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古典自由贸易理论☆又称古典国际分工学说2022/11/261LINHANG引言:又称国际贸易理论,它是国际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开放条件下的微观经济学广义的国际贸易理论分为自由贸易理论和保护贸易理论,狭义的国际贸易理论仅指自由贸易理论自由贸易理论又分为古典自由贸易理论和现代自由贸易理论自由贸易理论认为,通过国际贸易不但能够扩大贸易双方的生产量,而且能够提高人们的消费量,使得贸易双方都能得到更多的贸易利益相应地,在政策上,各国应取消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和障碍,使商品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外市场上实现自由竞争2022/11/262LINHANG古典自由贸易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始于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以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为标志,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体系正式建立约翰·穆勒创立相互需求说,解决了李嘉图遗留下的贸易利益划分问题,补充和发展的比较成本论马歇尔运用数学工具阐释穆勒的相互需求说,使其理论进一步“精密化”。2022/11/263LINHANG一、斯密之前的贸易思想:重商主义二、斯密的绝对成本说三、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四、穆勒的相互需求论五、马歇尔的进一步阐释本章的内容框架:2022/11/264LINHANG一、斯密之前的贸易思想:重商主义重商主义的政策都是基于最简单的假设:一个国家的财富是由它所拥有的金、银等贵重金属所决定的在这样的假设下,出口是有益的,而进口则是有害的既然出口有利进口有害,根据重商主义而制定的国家政策必然是鼓励出口,限制进口早期的重商主义主张只出口不进口;晚期的重商主义主张发展生产,多出口少进口在重商主义的假设下,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博弈(zero-sumgame)2022/11/265LINHANG二、斯密的绝对成本论(一)斯密的绝对成本论产生的背景1500-1778年,重商主义流行于西欧各国18-19世纪,英国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废除重商主义时代制定的贸易保护政策和措施要求强烈其原因:产业革命的发展,需要进口原料;产业革命形成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工业制品,需要有宽松环境和条件向国外扩张。2022/11/266LINHANG亚当斯密
(AdamSmith,1723-1790)诞生在苏格兰法夫郡的克考第;十四岁进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十八岁又进入牛津大学深造;1751,在格拉斯哥大学连续任教。1759年,斯密发表了他的第一部科学巨著:《道德情操论》,这部著作标志着他哲学和经济思想的形成。1776年,《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在伦敦出版。著作中坚定地提出经济自由主义,重新定义了价值、劳动分工、生产过程、自由贸易、制度发展、天赋人权、政府的作用和资本的作用。(法国影响:重农主义学派国唯物主义伦理学)2022/11/267LINHANG(二)亚当·斯密绝对成本论的主要内容1、亚当·斯密认为,衡量一国财富和强盛的不是它所拥有的贵重金属有多少,而是可供人们消费的物品以及可以用来生产这些物品的各种资本。贵重金属只是为了有效率地交换物品从而增加人们消费的媒介亚当·斯密认为贸易不是零和博弈,而是正和博弈(positive-sumgame),或者说双赢2022/11/268LINHANG2、亚当·斯密认为,国民财富的增进首先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加强分工。他阐述了劳动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作用:(1)分工能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2)分工使个人专门从事某项作业,可以节省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时间(3)分工有利于发明创造和改进工具他认为即便在生产要素不变的条件下,依靠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2022/11/269LINHANG他列举了“制针”与“裁缝和鞋匠”的例子来说明专业化生产的好处“一个人制针,所有的18道制针工序都由他完成,每天最多生产20枚。如果实行分工生产,由10个人去完成各种工序,平均每人每天能生产4800枚。”“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会遵循以下准则:从不在家里生产那些比购买的还贵的产品。裁缝不会试图自己做鞋,而是从鞋匠鞋匠那里买鞋。”