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知识题库(含答案)_第1页
应急知识题库(含答案)_第2页
应急知识题库(含答案)_第3页
应急知识题库(含答案)_第4页
应急知识题库(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应急知识题库(含答案)应急知识题库(含答案)应急知识题库(含答案)应急知识题库(含答案)编制仅供参考审核批准生效日期地址:电话:传真:邮编:一、单项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括号内,共303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于(A)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会议通过。A.2007年8月30日B.2007年7月10日C.2007年9月20日D.2007年11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施行日期,以下四项中哪一项是正确的(B)。A.2007年8月30日B.2007年11月1日C.2008年1月1日D.2007年12月31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共有多少章和多少条(A)A.7章、70条B.8章、70条C.6章、60条D.5章、60条4、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D)、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A.检查与预防

B.监测与预防C.监测与预报

D.监测与预警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原则是(B)。A.处置为主、预防为辅B.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C.预防为主、处置为辅D.处置与预防并重6、突发事件分为四类,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C)和社会安全事件。A.地质灾害B.森林火灾C.公共卫生事件D.群体性事件7、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C)四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A.巨大、重大、较大、一般B.特大、重大、较大、一般C.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D.特大、重大、一般重大、较大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下列何种颜色标示(A),一级为最高级。A.红、橙、黄、蓝B.红、黄、橙、绿C.红、黄、绿、蓝D.黄、红、橙、蓝9、国务院和(C)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A.省级B.地市级C.县级D.乡镇级10、因采取突发事件应对措施,诉讼、行政复议、仲裁活动不能正常进行的,适用有关(A)的规定,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A.时效中止和程序中止

B.时效中止和程序终结

C.时效中断和程序中止

D.时效中止和程序停止11、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D)应当及时调解处理可能引发社会安全事件的矛盾纠纷。A.乡级人民政府、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B.乡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司法所C.乡级人民政府、基层人民调解组织、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D.乡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12、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C)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运、使用单位,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并对生产经营场所、有危险物品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周边环境开展隐患排查,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防止发生突发事件。A.易燃易爆剧毒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B.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剧毒物品C.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D.易燃易爆物品、剧毒物品、放射性物品13、(B)应当根据所在地人民政府的要求,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有关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A.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街道办事处B.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C.乡级人民政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D.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其他法人组织14、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或者确定本地区统一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汇集、储存、分析、(C)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并与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和监测网点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交流与情报合作。A、传送

B、报告

C、传输

D、报送15、某区某单位未按照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某区人民政府可以对其处于最高额度几万元的罚款(D)。A.5万元;B.10万元;C.15万元D.20万元;16.各乡镇、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完善(B)机制,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A.信息报告B.预测预警C.信息发布D.评估;17.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在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有关责任人,要依法依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D)。A.民事责任B.行政责任C.经济责任D.刑事责任18.单位或者个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者危害扩大,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A)。A.民事责任B.刑事责任C.行政责任D.经济责任19、重大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省有关部门(单位)、事发地市州人民政府必须在接报后(A)小时内向省应急管理办公室(省人民政府总值班室)口头报告。A.1小时B.2小时C.3小时D.4小时20、(C)对在应急救援工作中伤亡的人员依法给予抚恤。A.国务院B.民政部门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D.乡镇以上人民政府21、(A)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A.县级人民政府B.企业事业单位C.上一级人民政府D.社区居委会22.突发事件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不能消除或者不能有效控制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的,应当(C)。A.及时向国务院报告;B.及时发布信息广而告之;C.及时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D.及时向下级人民政府通报;23、(A)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定期进行检查、监控,并责令有关单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A.县级人民政府;B.省级和市级人民政府;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D.乡级人民政府;24、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组织处置工作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并由(C)针对事件的性质和特点,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采取应急处置措施。A.法院B.检察院C.公安机关D.人民政府25.“一案三制”指的是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体制、机制、(B)。A.法规B.法制C.体系D.制度26、应急预案的层次可分为综合预案、(B)、现场预案。A.单位预案B.专项预案C.个体预案D.部门预案27、可以预警的(A)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发布相应级别的警报,决定并宣布有关地区进入预警期,同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并向当地驻军和可能受到危害的毗邻或者相关地区的人民政府通报。A.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B.自然灾害、地质灾害或者公共卫生事件C.自然灾害、社会治安事件或者公共突发事件D.自然灾害、地震灾害或者公共卫生事件28、发布(C)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责令应急救援队伍、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进入待命状态,并动员后备人员做好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的准备等措施A.二级、三级B.三级、四级

C.一级、二级

D.一级、三级29、发布(C)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除采取本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的措施外,还应当针对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一项或者多项措施A.二级、三级

