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燃气自来水公司自来水厂引水涵洞
工程地质调查报告中铁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二零一二年十一月自审意见本次工作是按《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等国家现行规范,调查工作量基本合理符合规范要求。本次通过工程地质测绘等勘察手段,初步查明了引水涵洞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初步评价了调查区域的稳定性,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正确,划分了围岩类别,对引水涵洞涌水进行了评价。该报告内容较全面,文字较简明,图件清晰美观,达到了调查的要求。本报告经审查修改完善后,可提交设计使用。中铁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二年八一月目录TOC\o"1-5"\h\z1绪言21.1目的任务21.2调查工作评述4\o"CurrentDocument"2引水涵洞区工程地质条件5\o"CurrentDocument"2.1地理位置及交通概况5\o"CurrentDocument"2-2气象、水文5\o"CurrentDocument"2.3地形地貌6\o"CurrentDocument"2-4地质构造6\o"CurrentDocument"2.5区域稳定性及地震7\o"CurrentDocument"2.6地层岩性7\o"CurrentDocument"2.7水文地质概况8\o"CurrentDocument"2.8不良地质现象10\o"CurrentDocument"3围岩工程地质特征及围岩分级10\o"CurrentDocument"3.1围岩工程地质特征及物理力学指标10\o"CurrentDocument"3.2围岩分级方法及原则11\o"CurrentDocument"3.3引水涵洞围岩分级分段划分114引水涵洞区域工程地质评价124.1调查区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12\o"CurrentDocument"4.2地应力及地温12\o"CurrentDocument"4.3引水涵洞突水125引水涵洞工程地质评价136引水涵洞建筑材料及施工用水136.1砂、砾卵石及石料13\o"CurrentDocument"6.2引水涵洞施工用水147结论与建议14绪言渝长燃气自来水厂引水涵洞路线全长3200m,起于水厂接水口,止于东兴村烟坡取水口。该引水涵洞修建于1998年,为水厂的配套工程。由于该涵洞大部分仅一般的喷浆封闭处理,只有少部地段作了供衬支护,多数地段受长时间的风化作用,洞身每年都发生垮塌的现象,严重危及供水涵洞的安全和长寿区供水安全。因此,渝长燃气自来水厂于2012年10月15日特委托我公司对引水涵洞全线进行调查,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据。i.i目的任务1.1.1任务依据本次调查要求按《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的有关要求规定执彳亍。1.1.2工程概)兄调查区引水涵洞为水厂的引水涵洞,全长3200m,引水涵洞轮廓净宽3-5m,净高3-5m,内净空面积S=10-20m。1.1.3目的任务根据有关调查要求:对引水涵洞区主要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问题作出初步评价和地质论证,根据对各级勘察资料(含收集资料)的综合分析、论证,为引水涵洞初步设计方案提供工程地质依据和参数,具体任务是:初步查明引水涵洞通过地段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构造特征。对岩质引水涵洞应查明岩层层理、片理、节理等软弱结构面的产状及组合关系与形式。查明引水涵洞通过地段地层层序、成因地质年代、接触关系、岩层风化破碎程度。初步查明各类构造的类型、产状、几何要素,岩层破碎风化的程度、规模及影响范围。对于深埋引水涵洞应预测升温情况,对岩层坚硬、致密、性脆、构造应力集中的地段,应预测发生岩爆或大变形的可能性;对于软弱岩层,应查明分布范围,预测其蠕变变形。初步查明引水涵洞是否通过煤层、矿体、采空区、岩溶区等特殊地质及不良地质地段。初步查明采空区开采规模、采空区位置、层数、深度、坑道现状;初步查明引水涵洞区井泉分布、含水层、隔水层性质等水文地质条件,必须判明地下水类型、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地下水的侵蚀性和洞身各段涌水量的大小。初步查明岩溶发育情况及对引水涵洞的影响,岩溶含水层的分布,地表水的排泄条件以及地下水的补给情况及其季节变化规律。结合引水涵洞水文地质调查与测绘工作,对引水涵洞区的水资源进行普查,并作出评价。