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届全国新高考历史备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课标要求(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2)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3)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2021届全国新高考历史备考课标要求1.把握一条主线,三个重点
一条主线就是“人”,要把握“人”在各个时期的地位变化,各个时期对“人”的道德素养的追求,各个时期人们为达到对“人”的追求而采取的措施和进行的活动。首先要明确人文精神的内涵和价值,认清和理解人文精神起源、复兴、发展、成熟四个阶段及其所对应的四次思想解放运动;其次要把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与同时期西方政治、经济的发展历程结合起来,分析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推动作用;再次通过四个阶段中重要的典型人物或事件来理解人文主义的精神,特别是理解它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中的伟大意义。
.把握一条主线,三个重点2何谓“人文精神”?人文精神(humanism)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狭义是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张扬人的理性;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现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广义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①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②理性,对真理的追求;③超越性,对生活意义和人生价值的追求。
“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何谓“人文精神”?人文精神(humanism)常译作人文主义3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人文主义的复兴(兴起)人文主义的起源(萌芽)人文主义的发展(成熟)──启蒙运动
(17─18世纪)──古希腊先哲的思想
(前5世纪中叶以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14─17世纪)人文主义的复兴(兴起)人文主义的起源(萌芽)人文主义的发展(4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从“神”到“人”——古希腊人文精神起源从“囚”到“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从“自然人”到“社会人”——启蒙运动从“囚”到“人”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从“神”到“人”——古希腊人文精神5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6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
典型代表:公元前5世纪、雅典。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
典型代表:公元前5世纪、雅典。智者学派7“智者学派”的概念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主题智者学派研究领域
公元前5~前4世纪希腊的一批收徒取酬的职业教师的统称。他们以雅典为中心,周游希腊各地,对青年进行修辞、论辩和演说等知识技能的训练,教授参政治国、处理公共事务的本领。“智者学派”出现的背景A.约公元前7世纪希腊自然哲学产生,它是对自然本身的探讨和解释,标志着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B经济上:发达的工商业,以及繁荣的城邦经济提供物质条件C.政治上:民主政治重视公民的个人价值D文化上:形成思想自由、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文化传统精神。E.地理环境上:海洋文明造就开拓、冒险、平等、诚信的品质。1.智者学派的产生一、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文主义的最初体现智者学派的思想和学说,对自然和“神”的研究转向对人和社会的研究“智者学派”的概念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主题智者学派研8
起初,普罗泰格拉默默无闻。后来他流浪到雅典,埋头沉思了几年,然后,冲出门对人们大喊:“人是万物的尺度。你们与其把时间耗在争论真理上,不如用来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正巧啊,那会儿雅典的老百姓正为战争造成的缺吃少穿愁苦着。而老普的实用主义,恰对众人的心思。人既然是万物的尺度了,那么,咱就不管是非曲直,只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因此,老普一炮走红,四面八方的小青年们,纷纷揣着银子投奔到老普门下求学。老普开始职业教师的生涯。普罗泰格拉轶事起初,普罗泰格拉默默无闻。后来他流浪到雅92、代表人物与主张:(1)代表人物:(2)基本观点:①强调人的价值,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要求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②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道德的兴废都要以人为尺度。③对于社会道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该强求一律。(体现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普罗泰戈拉3、影响:⑴积极性:⑵局限性:①否定神,突出人的价值,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开始。②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①强调人的作用,但忽视了道德作用;②过分强调个人价值,否定了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力,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2、代表人物与主张:(体现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普罗泰戈拉10希腊某思想家曾说:“我们告诉别人时用的信号是语言,而语言并不是给予的东西和存在的东西;所以我们告诉别人的并不是存在的东西,而是语言,语言是异于给予的东西的。”这种思想 (
)A.把人自身当作评判万物和世界的唯一标准B.强调个人主观感受和人们认识的共同性C.重视以道德价值观挽救城邦制度D.表达了人们借助神话解释疑惑的愿望A.希腊某思想家曾说:“我们告诉别人时用的信号是语言,而语言并不11苏格拉底(Σωκράτης,前469年—前399年)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苏格拉底的一生开始于伯里克利统治的雅典黄金时期,结束于雅典的败落时期(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后的三十人僭主集团倒台后的时期)。他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在欧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是追求真理的圣人,几乎与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所占的地位相同。
二、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人文主义的升华)(与智者学派同时代但不属于智者学派)苏格拉底(Σωκράτης,前469年—前399年)是著名的12二、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人文主义的升华)(与智者学派同时代但不属于智者学派)1、背景:(1)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道德。(2)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2、主要思想:(1)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建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2)提出人应该具备美德,美德来自于知识,“知识就是美德”(3)提出善是人内在灵魂,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4)政治思想:支持寡头政治,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二、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人文主义的升华)(与智者学派132021届全国新高考历史备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课件14隐士与熊的故事
熊和隐士成了好朋友。熊看到有苍蝇来打扰隐士睡觉,很生气。它抱起一块大石头砸向落在隐士额角上的苍蝇。苍蝇飞跑了,隐士的脑袋也成了两半。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
克雷洛夫评论道:“殷勤过分的蠢才比任何敌人还要危险。”
