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风俗史复习资料
前言:
1、“风俗”释义
◎“风俗”一词的出现:
《管子·法法》:“变易风俗,诡服(心口不一,与心志相违)殊说犹立。上不行君令,下不合于乡里,变更自为,易国之成俗者,命之曰不牧之民(言其不可统治也)。”
《荀子·王制》:“广教化,美风俗。”《荀子·王霸》:“政令行,风俗美。”
《荀子·议兵》:“政令以定,风俗以一。”
《荀子·强国》记载了荀子西行入秦之所见:“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汙,其服不佻(tāo),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荀子·正论》:“风俗之美,男女自不取于涂而百姓羞拾遗。”
◎汉代学者对“风俗”概念的解释
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下》写道:“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
应劭在《风俗通义·序》也写道:“风者,天气有寒暖,地形有险易,水泉有美恶,草木有刚柔也。俗者,含血之类,像之而生,故言语歌讴异声,鼓舞动作殊形,或直或邪,或善或淫也。圣人作而均齐之,咸归于正,圣人废,则还其本俗。”
“‘风’与‘俗’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一个事物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风’中有‘俗’,‘俗’中有‘风’,两者共为一体,相互作用,从而构成了风俗文化发展运动的全过程。”(韩养民:《中国风俗文化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用现代语言表述就是:群体生活方式的差别是风俗的基本内容,风俗是在自然和人文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因此‘风俗’具有自然和人文的双重意义。这个视野广阔的阐说,也成为汉代以后传统中国人文学界对‘风俗’概念的共识。”(彭卫、杨振红:《中国风俗通史(秦汉卷)·导言》,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风俗大致包括两个部分,其核心内容是人们在对待外部环境以及交往中所呈现的普遍行为方式和精神世界,作为其外延部分则是构成这种行为方式和精神世界基础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所谓‘普遍行为’意味着风俗是一种群体方式,所谓‘精神世界’则是指任何一种风俗都具有精神基础或心理凭藉。由此我们可以在逻辑上将风俗史研究对象与诸如社会史或生活史等相近领域区分开来,尽管这种区分有时并非泾渭分明。”(彭卫、杨振红:《中国风俗通史(秦汉卷)·导言》,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2、学习和研究中国古代风俗史的意义
有助于人们更真切、更具体地了解中国古代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历史面貌和历史进程,从而领略中国古代风俗文化的历史魅力。
可为当今中华民族的文化建设提供独特的风俗文化资源。
第一章服饰风俗
第一节衣服探源
◎关于衣服的起源,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致有实用、遮羞、美观三种说法。
《墨子·辞过》:“古之民未知为衣服时,衣皮带茭(jiāo,草索),冬则不轻而温,夏则不轻而凊(jìng,凉)。圣王以为不中人之情,故作诲妇人治丝麻、捆布绢,以为民衣。……冬……足以为轻且煖(xuān,温暖);夏……足以为轻且凊。谨此则止。故圣人之为衣服,适身体、和肌肤而足矣。”(御寒防晒的实用功能)
《白虎通·衣裳》:“衣者,隐也。裳者,障也。所以隐形自障闭也。”(遮羞)
《韩诗外传》卷一载:“衣服容貌者,所以说目也。”(美观)
(距今约18000年,旧石器时代晚期,晚期新人)山顶洞人遗址出土了一枚骨针,骨针残长约83毫米,最粗的直径3.3毫米
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缝纫工具。山顶洞人发明骨针,反映当时已能缝制兽皮衣服,增强了御寒的能力,从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反映了山顶洞人的手工艺发展水平(钻孔、磨制等技术)有了显著提高。
山顶洞人的兽皮衣服除了有御寒的实用功能外,很可能也有遮羞和审美的用意。
山顶洞人已有了爱美的观念和对美的追求。这集中表现在装饰品的制作上。山顶洞人遗址出土有成串的小石珠、穿孔的兽牙和截成小段的兽骨,还有经过加工修饰的鸟骨、鱼骨及海蚶(hān)壳等,这也表明原始艺术的萌芽已经出现。
在新石器时代中期(距今约六七千年)的文化遗存中,普遍出土陶石纺轮、刀杼(骨匕)、骨梭等纺织工具,如在距今约7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就发现了原始织机的部件。
在距今约6000年的晚期仰韶文化(西安半坡遗址)的陶器上发现有布纹印痕(每平方厘米经纬线各10根,当是一种粗麻布);在距今约6000年的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下层发现有葛布残片(用葛的纤维制成的布,比较细薄,俗称“夏布”)。
而到新石器时代后期(距今约四五千年),我国的纺织水平已达到一定水平。如在5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的浙江钱山漾遗址出土有苎麻制作的麻布残片和细麻绳,平纹麻布经纬密度每平方厘米16至24根,有的经线31根、纬线20根,密度与现代的细麻布相当(距今约6000年的晚期仰韶文化的陶器上发现有布纹痕迹,每平方厘米经纬线各10根,当是一种粗麻布)。
出土的丝织品有绢片、丝带和丝线,纤维原料都属家蚕丝(养蚕业)。残绢经纬密度每平方厘米48根。
钱山漾遗址出土的丝麻制品是这一时期考古的重要发现。特别是丝织品的发现表明中国是世界上养蚕织绢最早的国家。
第二节中国古代的传统服饰
一、衣服的样式
1、头衣
头衣即冠帽,又称首服或元服。“元”的本义是“头”。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前627年)》:“狄伐晋……,先轸(zhěn,晋国执政)……入狄师,死焉。狄人归其元,面如生。”《仪礼·士冠礼》:“令月(吉月)吉日,始加元服。”
从考古上看,史前头衣形象不多,在宝鸡北首岭遗址出土一件仰韶文化(距今约六七千年)陶塑人头,似戴有平顶帽。
在内蒙古赤峰红山文化(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女神像上,有戴扇形帽的形象。
(1)冠
在中国古代礼制等级社会里,冠是官僚贵族和上层男性的头衣。
“在古代中国人的意识中,头为元阳之府,是身体中最重要的部位,同时它也是最直接表达人情绪和情感的部位,可能由于这两种原因,冠遂成为服饰上最重要的等级特征以及服饰礼规最明显的展示。”(彭卫、杨振红:《中国风俗通史(秦汉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25—126页)
冠多用淄布(缁布,黑色布)、缟素(白绢)和纚(xǐ,古代用来束发的黑色布帛)等物制成。
冠一般由冠圈和冠梁组成。戴冠前,把头发束在一起,在头顶上盘成发髻,用纚包住,然后将冠套在发髻上。冠梁在上,从前至后覆在头上。再用笄(jī,簪zān)左右贯穿冠圈和发髻,将冠圈两旁的丝绳在下颔(hàn,下巴)处打结,以此定冠。
据史书记载和出土文物资料显示,中国古代出现过的冠主要有切云冠(高冠)、鸟形冠、通天冠、远游冠、高山冠(侧注冠)、法冠、却敌冠、樊哙冠、武冠(大冠,武弁biàn大冠)、鹖(hé)冠、进贤冠、冕冠、委貌冠、皮弁冠、长冠、建华冠、方山冠、巧士冠、爵(雀)弁等。
切云冠(高冠):《楚辞·涉江》:“冠切云之崔嵬。”可见楚国有切云冠(高冠)
鸟形冠:河南信阳楚墓中漆瑟上头戴鸟形冠的人物
通天冠:通天冠为天子日常所戴。高九寸,正竖,顶微后弯,前有山述(为通天冠前面的山形装饰)。
远游冠:远游冠为诸侯王日常所戴。制如通天冠,高九寸,正竖,顶微后弯。但无山述
高山冠:高山冠(侧注冠)为天子近臣谒者(行宾礼时的司仪,选拔条件:年未五十、孝廉、晓解宾赞、威容严恪、美须、大音)等所戴。制如通天冠,高九寸,无山述。但顶不弯,直竖。
法冠:法冠,一曰柱后冠,或谓之獬xiè豸zhì冠。高五寸。侍御史、廷尉之类执法官服之。
却敌冠:前高四寸,通长四寸,后高三寸,卫士服之。
樊哙冠:汉将樊哙造次(仓猝之间,情急之下)所冠,以入项羽军。广九寸,高七寸,前后出各四寸,制似冕。司马殿门卫士服之。或曰,樊哙常持铁楯(dùn,盾牌),闻项羽有意杀汉王,哙裂裳以裹楯,冠之入军门,立汉王旁,视项羽。
