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_第1页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_第2页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_第3页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_第4页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中部分字、词古今不同的读音和意思。3、了解诗的写作背景,体会诗中抒发的强烈的爱国情感。重点难点1、理解诗句,感受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提高对诗歌的感悟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说到古诗我们最先想到的是哪个朝代?唐朝最有名的诗人是谁?李白人们把他称之为“诗仙”,那么“诗圣”又是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诗圣杜甫的生平第一首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板书课题)在学习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通过一个短视频了解一下作者。二、揭背景,知题意1、时代背景:通过视频中对杜甫的生平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也知道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安史之乱的叛军头目史朝义兵败自杀。河南河北失地相继被收复、延续长达8年之久的安史之乱才得以平复。当时诗人杜甫正携着妻儿流落在四川梓州。听到这喜讯不禁大喜若狂,在极度兴奋中,以一气贯注、轻快活泼、爽朗奔放的语言、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名作。2、理解诗题,题目,《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闻”、听说;“官军”指唐王朝的军队,“收”,收复。题目的意思是听到唐王朝的军队收复河南河北一带的消息。三、抓字眼,释疑难。1、地名:我们发现这首诗题目中八个字就包含了两个地名,那诗中还有哪些地名,请同学们找一找,并圈出来。

同学们会发现尽管你把这些地名圈出来。你也是莫名其妙,有些地方根本不知道在哪里。比如“剑外”。不看注释可能都不知道是地名,杜甫去过的地方多,并且这些地名涉及广阔。这在当时。人们都这首诗,可能脑海里还有印象。但是我们没有。怎么办呢?靠地图。(课件出示地图图片)这是网上找到的唐代的局部的地图,下面对这些地名有简单的文字的解释,找一找,看一看。

都找到了没?请位同学来指一下。杜甫在哪个地方写诗?蓟北在哪里?叛军指的又是谁?叛军指安禄山、史思明的军队。

看了这幅图再来读这首诗,基本上就有点感觉了。(师范读)

你看是不是大致有个印象了?所以不要以为了解地名是个没有意义的事情,某种意义上,对于帮助我们了解诗歌还是很有影响的。看着这幅图,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生读,师评价)2、古今异义词:接下来,我们往下看。我再把这个河南河北圈出来,我现在把它圈出来,并不是因为他们是地名,而是另外的原因。什么原因呢?其实这个河南河北跟我们今天说的河南河北不一样,它主要是河的以南、河的以北,那你们猜是哪条河?(黄河)。这是一个大致的圈法,这个地图里的河南河北,和现在地图里的河南河北是不一样的。所以它的古今异义发生了变化。这就是我们读古诗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再请你画一画,在这首诗里,你觉得哪些词古今的意思发生了变化?作为一个预测。(生画,指名答)古代汉语中的词是以单音节为主的。而现代汉语中的词是以双音节为主的、因此在教学古诗文时要特别注意不能把两个单音节词当成一个双音节词。“却看妻子愁何在”一句中的“妻子”、古义是妻子和孩子。今义是男子的配偶。“青春作伴好还乡”一句中的“青春”。古义是明媚的春光。今义是青年时期。“初闻涕泪满衣裳”一句中的“衣裳”在古代、“衣”指上衣;“裳”指遮蔽下身的衣服。还要特别强调“裳”字的读音。现代汉语中的“衣裳”是双音节词,“裳”是轻声。读shang。古代汉语中没有“衣裳”这个词,所以这个词在这里读chang,而不能读成shang。河南河北。古代泛指黄河以南以北地区。现在指河南省河北省。现在我们明白了。连读音也确定了,我们再来读一读。

四、明诗意,悟诗请1、论诗眼好,我们继续来看,杜甫写这首诗时他的心情如何,我们一下子就看出来了,什么样的心情呀?(开心)!

而且它在这首诗里直接就写出了来了,那个字儿?(喜)

所以有的人认为这个喜字是这首诗的诗眼、重点、中心。整首诗都在说他开心,那么在研究开心之前,我要问一问。一般情况下人遇到开心的事会有哪些表现。因为杜甫也和我们一样是个普通人,可以联系自己、家人或者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来说一说。(生答)

师小结:我们发现,只要是个人,他高兴时自然而然就会有上述表现,而杜甫也会有相类似的表现,现在再来读一读这首诗,你从哪些句子行为中可以看出,杜甫真的很高兴,一人说一处。(生答)

师小结:所以这首诗整首诗很特别,特别在哪里呢?除了第一句,后面全都是写他高兴。一般的古诗往往是一半写诗情,一半写心情。但这首诗特别就特别在,就一句写诗情,其他的全都写心情。听明白没有?所以,带着这个感受,我们再读一读。2、明诗意(结合注释及古今异义词理解)剑外忽然传来收蓟北的消息,刚刚听到时涕泪满衣裳。

回头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点的忧伤,胡乱地卷起诗书欣喜若狂。

日光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趁着明媚春光与妻儿一同返回家乡。

心想着就从巴峡穿过巫峡,经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3、感诗情

(1)杜甫之所以这么高兴,原因很简单,什么事情呢?(——“剑外忽传收蓟北”)。

他为什么要那么高兴呢?有必要吗?——(有,因为安史之乱结束了)

安史之乱结束了,就有主要有必要这么高兴吗?

那说到这里呢,老师给大家增加了三首诗,而且我故意标明了年份,刚才读我们学的杜甫所作的这首诗是哪一年?763年,也就是安史之乱结束那一年,而这几首是都是发生在安史之乱之间的,这三首诗,杜甫的心情都是很糟糕的,很难过的。而让杜甫难过的原因有哪些呢?大致分为三方面。(出示课件)

国家:满目苍夷。

百姓:饱受战乱之苦。

自己:流落在外,疾病缠身。

(2)对于“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你们也没有直观的一个感受,我只能在网上找一些目前还在发生战争的地区的一些照片。同学们看的感受一下。(课件出示图片)

师小结:有了这些对比,我们就能感受到杜甫之所以这么高兴,是因为安史之乱结束,人们不用在受战乱之苦。

杜甫跟我们一样是普通人,他会想到自己的生活得到改善。但同时。他也不是一般人,他除了关心自己,他也关心百姓,关心国家。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杜甫的行为上表现得非常充分。所以我们现在理解了他,为什么这么高兴。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要珍惜我们现在的生活。

杜甫52岁疾病缠身了,还有这样的思想境界。带着这些理解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

五、作业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