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酸碱平衡、沉淀平衡
第三章
酸碱平衡、沉淀平衡1
3.1
酸碱理论概述酸碱理论是化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酸碱理论的认识经历了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现已提出多种酸碱理论,其中比较重要的理论有:Arrhenius酸碱电离理论1889年Franklin酸碱溶剂理论1913年Bronsted-Lowry酸碱质子理论1923年Lewis酸碱电子理论
1923年Pearson软硬酸碱概念
1963年3.1酸碱理论概述酸碱理论是化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2
▲酸碱电离理论:
理论要点: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阴离子为OH-。
优点:化学上指出了酸碱的本质,能解释酸碱反应的实质。
不足:有局限性,仅限于水溶液中,不能解释一些实验事实。例如:无法解释Na2CO3,Na3PO4呈碱性;NH4Cl现酸性的事实;
无法解释非水溶液中的酸碱行为
液氨中:NH4++NH2-=2NH3
▲酸碱溶剂理论:
理论要点:凡能离解而产生溶剂正离子的为酸,产生溶剂负离子的为碱。
优点:把酸碱理论的概念扩宽了,尤其是对非水溶液体系。
不足:有局限性,仅限于一些能电离正负离子的体系▲酸碱电离理论:
理论要点: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3▲酸碱质子理论
理论要点:凡是能释放出质子的任何含氢原子或离子的都是酸,任何能与质子结合的分子或离子的都是碱,简言之:
酸→质子的给予体碱→质子的接受体
酸→H++碱共轭酸碱关系
酸碱反应:酸(1)+碱(2)→酸(2)+碱(1)
强酸+强碱→弱酸+弱碱
优缺点:扩大了酸碱的范围,不仅适用于水、非水溶液,也不限于仅仅能电离的物质。有局限性,对于无质子参与的酸碱反应就不能应用,例如:SO3。
▲酸碱电子理论:理论要点:反应中能接受外来电子对的分子、原子团、离子是酸,提供电子对的分子、原子团、离子均为碱酸碱反应:酸碱→酸碱加合物H++:OH-→H2:O优缺点:大大地扩宽了酸碱的范围(通称广义酸碱理论),不受溶剂的限制,指出了酸碱反应的本质。▲酸碱质子理论
理论要点:凡是能释放出质子的任何含氢原子或43.2酸碱质子理论概述历史回顾1.酸碱质子理论基本概念
(1)定义: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能与质子结合的物质(分子或离子)都是碱。3.2酸碱质子理论概述历史回顾5(2)共轭酸碱概念
由质子理论,酸和碱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统一在对质子的关系上。即酸给出质子变成碱,碱结合质子变成酸。酸碱这种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称为共轭关系,这种酸碱则叫做共轭酸碱。①酸和碱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阳离子或阴离子②有的酸和碱在某对共轭酸碱中是碱,但在另一对共轭酸碱对中是酸;③质子论中不存在盐的概念,它们分别是离子酸或离子碱(2)共轭酸碱概念由质子理论,酸和碱并不6(3)酸碱反应的实质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在酸碱反应中,一定有质子的给予和接受,故酸碱反应的实质是两个共轭酸碱对之间的质子传递。H+酸碱反应总是由较强的酸与较强的碱作用,并向着生成较弱的酸和较弱的碱的方向进行。(3)酸碱反应的实质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在酸碱反7(4)酸、碱的相对强度容易给出质子的物质为强酸,其共轭碱就越难结合质子。即酸越强,则其共轭碱越弱。酸越弱,其共轭碱越强。有些物质,例如HCO3-、H2O等既能给出质子,又能结合质子,所以是具有酸碱两性的离子或分子。当遇到比它们更强的酸时,它们结合质子,表现出碱的特性;当遇到比它们更强的碱时,它们给出质子,表现出酸的特性。称其为两性电解质,简称两性物。影响酸碱强度的因素内因:物种的组成、电子结构特征等外因:物种所处的环境(4)酸、碱的相对强度容易给出质子的物质为强酸,其共轭碱就8溶剂对酸碱性的影响HCl+H2OH3O++Cl
强酸1强碱2弱酸2弱碱1在水中,HAc+H2OH3O++Ac
弱酸1弱碱2强酸2强碱1H2O是区分溶剂溶剂对酸碱性的影响H2O是区分溶剂9在液氨中,HCl+NH3NH4++Cl
强酸1强碱2弱酸2弱碱1HAc+NH3
NH4++Ac
强酸1强碱2弱酸2弱碱1液氨是拉平溶剂在液氨中,液氨是拉平溶剂10拉平效应:
在水溶剂下酸性或碱性强弱可以被区分,在另外的溶剂中其强弱变得不能区分出来的效应-------拉平效应例如:HAc+HFH2Ac++F弱碱1弱酸2强酸1强碱2拉平效应:11(1)水的解离平衡与pH在T时,水的自偶电离:H2O(l)+H2O(l)→H3O+(aq)+OH-(aq)酸(1)碱(2)酸(2)碱(1)t=0c000t=tcacHcOH达到平衡时,ca,cH,cOH三者有何关系?这是我们要讨论的。3.3酸碱平衡(1)水的解离平衡与pH3.3酸碱平衡12在T时,水的自偶电离:
H2O(l)+H2O(l)→H3O+(aq)+OH-(aq)酸(1)碱(2)酸(2)碱(1)t=0c000t=tcacHcOH
达到平衡时,物种间的关系有:KW0=cH*cOH
