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第六章-韩非子的政治思想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f621b94355a924bdde57fd2dccd412a/9f621b94355a924bdde57fd2dccd412a1.gif)
![教学第六章-韩非子的政治思想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f621b94355a924bdde57fd2dccd412a/9f621b94355a924bdde57fd2dccd412a2.gif)
![教学第六章-韩非子的政治思想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f621b94355a924bdde57fd2dccd412a/9f621b94355a924bdde57fd2dccd412a3.gif)
![教学第六章-韩非子的政治思想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f621b94355a924bdde57fd2dccd412a/9f621b94355a924bdde57fd2dccd412a4.gif)
![教学第六章-韩非子的政治思想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f621b94355a924bdde57fd2dccd412a/9f621b94355a924bdde57fd2dccd412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韩非子的政治思想主讲人:颜德如教授第六章韩非子的政治思想主讲人:1韩非子的政治思想(一)法家概说1.法家的称谓和起源司马谈最早提出“法家”;《孟子》亦言“法家”,指的是守法令的世臣,其实那些“善战者”,大抵是法家;《管子》称“法术之士”;《韩非子》称“法士”。起源有二:韩非子的政治思想(一)法家概说2韩非子的政治思想法家产生于“理官”,以刘歆的看法为代表;法家起源于那些建立法制的人。比如刘劭在《人物志·流业篇》中说:“建法立制,强国富人(兵),是谓法家,管仲、商鞅是也。”
章太炎说“著书定律为法家”。如果是法家学派的一定会把“法”放在中心位置。这个“法”是广义的“法”。韩非子的政治思想法家产生于“理官”,以刘歆的看法为代表;3韩非子的政治思想2.法家思想的特点
(1)非常重视法的作用,以为法是治国理政的不二法门;(2)注重实力,提倡耕战。韩非说:“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3)强化君主专制与独裁。(4)坚持历史演化观和人性恶。(5)使用相同的基本概念,如法、势、术、刑、罚、赏、利、公、私、耕、战等。韩非子的政治思想2.法家思想的特点4韩非子的政治思想3.法家的思想流派
(1)李悝。据说是法家的创始人,“相魏文侯富国强兵”,主张变法和以法治国。(2)慎到。主要论势,“学黄老道德之术”,曾为“稷下先生”,结合道家思想,给势、法以理论的说明。(3)申不害。“申子之学本于黄老而主刑名”,主要讲术。韩非子的政治思想3.法家的思想流派5韩非子的政治思想(4)《商君书》。“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少好刑名之学”。后“封于商十五邑,号为商君。”提倡耕战和以法治国,突出重罚。(5)韩非子。“综集大成,为法家学术之总汇”,“韩非综合三家,以君势为体,以法术为用,复参以黄老之无为,遂创成法家思想最完备之系统。”是中国专制主义政治形成的最主要推动者。韩非子的政治思想(4)《商君书》。“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6韩非子的政治思想(二)韩非子生平及其他出生于韩国的没落贵族,是“诸公子”之一。大约是公元前280年出生,约死于公元前233年。大概是由于口吃的缘故,所以特别善于写。《汉书·艺文志》记载说“《韩子》五十五篇。”现今流传的《韩非子》也是五十五篇,大体可信。韩非子的政治思想(二)韩非子生平及其他7韩非子的政治思想为何保存得这样完整?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的思想与现实政治制度结合地最为紧密,尤其是与君主专制有无法割舍的联系。从荀子学习,尽管他的思想也有兼收并蓄的特点,但是在思想体系和取向上明显偏离了老师,这就是司马迁说的“喜刑名法术之学,其旨归于黄老”。今天来看,其政治思想的显著特征有三:非伦理道德性;现实主义;为君主专制唱赞歌。韩非子的政治思想为何保存得这样完整?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8韩非子的政治思想(三)政治思想概要1.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1)演化史观人类的历史从远古到当今分作四个时期,即“上古”、“中古”、“近古”和“当今”四世;“上古”的特点是人类刚从自然中分化出来。人类最初混迹于野兽之中,茹毛饮血,有巢氏教人“构木为巢”,燧人氏教人“钻燧取火,以化腥臊”,从而使人类与动物分离开来,开创了人类的生活方式。