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张秉贵燕京第九景张秉贵不仅技术过硬,而且注重仪表,坚持每周理发,每天刮胡子、换衬衣、擦皮鞋;为了看他的售货表演,顾客曾将百货大楼的玻璃柜台挤碎。在北京,传统的“燕京八景”(居庸叠翠、蓟门烟树、卢沟晓月、玉泉趵突、西山晴雪、琼岛春阴、太液秋风、金台夕照)名扬天下,而张秉贵的售货艺术被人们誉为“燕京第九景”。
2017年,为纪念曾经在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工作30多年的老劳模张秉贵,王府井集团决定,将每年的9月18日设立为张秉贵日,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劳动者,怎会有这样的殊荣?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作者:林为民张秉贵学习目标1、了解张秉贵的先进事迹,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主要品质。2、掌握作者刻画人物的手法。3、理解张秉贵“一团火”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当今时代的意义。作者简介
林为民,1942年出生在台湾,是台湾著名的第一家族“雾峰林家”第九代传人。父亲为爱国烈士林正亨。18岁进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工作,直至退休,把一生都奉献给了记者工作。现定居北京。
1950年9月25日至10月2日,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在北京举行,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抓准”的张秉贵作为商业系统的先进代表,1957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77年,“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都需要劳动者恢复生产。林为民将全国劳动模范张秉贵的事迹加以整理,写成了一篇新闻作品—《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刊载在1977年12月24日的《北京日报》上,供全国人民学习。写作背景张秉贵,1918年出生于北京,11岁时便到纺织厂当了童工,17岁到杂货店当学徒。1955年,他在北京百货大楼糖果柜台当营业员。在平凡的售货员岗位上张秉贵练就了令人称奇的“一抓准”“一口清”技艺和“一团火”的服务精神,成为新中国商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1987年9月,张秉贵因病逝世,享年69岁。走进人物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人们是怎样来赞扬张秉贵的服务态度的?(找原句)人们用“主动、热情、诚恳、耐心、周到”这十个字来赞扬张秉贵的服务态度。
典型事例是能够揭示事物本质、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强大说服力的事例。新闻写作中恰当地选用典型事例,是揭示事物、突出人物精神境界的重要手段。
1.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形象是本文一大特色,文章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张秉贵的形象?试加以分析。本文共写了张秉贵的9件事:①接待抱着小孩的女顾客;②照顾赶车却排在队尾的顾客;③开解绷着脸、不讲道理的女顾客;④女儿病重仍满脸笑容地接待顾客;⑤照顾买得多的顾客而忽略了只买两块桃酥的农民顾客;⑥为面带病容的顾客选糕点;⑦被国民党兵痞打骂。8顾客给他搬凳子9学生给他写信,青年农民为他写诗。这些事例有详有略,但都能恰到好处地表现出张秉贵的性格、思想以及他为人处世的态度。③细读课文,深入探究①业务水平高。他动作迅速,有着“一抓准”和“一口清”的过硬本领。②服务热情周到。看到带孩子的顾客,他会帮着哄孩子;看到着急赶车的顾客,他会为其开“绿灯”,还不忘征求周围顾客的意见。③耐心细致,为他人着想。有顾客心情不好,他会耐心询问,还会站在对方立场去开导。④爱岗敬业。他从早到晚每一分钟都全力以赴,在柜台里眼、耳、口、手、脚、脑6部“机器”同时开动;下班后,有时却连上楼都要扶着墙。⑤受人尊敬和爱戴。人们赞扬他,给他搬凳子,学生给他写信,青年农民为他写诗。2.张秉贵是全文的主体人物,他是怎样的一个人?3.多角度塑造人物形象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试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①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塑造人物形象。文中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对张秉贵这一人物进行刻画,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使人物形象丰满生动。如文中那个绷着脸的顾客说“不买,难道不能看看吗”,不善的语气一下子就让读者感受到她心中的怒气,而此时的张秉贵仍然和颜悦色地说“最近从上海来了几种新糖果……”,他的细心耐心由此可见一斑。②在矛盾冲突中塑造人物形象。文中描写了张秉贵并不是一开始就如现在一样,他也是经过一番变化才坚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这样描写人物显得更真实可感。③侧面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文中多处写他人对张秉贵的态度和看法,从他人口中说出对人物的评价与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立体。④以张秉贵的事迹为主体,写了多个事例。这些事例为我们生动地展现了张秉贵的为人、他的精神以及他是如何用心中的一团火去温暖众人心的。这样的事实一次又一次地感染着读者,也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人物的难能可贵之处,人在事中,事中见人。