2022/11/2610LINHANG3、斯密从个人的分工推论到国际分工,从个人之间的交换推论到国家之间的交换“在每一个私人家庭的行为中是精明的事情,在一个大国的行为中不大会是荒唐的。如果外国能以比我们自己制造还便宜的商品供应我们,那么,我们最好就用我们具有某些优势的行业中生产出来的部分产品来向他们购买。”——斯密2022/11/2611LINHANG4、亚当·斯密阐述了自由贸易的主张,提出了绝对成本学说亚当·斯密认为,如果一国由于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无论是“自然优势”,还是后天的“获得优势”,使其生产的某种商品的绝对成本低于其他国家,则该国应集中资源,专业化生产这种产品,然后参与国际贸易,则从国际贸易中获利;这种以各种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理论,被称为“地域分工理论”或“绝对成本学说”2022/11/2612LINHANG亚当·斯密所举的例子:分工前每单位产品投入劳动分工后产量两国交换后毛呢葡萄酒呢绒酒呢绒酒英国100120(100+120)/100=2.21.11.1葡萄牙11080(110+80)/80=2.3751.11.275假设毛呢和葡萄酒交换价值比例为:1单位毛呢:1单位葡萄酒假设英国和葡萄牙的劳动总量分别为220和190。结论:交换后英国财富增多了——多得的0.1单位呢绒和0.1单位酒。2022/11/2613LINHANG5、绝对优势理论的局限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所提出的交换模式只适用于贸易双方至少各拥有一种绝对优势的商品对外国进行销售的情形。那么,如果一国在所有商品的生产成本方面相对于另一国的同种商品都处于绝对劣势地位,这时还会不会存在分工和贸易?2022/11/2614LINHANG附:亚当·斯密分工交换理论的其他思想国民财富的增长决定于分工,而分工起因于交换,分工是交换的结果;分工要受市场的限制,交通运输对促进市场的扩大从而扩大分工起着决定的作用;分工的唯一不利因素是造成不平等现象。2022/11/2615LINHANG三、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一)李嘉图比较优势学说产生的背景:19世纪初,英法战争期间,英国险些因粮食进口中断输掉战争1815年,英国颁布《谷物法》,造成粮价高涨,地租猛增,地主贵族获益同时,工资成本上升,侵蚀工业利润,工业资本家成为受损方围绕着《谷物法》的存废,掀起激烈的辩论2022/11/2616LINHANG时势造英雄!贸易自由主义与贸易保护主义的一次历史较量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需要本阶级的利益代言人推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前进的实践呼唤着支持谷物自由贸易理论的诞生历史选择了李嘉图,李嘉图出色完成的历史赋予的伟大使命!2022/11/2617LINHANG大卫李嘉图
(DavidRicardo,1772-1823)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生于英国犹太族大资产阶级家庭。1799年他读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引起了对经济学的兴趣,从此致力于经济学的研究。研究内容:货币(货币数量论的倡导者,《金块价格》)价值理论(《论谷物低价对资本利润的影响》)比较优势学说(《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年)“论对外贸易”)2022/11/2618LINHANG(二)李嘉图PK《谷物法》◎问题:李嘉图站在工业资产阶级一边来反对《谷物法》,如何让国民相信他的观点呢?☆一个好的政治家和经济学家要会用技巧,能够让人们信服地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相信《谷物法》是损害了人民大众的利益。★请看李嘉图如何推理:※《谷物法》的拥护者会高举“粮食安全”的大旗!2022/11/2619LINHANG1、李嘉图首先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学说,他认为,比较成本(比较优势)的差异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一国应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其占比较成本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占比较成本劣势的商品,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的结果可以使双方受益比较成本: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绝对成本的比率李嘉图论证引用的实例——葡萄牙与英国进行葡萄酒和毛呢贸易2022/11/2620LINHANG比较优势论分工前假设毛呢和葡萄酒交换的价值等价2022/11/2621LINHANG比较成本论绝对成本:葡萄牙均占优势,不能进行分工与贸易比较成本:葡萄牙毛呢的比较成本=90/100=0.9葡萄酒的比较成本=80/120=0.67英国毛呢的比较成本=100/90=1.1葡萄酒的比较成本=120/80=1.5√√2022/11/2622LINHANG比较成本论分工后结论:交换后英国财富增多了——多得的0.2单位财富。