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经济》第十一章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_第1页
《当代中国经济》第十一章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_第2页
《当代中国经济》第十一章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_第3页
《当代中国经济》第十一章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_第4页
《当代中国经济》第十一章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

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第一节

农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主要内容

一、新中国农业经营体制及农业发展二、对农业经营体制及农业发展的反思三、中国农业土地制度与农业现代化经营模式探索

一、新中国农业经营体制

及农业发展

1.改革开放前的农业经营体制及农业发展2.改革开放后的农业经营体制及农业发展1.改革开放前的农业经营体制

及农业发展(1)农业集体化体制建立的历史背景及逻辑

农业集体化经营体制使得国家从农村征收工业化发展所需的人、财、物时不必直接同亿万农户打交道,只需要借助农村中的大小“集体”这种强大的组织资源和政权力量即可解决。同时,实行农业集体化,可以铲除农业农村中出“资本主义”的现实土壤。另外,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均实行了农业集体化经营体制。所有这些使得中国共产党也决定在农村全面开展农业集体化(合作化)运动,建立农业集体化经营体制。(2)农业集体化体制的建立及运行

从1953年开始,一场以农业合作化为名义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全面推行。经过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等阶段,到1956年底,“农业集体化”基本实现。原来分配给农户的土地全部收归集体,农户土地以外的其它农业生产资料也有偿或无偿地收归集体。农业集体化的基本模式是,农业生产由十几户、几十户农户组成的生产小队(初级社)和百来户、数百户农户组成的生产大队(高级社)统一组织,收入和分配在社内统一核算。(3)农业集体化下国家取得“资本原始积累”的方式

农业集体化下国家从“农业、农村、农民”方面取得中国工业化发展“资本原始积累”的方式主要方式包括:征收农业税方式;对农产品实行低价统购、对在农业生产资料和农村销售的工业消费品实行人为高价的“价格剪刀差”方式;给予农民储蓄存款低利率,并全部转贷给城市工业企业的金融方式等。(4)农业集体化体制绩效评价

首先,农业集体化体制保证了城乡居民最基本的食品需求,但绝大多数农户温饱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其次,农业集体化体制保证了我国工业化发展对“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同时,农业集体化体制的弊病也十分突出,最大的弊病是微观效率低下,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进展缓慢,农民收入增长基本停滞。2.改革开放后的农业经营体制

及农业发展

(1)农业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建立的历史背景

十一届三中全会倡导的改革开放为改革农业集体化制度提供了契机。1978年,安徽省风阳县小岗村18位村民私下协商实行了大包干。实行新农业经营体制的地方农民积极性、粮棉油产量及商品量大增,农民生活马上好过起来。安徽省委及党中央的认可,使得农业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迅速推广至几乎所有社队。(2)农业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建立及运行

1981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正式肯定了包产到户,并提出可包干到户。1982年初第一个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提出改革人民公社体制,实行撤社建乡镇。1984年初,全国97.9%的生产队采用了大包干形式,自此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制度。199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通知》,要求农村实行第二轮土地承包,并提出新一轮土地承包“三十年不变,三十年以后也没有必要变”,农业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一直沿用到今天。

(3)农业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下的农民负担

农业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下,农民负担主要包括:农业税、乡统筹、村提留以及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及事业发展建设集资。由于县乡两级政府机构不断膨胀及持续的投资冲动,农民负担日益加重。中央政府三令五申要求减轻农民负担,但农民负担一直居高不下。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全国所有省份“免征”农业税,至此附着于农业税的各项提留统筹得以取消,农民负担只剩下需要大多数农民自愿的“一事一议”项目。新体制下,长期困扰社会的农民负担过重问题得以比较彻底地解决。(4)新时期国家农业支持政策

1998年,国家开始实行粮食“保护价格”,同时加强了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农村电网改造,“村村通”工程全面展开。2004年起,国家财政调整粮食风险基金使用结构,在对粮食继续实行“保护价格”收购的基础上,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并不断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良种和购置农机补贴力度。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至此,我国长期存在城乡二元结构得以初步打破。(5)农业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

绩效评价

首先,农业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调动起来的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保证了对城乡居民农产品的供应。其次,农业现代化长足进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高。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避免农户家庭生产的盲目性,降低市场风险;如何实现农户经营规模随着经济发展适度扩大,以维持务农者与社会不断提高的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水平的平衡。二、对农业经营体制及

农业发展的反思

1.对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反思2.对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反思3.对国家农业支持政策的反思1.对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反思

农业是解决吃饭问题这一人类生存第一需要的产业,在三次产业中必须始终予以优先保障。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农业的较快增长。农业的产业特点及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决定我们必须始终坚持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的基本认识,优先保证农业发展。

