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检验与临床红细胞计数(RBC)
[参考值范围]
男:4.0-5.5×1012/L
女:3.5-5.0×1012/L
新生儿:6.0-7.0×1012/L血液检查病理性变化:
红细胞增多见于
相对性增多见见于连续性呕吐,反复腹泻,排汗过多,大面积烧伤等情况而导致大量失水,血浆量减少,血液浓缩,使血液中各种成分的浓度相对增多
继发性增多见于心血管病,肺疾病,异常血红蛋白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血液检查红细胞减少见于
各种疾病的感染,如炎症,内分泌疾病等
红细胞破坏增加或丢失过多,如先天性或后天性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又如急慢性失血后贫血血液检查骨造血功能减退,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X线照射等
造血原料不足,由营养不足或吸收不良引起,如慢性胃肠道疾病,偏食引起铁、叶酸、蛋白质、铜、VitC等造血物质不足血液检查血红蛋白(Hb)
[参考值范围]
男:120-160g/L
女:110-150g/L
新生儿:170-200g/L
儿童:120-150g/L
[临床意义]
意义同RBC血液检查[临床意义]
增多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肺心病及剧烈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
减少见于各种贫血.HCT<0.14应立即予于输血(心力衰竭患者除外);HCT<0.33应进一步检查贫血的原因血液检查贫血类型MCV(fl)MCH(pg)MCHC(g/L)病因大细胞性贫血>100>31正常营养性巨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正常正常正常急性失血性贫血,急性溶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细菌感染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小细胞性贫血<80<26<320感染,中毒,慢性失血性贫血如消化道出血单纯小细胞性贫血<80<26正常消化性溃疡,缺铁性贫血血液检查白细胞WBC4.0-10.0
中性粒细胞NE50-70%
淋巴细胞LY20-40%
单核细胞MO3-8%
嗜酸性粒细胞EO0.5-5%
嗜碱性粒细胞BA0-1%血液检查[临床意义]
白细胞总数
白细胞总数增高:见于发热,各种炎症,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异常增生引起的疾病(如白血病),出血,溶血等血液检查白细胞总数>11×109/L时应根据白细胞分类结果分析病因及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查找感染的原因,白细胞总数>30×109/L提示患者有白血病的可能,应进一步作骨髓检查血液检查白细胞总数减少(主要为中性粒细胞):主要见于流行型感冒,伤寒,再障,脾功能亢进,结缔组织病,长期受X线照射,长期接触苯类的化学品.此外,药物过敏,长期应用抗肿瘤药物,氯霉素类药物均可引起白细胞减少血液检查临床上的白细胞计数<0.5×109/L时,病人处于极易感染状态中,应采取对策预防感染.白细胞计数<3×109/L时为粒细胞减少症,应作白细胞分类计数粒细胞绝对值,作白细胞的释放试验等,检查白细胞的再生功能和病人的用药情况血液检查病理性变化:增高见于
急性感染,如各种炎症
组织损伤,如大手术,心肌梗死
中毒,如急性中毒,尿毒症,糖尿病酸中毒等
恶性肿瘤.如急慢性白血病和淋巴瘤等血液检查减少见于
某些传染病如伤寒或副伤寒、麻疹、流感等
病毒或寄生虫感染而引起的疾病
造血功能障碍所致(如再障)
某些药物反应
其他如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检查减少见于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长期接触X线照射
细胞免疫缺陷
传染病的急性期血液检查单核细胞
增高见于
某些感染如结核、伤寒
血液病如单核细胞白血病等血液检查减少见于
应用糖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素等
伤寒、副伤寒血液检查嗜碱性粒细胞
增高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铅中毒、癌转移等血液检查血小板计数
PLT或BPC
100-300×109/L血液检查PLT减少见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再障,脾功能亢进,某些药物中毒或过敏,某些感染PLT<40×109/L时,病人将有自发性出血的危险,应采取增加血小板的措施或直接输入浓缩血小板血液检查尿液酸碱度(PH)
[参考值范围]