2022/11/2623LINHANG聪明的李嘉图用毛呢和葡萄酒的例子论证了一个国家可以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好处,这个好处正是来源于各个国家都有的比较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英国的比较优势在工业品,而不是在农产品;《谷物法》会使英国人民失去自由贸易带来的好处,所以大家应该一起反对《谷物法》,这和本人代表的阶级利益没关系。2022/11/2624LINHANG◎反对《谷物法》和李嘉图代表的阶级利益没关系吗?让我们一起看看李嘉图模型隐含的前提条件:2022/11/2625LINHANG2、比较成本学说的前提条件:两个国家、两种可贸易产品只有一种要素投入:劳动生产要素(劳动)的供给给定,在国内充分流动,国家之间不能流动生产成本不变无运输成本完全竞争市场不存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如:假定规模报酬不变)两国之间的贸易是平衡的2022/11/2626LINHANG生产要素只有劳动;于是,一国的贸易获利就分配到每个劳动力上;如果套用要素禀赋理论:农产品:劳动+土地工业品:劳动+资本实行自由贸易,英国土地所有者将受损,资本所有者将受益李嘉图巧妙选择了一个回避收入分配的模型来表明自已的观点2022/11/2627LINHANG☆注:从前提条件上看,李嘉图的模型是一个静态模型,其推导出的贸易收益是开放后所能获得的一次性收益。▲现代经济学实证研究表明:这个收益在数值上并不大,对有些国家(美国)来说,是其国民收入的0.26%,对另一些国家(土尔其、巴西)来说,其数值可能是国民收入的5%-10%。2022/11/2628LINHANG¤《谷物法》的支持者会反扑:“李嘉图,你的推理虽然在逻辑上是正确的,但在数值上是微不足道的,只能给英国带来相当于国民收入的不多的收益。可粮食生产事关英国的国家安全,所以《谷物法》不能废除!!!”李嘉图还会有高招吗???2022/11/2629LINHANG李嘉图在1815年所写的《论谷物低价对资本利润的影响》一文中,建立了一个将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联系起来的动态模型对此进得抗辩。该模型三个假定:农产品:劳动+土地;工业品:劳动资本是用来雇佣工人的“工资基金”资本家将获得的利润用于下一期的生产中,而土地所有者将地租用于消费李嘉图出招了!!!2022/11/2630LINHANG在封闭条件下,由于市场有限,随着工资基金的积累、工业品生产的扩大,工业品的价格将下降,直至利润率为零,从而经济增长将归于停滞;在开放条件下,面对世界市场价格,其价格不会随着该国工业部门的扩大而下降;由于该国在工业品上具有比较优势,那么开放会使该国工业品相对价格提高,从而提高该国的利润率。贸易开放通过提高资本所有者获得的利润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推动力。★贸易开放,世界价格保证了开放小国能够持久获利,并由此实现长期收益。2022/11/2631LINHANG一些启示:今天的中国和当年的英国一样,都处于一个激动人心的变革时代;这个时代呼唤亚当·斯密和李嘉图一样的经济学家:拥有高超的思辨技巧、深邃的洞察力和非凡的勇气弄潮于时代的风口浪尖;他思想可以顺历史大潮而动,能够为普通民众带来福祉!2022/11/2632LINHANG3、比较优势的国际分工原则为“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它揭示了一个客观规律:不论这个国家处于什么发展阶段,经济力量是强是弱,都能确定各自相对优势,即使是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能找到劣势中的优势;核心观点是贸易的原因或基础是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不同。2022/11/2633LINHANG4、对“比较成本说”的评价1846年,废除《谷物法》,自由贸易政策促进了英国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更具普遍意义,更科学地说明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明显反映了发达国家向外实行经济扩张的需要;贸易不仅能使一国由于比较优势的存在而带来比较利益这样的静态利益,还能为一国带来动态利益,诸如:开拓新的市场,促进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等;它在严格的假设,也存在片面性。2022/11/2634LINHANG小逸事:在青年萨缪尔森遇到数学家尤兰姆“经济学中哪条定理既正确但又不是显而易见”的诘问时,比较优势理论正是数十年后萨缪尔森能想出来的最佳答案。2022/11/2635LINHANG◎《自由贸易与英国》纪录片相关问题:世博会最早起源于哪年,在哪国举行?1820年英国平均关税为多少?何时英国制造业平均进口关税下降为零?何时英国完全取消《航海条例》?除开依靠本国产品的竞争力外,英国推行自由贸易还有哪些手段?英国为什么要发动对华鸦片战争?2022/11/2636LINHANG思考:自由贸易理论发展的动因是什么?自由贸易理论发展的动因与贸易保护主义斗争的需要应对国际贸易现实挑战的需要理论在逻辑方面自我完善的需要2022/11/2637LINHANG◎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逻辑上遗留下的两个问题:在国际贸易中,进出口商品交换比价(国际贸易条件)又应如何确定呢?李嘉图认为,各国按照比较成本参加国际分工,可以得到贸易利益。但贸易利得如何在各国之间进行分配呢?