KW0:水的离子积,298.15K是KW0=1.0*10-14KW0的意义及应用:1)是平衡常数,在稀溶液中,与溶质的浓度无关,是温度的函数。2)可用来计算稀溶液中H+和OH-的浓度。在T时,水的自偶电离:13(2)溶液的pH
对于一个稀溶液体系,表达体系中H+、OH-浓度的一种简要的方式pH=-lg(CH+)pOH=-lg(COH-)
任何稀溶液体系中,标准状态下温度一定时,CH+*COH-的乘积为一常数,即:CH+*COH-=Kw0
各边取负对数,有:
-lg(CH+)-lg(COH-)=-lgKw0(或写成pKw0)既有:
pH+pOH=pKw0298K时:CH+*COH-=10-14pH+pOH=pKw0=14pH的意义及应用:1)表示稀溶液中,H+离子浓度的大小,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溶质的浓度无关。2)可用来计算稀溶液中H+和OH-的浓度。(2)溶液的pH14(3)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1)一元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出一个H+或OH-的、绝大部分仍以分子状态存在的电解质,可用HA、MOH表示。1、弱酸的电离平衡:在T时HA→H++OH-t=0c000t=tcacHcOH达到平衡时,ca,cH,cOH三者有何关系?(3)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1)一元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15对于一元弱酸的电离平衡:
T时:HA→H++OH-
平衡浓度:c(HA)c(H+)c(A-)
浓度之间的关系为:
若c(H+)5%c(HA)0,即c(HA)0/Ka400时,电离程度很小,即平衡浓度c(HA)c(HA)0,则有:
即:在一定温度下,一元弱酸和碱在水溶液中存在着解离平衡。其平衡常数K称为解离常数,分别用Ka或Kb表示。对于一元弱酸的电离平衡:
T时:HA16例如:计算298K,0.1mol/LHAc溶液的pH值,及H+、OH-、HAc和Ac-的浓度,并计算HAc电离的百分数。解:醋酸的电离平衡:在T时HAc→H++Ac-t=00.1000t=t0.10-xxx=x*x/(0.10-x)
解方程得到:x=0.00133mol/Lc(H+)=0.00133mol/Lc(Ac+)=0.00133mol/Lc(HAc)=0.09867mol/LpH=-lgc(H+)=2.88a(电离度)=0.00133/0.10*100%=1.3%例如:计算298K,0.1mol/LHAc溶液的pH值,及H17一元弱碱的电离平衡当满足c(B)0/Kb400时,近似有弱酸溶液弱碱溶液一元弱碱的电离平衡当满足c(B)0/Kb400时,近似182)多元弱酸的电离平衡基本概念:在水溶液中,一个分子能电离出一个以上H+的弱酸,叫多元弱酸。例如,H2CO3和H2S为二元弱酸,H3PO4和H3AsO4为三元弱酸。通常,把Ka值介乎10-2—10-7之间的酸叫弱酸;把Ka值<10-7的酸叫极弱酸。2)多元弱酸的电离平衡基本概念:19多元弱酸的电离平衡例如:二元弱酸H2S在T时H2S→H++HS-K0a1=8.9*10-8HS-→H++S2-K0a2=7.1*10-19▲多元弱酸的多级电离规律:多级电离常数是逐级显著减小:K0a1>>K0a2>>K0a3通常K1/K2>102,求[H+]时,可做一元弱酸处理.即在多元弱酸的多级电离中,第一级电离是最主要的,其它级电离的H+极少,忽略不计。▲K0a1>>K0a2>>K0a3原因:键能、同离子效应等等。
在T时H2S→H++HS-K0a1=8.9*10-8+HS-→H++S2-K0a2=7.1*10-19H2S→2H++S2-K0a3=6.3*10-26可以根据上式计算该体系中各物种的浓度当c(HnA)0/Ka1400时
多元弱酸的电离平衡例如:二元弱酸H2S20▲二元弱酸中,酸根浓度近似等于二级电离常数,与酸原始浓度关系不大。▲在多元弱酸溶液中,酸根浓度极低,在需要大量酸根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应中,要用相应的盐而不是相应的酸.▲二元弱酸中,酸根浓度近似等于二级电离常数,与酸原始浓度21例:计算298K,0.1mol/LH2S溶液的H+、OH-、S2-的浓度。解:已知电离平衡为:在T时H2S→H++HS-(1)K0a1=8.9*10-8HS-→H++S2-(2)K0a2=7.1*10-19因为:Ka1>>Ka2根据(1)式,且:c(HnA)0/Ka1400:=(8.9*10-8*0.10)1/2=9.5*10-51mol/L即:c(H+)=9.5*10-51mol/L因为:c(H+)*c(OH-)=1.0*10-14(T=298K)所以:c(OH-)=1.0*10-14/c(H+)=1.05*10-10根据(2)式:[S2-][H+]/[HS-]=K0a2=7.1*10-19近似处理,[H+]=[HS-](为什么?)所以:c(S2-)=Ka2=
7.1*10-19(!!!)二元弱酸HnA的A2-浓度:例:计算298K,0.1mol/LH2S溶液的H+、OH-22例:在0.3moldm-3的盐酸溶液中通入H2S水溶液至饱和,求溶液中的[HS-]和[S2-]解:H2S=H++HS-起始浓度0.10.30平衡浓度0.10.3x
[HS-]
=K10.1/0.3=1.910-8
mol·dm3由二级平衡:HS-=H++S2-平衡浓度:1.910-8
0.3
y[S2-]=y=[HS-]
=1.210-15
1.910-8=7.610-23mol·dm3
