刑案件可以结案,军流以上案件咨报刑部。三、地方司法审判机关例:在清朝,下列哪些官员只有复审权,而无相应案件的定案权?A、知县B、知府C、按察使D、总督三、地方司法审判机关清末司法体制的变化(一)关于司法机构的改革(四级三审制)1、改刑部为法部,掌司法行政;改大理寺为大理院,为最高审判机关;2、地方上,改省按察使司为提法使司,掌地方司法行政及司法监督;三、地方司法审判机关(一)关于司法机构的改革(四级三审制)1、改刑部为法部,掌司法行政;改大理寺为大理院,为最高审判机关;2、地方上,改省按察使司为提法使司,掌地方司法行政及司法监督;三、地方司法审判机关3、州县设初级审判厅,府(直隶州)设地方审判厅,省设高等审判厅;4、实行检审合署制,在大理院和各级审判厅设总检察厅、高等检察厅、地方检察厅和初级检察厅。但这次改革并没有贯彻到基层,省以下机构基本没有变化。三、地方司法审判机关例:清末司法改革并没有贯彻到基层,省以下机构基本没有变化。A、法部B、大理院C、最高法院D、最高审判厅三、地方司法审判机关(二)领事裁判权所谓领事裁判权,是一种治外法权,指一国通过其驻外领事,对在别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按照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领事裁判权是对所在国司法主权的侵害。三、地方司法审判机关英国首先从中国获得领事裁判权。通过1843年7月22日中英《虎门条约》的附件《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英国正式确立了领事裁判权。其后,各列强或通过条约,或根据最惠国待遇原则,获得了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直到抗战时期,才渐渐取消。三、地方司法审判机关1、外国在华领事裁判权的基本内容(1)中国人与享有领事裁判权国家的侨民间的民事、刑事诉讼案件,均依被告主要原则适用法律和实行司法管辖。(2)享有领事裁判权国家的侨民之间在中国发生的诉讼案件,由所属国领事法院或相应机构审理,中国司法官员一律不得过问。三、地方司法审判机关(3)不同国家的侨民之间的争讼,一般均适用被告主义原则,由被告一方所属国的领事法院或相应机构审理,中国司法官员亦不得过问。三、地方司法审判机关(4)享有领事裁判权国家的侨民与非享有领事裁判权国家的侨民或华人之间的争讼案件,如前者是被告,则由该国领事法院或相应机关审理,如后者是被告,则由中国管辖。(5)各国在华法院审理案件适用其本国的法律。三、地方司法审判机关2、西方列强行使在华领事裁判权的机构为了行使领事裁判,西方列强均在中国设置了司法审判系统。三、地方司法审判机关一般而言,一审案件均由各国在华领事法院或领事法庭管辖;二审上诉案件,有些国家,如英国在中国设立了驻华高等法院管辖;有些国家,如法国,由设在越南殖民地的西贡法院管辖。至于案件终审,则都由该国的最高审判机关受理。三、地方司法审判机关例:清末,甲国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乙国在中国不享有领事裁判权。在领事裁判权制度下,下列哪些案件仍由中国管辖?A、甲国公民之间在中国发生的案件B、乙国公民之间在中国发生的案件C、在中国,甲国公民起诉乙国公民的案件D、在中国,乙国公民起诉甲国公民的案件三、地方司法审判机关(三)观审制度所谓观审,是指在原告是外国人的诉讼中,外国领事可以在审判时以陪审员身份列席旁听,并参与案件的审理。相反,原告是中国人的案件,中国官员无此权力。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和1880年中美《续约附款》明确了这一制度。观审制度是对原有领事裁判权的扩充。三、地方司法审判机关(四)会审公廨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的《天津条约》规定:两国交涉事件,彼此均须会同公平审断,以昭允当,确立了会审原则。据此,1864年,清政府与英、美、法三国驻上海领事达成协议,在上海租界内设立会审机构。1868年正式订立《上海洋泾浜设馆会审章程》,确定会审机构为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公廨,会审公廨制度正式形成。三、地方司法审判机关会审公廨名义上是中国的审判机关,但实际上成为中国官员与外国领事共管的机关,甚至完全为外国领事所左右,并出现了外人不受中国之刑章,而华人反就外国之裁判的怪现象。