B.三级、四级

C.一级、二级

D.一级、三级30、应急处置与救援,是应对突发事件工作的核心环节,应当坚持(C)的原则开展工作。A、先抢险、后避险,先救人、再救物,先救灾、再恢复;B、先避险、后抢险,先救物、再救人,先救灾、再恢复;C、先避险、后抢险,先救人、再救物,先救灾、再恢复;D、先避险、后抢险,先救人、再救物,先恢复、再救灾;31、《桂东县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发布时间是(D)。A.2006年5月B.2007年6月C.2008年6月D.2005年6月32、2009年5月12日至6月12日我市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应急“A.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乡村;B.进社区、进学校、进工厂、进乡村;C.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乡镇;D.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乡村;33、全国第一个防灾减灾日是(B)A.2008年5月12日B.2009年5月12日C.2008年6月5日D.2009年6月5日34、(D)是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A.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B.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C.中共中央D.国务院35、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采取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有多种措施可供选择的,应当选择有利于最大程度地保护(D)权益的措施。A.公民、法人、地方政府B.公民、自然人和其他组织C.公民、法人和个人D.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36、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A)超过临界量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A、数量等于或者B、种类等于或者C、危险度等于或者D、能量37、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导致事故发生的(B)。A、潜藏着的祸患B、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C、各种危险物品以及管理上的缺陷D、人、机、环境的危险性38、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D)四个阶段。A、准备、预防、响应和恢复B、准备、响应、恢复和预防C、准备、响应、预防和恢复D、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39、以下哪个系统(体系)不属于应急支持保障系统(A)。A、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B、宣传、教育和培训体系C、法律法规保障体系D、通讯系统40、下列物品不属于危险化学品的是(B)。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农药杀虫剂D、汽油41、应急行动级别与企业性质的内在危险性有关。大多数企业采用三级分类系统,这三级分类系统中不包括(D)。A、预警B、现场应急C、全体应急D、应急待命42、作业场所空气中一般粉尘的最高允许浓度为(B)毫克/立方米。A、5B、10C、20D、2543、事故应急预案分为综合预案、现场预案和专项预案三个层次,应急行动指导书属于(B)层次。A、综合预案B、现场预案C、专项预案D、都不是44、防空警报信号中解除警报的鸣声为(C)。A、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时间为3分钟B、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时间为3分钟C、连续长鸣3分钟45、发现有人触电如呼吸停止,应采用(C)抢救A、停止B、人工呼吸法C、人工胸外心脏按压法46、事故应急预案中,泄漏物控制属于(A)级要素。A、应急响应B、现场恢复C、应急策划D、应急准备47、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规定,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是(D)。A、物质的理化性质及其数量B、危险物质的数量C、物质的理化性质D、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48、突发事件处置的Ⅳ级响应由(C)组织实施A、省人民政府B、市人民政府C、县(市、区)人民政府D、乡(镇)人民政府49、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类Ⅲ级的对应颜色是(A)A、黄色B、蓝色C、红色D、橙色50、下列(A)情况为Ⅱ级应急响应A、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重伤)B、100人以上中毒(重伤)C、3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重伤)51、我县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预案(D)开始施行。A、2008年8月20日B、2008年9月20日C、2007年8月20日D、20052、下列(A)法律是我县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依据之一A、《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53、安全生产事故灾难根据其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分为(C)级A、二级B、三级C、四级D、五级54.《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A)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B、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C、安全生产、人人有责55.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C)负责。

A、主要

B、全部

C、全面

56.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在(C)上下真功夫,这是关键的关键。

A、健全、完善B、分工明确

C、贯彻落实

57.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A)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A、危险因素

B、事故隐患

C、设备缺陷58.点燃烟花爆竹如发生瞎火现象,不允许伸头用眼睛靠近观察,一般等(C)分钟后再处理。

A、5分钟B、10分钟

C、15分钟D、30分钟59、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B)。A、安全标语B、警示标志C、安全口号60、《安全生产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制定本地区域内的应急救援预案时的主要职责是(A)。A、组织工作B、经济支持C、人力支持61、除矿山、建设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之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C人的,应该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A、200B、100C、30062、伤亡事故是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B)。A、人身伤害B、人身伤害和急性中毒C、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63、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清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是(A)的责任。A、单位主要负责人B、安全生产副厂长(副经理)C、总工程师64、危险物品,是指(A)。A、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B、危险化学品、放射物品C、易燃易爆物品65、(C)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或者举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有功人员给予奖励。A、省级以上B、市级以上C、县级以上66、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应当服从防洪总体安排,实行(B)的原则。A、全面规划B、兴利与除害相结合C、综合开发利用67、防治江河洪水,应当保护、扩大流域林草植被,涵养水源,加强流域(A)综合治理。A、水土保持B、生态环境C、防洪工程68、防洪区分为洪泛区、蓄滞洪区和(A)。A、防洪保护区B、防洪安全区C、防洪影响区69、国家设立(C),用于防洪工程和水利工程的维护和建设。A、水利发展基金B、防洪保安基金C、水利建设基金70、根据防洪规划进行河道整治新增的可利用土地,应当优先用于(C)设施的建设.

A、水利工程B、排涝工程C、防洪工程71、有防洪任务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安排一定比例的(A)和劳动积累工,用于防洪工程设施的建设、维护。

A、农村义务工B、技术骨干C、劳动力72、对河道、湖泊范围内阻碍行洪的障碍物,逾期不清除的,由防汛指挥机构组织强行清除,所需费用由(A)。

A、设障者承担B、当地政府承担C、当地政府与设障者共同承担73、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C)的监督管理,采取措施,避免因洪水导致垮坝。

A、废河坝B、废水坝C、尾矿坝74、在蓄滞洪区内建造房屋应当采用(B)结构。

A、尖顶式B、平顶式C、随意式75、洪泛区是指(B)的洪水泛滥所及的地区。

A、工程设施保护B、尚无工程设施保护C、部分工程设施保护76、(C)是指洪水泛滥可能淹及的地区,分为洪泛区、蓄滞洪区和防洪保护区。

A、防治区B、洪灾区C、防洪区77、防洪法所称综合规划是指开发利用水资源和(C)的综合规划。

A、防御地质灾害B、防治自然灾害C、防治水害78、城市防洪工程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所需投资,由(B)承担。