例:233)盐溶液的酸碱平衡(盐的水解)
盐的水解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在工农业生产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1、盐的分类(盐类的水解角度分类)酸+碱→盐+水强酸强碱强酸强碱盐NaCl强酸弱碱强酸弱碱盐NH4Cl弱酸强碱弱酸强碱盐NaAc弱酸弱碱弱酸弱碱盐NH4Ac
2、盐类水解反应的实质、特点盐类水解反应是中和反应的逆过程,是质子转移反应,没有电子转移、价态的变化。酸碱中和反应一般较快,较完全而盐类的水解反应较慢,反应不完全。
3)盐溶液的酸碱平衡(盐的水解)盐的水解是一类重要的24强酸弱碱盐盐的水解(离子酸)以NH4Cl为例,把NH4Cl的水解过程理想化:NH4Cl的离解:NH4Cl→NH4+(aq)+Cl-(aq)NH4+与H2O作用:NH4+(aq)+H2O(l)→NH3(aq)+H3O+(aq)或者写成:NH4Cl→NH4++Cl-
+H2O+H2O→OH-
+H3O+↑↓NH3H2O
总反应:NH4Cl+H2O→NH3+H3O++Cl-
或者:NH4++H2O→NH3+H3O+在一定的温度下,平衡时,各物种的浓度满足K0的关系:
K0=[C(NH3)/C0)*C(H+)/C0)]/[C(NH4+)/C0)*C(H2O)/C0)]重新组合成:K0=[C(H+)*C(OH-)/C0)/C(H2O)/C0])]*[C(NH3)/C0)/C(NH4+)/C0)*C(OH-)/C0)]即Kh=KW/Kb强酸弱碱盐盐的水解(离子酸)以NH4Cl为例,把NH4Cl25即有:K0h=K0W/K0b(K0b: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K0W=K0h*K0b两边各取负对数,并令-lgK0=pK0则有:-lgK0h-lgK0b=-lgK0WpK0h+pK0b=pK0W例题:计算0.10mol.L-1NH4Cl溶液pH值和NH4+的离解度。解:NH4Cl的水解反应平衡为:
NH4++H2O→NH3+H3O+t=00.1000变化量-xxx平衡浓度0.10-xxx已知:K0h=K0W/K0b(K0W=1.0*10-14,K0b=1.8*10–5)K0h=x2/0.10-x=1.0*10-14/1.8*10–5=5.6*10-10解方程得到:x=7.5*10-6(mol/L)pH=-lg7.5*10-6=5.12
NH4+的离解度=[x/0.10]*100%=(7.5*10-6/0.10)*100%
即有:K0h=K0W/K0b(K0b:弱碱的电离平26弱酸强碱盐的水解(离子碱)此类盐有:NaAc,NaCN,K2CO3等。水解反应是盐中的弱酸根离子与水的质子转移反应。以Ac-为例:H+
Ac-+H2O→HAc+OH-
各物种间的平衡关系:K0=[HAc][OH-]/[Ac-][H2O]改变形式:K0=[HAc][OH-][H+]/[Ac-][H2O][H+]
={[HAc]/[Ac-][H+]}*[OH-][H+]/[H2O]整理后得到:K0h=K0W/K0a(K0a: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也就是通过K0W与K0a求得水解平衡常数K0h,利用K0h即可计算体系平衡时各物种的浓度。
弱酸强碱盐的水解(离子碱)27弱酸弱碱盐的水解此类盐有:NH4Ac,NH4CN,NH4CO3等。水解反应是盐中的弱酸阴离子及弱碱阳离子与水的质子转移反应。也称之为双水解反应。以NH4Ac为例:NH4Ac→NH4++Ac-
Ac-+H2O→HAc+OH-
NH4++H2O→NH3+H3O+根据上述的方法,可以推导出关系式:K0h=K0W/K0aKb0
知道K0W与K0a与Kb0求得水解平衡常数K0h,利用K0h即可计算体系平衡时各物种的浓度。
显然,此类盐容易水解,盐的水解反应要快得多,完全得多弱酸弱碱盐的水解28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盐类的水解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过程,是质子转移反应,影响反应的因素:内因:盐的组成外因:浓度、温度
温度:因为盐类的水解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过程,酸碱中和反应一般都是放热过程,低温有利于反应进行,显然,盐类的水解一般都是吸热反应,加热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浓度:盐的浓度影响盐类水解速度与水解度。
盐类水解的控制:温度、浓度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29多元弱酸强碱盐的水解例如:Na2CO3Na2CO3→2Na++CO32-水解反应是盐中的弱酸阴离子与水的质子转移反应。CO32-+H2O→HCO3-+OH-K0h1=K0W/K0a1HCO3-+H2O→H2CO3+OH-K0h2=K0W/K0a2对于多元弱酸来说,K0a1要远远大于K0a2,所以:K0h1>>K0h2因此,对于此类盐的水解反应只要考虑它的一级水解即可。多元弱酸强碱盐的水解30例题:计算298K时0.10mol/LNa3PO4溶液的pH.解:已知:PO43-
+H2O→HPO42-
+OH-K0h=K0W/K0a3t=00.1000t=t0.10-xxxK0h=K0W/K0a3
=1.0*10-14/4.5*10-13=0.22=x2/0.10-x解方程得到:x=0.037pH=14-pOH=12.57例题:计算298K时0.10mol/LNa3PO4溶液的pH31▲缓冲溶液是怎么回事?