韩非子的政治思想(三)政治思想概要9韩非子的政治思想“中占”以鲧、禹治水为代表,表明人类进入了改造自然的时代。“近古”指殷周之世,“近占”的特点是一治一乱。“当今”是争统一的时代。为什么历史呈现这样的演化序列?他说:“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于是造成“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韩非子的政治思想“中占”以鲧、禹治水为代表,表明人类进入了改10韩非子的政治思想薄,故民争;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也就是人口的增长与生产资料增长的矛盾造成的。面对变化的世道,必然相机而动,这就是: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
(2)人性论韩非子的政治思想薄,故民争;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11韩非子的政治思想之一,好利。基于人的本能需要:“以肠胃为根本,不食则不能活,是以不免于欲利之心。”
父子也是计利而行的:“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同出父母之怀,为什么一贺一杀呢?原因就在于“虑其后便,计之长利也”。韩非子的政治思想之一,好利。12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君臣之间更是赤裸裸的利益交换关系:“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君臣之际,非父子之亲,计数之所出也。”之二,因人情。人情如是:
“好利恶害,夫人之所有也。”“夫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君臣之间更是赤裸裸的利益交换关系:13韩非子的政治思想于是——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赏罚可用则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设民所欲以求其功,故为爵禄以劝之;设民所恶以禁其奸,故为刑罚以威之。之三,自为尚力。自为(自利)之心人皆有之:
夫买庸而播耕者,主人费家而美食、调布而易钱者,非爱庸客也,曰:如是,耕者且韩非子的政治思想于是——14韩非子的政治思想深,耨者熟耘也。庸客致力而疾耘耕者,尽巧而正畦陌者,非爱主人也,曰:如是,羹且美钱且易云也。此其养功力,有父子之泽矣,而心调于用者,皆挟自为心也。为此,人主应牟利以蓄积实力:先王所期者利也,所用者力也。力多则人朝,力寡则朝于人,故明君务力。
尤其要争取民力:“死力者,民之所有者也。”韩非子的政治思想深,耨者熟耘也。庸客致力而疾耘耕者,尽巧而正15韩非子的政治思想2.政治追求:尚一贵独(1)“不相容之事不两立也”
自愚诬之学、杂反之辞争,而人主俱听之,故海内之士,言无定术,行无常议。夫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时而至,杂反之学不两立而治。今兼听杂学缪行同异之辞,安得无乱乎?(2)“用一”“贵独”韩非子的政治思想2.政治追求:尚一贵独16韩非子的政治思想用一之道,以名为首,名正物定,名倚物徒。故圣人执一以静,使名自命,令事自定。道不同于万物,德不同于阴阳,衡不同于轻重,绳不同于出入,和不同于燥湿,君不同于群臣。——凡此六者,道之出也。道无双,故曰一。是故明君贵独道之容。
如果“圣人”或“明君”能够“执要”,其结果为:
“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虚而待之,彼自以之。”
韩非子的政治思想用一之道,以名为首,名正物定,名倚物徒。故圣17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具体而言就是:寂乎其无位而处,漻乎莫得其所。明君无为于上,君臣竦惧乎下。明君之道,使智者尽其虑,而君因以断事,故君不躬于智;贤者勑其材,君因而任之,故君不躬于能;有功则君有其贤,有过则臣任其罪,故君不躬于名。是故不贤而为贤者师,不智而为智者正。臣有其劳,君有其成功,此之谓贤主之经也。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具体而言就是:18韩非子的政治思想3.“君执柄以处势”韩非说: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赏罚可用则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君执柄以处势,故令行禁止。柄者,杀生之制也;势者,胜众之资也。(1)“势者,胜众之资”
之一,“势”对人主来说,非常重要韩非子的政治思想3.“君执柄以处势”19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势重者,人主之爪牙也。”“威势者,人主之筋力也。”