武冠:(大冠,武弁大冠)为中高级武官之冠。天子近臣侍中、中常侍加黄金珰dāng,附蝉为文,貂尾为饰,谓之“赵惠文冠”。
鹖(hé)冠:(武冠加双鹖尾)是武士之冠。
鹖冠似又有隐士冠之义。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列道家类文献时说道:“《鹖冠子》一篇。楚人,居深山,以鹖为冠。”颜师古注:“以鹖鸟羽为冠。”
进贤冠:为文臣和儒生所戴。前高七寸,后高三寸,长八寸。
冕冠:是天子、三公诸侯、卿大夫等在祭天地、祭祖先等祭祀、礼典活动中所戴之冠。一直沿用到明代。但至明太祖朱元璋时,冕冠为皇帝、皇族祭祀时专戴,官僚不得染指。
冕冠往往以延(装在冠上的长方形冕板)前后悬垂旒liú(玉珠串)的数量和每旒玉珠的数量及颜色实现分等,如东汉明帝永平二年(59年)冕制天子前后十二旒(每旒白玉珠十二);三公诸侯七旒(每旒青玉珠七);卿大夫五旒(每旒黑玉珠五)。三公诸侯七旒和卿大夫五旒皆有前无后。此据《续汉书·舆服志下》
据《隋书·礼仪志七》记载,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所定冕制:天子大裘冕无旒;衮冕十二旒;鷩冕九旒,用玉二百一十六;毳冕七旒,用玉一百六十八;絺冕五旒,用玉一百二十;玄冕四旒,用玉三十二?三品、公侯鷩冕七旒,用玉八十?四品、伯毳冕五旒,用玉五十。五品、子男絺冕四旒,用玉三十二。一品至五品玄冕三旒,用玉十八。
据《明史·舆服志二》记载,明朝天子衮冕十二旒(前后各十二旒,毎旒五采玉十二珠);皇太子衮冕九旒(前后各九旒,每旒贯五采玉九);亲王衮冕九旒(同皇太子);亲王世子衮冕八旒(前后各八旒,每旒贯赤、白、青三采玉珠八);郡王冕冠七旒(前后各七旒,每旒贯三采玉珠七)。
◎关于冕冠旒数及玉数之小结
1、除了东汉永平冕制三公诸侯九旒和卿大夫七旒及南朝陈文帝陈蒨时,公及位从公、五等诸侯九旒,卿大夫五旒有前无后外,其余似皆为有前有后,总旒数﹦“旒”字前之数×2
2、对于天子之冕旒、玉之数,除了大裘冕无旒及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所定天子玄冕四旒,用玉三十二有疑问外,其余似皆可用这样的数学表达方式:总玉数﹦12×总旒数(“旒”字前之数×2)
3、对于臣下之冕旒、玉之数,除了上述有前无后之情形及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所定三品、公侯鷩冕七旒,用玉八十有疑问外,其余似皆可用这样的数学表达方式:总玉数﹦“旒”字前之数×总旒数(“旒”字前之数×2)
委貌冠、皮弁冠:委貌冠、皮弁冠同制,长七寸,高四寸,制如覆杯,前高广,后卑锐,委貌以绀gàn绢(深青透红的绢)为之,皮弁以鹿皮为之。行大射礼于辟bì雍(行大射礼等礼仪活动的场所),公卿诸侯大夫行礼者,冠委貌,执事者(主管具体事务的仆役)冠皮弁。
长冠:一曰斋冠,高七寸,广三寸。初,高祖微时,以竹皮为之,谓之刘氏冠,楚冠制也。民谓之鹊尾冠,非也。祀宗庙诸祀则冠之。此冠高祖所造,故以为祭服,尊敬之至也。
《汉书·高帝纪》:“爵非公乘(秦汉二十等爵制的第八级,言其得乘公家之车也)以上毋得冠刘氏冠。”
建华冠:天地、五郊(谓东郊、南郊、西郊、北郊、中郊,古代礼仪,帝王于五郊设祭迎气:立春之日,迎春于东郊,祭青帝;立夏之日,迎夏于南郊,祭赤帝;立秋前十八日,迎黄灵〔五方中央神名,即地神名〕于中郊,祭黄帝;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立冬之日,迎冬于北郊,祭黑帝)、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凡朝会、祭祀、庆赏等礼仪大典,皆在此举行),《育命舞》乐人服之。
方山冠:祠宗庙,《大予》、《八佾》、《四时》、《五行》乐人服之。
巧士冠:前高七寸,直竖。不常服,唯郊天,黄门从官四人(4个宦官)冠之。
爵弁:一名冕。广八寸,长尺二寸。祠天地五郊明堂,《云翘舞》乐人服之。
以上《续汉书·舆服志下》所述的通天冠、远游冠、高山冠(侧注冠)、法冠、却敌冠、樊哙冠、武冠(大冠,武弁biàn大冠)、鹖(hé)冠、进贤冠、冕冠、委貌冠、皮弁冠、长冠、建华冠、方山冠、巧士冠、爵弁等,其中通天冠、远游冠、高山冠(侧注冠)、法冠、却敌冠、樊哙冠、武冠(大冠,武弁biàn大冠)、鹖(hé)冠、进贤冠为常用朝服,而冕冠、委貌冠、皮弁冠、长冠、建华冠、方山冠、巧士冠、爵弁为祭服。
汉代的冠虽在分类上已显示出分等意味,但“汉代冠服中的分等元素,主要就是进贤冠的一梁、二梁、三梁了,由此造成了‘级别分等’”(阎步克:《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40页)。
公侯三梁(冠上横脊),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两梁,自博士以下至小史、私学弟子,皆一梁。
此外,似还应指出:汉代祭服冕冠中的分等也是汉代冠服“级别分等”的重要表现。如东汉永平冕制天子前后十二旒(毎旒白玉珠十二);三公诸侯九旒(毎旒青玉珠九);卿大夫七旒(毎旒黑玉珠七)。三公诸侯九旒和卿大夫七旒皆有前无后。
此后,祭服冕冠的分等和朝服梁冠的分等逐渐成为中国古代冠服“级别分等”的主要体现。这两条线索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祭服冕冠分等的演变(以旒数为主)
据《晋书·舆服志》和《宋书·礼志五》记载,晋南朝刘宋天子冕冠(平冕,平天冠)垂珠十二旒,王公冕冠(平冕,平天冠)八旒,卿冕冠(平冕,平天冠)七旒。
而阎步克先生认为《晋志》、《宋志》所记的王公八旒、卿七旒不是晋宋之制,而是南齐永明六年(488年)改定的冕制,并根据《南齐书·舆服志》的记载,推断《晋志》、《宋志》的“王公八旒,卿七旒”,必为“三公八旒,卿六旒”之讹。并进一步总结:自汉明帝始,汉冕本是三公诸侯九旒、卿七旒,而魏明帝把三公降为七旒、把卿降为五旒了。三公七旒、卿大夫五旒的制度,是一直实行到永明六年的。(参见阎步克:《服周之冕——〈周礼〉六冕礼制的兴衰变异》,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19—222页。)
据《隋书·礼仪志六》记载,南朝梁陈天子冕冠(平冕,平天冠)垂白玉珠十二旒。南朝陈文帝陈蒨时皇太子冕冠(平冕,平天冠)九旒;凡公及位从公、五等诸侯,冕冠(平冕,平天冠)皆垂青玉珠九旒,有前无后;卿大夫冕冠(平冕,平天冠)垂黑玉珠五旒,有前无后。
对此,阎步克先生指出:“‘青玉珠’、‘黑玉珠’、‘有前无后’跟东汉永平冕制很像。”(阎步克:《服周之冕——〈周礼〉六冕礼制的兴衰变异》,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74页。)
据《隋书·礼仪志六》记载,北齐天子冕冠(平冕,平天冠)垂白玉珠十二旒;皇太子冕冠(平冕,平天冠)垂白玉珠九旒;诸公卿冕冠(平冕,平天冠)青玉珠为旒,上公九,三公八,诸卿六。
据《隋书·礼仪志六》记载,北周天子诸冕冠十二旒;诸公诸冕冠九旒;诸侯诸冕冠八旒;诸伯诸冕冠七旒;诸子诸冕冠六旒;诸男诸冕冠五旒。
而北周宣帝宇文赟yūn于579年即位时,制冕二十四旒,衣服以二十四章为准,“堪称中国上下五千年最崇高的冕服”。(阎步克:《服周之冕——〈周礼〉六冕礼制的兴衰变异》,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98页。)
据《隋书·礼仪志七》记载,隋文帝时天子衮gǔn冕冠(祭天地、明堂、五郊、朝cháo日、夕月、宗庙、社稷、纳后等)垂白玉珠十二旒;皇太子衮冕冠(侍从皇帝祭祀及谒庙、加元服、纳妃等)垂白玉珠九旒;王、国公、开国公衮冕冠(初受册、入朝、祭等)垂青玉珠九旒;三公衮冕冠(助祭)垂青玉珠九旒;侯鷩bì冕冠(初受册、入朝、祭等)八旒,伯鷩冕冠(初受册、入朝、祭等)七旒;子毳cuì冕冠(初受册、入朝、祭等)六旒,男毳冕冠(初受册、入朝、祭等)五旒;三品官zhǐ冕冠(助祭)七旒,四品官冕冠(助祭)六旒,五品官冕冠(助祭)五旒。
关于“自祭之服与助祭之服”,可参看阎步克:《服周之冕——〈周礼〉六冕礼制的兴衰变异》,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49—158页。
据《隋书·礼仪志七》记载,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所定冕制:天子大裘冕(祀天地之服)无旒;衮冕(于宗庙、朝日、夕月、纳后等场合所服)十二旒;鷩冕(祭先公之服)九旒,用玉二百一十六;毳冕(祀四望山川之服)七旒,用玉一百六十八;絺冕(祭社稷、五祀一说祭祀五行之神,一说祭祀住宅内外的五种神之服)五旒,用玉一百二十;玄冕(祭群小祀同大典相对而言,祭山林川谷丘陵、水边及低平之地、四方之神、百物众神之服)四旒,用玉三十二?
皇太子衮冕(侍从祭祀、谒庙、加元服、纳妃之服),青珠九旒。
三公(摄祭:代天子行祭礼)、诸王(初受册、入朝、助祭等)衮冕,青珠九旒。
三品、公侯鷩冕(助祭)七旒,用玉八十?