1.2调查工作评述1.2.1调查工作依据及执行的标准本次工程地质初勘工作遵照执行的标准是:1.2调查工作评述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2、《公路隧道设计细则》JTG/TD70-2010;3、《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1.2.2调查工作布置及勘察方法本次调查工作量是在线路区1:10000工程地质测绘资料基础上,本次工程地质调查工作采用主要以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调查、测绘为基础同时收集利用相关的各种地质资料。1.2.3完成工作量本次引水涵洞工程地质调查工作,于2012年11月1日,我院组织技术人员开始进行地面调绘工作,2012年11月3日结束全部野外工作,历时3天,完成了各项任务。外业工作结束后,及时进行了内业资料整理及综合分析研究。1.2.4调查工作质量评述本次工程地质调查工作严格遵照《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完成的各项工作达到委托方提出的技术要求。工程地质测绘:1)1:10000引水涵洞轴线工程地质测绘:以实地测绘和调查访问为主,圈定和划分不同地层及岩土体界线;分析地层、地质构造的空间分布及其产状,测绘中特别注意了节理裂隙的统计调查及与引水涵洞的关系,加强了地下水露头点的调查观测。2)实测岩土体、风化带界线,逐段填绘地质界线。引水涵洞区工程地质条件2.1地理位置及交通概况引水涵洞进洞口位于长寿区东兴村烟坡取水口,有水泥公路直达,交通较方便。出洞口位于自来水厂,有公路直达,交通方便。2.2气象、水文2.2.1气象引水涵洞区属亚热带温湿气候区,湿度大,冬冷夏热,降雨丰富,夏季多暴雨,据长寿气象站1961~2010年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为18.0C,极端最低气温-3.7C(1961年1月17日),极端最高气温为41.4C(1972年8月27日),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24.3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59月份,降雨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70%,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4%,多年平均蒸发量802.4mm。2.1.2水系引水涵洞区位于梁平向斜南东翼,受构造控制,区内冲沟较发育,平面上多属树枝状水系。该引水涵洞出口段位于水厂的坡角平缓地带;进口段经小型冲沟汇集到地形低洼处形成水库,其水量主要受大气降水影响,为水厂的水源2.3地形地貌调查区为构造剥蚀溶蚀丘陵地貌,地形多呈圆包状,最高点为引水涵洞进口段,高程约227m最低点位于引水涵洞出口点,高程约205m相对高差达22m左右。2.4地质构造引水涵洞位于梁平向斜南东翼,引水涵洞穿越地层为单斜构造,岩层产状325330°/820°,岩层倾向变化较小,倾角变化较大。区内构造较简单,未发现断层。引水涵洞轴线与岩层走向呈40°的角度相交。据工程地质测绘、调查及钻孔揭露情况,引水涵洞区进口岩层产状:330°/8°,出口:325°/20°。裂隙较发育分别在引水涵洞进、出洞口段的节理调查统计表明:进洞口:①25°/63°,裂隙宽).23cm部分充填粘性土,延伸58m间距为0.502.50m;②286。/81。,裂隙宽153cm,部分充填粘性土,延伸35m间距为1.202.50m。出口:①276°/75°,张开,裂隙面粗糙,泥质充填,延伸一般23m间距为2040cm结构面结合差;②205°/32°,张开,裂隙面粗糙,泥质充填,延伸一般14m,间距为1050cm,结构面结合差。引水涵洞区洞身段岩层倾角大,裂隙产状变化也较大,裂面大多较平直,呈闭合微张开状,宽330mn不等,部分泥质充填;延伸35m间距15m钻探揭露岩芯,多见分离现象,层间结合一般。2.5区域稳定性及地震调查区位于新华夏系四川沉降带川东褶皱带,引水涵洞主要穿越的构造为梁平向斜南东翼,引水涵洞穿越地层为单斜构造,新构造运动相对较弱,表现为间歇性抬升,地震设防烈度6度,引水涵洞与构造线斜交,区域地质整体稳定性较好。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表明,该区地震基本烈度相当于6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其抗震设计按《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的有关规定执行。2.6地层岩性经地表工程地质测绘及钻探结果表明:引水涵洞区内穿越地层及岩性由老全新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及第四系(Q)地层。