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耗材的使用课件_第1页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耗材的使用课件_第2页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耗材的使用课件_第3页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耗材的使用课件_第4页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耗材的使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的使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的使用1学习内容机器的全称灭菌的原理一个循环周期的五个步骤不被建议灭菌的材质不能使用等离子灭菌的物品学习内容机器的全称2主要内容1生物指示剂的使用2化学指示卡的使用3化学指示胶贴的使用4医用无纺布的使用5自含化学指示灭菌包装袋的使用6过氧化氢卡匣的使用7科室制定的要求主要内容1生物指示剂的使用3生物指示剂

本品由嗜酸脂肪杆菌(ATCC7953)菌片、恢复培养基(密封在玻璃管内)及塑料外壳组成自含式生物指示剂。芽孢含菌量为1×106cfu/支~5×106cfu/支。在50℃,2.3ml/LH2O2的灭菌条件下D值为0.75~8秒。塑料外壳标签的特定区域内含有化学指示物,灭菌过程中该区域将发生明显的颜色变化。生物指示剂本品由嗜酸脂肪杆菌(ATCC4生物指示剂使用范围

适用于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的灭菌效果监测。生物指示剂使用范围5生物指示剂使用方法1、将其装入特卫强袋中,置于灭菌剂最难达到的部位(一般是在灭菌系统下层器械搁架的后方)。2、灭菌完毕,取出时请带上手套。3、检查瓶身标签特定区域是否发生明显的颜色变化。压下瓶盖,使用碾碎夹挤压生物指示剂瓶,切勿用手压碎培养基安瓿。生物指示剂使用方法6生物指示剂使用方法

4、将夹破安瓿瓶的生物指示剂于56℃~60℃培养箱内竖立培养,同时取未经灭菌的指示剂一起放入培养箱培养作为阳性对照管;5、培养48h后,判断培养基颜色由原来紫色变成黄色,说明呈阳性。若培养基颜色不变,则呈阴性。6、使用频率:每天不少于一次,如灭菌物品中含植入型器械应每批次进行监测,生物监测合格方可发放。生物指示剂使用方法7生物指示剂保存方法请在温度4~25℃,相对湿度30%-70%条件下保存,避免日光和紫外线照射,请勿冷冻。切勿存放在任何灭菌系统、环氧乙烷、过氧化氢、酸、碱或挥发型抗菌剂如戊二醛或甲醛、过氧化氢卡匣或任何其他氧化物附近。生物指示剂保存方法8生物指示剂培养方法夹破生物指示剂:佩戴安全防护眼罩及防护手放入培养箱中。点击触摸屏上的“生物培养管理”,系统提示:点击“设定培养时间”弹出时间设置界面。注:在56℃+2℃培养48小时。点击设定培养温度,点击返回。生物指示剂培养方法9化学指示卡【作用原理】化学指示卡是长9.5cm,宽1.5cm的特制条带,条带的特定区域内含有化学指示物,灭菌过程中该区域将发生明显的颜色变化。【使用范围】适用于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过程的指示,能快捷、直观的反映出灭菌器是否正常工作,使用过后,可以作为灭菌过程记录保存。化学指示卡【作用原理】化学指示卡是长9.5cm,宽1.5cm10化学指示卡【使用方法】灭菌前,将化学指示卡与器械一并放入器械盒或灭菌袋内灭菌。灭菌结束后,观察化学指示卡颜色变化,若特定区域变成对比色或接近对比色,则说明灭菌器工作正常;若特定区域不变色或变色不明显,则说明灭菌器工作异常,需重新灭菌。化学指示卡【使用方法】11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耗材的使用课件12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耗材的使用课件13化学指示卡【注意事项】在灭菌使用过程中,避免指示卡被完全覆盖。不作为灭菌效果的判断。不可分解或重复使用。防止受潮,禁止与酸碱及氧化性物质接触。请使用圆珠笔或油性马克笔在化学指示卡上书写所有信息(墨干时间通常为一分钟以内)。不能与过氧化氢卡匣放在一起储存。化学指示卡【注意事项】14化学指示贴《作用原理》为特制PET条带,条带的特定区域内含有化学指示物,灭菌过程中该区域将发生明显的颜色变化。《使用范围》用于灭菌前,对医用无纺布封口处的粘贴固定。化学指示贴《作用原理》为特制PET条带,条带的特定区域内含有15化学指示贴《注意事项》变色情况不作为灭菌效果的判断不可被重复使用防止受潮,禁止与酸、碱及氧化性物质接触不能与过氧化氢卡匣放在一起储存。化学指示贴《注意事项》16医用无纺布