四品、伯毳冕(助祭)五旒,用玉五十。
五品、子男絺冕(助祭)四旒,用玉三十二。
一品至五品玄冕(祭其私庙)三旒,用玉十八。
据《新唐书·车服志》记载,唐朝天子大裘冕(祀天地之服)无旒;衮冕冠(于践祚、飨庙、纳后、元日受朝贺等场合所服)垂白玉珠十二旒;鷩bì冕冠(有事远主之服)八旒;毳cuì冕冠(祭海岳之服)七旒;絺zhǐ冕冠(祭社稷飨先农之服)六旒;玄冕冠(蜡祭百神、朝日、夕月之服)五旒。
皇太子衮冕冠(从祀、谒庙、加元服、纳妃之服)白珠九旒。
一品衮冕冠青珠九旒;二品鷩冕冠八旒;三品毳冕冠七旒;四品絺冕冠六旒;五品玄冕冠五旒(三品以下私祭皆服);六品以下九品以上爵弁(从祀之服,五品以上私祭皆服)无旒。
据《宋史·舆服志三》记载,宋朝天子大裘冕(与衮同冕)十二旒;衮冕冠十二旒(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用青、赤、黄、白、黑五色玉,南宋仍旧制,凡用二百八十有八);皇太子衮冕冠白珠九旒。
据《宋史·舆服志四》记载,宋朝诸臣祭服前后屡有变化:
宋初,亲王、中书门下、三公九旒冕;九卿七旒冕;四品以下、御史、博士五旒冕;太祝平冕无旒。
宋徽宗政和年间(1111—1118),正一品,九旒冕;从一品,九旒冕;二品,七旒冕;三品,五旒冕;四品以下,无旒冕。
降至南宋,公鷩冕八旒;卿毳冕六旒;大夫絺冕四旒;士玄冕无旒。
据《元史·舆服志一》记载,元代天子衮冕十二旒,以珍珠为之;皇太子衮冕白珠九旒。
阎步克先生指出:元王朝“这个异族政权与辽金一样,只把服冕资格限于皇帝父子,他人不得染指”。(阎步克:《服周之冕——〈周礼〉六冕礼制的兴衰变异》,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410页。)
另据《晋书·舆服志》、《南齐书·舆服志》、《隋书·礼仪志六》记载,东汉以来,天子之冕旒用白玉珠。魏明帝曹叡好妇人之饰,改以珊瑚珠。晋初仍旧不改。及至偏安江左的东晋,冕旒初用珊瑚杂珠,饰以翡翠(鸟羽)。后因此非礼,又因江左美玉难得,改用白璇珠(蚌珠,珍珠)。南朝宋、齐、梁又改用白玉珠,至陈武帝陈霸先永定年间(557—559),陈霸先又以“天下初定,务从节俭”,改用蚌珠(珍珠),旋即又改用白玉珠。后多用白玉珠。至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又用青、赤、黄、白、黑五色玉,此后南宋、明朝皆用五色玉。
据《明史·舆服志二》记载,明朝天子衮冕十二旒(前后各十二旒,毎旒五采玉十二珠);皇太子衮冕九旒(前后各九旒,每旒贯五采玉九);亲王衮冕九旒(同皇太子);亲王世子衮冕八旒(前后各八旒,每旒贯赤、白、青三采玉珠八);郡王冕冠七旒(前后各七旒,每旒贯三采玉珠七)。
“明太祖定制,冕服为皇帝、皇族禁脔luán(独自占有而不容别人分享、染指的东西),官僚不得染指。一品至九品官的祭服改用梁冠。”
◎朝服梁冠分等的演变
“就现有史料看,秦汉的新冠服体制,与二十等爵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刘邦虽规定了‘爵非公乘以上毋得冠刘氏冠’,但那是一个否定性指令,亦即,公乘以上可以戴刘氏冠,但不是必须戴刘氏冠;你觉得别的冠好看,但戴无妨”,“秦汉皇帝似乎没有太强的迫切感,觉得必须去精细区分官场尊卑、确保官贵的荣耀体面,对不同职位做纵向大排队,并以繁密等级服饰体现之。只要各项职事都有人在干,皇帝就心满意足了;至于那些人的服饰各异,缺乏一元化的可比性,皇帝的脑袋里还没多想那个事情,用梁数大致把官员分为三大段落,就可以了”。
“魏晋以下,王朝冠服的变化趋势,是渐趋一元化,强化等级性”,“魏明帝看到高山冠跟通天冠、远游冠样子太像了,就把高山冠‘毁变’为进贤冠的样子,以令君臣有别”。
“隋朝开皇时期的冠服承袭了南北朝冠服,也沿用了很多汉朝冠服。隋炀帝的大业服制发生了变化:‘诸建华、鵔jùn鸃yí冠(属武冠)、鹖冠、委貌、长冠、樊哙、却敌、巧士……等,前代所有,皆不采用。’……服类趋简了。来自汉朝的獬xiè豸zhì冠(法冠)和高山冠还在,但獬豸冠只是为了标识法职的特殊性,才保留下来的;高山冠的外观已‘梁依其品’,向梁冠靠近,变成进贤冠的附庸了。……在冠服主体部分造成的变化,就是服类减少,‘不同职官穿不同冠服’的做法淡化,‘职事分类’分量下降,‘级别分等’相应浓厚起来了,以官品为准而在同一套冠服上制造差异,转成冠服规划的主导思想。冠服体制的重心,逐渐由分类向分等偏转。”
“‘级别分等’在唐朝高歌猛进,服饰上的等级元素不断繁衍,分等趋于细密高峻,服饰等级的调整范围不断扩张。南北朝的皇帝通天冠上面有五梁,官僚的进贤冠则为三梁、两梁、一梁。唐朝官僚的梁数依旧,皇帝的通天冠却变成了二十四梁了。”
有一点需作补充说明,《晋书·舆服志》、《宋书·礼志五》、《隋书·礼仪志六》未有五梁通天冠之记载,只有天子冠五梁进贤冠和五梁远游冠之记载。《新唐书·车服志》记载唐朝皇帝既冠二十四梁通天冠,又冠五梁进贤冠。故将秦汉魏晋南北朝以至隋天子通天冠之梁数说成“五”,只能是推测。只能说晋南北朝以至隋唐天子有五梁进贤冠和五梁远游冠,唐天子还有二十四梁通天冠。
盖在汉唐间,以梁数区别天子之冠和官僚之冠以及官僚之冠之间的等级,已有所体现,即官僚只能依官等戴三梁、二梁、一梁冠,只有天子才能戴五梁冠或二十四梁通天冠。这为宋以后主要以梁冠作为冠服的一元化分等埋下了伏笔。
据《宋史·舆服志三》记载,宋朝天子仍戴二十四梁通天冠。
“朝服的梁冠在宋初只分五梁、三梁、两梁3等,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又分为貂蝉笼巾七梁、七梁、六梁、五梁、四梁、三梁、二梁,共达7等,比汉代的三等之分细致得多了。”
“汉朝文武冠服不同,一用进贤冠、一用武弁大冠。唐朝的朝服仍有文武之分,文官戴进贤冠(即梁冠)……武官戴武弁……。宋朝文武官索性都用梁冠,只不过武官只用四梁、三梁、二梁冠而已。”
“本来在唐朝,高山冠已‘梁依其品’了,成了梁冠的变体;进而在宋朝,獬xiè豸zhì冠(法冠)也被‘梁冠化’了,被纳入了进贤冠的范畴,……那么法官、军官与文官在服饰一体化的道路上,又迈进了很大一步。”
明代,“一品至九品官的祭服改用梁冠……朝服也用梁冠……梁冠等级,是公冠八梁,侯伯七梁,均加笼巾貂蝉;一品七梁、二品六梁、三品五梁、四品四梁、五品三梁、六七品二梁、八九品一梁;合计9等。……明朝无论祭服、朝服……都不分文武。”
据史书记载,古代贵族妇女也有戴冠者。如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国的宫女戴金莲花冠;宋代皇后戴九龙四凤冠;宋代皇妃戴九翚huī(五彩野鸡)四凤冠;宋代公主十五岁行笄礼时戴九翚四凤冠;明代皇后在接受册封、参加祭祀或重大朝会时戴九龙四凤冠;明代皇妃、皇太子妃、
亲王妃、公主戴九翚四凤冠。
而明神宗朱翊钧(万历皇帝)定陵(明神宗和孝端皇后王氏合葬定陵、温肃皇贵妃王氏迁葬定陵的合葬墓)出土的四顶凤冠有十二龙九凤冠、九龙九凤冠、六龙三凤冠、三龙二凤冠。
巾
“先秦时期戴冠是上层男性的专利,下层男性社会成员只能着巾,这种情况在秦汉时期并没有大的改变。典型的例子如东汉末年张角领导的农民起义,以着黄色头巾为标志。巾的使用方法是把巾覆盖在发髻上,然后用带扎住。当时的女性也多使用头巾,系扎方法有多种。四川彭山汉墓女子俑以巾裹发,在脑后系成双丫状,顶间突起。广东佛山东汉墓出土的女佣则是由后而前,在额上交叉系结。”
大约从东汉中后期开始,巾的地位发生变化,它不再是平民和低贱者的象征,而逐渐演化为时尚雅致的标志,连王公贵族也多放弃代表权力地位的冠而着巾。”
幅巾是用一整幅葛布或缣(双丝细绢)把头包住,并从脑后向左右伸出两个角。
“魏晋以后,士风放纵,不拘礼法,幅巾更为流行。大凡名士,皆幅巾束首,如陶渊明‘取头上葛巾漉酒’,被传为一时美谈。”《宋书·隐逸传·陶潜传》:“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滤酒),毕,还复着之。”
东汉桓帝时,有一名士叫郭太,字林宗,太原郡界休县人,在社会上声望很高。一次行游于陈梁间,途中遇雨,头上戴的巾被雨淋湿,一只角折下来。时人仰慕郭太,乃故折巾一角,以为“林宗巾”。
隋唐时期,高人道士戴“林宗巾”;庶人农夫戴幅巾。唐朝士人亦戴幅巾。唐代诗人李贺《咏怀》诗:“头上无幅巾,苦檗bò已染衣。”〔北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有周公瑾“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之名句。
〔明〕徐应秋《玉芝堂谈荟》卷七:“苏子瞻戴长筩帽,而一时效之,谓之东坡巾。”
东坡巾的特点是里层有四墙,四角在前后左右,外层有重墙,较内墙稍低,前面开口,正对眉心。
(3)幞fú头
戴巾时,要系裹整形,非常麻烦。从北周开始,把巾制作成固定的形状,可以随时戴脱,这种巾称作“幞头”。