现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Q4):厚度0~3m粉质粘土:主要分布于沟谷和斜坡中下部地形较平缓位置。素填土:杂色,主要成分为碎块石,含90%砂岩和泥岩碎石,粒径520cm,松散中密,为近期开挖引水涵洞的堆渣.(2)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泥岩:紫红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局部地段夹条状紫红色砂岩。强风化带呈块状,强度低;中风化带,强度高,较完整。砂岩:黄灰色、青色和灰白色,中粒结构,钙质胶结,中厚层状构造,矿物成份主要为长石、石英及云母,局部夹条状紫红色泥岩。2.7水文地质概况2.7.1水文地质条件引水涵洞区位于梁平向斜南东翼,区内植被较发育,水土保持较好,雨量充足,分布较丰富的地下水。(1)含水层调查区含水岩层主要位于引水涵洞出口侏罗系砂岩地层中,砂岩为含水层,富水性好。(2)隔水层隔水层主要分布于洞身段泥岩地层中,泥岩为相对隔水层,透水性差,具阻水作用,富水性差。调查区含水层与隔水层相间分布,决定了地下水纵向(穿层)运动不明显,地下水接受大气降雨补给,多沿岩层倾向(南东向)向沟、水库排泄,其层间水力联系较差,局部受构造(裂隙节理等)影响,有一定的水力联系。2.7.2地下水的类型及富水性调查区地下水类型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为主。(1)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主要为引水涵洞进出口地带和沟谷洼地第四系松散堆积土层,富水程度受控于松散堆积物的岩性、分布位置和地形切割破坏条件,富水性差,水量贫乏,受大气降雨影响明显。据调查表明,松散岩类孔隙水对引水涵洞施工影响小。(2)基岩裂隙含水岩层为泥岩及砂岩地层中,岩体较完整,地下水主要赋存于强风化带网状风化裂隙中,为浅层地下水,富水性弱。所含地下水仅雨时暂以少量上层滞水的形式存在,本次调查发现该风化裂隙水分布区泉井多呈季节性,均为久晴即干,地面多呈贫水状。基岩(红层)裂隙水对引水涵洞施工影响小。渗透系数取经验值0.08m\d。2.7.3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调查区山体斜坡上部无常年性地表水体,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区内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24.3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59月份,为地下水的补给提供了较为充足的、经常性的补给来源。补给方式主要是沿岩体中的裂隙等向下渗透,受构造及层在状分布隔水岩带控制,地下水主要在砂岩含水带中顺层赋存、运移,各砂岩含水带之间水力联系相对较弱。引水涵洞区内岩体构造裂隙较发育,为大气降水的渗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2.7.4地下水水质类型及其腐蚀性本次调查及利用改造设备房处取水样分析,水化学类型为HCOtCa型水。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判定,结晶类腐蚀性评价为无腐蚀,分解类腐蚀性评价为无腐蚀,结晶分解类复合腐蚀性评价为无腐蚀,故该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2.8不良地质现象调查区不良地质现象主要表现为岩溶、采空区和瓦斯3围岩工程地质特征及围岩分级3.1围岩工程地质特征及物理力学指标3.1.1围岩工程地质特征引水涵洞穿越地层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泥岩和砂岩。工程地质特征如下:砂岩:浅黄-浅灰色,中粒结构,中厚层状,主要矿物成份为长石、石英、云母,钙质胶结。该层主要分布在进口和出口,为引水涵洞主要围岩之一。泥岩:褐红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该层主要分布在引水涵洞洞身段,为引水涵洞主要围岩之一,多数已风化成块状。3.1.2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引水涵洞区地表第四残坡积层主要为粉质粘土,采用经验值如下:天然含水量42.40%,天然密度1.73g/cm3。引水涵洞区内主要分布岩性为近强风化状砂岩和强风化泥岩;故本次调查未进行取样,主要采用经验值。近强风化状砂岩抗压取500kpa,强风化泥岩取300kpa。