A、各部门自筹B、城市人民政府C、建设单位79、在汛期,水库不得擅自在汛期限制水位以上蓄水,其(B)以上的防洪库容的运用,必须服从防汛指挥机构的调度指挥和监督。

A、正常限制水位B、汛期限制水位C、汛期设计水位80、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的土地和岸线的利用,应当符合(C)输水的要求。

A、蓄洪B、泄洪C、行洪81、防洪规划确定的河道整治计划用地和规划建设的堤防用地范围内的土地,报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批准后,可以划定为(C)。

A、规划预留区B、规划保护区C、规划保留区82、我县汛期的起至日期为(A)。A、4-9月B、5-10月C、3-10月83、每次洪水时期水位或流量过程中的最高点叫(A)A、洪峰B、洪峰水位C、洪峰点84、当河道的水面超过(C)水位时,将有可能出现洪水灾害,因此,必须对洪水进行监视做好防汛抢险的准备。A、正常B、危险C、警戒85、自然灾害统计指标中的“被困人口”一般指受灾人口中被围困(D)小时以上的人口数量。A、10小时B、20小时C、24小时D、48小时86、自然灾害统计指标中的“绝收面积”是指受灾面积中,因灾减产(D)成以上的农作物播种面积。A、5成以上B、6成以上C、7成以上D、8成以上87、(A)动物属于自然灾害灾情统计指标中的“大牲畜”范围。A、牛、马、驴、骡、骆驼等B、牛、马、羊、骆驼等C、牛、马、羊、猪等D、牛、羊、猪、鸡等88、1999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于(

C)正式实施。A.

1999年12月1日B.

1999年12月31日C.

2000年1月1日D.

2001年1月1日89、(

B

)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气象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把气象事业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A.乡镇

B.县级C.市级D.省级90.各级广播、电视台站和当地人民政府指定的报纸应当安排专门的时间或者版面,每天播发或刊登(

C)气象预报或者灾害性天气警报。A.专业B.专项C.公众D.一般91、国家依法保护气象探测环境,任何(B

)都有保护气象探测环境的义务。A.机关和单位

B.组织和个人C.政府和团体92、国家对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实行(

C

)发布制度。A.定期B.定时C.统一93、广播、电视、报纸、电信、计算机网络等媒体以及酒店、车站、商场等公共场所向社会传播气象信息,(

B

)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直接提供的适时气象信息,注明发布台站的名称和时间,并不得改变气象信息内容。A.可以使用B.必须使用C.应当使用94、(

C

)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领导,并根据实际情况,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A.省级

B.市级

C.县级95.安装的防雷装置应当符合(A)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使用要求,并按照国家和本省防雷技术规范和标准设计、施工。A.国务院B.省级C.市级D.县级96、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的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A)负责审核和竣工验收,并出具核准证明和合格证书。A.当地气象主管机构

B.当地规划主管机构C.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97、按照《防雷减灾管理办法》规定,防雷装置应当每年定期检测,对爆炸危险环境的防雷装置可以(C)检测一次。A.每两年

B.每一年

C.每半年98.防雷装置的施工单位应当按审核同意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施工中确需变更设计方案的,应当(B)。A.提交原设计单位修改后施工B.按照原申请程序重新申请审核C.征求业主意见后可以不按设计方案施工D.设计方案只需到原审核机构进行备案99、遭受雷电灾害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及时向(

D)报告。A.当地消防部门

B.当地建设部门C.当地安全生产管理部门D.当地气象主管机构100.《防雷减灾管理办法》规定:不具备防雷检测、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者施工资质,擅自从事防雷检测、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者施工的,给予警告,可以处(C

)以下罚款。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101.《防雷减灾管理办法》规定:应当安装防雷装置而拒不安装的或者已有防雷装置,拒绝进行检测或者经检测不合格又拒不整改的,可以处(B

)以下罚款。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102.《施放气球管理办法》规定:对施放气球单位实行(C)制度,未按规定取得施放气球资质证的单位不得从事施放气球活动。A.资格认定

B.合格认定C.资质认定D.许可制度103、施放气球资质证有效期为3年,并实行(A)制度。A.年检

B.季检

C.月检D.许可104、未经批准擅自施放或者未按照批准的申请施放氢气球的,由气象主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处(C)罚款。万元以下

万元以下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万元以下105.防雷装置的设计实行审核制度,未经审核或者审核不合格的设计方案,(A)交付施工。A.不得

B.可以106、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级别分为四级,按照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预警信号颜色为蓝色代表一般、黄色代表较重、橙色代表严重、(

A

)代表特别严重。A.红色

B.紫色

C.绿色

D.黑色107、高温橙色预警是指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B)以上。A.