正常人PH一般为5.0----7.0,PH受食物因素影响较多,蔬菜水果是含钾镁多的食物,正常人多食后尿液呈碱性;进食肉类及蛋白类多者尿液呈弱酸性尿液检查餐后胃酸分泌增多,PH增大。服用药物如服用碳酸氢钠和有机酸盐,尿PH增高;服用氯化铵,氯化钙等,尿PH降低;尿标本放置时间长,细菌分解尿素生成氨,PH增高,尿中如有葡萄糖,细菌分解后尿PH降低,故尿PH应新鲜测定尿液检查[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钾正常的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肾小管性酸中毒,泌尿道感染,严重呕吐,输血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服用碱性药物及有机酸的影响,如草酸盐,磷酸盐与碳酸盐结石等尿液检查降低见于缺钾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如糖尿病),痛风,尿道结核,服用氯化铵,氯化钙,稀盐酸,体内蛋白质分解增加,尿酸盐等尿液检查二蛋白质(PRO)
[参考值范围]
定性:阴性
定量:〈100mg/24h尿尿液检查[临床意义]
生理性蛋白尿见于发热,寒冷,高温,剧烈运动或劳动后以及体位性蛋白尿,通常为一过性阳性
病理性蛋白尿为各种原发或继发行性疾病所致的蛋白尿,如各类肾小球疾病,肾血管病变,肾淤血,糖尿病性肾病尿液检查肾小球损害蛋白尿以白蛋白为主,肾小管损害则以小分子量蛋白为主(β2—微球蛋白),膀胱炎,前列腺炎,尿道炎,糖尿病,肝病等疾病均可产生蛋白质尿液检查尿蛋白定量测定持续〉500mg/24h,作为肾病的明显依据,应在排除良性疾病后,作进一步检查≥3000mg/24h可考虑诊断肾病综合症尿液检查葡萄糖定性试验(GLU)
[参考值范围]
阴性尿液检查[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糖尿病,皮质醇增多症,甲亢,库兴氏综合症,慢性肝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妊娠等,此外机体在应激状态下,如精神紧张,激烈运动,颅脑外伤,脑血意外,急性心肌梗死等也可出现暂时性高血糖和尿糖阳性尿液检查尿糖阳性不一定就是糖尿病,只是糖尿病的一个特征,确诊糖尿病则需要同时测定尿糖和血糖或作进一步检查尿液检查酮体(KET)
[参考值范围]
试纸带法:阴性
定量测定:20-50mg/24h尿尿液检查[临床意义]
阳性见于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非糖尿病性酮尿见于妊娠,呕吐,消化吸收障碍,长期饥饿,剧烈运动,应激状态,急性风湿病,新生儿和婴儿急性发热以及糖皮质激素,胰岛素分泌过度等尿液检查胆红素(BIL)
[参考值范围]
阴性尿液检查[临床意义]
阳性见于肝实质性病变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硬化,胆石症,肝细胞坏死,肝癌,胆道阻塞,新生儿黄疸尿液检查阴性除见于正常人外,还见于溶血性黄疸,如疟疾,溶血性贫血,DIC,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血中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尿液检查尿胆原(URO,UBG)
[参考值范围]
阴性或弱阳性尿液检查[临床意义]
阳性见于肝实质性病变及溶血性黄疸,组织缺血,肺梗死,严重灼伤,发热等
阴性除见于正常人外,还见于完全阻塞性黄疸,尿胆原反应正常时不能排除肝病尿液检查临床上利用胆红素,尿胆原2项检测结果鉴别阻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与肝细胞性黄疸有重要的价值,溶血性黄疸(各类原因所致的溶血性黄疸,血管内溶血)尿胆原阳性而胆红素阴性,肝细胞性黄疸尿胆原与胆红素均阳性反应,梗阻性黄疸尿胆原阴性而胆红素阳性尿液检查亚硝酸盐(NIT)
[参考值范围]
阴性尿液检查[临床意义]
阳性鉴于大肠杆菌,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产气杆菌,绿脓杆菌等革兰氏阳性杆菌引起的泌尿道感染,尿液中细菌总数>10万个时多数呈阳性反应,其阳性反应的程度与尿液中的细菌数呈正比尿液检查尿隐血(BLD,ERY)
[参考值范围]
阴性尿液检查[临床意义]
阳性见于泌尿道出血的各种肾病,如急慢性肾盂肾炎,泌尿道外伤,急性膀胱炎,肾结石,各种原因引起的溶血性黄疸等尿液检查白细胞脂酶(LEU)
[参考值范围]
阴性尿液检查[临床意义]
阳性见于泌尿道感染,如肾盂肾炎,尿路感染。尿液白细胞脂酶阳性时,亚硝酸盐一般反应阳性以及PH增高尿液检查比重(SG)
[参考值范围]
1.003-1.030尿液检查[临床意义]
尿比重增高提示尿液浓缩,见于腹水,糖尿病,蛋白尿,高热及脱水,急性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统梗阻,妊娠中毒症等尿液检查尿比重降低提示肾脏的浓缩功能减退,见于肾功能不全,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营养不良,尿崩症,恶性高血压,低钙血症,醛固酮增多症,抗利尿激素,先天性或获得性肾小管功能异常等尿液检查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参考值范围]
20-40s
受检者的测定值较正常对照值延长超过10s以上才有病理意义凝血检查[临床意义]
APTT是衡量内源性凝血系统常用的筛选试验
APTT延长:
因子Ⅷ、Ⅸ、Ⅺ、Ⅻ缺乏或活性降低
严重的凝血酶原、因子Ⅴ、Ⅹ和纤维蛋白原缺乏,如肝病、口服抗凝剂、应用肝素等凝血检查纤溶活性增强,如继发性、原发性纤溶亢进及循环血液中有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
血液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抗因子Ⅷ抗体、狼疮抗凝物质等凝血检查APTT缩短:
高凝状态,如DIC的高凝血期