没有人自愿做恶,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没有知识,甚至无法去-------认识你自己;知识来源于教育-------知识就是道德(或道德就是知识,或知德合一)隐士与熊的故事熊和隐士成了好朋友。熊看到有苍蝇15苏格拉底之死罪名:不敬神和败坏青年最后留下的遗言是:克力同,我欠了阿斯克勒庇俄斯一只鸡,记得替我还上这笔债。体现了遵守法律,捍卫思想自由和人格尊严等人文精神他对人性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重要表现,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3、影响:苏格拉底之死罪名:不敬神和败坏青年最后留下的遗言16苏格拉底和智者思想有何异同?①都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②都否认绝对权威。强调人的价值,注重人、人性,体现人文主义精神①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个人的作用,忽视社会道德,追求功利;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道德对人的作用,认为美德即知识,认为人生的最高目标是追求正义和真理。②智者学派主张民主政治,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主张有知识、有道德的少数人治国,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不同点:
相同点:苏格拉底和智者思想有何异同?①都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17Plato(427-347B.C.)柏拉图(前427—前347),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唯心论哲学家和思想家,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使唯心论哲学体系化的人。其著作和思想对后世产生十分重要影响。三、人文主义的进一步发展Plato(427-347B.C.)柏拉图(前427—18《理想国》第一等级:“贤哲”,具有智慧的品德,国家的统治者第二等级:武士,具有勇敢的品德,国家的捍卫者第三等级:农民、手工业者,具有节制的品德,国家的劳动者和供养者《理想国》第一等级:“贤哲”,具有智慧的品德,国家的统治者19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柏拉图的学生。曾就学于雅典,学业精进,后来被马其顿国王腓力一世聘为太子亚历山大的教师。数年后,他回雅典开办学校,边教学边著述。他的著作丰富,内容广泛,大多已经散失,现存47部著作。他解剖过50多种动物,开辟了动物学的新领域。他最大的哲学贡献在于创立了逻辑学。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古希腊哲学20亚里士多德部分著作(中文单行本书影)
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
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不知自己的过失是最大的痛苦。
学问是富贵者的装饰,贫困者的避难所,老年人的粮食。
——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部分著作(中文单行本书影)
优秀不是一种行21
亚里士多德伸出右手,手掌向下,好象在说明:现实世界才是他的研究课题。
柏拉图则右手手指向上,表示一切均源于神灵的启示。这两个对立的手势,表达了他们思想上的原则分歧。
“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伸出右手,手掌向下,好象在说明:现实世界22三、人文主义的进一步发展1、柏拉图:关注:人类社会;作品:《理想国》;主张:①关注人类社会,鼓励人们独立思考;②认为理念是万物的本原(唯心)③根据智慧品德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影响:鼓励人们独立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亚里士多德: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张:①真理高于一切。②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③以科学调查的方式研究自然界。影响:最博学的人,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真理高于一切)贡献:最大的哲学贡献在于创立了逻辑学。三、人文主义的进一步发展1、柏拉图:2、亚里士多德:23古希腊先哲从客观实际出发,上观宇宙,俯察人生,思考的范围几乎包括哲学史上所有重大命题。他们强调人的价值,崇尚知识与智慧,追求真理,闪耀着理性探索精神的光芒,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智者学派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充分肯定人的尊严和权威。苏格拉底关注人的伦理道德,提出“美德即知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古希腊先哲从客观实际出发,上观宇宙,俯察人生,思考的范围几乎24小结:重
要
主
张普罗泰格拉强调人的价值,肯定人的感觉,否定神的意志,树立人的尊严。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反对迷信,强调自由,不强求道德一律。苏格拉底“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柏拉图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理想国”学说)亚里士多德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是: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相同都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都否定神的意志,强调人的价值不同苏格拉底:智者学派:强调人的感性(自由),忽视道德强调人的理性(美德),重视教育小结:重要主张普罗泰格拉强调人25对点训练1马克思称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是“智慧的化身”。这主要是指他(
)A.首先对客观世界进行哲学思考B.强调个人利益,创立诡辩学派C.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D.开始了对人本身的哲学认识解析:选D。本题结合苏格拉底的贡献进行分析。A和苏格拉底无任何关系;B、C是智者学派的贡献;苏格拉底重视对人本身的研究,将对人本身的研究引入哲学领域。对点训练1马克思称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是“智慧的化26古希腊和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有何异同点?相同点:①都处于思想活跃期,出现不同思想流派;②都开始将“人以及社会”作为主要研究课题。不同点:①内容方面: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作用价值,人是观察社会人生、世界的主体;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总之,提倡人文思想。中国既有儒家的“仁政”;墨家的“兼爱”、“非攻”、“尚同”;道家的“道法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法家的君主专制。②关注问题的角度:古希腊关注人的发展、作用、价值,具有哲学理性;“诸子百家”关注社会问题的解决,具有实用性。古希腊和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有何异同点?27
评价思想观点及特点时代特征古希腊苏格拉底中国孔子
人物项目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铁农具牛耕出现,井田制瓦解;思想界“百家争鸣”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公民地位提高;奴隶制经济繁荣;早期人文思想出现“仁”、“礼”;重点强调人的道德修养,注重人的社会性“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知识即美德、认识你自己;重点强调人的独立和精神修养其创立的儒家思想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其博大的精神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他被尊为圣人他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对探索知识和自由的理性精神对西方哲学产生深远影响以孔子、苏格拉底为例简要比较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中西文明?相同点:不同点:
1.都关注人,人与社会,因此都具有早期人文主义色彩。2.都强调道德的力量与作用。都重视教育的作用,注意道德的教化与培养1孔子
从君主统治出发,根本上是压制了人的个性发展。苏格拉底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责任,有利于个性发展,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2苏格拉底关注人的发展、作用、价值,具有哲学理性;孔子关注社会问题的解决,具有实用性。思想观点及特点古希腊苏格拉底中国孔子人物诸侯争霸,分封制28孔子、柏拉图分别是屹立于东西的两位思想文化巨人,其思想虽然都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但明显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4分)(1)孔子和柏拉图力图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主张各是什么?(2)为保障和谐状态的实现,两者治国主张有何不同?又有何相同的本质特征?(3)两者的观点在当时为什么都无法实现?对此你有何认识(1)孔子:”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仁”、“仁爱”调解与和谐人际关系;主张以德以“礼和礼治理社会;提出“中庸思想”,主张和而不同,保持矛盾对立面的和谐。(任意二点2分)柏拉图:提出理想国家的设想,由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三个阶级的人构成,三个阶级各具其德,各守其位,国家必然处于和谐状态。(2分)(2)异:孔子主张“贤者治国”侧重伦理道德。(1分)