36度

度108.在各类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占(C)以上。%

%

%

%109、《食品卫生法》中规定对违反《食品卫生法》的行为,哪些人有权检举和控告(C)A、食品生产经营人员B、消费者C、任何人D、受害人110、《道路交通安全法》于(B)施行。

A.2004年4月1日B.2004年5月1日C.2004年6月1日

111、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A)。

A.依法管理、方便群众B.依法管理、严格管理C.方便群众、严格管理

112、机动车上路行驶应当悬挂机动车号牌,放置检验合格标志和(A)。

A.保险标志B.养路费标志C.车辆购置费标志

113、国家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制度,设立道路交通事故(B)

A.社会保险基金B.社会救助基金C.社会扶贫基金

114、依法登记的非机动车的种类由(D)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规定。

A.县级B.地市级C.省级D.省、自治区、直辖市

115、道路交通信号包括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和

(C)。

A.交通指挥棒B.车道灯信号C.交通警察的指挥

10.无人看守的铁路道口,应当在距道口一定距离处设置(B)。

A.警告标志B.警示标志C.禁令标志

116、在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上应当在确保(C)原则下通行。

A.安全B.畅通C.安全、畅通

117、同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后车应当与前车保持(B)安全距离。

A.必要的B.足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C.根据车速确定的

118.电动自行车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A)。

A.十五公里B.二十公里C.二十五公里

119、学龄前儿童在道路上通行应当由其(A)带领。

A.监护人B.成年人C.家庭成员

120、高速公路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不得超过

(C)。

A.100公里B.110公里C.120公里

121、故障车警告标志应当设置在故障车来车方向(B)。

A.100米以外B.150米以外C.180米以外

122、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时,当事人应当(B)再进行协商处理。

A.先保护现场B.先撤离现场C.等候交警到来

123、公安交管部门制作的(C)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

A.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B.交通事故裁定书C.交通事故认定书

124、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C)调解。

A.交通警察B.人民法院C.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125、交通警察对于情节轻微、未影响道路通行的交通违法行为,指出违法行为,给予(A)后放行。

A.口头警告B.罚款C.暂扣驾驶证

126、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种类包括警告、罚款、(A)、吊销驾驶证、拘留。

A.暂扣驾驶证B.吊扣驾驶证C.滞留驾驶证

127、行人、乘车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处警告或(C)。

A.五元以上二十元以下罚款B.五元以上三十元以下罚款C.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

128、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A)机动车驾驶证。

A.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B.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C.一个月以上十二个月以下

129.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C)罚款。

A.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B.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C.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

130、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暂扣(B)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罚款。

A.二个月B.三个月C.六个月

131.一年内醉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两次以上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C)内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A.二年B.三年C.五年

132、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管部门吊销驾驶证且(C)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A.五年内B.十年内C.终生

133、交通管理罚款应当开具省、自治区、直辖市(B)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

A.公安部门B.财政部门C.政府部门

134、(B)负责全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A.国务院B.国务院公安部门C.建设部D.交通部

135、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故障,需要停车排除故障时,驾驶人应当立即开启(D)

A.警报器B.标志灯具C.示警灯D.危险报警闪光

136、一般森林火灾是指(B)A.受害森林面积不足一公顷或其他林地起火;B.受害森林面积一公顷以上不足一百公顷的森林火灾;C.受害森林面积一百公顷以上不足一千公顷的森林火灾;D.受害森林面积一千公顷以上的森林火灾;137、在森林防火期内,禁止在林区野外用火。因特殊情况需要用火的,必须经过(C)批准。A.县级人民政府B.县级人民政府授权的机关C.县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授权的单位D.防火部门138、对不服从扑火指挥机构的指挥或者延误扑火时机,影响扑火救灾的应处以(B)的林业行政处罚。A.10元至50元的罚款或者警告B.50元至100元的罚款或者警告C.限期更新造林,赔偿损失D.50元至500元的罚款或者警告139、在扑救山火中,我们把容易造成扑火人员伤亡的火场环境称为扑火的危险环境。它不包括下面哪个(D)A、恶劣的天气条件。B、不利的地形。C、易燃的可燃物。D、较少的扑火人员。140、扑救山火要讲究方法,下面的方法不对是(D)A、小火初起时,猛打;B、沿着火的两翼打;C、迎着下山火头打;D、迎着风打火头。141、某地发生森林火灾,该县森林公安局民警接到报警后,立即驾驶警车赶赴现场。王某嫌警车警笛发出的声音影响她的休息,不让警车从她家窗前道路通过(通往火场的唯一通道)。对王的行为,应当(A)处罚。A、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第三项的规定处罚。B、依照森林防火条例第三十二条第五项的规定处罚。C、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王的刑事责任。D、对王教育批评。142、(B)应当根据本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火灾发生规律,规定森林防火期。A、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B、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C、州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D、省级以上人民政府。143、一氧化碳是浓烟中对人危害最严重的气体。当森林可燃物不完全燃烧时产生一氧化碳,它较少产生在(C)A、陡峭、闭塞谷地中的林火;B、防火期前后的林火;C、中午时的草地火;D、南方常绿灌木类型植物中发生的林火。144、发生扑火人员伤亡事故的最主要原因是(A)A、浓烟熏呛;B、高温烧灼;C、惊慌失措;D、火烧木、乱石砸伤。145、预防森林火灾的关键是(C)A、禁绝人的活动;B、减少林区野外可燃物载量;C、严格管理野外火源;D、人工降雨降温增湿。146、目前,森林防火条例对森林火灾的划分是以(B)为标准。A、过火林地面积;B、受害森林面积;C、伤亡人员人数;D、损失财产金额。147、地球内部由表及里可分为(A)三个圈层。

A、地壳、地幔、地核B、地壳、地核、地幔C、地幔、地核、地壳D、地核、地幔、地壳148、我国较大规模地开展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是从(A)后开始的。