之二,“势”具有重要作用“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吾以此知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夫马之所以能任重致远道者,以筋力也。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势重者,人主之爪牙也。”20韩非子的政治思想之三,“势”分为二夫势者,名一而变无数者也。势必於自然,则无为言於势矣;吾所为言势者,言人之所设也。今日“尧、舜得势而治,桀、纣得势而乱”,吾非以尧、桀为不然也。虽然,非一人之所得设也。夫尧、舜生而在上位,虽有十桀、纣不能乱者,则势治也;桀、纣亦生而在上位,虽有十尧、舜而亦不能治者,则势乱也。故曰:“势治者则不可乱,而势韩非子的政治思想之三,“势”分为二21韩非子的政治思想乱者则不可治也。”此自然之势也,非人之所得设也。若吾所言,谓人之所得设也;若无所言,谓人之所得势也而已矣。
(2)“柄者,杀生之制”
明主驾驭臣下之“柄”: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
韩非子的政治思想乱者则不可治也。”此自然之势也,非人之所得设22韩非子的政治思想为什么“二柄”具有如此威力?夫虎之所以能服狗者,爪牙也。使虎释其爪牙而使狗用之,则虎反服于狗矣。人主者,以刑德制臣者也。今君人者释其刑德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矣。施行“二柄”的重要原则:赏莫如厚,使民利之;誉莫如美,使民荣之;诛莫如重,使民畏之;毁莫如恶,使民耻之。
韩非子的政治思想为什么“二柄”具有如此威力?23韩非子的政治思想4.“人主之大物,非法则术”总的来说:人主之大物,非法则术也。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於官府,而布之於百姓者也。术者,藏之於胸中,以偶众端,而潜御群臣者也。故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是以明主言法,则境内卑贱莫不闻知也,不独满於堂;用术,则亲爱近习莫之得闻也,不得满室。
韩非子的政治思想4.“人主之大物,非法则术”24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君无术则弊於上,臣无法则乱於下,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1)“抱法处势”之一,何谓“法”?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於官府,而布之於百姓者也。
之二,“法”的主要功能:规范臣民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
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君无术则弊於上,臣无法则乱於下,此不可一无,25韩非子的政治思想设法度以齐民。之三,“法”的主要特点普遍适用性:“明主之国,令者,言最贵者也,法者,事最適者也。言无二贵,法不两適,故言行而不轨於法令者必禁。”
公开性:“法莫如显。”相对稳定性:“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
公平性:“法不阿贵,绳不挠曲。”韩非子的政治思想设法度以齐民。26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强制性:“不可不刑,法也。”
可信:“法不信,则君行危矣。”相对灵活性:“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之四,“法”的执行主体:官“法者,宪令著於官府,刑罚必於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此臣之所师也。”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强制性:“不可不刑,法也。”27韩非子的政治思想(2)“术以御之”
之一,何谓“术”?“术者,藏之於胸中,以偶众端而潜御群臣者也。”
之二,“术”的重要作用“无术以御之,身虽劳,犹不免乱;有术以御之,身处佚乐之地,又致帝王之功也。”
之三,“术”的主要特点韩非子的政治思想(2)“术以御之”28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君主独操:“凡术也者,主之所以执也。”隐秘性:“术不欲见。”
之四,如何运用“术”?就君主自身而言,关键要:“去甚去泰,身乃无害。权不欲见,素无为也。”
防范“八奸”:“凡人臣之所道成奸者有八术:一曰同床,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君主独操:“凡术也者,主之所以执也。”29韩非子的政治思想二曰在旁,三曰父兄,四曰养殃,五曰民萌,六曰流行,七曰威强,八曰四方。”