柏拉图主张“哲学王”治国,侧重于理性。(1分)同:都重视统治者的个人素质,突出“人治”。(2分)(3)孔子的“礼”、“仁”治国思想,与战乱纷争年代统治者的需求相距甚远,必然遭到统治者的冷落。(2分)柏拉图过于理想化,带有一定的空想性,很难实现。(2分)认识:理想、追求要切合实际,符合社会发展水平和国家实际情况,否则就是空想无法实现。(2分)孔子、柏拉图分别是屹立于东西的两位思想文化巨人,其思想虽然都29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知道: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课程目标]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知道:但丁、彼特拉克30.把握一条主线,三个重点
一条主线就是“人”,要把握“人”在各个时期的地位变化,各个时期对“人”的道德素养的追求,各个时期人们为达到对“人”的追求而采取的措施和进行的活动。首先要明确人文精神的内涵和价值,认清和理解人文精神起源、复兴、发展、成熟四个阶段及其所对应的四次思想解放运动;其次要把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与同时期西方政治、经济的发展历程结合起来,分析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推动作用;再次通过四个阶段中重要的典型人物或事件来理解人文主义的精神,特别是理解它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中的伟大意义。
.把握一条主线,三个重点31何谓“人文精神”?人文精神(humanism)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狭义是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张扬人的理性;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现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广义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①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②理性,对真理的追求;③超越性,对生活意义和人生价值的追求。
“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何谓“人文精神”?人文精神(humanism)常译作人文主义32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从“神”到“人”——古希腊人文精神起源从“囚”到“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从“自然人”到“社会人”——启蒙运动从“囚”到“人”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从“神”到“人”——古希腊人文精神33中世纪——人文精神的失落中世纪——人文精神的失落34一千年的精神黑暗
中世纪(约476年—1453年),政教合一。教会极端蔑视人性,认为人生下来就是有罪的(原罪说),肮脏的,下贱的。人的一生就是为赎罪而活着,除此以外没有任何意义。人性受到极大的压抑,人甚至是没有资格被表现的。在中世纪,艺术是被用来歌颂神的。一千年的精神黑暗中世纪(约476年—1453年),政教35在基督教的精神统治下,欧洲几乎成了文化的沙漠。
“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恩格斯
夏特尔大教堂雕塑雕塑安东尼.奥索神学的各种传统观念占据统治地位尘世服从天国今生服从来世君权服从教权哲学服从神学理性服从信仰表现宗教神学以神
为中心禁欲
和来世等级
观念蒙昧
主义在基督教的精神统治下,欧洲几乎成了文化的沙漠。“中世纪只36古希腊的智者以人的眼光去考察一切,也就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揭开了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知德合一”,重视人的理性,是人文精神的升华文艺复兴之人文主义,即形成了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反宗教迷信和神学的专制统治并提出资产阶级要求的一个思想体系,是人文精神的复苏、发展宗教改革蔑视权威,信仰自由使人文主义平民化启蒙运动之理性主义,即是希望通过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保护个人的利益和各种权利使人文精神得到进一步发展并走向成熟,追求人本身的彻底解放(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古希腊的智者以人的眼光去考察一切,也就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揭开了人文精神的起源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知德合一”,重视人的理性,是人文精神的升华
文艺复兴之人文主义,即形成了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反宗教迷信和神学的专制统治并提出资产阶级要求的一个思想体系,是人文精神的复苏、发展
宗教改革蔑视权威,信仰自主使人文主义平民化
启蒙运动之理性主义,即是希望通过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保护个人的利益和各种权利使人文精神得到进一步发展并走向成熟,追求人本身的彻底解放(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古希腊的智者以人的眼光去考察一切,也就是“人是万37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和半睡眠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布克哈特“纱幕”指的是中世纪的神学世界观。“烟消云散”指的是神学世界观的束缚被冲破,人和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布克哈38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39材料一:基督教会在意识形态领域取得了支配地位,垄断了西欧的文化教育……神学否定人生,否定现实,提倡禁欲主义,认为人生来是有罪的。人只有求助于教会,用忏悔、祈祷求得上帝的恩泽,忠顺地听从上帝的摆布,弃绝现实的物质享受,克制欲念,死后才能进天堂。人本身是鄙贱的,把一切寄托于来世。人是神的附属,为信仰而生活。材料二:14、15世纪的意大利具有不可多得的人才优势……丰厚的文化遗产也是文艺复兴产生的重要条件。意大利是古罗马的故乡,境内保留许多古罗马的建筑遗址和典籍。拜占庭(东罗马)帝国灭亡后,深通古希腊文化的学者和大量典籍流入意大利,研究和鉴赏古希腊、罗马文化,在意大利蔚然成风。材料三:(中国的)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廉价的纸张很快取代了欧洲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和小牛皮,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欧洲人还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促进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一、探源文艺复兴【问题探究】材料一:基督教会在意识形态领域取得了支配地位,垄断了西欧的文40一、文艺复兴——人性的复苏(1)经济基础:(2)阶级基础:(3)文化环境:(4)思想:(5)外因: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城市);新兴资产阶级形成,要求摆脱教会和神学束缚,维护自身利益;意大利的文化遗存与人才结构,是文艺复兴兴起的重要条件教会神学禁锢人们的思想,是文艺复兴兴起的直接原因造纸术和印刷术传入欧洲,极大地便利了文化的传播(根本原因)1、兴起的背景2、含义和实质:(1)含义: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动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恩格斯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岀来(2)实质:文艺复兴是新生资产阶级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来反对封建神学的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是希腊智者运动以来欧洲出现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矛头:基督教神学【问题探究】一、文艺复兴——人性的复苏(1)经济基础:(2)阶级基础:(413、核心:人文主义
基本含义:以人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现世的幸福和享乐;倡导个性解放;崇尚科学与理性。乐观进取的精神。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宗教神学以神
为中心禁欲
和来世等级
观念蒙昧
主义人文主义以人
为中心现世
的享受自由
平等理性
和科学4、历程:从14~15C.意大利传播到16C欧洲其他国家;从文学艺术到自然科学等多领域——西欧诸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二、感受文艺复兴【疑难剖析】-------------表现为“人的发现”和“科学的发现”;3、核心:人文主义基本含义:以人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42二、感受文艺复兴你留在这里吧,因为你受的刑罚是公正的,……因为你的贪婪使世界陷于悲惨,把好人蹂躏,把恶人提升。……你们把金银比作你们的上帝,你们和偶像崇拜者有什么不同?