据《宋史·舆服志五》记载,幞头一名折上巾,起自后周,以软帛垂脚,定型为“软脚幞头”。隋始以桐木内衬两脚,做成硬脚幞头。帝服则脚上曲,人臣下垂。五代时,幞头的双脚渐趋平直。宋代君臣皆服平脚幞头,帝服或脚上曲,以铁内衬两脚。
据《明史·舆服志三》记载,明代文武官公服用展脚幞头(展脚长一尺二寸,合今38.4厘米),武官校尉服交脚幞头。
(4)乌纱帽
〔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乌纱帽》:“武德九年(626年)十一月,太宗诏曰:‘自今已后,天子服乌纱帽,百官士庶皆同服之。’”
据《宋史·舆服志三》记载,宋代天子戴乌纱折上巾。
据《宋史·仪卫志六》记载,在天子出行车驾仪卫队成员中,有服乌纱帽的。
北宋诗人梅尧臣在描写乌纱帽在官僚阶层流行情况时说:“乌纱帽底青眸转,朱雀街头玉辔pèi摇。”
据《明史·舆服志二》记载,明代天子常服为乌纱折角向上巾;皇太子、亲王、郡王、亲王世子常服亦为乌纱折角向上巾。
据《明史·舆服志二》记载,明代宫人戴乌纱帽,饰以花,帽额缀团珠。郡王长子戴乌纱帽。
据《明史·舆服志三》记载,明代文武官常服以乌纱帽;进士巾亦如乌纱帽
;内外官亲属(父、兄、伯、叔、子、孙、弟、侄)用乌纱帽;内使监冠乌纱描金曲脚帽。
2、上衣
古人把上身服装统称为“衣”,也包括全身性袍式服装的腰上部分。而把下身服装统称为“裳”,包括全身性袍式服装的腰下部分。裳有时也专指下裙,乃下衣的一种。
东汉刘熙《释名·释衣服》云:“凡服,上曰衣……下曰裳。”
◎外衣
(1)襦rú
襦是长至膝盖或齐腰的外套,有长襦、短襦之分。长至膝盖者为长襦,齐腰者为短襦。
《急就篇》颜师古注曰:“襦,自膝以上。一曰短而施要者。襦衣,外曰表,内曰里。”
短襦也称腰襦、小襦。
〔陈〕徐陵《玉台新咏》卷一《古诗无名人为焦仲卿妻作》:“孔雀东南飞……妾有绣腰襦。”
襦又有襌(单)襦、复襦等。
襌襦有里无絮,主要在热天穿,也称作汗襦。
复襦有里有絮,主要在冷天穿。
《居延新简》有“复襦”和“单襦”的简文,据其记载,“复襦”的价格大致是“单襦”的2.07倍。
(2)深衣
深衣在西周业已出现,在战国至西汉广为流行。是一种上衣和下裳相连的服装,交领、右衽,长至足踝间,以不沾泥为宜。
秦汉时期全身性袍式服装均从深衣发展而来。
(3)襌(单)衣
东汉刘熙《释名·释衣服》云:“襌衣,言无里也。”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亦云:“襌,衣不重也。”
可见,襌(单)衣无衣里。
这种无衣里的襌(单)衣多以轻薄的衣料(如绢、罗、纱等丝织品)制成,是夏季穿的袍式服装,这种袍式服装由深衣发展而来,只是襌(单)衣的衣袖更为肥大。
襌(单)衣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称谓:“江、淮、南楚之间谓之褋dié,关之东西谓之襌衣。”
(4)袍
袍是一种长至脚踝、袖子肥大(比襌衣的袖子还要宽大)、衬有棉絮的秋冬季服装。
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的袍按颜色、花纹和下摆形状区分,有茶黄罗绮直裾丝绵袍、印花敷彩黄纱直裾丝绵袍、印花敷彩绛红纱曲裾丝绵袍、朱红罗绮曲裾丝绵袍等十余种。
(5)裘
裘即皮衣,系冬季穿的服装。裘皮种类有狐皮、貂(鼠)皮、灰鼠(松鼠科动物的一种)皮、黄鼠(松鼠科动物的一种)皮、虎皮、狼皮、羊皮、羔皮、鹿皮、犬皮等。
其中为古代人们看重的是狐皮、貂皮、灰鼠皮、黄鼠皮,而又以狐皮为贵,狐皮之中狐白(狐腋下之白毛皮)尤贵。这些裘衣为社会上层人士所穿。而羊皮因获取较易,故品级较低,系大众化服装。
古之裘,兽毛朝外,兽皮朝里。兽毛朝里之“反裘”而穿往往被认为反常。
后世亦往往以“反裘而负刍”或“反裘而负薪”来讥评向民众征收重税之苛政。
(6)冕服
冕服是古代天子、三公诸侯、卿大夫等在祭天地、祭祖先等祭祀、礼典活动中所穿之服。自汉至明,冕服多有因革损益。
天子、三公诸侯、卿大夫等所穿冕服的主要区别在于冕服上章数的不同。如据《续汉书·舆服志下》记载,天子冕服玄(赤黑色)衣纁(xūn,浅红色)裳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以虎和长尾猿为图饰的宗庙祭祀用酒器)、藻、火、粉米、黼(fǔ)、黻(fú)十二章。而三公、诸侯用山、龙以下九章。九卿以下用华虫以下七章。
以上所讲的襦rú、深衣、襌(单)衣、袍、裘、冕服皆属上衣中的外衣。此外,上衣中还有中衣和内衣。
◎中衣
东汉刘熙《释名·释衣服》云:“中衣,言在小衣之外,大衣之中也。”
中衣又名“中单”。
◎内衣
内衣主要有裲liǎng裆、汗衣、帕mò腹、抱腹、膺心衣等。
东汉刘熙《释名·释衣服》云:“裲裆,其一当胸,其一当背也。”
东汉刘熙《释名·释衣服》云:“汗衣,近身受汗垢之衣也。……或曰鄙袒,或曰羞袒……足覆胸背,言羞鄙于袒,而衣此耳。”
由此可见,汗衣和裲裆类似。
东汉刘熙《释名·释衣服》云:“帕mò腹,横帕其腹也。”
东汉刘熙《释名·释衣服》云:“抱腹,上下有带抱裹其腹上,无裆者也。”
东汉刘熙《释名·释衣服》云:“膺心衣,抱腹而施钩肩,钩肩之间施一裆,以奄心也。”清人王先谦补注曰:“盖即今俗之兜肚。”
“从《释名》文义看,这三种服装的功能都能对胸腹部起到保暖作用,均可视为后世兜肚的前身。”
3、下衣
古人把上身服装统称为“衣”,也包括全身性袍式服装的腰上部分。而把下身服装统称为“裳”,也包括全身性袍式服装的腰下部分。裳有时也专指下裙,乃下衣的一种。
东汉刘熙《释名·释衣服》云:“凡服,上曰衣……下曰裳。”
(1)裳
先秦时期,作为“下裙”的“裳”男女通服。盖至秦汉,“裙”渐渐成为女子专服的下身服装。其形制历代均有发展变化。
(2)绔kù(袴)
东汉刘熙《释名·释衣服》云:“绔,跨也,两股各跨别也。”清人王先谦补注曰:“《说文解字》:‘绔,胫jìng衣也。’故云‘两股跨别也’,疑若今俗之套裤。”
可见,绔kù(袴)是没有前后裆,只有两个裤筒套在两腿上的“套裤”。
普通百姓一般用粗布做绔,而贵族则用“纨”(一种白色细绢)做绔,称作“纨绔”。大概从西汉开始,“纨绔”用来指富家子弟,这也是后世形容公子哥儿为“纨绔子弟”的语源。
(3)裈kūn
东汉刘熙《释名·释衣服》云:“裈,贯也,贯两脚,上系要中也。”
可见,裈是有前后裤裆的连裆裤(合裆裤)。这种连裆裤有时也称作“穷绔”
另有犊鼻裈,有因其形似牛鼻而得名的说法。一说是小裈(短裤),一说是围裙。
《汉书·司马相如传》有司马相如“著犊鼻裈”的记载。
4、足衣
(1)履
古人称单底鞋为履,也称屦jù。
东汉刘熙《释名·释衣服》云:“履……亦曰屦。屦,拘也,所以拘足也。”
履的制作材料有皮革、丝绸、麻布、草等。
(2)舄xì
舄是在单层底的履下加一层木板的复底鞋(或曰重底鞋)。
〔晋〕崔豹《古今注·舆服》:“舄,以木置履下,干腊(xī,保持干燥)不畏泥湿也。”
可见,由于加厚了鞋底,穿舄可防止泥水弄脏弄湿鞋面。
(3)屐
《急就篇》颜师古注:“屐者,以木为之,而施两齿,所以践泥。”
可见,屐是雨鞋,以木为制作原料,鞋底有两齿,既可防滑,又可拉开脚与泥泞地面的距离。
据《续汉书·五行志一》记载,东汉桓帝延熹年间(158—167),木屐成为京师洛阳流行的鞋,已不限于雨天使用,如女子出嫁时穿有漆画五彩带子的木屐。
据《晋书·高祖宣帝纪》记载,三国时,关中多蒺蔾,司马懿命军士著软材平底木屐前行。这是木屐在军事上的运用。
两晋南北朝隋唐,木屐大行。
据《晋书·谢安传》记载,谢安在接到淝水之战的捷报时,正在下围棋,看了捷报,故作镇静,了无喜色,下棋如故。但等下完棋后,“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
据《南史·谢灵运传》记载,谢灵运“寻山陟zhì岭,必造幽峻,岩嶂数十重,莫不备尽。登蹑常着木屐,上山则去其前齿,下山去其后齿”。此种活齿屐被后人称为谢公屐。
(4)靴
靴原是北方游牧民族所穿,在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后,开始传入中原地区。历代均有发展变化。
东汉刘熙《释名·释衣服》云:“靴,跨也,两足各以一跨骑也,本胡服,赵武灵王服之。”
(5)袜
袜在秦汉文献中或作“韤w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韦部”云:“韤,足衣也。”
袜最早用熟皮制成,后来制作原料多样,有丝绸、麻布、皮革等。
第二节中国古代的传统服饰
二、清代服饰变革简述
清朝坚持以满族的传统服饰为基础,制定冠服制度,故对明朝的服制有较大的变革。自从清太宗皇太极于崇德元年(1636年)开始初步定制,历经变动修改,直到清高宗弘历乾隆之世才基本确定下来,以后虽有修订,但没有重大的变动。
清世祖福临顺治元年(1644年),清政府颁布薙tì发令。但因其时江南尚未平定,故暂缓施行。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江南平定,清政府重申薙发令,限十日之内,尽行薙去前半部头发,后半部依满族旧俗,垂发辫,违者处死。同时禁止民间穿戴汉装。
顺治九年(1652年),清政府颁定的《服色肩舆条例》终结了汉式冠冕。