A、1966年邢台地震B、1975年海城地震C、1976年唐山地震149、据统计,我国大陆7级以上地震约占世界大陆地震的(B)。

A、二分之一B、三分之一C、四分之一D、五分之一150、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发生,而且多到一天就要发生一万多次,其中能造成破坏的约有一千次。一般情况下,(B)以上才感觉,称为有感地震。

A、2级B、3级C、4级D、5级151、地震短期预报是指对(D)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A、15天B、一个月C、二个月D、三个月

152、临震预报是指对(C)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A、5天B、8天C、10天D、15天

153、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原因是(A)。

A、各类建(构)筑物的破坏和倒塌所致B、大地震动C、地面开裂D、火灾154、世界上第一次取得明显减灾实效的成功地震预报是(A)。

A、1975年的辽宁海城的级地震B、1970年的云南通海级地震C、1976年唐山大地震D、1556年陕西关中8级大地震155、中国最早有记载的地震是(A)。A、尧舜时代B、商周时代C、秦朝D、汉朝156、《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自(C)年3月1日起施行。

A、1996B、1997C、1998D、1999

157、历史上湖南省共发生破坏性地震(B)次。

A、20B、16C、12D、8

158、近五十年来,我国自然灾害死亡人口中有(B)死于震灾。

A、45%B、54%C、65%D、71%

159、郴州历史上发生的地震最大震级是(D)。

A、B、C、D、160、郴州历史上共发生破坏性地震(A)次。A、2B、3C、4D、5161、《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办法》是在省第九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通过,自(C)起施行的。

A、1999年11月29日B、2000年11月29日C、2001年3月1日D、2001年11月29日162、郴州市首次制定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的时间是(B)。A、1998年8月30日B、1999年8月30日C、2002年8月30日D、2005年8月30日

163、食物中毒责任报告人或单位应在(D)个小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A、24小时B、12小时C、8小时D、2小时164、办理卫生许可证需要提供(D)资料。A、法人代表身份证B、计划生育流动人口证C、从业人员健康证明D、以上都是165、食用鲜豆浆,以下哪种食用方法最安全(D)A、鲜豆浆压榨后即可食用B、鲜豆浆压榨经过滤后即可食用C、加入一定量的开水后便可食用D、必须将鲜豆浆彻底煮沸并持续5分钟后再食用166、构成事故的四要素是:(A)。A、人、物、环境、管理B、设备、环境、管理、人C、人、物、设备、管理167、关于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从业人员的个人卫生,说法错误的是:(B)A、应当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B、应当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工作帽,头发可以外露C、不得留长指甲D、不得涂指甲油168、下列物质,不属于食品添加剂的是:(B)A、甜蜜素B、食盐C、苯甲酸钠D、糖精169、经过热力(煮沸、红外线加热或蒸汽等)消毒的餐饮具,其感官卫生要求应达到:(A)A、光、洁、涩、干B、允许有水迹C、允许有些油渍D、只要没有食物残渣即可170、哪种温度不适合贮藏熟食品(D)A、-18℃B、0℃C、68℃D、20℃171、患有哪种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C)A、贫血B、肥胖C、痢疾D、高血压病172、卫生部门对餐馆实行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您知道不同卫生等级的含义吗(B)A代表食品的风味B代表食品卫生风险和食品卫生信誉度C代表餐馆的档次D上述内容均正确173、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在上岗工作前,应当取得什么证明(C)A、身份证B、驾驶证C、健康证D、居住证174、《食品卫生法》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为:(C)A、营养强化食品B、保健食品C、腐败变质食品D、含有食用色素的食品175、在以下餐饮具的消毒方法中,哪种最为理想(D)A、含氯消毒药物消毒B、紫外线消毒C、红外线消毒D、煮沸消毒176、正确的创伤现场急救技术一般做法是(A)。