穆勒和马歇尔继承并发展了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论述了供求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问题。2022/11/2638LINHANG四、穆勒的相互需求论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StuartMill1806~1873)英国经济学界的重要人物,是李嘉图的追随者,也有人称他是“最后一个古典主义者”1848年,他出版了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原理》。在这本书中,他论述了他的“相互需求原理(或如其自称的“相互需求方程式”)穆勒认为,国际商品交换比例是在比较成本确定的范围内,由相互需求的强度决定的。2022/11/2639LINHANG◎穆勒在分析方法上的创新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分析方法——以两国生产单位产品所花费的劳动量不同为出发点
英葡分工前每吨产品所需劳动量葡萄酒(吨)毛呢(吨)葡萄牙80天90天英国120天100天2022/11/2640LINHANG◎穆勒在分析方法上的创新穆勒的“比较利益”分析方法——以两个国家相等的劳动投入量生产出不同的产品量为出发点
英葡分工前每单位劳动(天)的产量葡萄酒毛呢葡萄牙1/80吨1/90吨英国1/120吨1/100吨2022/11/2641LINHANG(一)关于国际商品交换比例范围的分析开放前,两国存在各不相同的x商品与y商品的国内交换比例。开放后,两国国内交换比例被在国际市场单一交换比例(国际贸易条件)所取代。这种交换比例直接决定各国出口产品的国际价值;下面以穆勒的“比较利益”分析方法,以英国和德国两国各生产毛呢和钢铁两种产品为例,来论述国际贸易条件的确定问题。
2022/11/2642LINHANG1、英德两国进行国际分工前,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各自具有相对优势英德两国既定的劳动投入量可各自生产毛呢和钢铁的数量(如下表):
英德两国分工前的产量毛呢钢铁英国10单位15单位德国10单位20单位☆可以看出,德国在钢铁的生产上处于相对优势,而英国则在毛呢的生产上处于相对优势。所以,贸易格局应该是英国生产并出口毛呢以交换德国的钢铁。2022/11/2643LINHANG2、英德两国进行国际分工后,劳动总量没有增加,产品总量却增加了按比较成本原则进行国际分工,英德两国所生产的产品量(如下表)英德分工后产品量的变化
毛呢钢铁英国20单位0单位德国0单位40单位☆分工后,两国产品总量由于分工而增加了:毛呢的量虽仍为20单位,钢铁的量却由35单位增至40单位。2022/11/2644LINHANG3、两国间商品的交换比例,应在两国国内交换比例的上下限之间在没有国际分工时,在英国,毛呢与钢铁的交换比例为10∶15;在德国,其交换比例为10∶20;
当有了国际分工后,各方都希望用尽量少的本国商品去交换尽量多的对方商品;折中方案:英德两国商品的交换比例,应确定在双方国内的交换比例这个上下限之间。如果用e表示国际交换比例(贸易条件),则其范围可以表示为
10∶20<e<10∶15穆勒结论:两国国内交换比例构成国际交换比例的上下限。2022/11/2645LINHANG但国际间商品的具体交换比例又如何确定呢?穆勒进一步指出,国际间商品的具体交换比例,是由贸易双方相互需求强度的大小来决定的。对对方产品需求强度(偏好)相对大的国家,贸易条件(商品的具体交换比例)对该国就不利。因为该国不得不用更多的本国产品去交换,使本国产品的交换能力下降。相反,对对方产品需求强度相对小的国家,贸易条件对该国就较有利。(二)贸易利益的分配决定于相互需求强度2022/11/2646LINHANG(三)关于相互需求方程式的分析穆勒以相互需求方程式来阐述国际贸易条件的变动和贸易利益的分配
1、相互需求方程式的含义在国际分工的条件下,两国产品的交换比例必须等于两国相互需求对方产品总量的比例穆勒认为,当这一相互需求方程式成立时,国际市场中商品的相对价格便由此决定2022/11/2647LINHANG2、相互需求方程式的确定首先假定毛呢与钢铁的国际交换比例为:10:17英德两国相互需求对方产品的总量必须是10:17的公倍数,两国的贸易才能达到均衡,两国的需求强度才能相等,相互需求方程式才能成立。比如:10:17=10000:1700010∶17可以被看作商品的国际市场均衡价格2022/11/2648LINHANG3、相互需求方程式的失衡与恢复市场上消费者对某些商品的需求常常会发生变化,需求变化会引起价格的升降,而价格的变化又会影响商品的需求(1)失衡:假设受某种因素的影响,英国需求德国钢铁的强度发生了变化,对钢铁的需求从17000单位降为13600单位,而德国对毛呢的需求强度不变,仍为10000单位。此时,原来的相互需求方程式会失去平衡:
10∶17≠10000∶136002022/11/2649LINHANG(2)相互需求方程式的恢复首先,需求的变化会引起价格的变化这种贸易条件的变化对德国是不利的,而对英国是有利的。假设毛呢与钢铁的交换比例由10∶17变为10∶18然后,价格的变化必然又会影响需求的变化毛呢的相对价格上升了,德国对毛呢的需求减至9000单位;钢铁的相对价格下降了,英国对钢铁的需求增至16200单位。由于市场机制的自动调整,相互需求方程式在10∶18的贸易条件下重新得以恢复:
10∶18=9000∶16200☆穆勒是用相互需求强度的大小来解释贸易条件的变动。2022/11/2650LINHANG(四)评价发展了李嘉图的理论,使得比较成本学说成为更加完整的理论;