三、地方司法审判机关例:清末,下列哪些制度,属于对中国司法主权的侵犯?A、领事裁判权制度B、观审制度C、会审公廨制度D、外交人员的特权与豁免制度四、诉讼程序(一)西周1、区分狱与讼西周时期,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已有区分。凡民事案件,一般称为讼,刑事案件则称为狱。四、诉讼程序2、五听五听制度是西周时期审理案件时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五种方式。其具体内容是: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即从人的说话、面部表情、气息、听觉及目光反映等方面观察是否有理亏心虚的表现。四、诉讼程序3、三刺三刺制度是西周时期的司法程序之一。凡重大疑难案件,要经过三刺程序,即“一曰讯群臣,二曰讯群吏,三曰讯万民”。也就是凡重大疑难案件,应首先交给群臣来讨论,不能解决的,再交给官吏们来讨论,还不能决定的,最后交给国人商讨决定。四、诉讼程序例:下列那项制度是西周时期就存在的?A、开始区分民事案件与刑事案件B、五听C、三刺D、秋冬行刑案例:牧牛违背誓言与长官争讼案据西周青铜器匜铭文记载,某年三月下旬甲申这一天,周王在京的上官,司法官伯扬父在周王面前审理牧牛违背誓言与长官的争讼案匜yí(1)古代一种盛水洗手的用具。(2)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牧牛违背誓言与长官争讼案伯扬父判令说:“牧牛,过去你任职的时候,竟敢和你的长官争讼,违背了自己曾经立下的誓言。今天,你必须再立信誓,并恪守誓言,才能再去任职。根据法律,我本应判令鞭打你一千下,然后再对你施以墨刑。现在我宽赦你,只判罚你五百鞭,改罚金三百锾(huan)。”牧牛违背誓言与长官争讼案伯扬父于是又命牧牛向其长官立誓说:“从今以后,我不敢再和你争讼,以各种大小事扰乱你。”伯扬父对牧牛说:“你的长官如果再控告你,那就要鞭打你一千下,并加以墨刑。”牧牛于是立下了誓言,缴纳了罚金三百锾。将这件事铸作匜以祭祖。牧牛违背誓言与长官争讼案这起案件的起因,是一个负责放牛的小官吏,因财物与长官发生争讼。而牧牛之所以被判定有罪并被处罚,是与西周实行的奴隶主贵族等级特权统治分不开的。宗法制下,下级必须绝对服从上级,任何下对上的反抗行为都被视为对统治秩序的破坏。牧牛违背誓言与长官争讼案这篇青铜铭文记载了本案审判的全过程以及最终的判决结果。这是目前发现的中国古代最早的一份判决书,它反映了西周时期诉讼和审判制度的真实情况,是我们了解西周时期法制的一份重要历史资料。四、诉讼程序(二)秦律之公室告、非公室告1、秦法律鼓励告奸,但禁止子告父母,臣妾告主、禁止非公室告。2、贼杀伤、盗他人为公室告,百姓必须告发。四、诉讼程序3、子盗父母,父母擅杀、刑、髡子及奴妾是非公室告。4、非公室告不得告发,官府也不得受理;子女强行告发的,应受处罚。四、诉讼程序例:下列哪些行为,在秦朝属于必须告发的公室告?A、贼杀伤他人B、盗他人C、子盗父母D、父母擅杀子女四、诉讼程序(三)汉秋冬行刑制1、概说汉代对死刑的执行,实行“秋冬行刑”的制度。汉代统治者根据“天人感应”理论,规定春夏不执行死刑。除谋反大逆“决不待时”以外,一般死刑犯须在秋天霜降以后,冬天以前执行。因为这时“天地始肃”,杀气已至,便可以“申严百刑”,以示所谓“顺天行诛”。四、诉讼程序秋冬行刑制度,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唐律规定“立春后不决死刑”。明清律中的“朝审”“秋审”制度亦可渊源于此。四、诉讼程序汉秋冬行刑制度包括两个方面:(1)除谋反、谋大逆决不待时外,死刑执行的时间一般要在立秋之后冬至之前进行。(2)立秋之前,冬至之后一般也决不判决死刑。四、诉讼程序2、该制度的主要根据是阴阳五行说及天人感应说。3、秋冬行刑制度客观上为录囚制度提供了时间条件。4、明、清秋朝审也源于此。四、诉讼程序(四)南北朝的死刑复奏制1、死刑复奏制,使之奏请皇帝批准执行死刑判决的制度。2、北魏太武帝时正式确立。四、诉讼程序3、死刑复奏制度的确立,一方面加强了皇帝对司法审判的控制,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传统的慎刑精神。4、死刑复奏制度为隋唐时期的死刑三复奏、五复奏制度打下了基础。四、诉讼程序例:下列关于古代死刑制度的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A、死刑秋冬行刑在汉朝确立B、死刑复奏制在北朝确立C、汉以后,宫刑作为死刑的替代刑沿用到魏晋南北朝时期D、清将死刑执行分为立决和监候两类四、诉讼程序(五)唐朝1、保辜四、诉讼程序中国古代刑法中一种保护受害人的制度。凡是斗殴伤人案件,被告要在一定期限内对受害人的伤情变化负责,如果受害人在限期内因伤情恶化死亡,被告应按杀人罪论处。这种制度称为保辜,所定期限称为辜限。清律保辜期限条注:“保,养也;辜,罪也。保辜谓殴伤人未至死,当官立限以保之,保人之伤,正所以保己之罪也。”