3.2围岩分级方法及原则引水涵洞围岩分级标准按照《公路引水涵洞设计规范》JTGD70-2004中3.6节中3.6.1节中根据岩石的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两个基本因素的定性特征和定量的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综合进行初步分级;对围岩进行详细定级时,应在岩体基本质量分级基础上考虑修正因素的影响,修正岩体基本质量指标;按修正后的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结合岩体的定性特征综合评判、确定围岩的详细分级。3.2.1岩石等级划分根据调查结果,按《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及《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的划分标准,强风岩石不作划分。3.2.2修正系数的确定岩体基本质量影响因素的修正系数K1、K2、K3按《公路引水涵洞设计细则》JTG/TD70-2010中6.3.4节表6.3.4-1、表6.3.4-2、表6.3.4-3确定:引水涵洞以强风化基岩岩石为主,[BQ值小于210,围岩级别属V2级。3.3引水涵洞围岩分级分段划分在岩石强度及岩体完整性划分的基础上,考虑引水涵洞围岩特征、地质环境等因素对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进行修正。确定修正后的]BQ值,按]BQ值结合隧洞埋深及经验等综合方法对引水涵洞围岩进行分级。引水涵洞全段为4引水涵洞区域工程地质评价4.1调查区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拟建引水涵洞通过地段地貌以构造剥蚀丘陵地貌为主,地形切割稍弱,地形起伏较小。调查区无岩溶、无活动断层、滑坡、地面塌陷等不良地质作用。综上,线路区整体稳定情况较好。4.2地应力及地温4.2.1地应力据区域资料,本区的地应力不高,仅局部可能存在构造应力集中带。两侧均有沟谷切割,构造应力得以释放,调查区属于自重应力为主的应力场,对洞顶围岩的稳定不利,引水涵洞在深埋段施工中可能产生局部洞顶掉块、剥离、洞壁片帮现象。4.2.2地温调查区出露地层均为沉积岩类;无活动断层存在,引水涵洞最大埋深约为53m按地热增温率计算,地温在现有基础上基本无变化,施工中加强对洞内的通风,使空气产生对流,引水涵洞施工中不会造成热害。4.3引水涵洞突水引水涵洞区地表水系不发育,出露地层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泥岩和砂岩。其中的泥岩和页岩的含水性弱,渗透系数低,为引水涵洞区内的主要相对隔水层;砂岩为含水层,其富水性较强,为引水涵洞区内的主要含水层,其分布范围大,雨季开挖砂岩及其与泥岩接触带时,将会有滴状或线状渗水。地下水主要沿裂隙、孔隙发育段及砂岩与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法律尽职调查员考试试卷及答案
- 巢湖市营养学会征求意见表
- 2025年腈纶扁平丝项目建议书
- 2025年树脂型密封胶项目建议书
- Unit 3 My weekend plan(第6课时)Part B Lets check 教案人教pep英语六年级上册
- 2025年江西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考试试题【答案】
- 2025年曲阜市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笔试试题【答案】
- 2025年非调质钢项目合作计划书
- 消防员安全培训心得体会(3篇)
- 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摇太阳》教案1
- 江苏省南通市区直属中学2025年七下数学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微生物学基础与应用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日本无杆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MDS3400调度交换机的结构39课件
- 儒家视角下的文明交流与互鉴探讨
- 2025-2030机器人操作系统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多动症治疗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急救培训的重要性及策略探讨
- 2024年辽宁沈阳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潍坊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胸痛中心质控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