分析方法上的创新——“比较利益论”;穆勒“相互需求论”反映了西方主流经济学从“劳动价值论”向“供求价值论”的过渡。2022/11/2651LINHANG五、马歇尔的进一步阐释阿费里德·马歇尔(AlfredMarshall1842-1924年)英国经济学家,是新古典学派或称剑桥学派的奠基者他研究了穆勒的国际贸易理论,并在1878年问世的代表作《对外贸易纯理论》中首先以几何曲线阐释穆勒的相互需求说2022/11/2652LINHANG(一)互利贸易条件的范围两个参加国际贸易的国家所接受的贸易条件,必须是对双方都有利的贸易条件,这种贸易条件必须被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这种范围在两国国内交换比例所规定的上下限之间按前例分析,英国与德国两国的毛呢交换钢铁的互利贸易条件的范围就限定在10∶15~10∶20这个上下限之间马歇尔用几何图形对互利贸易条件作了解释2022/11/2653LINHANG互利贸易条件的范围
X2022/11/2654LINHANG(二)相互需求均衡决定贸易条件穆勒用相互需求方程式说明贸易条件或国际交换比例的决定,而马歇尔则是用提供曲线解释贸易条件或国际交换比例1、提供曲线表示一国在不同的贸易条件下,愿意以一定的本国产品的出口数量来交换一定的外国产品的进口数量。下面分析德国的提供曲线:2022/11/2655LINHANG德国的提供曲线AABCG钢铁(德国出口)毛呢(德国进口)t0、t1、t2代表着三种不同的贸易条件,都在互利贸易区范围之内站在德国利益的角度看,t0的贸易条件较差,t1的贸易条件有所改善,t2改善得更多,意味着它用一定量的钢铁能换回更多的毛呢
2022/11/2656LINHANG英国的提供曲线钢铁(英国进口)毛呢(英国出口)ABCE2022/11/2657LINHANG双方都能接受的均衡贸易条件图示YXGGE当OG和OE相交于F点时,在这一点上,交易双方的相互供求达到了均衡状态F点可称为均衡点,或均衡贸易条件2、双方都能接受的均衡贸易条件2022/11/2658LINHANG10月-2210月-2209:30:2509:30:25October27,2022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生于英国犹太族大资产阶级家庭。假设受某种因素的影响,英国需求德国钢铁的强度发生了变化,对钢铁的需求从17000单位降为13600单位,而德国对毛呢的需求强度不变,仍为10000单位。一、斯密之前的贸易思想:重商主义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2022/10/279:30:2509:30:2527October2022这种以各种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理论,被称为“地域分工理论”或“绝对成本学说”假设毛呢与钢铁的交换比例由10∶17变为10∶18“一个人制针,所有的18道制针工序都由他完成,每天最多生产20枚。让我们一起看看李嘉图模型隐含的前提条件:相应地,在政策上,各国应取消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和障碍,使商品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外市场上实现自由竞争2、相互需求方程式的确定对德国来说,随着钢铁出口数量的增加,国内产量必须要增加,由于总产量的增加,使钢铁的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其价格也随之提高,这就决定了用一定数量的钢铁必须交换更多的毛呢,德国才愿意继续扩大进出口数量3、均衡贸易条件的变动和恢复
如果德国对英国毛呢的需求强度变大,贸易条件会变得对德国不利德国的提供曲线会向下移动,移到了虚线OG′的位置。2022/11/2659LINHANG“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会遵循以下准则:从不在家里生产那些比购买的还贵的产品。产业革命形成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工业制品,需要有宽松环境和条件向国外扩张。假设英国和葡萄牙的劳动总量分别为220和190。价值理论(《论谷物低价对资本利润的影响》)他思想可以顺历史大潮而动,能够为普通民众带来福祉!五、马歇尔的进一步阐释诞生在苏格兰法夫郡的克考第;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问题:李嘉图站在工业资产阶级一边来反对《谷物法》,如何让国民相信他的观点呢?李嘉图还会有高招吗???17、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在重商主义的假设下,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博弈(zero-sumgame)这种以各种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理论,被称为“地域分工理论”或“绝对成本学说”假设英国和葡萄牙的劳动总量分别为220和190。2、双方都能接受的均衡贸易条件4、提供曲线弯曲的原因前面可以看出,两条曲线的弯曲方向不同,所表示的贸易条件都是对本国越来越有利提供曲线为什么会弯曲呢?马歇尔用他的供求价值论对此问题做了解释和分析。2022/11/2660LINHANG4、提供曲线弯曲的原因从商品的效用角度分析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对德国来说,随着进口毛呢和出口钢铁数量的增加,国内市场上毛呢的数量在增加而钢铁的数量则在减少。