四、诉讼程序在古代的科技条件下,对于内脏损伤、内出血等在当时是没有办法检验定性的,所以中国古代法律就设立了一项叫做“保辜”的制度,按照受害人在一定时限后的伤势来确定加害人的罪名,如果在时限内受害人因伤死亡,就要定被告杀人罪;如果是在时限以外死亡的,就只是个伤害罪。西汉初年规定保辜的时限是二十天,这是现存最早关于“保辜”的法律条文。

四、诉讼程序唐律视伤人手段和轻重程度不同,规定了不同的辜限:手足殴伤人为10日,用他物殴伤人为20日,用铁器或汤火伤人为30日,折跌肢体及破骨为50日,受害人在限内死亡的,被告应按杀人罪论处;限外死亡,或虽在限内死亡,但由于其他原因的,仍依伤害罪论处。唐律还规定,如果受害人的伤在限内平复,应减轻被告的刑罚;但受害人成了残废的,不能减刑。四、诉讼程序《宋刑统》和《大元通制》都照录唐律的规定。不过,元律对保辜作了一个例外规定,即“以他物伤人,伤毒流注而死”的,虽在辜限以外,也要按照杀人罪减三等论处。四、诉讼程序明律也是沿袭唐制,但作了某些细微更改:一是将手足殴伤人的辜限延长至20天;二是责令被告替受害人治伤。四、诉讼程序此外,明《问刑条例》将律所规定的辜限作了一些延伸,即手足、他物、金刃及汤火伤,限外10日以内;折跌肢体及破骨、堕胎,限外20日以内;如受害人确系因原伤身死,对被告也要处以杀人罪。条例规定的延长部分虽称“余限”,以示与律所规定的“正限”相区别,但实际上是延长了律定的辜限。清代沿用明制,无所更动。古法案例:“宗元守辜”的案例

宋朝有个叫马宗元的,还在少年的时候就显示出聪慧的能力。有一次他的父亲马麟和别人斗殴,将对方打伤。后来对方在保辜时限到达的那一天死亡,当地县衙门就以杀人罪判决,判处马麟死刑。家中其他人都只能哭哭啼啼等着给马麟收尸了,可是马宗元却决心要为父亲翻案。古法案例:“宗元守辜”的案例他仔细推算了那个人的死亡时间,正好是在保辜时限外的“四刻”(刻是指在计算时间的滴漏上的刻度,中国古代将每昼夜划分为一百刻,四刻将近现在的一个小时)。他就到州衙门去申诉,据理力争,知州果然接受他的意见,将他的父亲改判为伤人罪,没有判处死刑。后来马宗元中了进士,得到过朝廷最荣耀的职称“待制学士”。四、诉讼程序2、刑讯(1)拷讯不能任意采取,必须是“反复参验,犹未能决”的案件。(2)拷讯时只能用常刑杖,次数不得超过3次,每次拷讯间隔时间为20天,总数不得超过200,杖罪以下,不得超过所犯之数。四、诉讼程序(3)经过法定拷讯程序后,如果当事人仍不供认,取保释放。(4)对享有议、请、减等法律特权的犯人,70岁以上、15岁以下的人,以及孕妇、残疾人,不得拷讯。对此,采用3人以上为证,实行众证定罪。四、诉讼程序例:根据《唐律疏议》的规定,下列哪些人不得拷讯?A、享有议、请、减等法律特权的人B、70岁以上C、15岁以下的人D、孕妇四、诉讼程序3、法官回避《唐六典》规定了法官规避制度,即“鞠狱,官与被鞠人有亲属仇嫌者,皆听更之”。例:下列哪部法典首次规定了审判官的回避制度?A、《法经》B、《永徽律》C、《唐六典》D、《宋刑统》四、诉讼程序(六)宋朝1、宋翻异别勘(1)翻异别勘,是指犯人否认其口供,且所翻情节,实碍重罪时,案件则改由另一法官或另一司法机关审理;(2)若改换法官审理,称为“别推”(差官别推);(3)若改换司法机关审理,称为“别移”(移司别推)。四、诉讼程序例:在宋朝,犯人否认其口供,且所翻情节,实碍重罪时,案件则改由另一法官审理,称为什么?A、别推B、别移C、另审D、移审四、诉讼程序2、《洗冤集录》等世界最早的法医学著作出现于南宋。宋慈宋慈(1186—1249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法医学家,也是世界法医学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之一。宋慈是福建阳童游里人,南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年)进士。历任主簿、县令、通判兼摄郡事等职。宋慈