医用无纺布用于包裹器械盒,防止以灭菌的器械被二次污染。具有透气、防水、柔韧性,无毒、无刺激特点。医用无纺布医用无纺布用于包裹器械盒,防止17医用无纺布{使用方法}

将器械放入器械盒内(器械必须被彻底干燥),用医用无纺布包裹器械盒,接口处采用化学指示胶贴进行封口处理。

包裹器械盒时,建议医用无纺布的包层数为2层。医用无纺布{使用方法}18医用无纺布{有效期}

包装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6个月,达不到要求时宜为7天。建议在其有效期内尽快使用,以免对器械造成2次污染。

医用无纺布建议重复使用次数不要超过2次。医用无纺布{有效期}19自含化学指示灭菌包装袋

自含化学指示灭菌包装袋(Tyvek)用于对器械进行包装,可对已灭菌器械较长时间的无菌保存。包装袋的边缘有特定的颜色区域,用于检测灭菌因子是否渗透到此区域。自含化学指示灭菌包装袋20自含化学指示灭菌包装袋[使用方法]根据器械长度,裁剪包装袋(预留2~3cm用于封口)。将需要灭菌的器械放入包装袋内(器械必须被彻底干燥)。放入灭菌器内,包装袋塑料材料面朝同一方向放置。自含化学指示灭菌包装袋[使用方法]21自含化学指示灭菌包装袋[使用注意事项]对包装袋的裁剪、封口请使用专用裁剪、封口设备。不可以重复使用。放入灭菌器前、灭菌结束后,请再次确认包装袋封口的完好性。储存:室温,遮光,相对密封。不能与卡匣放在一起储存。自含化学指示灭菌包装袋[使用注意事项]22自含化学指示灭菌包装袋[包装无菌物品有效期]

当环境湿度、温度达到ws310.2-2009相关规定,且按照ws310.2-2009要求进行包装,采用包装袋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为6个月,达不到要求时宜为3个月。建议在其有效期内尽快使用。自含化学指示灭菌包装袋[包装无菌物品有效期]23过氧化氢卡匣《主要有效成分及含量》成分为过氧化氢(H2O2),含量56~60%。每个卡内过氧化氢体积:12粒胶囊×2ml/粒。《杀灭微生物的类别》可杀灭细菌芽孢,达到灭菌要求。过氧化氢卡匣《主要有效成分及含量》24过氧化氢卡匣《使用方法》