2.对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反思

中国农业及世界农业发展的实践证明了一个道理,即农户家庭经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最有效的组织形式。农户家庭经营较好地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激励问题,如果农业经营的外部条件相对宽松,能够保证农产品合理价格,农户产出的大部分能归其自身占有,农户家庭经营就成为最有微观效率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由此我们有理由坚信在未来相当时期农户家庭经营都将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基本农业组织形式。3.对国家农业支持政策的反思

农业的重要产业地位,以及农业面临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的“弱质”产业特点决定,政府必须始终坚持农业支持或农业保护政策。工业化不同时期农业支持政策的内容应各有所侧重。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农业支持应主要体现在通过大量直接支持,保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充分的农产品供给弹性,保证农产品充足供应,实现务农者收入水平与其它行业相对均衡,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农业安全。三、中国农业土地制度与农业现代化

经营模式探索1.我国农业生产用地制度变革探索

(1)继续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2)探索农业生产用地更长期的制度安排

2.农业现代化经营模式探索(1)以家庭农场为基本经营模式,实现农业从兼业化到专业化转变(2)完善、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1.我国农业生产用地制度变革探索

(1)继续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重申:“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是治国理政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综合考虑国内资源环境条件、粮食供求格局和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国内粮食生产,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1.我国农业生产用地制度变革探索

(2)探索农业生产用地更长期的制度安排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规定:“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在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2.农业现代化经营模式探索

(1)以家庭农场为基本经营模式,实现农业从兼业化到专业化转变家庭农场经营模式解决了农业生产需要考虑天气、自然环境及种养殖生物个体差异性的非完全标准化生产管理中需要的即时决策、监督激励问题。家庭农场经营模式比现有小规模经营农户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也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更易于解决农业生产单位收入受自然因素和市场因素变化影响,以及农业收入与其它行业收入的均衡问题。2.农业现代化经营模式探索(2)完善、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未来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完善和创新,主要包括:如何在自愿原则下发展家庭农场,并让家庭农场成为我国农业的基本组织形式;如何进一步鼓励和支持多种所有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群发展,密切与农户、农民合作社的利益联结关系;如何保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农业生产配套辅助设施时对土地的需要等。第二节

农民及农民增收主要内容一、农民的身份及收入二、农民增收政策及策略一、农民的身份及收入1.我国农民的身份及收入变化2.对我国农民身份及增收政策的反思1.我国农民的身份及收入变化

(1)改革开放前农民的身份及收入变化

1958年,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明确地将城乡居民分为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两种不同户籍,农村人口除了考上大学和参军,以及极少数情况城镇企业面向农村的招工外,几乎不可能向城市迁移。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把农民约束在农村,对农业剩余的过度获取,以及微观效率低下的农业集体化体制,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之间一直保持2.5:1左右的差距。1.我国农民的身份及收入变化

(2)改革开放后农民的身份及收入变化农业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推行,使得农民获得了农业生产的自主权。再加上国家支持和鼓励农民在农村及城镇办企业,进城打工,农民的身份悄然发生了很大改变。农民身份的解放,各种农村生产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提高了这些资源的使用效率,带来了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先缩小后扩大,最近几年保持在3:1左右的水平,仍明显偏大。

2.对我国农民身份及增收政策的反思

(1)对农民身份的反思我国长期以来过大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家执行的一切城市优先的“城镇偏向”政策,以及限制、歧视农民的城乡分割体制和二元户籍制度。实践表明,这种“城镇偏向”的城乡分割体制和二元户籍制度不仅没有效率,对农民也极不公平,必须尽快打破。2.对我国农民身份及增收政策的反思(2)对农民增收政策的反思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所有真正起到实现农民增收的政策,都是围绕对农民身份的解放,以及对农村生产要素的市场化展开的。未来的农民增收政策仍然要以打破城乡分割体制和二元户籍制度为突破点,不断释放改革红利。二、农民增收政策及策略

1.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2.增加农民家庭工资性收入3.增加农民家庭转移性收入4.增加农民家庭财产性收入

1.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

(1)增加农民家庭农业经营性收入从根本上讲,增加农民家庭农业经营性收入无外乎两种思路:扩大农民家庭农业经营规模;降低农产品生产的自然和市场风险。增加农民家庭农业经营性收入除通过改革农村土地制度,确立家庭农场经营体制外。还需要需要政府提供:农产品价格支持、农业生产投入支持、农业保险支持、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直接的收入补贴等措施。1.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

(2)增加农民家庭非农经营收入政府促进农民家庭非农经营收入的政策措施,应主要集中于消除农民家庭非农经营上的各种限制,按照城乡公平原则,给予农民家庭非农经营以公平待遇,消除地方政府和农村基层组织对农民家庭非农经营的制度歧视和非法盘剥。2.增加农民家庭工资性收入