但丁《神曲》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1、文学领域“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二、感受文艺复兴你留在这里吧,但丁《神曲》抨击教43
一位父亲丧妻后带着两岁的儿子远离城市,住在偏僻的山上皈依天主教。父亲一直不让儿子接触世俗的事物。儿子十八岁时,父亲第一次带他去佛罗伦萨城,儿子见到了皇宫、街道、车马等许多新鲜的事物。前面走来了一群美丽的姑娘,儿子问:“这是什么?”父亲怕儿子起邪念,骗到:“它们叫绿鹅,是祸水,不可接近”。儿子默然,走了很久冷不丁的说:“父亲,如果你爱我的话,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家吧,它们是多么美丽可爱啊!”抨击教会的禁欲思想,主张顺从人的天性。薄伽丘《十日谈》(1)、文学领域一位父亲丧妻后带着两岁的儿子远离城市,住在偏僻的山上44
此刻万籁俱寂夜莺在婉转而悲切地啼鸣满脑子甜蜜的幻想我过去曾经爱过一个生命
──彼特拉克的诗二、感受文艺复兴以个人幸福为中心的爱情观;“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歌集》(1)、文学领域此刻万籁俱寂二、感受文艺复兴以个人幸福为中心的爱情45“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优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热情讴歌人的伟大和高贵二、感受文艺复兴莎士比亚(英国)(1)、文学领域“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465、主要成就①14世纪意大利:“文学三杰”:薄伽丘、但丁和彼特拉克为欧洲近代短篇小说开了先河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十日谈》薄伽丘人文主义之父提出“人的学问”对抗“神的学问”《歌集》彼特拉克早期文艺复兴的先驱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神曲》但丁最早地位内容代表作品代表人物时期(1)文学领域:(2)艺术领域:
(3)自然科学:
“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②16世纪英国: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等悲剧和喜剧作品(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5、主要成就①14世纪意大利:“文学三杰”:薄伽丘、但丁和彼47达·芬奇《蒙娜丽莎》你悲哀吗?这微笑就变成感伤的。你快乐吗?她的口角似乎在牵动,笑容在扩大。
---傅雷对现实生活和现实生活中人和人性的肯定。二、感受文艺复兴2、艺术领域-绘画达·芬奇《蒙娜丽莎》你悲哀吗?对现实生活和现实生活中人和人性48米开朗琪罗自画像代表作《大卫》(局部)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MichelangeloBounaroti,1475-156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米开朗琪罗自画像代表作《大卫》(局部)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49拉斐尔《西斯廷圣母》中世纪的《圣母与圣子》比较两幅画面有什么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对宗教持什么态度?二、感受文艺复兴2、艺术领域-绘画拉斐尔《西斯廷圣母》中世纪的《圣母与圣子》比较两幅画面有什么50请你就此谈谈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对宗教持什么态度?一方面认识并揭露了教会的腐朽、罪恶,反对教会神学思想对人性的束缚。另一方面仍信仰天主教,对教会势力抱和解态度。热衷于通过宗教题材的绘画来展现人性的美,表达一种世俗化、人性化的理想追求。
请你就此谈谈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对宗教持什么态度?一方515、主要成就①14世纪意大利:“文学三杰”:薄伽丘、但丁和彼特拉克为欧洲近代短篇小说开了先河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十日谈》薄伽丘人文主义之父提出“人的学问”对抗“神的学问”《歌集》彼特拉克早期文艺复兴的先驱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神曲》但丁最早地位内容代表作品代表人物时期②16世纪英国: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等悲剧和喜剧作品(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美术三杰”: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和达·芬奇。(1)文学领域:(2)艺术领域:
(3)自然科学:
“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5、主要成就①14世纪意大利:“文学三杰”:薄伽丘、但丁和彼52文艺复兴美术三杰在艺术题材、思想主题及艺术特色三方面各有什么共性?提示:①题材:都以宗教为题材;②思想主题:提倡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③艺术特色:现实主义和写实主义。文艺复兴美术三杰在艺术题材、思想主题及艺术特色三方面各有什么53文艺复兴时期科学的发展
近代自然科学是以天文学的革命为开端的。①哥白尼:太阳中心说②开普勒:行星沿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③伽利略:自制天文望远镜进行天文观察④布鲁诺:宇宙无中心二、感受文艺复兴重视科学实验,追求知识。3、科学领域文艺复兴时期科学的发展近代自然科学是以天文学的革命为545、主要成就①14世纪意大利:“文学三杰”:薄伽丘、但丁和彼特拉克为欧洲近代短篇小说开了先河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十日谈》薄伽丘人文主义之父提出“人的学问”对抗“神的学问”《歌集》彼特拉克早期文艺复兴的先驱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神曲》但丁最早地位内容代表作品代表人物时期②16世纪英国: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等悲剧和喜剧作品(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美术三杰”: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和达·芬奇。(1)文学领域:(2)艺术领域:
(3)自然科学:
天文学革命——波兰哥白尼、德意志开普勒、意大利伽利略和布鲁诺。
“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二、感受文艺复兴5、主要成就①14世纪意大利:“文学三杰”:薄伽丘、但丁和彼55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影响有哪些?三、感悟文艺复兴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影响有哪些?三、感悟文艺复兴56
材料1: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幕纱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瑞士〕雅·布克哈特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冲破基督教神学桎梏,是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三、感悟文艺复兴材料1: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57材料2:
“在人文主义的伟大思想光辉和永恒艺术魅力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失了。”因为文艺复兴期间人文主义者的启发,欧洲随之而来的是商业革命、宗教改革、政治革命,并且开创了一个理性的时代,世界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恩格斯
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精神动力,推动了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三、感悟文艺复兴材料2: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精神动力,推动了宗教改革、三、感58材料3:
欧洲的“文艺复兴”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恩格斯众多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三、感悟文艺复兴材料3:众多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三、感悟文艺59哥白尼《天体运行论》
(1543年初版)
“自然科学借以宣布其独立的革命行动,便是哥白尼那本不朽著作的出版,他用这本书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科学的发展从此便大踏步前进。”——恩格斯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材料4:三、感悟文艺复兴哥白尼《天体运行论》
(1543年初版)“自然科学借以60⑴性质:⑵积极方面:⑶局限方面:6、评价: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
①思想: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人类思想解放,为资本主义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②文学艺术:产生了文化巨人和不朽名著;③自然科学:人文主义提倡科学、注重实践,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④对当时及后世影响: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推动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兴起;①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个人私欲的膨胀和社会混乱;②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③没有完全否定王权、教权、没有合理的改变现实社会的方案④它把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特性看作全人类普遍的人性,掩盖了资产阶级和人民的对立。三、感悟文艺复兴⑴性质:6、评价: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61文艺复兴发现了“人”,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的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新时代的到来开辟了道路。此后,新航路开辟发现了“世界”,宗教改革将宗教世俗化、大众化。小结文艺复兴与新航路开辟、宗教改革共同推动了欧洲的社会转型。小结文艺复兴与新航路开辟、宗教改革共同推动了62二、宗教改革——与上帝直接对话教皇出售“赎罪券”,激起愤慨。(导火线)文艺复兴宣扬人文主义,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德意志是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激化了社会矛盾。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罗马天主教的束缚。⑴历史原因:⑵政治原因:⑶经济原因:⑷直接原因:(根本原因)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1.背景:
2.开始标志:
二、宗教改革——与上帝直接对话教皇出售“赎罪券”,激起愤慨。63维腾堡教堂路德张贴《九十五条论纲》维腾堡教堂路德张贴《九十五条论纲》64
只要买赎罪券的钱币落入钱柜叮当一响,买主挂记的那个罪人的灵魂会立刻从炼狱直飞天堂。
谁若杀害了父母、兄弟、姐妹、妻子或其他任何一个亲属,只要交纳5—7枚金币,便可洗清罪恶了。赎罪券价目表摘录
第28条很显然,当钱币投入钱柜叮当作响的时候,增加的只是利益心和贪欲心。售卖赎罪券买赎罪券得救
第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被赦罪或免罪。《九十五条论纲》节选赎罪券对得救无用只要买赎罪券的钱币落入钱柜叮当一响65如何“称义”?
马丁·路德主张:得救要靠信仰和《圣经》。
天主教会宣称:得救要靠善功和教士。天主教会主张上帝善功教会教徒因行称义路德主张上帝教徒《圣经》信仰因信称义如何“称义”?马丁·路德主张:得救要靠信仰和《圣经》。66教皇的敕令被投入火堆卡诺莎之辱教皇的敕令卡诺莎之辱67(1)信仰耶稣就可得救(核心),《圣经》高于教会和教皇;(因信称义)(3)简化宗教仪式(2)每个基督徒都可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4)君主的权力高于教士甚至教皇这实际上否认了教皇和教会的权威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建立“廉价教会”的要求提高自身社会地位、追求平等、积累资本打破教会一统天下的局面,激发西欧国家的民族意识,得到封建诸侯支持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推动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3.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1)信仰耶稣就可得救(核心),《圣经》高于教会和教皇;(因681.马丁·路德主张的“只要有信仰,即可获得救赎”的核心是(
)A.宗教个人主义B.要求个人信仰自由C.拒绝承认基督教D.强调信徒间的平等解析:A
该题考查学生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主张的认识。“因信称义”承认个人具有直接同上帝交流的信仰力量,以摆脱教皇和教会的控制,其核心是强调宗教个人主义。“因信称义”强调的是个人信仰不受教皇和教会的控制,与个人信仰自由还有很大的差距;马丁·路德反对的是教皇和教会的控制,主张进行宗教改革,但不反对基督教;该主张不涉及信徒间的关系,不能推测该主张强调信徒间的平等。课堂检测1.马丁·路德主张的“只要有信仰,即可获得救赎”的核心是(69(2010年皖北测试)马丁·路德说:“男人必须要娶一个女人,女人必须要嫁一个男人,这是自然的事……将婚姻作为圣事不仅毫无《圣经》上的依据,而且正是这种赞扬婚姻的教义把婚姻变成一场闹剧。”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A.倡导男女平等B.否定宗教信仰C.宣扬《圣经》精神D.否定教皇地位解析:D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可以看出,马丁·路德反对把婚姻作为圣事,而且认为这是《圣经》上没有的,可见,马丁·路德反对的是教皇及其制定的教阶制度及仪式。从材料中看不出倡导男女平等和宣扬《圣经》精神。课堂检测课堂检测70一位法国思想家说:“《圣经》上声称,妇女触犯上帝遭到惩罚,所以分娩时必遭痛苦。但是,母猪生崽的时候也无一个不痛,不知道它们为何事也得罪了上帝呢?”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主张是(
)A.虔诚信仰上帝B.反对盲目信仰C.实行三权分立D.要求妇女解放一位法国思想家说:“《圣经》上声称,妇女触犯上帝遭到惩罚,所71解析:选B。解答本题首先要对材料进行分析,其次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母猪生崽的时候也无一个不痛,不知道它们为何事也得罪了上帝呢”,这位思想家用典型的事例反驳了《圣经》,从中可以看出他的主张是反对盲目信仰。解析:选B。解答本题首先要对材料进行分析,其次从材料中提取有72尝试命题4
(2011年福建厦门一中模拟)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独禁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你可以找到古代东西方社会这一做法的论据是(
)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D.因信称义,致良知解析:选C。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主流社会思潮的核心是人文主义;程朱理学主张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要“存天理,灭人欲”。尝试命题4(2011年福建厦门一中模拟)有人说:“古代西方73宗教改革运动兴起,从德意志到欧洲其他地区,新教教派出现形成。(路德教派、加尔文教派、英国国教)(注意: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反映的是新兴资产阶级或民族国家的利益。)西欧早期资产阶级以宗教为外衣反对罗马天主教会和封建统治的一场政治运动,使人文主义思想得以进一步弘扬,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4.结果:
5、性质:6、影响:⑴政治:①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②加强了新兴民族国家的力量,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⑵经济:没收了教会的大量土地和财产,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原始资本;⑶文化: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⑷思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蔑视教会的权威,主张信仰自主);为启蒙运动作了思想准备。宗教改革运动兴起,从德意志到欧洲其他地区,新教教派出现形成。741、安东尼·阿巴拉斯在《西方自由主义的兴衰》一书中称:宗教改革对于西方现代性的形成是如此举足轻重,以至于有人说“自由主义从根本上说就是新教减去上帝。”对此话本意的理解,最恰当的是(
)A.强调宗教改革重要B.新教已符合西方的现代性原则C.宗教改革已使人们形成了自由主义观念D.宗教改革为启蒙运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解析:D
“自由主义”属于启蒙运动的主张,而“新教”属于宗教改革的内容,根据材料中二者之间的关系判断正确答案为D。课堂检测1、安东尼·阿巴拉斯在《西方自由主义的兴衰》一书中称:宗教改752.(2011·上海高考)中世纪的一位教皇把他的母校巴黎大学称作“为整个世界烤制面包的烤炉”,这一比喻的含义是希望母校 (
)A.开展世俗教育B.成为传播神学的中心C.自由探讨真理D.多出学术研究的成果解析:解题的关键在于看清题目要求,抓住关键词“教皇”,故其愿望应是传播神学。而A项开展世俗教育、C项自由探讨真理和D项多出学术研究的成果都是近代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后兴起的,与神学思想不符。答案:B2.(2011·上海高考)中世纪的一位教皇把他的母校巴黎763、【探究讨论】材料一罗马教会为树立教皇的绝对权威,宣扬“因行称义”,即依靠以教皇为首的教阶制度和复杂的圣礼才能得救。马丁·路德强调“因信称义”的学说,主张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能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员。材料二路德始写小册子,包括《致德意志贵族公开书》《教会被掳巴比伦》和《基督徒的自由》……这事之后,使得教皇大怒!——《马丁·路德》3、【探究讨论】77请分析:(1)马丁·路德的主张是什么?否定了罗马教会的什么主张?提示:①因信称义;②因行称义。(2)罗马教会和马丁·路德的主张有何异同?提示:①同:都信仰上帝,都宣扬灵魂救赎。②异:a.途径不同:前者是要按照教会规定的行为,按教皇的命令去做才能得救;后者主张只要虔诚地信仰上帝,就能够赎罪,而不用靠教会、教职人员和繁琐的圣功。b.实质不同:前者本质上是要维护教皇的权威,后者否定了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请分析:78(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引起“教皇大怒”的原因有哪些。提示:路德的活动在政治上挑战了天主教会的权威,在经济上损害了教会在德意志的利益,在信仰上动摇了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4)结合马丁·路德的思想,分析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的含义。提示: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提倡人的个性解放,使人从罗马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引起“教皇大怒”的原因有哪些79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点——(1)相同点:①社会背景相同:两者都是在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兴起的背景下出现的。②矛头指向相同:两者都将斗争矛头指向封建教会。(天主教神学和天主教会)③性质相同:两者都是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都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④两者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的是古典文化,马丁•路德借助了《圣经》中的原始教义。⑤两个运动在与统治者的关系上也是相似的:人文主义者需要教皇、国王、贵族和富商的庇护;宗教改革得到了封建诸侯的保护。⑥结果相同: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近代文化的繁荣。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点——80(2)不同点:①形式不同: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在“复兴”古典文化的形式下,宣扬资产阶级世界观;宗教改革是新兴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的一场反封建的政治运动。②范围不同:文艺复兴首先从意大利开始,主要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开展和进行;宗教改革首先从德意志开始,它是一场社会各阶层都参加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③在人的问题上,前者认为人是伟大的,而后者却强调神的伟大、人的渺小,一切以神为中心。④宗教的问题上文艺复兴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还是对教会势力抱着和解的态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而宗教改革各种新教派几乎都以另一个权威来取代教皇的权威。⑤作用不同:文艺复兴把人们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宗教改革使人们进一步摆脱了天主教会的思想禁锢,在改革过程中产生的新教思想还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2)不同点:④宗教的问题上文艺复兴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81联系(1)文艺复兴是宗教改革的理论准备,没有文艺复兴对封建神学世界观的冲击,就不会有资产阶级反封建的实际行动.联系82(2)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的实践和深化,它集中反对罗马天主教会,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使宗教自由逐渐盛行,为进一步解放人们思想,促进近代文化的繁荣提供了一个更加有利的社会环境。(2)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的实践和深化,它集中反对罗马天主教会83西方人文主义精神内涵:文艺复兴时期:批判宗教神学世界观,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宗教改革时期:宗教改革家用人文主义宗教观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否定了教皇的绝对权威,使人们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人文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弘扬。西方人文主义精神内涵:84中世纪时期人实际上是“囚”,过渡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们冲破宗教思想的束缚,追求“以人为本”,但这一时期片面强调了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使人的自然属性得到极大体现,好比“人”的那一撇,那一捺又代表了什么呢?【课堂延伸】中世纪时期人实际上是“囚”,过渡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85启蒙运动第7课课程标准:
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启蒙运动第7课课程标准: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86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从“神”到“人”——古希腊人文精神起源从“自然人”到“社会人”——启蒙运动
从“自然人”到“社会人”
——启蒙运动从“囚”到“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从“神”到“人”——古希腊人文精神87解题:文艺复兴(人性):使人类从神学的束缚下解脱出来启蒙运动(人权):使人类从神权、封建王权中解放出来
启蒙(enlighten)
—
—“启蒙”就是开启智慧,通过教育和宣传,把人们从愚昧、落后、黑暗的封建社会中解放出来,使人们摆脱教会散布的迷信和偏见,从而为争取自由和平等去斗争。启蒙运动(enlightenment)
—
—在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掀起的一场反封建专制、反教会权威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解题:文艺复兴(人性):使人类从神学的束缚下解脱出来88本课探究:探究一:探寻启蒙之源:
1、运动兴起的背景;2、运动的内容和核心
3、为什么启蒙运动首先在英国出现,而高潮确出现在法国?(联系英、法两国当时社会状况)探究二:感受理性之光:简述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等思想家的主要观点。探究三:品味启蒙之果
1、启蒙运动的影响2、比较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本课探究:探究一:探寻启蒙之源:89探寻启蒙之源启蒙运动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兴起的呢?
学法指导: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经济条件、生产和所有制的形式是历史的根源所在。”
探寻启蒙之源启蒙运动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兴起的呢?学法指导:一90合作探究:探寻启蒙之源材料二:17—18世纪的法国专制制度达到顶峰。社会成员被分成三个等级,教士和贵族属于第一、二等级,是统治阶级,拥有政治经济特权;其他人是第三等级,是被统治阶级。新兴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处于被压制地位,他们与封建统治和天主教会矛盾日益尖锐。材料一: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到17、18世纪西欧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握有雄厚的经济力量。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材料三:在人文主义伟大思想光辉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失了。”因为人文主义者的启发,开创了一个理性的时代……欧洲宗教改革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为西欧社会的思想解放奠定了基础。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材料四:16世纪哥白尼的日心说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17、18世纪,自然科学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启蒙思想提供了锐利武器。科技:自然科学发展,提供了锐利的武器政治: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根本原因)合作探究:探寻启蒙之源材料二:17—18世纪91内容专制王权宗教神权贵族特权愚昧迷信
民主
自由
平等
科学探究问题2.启蒙运动的内容和核心是什么?追求反对核心——理性探寻启蒙之源探寻启蒙之源所谓理性,是指人运用思维才智,借助于清晰的概念和正确的逻辑推理,并依靠观察、实验、分析、比较、综合、检验等规范、系统的方法,去认识、理解和把握宇宙自然、人类社会以及人自身的思维能力与思维活动的过程。-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下册内容民主自由平等科92【归纳概括】启蒙运动所宣扬的理性学说项目含义目的本质地位内容人的思考、判断保障人的自然权利资产阶级民主、科学启蒙运动的旗帜方法人的思考——怎样思考(科学)——思考什么(人的权利)理性学说是对人文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启蒙运动的理论基础。【归纳概括】启蒙运动所宣扬的理性学说项目含义目的本质地位内93启蒙思想家的政治学说集中宣传人权与法制的观点:2021届全国新高考历史备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课件94启蒙运动为什么会首先在英国出现,而运动的高潮却发生在法国呢?3、启蒙运动是如何发展的?首先发生在英国,然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在法国发展到高潮。启蒙运动为什么会首先在英国出现,而运动的高潮却发生在95
国家不是根据神的意志,而是通过社会契约创造的;反对君权神授,但不反对君主专制。在国家政权形式上提出分权学说:立法权(议会掌握)、行政权和对外权(君主掌握)
霍布斯原因: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最发达,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启蒙思想由此产生了。洛克国家不是根据神的意志,霍原因: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最发达96法国成为启蒙运动高潮的原因阶级基础:
社会基础:科学依据:理论实践经验:
18世纪的法国资本主义的工场手工业发展程度较高,新兴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
法国的专制制度达到顶峰,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矛盾尖锐.社会矛盾激化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近代科学的兴起法国成为启蒙运动高潮的原因阶级基础:18世纪的法国资本主97时间地点领域核心内容斗争矛头性质主要思想家(三)启蒙运动的概况17世纪开始,18世纪达到高潮源于英国,中心在法国,波及全欧,影响全世界首先在思想,后发展到政治理性主义(即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①旗帜:用理性主义批判封建主义②对象: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③目标:追求民主、自由、平等、科学、法治构建资本主义理性王国封建制度及天主教会是资级掀起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解放运动英:霍布斯、洛克、法: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时间地点领域核心内容斗争矛头性质主要思想家(三)启蒙运动的概98第二环节:感受理性之光探究二:简述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等思想家的主要观点。第二环节:感受理性之光探究二:简述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99材料一:“教皇是‘魔鬼一样的骗子’,是‘两足禽兽’,教士和主教是‘卑鄙的流氓’。”“天主教的历史就是反人类的犯罪史,是人类理性的敌人,历史前进的障碍,‘罪恶的根源’。”材料二: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伏尔泰语录》“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保卫你说话的权利。”“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上述材料反映了伏尔泰的什么思想主张?材料一:“教皇是‘魔鬼一样的骗子’,是‘两足禽兽’,教士和主100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要防止滥用权力,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孟德斯鸠(法)1689-1755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则一切便都完了。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论法的精神》材料反映了孟德斯鸠的什么思想主张?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要防止101卢梭:出身钟表匠世家,从小浪迹天涯,先后作过仆人、学徒、商店伙计和抄写员。同情民众疾苦,不满特权阶级的专横,对人间严重不平等现象极为愤慨,他用自己的笔同特权社会抗争,其代表作为《社会契约论》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1794年4月14日,巴黎国民公会在巴黎颁布一项法令,将卢梭的遗骸迁入先贤祠。仪式于10月9日、10日和11日举行,卢梭的遗骨由大队的送葬人群护送,在《乡村卜师》的乐曲声中被送进了先贤祠。