▲缓冲溶液是如何组成?
▲缓冲溶液为何具有缓冲作用(缓冲机理)?
▲它有什么应用?我们如何计算?
这是我们要讨论的。3.4缓冲溶液▲缓冲溶液是怎么回事?
▲缓冲溶液是如何组成?
32(1)同离子效应
同离子效应:在弱酸、弱碱溶液中加入具有相同离子的易溶强电解质,从而引起弱电解质解离平衡的移动的一种作用。
往HAc中加NaAc往氨水中加NH4Cl(1)同离子效应往HAc中加NaAc往氨水中加NH4Cl33(2)缓冲溶液(1)缓冲溶液概念
1)什么是缓冲溶液?全称应是pH值缓冲溶液,即对酸碱有一定缓冲作用的溶液体系。2)缓冲溶液的组成:
由一种弱酸和该弱酸盐组成的体系。或由一种弱碱和该弱碱盐组成的体系。例如:0.10mol/L的HAc-0.10mol/L的NaAc;0.10mol/L的NH3-0.10mol/L的NH4Cl.
(2)缓冲溶液(1)缓冲溶液概念34(2)缓冲溶液的缓冲原理以弱酸和该弱酸盐组成的体系为例:NaAc→Na++Ac-
完全电离C盐C盐
HAc→H++Ac-部分电离t=0:Ca0C盐t=t:Ca-x
xC盐+x
Ka加入少量H+
:←结果生成少量的HAc,相当于同离子效应平衡向生成HAc的方向移动加入少量OH-
:←结果是HAc的电离,平衡向HAc的电离方向移动。因此:溶液的pH值变化不大。
(2)缓冲溶液的缓冲原理以弱酸和该弱酸盐组成的体系为例:35
缓冲原理:
HAcH++Ac-NaAcNa++Ac-加入酸,如HCl,H+与Ac-结合,生成HAc,cAc-/cHAc变化不大,溶液的pH值变化不大。
加入碱,如NaOH,HAc与OH-与结合,生成Ac-,cAc-/cHAc变化不大,溶液PH值变化也不大。
结论:缓冲作用是弱酸电离特点与同离子效应的综合结果。少量外来酸碱的加入不会影响溶液的pH值,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有一定限度。缓冲原理:结论:缓冲作用是弱酸电离特点与同离子效应的综合36(3)缓冲溶液pH的计算以弱酸和该弱酸盐组成的体系为例来说明之:例如:计算含有0.10mol/LHAc和0.10mol/LNaAc的缓冲溶液的pH值。解:NaAc→Na++Ac-
完全电离0.10
0.10
HAc→H++Ac-部分电离t=0:0.10
00.10
Ka=1.80*10-5t=t:0.10-x
x0.10+xKa=(0.10+x)*x/(0.10-x)
=1.80*10-5
解方程,近视处理,得:x=1.80*10-5,即:c(H+)=1.80*10-5mol/LpH=4.74
(3)缓冲溶液pH的计算以弱酸和该弱酸盐组成的体系为例来说明37对于弱酸—弱酸盐形成的缓冲溶液的pH值的计算,可以推导出:弱酸H++弱酸根或:共轭酸H++共轭碱或:NaAc→Na++Ac-存在的平衡可用下列通式表示:整理得到:
取负对数:在此:C共轭碱=C盐;C弱酸=C酸则有:pH=lgKa–lg(C酸/C盐)对于弱酸—弱酸盐形成的缓冲溶液的pH值的计算,可以推导出:38同理:弱碱/共轭酸(弱碱—弱碱盐)缓冲溶液的pH值的计算:
在此:C共轭酸=C盐;C弱碱=C碱
则有:pH=14-pKb+lg(C酸/C盐)同理:弱碱/共轭酸(弱碱—弱碱盐)缓冲溶液的pH值的计算:39选择缓冲溶液的步骤:首先找出与溶液所需控制的pH值相近的pK值的弱酸或弱碱一般c酸/c盐在0.1-10范围内具有缓冲能力,故pH=pKa1选择的缓冲液不与反应物或生成物发生反应,配制药用缓冲溶液时还应考虑溶液的毒性。
例1.欲配制pH=5.0的缓冲溶液应选择体系NaAc-HAc体系,pKa=4.74
例2.欲配制pH=9.0的缓冲溶液,应选择NH3-NH4Cl体系,pKb=4.74,pH=9.26选择缓冲溶液的步骤:40例:
缓冲溶液的组成为1.00moldm-3的NH3·H2O和1.00moldm-3的NH4Cl,试计算(1)缓冲溶液的pH值;(2)将1.0cm3浓度为1.00moldm-3的NaOH溶液加入到50cm3该溶液时引起的pH值变化;(3)将同量的NaOH加入到50cm3纯水中引起的pH值变化解:(1)已知该缓冲溶液由弱减—弱减盐构成NH3
+H2O→NH4++OH-
t=01.001.000t=t1.00-x1.00+xx
=4.74,
pH=9.26例:缓冲溶液的组成为1.00moldm-3的NH3·41(2)在50cm3缓冲溶液中含NH3·H2O和NH4+各为0.05mol,加入NaOH的量为0.001molOH-,它将消耗0.001molNH4+并生成0.001molNH3·H2O,故:NH3·+H2O=NH4++OH-t=tx
pH=9.27(3)pH=12.3(2)在50cm3缓冲溶液中含NH3·H2O和NH4+各42(4)缓冲溶液的小结(特性)缓冲溶液缓冲能力取决于内因和外因两部分。内因是该体系中弱酸或弱碱的K0a大小,外因则是缓冲组分的浓度及比值。若缓冲组分的浓度较大,且缓冲组分的比值为1:1,则缓冲能力最大。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是有限的,有效缓冲范围:弱酸/共轭碱缓冲溶液:弱碱/共轭酸缓冲溶液:选择缓冲溶液的原则:
缓冲溶液不能与欲控制pH值的溶液发生化学反应;欲控制的pH值应在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内。(4)缓冲溶液的小结(特性)缓冲溶液缓冲能力取决于内因和外因43第三章