(1)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劳动力和人口向城镇转移我国大约在2004年左右跨越刘易斯拐点,农业中已经不存在绝对剩余劳动力,此后继续进行的农业劳动力转移,是农业中较低劳动生产率的劳动力向较高劳动生产率行业和城镇的转移。未来我国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政策主要是解决已经进城的农民工的就业、及其个人和家属的落户和安居问题,不使其重新回流农村农业。并采取切实措施,促进现有农业劳动力继续向城镇转移。

2.增加农民家庭工资性收入(2)提升农民家庭的人力资本

近年,国家对提升农民家庭的人力资本的投入不断加大,如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全面落实,城乡教育均衡政策和落实措施初步完备,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学费全免、生活费补贴不断增加、困难学生住宿费减免,开展农民免费职业技术培训、高等教育大众化等,农民家庭人力资本提升途径呈现多元化和低费用化特点,但这些支持项目的质量效益尚有待提高。未来农民家庭人力资本提升的重点主要是加强对各类面向农民家庭子女及成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提升这些国家支持项目的效率和资金利用效益。3.增加农民家庭转移性收入(1)增加政府财政性转移支付

各级政府要真正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要求,建立和完善支农政策和资金核准发放体系,从制度上保证支持农业农村资金足额及时到位,发放渠道通畅,形成政府对农民财政性转移支付长期稳定增长机制,消除政府财政性转移支付使用中的腐败现象。3.增加农民家庭转移性收入

(2)开拓其他转移性收入渠道随着国家进一步对外开放和城镇化的继续推进,大量农村人口将移居国外及进城,来自国外及城镇亲友的对农村人口的馈赠将持续增加,再加上农村人口的逐年减少,农村人口人均获得的这类转移性收入会成倍增长,有希望成为未来农民收入中增长最快的部分及最主要的渠道。国家还要通过所得税减免等立法、多种形式的表彰鼓励等办法支持其它个人及组织对农村人口的救助和赞助。4.增加农民家庭财产性收入

(1)开辟农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渠道

通过支持农业及促进农村其它产业发展的政策,严厉打击非法集资、传销、黄赌毒等非法和丑陋现象,引导农民将资金和其他资产投资于实体经济,增加农民家庭金融资产投资收入。

4.增加农民家庭财产性收入(2)盘活农民家庭土地资产通过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允许承包土地的农户将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实行城乡土地同权同价,让农民充分享有土地资产收益;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让农民拥有对其宅基地及附着物的充分处置权和收益权;推进农村征地制度改革,按照土地的实际价值,足额充分地补偿农民。事实证明,只有减少农民才能最终使农民富裕,才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之道。第三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与社会事业发展

主要内容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体制及成效2.对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体制的反思1.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体制及成效

(1)改革开放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体制及成效

改革开放前,国家不仅难以兼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大量抽取农村生产要素,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依靠农村集体投资和农民集资出工来提供。虽然依靠集体化可以有效动员劳动力的体制优势,在农田水利、农村道路和其它需要大量劳动力投入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因为资金缺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仍然难以跟上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的要求。1.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体制及成效

(2)改革开放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体制及成效

改革开放到1998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依然主要靠农村集体投资和农民集资出工来提供,没有了农村集体化体制保证,不要说新建农村基础设施,原有的农田水利设施和农村道路等维护都难,不少农田水利设施和农村道路因不能得到及时维护,出现老化并逐步被废弃的情况。1998年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三中确立的“工业支持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城乡协调发展新思维,使得政府投资的农村学校、文化和卫生设施更新提升工程,政府财政补贴的低产田改造工程、村内道路硬化工程全面展开,政府支农力度大幅度提高,规模空前,农村基础设施得以明显改善。

2.对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体制的反思

基础设施属于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指望由市场主体提供必然导致供给不足和使用效率低下。政府必须担负起自身的责任,切实转变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导向,确立政府财政主导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体意识和角色转变,建立城乡统一的基础设施建设新体制,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措施,加大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才有希望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跟上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跟上农业现代化和国家整体现代化进程。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1.我国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与体制2.对我国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及体制的反思1.我国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与体制

(1)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与体制

在政社合一体制下,农村教育事业实行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指导管理、农村社区提供主要经费和人力投入的体制。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实行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导管理、农村集体与个人相结合、互助互济的合作医疗体制。农村养老保障方面实行农户家庭养老模式,对农村“五保户”,采取农村集体组织提供基本生活救助的保障模式。1.我国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与体制(2)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与体制农村集体经济的瓦解,使原来由农村集体经济保障的农村基础教育陷入困境。2006年6月,《义务教育法》实行,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费和杂费。农村集体经济的解体,造成原有的农村合作医疗体制消亡,农民看病需要完全自费,“看病难”、“看病贵”成为困扰广大农民的难题。直到2010年,我国全面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开放后相当一段时期,农村养老保障建设仍然是空白。2009年,国务院开始在全国实行新农保。新农保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