这种剃发易服的强制性命令,曾一度遭到汉族人民的强烈反对,一些汉族官员也上书清廷直陈此举不当。最后清朝皇帝采取了较为灵活的态度。在以满族服饰为主体的基础上适当保留了汉族的服饰元素。
如自乾隆帝以后,“清朝在皇袍上采用了十二章,算是满族汉化的物证之一,也用以象征满族统治华夏的合法性”。
第二章饮食风俗
第一节饮食结构
一、主食
中国古代传统的主食有粟、麦、菽、稻、黍、麻、高粱、甘薯、番薯、玉米等。
◎粟
粟,也称稷或禾,即今天人们俗称的小米(小黄米,不黏)。是中国古代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黄河流域)在距今约六七千年的仰韶文化的各种类型遗址的窖穴、房屋和墓葬中,出土了粟的遗存。而在早于仰韶文化的河北武安磁山文化、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和甘肃大地湾文化遗址中都有粟的遗存的出土。
夏商时期,也多有粟的遗存的发掘出土。如河南洛阳市洛河南的关林皂角树遗址发掘出土了二里头文化时期的粟的粮食遗存;晋南夏县东下冯遗址第三、四期的一些灰坑,发现很多碳化粟粒。
两周时期,粟仍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秦汉时期,粟时或成为粮食作物的总称,而原本作为粮食作物总称的“谷”,在汉代开始成为粟的专名。
汉代还把粟作为口粮的代称。入粟可以拜爵免罪。当时南方地区也种植粟,今江苏、湖北、湖南、四川、广西、广东等地均发现汉代粟的实物。
◎麦
麦类作物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
泾渭流域一带出土有史前时代的麦类遗存。
河南洛阳市洛河南的关林皂角树遗址发掘出土了二里头文化时期的小麦的粮食遗存。
先秦文献里称小麦为“来”,称大麦为“牟”。小麦分为春种的旋麦(春小麦)和秋种的宿麦(冬小麦)。
春秋战国时期,麦类作物的种植主要分布在黄河下游地区。
西汉时期,麦类种植尤其是冬小麦的种植获得推广。反映西汉前期关中地区农耕生产经验的农书——《氾fán胜之书》,非常详细地记载了小麦的栽培技术。
关中地区大规模推广种植小麦始于汉武帝朝。
东汉时,麦类种植进一步扩展。“到公元2世纪小麦与大麦在农村已经变得非常普遍.
考古发现的汉代麦类遗存分布很广,除了黄河流域外,南方如长沙马王堆汉墓也出土了大麦、小麦的实物。
◎菽(大豆)
河南洛阳市洛河南的关林皂角树遗址发掘出土了二里头文化时期的豆类粮食遗存。这是首次在中原地区发现的最早的豆类出土品。
菽(大豆)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是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菽粟并提屡见于先秦有关典籍。
《管子·重令》:“菽粟不足,末生不禁,民必有饥饿之色。”
秦汉时期,菽仍是重要粮食作物之一。
“有农业史学者曾经论述,大豆曾与粟共同作为黄河流域居民的主要食粮,但自西汉时期起,‘大豆则逐步转入“蔬(蔬菜)饵(食物)膏(肥肉)馔(zhuàn,菜肴)”之中。’梁家勉主编《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也说:‘汉代大豆作为主粮的地位已下降,逐渐向副食方向发展。’然而从西汉后期以来的历史资料看,大豆相反却又有逐步转为主要粮产的趋势。
菽在南方地区也有种植,湖南长沙、广东广州、广西梧州、贵州赫章等地均发现秦汉时期的大豆遗存。
◎稻
水稻是淮河以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
在史前时代,南方一些地区就开始种植水稻。如在距今约1万年的湖南省玉蟾岩遗址(俗称蛤蟆洞)就发现了稻谷遗存。这比在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遗址发现的稻谷遗存还要早。证明早在约10000年前,我国长江流域就开始人工栽培水稻。
河南洛阳市洛河南的关林皂角树遗址发掘出土了二里头文化时期的水稻的粮食遗存。在安徽巢湖附近的含山大城墩遗址,出土了年代约当夏末的稻谷遗存。
夏时期人们的食粮,大体可用“北粟南稻”以概之。
秦汉时期,随着农田水利的发展,北方地区的水稻种植面积有所扩大。反映西汉前期关中地区农耕生产经验的《氾胜之书》专辟章目,介绍稻的耕种方法,可见当时在黄河流域种稻已经十分普遍。
河南、河北、陕西、苏北等地均发现汉代稻谷的遗存。
秦汉时期,南方地区还出现了双季稻。
《太平御览》卷八三九引东汉杨孚《异物志》云:“交趾稻夏冬二熟,农者一岁再种。”
◎黍
黍即黄米或大黄米,黏性强。
泾渭流域一带出土有史前时代的黍的遗存。河南洛阳市洛河南的关林皂角树遗址发掘出土了二里头文化时期的黍的粮食遗存。河北邢台曹演庄、藁gǎo城等商代遗址曾出土过黍的遗存。
黍在春秋战国以前,曾和粟一样是北方地区的主要食粮。但从春秋战国时代起,黍的地位开始下降,逐渐被菽所代替。
秦汉时期,黍的种植面积进一步减少。但生长期较短且抗旱力极强的黍,由于适合高寒和干旱地区种植,因此在北方地区仍有栽培。
◎麻
麻在商代及其以前似乎主要是作为纤维植物加以种植的。殷墟曾出土不少麻布织品和成束的麻绳。
两周时期以后,麻籽逐渐成为一种主要食粮。
汉代麻的种植十分广泛,齐鲁地区种麻者有达千亩之多的。河南洛阳烧沟汉墓出土写有“麻万石”的陶仓。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和广西贵县罗泊湾一号汉墓出土有大麻子实物。
◎高粱
泾渭流域一带出土有史前时代的高粱的遗存。
郑州大河村遗址曾出土过一瓮仰韶文化晚期的高粱遗存。河南洛阳市洛河南的关林皂角树遗址发掘出土了二里头文化时期的高粱的粮食遗存。
虽然汉代文献中尚未有对高粱的明确记录,但考古发掘却频见高粱出土。见于报道的主要在黄河流域,亦见于南方和塞外。
◎甘薯
甘薯是南方地区普遍食用的食物。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一○《薯》:“《南方草物状》曰:‘甘薯,二月种,至十月乃成卵。大如鹅卵,小者如鸭卵。掘食,蒸食,其味甘甜。经久,得风,乃淡泊。’出交趾、武平、九真、兴古也。”
◎番薯
番薯原产美洲,明万历年间(1573~1620),经由菲律宾传入中国。
据清人陈世元著《金薯传习录》记载,明万历年间,闽人陈振龙贸易于吕宋(菲律宾),见吕宋番薯遍野,可作粮食,想到“闽省土瘠民贫”,陈振龙决心将番薯引进中国。当时的菲律宾正处于西班牙殖民统治之下,视番薯为奇货,严禁出境,陈振龙几经努力,得藤苗及栽种之法入闽,后在福建试种成功,逐渐推广至全国各地。
对于甘薯和番薯的区别,据明人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二七《树艺·蓏luǒ部》记载,甘薯乃闽广故有,番薯乃明人由海外传入,移植闽广之地;两者茎叶多相类,但甘薯植援附树乃生,而番薯蔓地生;甘薯形巨魁,番薯形圆而长;其味,番薯甚甘,甘薯为劣。
◎玉米
玉米原产美洲,明代中后期经由南洋传入中国。明清文献又有玉蜀黍、玉蜀秫shú、玉蜀粱、玉高粱、御米、御麦、玉麦、番麦等称呼,清人俗称为包儿米。
〔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二五《树艺·谷部上》:“玉米,或称玉麦,或称玉蜀秫,盖亦从他方得种,其言米、麦、蜀秫,皆借名之也。”
二、蔬菜
最早的蔬菜都是野生的,是采集品,人工种植蔬菜是比较晚才出现的。从考古发现看,我国史前时代已有人工种植的蔬菜:西安半坡遗址、浙江河姆渡遗址、浙江杭州钱山漾良渚文化
关于夏商时代蔬菜食品方面的资料较少。但我们可从《大戴礼记·夏小正》和商代甲骨文中找寻到相关信息。
在商代甲骨文中也出现过“囿”、“圃”等字,由此似可推想在商代已有以蔬菜为主要栽培对象的菜园。
两周时期的蔬菜主要是通过人工栽培和向自然野生索取获得,见于文献记载的品种有二十几种,其中属于栽培的有葵菜(冬葵,冬寒菜)、韭菜、芸、藿(豆苗、嫩豆叶)、薤xiè菜、葱、瓠hù、姜、芹(水芹)、藕、菱、芋、葑fēng(芜菁,蔓mán菁,即今之大头菜)等,属于野生的有薇(野豌豆)、蕨、荼(苦菜)、荠jì、芑qǐ(似苦菜)、竹笋、荇xìng菜、菖蒲、栭ér(木耳)、中馗菌(地蕈xùn,蘑菇)等。
秦汉时期的蔬菜种类进一步增加。
秦汉时期除尚无茄果类蔬菜外,其他类蔬菜都已具备。如芦菔fú(萝卜)、芜菁(蔓mán菁,先秦时称葑,即今之大头菜)、菘sōng(白菜)、葵菜(冬葵,冬寒菜)、藿(豆苗、嫩豆叶)、薤xiè菜、苋xiàn菜、大葱、小葱、胡葱、小蒜、大蒜、韭菜、豇jiāng豆、黄瓜、蕹wèng菜(空心菜)、瓠、胡荽suī(芫yán荽,香菜)、芋、山药、姜、水芹、藕、菱líng、竹笋、栭ér(木耳)、中馗菌(地蕈xùn,蘑菇)等。
此外,中国古代常食之蔬菜还有冬瓜(又名白瓜、水芝、地芝)、南瓜、丝瓜(又名蛮瓜、布瓜、天罗絮)、茼蒿(又名蓬蒿)等。