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严重灼伤等凝血检查APTT和PT的同时检测是目前二期止血缺陷的主要筛选试验组合,在有临床出血症状的前提下,APTT正常,PT延长则提示因子Ⅶ的缺陷,APTT延长,PT正常则提示因子Ⅷ、Ⅸ、Ⅺ的缺陷,APTT和PT均正常则要怀疑因子XIII缺陷的可能,APTT和PT均延长,除因子Ⅰ、Ⅱ、Ⅴ、Ⅹ缺陷外,主要就是异常抗凝物质的增多凝血检查应用肝素进行治疗时,APTT应维持在正常人的1.5-3.0倍为宜。APTT<45s时,应适当加大肝素的剂量,若>100s时提示肝素已经过量,应降低肝素的剂量凝血检查由于APTT对肝素的高敏感性,目前已广泛地将APTT用作肝素抗凝治疗的监护,但对于长期使用低分子量肝素,APTT可能不敏感。APTT在抗栓酶治疗时,可于PT和TT同时作为辅助检测指标,而要求将测定结果控制在正常值的2.0倍为宜凝血检查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参考值范围]
9-14S
患者PT测定值与正常比较相差>3S以上才有意义凝血检查[临床意义]
PT是衡量外源性凝血系统常用的筛选试验,是衡量因子Ⅱ、Ⅴ、Ⅶ、Ⅹ能力的指标,也用于调整和监测口服抗凝药物的治疗凝血检查PT延长:
见于凝血酶原减少,如先天性因子Ⅱ、Ⅴ、Ⅶ、Ⅹ减少和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DIC低凝期、肝胆疾病、维生素K不足、服用双香豆素等抗凝物质。临床上PT测定>14.5S且有肝病的患者,有50%的可能是缺乏凝血因子,应测定凝血因子水平、APTT等凝血检查PT缩短:
见于血栓前状态、血栓性疾病、DIC早期及口服避孕药等
凝血酶时间TT
[参考值范围]
14-21s超过正常值3s以上者为异常凝血检查TT测定主要反映凝血共同途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的过程中,是否存在异常的抗凝现象。TT对肝素、水蛭素非常敏感凝血检查[临床意义]
TT延长见于:
肝素治疗或凝血酶治疗
溶栓治疗
纤维蛋白原浓度减低
DIC
TT缩短无临床意义,很大程度上是纤维蛋白原浓度升高的指标凝血检查纤维蛋白原FIB、FBG
[参考值范围]
2.0-4.0g/L凝血检查[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
急性感染、组织坏死及炎症、外科手术、糖尿病、休克、血栓前状态、血栓性疾病、DIC,恶性肿瘤、败血症、风湿性关节炎等凝血检查减少见于:
DIC和原发性纤溶症、肝硬化。
FIB也用于溶栓治疗(如用UK、t-PA)蛇毒治疗(如用抗栓酶、去纤酶)的治疗,FIB下降是溶栓治疗有效的一个指标,但应注意控制在一定范围,一般在1.5g左右凝血检查抗凝血酶III活性测定AT-III
[参考值范围]
75-125%凝血检查[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
口服抗凝药、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白血病等凝血检查降低见于:
获得性AT-III降低见于血栓前状态、血栓性疾病、DIC、外科手术后、肝脏疾病、休克病人
先天性AT-III降低见于儿童期,往往幼年就易出现血栓,其AT-III活性为正常人的30-60%,先天性AT-III缺陷是一种常染色体不完全显性的遗传性疾病凝血检查脓液及创伤感染分泌物标本的细菌学检查
脓液的细菌学检查对于确定感染的种类、提供药物敏感结果、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意义。化脓性感染可由单种或多种细菌引起,常见的病原菌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和结核分枝杆菌以及梭杆菌、拟杆菌等。微生物检查[标本采集]
开放性脓肿和脓性分泌物
先以无菌盐水冲洗溃疡表面,然后用灭菌棉签拭取溃疡深处的分泌物送检微生物检查封闭性脓肿
消毒局部皮肤或粘膜表面后,用注射器抽取,将脓液注入无菌试管内送检,疑为厌氧菌感染时,应作床边接种或置厌氧运送培养基中送检凝血检查微生物检查常见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记物检出的结果模式及其意义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出现率%临床意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胃癌术后病人护理查房
- 废水监测布点方案范本
- 房地产行业垫佣解决方案
- 幼儿园文字材料书写格式培训
-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培训
- 员工5S培训讲解
- 小小设计师(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 电梯故障维修方案范本
- 墙壁防水施工方案
- 2025年幼儿园小班教师年终个人总结5篇
- 阑尾粘液腺癌护理查房
- 猪纤维蛋白粘合剂-临床药品应用解读
- 2023个人房屋租赁合同标准版范本
- GB/T 2882-2023镍及镍合金管
- 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21版)解读
- 《小池》的说课课件
- 《童年》读书分享PPT
- 公路工程岗位风危险告知书
- 腹式全子宫切除术配合常规
- 心血管内科介入耗材遴选目录
- 电力设备生产项目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