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_第1页
华北电力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_第2页
华北电力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_第3页
华北电力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_第4页
华北电力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华北电力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学校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并结合校情,积极探索多层次“卓越计划”人才培养体系。总体概况(一)指导思想。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充分发挥行业院校高等工程教育的优势,培养造就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为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和能源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二)总体思路。坚持“服务国家、综合改革、试点探索”的原则,以我校优势学科为依托,从学校特色专业开展试点,培养能源电力领域卓越工程师;积极探索工程创新人才培养规律和有效途径,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多层次融合、个性化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巩固我校电力行业特色优势,积极发起并参与制定能源电力行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构建实施“卓越计划”的坚实保障体系,形成与能源电力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新格局。(三)培养目标。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和能源电力发展对高素质人才多样化的需求,积极探索多层次“卓越计划”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工程创新型和工程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1、工程创新型以现有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为基础,强化研究与创新,实施“课内外统合、学研双驱”培养模式,实行导师制、个性化培养方案。强化数理基础,注重综合能力和研究能力培养。2、工程实践型实施“学行并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强化工程实践,注重企业实践环节,培养方案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加强学科基础与专业基础,注重解决现场工程问题能力、开发能力和设计能力培养。(四)参与专业我校有三个专业进入“卓越计划”首批试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这三个专业均为国家特色专业。自动化、工商管理在校内进行“卓越计划”试点。(五)学生情况从2011年开始,每年从新生中遴选12个试点班,其中工程创新型试点班5个,工程实践型试点班7个,共计360人。2012年5月8日——5月25日,根据大学“卓越办”《关于开展2011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程实践型试点班选拔工作的通知》要求,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核科学与核技术学院开展了工程实践型试点班的选拔工作。选拔工作分为:1、宣讲“卓越计划”有关政策(使学生了解并积极参与“卓越计划”),学生申请(符合条件的学生向所在院系提出申请);2、条件审核(院系根据申请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综合表现等情况组织专家进行初审,确定复试学生名单);3、组织复试(院系组织专家组,进行面试、笔试等测试,以测试成绩确定录取学生名单)。笔试在5月23日进行,主要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思维创造能力等进行测试。第二轮复试于5月24日在工程实践中心进行。主要通过实验手段,测试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探索能力、发现解决问题能力、综合知识运用能力等。最后,通过学分绩排名、笔试、面试成绩的综合考察,学院最终确定了首批工程实践型试点班的学生名单。2012年6月,各学院分别召开了2011级工程实践班开班仪式,标志着工程实践型试点班正式开始运行。首届工程实践型试点班经过层层选拔,最后确定了210名优秀学生。这些学生在暑假进行为期三周的电力生产单位实习。在今后的各暑假期间,还要进入电力企业单位陆续进行总时间不少于一年的企业培养环节,进行现场实习、实践和学习。2012年9月2日——9月12日,根据《华北电力大学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方案》(华电校教〔2011〕3号)有关要求,在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举办2012级本科“选拔工作分为:1、高考成绩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前15%以内的同学可参加全校任意一个试点班选拔;2、录取到试点班所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自动化专业)的同学,高考成绩在本专业内、在其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排名50%以内,可以参加专业试点班选拔;3、具有报名资格的学生自愿参加学校组织的英语、数学、物理选拔考试,根据考试成绩进行选拔,办班学院对选拔考试通过的学生进行面试后,最终确定实验班的学生名单。9月4日——9月6日,分别进行了英语、数学、物理的选拔考试;9月10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控制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组织初选入围同学参加复试。最后,通过笔试、面试成绩的综合考察,学院最终确定了第二批工程创新型政策措施作为首批“卓越计划”61所实施高校之一,我校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制定了《华北电力大学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方案》、《“卓越计划”工程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卓越计划”工程实践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卓越计划”试点班学生选拔与管理办法》等文件,成立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领导小组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办公室。卓越办的主要职责:负责研究制定“卓越计划”的相关管理规定和实施办法;组织相关试点院系研究制定《“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方案》;与校企合作办公室一起加强与企业的“卓越计划”合作,并协助相关试点院系在企业建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组织“卓越计划”试点班的选拔工作,按照“卓越计划”培养方案的要求进行管理等具体实施工作;负责协调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三、培养模式(一)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为充分发挥高校人才优势和企业资源优势,以学校理事会为基础平台,建立和各大发电集团公司和核电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的常规联系机制,对能源电力行业内主要企业的发展规划和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充分调研。2012年5月先后邀请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中电投核电有限公司、冀北电力公司等三大企业领导及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来到我校,就三个专业校企合作共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论证。由企业专家、院系负责人和“卓越计划”领导小组共同制定了三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方向的设置上,依据学科发展指导思想,制定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形成一套具备鲜特色的“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二)大力开展教学改革始终把教学改革作为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持续推进各级各类教学改革的立项。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核科学与技术等3个“卓越计划”专业被批准为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分别投入资金150万,为有效落实“卓越计划”的各项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学院长为专家指导委员会的领导小组,保障实施“卓越计划”的各项改革项目的落实。