思考:“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为题的好处。“心有一团火”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指张秉贵接待顾客时饱满的工作热情。“温暖众人心”指顾客满意且以真心回馈张秉贵。这一标题句式整齐,揭示了这篇新闻作品的主要内容,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主题归纳
本文通过叙述张秉贵辛勤努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故事,展示了张秉贵成为全国劳模的原因,肯定和赞扬了张秉贵“一团火”的劳模精神,深刻揭示了胸怀大格局、爱岗敬业必将变平凡为伟大的人生哲理。总结新闻报道
现在的你是一名实习记者,学习完这篇文章后,在新闻写作上带给你哪些启发呢?例如,用了哪些描写方式?如何表达观点?
这篇新闻报道的可贵之处在于其既真实呈现,又抓住典型事件,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把握人物的精神,作者将其观点很好地融入到具体的描述之中。
新闻报道,和散文和小说在写人记事上有何不同?
新闻报道相比于散文和小说,在于新闻稿是真实呈现的,没有作者的主观情感在里面,都是客观事实的呈现,是否功过由读者来评断,这是一个新闻撰稿人的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除此之外,新闻报道的语言更加简明直白,相比于小说的虚构,新闻的真实性是底线。
(写作交流)
如果张秉贵为感动中国人物,请为他写一篇颁奖词。200字左右
他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有一身过硬的本领,他以“为人民服务”的热忱带动了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平提升。张秉贵同志是新中国商业战线上的标兵,是深受广大顾客尊敬和爱戴的优秀售货员。三十多年来,他用自己胸中的“一团火”,温暖了广大顾客的心,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全国著名劳动模范,他在平凡的售货员岗位上练就了令人称奇的“一抓准”“一口清”技艺和“一团火”的服务精神,成为新中国商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张秉贵多次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他还曾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五、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常委会委员。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写作交流)
要求:1、说明推选的理由。2、注意语言表达句式要工整。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四十八)|“燕京第九景”——一名普通售货员——张秉贵
他用这团火,温暖着别人,照亮了别人。——冰心“新时代一团火精神”一团火,爱心之火,燃烧自己,温暖他人;一团火,匠心之火,专注品质,铸就经典;一团火,忠心之火,牢记使命,恪尽职守;一团火,星星之火,始于京华,光耀神州。本文共写了张秉贵的9件事:①接待抱着小孩的女顾客;(周到)②照顾赶车却排在队尾的顾客;(体贴入微)③开解绷着脸、不讲道理的女顾客;(和颜悦色)④女儿病重仍满脸笑容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PE包装袋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MIDI键盘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CD/VCD/DVD包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28米金枪鱼延绳钓船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PVC刀刮涂层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祖师麻关节止痛膏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中国新能原行业的技术创新与突破
- 中国产品在国外的本土化推广策略
- 企业如何通过广告投放提升品牌形象和价值
- 互联网财务与会计的创新实践
- 钢铁项目环评报告 - 15总量控制
- 【魔镜洞察】2024药食同源保健品滋补品行业分析报告
- 《弘扬教育家精神》专题课件
- 2024年新高考II卷高考生物试卷(真题+答案)
- 学校公众号运营事迹材料
- 状元社会参与与公民责任意识的培养
- 台球厅运营方案策划书(2篇)
- 【新零售业态下小米营运资金管理的实例探析13000字(论文)】
- 2024年劳动关系协调员(4级)职业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MOOC 机械之美-迷人的工程机械双语-江西理工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