其结果是,钢铁因数量减少而效用提高,毛呢则因数量增加而效用下降。使得德国出口同样数量的钢铁必须换回比以前更多数量的毛呢,这才能使它愿意继续扩大这种国际间的贸易。2022/11/2661LINHANG②从商品的成本角度分析商品的价格由生产成本决定,而生产成本的高低则与商品的产量密切相关。对德国来说,随着钢铁出口数量的增加,国内产量必须要增加,由于总产量的增加,使钢铁的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其价格也随之提高,这就决定了用一定数量的钢铁必须交换更多的毛呢,德国才愿意继续扩大进出口数量必须有一个假设条件:假设德国生产钢铁的规模效益已达到最佳点,再增加产量,成本也将随之增加。2022/11/2662LINHANG(三)简评对比较成本论的较好补充从相互需求论的角度,解释了贸易条件的确定,回答了参加国际贸易的双方各得多少利益的问题分析方法有创新使用“提供曲线”分析工具,被后来的很多经济学家所运用,对国际贸易理论的深入发展也有积极影响2022/11/2663LINHANG谢谢!2022/11/2664LINHANG9、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11月-2211月-22Saturday,November26,202210、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22:44:1322:44:1322:4411/26/202210:44:13PM11、以我独沈久,愧君相见频。。11月-2222:44:1322:44Nov-2226-Nov-2212、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22:44:1322:44:1322:44Saturday,November26,202213、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11月-2211月-2222:44:1322:44:13November26,202214、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26十一月202210:44:13下午22:44:1311月-2215、比不了得就不比,得不到的就不要。。。十一月2210:44下午11月-2222:44November26,202216、行动出成果,工作出财富。。2022/11/2622:44:1322:44:1326November202217、做前,能够环视四周;做时,你只能或者最好沿着以脚为起点的射线向前。。10:44:13下午10:44下午22:44:1311月-229、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11月-2211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池生产碳排放减少考核试卷
- 潍坊职业学院《基础朝鲜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俄语听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表现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如皋市达标名校2024-2025学年下学期第一次大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济宁兖州区七校联考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月考试卷(一)化学试题含解析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地理与文化》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工程项目管理软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科技大学《体育锻炼指导(三)》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2025届第二学期初三年级期末统一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2025年03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所属单位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招聘考试真题2024
- 《幼儿园课程图景》阅读分享
- 中海油考试试题及答案
- 女青春期教育
- 2025年第三届天扬杯建筑业财税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101-200题)
- 2025年光伏逆变器市场前景分析
- 中国画论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陕西师范大学
- 易制毒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
- DB65T 8020-2024 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从业人员配备标准
- GB/T 13511.2-2025配装眼镜第2部分:渐变焦定配眼镜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