酸碱平衡、沉淀平衡
第三章
酸碱平衡、沉淀平衡44
3.1
酸碱理论概述酸碱理论是化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酸碱理论的认识经历了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现已提出多种酸碱理论,其中比较重要的理论有:Arrhenius酸碱电离理论1889年Franklin酸碱溶剂理论1913年Bronsted-Lowry酸碱质子理论1923年Lewis酸碱电子理论
1923年Pearson软硬酸碱概念
1963年3.1酸碱理论概述酸碱理论是化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45
▲酸碱电离理论:
理论要点: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阴离子为OH-。
优点:化学上指出了酸碱的本质,能解释酸碱反应的实质。
不足:有局限性,仅限于水溶液中,不能解释一些实验事实。例如:无法解释Na2CO3,Na3PO4呈碱性;NH4Cl现酸性的事实;
无法解释非水溶液中的酸碱行为
液氨中:NH4++NH2-=2NH3
▲酸碱溶剂理论:
理论要点:凡能离解而产生溶剂正离子的为酸,产生溶剂负离子的为碱。
优点:把酸碱理论的概念扩宽了,尤其是对非水溶液体系。
不足:有局限性,仅限于一些能电离正负离子的体系▲酸碱电离理论:
理论要点: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46▲酸碱质子理论
理论要点:凡是能释放出质子的任何含氢原子或离子的都是酸,任何能与质子结合的分子或离子的都是碱,简言之:
酸→质子的给予体碱→质子的接受体
酸→H++碱共轭酸碱关系
酸碱反应:酸(1)+碱(2)→酸(2)+碱(1)
强酸+强碱→弱酸+弱碱
优缺点:扩大了酸碱的范围,不仅适用于水、非水溶液,也不限于仅仅能电离的物质。有局限性,对于无质子参与的酸碱反应就不能应用,例如:SO3。
▲酸碱电子理论:理论要点:反应中能接受外来电子对的分子、原子团、离子是酸,提供电子对的分子、原子团、离子均为碱酸碱反应:酸碱→酸碱加合物H++:OH-→H2:O优缺点:大大地扩宽了酸碱的范围(通称广义酸碱理论),不受溶剂的限制,指出了酸碱反应的本质。▲酸碱质子理论
理论要点:凡是能释放出质子的任何含氢原子或473.2酸碱质子理论概述历史回顾1.酸碱质子理论基本概念
(1)定义: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能与质子结合的物质(分子或离子)都是碱。3.2酸碱质子理论概述历史回顾48(2)共轭酸碱概念
由质子理论,酸和碱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统一在对质子的关系上。即酸给出质子变成碱,碱结合质子变成酸。酸碱这种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称为共轭关系,这种酸碱则叫做共轭酸碱。①酸和碱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阳离子或阴离子②有的酸和碱在某对共轭酸碱中是碱,但在另一对共轭酸碱对中是酸;③质子论中不存在盐的概念,它们分别是离子酸或离子碱(2)共轭酸碱概念由质子理论,酸和碱并不49(3)酸碱反应的实质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在酸碱反应中,一定有质子的给予和接受,故酸碱反应的实质是两个共轭酸碱对之间的质子传递。H+酸碱反应总是由较强的酸与较强的碱作用,并向着生成较弱的酸和较弱的碱的方向进行。(3)酸碱反应的实质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在酸碱反50(4)酸、碱的相对强度容易给出质子的物质为强酸,其共轭碱就越难结合质子。即酸越强,则其共轭碱越弱。酸越弱,其共轭碱越强。有些物质,例如HCO3-、H2O等既能给出质子,又能结合质子,所以是具有酸碱两性的离子或分子。当遇到比它们更强的酸时,它们结合质子,表现出碱的特性;当遇到比它们更强的碱时,它们给出质子,表现出酸的特性。称其为两性电解质,简称两性物。影响酸碱强度的因素内因:物种的组成、电子结构特征等外因:物种所处的环境(4)酸、碱的相对强度容易给出质子的物质为强酸,其共轭碱就51溶剂对酸碱性的影响HCl+H2OH3O++Cl
强酸1强碱2弱酸2弱碱1在水中,HAc+H2OH3O++Ac
弱酸1弱碱2强酸2强碱1H2O是区分溶剂溶剂对酸碱性的影响H2O是区分溶剂52在液氨中,HCl+NH3NH4++Cl
强酸1强碱2弱酸2弱碱1HAc+NH3
NH4++Ac
强酸1强碱2弱酸2弱碱1液氨是拉平溶剂在液氨中,液氨是拉平溶剂53拉平效应:
在水溶剂下酸性或碱性强弱可以被区分,在另外的溶剂中其强弱变得不能区分出来的效应-------拉平效应例如:HAc+HFH2Ac++F弱碱1弱酸2强酸1强碱2拉平效应:54(1)水的解离平衡与pH在T时,水的自偶电离:H2O(l)+H2O(l)→H3O+(aq)+OH-(aq)酸(1)碱(2)酸(2)碱(1)t=0c000t=tcacHcOH达到平衡时,ca,cH,cOH三者有何关系?这是我们要讨论的。3.3酸碱平衡(1)水的解离平衡与pH3.3酸碱平衡55在T时,水的自偶电离:
H2O(l)+H2O(l)→H3O+(aq)+OH-(aq)酸(1)碱(2)酸(2)碱(1)t=0c000t=tcacHcOH
达到平衡时,物种间的关系有:KW0=cH*cOH
KW0:水的离子积,298.15K是KW0=1.0*10-14KW0的意义及应用:1)是平衡常数,在稀溶液中,与溶质的浓度无关,是温度的函数。2)可用来计算稀溶液中H+和OH-的浓度。在T时,水的自偶电离:56(2)溶液的pH
对于一个稀溶液体系,表达体系中H+、OH-浓度的一种简要的方式pH=-lg(CH+)pOH=-lg(COH-)
任何稀溶液体系中,标准状态下温度一定时,CH+*COH-的乘积为一常数,即:CH+*COH-=Kw0
各边取负对数,有:
-lg(CH+)-lg(COH-)=-lgKw0(或写成pKw0)既有:
pH+pOH=pKw0298K时:CH+*COH-=10-14pH+pOH=pKw0=14pH的意义及应用:1)表示稀溶液中,H+离子浓度的大小,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溶质的浓度无关。2)可用来计算稀溶液中H+和OH-的浓度。(2)溶液的pH57(3)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1)一元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出一个H+或OH-的、绝大部分仍以分子状态存在的电解质,可用HA、MOH表示。1、弱酸的电离平衡:在T时HA→H++OH-t=0c000t=tcacHcOH达到平衡时,ca,cH,cOH三者有何关系?(3)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1)一元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58对于一元弱酸的电离平衡:
T时:HA→H++OH-
平衡浓度:c(HA)c(H+)c(A-)
浓度之间的关系为:
若c(H+)5%c(HA)0,即c(HA)0/Ka400时,电离程度很小,即平衡浓度c(HA)c(HA)0,则有:
即:在一定温度下,一元弱酸和碱在水溶液中存在着解离平衡。其平衡常数K称为解离常数,分别用Ka或Kb表示。对于一元弱酸的电离平衡:
T时:HA59例如:计算298K,0.1mol/LHAc溶液的pH值,及H+、OH-、HAc和Ac-的浓度,并计算HAc电离的百分数。解:醋酸的电离平衡:在T时HAc→H++Ac-t=00.1000t=t0.10-xxx=x*x/(0.10-x)
解方程得到:x=0.00133mol/Lc(H+)=0.00133mol/Lc(Ac+)=0.00133mol/Lc(HAc)=0.09867mol/LpH=-lgc(H+)=2.88a(电离度)=0.00133/0.10*100%=1.3%例如:计算298K,0.1mol/LHAc溶液的pH值,及H60一元弱碱的电离平衡当满足c(B)0/Kb400时,近似有弱酸溶液弱碱溶液一元弱碱的电离平衡当满足c(B)0/Kb400时,近似612)多元弱酸的电离平衡基本概念:在水溶液中,一个分子能电离出一个以上H+的弱酸,叫多元弱酸。例如,H2CO3和H2S为二元弱酸,H3PO4和H3AsO4为三元弱酸。通常,把Ka值介乎10-2—10-7之间的酸叫弱酸;把Ka值<10-7的酸叫极弱酸。2)多元弱酸的电离平衡基本概念:62多元弱酸的电离平衡例如:二元弱酸H2S在T时H2S→H++HS-K0a1=8.9*10-8HS-→H++S2-K0a2=7.1*10-19▲多元弱酸的多级电离规律:多级电离常数是逐级显著减小:K0a1>>K0a2>>K0a3通常K1/K2>102,求[H+]时,可做一元弱酸处理.即在多元弱酸的多级电离中,第一级电离是最主要的,其它级电离的H+极少,忽略不计。▲K0a1>>K0a2>>K0a3原因:键能、同离子效应等等。
在T时H2S→H++HS-K0a1=8.9*10-8+HS-→H++S2-K0a2=7.1*10-19H2S→2H++S2-K0a3=6.3*10-26可以根据上式计算该体系中各物种的浓度当c(HnA)0/Ka1400时
多元弱酸的电离平衡例如:二元弱酸H2S63▲二元弱酸中,酸根浓度近似等于二级电离常数,与酸原始浓度关系不大。▲在多元弱酸溶液中,酸根浓度极低,在需要大量酸根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应中,要用相应的盐而不是相应的酸.▲二元弱酸中,酸根浓度近似等于二级电离常数,与酸原始浓度64例:计算298K,0.1mol/LH2S溶液的H+、OH-、S2-的浓度。解:已知电离平衡为:在T时H2S→H++HS-(1)K0a1=8.9*10-8HS-→H++S2-(2)K0a2=7.1*10-19因为:Ka1>>Ka2根据(1)式,且:c(HnA)0/Ka1400:=(8.9*10-8*0.10)1/2=9.5*10-51mol/L即:c(H+)=9.5*10-51mol/L因为:c(H+)*c(OH-)=1.0*10-14(T=298K)所以:c(OH-)=1.0*10-14/c(H+)=1.05*10-10根据(2)式:[S2-][H+]/[HS-]=K0a2=7.1*10-19近似处理,[H+]=[HS-](为什么?)所以:c(S2-)=Ka2=