三、肉类
中国古代肉食来源主要包括家畜家禽、野生禽兽和水产品。
马、牛、羊、猪、犬、鸡自先秦以来即被称作“六畜”,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家饲畜禽。此外,还有鸭、鹅、兔等家饲畜禽。
秦汉时期,由于牛、马承担着运输和挽力任务,基本不作肉食。朝廷对耕牛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通常只有在国家发生重大事件时,由皇帝赏赐,百姓才能吃到牛肉。当然上层社会食用牛的情形比下层百姓远为普遍。
秦汉时人食用最多的是猪和鸡。羊肉在秦汉时期被认为是精美的肉类,常被用作朝廷赐品。而在西北和北方的半农半牧区食羊较为普遍,羊肉的地位相当于内地的猪和鸡。
值得提到的是,秦汉时期普遍存在食狗肉的习俗,在今河北、山东、苏北等地尤为盛行,出现了专门以屠狗为业的屠夫。如西汉开国将领樊哙起初就是以屠狗挂卖为业。
据相关文献和考古资料,中国古代常见的野兽有象、虎、豹、狼、熊、鹿、野猪、野兔、野牛、猴、猩、豺、獐等;常见的野禽有雁、野鸭、野鸡、鹰、鸠、燕、鹊、鸽等。这些野兽、野禽被猎取后,主要供食用。
据相关文献和考古资料,夏商时代的鱼类产品主要来自天然河湖,但似乎很早就已出现人工养鱼
此后,伴随着捕捞工具的改进及人工养鱼业的发展,时人食用的水产品种类日益增多。
汉代养鱼业较前发达。南方出现了稻田养鱼方式,汉墓出土的一些陶水田模型中多有鱼在其中。
鱼类之外,龟、鳖(甲鱼,俗称团鱼)、鼋(yuán,大鳖,状似鳖而甚大)、蚌bàng等水产动物也是时人经常捕捞的食物。
喜好食鱼、龟、鳖、鼋的情形在水网密集的南方地区更为突出。
四、水果
史前时期的食用水果多为野生种,但可能已有人工栽培的水果。如上海崧泽出土杏、梅,可能为栽培种;到了新石器时代开始种植枣树。
关于夏商时代水果食品的资料比较少。不过,河北藁gǎo城商代遗址出土有桃仁、李核、枣核等,有助于我们了解那时的果类品种。
两周时期,水果种植业有了发展,其时可以确定为人工栽培的有桃、李、杏、枣、梨、栗、梅、桔、柚等。
栗、枣、杏、李、桃、梅、桔、柚等品种外,始见于秦汉文献记载的有葡萄、石榴、核桃、枇杷、杨梅、荔枝、龙眼、槟榔、橄榄等。
这些新见品种大部分来自岭南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自这里并入汉版图后,一些中原罕见的水果也开始出现在北方居民的食案上。
葡萄、核桃、石榴等则是西汉中期张骞从西域引入中原的,并迅速在中原地区推广种植。
五、饮料——酒和茶
◎酒
饮酒是中国古老的饮食风俗。关于我国酿酒的起源,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酒起源于仰韶文化(距今约六七千年);一种认为酒起源于龙山文化(距今约四五千年);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商代才会酿酒。
从文献记载上看,有不少有关酿酒起源的传说。“仪狄作酒醪,少康作秫shú酒”
人类最初的食物是采集品,采集的野生果实很容易变坏或发酵,从而产生酒精。由此推知,最早的酒应是野生果实酒。
用粮食酿酒出现较晚。“少康”所作“秫酒”相对于“醪酒”来说,可能是一种滤去酒滓zǐ或沉淀后取其汁的粮食酒。
酒是夏商周时期的重要饮品。出土的这一时期的青铜器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酒器。酒器:觥、爵和觚(gū)、青铜斝、盉hé、卣。
据相关文献和考古资料,早在商代前期人们就已发明了人工培殖的酵母,即用来制酒的曲糵niè(今俗称酒曲)。用酒曲发酵造酒,不仅产量可以大大提高,酒的质量也要比早先单纯让谷物潮霉而自然酒化容易把握。
西周初年,周王室鉴于商纣王因沉湎于酒色而亡国,曾一度提倡戒酒但社会上饮酒的现象还是存在的。至西周末年,贵族们更是酗酒成性。
春秋战国以后,伴随着酿酒业的发展,饮酒之风更盛。
秦汉时期饮酒风气盛行。酒的种类较先秦时期有了显著增长。
当时的酒多以粮食为原料,如黍酒、稻酒、秫酒等。此外还有以水果为原料的葡萄酒。
宋元以前的酒大都是经发酵酿成的度数较低的粮食酒或果酒。
经过蒸馏liú的度数较高的烈性白酒(烧酒)出现较晚,大概起自宋元时期。
北宋似已出现经过蒸馏的“烈性烧酒”。
北宋朱翼中《北山酒经》记载了一种“火迫酒”的制法,酒液经火迫加工后,酒精含量较高。
据明人叶子奇《草木子》卷三《杂制篇》记载,元代有一种用器烧酒液而成的“哈剌基酒”。
◎茶
中国古代的茶有苦荼(chá,茶的古字)、槚jiǎ、蔎shè、茗míng、荈chuǎn等多种名称。
先秦时期,巴蜀地区似已有饮茶之习俗,这种习俗在战国时期似乎渐渐影响到关中的秦人,不过当时饮茶之风主要在巴蜀和南方地区流行。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巴蜀和南方地区仍是茶叶的主要产区,饮茶之风仍主要在巴蜀和南方地区流行。
唐宋以后,饮茶逐渐成为南北方普遍流行的饮食习俗。
茶叶不仅普及到北方而且传到边疆回纥hé、吐蕃等少数民族地区。宋代还出现了由国家专营茶叶贸易的政府机构,即“掌榷茶之利”的“都大提举茶马司”。规定“凡市马于四夷,率以茶易之”。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经略使王韶言“西人颇以善马至边,其所嗜唯茶,而乏茶与之为市”,建议以茶易马,于是政府专门派人“运蜀茶至熙(州)、河(州),置买马场六”。
边疆少数民族急需茶以消食解腻,所谓“戎俗食肉饮酪,故贵茶,而病于难得”。
宋哲宗绍圣年间(1094~1098),“又以羡茶(余茶)转入熙(州)、秦(州)市战骑,故马多而茶息厚”。
◎茶马古道(非常重要)
概念:茶马古道是唐宋以来汉、藏及其他少数民族之间进行商贸往来的重要商道。它以茶马互市为主要内容,以背夫(背子)背运和马、骡、牦牛驮运为主要运输方式,是我国西南及西北地区具有独特历史文化价值的重要线性文化遗产。
年代:①茶马古道的开端——唐与吐蕃间的买马贸易之道。
青藏高原古国与中央王朝间与马有关互市的最早记载见于盛唐时期。
吐蕃与唐王朝在赤岭设马市,吐蕃卖马给唐,而唐当时主要是用丝绸之类的物品与吐蕃交换,茶还不是大宗的交换商品。
②茶马古道的兴盛——从北宋到清初的茶马互市之道
严格意义的茶马古道是北宋与吐蕃分裂后的安多诸部族进行茶马互市时开始的。所谓茶马互市,也就是中央王朝用内地农区之茶交换青藏高原牧区诸族之马的贸易。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宋王朝开始在四川实行茶叶专卖政策即榷法,官方垄断茶叶贸易,在雅州名山县(今四川雅安市名山县)、蜀州永康县(今四川灌县西南)等处置场买茶,运往熙州、河州以换马。
元丰四年(1081年),宋廷并茶、马二司为一司——茶马司,专以雅州名山茶为易马用,自是蕃马至者稍众。
宋廷南渡后,关中地区被金人占据,南宋马匹的主要来源开始南移,在四川与川西高原诸部族相邻诸军、州、府设立了一些新的买马场,茶马贸易的主要地区已经转移到四川西部和北部,距离四川产茶区越来越近,运茶的路程也随之缩短。
宋王朝灭亡后,崛起于北方蒙古高原的元王朝本来就是一个以产马牧区为老家的幅员辽阔的大帝国,不存在缺少战马的问题。故元代仅收茶叶课税,并不用茶易马,元代官方的茶马互市已经不复存在。只是由于青藏高原上的民众早已离不开茶,茶叶继续从四川等地沿着先前的通道源源不绝输入藏区。
由于北方蒙古残余势力的存在,明王朝建立后,需要保持强大的骑兵力量,而明王朝北方疆土延伸到草原的地区狭小,明军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马匹不足问题。为此,明王朝继续宋王朝的垄断茶叶和以茶换马的政策,主要用茶叶向西部高原牧区的族群交换马匹。
明朝推行严格的茶马官营政策,严厉禁止私茶出境。
茶叶来源地从四川、陕南扩展到湖南,川茶为主而湖茶为辅。
明王朝茶马互市的重心在川北、陕南和甘青,最重要的茶马古道无疑应是位于这一带的道路。
清代早期,清王朝曾一度沿用明朝旧制,在陕西、四川设立主管茶马贸易的机构。
顺治十八年(1661年),又在云南北胜州互市茶马,又令人往普洱府及川、湖产茶处所采运交易。云南出现茶马互市及主要承载茶马贸易的通道应在此时。
③茶马古道的蜕变——清代到近代的茶土贸易之道。
清王朝是一个控制着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和云南高原牧区的幅员辽阔的帝国,战马来源已不是问题。故茶马互市在康熙以后逐渐停止。
但藏区对茶叶的需求却有增无减,为加强与藏区的政治和经济联系,保持西藏社会生活的平稳,清政府需要维持内地农区对藏区茶叶的供应。故不断维修和增修原先的道路,尤其是川藏之间的道路成为汉藏之间的主路以后,清政府沿途建立驿站、关卡。过去以茶马互市作为主体的贸易通道,其商品的种类逐渐多样化。北宋中后期到清代早期的茶马交易古道,在清代中期和近代已蜕变为包括茶叶在内的多种商品的贸易之道。