1、为加强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聘请相关院系的资深教授、博导为“卓越计划”创新班开设了《现代工程-多学科的完美结合》、《能源动力技术发展与社会进步》等新生研讨课。付忠广教授开设的《能源动力技术发展与社会进步》,主要讲述了能源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能源动力技术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密不可分。当今社会的发展面临能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双重压力,如何应对这一挑战,是今后几代人的奋斗目标。我国在快速发展阶段面临如此双重压力,必须探索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课程通过研讨式教学与实验室参观相结合,在付教授的指导下开展小组讨论,进行口头辩论和写作训练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了学习兴趣,使学生关注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社会挑战与发展机遇,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创新能力、自我学习的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引领学生走向科技之路。张粒子教授开设的《现代工程-多学科的完美结合》,从现代工程的理念出发,从技术、工程、经济、环境等方面入手,将传统的理科和文科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实现科技学科和人文学科教育贯通,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方法上,减少相关教学知识的培训,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后案例分析,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使学生了解现代工程项目的规划、投资、建设和运行必须考虑哪些问题,卓越工程师应具备哪些素质,通过宽阔的国际视野,扎实的数理基础,科学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考虑问题、辩证分析问题和切合实际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培养集全面的素质培养与系统工程训练于一身的的拔尖创新型人才。2、改革教学方法与内容。针对新制定的“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从基础课到专业课都有意识增加面向实际、面向工程应用的教学内容。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大力倡导教师采用问题导向、项目实施、案例教学法,做到了每个“卓越计划”试点专业2-5门采用案例教学法的课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加强配套教材及实践教材建设。“卓越计划”试点班学生选用的教材和课堂教学内容要充分反映相关产业和领域的新发展、新要求;鼓励和资助教师编写具有我校本专业特色和优势的高水平教材,培育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和省市级(及以上)精品教材。加强科研对教学的“反哺”力度,以科研促进教学。将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级产学合作科研项目、教育部重点项目、北京市、河北省重大科技公关专项项目案例引入课堂教学,优化课堂内容,启发学生创新思维;依托学院承担的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研究项目,建设独具特色的核电实践、创新、科研综合基地。进一步加强并完善本科生的科技创新支持计划。以科研课题为依托,进一步规范学院实施的本科生科技创新支持计划,扩大支持规模,完善日常监督与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调动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形成本科生“科技创新-毕业设计-研究生课题”一条龙式的科研路线。积极推进英语分级教学改革。进一步优化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针对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采取分层次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深化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构建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全面提高我校“卓越计划”试点班的大学英语水平。师资队伍遵照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关于参与该计划教学的教师中具有工程经历的有关要求,制定配套政策,构建教师“工程化”培养体系,建设一支适应“卓越计划”的师资队伍。依托华北电力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实施“青年教师教学素养提升计划”,全面加强青年教师岗前培训、职后培养的全过程管理;鼓励教师参与“卓越计划”,强化中青年骨干教师“工程化”培养,增加教师工程实践经验;通过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分批次把校内优秀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半年至一年,建立学校教师到企业进行工程实践锻炼的长效机制,实施不间断的滚动培训,培养知行合一的工程教育专职教师。构建企业师资队伍,依托校企战略联盟,聘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专兼职教师进行授课或指导学生进行各类工程实践。在考核和各类评优中,参与“卓越计划”或有企业工程实践经历的教师优先考虑。校企合作坚持把知识传授、能力提高、素质培养贯穿于实验教学始终的教学理念。学校构建了以“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为目标,以仿真实践教学为特色,以校外实践基地为支撑,以开放管理为保障的“四模块”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我校人才培养的鲜明特色。(一)校内实践教学方面。学校通过资源整合,加大资金投入,建立起一批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校内实践基地。学校还依托实验室建设了一批创新实践基地,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创造良好条件。工程训练中心、热能与动力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电气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成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实践教材建设,增强学生实训能力。不断改进和完善实验设备和实习场所,编写卓越工程师配套的实践教材,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2.突出专业实训,强化实践技能。在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大力改革,努力构建课内外实践相结合,以能力为本的开放性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二)我校作为一所行业特色鲜明的高校,电力工业是学校办学的主要服务对象,学校依托校董事会,与七大电力集团所属的大型发电企业、供电企业、科研院所百余家企业和单位签订协议共建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与冀北电网公司多次洽谈协商,并专门派老师实地考察,电气专业工程实践型试点班暑期实习期三周,实习地点安排在张家口供电局,主要任务是:学生通过调研了解电力企业的结构、生产过程及管理方式。7月7日,前往冀北张家口电力公司参观和学习。十多天的实践,使学生对电力公司的运营工作以及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有了一次全面的认识,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组织卓越实践型试点班同学参观了北京现代汽车厂,中科院,北京电力设备总厂,中国运载火箭研究所,北京华能热电发电厂。实习的时间安排是8月6号到8月19号,共两周的时间。实践活动期间,带队老师组织同学们开展了交流讨论会,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讨论会中同学提出了许多实践中遇到的专业知识问题,通过相互的学习讨论,解决了许多疑惑,增强了专业的理解。学校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签订联合培养核电专业人才协议,构建了“3+1”校企联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我校“校企联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首批进入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在长期校企合作基础上,2004年10月华北电力大学和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协议结成长期战略伙伴关系。按照“互相协作、优势互补、体现特点、紧密结合、平等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在人才培养、科技合作、大学生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支持等方面开展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