A、止血、包扎、固定、搬运B、止血、包扎、固定、等待医护人员

C、止血、包扎、等待医护人员D、止血、固定、等待医护人员177、人们在避震"自救瞬间"的首先选择的是(A)。

A、先保护头B、先保护胸部C、先保护双手D、先保护双脚178、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根据情节轻重,食品生产经营者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A)。A.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B.不用承担任何法律责任C.承担赔偿责任D.行政处分179、超过保质期的食品(D)。A.可继续销售B.可降价销售C.可做处理食品销售D.不能销售180、目前亚硝酸盐食物中毒最常见原因是(A)。A.餐饮业或集体食堂将亚硝酸盐当做食盐食用B.吃腐烂变质的咸菜C.吃腌不透的咸菜D.食品加工业没有按照卫生标准使用亚硝酸盐181、根据《食品卫生法》,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B)。A.超过保质期十日之内的食品可以销售B.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等及其制品禁止生产经营C.食品中农药残留容许量标准由各地区自行制定D.食品中微生物毒素含量由县级以上的市自行制定182、煤气中毒病人首先处理是(A)A、把病人搬到空气流动的地方B、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C、送医院急救183、为预防食物中毒,以下哪一种食物绝对不能吃(B)A、豆芽B、发芽的土豆C、青番茄184、对触电病人的紧急处理(B)A、用手扶起病人B、立即关闭电源开关或用绝缘物挑开电线C、先去打电话通知医院185、当你身边有人不小心摔断腿时,应如何处理(B)A、搀扶患者去医院B、固定患肢,叫医院急救C、叫出租车送医院18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于(C)起公布施行。A1989年9月1日B1987年5月1日C2003年5月9日187、(B)按照分类指导、快速反应的要求,制定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A、国务院B、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C、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急机构188、(C)应当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A、国务院B、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189、(A)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督察和指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予以配合。A、全国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B、国务院C、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19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施行为各级政府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建立起(A)的行政应急法律制度。A、信息畅通、反映快捷、指挥有力B、信息畅通、反映快捷、保障有力C、信息畅通、反映快捷、组织有力191、毒蛇咬伤多见于(C)A、夏季B、秋季C、夏季和秋季192、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由(A)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眼炎。A、病毒B、细菌C.真菌193、非典型肺炎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主要通过以下哪些方式传播(C)A、呼吸道飞沫、直接接触病人呼吸道分泌物B、直接接触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密切接触C、呼吸道飞沫、直接接触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密切接触194、哪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组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控制和医疗救治工作(C)A、市级以上B、省级以上C、县级以上195、对因参与应急处理工作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何种对待(A)A、相应的补助和抚恤B、适当补助和保健津贴C、表彰和奖励196、下列哪组是由鼠传播的疾病(B)。A.流脑、疟疾B.鼠疫、流行性出血热C.腮腺炎、麻疹197、哪个部门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报告规范,建立重大、紧急疫情信息报告系统(B)A、省级卫生行政主管B、卫生部C、国务院198、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A)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A、1B、2C、3199、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当(C)向国务院报告。A、1小时B、2小时C、立即20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C)应当组织专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初步判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类型,提出是否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建议。A、各级人民政府B、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卫生行政主管部门201、对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根据危害程度、流行强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及时宣布为法定传染病;宣布为甲类传染病的,由(B)决定。A、卫生部B、国务院C、政府20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未依照条例规定履行报告职责,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的,对行政主要领导人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C )。A.开除的行政处分 B.追究刑事责任 C.降级或撤职的行政处分203、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向社会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这种制度是(C)。A.应急报告制度 B.举报制度 C.信息发布制度204、应急预案启动前,( B )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根据突发事件的实际情况,做好必要的应急处理、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A.市级 B.县级 C.省级205、下列措施中不能有效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是哪一项(B)A、接种疫苗B、多吃各类补品C、流感高发期,避免出现在拥挤人群206、以下哪一项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A)A、空气传播B、性接触传播C、血液传播207、在被犬、猫等其他动物咬伤、抓伤或舔及伤口后,为避免传染狂犬病,以下哪一项应急措施得当(C)A、吃消炎药B、给动物接种疫苗C、清洗消毒伤口并尽快注射狂犬疫苗208、霍乱是一种烈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死亡率高。以下哪一项不是霍乱发病时的典型症状(A)A、发烧B、剧烈腹泻C、无腹痛209、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以肺炎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能人际传播,病死率较高。以下哪一项预防措施不正确(B)A、注意个人卫生B、探访病人或疑似病人C、不吃果子狸等野生动物210.负责组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控制和医疗救治工作的是(A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B.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C.县级人民政府211、红眼病是一种急性病毒性眼病,发病快、传染性强。以下预防措施不正确的是哪一项(C)。A、不共用毛巾B、流行期不去公共游泳池C、接种疫苗212、哪些人具有感染HIV的高危险性(C)A有多个性伙伴B进行不安全的性行为,如:性交时未使用安全套C以上都是213、关于肺结核,认识不正确的是(C)。A.人体感染后不一定发病,当抵抗力降低时才可能发生B.表现为咳嗽、咯血、低热、消瘦、乏力等C.本病的病原体为病毒214、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阐述是(C)A.无痛、无伤、无残B.机体无疾病和衰弱C.躯体、心理、道德健康及社会适应良好215、国家对传染病实行以(C)为主的方针。A.治疗 B.控制 C.预防216、《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B)。A.甲类、乙类 B.甲类、乙类、丙类 C.A类、B类217、艾滋病属于( B )类传染病。A.甲类 B.乙类 C.丙类218、领导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定传染病防治规划是由(A )进行。A.各级各类卫生防疫机构 B.各级政府 C.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219.(C )必须接受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机构有关传染病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以及预防、控制措施,并有权检举、控告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行为。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B.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居住人员C.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220.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应当设立预防保健组织或者人员承担( C)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和疫情管理工作。A.本单位 B.责任地段 C.本单位和责任地段221、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必须符合( B )规定的卫生标准。A.国际 B.国家 C.地方222、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保藏、携带、运输,必须按照(A )的规定严格管理。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B.国际卫生组织 C.