综上所述,茶马古道萌生于盛唐,形成于北宋中后期,延续至清代早期,蜕变于清代中期。经历了马土贸易的雏形期(728—1073年)、茶马互市的鼎盛期(1074—1683年)、茶土贸易的延续期(1684—1950年)。以后随着川藏、青藏、滇藏公路的建设,茶马古道就逐渐废弃了。
路线:①马土贸易时期的茶马古道(728—1073年)
这一时期茶马古道的范围只限于陕西、甘肃、青海与西藏之间,其道路也就是所谓“唐蕃古道”。其大致路线:京兆府长安(今陕西西安)→岐州雍县(今陕西凤翔)→陇州汧源(今陕西陇县)→秦州上邽(今甘肃天水)→渭州襄武(今甘肃陇西)→兰州狄道(今甘肃临洮)→河州枹罕(今甘肃临夏)→鄯州湟水(今青海乐都)→鄯州鄯城(今青海西宁)→鄯州绥戎城(今青海湟源)→定戎城、石堡城→赤岭(今青海日月山)→莫离驿(今青海共和)→大非川(今青海大水河)→那禄驿(今青海大河坝)、吐蕃界→黄河渡(今青海玛多)→众龙驿→牦牛河藤桥→悉诺罗驿→野马驿(今西藏安多)→阁川驿(今西藏那曲)→农歌驿→逻些城(今西藏拉萨)
②茶马互市时期的茶马古道(1074—1683年)
如果只计川茶而不计来自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南茶”,北宋的茶马古道主要包括了下述诸条:
(1)雅州至打箭炉再至察木多以西之道。
(2)雅州(今四川雅安)至成都府(今四川成都),再北至汉州(今四川广汉),然后从绵州(今四川绵阳)、剑州(今四川剑阁)至利州(今四川广元),或从梓州(今四川三台)、阆州(今四川阆中)至利州。从利州沿白水(今白龙江)上至阶州(今甘肃陇南),然后西北上至岷州(今甘肃岷县)。从岷州可至洮州(今甘肃临潭)、熙州(今甘肃临洮)。从熙州顺洮水至黄河和湟水,沿黄河可上至廓州(今青海尖扎)和积石军(今青海贵德),沿湟水可上至湟州(今青海乐都)和西宁州(今青海西宁)。这条道路的南段即“阴平古道”,北段即宋代“青唐古道”及唐代“唐蕃古道”。
(3)从洋州(今陕西洋县)逆汉水而上至兴元府(今陕西汉中),再西至兴州(今陕西略阳)。从兴州逆西汉水而上,经过成州(今甘肃成县)和岷州白石镇(今甘肃西河)至渭水边上的秦州(今甘肃天水)或巩州(今甘肃陇西),再逆渭水而上,横过洮水至河州(今甘肃临夏),顺大夏河向北,沿浩亹wěi河(今大通河)而上,可达秦凤路北境。
明代川茶和陕茶(即陕南汉中一带的茶)运往互市场所的道路大都与宋代相同。
明代严格意义上的茶马古道,仍然是以河州(今甘肃临夏)为关口的“阴平古道”+“青唐古道”+“唐蕃古道”,以及以碉门(今四川天全)为关口的入藏道路(即后来的川藏道)。
不过,从播州宣慰司(今贵州遵义)至重庆府(今重庆)再至成都府(今四川成都)或再至保宁府(今四川阆中)的道路,亦应属于明代茶马古道。
此外,从四川成都西北行至四川灌县,沿岷江而上,经威州(今四川汶川)和茂州(今四川茂县),从松潘卫(今四川松潘)出关,向东北可至甘肃文县、阶州(今甘肃陇南),入“阴平古道”,向西北则可至今若尔盖草原一带。这条“松茂古道”亦应纳入明代茶马古道的范畴。
明代茶马互市与宋代一样,西北的互市比西南的互市繁荣。
③茶土贸易时期的茶马古道(1684—1950年)
茶马互市终止后的茶土贸易之道,由于不再买马,贸易重心从甘青地区转移到了四川。
这一时期茶土贸易路线基本上沿袭先前的路线,但清政府为了加强与藏区的联系,大力整修先前的道路,新建驿站关卡,无论是川藏线还是青藏线和滇藏线,其道路都比原先好走了许多。
在清代内地与藏地之间的三条交通线中,川藏线无疑是最主要的一条,驻藏大臣入西藏和达赖、班禅进京觐见清帝,都走的是这条道路。
这一时期四川“茶马古道”南路从成都府(今四川成都)经邛州(今四川邛崃)、雅州府名山县(今四川名山县)至雅州府(今四川雅安),从雅安起分为大(南)路和小(北)路两条线,两路在四川烹坝会合,再西至打箭炉(今四川康定),出康定后又分为南北两路,两路后又会合于察木多(今西藏昌都),从昌都到拉萨的道路也有南、北两道,在拉萨会合后再延伸到日喀则。
这条南路边茶之道,无论是在哪一个分岔地段,南面的那条路都是正道,沿途驿站较多,往来官员、僧侣、商贩一般都愿意走这条路。
后来的川藏公路基本上是沿着南路边茶之道修筑。公路的修筑,将原先的道路大都占压或破坏,而雅安至康定的南路即大路大都保存了下来。
这一时期四川“茶马古道”西路的途程较短,从成都西北行至灌县,逆岷江而上,经汶川、茂县到达松潘。从松潘东北行可到甘肃文县等地,与阴平古道相接;从松潘西北行可到若尔盖草原一带。古道大多也被现代公路占压或破坏,但有些地段的古道还保存着,沿途守卫古道的古城、古堡也较多,其中松潘城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一时期云南“茶马古道”从普洱北上至大理,再北上至中甸,从中甸起分两路北上,一路北上至西藏洛隆,一路北上至西藏昌都。前一路进藏虽近,但为羊肠小道,非常难走;后一路进藏虽远,但路相对宽些,较好走。故作为茶土贸易的商道应为后一路。
清代以来滇茶行销藏区的规模远不及川茶。
至于清代以后从甘青入藏的道路,严格地说已不属于“茶马古道”,因为那时进入藏区销售的茶叶已经很少通过这条道路。
清代这条道路的东段即陕西西安至青海西宁段,已经属于内地的官道,来往官员文人较多。
从青海西宁继续向西南行进至西藏腹地的,基本上沿着以前“唐蕃古道”的路线。走这条路的主要是藏蒙的僧侣和商人,内地官吏和商旅较少。
第二节饮食器具
一、炊具
◎鬲lì
我国史前时期(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出现陶鬲这种炊具。其形制特点是口圆,三足中空而曲。商周时,青铜鬲和陶鬲并存。鬲不仅能煮谷食,也能煮肉类和蔬菜。秦汉以后,随着灶和釜fǔ的普及,鬲逐渐退出炊具的行列。
◎釜fǔ与灶
釜即锅,圆口,圆底,或有双耳,置于灶口。
史前时期已有陶釜和陶灶。河南陕县庙底沟仰韶文化遗址曾出土一套陶釜灶。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釜炊具中,有些陶釜内底上还留有大米锅巴。
春秋战国时,人们对灶进行了改造,注意了通风、排烟和防火。
秦汉以后,由于灶的改进和流行,釜也盛行起来,有陶制的,也有青铜制和铁制的。釜逐渐取代了鬲,成为主要的炊具之一。
◎甑zèng
甑是一种底有穿孔的蒸器。史前时期就有陶甑。商周时代还出现了青铜甑,战国又出现了铁甑。先秦时期的甑往往置于鬲、釜之上以蒸食。
考古出土的秦汉时期的实物甑,有陶制的,也有青铜制和铁制的。其底部穿孔的数量或为七孔,或为六孔,或为五孔,或为一孔。往往与釜联用。
与甑配合使用的是箅bì。《说文解字》“竹部”:“箅,蔽也,所以蔽甑底。”往往用竹箅,以防止米粒漏掉。
关于木甑的较早记载见于唐代韦庄《赠渔翁》诗:“木甑朝蒸紫芋香。”
宋元明清诸朝文献也多有木甑的记载。
◎甗yǎn
距今约四五千年的龙山文化时期即已用陶甗。甗由两部分组成,上甑下鬲。甗主要流行于商至战国时期。
◎鼎
距今约七八千年的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即已出现了陶鼎;距今约六千年的西安半坡仰韶文化也出土了陶鼎;距今约五六千年的上海崧泽文化也有陶鼎出土。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有陶鼎和青铜鼎
考古发现的商代陶鼎或青铜鼎,有的底下留有烟炱tái痕,是为炊具,但有的没有,是作食器或盛器用的。
鼎也是两周时期炊食器具及礼器的代表。
先秦时期的鼎除作炊食器具外,主要作为祭祀时盛装牲肉的礼器。秦汉时期随着传统礼制的崩溃,用鼎制度已名存实亡。这一时期虽然鼎仍被用作礼器在祭祀、大典等仪式中使用,但主要是用作炊食器具。除青铜鼎外,还有漆鼎和陶鼎。东汉中期以后,鼎作为炊食器具和礼器的使命则宣告结束。
二、食具
◎簋guǐ
簋,传统说法谓盛煮熟的黍、稷、稻、梁等饭食之方形器。《说文解字》云:“簋,黍稷方器也。”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有陶簋出土,不少商代遗址也有发现,大都为圆形器而非方形器。殷墟出土的陶簋,有的里面盛有羊腿骨,知不一定专作盛饭食之器。
◎豆
形似高足盘,大多有盖,用以盛食物。二里头文化开始出现,盛行于商周。多陶制,也有青铜制或木制涂漆的。
◎缶
缶是盛酒的器具,有陶制的,也有青铜制的,小口大腹。秦人还把缶作为乐器。
◎尊(樽)
尊是先秦时流传下来的重要的盛酒器皿。最初为陶制,后多为青铜制。形制较多。
◎爵
爵是青铜器时代最具代表性的饮酒器,盛行于商周时期。
◎觥(gōng酒器):觥是盛行于商周时期的盛酒器皿。
觚(gū):觚是盛行于商周时期的饮酒器。
盌wǎn(椀,碗):盌即椀,亦即碗。用于盛饭或羹类食物。
◎箸(筷子)
中国人善使筷子由来已久,但筷子的今称乃始于宋代。
先秦秦汉时,筷子称作“箸”、“梜jiā”、“梜提”。魏晋后,又称“筯zhù”。而箸的称法最为悠久普遍。
箸有竹、木、骨、象牙、铜、银制者等等,金属制品一般比较后起。
有了筷子,逐渐结束了手抓饭的历史。