居官清廉刚正,在运盐、赈济等方面,曾为贫困劳动人民做过不少好事。宋慈1239年宋慈升充提点广东刑狱。到任后,他注意调查研究,了解到官吏多不奉法,积案甚多。宋慈立下规约,限期清出积案,经过八个月的时间,就处理了二百多个待决之囚。以后又移任江西提点刑狱兼知赣州。宋慈淳祐年间,除宋慈直秘阁提点湖南刑狱,并兼大使行府参议官,协助湖南安抚大使处理大使行府一切军政要务。就在这一时期,宋慈出色地完成了这部杰出的法医学著作。宋慈宋慈所以能继往开来,在科学史上勇于开辟一门新的学科,与他的多年处理刑狱实践固然有关,但更主要地与他始终抱着“事莫重于人命”、“独于狱案,审之又审,不敢萌一毫慢易心”的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不畏强权的敢于“雪冤禁暴”的刚正性格是分不开的。

宋慈死后,理宗为了表彰他的功绩,曾为其御书墓门。他的挚友刘克庄在墓志铭中赞扬他“奉使四出,皆司臬事,听讼清明,决事刚过,抚善良甚恩,临豪猾甚威,属部官吏以至穷阎、委巷、深山幽谷之民,咸若有一宋提刑之临其前。”

宋慈的《洗冤集录》宋慈所撰《洗冤集录》成书于南宋理宗(1247年)时期。据其自序:“博采近世所传诸书,自《内恕录》以下凡数家,会而粹之,厘而正之,增以己见,总为一编,名曰《洗冤集录》。”《洗冤集录》是集宋慈以前法医学尸体检验之大成的杰作。《洗冤集录》是一部广泛地总结法医学尸体外表检查经验的书籍,它涉及到现代法医学中心内容的大部分,对于尸体现象、窒息、损伤、现场检查、尸体检验等各方面,都做了大量的科学的观察和归纳。宋慈的《洗冤集录》它提出了血脉坠下(尸斑)的发生机制与分布;腐败的表现和影响的条件;溢死的绳套分类、溢沟的特征及影响的条件;勒死的特征及其与自缢的鉴别;溺死与外物压塞口鼻死的尸体所见;骨折的生前死后鉴别;宋慈的《洗冤集录》各种刃伤的损伤特征、生前死后及自他杀的鉴别;防御性损伤的发现;致命伤的确定;有关未埋尸、离断尸以及悬缢、水溺、火烧、临高扑死(坠落)等各种死亡情况下的具体现场检验方法。宋慈的《洗冤集录》这一系列的法医学重要发现和实际运用,其范围之广泛,内容之深入,为后世法医学奠定了基础。《洗冤集录》在祖国法医学史上,堪称为划时代的著作,它不仅继承了以前的法医学尸体检验成就,而且成为后世历代检验书籍的祖本,在祖国法医学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洗冤集录