7.1*10-19(!!!)二元弱酸HnA的A2-浓度:例:计算298K,0.1mol/LH2S溶液的H+、OH-65例:在0.3moldm-3的盐酸溶液中通入H2S水溶液至饱和,求溶液中的[HS-]和[S2-]解:H2S=H++HS-起始浓度0.10.30平衡浓度0.10.3x
[HS-]
=K10.1/0.3=1.910-8
mol·dm3由二级平衡:HS-=H++S2-平衡浓度:1.910-8
0.3
y[S2-]=y=[HS-]
=1.210-15
1.910-8=7.610-23mol·dm3
例:663)盐溶液的酸碱平衡(盐的水解)
盐的水解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在工农业生产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1、盐的分类(盐类的水解角度分类)酸+碱→盐+水强酸强碱强酸强碱盐NaCl强酸弱碱强酸弱碱盐NH4Cl弱酸强碱弱酸强碱盐NaAc弱酸弱碱弱酸弱碱盐NH4Ac
2、盐类水解反应的实质、特点盐类水解反应是中和反应的逆过程,是质子转移反应,没有电子转移、价态的变化。酸碱中和反应一般较快,较完全而盐类的水解反应较慢,反应不完全。
3)盐溶液的酸碱平衡(盐的水解)盐的水解是一类重要的67强酸弱碱盐盐的水解(离子酸)以NH4Cl为例,把NH4Cl的水解过程理想化:NH4Cl的离解:NH4Cl→NH4+(aq)+Cl-(aq)NH4+与H2O作用:NH4+(aq)+H2O(l)→NH3(aq)+H3O+(aq)或者写成:NH4Cl→NH4++Cl-
+H2O+H2O→OH-
+H3O+↑↓NH3H2O
总反应:NH4Cl+H2O→NH3+H3O++Cl-
或者:NH4++H2O→NH3+H3O+在一定的温度下,平衡时,各物种的浓度满足K0的关系:
K0=[C(NH3)/C0)*C(H+)/C0)]/[C(NH4+)/C0)*C(H2O)/C0)]重新组合成:K0=[C(H+)*C(OH-)/C0)/C(H2O)/C0])]*[C(NH3)/C0)/C(NH4+)/C0)*C(OH-)/C0)]即Kh=KW/Kb强酸弱碱盐盐的水解(离子酸)以NH4Cl为例,把NH4Cl68即有:K0h=K0W/K0b(K0b: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K0W=K0h*K0b两边各取负对数,并令-lgK0=pK0则有:-lgK0h-lgK0b=-lgK0WpK0h+pK0b=pK0W例题:计算0.10mol.L-1NH4Cl溶液pH值和NH4+的离解度。解:NH4Cl的水解反应平衡为:
NH4++H2O→NH3+H3O+t=00.1000变化量-xxx平衡浓度0.10-xxx已知:K0h=K0W/K0b(K0W=1.0*10-14,K0b=1.8*10–5)K0h=x2/0.10-x=1.0*10-14/1.8*10–5=5.6*10-10解方程得到:x=7.5*10-6(mol/L)pH=-lg7.5*10-6=5.12
NH4+的离解度=[x/0.10]*100%=(7.5*10-6/0.10)*100%
即有:K0h=K0W/K0b(K0b:弱碱的电离平69弱酸强碱盐的水解(离子碱)此类盐有:NaAc,NaCN,K2CO3等。水解反应是盐中的弱酸根离子与水的质子转移反应。以Ac-为例:H+
Ac-+H2O→HAc+OH-
各物种间的平衡关系:K0=[HAc][OH-]/[Ac-][H2O]改变形式:K0=[HAc][OH-][H+]/[Ac-][H2O][H+]
={[HAc]/[Ac-][H+]}*[OH-][H+]/[H2O]整理后得到:K0h=K0W/K0a(K0a: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也就是通过K0W与K0a求得水解平衡常数K0h,利用K0h即可计算体系平衡时各物种的浓度。
弱酸强碱盐的水解(离子碱)70弱酸弱碱盐的水解此类盐有:NH4Ac,NH4CN,NH4CO3等。水解反应是盐中的弱酸阴离子及弱碱阳离子与水的质子转移反应。也称之为双水解反应。以NH4Ac为例:NH4Ac→NH4++Ac-
Ac-+H2O→HAc+OH-
NH4++H2O→NH3+H3O+根据上述的方法,可以推导出关系式:K0h=K0W/K0aKb0
知道K0W与K0a与Kb0求得水解平衡常数K0h,利用K0h即可计算体系平衡时各物种的浓度。
显然,此类盐容易水解,盐的水解反应要快得多,完全得多弱酸弱碱盐的水解7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盐类的水解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过程,是质子转移反应,影响反应的因素:内因:盐的组成外因:浓度、温度