将过氧化氢卡匣通过灭菌卡入口,插入到加液系统中并到位,点击触摸屏,灭菌器自动将卡移至机器中并定位卡后待用(不要用蛮力将卡快速的插入卡入口,应操作时应水平方向插入)《储存方法》储存在相对湿度为35%-60%,室温10℃-20℃。避免与消毒剂、还原剂、易燃物接触。避光,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过氧化氢卡匣《使用方法》25过氧化氢卡匣《注意事项》打开包装前,若发现包装内有液体痕迹,请勿拆开包装,原因可能是过氧化氢出现泄漏。在操作已使用过或退出的卡匣时,应戴上防护手套。请勿试图从卡匣内取出胶囊。若不慎与H2O2接触,请立即用大量的清水清洗,重者立即就医。使用完毕后的卡匣,应按照废弃物处理方法进行处理。过氧化氢卡匣《注意事项》26进炉前注意几点机器请提前30分钟预热,空调提前30分钟开机。每炉应做生物监测。约60分钟灭菌结束后打开炉取出生物指示剂进行培养。操作结束后请及时把灭菌炉操作界面退到省电状态.空调关机。有生物培养时不能关闭电源。进炉前注意几点机器请提前30分钟预热,空调提前30分钟开机。27不能使用等离子灭菌的物品被灭菌物品超出机器内胆容量的物品被灭菌物品的重量超出载物架所承受重量的物品单层载物架最大载物重量为15kg湿度太大的物品吸收液体的物品或材料一头闭塞的物品有含植物纤维材料制成的物品,例如棉花,纸张液体或粉末配有Nylon(尼农)表面的物品不能使用等离子灭菌的物品被灭菌物品超出机器内胆容量的物品28感谢聆听!2013-7感谢聆听!29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的使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的使用30学习内容机器的全称灭菌的原理一个循环周期的五个步骤不被建议灭菌的材质不能使用等离子灭菌的物品学习内容机器的全称31主要内容1生物指示剂的使用2化学指示卡的使用3化学指示胶贴的使用4医用无纺布的使用5自含化学指示灭菌包装袋的使用6过氧化氢卡匣的使用7科室制定的要求主要内容1生物指示剂的使用32生物指示剂

本品由嗜酸脂肪杆菌(ATCC7953)菌片、恢复培养基(密封在玻璃管内)及塑料外壳组成自含式生物指示剂。芽孢含菌量为1×106cfu/支~5×106cfu/支。在50℃,2.3ml/LH2O2的灭菌条件下D值为0.75~8秒。塑料外壳标签的特定区域内含有化学指示物,灭菌过程中该区域将发生明显的颜色变化。生物指示剂本品由嗜酸脂肪杆菌(ATCC33生物指示剂使用范围

适用于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的灭菌效果监测。生物指示剂使用范围34生物指示剂使用方法1、将其装入特卫强袋中,置于灭菌剂最难达到的部位(一般是在灭菌系统下层器械搁架的后方)。2、灭菌完毕,取出时请带上手套。3、检查瓶身标签特定区域是否发生明显的颜色变化。压下瓶盖,使用碾碎夹挤压生物指示剂瓶,切勿用手压碎培养基安瓿。生物指示剂使用方法35生物指示剂使用方法