——[宋]宋慈编

目录卷之一一、条令二、检覆总说上三、检覆总说下四、疑难杂说上卷之二五、疑难杂说下六、初检七、覆检八、验尸九、妇人附、小儿尸并胞胎洗冤集录

——[宋]宋慈编十、四时变动十一、洗罨(yan)十二、验未埋痤尸十三、验已殓殡尸十四、验坏烂尸十五、无凭检验十六、白僵干瘁尸卷之三十七、验骨十八、论骨脉要害去处十九、自缢二十、打勒死假自缢二十一、溺死举例:二十、打勒死假自缢自缢、被人勒杀或算杀假作自缢,甚易辨。真自缢者,用绳索、帛之类系缚处,交至左右耳后,深紫色。眼合、唇开、手握、齿露。缢在喉上,则舌抵齿;喉下,则舌多出。胸前有涎滴沫,臀后有粪出。若被人打勒杀假作自缢,则口眼开、手散、发慢。喉下血脉不行,痕迹浅淡。舌不出,亦不抵齿。项上肉有指爪痕,身上别有致命伤损去处。惟有生勒未死间,即时吊起,诈作自缢,此稍难辨。如迹状可疑,莫若检作勒杀,立限捉贼也。凡被人隔物或窗棂或林木之类勒死,伪作自缢,则绳不交。喉下痕多平过,却极深,黑黯色,亦不起于耳后发际。绞勒喉下死者,结缔在私人项后。两手不垂下,纵垂下亦不直。项后结交,却有背倚柱等处,或把衫襟搊(chou)着,即喉下有衣衫领黑迹,是要害处气闷身死。凡检被勒身死人,将项下勒绳索或是诸般带系,临时仔细声说,缠绕过遭数。多是于项后当正,或偏左、右系定,须有系不尽垂头处。其尸合面卧地。为被勒时争命,须是揉扑得头发或角子散慢,或沿身上有搕擦着痕。凡被勒身死人,须看觑(qu)尸身四畔,有扎磨纵迹去处。又有死后被人用绳索系扎手脚及项下等处,其人已死,气血不行,虽被系缚,其痕不紫赤,有白痕可验。死后系缚者,无血癊,系缚痕虽深入皮,即无青紫赤色,但只是白痕。26、火死凡生前被火烧死者,其尸口鼻内有烟灰,两手脚皆蜷缩;若死后烧者,其人虽手足蜷缩,口内即无烟灰。若不烧着两肘骨及膝骨,手脚亦不蜷缩。……28、服毒凡服毒死者,尸口眼多开,面紫黯或青色,唇紫黑,手、足指甲俱青黯,扣、眼、耳、鼻间有血出。……29、病死凡因病死者,形体羸(lei)瘦,肉色微黄,口眼多合,腹肚低陷,两眼通黄,两拳微握,发髻解脱,身上或有新旧针灸瘢痕,余无他故,即是因病死。……四、诉讼程序(七)明朝1、管辖制度(1)明朝在案件管辖上,规定原告就被告、轻囚就重囚、后发就先发的原则。四、诉讼程序(2)明朝实行军民分诉分辖制:①凡军官、军人有犯,与民不相干者,一律“从本管军职衙门自行追问”;②“在外军民词讼”,有涉“叛逆机密重事”者,可允许镇守总兵参将守备等官受理;③若军案与民相干者,由管军衙门与当地官府“一体约问”,即会同审理。四、诉讼程序例:在明朝,因口角军人打伤民人的案件,应当如何审理?A、由管军衙门审理B、由当地官府审理C、由管军衙门或当地官府审理D、由管军衙门、当地官府会同审理四、诉讼程序2、廷杖制度廷杖,是由皇帝下令,司礼监监刑,锦衣卫施行,在朝堂之上杖责大臣的制度。明太祖朱元璋首用。四、诉讼程序例:下列哪些制度由明太祖时期首创或首用?A、锦衣卫干预司法B、实施廷杖C、确立律典的七篇体例D、规定奸党罪四、诉讼程序3、厂、卫制度(1)锦衣卫①明太祖始令锦衣卫负责刑狱与缉察逮捕。②锦衣卫下设南、北镇抚司,其中北镇抚司专理诏狱,按旨行事,并设法庭、监狱,管辖“不轨、妖言、人命、强盗重事”。南镇抚司主掌本卫军匠纪律。③太祖后期曾加废止,但成祖很快恢复。四、诉讼程序(2)东厂明成祖建立宦官特务机构——东厂,专司“缉访谋逆,大奸恶”,其权超过锦衣卫。(3)西厂、内行厂明宪宗时间里西厂,明武宗时又设立内行厂。内行厂权力又在东、西厂之上。四、诉讼程序(4)厂卫干预司法特点厂卫并非国家正式的司法机关,而是在皇帝的纵容之下,由权倾一时的大宦官如刘瑾、魏忠贤等操纵,用来迫害异己、制造白色恐怖的工具。明从来没有规定过厂卫的职责,但是厂卫特务从事侦缉、审判等等,涉足司法活动的各个环节,实际权力远在三法司和其他中央机关之上。四、诉讼程序厂卫从事侦缉、监视活动,它所派出的密探“番子”、“缇(tí