温度:因为盐类的水解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过程,酸碱中和反应一般都是放热过程,低温有利于反应进行,显然,盐类的水解一般都是吸热反应,加热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浓度:盐的浓度影响盐类水解速度与水解度。
盐类水解的控制:温度、浓度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72多元弱酸强碱盐的水解例如:Na2CO3Na2CO3→2Na++CO32-水解反应是盐中的弱酸阴离子与水的质子转移反应。CO32-+H2O→HCO3-+OH-K0h1=K0W/K0a1HCO3-+H2O→H2CO3+OH-K0h2=K0W/K0a2对于多元弱酸来说,K0a1要远远大于K0a2,所以:K0h1>>K0h2因此,对于此类盐的水解反应只要考虑它的一级水解即可。多元弱酸强碱盐的水解73例题:计算298K时0.10mol/LNa3PO4溶液的pH.解:已知:PO43-
+H2O→HPO42-
+OH-K0h=K0W/K0a3t=00.1000t=t0.10-xxxK0h=K0W/K0a3
=1.0*10-14/4.5*10-13=0.22=x2/0.10-x解方程得到:x=0.037pH=14-pOH=12.57例题:计算298K时0.10mol/LNa3PO4溶液的pH74▲缓冲溶液是怎么回事?
▲缓冲溶液是如何组成?
▲缓冲溶液为何具有缓冲作用(缓冲机理)?
▲它有什么应用?我们如何计算?
这是我们要讨论的。3.4缓冲溶液▲缓冲溶液是怎么回事?
▲缓冲溶液是如何组成?
75(1)同离子效应
同离子效应:在弱酸、弱碱溶液中加入具有相同离子的易溶强电解质,从而引起弱电解质解离平衡的移动的一种作用。
往HAc中加NaAc往氨水中加NH4Cl(1)同离子效应往HAc中加NaAc往氨水中加NH4Cl76(2)缓冲溶液(1)缓冲溶液概念
1)什么是缓冲溶液?全称应是pH值缓冲溶液,即对酸碱有一定缓冲作用的溶液体系。2)缓冲溶液的组成:
由一种弱酸和该弱酸盐组成的体系。或由一种弱碱和该弱碱盐组成的体系。例如:0.10mol/L的HAc-0.10mol/L的NaAc;0.10mol/L的NH3-0.10mol/L的NH4Cl.
(2)缓冲溶液(1)缓冲溶液概念77(2)缓冲溶液的缓冲原理以弱酸和该弱酸盐组成的体系为例:NaAc→Na++Ac-
完全电离C盐C盐
HAc→H++Ac-部分电离t=0:Ca0C盐t=t:Ca-x
xC盐+x
Ka加入少量H+
:←结果生成少量的HAc,相当于同离子效应平衡向生成HAc的方向移动加入少量OH-
:←结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有答案)
- 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江平初中达标名校2025年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查语文试题含解析
- 辽宁广告职业学院《电路原理(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省邯郸市育华中学2025届初三下学期5月考试卷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吉林省靖宇县重点名校2025届初三年毕业班第一次综合质量检查英语试题试卷含答案
- 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古代汉语专业》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东湖初级中学2025届初三下学期3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长春中医药大学《综合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荆州学院《药物文献检索与专利》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苏州市振华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下-第一次考试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地球物理勘探-第三章磁法勘探1
- 脑梗死教学查房-课件
- 试剂售后承诺书
- 放空气器的安全操作规程
- 吃动平衡宣讲-李士雪课件
- CDMA数字光纤直放站CRRU
- 《木兰诗》历年中考古诗欣赏试题汇编(截至2020年)
- 特种设备(承压类)生产单位安全风险管控(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清单
- 小升初语文:必考古诗词专项练习
- 医院药学智慧装备规划建设构想
- 2023年防腐防火涂装、钢结构变形检测试卷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