手抓食起自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的人们在用筷子等进食餐具进食的同时,仍在沿袭着手抓食的食俗。
如两周时期,只用箸夹菜,吃饭还是用手抓着吃。
《礼记·曲礼上》:“共食不饱,共饭不泽手。……羹之有菜者用梜,其无菜者不用梜。”
秦汉时期,直接用手进食的情形应不多见。据《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及《汉书·周勃传附子亚夫传》记载,汉景帝赐周亚夫食,“不置箸”,周亚夫“心不平”,“顾谓尚席(掌管宴席之人)取箸”。
第三节日餐制及分食制与合食制
一、日餐制
夏代人一日几餐,囿于史料,不得而知。而据殷商甲骨文提供的信息可知商代人为一日两餐制。直到战国末年,下层社会仍然沿袭着一日两餐的习俗。不过在春秋战国时期,中上层社会已出现一日三餐制。大概在战国末年,一日三餐制逐渐推广开来。秦汉时期一日三餐制得到进一步普及,但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仍然是一日两餐制与一日三餐制并存。直到唐代以后,一日三餐制才彻底取代了一日两餐制。
二、分食制与合食制
先秦两汉,人们实行分食制(进食皆席地跪坐,各人席前各置食案,案上摆放食品,分别据案而食,食物是互不混杂的),这种饮食方式历经魏晋南北朝直至隋唐都有不同程度的保留。
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自东汉中后期即已从西域传入中原的胡床逐步普及。“而胡床的坐法,与我国传统的跪坐礼俗不同,它是臀部坐在胡床上,两小腿和脚垂直踏地……这就开始改变了我国古代传统的跪坐礼俗。……垂脚高坐日益流行,至唐末五代垂脚高坐较为普遍,从而形成新式高足家具的完整组合,迫使传统的供席地起居的旧式家具组合退出历史舞台……同时为配合高足椅随之而来的各式高桌的出现,以及椅凳的多样化……是古代文明的一种进步”,这也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席地而跪坐的饮食方式。到唐代,围桌而坐气氛热烈的合食制,逐渐取代席地而跪坐不相混杂的分食制,成为饮食的主要方式。
第三章居住与建筑风俗
第一节从穴巢之居到构筑房屋
最早的住所有两种形式:穴居和巢居
一、穴居
北京周口店遗址、山顶洞遗址、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江西万年县仙人洞遗址等即为早期穴居的见证。
二、巢居
巢居起先是在树上临时栖息,进而在树上搭巢为屋,所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
三、构筑房屋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从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5万年~1万年)开始,住所有很大变化:一方面人们在条件允许的地方依旧过着穴居巢处的天然住所生活,另一方面出现了最早的人工住所。
在哈尔滨阎家岗遗址发现两座用动物骨骼垒成的椭圆形居址,据专家研究认为是一万多年前猎人的临时性宿营地,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人工住所。
从新石器时代中期开始,我国先民的居住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仰韶文化地区大都建造半地穴式房屋(土木建筑)。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地区以木构地面建筑(干栏式建筑)为主,木构件已普遍使用卯榫结构和企口板。卯榫结构的使用是河姆渡文化的重大发明,奠定了7000年以来我国木构建筑技术的基础。
各地在沿河流湖泊适合农业生产的地方普遍出现了人口相对集中的村落。西安半坡和临潼姜寨遗址就是比较典型的母系氏族村落遗址。
半坡村落遗址:半坡遗址位于西安东郊的浐河东岸,遗址占地面积约50000平方米,大致形状为南北稍长、东西略短的不规则椭圆形,分为大围沟围绕的居住区、大围沟以北的墓葬区和大围沟以东的陶窑区三部分。在已发掘的大约10000平方米的遗址内有三条围沟。一条是环绕在居住区周围的大围沟,可能是一种防御设施;另外两条是居住区内的的小围沟,可能是区分不同氏族或同一氏族中不同家族的界线。居住区的大房子可能是氏族公共活动和老人小孩居住地,中小房屋可能是成年男女族外婚、对偶婚家庭居住地。
姜寨村落遗址:姜寨遗址位于临潼骊山脚下临河东岸,遗址占地面积约50000平方米,保存着比较完整的聚落布局,包括五个较大的居住区建筑群和三处公共墓地。已全面揭露的姜寨遗址居住区大致呈椭圆形,面积约18000—19000平方米,东、南、北三面有人工围沟环绕,西南以临河为界,公共墓地在东部围沟之外。居住区的中央是一个面积约4000多平方米的中心广场。五个建筑群围绕在广场周围,房门都开向中心广场。每个大的建筑群中都以一座100平方米左右的大型房屋为主,附近分布着10多座或20多座中小型房屋。有的房屋附近分布着一些储藏东西的地窖群或埋葬小孩的瓮棺葬群。
第二节城市的出现
到了父系氏族社会时期(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城市。考古工作者已发现50多处这一时期的城址,比较重要的有内蒙古包头阿善城址、内蒙古凉城老虎山城址、河南登封王城岗城址、河南新密古城寨城址、河南淮阳平粮台城址、河南偃师郝家台城址、郑州西山古城、山东寿光边线王城址、山东章丘城子崖城址、江苏连云港藤花落城址、山西襄汾陶寺城址、陕西佳县石摞摞山城址、湖北天门石家河城址、湖北石首走马岭城址、湖南常德澧县城头山城址。
这些城址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上中游地区,面积都不大,其功能因地区不同而各有差异,内蒙古地区的城址以军事防御为主,长江中游则是防御洪水和军事防御并重,黄河中下游的城址已具备了政治上的功能,较为进步,反映出中原文明的先进性。
这些史前城址都是社会经济特别是农业经济发展导致手工业日益趋向专业化,社会集团规模扩大,集团间暴力冲突加剧等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城,是适应战争需要而出现的。早期的城,一般面积不大,不仅带有浓厚的军事防御色彩,而且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城内的居民可能是较富有的氏族部落显贵。这种城,也反映了阶级对立尖锐化的社会现实。
城市的出现,预示着氏族制度即将瓦解,国家即将形成,文明时代即将到来。
第三节窑洞简史
从考古资料看,窑洞最早起源于北方黄土高原,在宁夏、山西、陕西、河南、内蒙等地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中都有发现。如宁夏海原县菜园村曾发现不少窑洞,屋顶为穹隆式,距今四千多年。
此外,在山西襄汾陶寺、山西交城瓦窑村、山西文水上贤、山西汾阳峪道河等山坡或丘陵地带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均有窑洞遗迹。
由以上可看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吉首大学《普通话与教师语言艺术》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首大学《泛函分析》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机械设计》试题a
- 吉林艺术学院《造型基础训练I》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艺术学院《数字化建筑环境设计软件基础3DMax》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公司转让代偿协议书范本
- 2024年供水售后外包合同范本
- 2024年多人继承房产的协议书模板
- 异地探店合作协议书范文
- 2024年大棚施工安装合同范本
- 怀孕的hcg验血报告单
- 应力的概念讲解
- JF-2023-合同中小学校校外供餐合同示范文本
- 内镜中心考试题及答案
- 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 统计学职业生涯规划
- 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的步骤同课异构
- 冬枣植保知识培训课件
- 食堂人员操作规范培训课件
- 《股票入门》课件
- ADA糖尿病指南版医学幻灯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