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引导式教学_第1页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引导式教学_第2页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引导式教学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引导式教学内容摘要】多媒体课堂教学是教学发展的必定趋势,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形式阻碍了它的发展。在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中,借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引导式教学形式,是医学教学改革中值得深切进入探寻求索和研究的一种教学形式。【本文关键词语】多媒体技术;引导式教学;医学微生物学教学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技术已在各学科教学中普及应用。作为医学院校主要基础课程之一的医学微生物学属于形态学科,传统的理论课教学重要依靠挂图、幻灯片、模型等手段进行讲授,而学生在授课经过中对这些“肉眼看不到,必需借助于显微镜放大能力观察到的微小生物体〞往往只能构成模糊的认识,一般要在实验课结束后能力产生比较完好的知识,即感性认识的产生在理论认识之后,这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限制了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多媒体课件以其生动的图像、直观的立体模型、真切的动画模仿等优势解决了传统教学的问题,使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得到明显提升[1]。但在“多媒体教学热〞不断升温的时候,我们通过对老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却得出了并不满意的答案:。有学生报怨,多媒体课堂教学内容分散,重点不突出,不易记笔记;也有老师以为,这种教学方式增大了课堂信息量,使教学内容不易组织,衔接性不强,逻辑性差。这种现象的产生使我们质疑:“多媒体教学到底值不值得应用和推广?〞本文分析了影响多媒体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提出了借助多媒体技术,开展引导式教学,以保障教学效果。1影响多媒体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多媒体教学这一先进的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时,却出现了不尽人意的结果,原因不在这门技术自己,而在于人为的主观因素。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借用的手段和工具,当教学手段发生了变化,但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仍滞留不前时,多媒体技术就无法发挥它的作用。所以多媒体课堂教学不如传统课堂教学的根本源头在于传统、滞后的教学方法与先进的教学手段发生了冲突。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一种“灌输式〞教学,它使学生的思维局限在教学材料之内[2]。如今,在这个知识和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这个崇尚个性发展的社会,学生越来越不知足于教学材料上有限的知识,越来越不知足于课堂上教师所教的知识,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日益暴露其缺点。当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碰到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技术时,矛盾愈加明显。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是整个课堂的主宰者,也是学生视觉的留意点,老师的言行举止都影响着学生,同时也丰富着学生的视觉内容。但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视觉不自发地停留在精彩的屏幕上,屏幕上的内容主宰了学生的视觉感官系统,背景变化较少的屏幕反而使学生觉得枯燥和单调[3]。再加之高质量多媒体课件的缺乏,多媒体技术不仅不能发挥其特长,反而暴露了它的缺点:屏幕显示内容少,流水式的播放使教学内容不紧凑,学生印象不深刻,课后容易遗忘,进而使多媒体课堂的教学质量下降。2借助多媒体技术,改革教学形式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中,学生一直被动承受老师讲授的知识,在抄笔记、记笔记和背笔记的经过中完成教学任务,从不自动、积极地考虑问题,教学效果越来越不睬想,这种教学形式已经不适应现代人才培养的需要。要变被动承受为自动学习,就要改变老师在课堂上主宰一切的地位,把课堂的自动权交给学生,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4],这就是全新的“引导式〞教学形式。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为“引导式〞教学形式的推行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多媒体教学技术借助生动、形象、真切的画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增大了课堂的信息量,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同时,多媒体技术的使用省去了老师板书的时间,使课堂能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与老师直接沟通。当前,我们在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改革中,借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推行“引导式〞教学形式,使本来枯燥的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变得轻松、活泼,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2.1精心布置教学内容传统的教学形式中,课堂教学内容几乎就是教学资料内容的再版,老师在课堂上泛泛而谈,学生不易把握课堂内容的骨干。“引导式〞教学则要请教师的讲解要精辟、简炼,这就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从新布置。我们对教学内容的改革重要具体表现出在重点讲授微生物学泛论,选择性讲授微生物学各论。把握泛论部分的内容能够让学生对不同的微生物有个总体认识,了解不同微生物的特点,区分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如细菌是单细胞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相对于病毒而言它有细胞构造,相对于真菌而言它缺乏核膜、核仁;细菌以二分裂方式繁衍,病毒以复制的方式繁衍,真菌则以孢子繁衍等。在学生对各类微生物有了一个全面认识的基础上,再针对不同专业并联络生活实际有选择性地讲授内容冗杂的微生物各论部分。2.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传统的课堂讲授强调条理性,老师根据教学材料的编排顺序及教学大纲要求,逐一讲解每种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实验室检查及防治原则。由于讲授的病原微生物种类繁多,各具特性,因而,学生在学习经过中常出现易懂、难记、易混同的现象,直接影响了学习效果。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在微生物学各论的讲授中,采取了引导式教学法,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考虑,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再以答辩的形式或现场讨论的方式拓展详细内容[5]。如从面部疥疮展开对化脓性球菌的讲授,从夏季食物中毒展开对肠道杆菌的讲授,从厌氧伤口的处理引入厌氧性细菌的讲授,从疯牛病的蔓延引入对朊粒的讲授、从艾滋病日展开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讲授,从手足癣病展开对致病性真菌的讲授等。这些都是发生在身边的问题或国际热门问题,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循着疾病—病原微生物—疾病的思路,把学生带进巧妙的微生物世界。2.3改变授课方式,引导学生自动参与教学经过传统的教学形式中,整个课堂基本是老师滔滔不停地讲,学生机械地做笔记,使老师教得累,学生容易倦。在“引导式〞教学中,我们将这种单向教授方式改为双向传递式,鼓励学生积极自动地发问,允许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使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了沟通,使“教〞与“学〞融为一体。如在讲授完“遗传变异的机理〞后,把时间让给学生发言,让他们分析“细菌耐药〞这一常见的变异现象,其遗传学机制可能有些什么?这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使老师从中受益。实际上,问题是引导学生参与、引导学生考虑的最好方式。一堂课的进行,通常就是由一系列的问题串联起来的。我们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什么都由老师讲清楚的做法,原来许多由老师讲的内容,老师不再具体地讲解,而是以问题的形式让学生讨论。这样,不仅充足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使学生的思维不只局限于教学材料和老师。这种教学方式使课堂活泼、轻松,颇受学生欢迎,同时也使老师与学生关系更为亲密。2.4多媒体技术与惯例教学相结合,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各种病原微生物的形态构造仅靠文字讲解非常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我们采取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通过大量直观的图片,真实形象地显示各类微生物的形态以及超微构造。这样就不再是老师空讲,学生空想,而是讲有所依,学有所据,使抽象的教学经过详细化,使同学们对各类病原微生物有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加强了记忆。多媒体课件还能够化静为动,对于一些难点内容可采取连续动画画面,很好地突破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如在讲授葡萄球菌a蛋白(spa)的特性和作用时,配以动画画面,能够使原来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变为生动的画面,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同时能够寓教于乐,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课堂教学是将来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它必定会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但是,若只为用这一技术而应用,不根据这一技术的特点,探寻求索合适于它的教学方法,必定使它被抛弃。要使多媒体教学发挥特长,关键在于改变现有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与引导式教学形式的联合应用是推动教育观念、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的改革,值得我们深切进入研究和讨论。【以下为参考文献】1桂军胜.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9):84-85.2蔡绍先,陈玮莹,温博贵.讨论式教学法在医学新教学形式中应用的探寻求索[j].医学教育探寻求索,2006,5(2):116-117.3刘艳,陈章其,张敏,等.保障高校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