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现代国际贸易理论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2151794f20af5e1e8b223c9eeadaed2/f2151794f20af5e1e8b223c9eeadaed21.gif)
![4现代国际贸易理论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2151794f20af5e1e8b223c9eeadaed2/f2151794f20af5e1e8b223c9eeadaed22.gif)
![4现代国际贸易理论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2151794f20af5e1e8b223c9eeadaed2/f2151794f20af5e1e8b223c9eeadaed23.gif)
![4现代国际贸易理论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2151794f20af5e1e8b223c9eeadaed2/f2151794f20af5e1e8b223c9eeadaed24.gif)
![4现代国际贸易理论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2151794f20af5e1e8b223c9eeadaed2/f2151794f20af5e1e8b223c9eeadaed2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国际贸易理论新发展第一节动态周期说第二节偏好相似说第三节产业内贸易理论第四节新要素理论第五节国家竞争优势理论1在动态周期理论出现以前,国际贸易理论模型比较注重于静态分析,总是假设生产技术条件不变,而在现实中,这些国际贸易的重要决定因素总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发展。例如,由于技术进步或创新,国际贸易中新产品或新品种总是不断地出现,即国际贸易的商品构成总是在不断更新。动态周期说又分为技术周期说、原料周期说和产品周期说三种理论。第一节动态周期学说2技术周期说代表人物:波斯纳于1961年发表了《国际贸易和技术变化》。波斯纳放松了H-O模型关于贸易国之间具有相同技术的假定。该理论认为科学技术决定了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3由于存在技术差距,创新国在一段时间内垄断该产品,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比较利益。但新技术总会流传至国外,被外国模仿生产,外国就减少进口,创新国慢慢失去该产品的出口市场。然后新技术最终被技术模仿国掌握,技术差距消失,贸易即持续到技术模仿国能够生产出满足其对该产品的全部需求为止。4波斯纳把产品创新到模仿生产的时间称为模仿滞后。模仿滞后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需求滞后,技术创新国开始生产和消费到别国开始进口该类商品这段时间;第二为反应滞后,技术创新国开始生产到技术模仿国开始生产这段时间;第三是掌握滞后,技术模仿国开始生产到熟练掌握生产技术后大规模生产而不再进口这段时间。5t1t2t36原料周期说代表人物:梅吉和罗宾他们认为原料的生命周期特点与工业制成品是很不相同的,从而使原料的国际贸易有着自身的运行规律。需求产生的繁荣阶段需求和供给来源的替代阶段合成或研究与发展的介入阶段7产品周期说代表人物:弗农于1966年发表了《产品周期中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论文。他认为,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产品可以分为产品创新、产品成熟、产品标准化等阶段。之所以产生这种周期,是因为各国技术进步的贡献不同。可以说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在波斯纳的技术差距理论基础上产生的。8在新产品阶段,所需的主要是先进的科学知识和大量的研究费用,新产品实际上是一种知识密集型产品,因此,新产品首先往往出现在少数发达国家;在成熟阶段,技术已经开始成熟,这是所需的是大量资本的投入,产品由知识密集型变为资本密集型;在标准化阶段,技术和资本也渐渐失去了重要性,劳动力成本则成为决定产品是否具有比较优势的主要因素。最终,由于该产品已经陈旧,相对比较便宜,生产过程也简单化,发展中国家成为主要的生产和出口国。正是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时期比较利益从一国转向另一国,使要素禀赋理论从静态的理论发展成为动态理论。9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通常把贸易国分为三类:(1)出口新产品的工业高度发达国家,如美国(2)比较小的工业发达国家,如西欧国家(3)发展中国家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要素密集度的改变,这三类国家所处的贸易地位是不同的,由此形成工业制成品的贸易周期。10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模型净出口O创新国西欧国家发展中国家t0t2t1t3t4t图4-6产品生命周期理论t511产品生命周期贸易理论基本观点阶段比较优势产品特征贸易方向新产品技术密集技术创新国→发达国成熟资本密集资本发达国→发展国标准化劳动密集劳动创新国发展国
发达国12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评价第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使得比较利益、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从静态发展为动态,把管理、科技、外部经济因素等引入了贸易模型,比传统理论进了一步。第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考察了当周期发生变化时,比较利益是怎样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这样使得比较成本理论、要素禀赋理论模型动态化,对于相对落后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确定自己的地位和参与格局,并且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如何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造具有指导性的意义。13第二节偏好相似说
按照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观点,大量的国际贸易似乎应该发生在技术先进、资本丰富的发达国家与劳动力和矿产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然而,现实并非如此。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量超过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量。林德用偏好相似的论点解释了上述情况。14(一)偏好相似理论的提出1961年,瑞典经济学家林德在《论贸易和转换》一书中提出了偏好相似论。他认为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是由两国的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决定。林德认为要素禀赋论只强调了供给方面的因素,它只适用于以工业品交换初级产品的贸易,即主要发生在工业发达国家和土地或劳动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而不适用于工业品之间的贸易。而工业品贸易的起因和格局应从需求方面来解释。15(二)偏好相似论的内容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一国的需求水平决定于人均收入。人均收入水平高,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水平也高,反之亦然。但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该国生产者,或厂商总是随着其代表性需求演变而发展。因为代表性需求代表了该国对各类产品需求中最大的部分需求量,厂商为实现生产的规模经济效果,总是瞄准本国代表性需求的产品档次,增加产品的产量,或产出规模,以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效果。因此,一国的出口贸易结构受国内需求结构的影响和制约。
