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气象学(1)(共42张PPT)_第1页
大气污染气象学(1)(共42张PPT)_第2页
大气污染气象学(1)(共42张PPT)_第3页
大气污染气象学(1)(共42张PPT)_第4页
大气污染气象学(1)(共42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参考文献1.雷孝恩等编著.大气污染数值预报基础和模式.北京:气象出版社,1998.2.《大气扩散和烟气抬升规律的研究》编辑小组编.大气扩散和烟气抬升规律的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3.童志权编著.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实用技术.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8.4.沈觉成编著.大气环境评价方法.北京:气象出版社,1989.第1页,共42页。第一章绪论

1.研究对象和内容2.大气污染源第2页,共42页。第二章气象学基础1.大气圈结构及气象要素2.大气的热力过程3.大气的运动和风第3页,共42页。大气扩散源受体大气扩散酸雨越境转移(日本、南朝鲜……)大气科学大气物理、化学……大气气象学……污染气象学……气象条件对污物的稀释、扩散作用污染物对气象的影响

第4页,共42页。第一节大气圈结构及气象要素大气圈垂直结构第5页,共42页。大气圈垂直结构Ozonelayer大气层的结构。大气层可以分为对流层(最贴近地面、密度最大的一层)、平流层(较高的、气体组成相同但密度较小的气层)以及电离层(由已电离的气体组成)第6页,共42页。大气圈垂直结构对流层(~10km左右)集中了大气质量的3/4和全部的水蒸气,主要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每升高100m平均降温0.650C强烈对流作用温度和湿度的水平分布不均大气边界层-对流层下层1~2km,地面阻滞和摩擦作用明显自由大气-大气边界层以上,地面摩擦可以忽略

近地层-地面上50~100m,热量和动量的常通量层第7页,共42页。大气圈垂直结构平流层(对流层顶~50~55km)同温层-对流层顶35~40km,气温-550C左右同温层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集中了大部分臭氧没有对流运动,污染物停留时间很长中间层(平流层顶~85km)气温随高度升高而迅速降低对流运动强烈第8页,共42页。大气圈垂直结构暖层(中间层顶~800km)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增高气体分子高度电离-电离层散逸层(暖层以上)气温很高,空气稀薄空气粒子可以摆脱地球引力而散逸大气压力总是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均质大气层-80~85km以下,成分基本不变第9页,共42页。大气气压场分布第10页,共42页。大气水汽分布第11页,共42页。主要气象要素1.气温

天气预报中:1.5m高、百叶箱内气温。

第12页,共42页。主要气象要素2.气压单位:mb(毫巴)

大气的压强1atm=101326Pa=1013.26mb=760mmHg

静力学方程:

第13页,共42页。主要气象要素3.气湿绝对湿度-1m3湿空气中含有的水汽质量相对湿度-空气的绝对湿度与同温度下饱和空气的绝对湿度的百分比含湿量-湿空气中1kg干空气包含的水汽质量水汽体积分数-水汽在湿空气中所占的体积分数露点-同气压下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第14页,共42页。主要气象要素3.气湿

第15页,共42页。主要气象要素

4.风向和风速

水平方向的空气运动叫做风(垂直方向-升降气流)风的来向叫风向(16个方位圆周等分)

风速:单位时间内空气在水平方向上运动距离(2或10min平均)

(km/h)F-风力级(0~12级)

第16页,共42页。主要气象要素

4.风向和风速风玫瑰图

风速,m/s某地区1988年的风玫瑰图。同心圆表示风的频率,例如,吹南风的频率约为11%,其中风速大于10.82m/s的频率约为1%,风速在3.35~5.41m/s的频率为3.5左右。第17页,共42页。主要气象要素5.云

大气中水汽的凝结现象叫做云(使气温随高度变化小)

云量:天空被云遮蔽的成数(我国10分,国外8分)

云高:云底距地面底高度

低云(2500m以下)中云(2500~5000m)高云(5000m以上)