地方卫生行政部门223、被甲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粪便,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C)A.进行严密消毒后处理 B.按照卫生防疫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进行处理C.在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监督下进行严密消毒后处理224.同人畜共患传染病有关的家畜家禽的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由( C)负责。A.各级政府 B.各级政府卫生防疫机构 C.各级政府畜牧兽医部门225.狂犬病防治管理工作,应由( C )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分工负责。A.各级政府卫生防疫机构、畜牧兽医B.各级政府畜牧兽医、卫生部门C.各级政府畜牧兽医、卫生、公安部门226.任何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都应当及时向( C )报告。A.政府卫生部门 B.公安部门 C.附近的医疗保健机构或者卫生防疫机构227、对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予以(B )。A.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 B.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C.隔离治疗228、下列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B )。A.鼠疫、霍乱 B.艾滋病、炭疽 C.肺结核、百日咳229、各级各类卫生防疫机构按照专业分工承担(B )内的传染病监测管理工作。A.地方范围 B.责任范围 C.指定范围230、甲、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 A )报经上一级政府决定,可以宣布疫区”。A.县级以上地方政府 B.市级以上地方政府 C.省政府231、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应对传染病做到(C )、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①早发现 ②早治疗 ③早隔离 ④早报告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232、对传染病病人和疑似病人应当采取( C )。①就地隔离 ②就地观察, ③就地治疗A.① B.②③ C.①②③233、对疑似甲类传染病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应( C )。A.置之不理 B.在家中隔离 C.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234、对传染病人污染的场所应( C )。A.不消毒 B.简单消毒 C.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235、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进行防治,( B )。A.将病人从流行地区转移到未出现疫情地区B.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C.把易感人群转移236、对于甲类传染病严重的疫区可( A )。A.实施封锁 B.只许进不许出 C.只许出不许进237、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开始施行日期(B)。A.1989年2月21日B.2004年12月1日C.1989年3月21日238、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的政策是:(B)。A.根据当地情况,实行部分免费 B.全部免费 C.全部收费239、流行性感冒属于(C)传染病。A.甲类 B.乙类 C.丙类240.增加或者减少乙类、丙类传染病,需由(B )根据情况制定。A.国务院 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C.地方政府24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首先在( B )发现。A.北京 B.广东 C.内蒙古242、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以( C)为首发症状。A.头疼 B.腹痛 C.发热243、预防“非典”室内应保持(A )。A.通风 B.关紧门窗 C.使用空调244、我国消防工作贯彻(B)的方针。A.以防为主,防消结合B.预防为主,防消结合C.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D.以防为主,以消为辅245、消防工作应当坚持(C)的原则。A.防火安全责任制B.预防为主,防消结合C.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D.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246、经公安消防机构审核的建筑工程消防设计需要变更的,应当报经(B)核准。A.上级消防机构B.原审核的公安消防机构C.当地公安消防机构D.主管公安机关247、(D)应当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各种形式的消防组织,加强消防组织建设,增强扑救火灾的能力。A.各级公安消防机构B.城市人民政府C.县以上人民政府D.各级人民政府248、禁止生产、销售或者使用未经(D)确定的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的消防产品。A.各级公安机关B.各级公安消防机构C.各级人民政府D.依照产品质量法的规定249、扑救特大火灾时,有关(B)应当组织有关人员、调集所需物资支援灭火。A.主管公安机关B.地方人民政府C.公安消防机构D.到场的最高行政首长250、公安消防队参加火灾以外的其他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在(D)统一指挥下实施。A.主管公安机关B.上级公安机关C.上级公安消防机构D.有关地方人民政府251.单位违反《消防法》规定,擅自降低消防技术标准施工、使用防火性能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建筑构件和建筑材料或者不合格的装修、装饰材料施工,经公安消防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止施工,可并处罚款,并对单位(C)处警告或者罚款。A.分管人员和责任人员B.负领导责任的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C.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D.负主要责任的管理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252、设有车间和仓库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经公安消防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责令停产停业,可以并处(D)。A.行政处分B.警告C.拘留D.罚款253、我国建国以来颁布的第一部全国性的消防基本法律是(B)。A.1957年10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B.1957年11月29日颁布的《消防监督条例》C.1984年5月13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D.1998年4月29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54、据考证,用火最早的人类是距今170~180万年前我国的元谋人和(D)。A.蓝田人B.轩辕人C.北京人D.西侯度人255、行业标准由(C)制定,是无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A.国务院B.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C.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D.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256、《消防监督检查规定》是(B)。A.行政法规B.国务院部委规章C.法律D.法规257、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要(B)国务院部委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A.依照B.参照C.依据D.参考258、我国古代消防管理,称为火政管理,经历了(D)的初创阶段,汉代至隋唐五代的发展阶段,宋代和明代的高度发展阶段,直至清代鸦片战争为止,有二千多年的历史。A.夏B.商C周D.先秦259、我国的消防工作实行(A)责任制。A.防火安全B.政府C.公安机关D.消防监督人员260、公用和城建等单位在修建道路以及停电、停水、截断通信线路时有可能影响消防队灭火救援的,必须事先通知(D)。A.当地政府B.上级主管机关C.消防队D.当地公安消防机构26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立法宗旨是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D)、公共财产和公民财产的安全,维护公共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A.生命B.人身C.群众生命D.公民人身262、1998年4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并于(B)起正式施行。A.1998年5月l日B.1998年9月1日C.1998年10月1日D.1998年12月1日263、(C)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将发生火灾可能性较大以及一旦发生火灾可能造成人身重大伤亡或者财产重大损失的单位,确定为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报本级人民政府备案。A.省B.市C.县D.乡264、重大动物疫情由指定的(B)对外报道,其它新闻机构只可转发国家正式对外发布的疫情信息。A.省级新闻媒体B.国家级新闻媒体C.市级新闻媒体265、高致病性禽流感在(B)日内,在本省有2个以上市州发生疫情;或有20个以上疫点或者5个以上、10个以下县(市、区)连片发生疫情属重大突发动物疫情。A、31天B、21天C、60天D、14266、按照严重性、紧急程度和可能涉及的范围,突发环境事件预警级别分为(B)。A、五级B、四级C、三级267、突发环境事件预警中的黄色预警由(B)发布。A、县级人民政府B、市级人民政府C、省级人民政府268、3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属(B)环境事件。A、一般环境事件;B、较大环境事件;C、重大环境事件。269、因环境造成跨县市区行政区域纠纷,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属(B)环境事件。A、一般环境事件;B、较大环境事件;C、重大环境事件。270、因水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由(A)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A、排污方;B、受损害方;C、当地环保部门。271、运输危险化学品因交通事故造成环境污染的信息由(C)统一公布。A、交通部门;B、安监部门;C、环保部门。272、《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是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具体时间是(A)