卢梭:出身钟表匠世家,从小浪迹天涯,先后作过仆人、学徒、商店102卢梭的思想
从这几则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卢梭的那些主张?(1)天赋人权(2)社会契约论(3)人民主权(人民有权推翻统治者)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和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们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利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卢梭卢梭的思想从这几则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卢梭的那些103“人,实际上一切有理性者。人所以存在,是由于自身是个目的,并不是只供这个或那个意志任意利用的工具。在他的一切行为上,总要把人当作目的。”——康德:《伦理学的形而上学的基本原理》康德(德)
1724—1804结合教材归纳康德的主要观点:1、启蒙运动的核心是人的理性判断;2、强调人的重要性,人不是工具;3、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是人生来就有的权利,;4、人要自律,自由平等只能在法律范围之内。“人,实际上一切有理性者。人所以存在,是由于自身是个目的,并104国家代表作品观点影响高潮:法国伏尔泰《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其思想多18世纪的欧洲产生巨大影响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与法的理论基础卢梭《社会契约论》
是最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扩展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对启蒙运动进行总结,其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1)猛烈抨击天主教会(2)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君主立宪(3)天赋人权,人生而自由平等(4)法律以人性为出发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三权分立/制约平衡(发展了洛克的分权学说)(2)法律是理性体现(3)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1)天赋人权(2)人民主权(3)社会契约论(4)人类不平等根源是财产私有①独立思考,理性判断②人非工具③主权在民④平等自由,也要自律国家代表作品观点影响高潮:法国伏尔泰《哲学通信》105卢梭的观点比伏尔泰与孟德斯鸠的观点有何进步之处?原因是什么?①伏尔泰、孟德斯鸠都极力赞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卢则反对君主制,强调人民主权,主张建立民主共和的政治制度,更激进更革命。②卢梭认为人类不平等根源是财产私有,当人们还在为建立资本主义社会而努力的时候,卢梭已经对这一制度提出了批评原因:阶级地位不同,卢出身于中下阶层卢梭的观点比伏尔泰与孟德斯鸠的观点有何进步之处?原因是什么?106同:都反对封建专制王权、教权、特权1、崇尚理性2、反对教权主义和专制主义3、提倡民主、自由、平等、科学、法治4、构建资本主义理性王国异:建立民主政治制度的形式不同、程度不同1、伏尔泰提倡倡导君主立宪制、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孟德斯鸠提出了三权分立的学说(倡导君主立宪制)3、卢梭阐述了人民主权和社会契约论学说(反对君主制,强调人民主权,主张建立民主共和的政治制度)
法国三位启蒙思想家的思想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启蒙运动创立了哪些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君主立宪、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社会契约论、主权在民说等同:都反对封建专制王权、教权、特权法国三位启蒙思想家107
1.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
2.“绝对的权力将导致绝对的腐败。”——孟德斯鸠
3.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中。——卢梭
4.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康德
5.伏尔泰不只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个时代。
——雨果
6.“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则开辟了一个新时代。”——歌德重读名人名言重读名人名言108第三环节:品味启蒙之果合作探究:1、启蒙运动的影响2、比较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第三环节:品味启蒙之果合作探究:1、启蒙运动的影响109(五)启蒙运动的影响①思想解放:进一步解放了人们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人的权利得到进一步尊重,自由和平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②对法国: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③对欧美:对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起了影响和推动作用④对殖民地、半殖发地: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思想武器(美国、拉丁美洲、中国、
日本)⑤对人类: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积极:局限:具有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民主、自由、平等主要是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平等,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理性之光在法国理性之光在北美理性之光在中国(五)启蒙运动的影响①思想解放:进一步解放了人们思想,冲击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锻造生产工艺员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南平事业单位真题
- 高原环境下低空空域的研究与挑战
- 2024年丽水云和县招聘事业编制教师真题
- 昌吉吉盛新型建材二期工业硅项目综合循环水泵站水泵技术协议
- 教育变革背景下的在线教育平台政策分析
- 教育行业的数据泄露预防与应对措施
- 数字时代的教育变革传统教学与数字教材的结合
- 企业园区安全防范的智能化升级方案
- 中职文案写作课件
- 酒店入住登记表
- 中药泡洗技术-2
- 大学体育:轮滑教案
- 马太效应课件完整版
-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课程
- 保障性租赁住房申请表
- 2023年中智总部及直属单位个高管职位公开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iqc培训教材基础课件
- 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课程标准(2020年版)(word精排版)
- GB/T 15435-1995环境空气二氧化氮的测定Saltzman法
- GB/T 1355-2021小麦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