云状:卷云(线),积云(块),层云(面),雨层云(无定形)

第18页,共42页。爬升型(下稳,上不稳)5m高、百叶箱内气温。1.(大气)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实用技术.同温层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每升高100m平均降温0.大气气象学……太阳以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的形式辐射热量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实用技术.同温层-对流层顶35~40km,气温-550C左右单位:mb(毫巴)大气的压强云

高云(5000m以上)中云(2500-5000m)低云(2500米以下)第19页,共42页。主要气象要素6.能见度

正常视力的人,在天空背景下能看清的水平距离

级别(0~9级,相应距离为50~50000米)

第20页,共42页。第二节大气的热力过程太阳、大气和地面的热交换太阳以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的形式辐射热量太阳辐射加热地球表面地面长波辐射加热大气近地层大气温度随地表温度变化第21页,共42页。气温的垂直变化气温直减率

(大气)干空气绝热绘制温度递减率-

干绝热直减率

(空气团)一般满足,大气绝热过程,系统与周围环境无热交换

空气块膨胀(做功)耗内能T定性空气块压缩(外气对它做功)T内能(由压力变化引起)第22页,共42页。气温直减率定量: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一定律+状态方程)

其中

第23页,共42页。气温直减率第24页,共42页。气温直减率代入上式得:实际中,Ti、T相差<10K,则第25页,共42页。气温的垂直分布(温度层结)

气温的垂直分布-温度层结

第26页,共42页。大气稳定度及其判据定义: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稳定的程度;反映其是否容易对流

定性描述:

外力使气块上升或下降气块去掉外力气块减速,有返回趋势,稳定气块加速上升或下降,不稳定气块停在外力去掉处,中性不稳定条件下有利于扩散第27页,共42页。大气稳定度及其判据定量判断

第28页,共42页。则有判据:

大气稳定度及其判据第29页,共42页。逆温逆温不利于扩散辐射:1.辐射逆温:

地面白天加热,大气自下而上变暖;

地面夜间变冷,大气自下而上冷却

太阳

地球

:短波

地球

大气层:长波

大气吸收长波强第30页,共42页。逆温辐射逆温的生消过程第31页,共42页。逆温2.下沉逆温(多在高空大气中,高压控制区内)很厚的气层下沉

压缩变扁

顶部增温比底部多第32页,共42页。逆温3.平流逆温暖空气平流到冷地面上而下部降温而形成4.湍流逆温下层湍流混合达上层出现过渡层逆温

第33页,共42页。逆温5.锋面逆温冷、暖气团相遇冷暖间逆温

暖气上爬,形成锋面第34页,共42页。烟流型与大气稳定度的关系

波浪型(不稳)锥型(中性or弱稳)扇型(逆温)爬升型(下稳,上不稳)漫烟型(上逆、下不稳)

第35页,共42页。第三节大气的运动和风引起大气运动的作用力

直接作用力

重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上与重力基本平衡)间接作用力地转偏向力(相对运动:方向改变)惯性离心力(大气曲线运动:很小)摩擦力(近地1~2km内明显)

第36页,共42页。近地层-地面上50~100m,热量和动量的常通量层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8.近地层-地面上50~100m,热量和动量的常通量层《大气扩散和烟气抬升规律的研究》编辑小组编.暖空气平流到冷地面上而下部降温而形成Ekman螺旋线(北半球下视,地偏力指向运动右方,故顺时针;集中了大气质量的3/4和全部的水蒸气,主要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北京:气象出版社,1989.污染气象学……同心圆表示风的频率,例如,吹南风的频率约为11%,其中风速大于10.自由大气-大气边界层以上,地面摩擦可以忽略《大气扩散和烟气抬升规律的研究》编辑小组编.近地层-地面上50~100m,热量和动量的常通量层(空气团)大气边界层中风随高度变化

Ekman螺旋线(北半球下视,地偏力指向运动右方,故顺时针;南半球则相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