A、1995年12月28日B、1994年12月28日27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自(A)起施行。

A、1996年4月1日B、1996年1月1日274、2009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主题是(D)。A、治理隐患、防范事故B、防范事故、治理隐患C、以人为本、安全第一D、关爱生命、安全发展275、班组安全生产目标控制的内容是:(A)。A、控制未逐和异常B、异常和控制未逐 276、事故统计报告有四性要求是:(A)。A、及时、如实、准确、完整B、全面、及时、准确、科学C、安全、方便、科学的原则277、电力生产与电网运行应当遵循(A)。A、安全、优质、经济的原则B、安全、经济、优质的原则278、安全性评价的原则是(A)。A、贵在真实、重在整改B、重在整改、贵在真实279、安全隐患整改“五落实”指(A)。A、责任、措施、资金、期限和应急预案的五落实B、人、财、物、地点、时间五落实280、应急保障的内容是(A)。A、技术保障、资金和物资保障、人员保障B、组织保障、时间保障、人员保障281、用户用电增容收费标准,由什么部门制定(A)A、国务院物价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电力管理部门制定B、国务院电力管理部门制定C、所在地人民政府282、电力法所称电价包含哪些内容(B)A、指电力生产企业的上网电价、电网销售电价B、指电力生产企业的上网电价、电网间的互供电价、电网销售电价283、电力事故分为哪几类(B)A、线路、电网、变电事故B、人身、电网、设备事故28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6年6月29日通过,并于(C)施行。A、2002年10月1日C、2002年11月1日B、2002年7月1日D、2002年12月1日285、发生电气火灾时,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吗(A)A、不能B、能286、企业生产班组的每周安全活动要做到的“三落实”是指什么(B)A、现场、人员、设备B、时间、人员、内容287、我国每年开展的“安全生产月”活动是从哪年开始的(C)A、1992B、1990C、1991288、干粉灭火器应多长时间检查一次(A)A、每半年检查一次B、每个季度检查一次C、每月检查一次D、每年检查一次289、高温场所防止中暑,应多饮什么最好(A)A、淡盐水B、凉茶水C、白开水D、冰水290、《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什么时间通过自什么时间起施行(A)A、于2001年10月27日通过,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B、于2001年10月29日通过,自2002年5月10日起施行291、我国规定工作地点噪声容许标准为(A)。A、85分贝B、80分贝292、人如长时间暴露在多少的噪声环境中,将导致永久性的听力损伤(A)A、120分贝以上B、110分贝以上293、《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自什么时候起施行(A)A、1996年9月1日B、1997年9月11日294、《供电营业规则》是什么时候施行(A)A、1996年10月8日B、1997年10月8日295、供电企业供电的额定频率为多少(A)A、交流50赫兹B、交流60赫兹296、火灾使人致命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A)A、窒息B、烧死297、警告牌有几种:(A)。A、警告类、禁止类、准许类和提醒类四种B、警告类、禁止类、准许类三种298、扑救电气火灾应首先做什么(A)A、切断电源B、泡沫灭火器灭火C、寻找水源299、检查燃气用具是否漏气时,通常采用什么来寻找漏气点。(A)A、肥皂水B、清水C、气味300、电力事业投资的原则是什么(A)A、实行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B、政府收益的原则C、电力部门收益的原则301、任何单位和个人是否可以占用变电设施用地、输电线路走廊和电缆通道。(A)A、不得非法占用B、可以占用C、不可以占用302、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理念是:(A)。A、相互关爱、共保平安。B、保人身安全、设备安全C、保障电网安全303、安全色黄色表示什么:(A)。A、表示注意、警告的意思B、表示通行、安全和提供信息的意思C、禁止、停止、消防和危险的意思二、多项选择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内,共104题)1、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宗旨,以下选项正确的是(ABCD)。A.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B.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C.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D.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3、某区某单位未及时消除已发现的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隐患,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某区政府有权对其做出哪些决定(ABC)。A.责令其停产停业B.暂扣其许可证C.吊销其营业执照D.强行划拨其银行帐户资金4、当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人民政府应当如何发布突发事件事态发展和应急处置工作的信息(ABD)。A.统一B.正确C.全面D.及时5、某企业因劳动合同而发生群体性纠纷事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公安机关有权采取下列哪些应急措施(ABC)。A.封锁有关场所和道路;B.强制隔离使用器械相互对抗的当事人;C.加强对易受冲击的国家重要机关和部门的警卫;D.直接拘留参与冲突的当事人;6、某公民参与应急救援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有权享有以下哪些权利(ABC)。A.在本单位的工资待遇不变;B.可以获得政府的表彰;C.可以获得政府的奖励;D.可以对其他公民发布命令;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单位应当为单位内部的专业应急救援人员(ABC)。A.购买人身意外保险;B.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C.配备必要的器材;D.解决子女就业和生活问题;8、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违反本法规定,不履行法定职责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有(ABC)情形之一的,根据情节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A.未按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突发事件,或者未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导致发生次生、衍生事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