)骑”遍布全国,无孔不入,无论官民公私的大小事务都在特务的监视范围之内。得到情报后,即可“片纸朝人”,直接送人宫中,而且有权“突人执讯之”,任意榜掠拷打,丝毫不受法律约束。如熹宗时,魏忠贤专权,“民间偶语,或触(魏)忠贤,辄被擒僇(lù

),甚至剥皮、到舌”。在这种极端恐怖之下,百姓官员人人自危,不敢多言。

四、诉讼程序厂卫直接参与司法审判。官府会审狱案和锦衣卫北镇抚司拷讯重囚,厂卫都要派人监视,称为“听记”。厂卫还可随时到各官府、各城门访缉、查讯,称为“坐记”。四、诉讼程序除此而外,明代还形成了宦官录囚制度。这种制度开始于英宗朝,发展于宪宗成化年间。凡遇大审录囚,大理寺要张黄盖,设三尺高坛,太监居中而坐,中央三法司的官员只能坐在左右,而其他官吏则只能侧立一旁。审判活动完全受主审的司礼太监的操纵,三法司“俱视中官意,不敢忤也”。四、诉讼程序厂卫还自设特别法庭,任意刑讯问罪,假造证据、严刑逼供之事屡见不鲜。甚至是皇帝交办的诏狱也由宦官审理。如熹宗时,左副都御史杨涟、左佥都御左光斗等“六君子”被打人诏狱,每次审讯都必须得到魏忠贤的命令,魏忠贤人不到就不敢开庭。四、诉讼程序厂卫和镇抚司所使用的刑罚也大多是法外之刑,异常残忍,有凌迟、枭首、磔(zhé)、戮尸、脑箍、烙铁、族诛、立枷、断脊、堕指、刺心等等。被审问者,甚至受械、镣、棍、拶、夹棍多种刑具之拷打,谓之“全刑”。结果是“五毒备具,呼謈声沸然血肉溃烂,宛转求死不得”。謈bó:因痛而叫喊:“舍人不胜痛,呼~。”

四、诉讼程序明朝厂卫特务组织干预司法活动,是封建君主专制极端发展,统治者滥用力的结果。它完全破坏了封建社会正常的法制状态,更加速了明王朝的灭亡。四、诉讼程序例:明成祖时期设有下列哪些干预司法的厂卫机构?A、锦衣卫B、东厂C、西厂D、内行厂五、会审制度(一)唐代会审制度1、三司推事唐代中央和地方发生重大案件时,由大理寺卿、刑部侍郎和御史中丞会同审判,称为三司推事。五、会审制度2、三司使对于地方上的大案,如不便解送中央审理,则派大理寺评事、刑部员外郎、监察御史为三司使,前往审理。五、会审制度3、都堂集议制都堂集议制,指每逢发生重大死刑案件,皇帝下令中书、门下四品以上及尚书九卿议之的制度。五、会审制度例:在唐朝,负责审理中央或地方重大案件的三司推事包括以下哪些官员?A、刑部尚书B、刑部侍郎C、御史大夫D、御史中丞五、会审制度(二)明会审制度1、九卿园审凡是地方上报的重大疑难案件,罪犯经过二审后仍不服判者,则由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尚书、大理寺卿、左都御史、通政使九卿联合审判,最后报奏皇帝裁决。五、会审制度2、朝审(1)朝审是朝廷官员会审在押重囚的司法制度。(2)开始于明英宗天顺三年。(3)英宗命每年霜降之后,三法司会同公、侯、伯爵,在吏部(或户部)尚书主持下会审重囚。五、会审制度3、大审(1)开始于明宪宗成化年间;(2)大审由司礼监主持。五、会审制度例:下列哪些发生在明宪宗时期?A、朝审制度开始B、大审制度开始C、设立西厂D、设立内行厂五、会审制度(二)清会审制度1、九卿会审凡全国性重大案件,由六部尚书、大理寺卿、都察院都御史、通政司通政史等九个重要官员组成会审机构会同审理,并将审理结果报请皇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