4、将夹破安瓿瓶的生物指示剂于56℃~60℃培养箱内竖立培养,同时取未经灭菌的指示剂一起放入培养箱培养作为阳性对照管;5、培养48h后,判断培养基颜色由原来紫色变成黄色,说明呈阳性。若培养基颜色不变,则呈阴性。6、使用频率:每天不少于一次,如灭菌物品中含植入型器械应每批次进行监测,生物监测合格方可发放。生物指示剂使用方法36生物指示剂保存方法请在温度4~25℃,相对湿度30%-70%条件下保存,避免日光和紫外线照射,请勿冷冻。切勿存放在任何灭菌系统、环氧乙烷、过氧化氢、酸、碱或挥发型抗菌剂如戊二醛或甲醛、过氧化氢卡匣或任何其他氧化物附近。生物指示剂保存方法37生物指示剂培养方法夹破生物指示剂:佩戴安全防护眼罩及防护手放入培养箱中。点击触摸屏上的“生物培养管理”,系统提示:点击“设定培养时间”弹出时间设置界面。注:在56℃+2℃培养48小时。点击设定培养温度,点击返回。生物指示剂培养方法38化学指示卡【作用原理】化学指示卡是长9.5cm,宽1.5cm的特制条带,条带的特定区域内含有化学指示物,灭菌过程中该区域将发生明显的颜色变化。【使用范围】适用于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过程的指示,能快捷、直观的反映出灭菌器是否正常工作,使用过后,可以作为灭菌过程记录保存。化学指示卡【作用原理】化学指示卡是长9.5cm,宽1.5cm39化学指示卡【使用方法】灭菌前,将化学指示卡与器械一并放入器械盒或灭菌袋内灭菌。灭菌结束后,观察化学指示卡颜色变化,若特定区域变成对比色或接近对比色,则说明灭菌器工作正常;若特定区域不变色或变色不明显,则说明灭菌器工作异常,需重新灭菌。化学指示卡【使用方法】40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耗材的使用课件41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耗材的使用课件42化学指示卡【注意事项】在灭菌使用过程中,避免指示卡被完全覆盖。不作为灭菌效果的判断。不可分解或重复使用。防止受潮,禁止与酸碱及氧化性物质接触。请使用圆珠笔或油性马克笔在化学指示卡上书写所有信息(墨干时间通常为一分钟以内)。不能与过氧化氢卡匣放在一起储存。化学指示卡【注意事项】43化学指示贴《作用原理》为特制PET条带,条带的特定区域内含有化学指示物,灭菌过程中该区域将发生明显的颜色变化。《使用范围》用于灭菌前,对医用无纺布封口处的粘贴固定。化学指示贴《作用原理》为特制PET条带,条带的特定区域内含有44化学指示贴《注意事项》变色情况不作为灭菌效果的判断不可被重复使用防止受潮,禁止与酸、碱及氧化性物质接触不能与过氧化氢卡匣放在一起储存。化学指示贴《注意事项》45医用无纺布

医用无纺布用于包裹器械盒,防止以灭菌的器械被二次污染。具有透气、防水、柔韧性,无毒、无刺激特点。医用无纺布医用无纺布用于包裹器械盒,防止46医用无纺布{使用方法}

将器械放入器械盒内(器械必须被彻底干燥),用医用无纺布包裹器械盒,接口处采用化学指示胶贴进行封口处理。

包裹器械盒时,建议医用无纺布的包层数为2层。医用无纺布{使用方法}47医用无纺布{有效期}

包装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6个月,达不到要求时宜为7天。建议在其有效期内尽快使用,以免对器械造成2次污染。

医用无纺布建议重复使用次数不要超过2次。医用无纺布{有效期}48自含化学指示灭菌包装袋

自含化学指示灭菌包装袋(Tyvek)用于对器械进行包装,可对已灭菌器械较长时间的无菌保存。包装袋的边缘有特定的颜色区域,用于检测灭菌因子是否渗透到此区域。自含化学指示灭菌包装袋49自含化学指示灭菌包装袋[使用方法]根据器械长度,裁剪包装袋(预留2~3cm用于封口)。将需要灭菌的器械放入包装袋内(器械必须被彻底干燥)。放入灭菌器内,包装袋塑料材料面朝同一方向放置。自含化学指示灭菌包装袋[使用方法]50自含化学指示灭菌包装袋[使用注意事项]对包装袋的裁剪、封口请使用专用裁剪、封口设备。不可以重复使用。放入灭菌器前、灭菌结束后,请再次确认包装袋封口的完好性。储存:室温,遮光,相对密封。不能与卡匣放在一起储存。自含化学指示灭菌包装袋[使用注意事项]51自含化学指示灭菌包装袋[包装无菌物品有效期]

当环境湿度、温度达到ws310.2-2009相关规定,且按照ws310.2-2009要求进行包装,采用包装袋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为6个月,达不到要求时宜为3个月。建议在其有效期内尽快使用。自含化学指示灭菌包装袋[包装无菌物品有效期]52过氧化氢卡匣《主要有效成分及含量》成分为过氧化氢(H2O2),含量56~60%。每个卡内过氧化氢体积:12粒胶囊×2ml/粒。《杀灭微生物的类别》可杀灭细菌芽孢,达到灭菌要求。过氧化氢卡匣《主要有效成分及含量》53过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