16表4-3四国进出口汽车和重叠需求然而厂商为了满足代表性需求来实现规模效果,就难以顾及不同档次产品消费者的需求。那么对一国而言,那些非代表性需求的消费者对产品的消费又是由谁来满足的呢?这就是国际贸易。但这种贸易不是无条件的,它只有在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之间才可能存在。17CASE:假定,美国、日本、韩国和中国都生产家庭用汽车,同时家庭用汽车共有五个档次。美国的收入水平较高,且对汽车的需求较广泛,它需要3、4、5档次的汽车,但是其代表性需求是第4、5档;日本的收入水平也较高,但是国内保养汽车的成本较高,因而其需求档次是2、3、4、5档,日本的代表性需求是3、4档;韩国的收入水平较低,它的需求档次为1、2、3、4、5档,其代表性需求是2、3档;中国是上述国家中收入水平最低的国家,因而其需求的是1、2、3、4档的汽车,其代表性需求是1、2档次的汽车。18偏好相似是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之间,消费者需求产品档次相同的那部分需求。林德认为,如果两国的平均收入水平接近,则两国的需求结构也必定相似;反之,如果两国的收入水平相差很大,则他们的需求结构也必定存在显著的差异。图4-3重叠需求与国际贸易PABCDHGEF重叠需求YAYBqO收入19结论:
由图可知,当两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时,则重叠需求的范围就越大,两国重复需要的商品都有可能成为贸易商品。所以,收入水平相似的国家,互相间的贸易关系也就可能越密切;反之,如果收入水平相差悬殊,则两国之间重复需要的商品就可能很少,甚至不存在,因此,贸易的密切程度也就很小。20第三节产业内贸易理论20世纪中期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促进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分工也由原来的产业间、垂直型分工转化为产业内、水平性分工。作为国际分工表现形式的国际贸易也由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贸易转化。产业内贸易更多是在发达国际之间进行的。21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是指各国彼此交换同一产业部门所生产的产品,即一个国家在对外贸易中同时进口和出口同类产品。比如:日本向美国出口轿车,同时又从美国进口轿车的现象;中国向韩国出口衬衣,同时又从进口棉衫。22产业内贸易的度量
当今世界上,发达国家之间在技术和要素禀赋方面已经十分相似,他们之间难以形成不同产业间的比较优势,因而发达国家出现了产业内双向贸易的模式。发达国家的制造品贸易中,产业内贸易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如表4-1国家197019801987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45.458.963.557.854.244.852.567.171.666.853.847.051.465.572.368.855.355.7平均值49.055.557.5表4-1部分发达国家制造业贸易中产业内贸易所占份额(%)23产业内贸易指数T=1-式(4-1)在4-1式中,X和M分别表示某一特定行业的出口额和进口额。从现实的世界贸易来看,当某一产业的商品出口和进口相等时,其产业内贸易指数达到最高,为1;当某一产业的商品没有出口,全部进口,或者全部出口,没有进口时,其产业内贸易指数为0。如表4-2。行业无机化工产品能源设备电气设备有机化工产品办公设备钢铁服装制鞋T0.990.970.960.910.810.430.270.00表4-21993年美国工业的行业内贸易指数24产业内贸易出现的原因自然条件的差异消费结构的相似性产品的差异性规模经济偏好相似理论25差异产品企业获得对市场定价的控制权的两种方法:垄断或生产差异产品。差异产品是指在设计、品牌明显不同于同质产品,且被消费者认可的产品。消费者的需求不仅生产者对差异产品感兴趣,实际上消费者对差异产品也非常感兴趣。
26规模经济之前贸易理论中,都假定规模收益不变。规模经济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要素投入所带来的产出量或收益的比例大于要素投入量增加的比例。也就是说平均成本随着产出的增加而递减。CQ0ABCACBQAQB图4-2规模经济图示随着该产品生产规模的扩大,其单位产品的成本递减,或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较少的投入就可以获得原来在较多投入下的1单位产品。这种来自于生产规模扩大的收益增加,被称为规模经济。27规模经济与差异产品
无论是生产者追求差异产品,从而获得某种订价的控制权,还是消费者对差异产品的需求,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需要,都是与现代化大生产,或大规模生产的经济性相矛盾的。因此,要使现代化生产和消费同时满足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生产与需求的要求,只有开展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这样就可以使得生产者和消费者在追求差异产品的同时能够充分利用规模经济的好处。28第四节新要素理论研究与发展论熟练劳动论人力资本论其他要素论29第五节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代表人物: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他所提到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归纳了战后国际贸易新理论的各种观点,综合分析了提高一国国际竞争力的各种因素,形成了一种较新的国际贸易理论。30创新机制与影响因素微观竞争机制中观竞争机制宏观竞争机制相关产业与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组织与竞争生产要素需求状况1、是否持续增长2、是否超前3、是否最挑剔机遇和政府31产业聚集微电子、生物技术和风险资本集中在硅谷汽车设备与零部件聚集在底特律互惠基金、软件与网络聚集在波士顿金融服务、广告、出版聚集在纽约飞机设备与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大盆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酒店用纺织品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婚纱影楼综合管理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双温调节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5色足球宝贝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百分表电子数显组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减震胶板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商场设备配送安装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北京销售经理劳动合同员工关怀及福利待遇
- 农田租赁合同范本
- BMS基础知识培训
- 质保管理制度
- 2024年全国卷新课标1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 2024年10月自考13003数据结构与算法试题及答案
- 华为经营管理-华为激励机制(6版)
- 2024年标准化工地建设管理实施细则(3篇)
- 2024新版《药品管理法》培训课件
- 干燥综合征诊断及治疗指南
- 粮油厂食品安全培训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领导力》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电力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