“同床”(利用内宠)即尊贵夫人,受宠宫妾,谄媚便巧,姿色美丽,这是君主所迷恋的;“在旁”(利用佞幸)即倡优侏儒,亲信侍从;“父兄”(利用血缘近亲)即叔伯、兄弟,是君主亲近爱护的人;韩非子的政治思想二曰在旁,三曰父兄,四曰养殃,五曰民萌,六曰30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养殃”(利用声色犬马)即君主喜欢修饰宫室台池,喜欢打扮倩女狗马来让自己赏心悦目;“民萌”(挟民众以自固)即做臣子的散发公家财物来取悦民众,行小恩小惠来赢得百姓,让朝廷民间都鼓动起来称颂自己,这样来蒙蔽君主而达到自己的欲望;“流行”(利用说客)即作为君主,见闻闭塞,与人交谈,很少听到臣下议论,容易被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养殃”(利用声色犬马)即君主喜欢修饰宫室台31韩非子的政治思想花言巧语打动;“威强”(利用勇力)即君主的统治靠群臣百姓来形成强大威势;“四方”(利用外力)即做国君的,国小就侍奉大国,兵弱就害怕强兵。做臣子的沟通大国来震慑君主,实际是利用他国的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积极运用“七术”:韩非子的政治思想花言巧语打动;32韩非子的政治思想“七术:一曰众端参观,二曰必罚明威,三曰信赏尽能,四曰一听责下,五曰疑诏诡使,六曰挟知而问,七曰倒言反事。此七者,主之所用也。”全面掌握情况,比较不同主张,以鉴别真假是非;该罚的必定要罚,才足以显威;该赏的必定要赏,从而竭尽臣下之所能;不可笼统地考察臣下,要一一验证,使之不韩非子的政治思想“七术:一曰众端参观,二曰必罚明威,三曰信赏33韩非子的政治思想能滥竽充数蒙骗君主;利用假命令及诡计窥探臣下或显示君主高明,以使臣下不敢作弊;明知故问显示自己的聪明,以慑服臣下,使臣下不敢隐瞒任何事情的真相;故意装糊涂,说错话、做错事,以试臣下的忠诚。韩非子的政治思想能滥竽充数蒙骗君主;34韩非子的政治思想5.“内其国”:“一民之轨”
(1)除“五蠹之民”“是故乱国之俗,其学者则称先王之道,以籍仁义,盛容服而饰辩说,以疑当世之法而贰人主之心。其言古者,为设诈称,借於外力,以成其私而遗社稷之利。其带剑者,聚徒属,立节操,以显其名而犯五官之禁。其患御者,积於私门,尽货赂而用重人之谒,退汗马之劳。其商工之民,修治苦窳之器,韩非子的政治思想5.“内其国”:“一民之轨”35韩非子的政治思想聚弗靡之财,蓄积待时而侔农夫之利。此五者,邦之蠹也。人主不除此五蠹之民,不养耿介之士,则海内虽有破亡之国,削灭之朝,亦勿怪矣。”“五蠹”指的是“学者”、“言古者”、“带剑者”、“患御者”(逃避兵役的人)和“商工之民”。这五种人可以归为“文”与“武”两类:“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韩非子的政治思想聚弗靡之财,蓄积待时而侔农夫之利。此五者,邦36韩非子的政治思想(2)齐民有方“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无私剑之捍,以斩首为勇。是境内之民,其言谈者必轨於法,动作者归之於功,为勇者尽之於军。”6.由“王资”而“内诸夏”(1)何谓“王资”?“无事则国富,有事则兵强,此之谓王资。”
韩非子的政治思想(2)齐民有方37韩非子的政治思想(2)国富:“尽其地力,以多其积”
力于耕农:“夫耕之用力也劳,而民为之者,曰:可得以富也。”“丈夫尽于耕农,妇女力于织纴,则入多。”提高生产知识:“务于畜养之理,察于土地之宜,六畜遂,五穀殖,则入多。”
改良生产工具:“明於权计,审於地形舟车机械之利,用力少,致功大,则入多。”
韩非子的政治思想(2)国富:“尽其地力,以多其积”38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加强货物流通:“利商市关梁之行,能以所有致所无,客商归之,外货留之,俭於财用,节於衣食,宫室器械,周於资用,不事玩好,则入多。”(3)兵强:“致其民死,以坚其城守”
驱民为军:“为勇者尽之于军。”
奖励军功:“战之为事也危,而民为之者,曰:可得以贵也。”
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加强货物流通:“利商市关梁之行,能以所有致所39韩非子的政治思想“斩敌者受赏。”“拔城者受爵禄。”(4)实现“帝王之政”原则上看,主要搞好内政:“治强不可责於外,内政之有也。今不行法术於内,而事智於外,则不至於治强矣。”
积极致力于内政:“適其时事以致财物,论其税赋以均贫富,厚其爵禄以尽贤能,重其刑罚以禁奸邪,使民以力得富,以事致贵,以过受罪,以功致韩非子的政治思想“斩敌者受赏。”“拔城者受爵禄。”40韩非子的政治思想致赏而不念慈惠之赐,此帝王之政也。”
为搞好内政,须注意四大因素:“明君之所以立功成名者四:一曰天时,二曰人心,三曰技能,四曰势位。非天时,虽十尧不能冬生一穗;逆人心,虽贲、育不能尽人力。故得天时,则不务而自生,得人心,则不趣而自劝;因技能,则不急而自疾;得势位,则不进而名成。若水之流,若船之浮。”
韩非子的政治思想致赏而不念慈惠之赐,此帝王之政也。”41韩非子的政治思想7.对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学说的评析“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史记·太史公自序第七十》)“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於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曰‘严而少恩’。若尊主卑臣,明分职不得相逾越,虽百家弗能改也。”(《史记·太史公自序第七十》)韩非子的政治思想7.对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学说的评析42韩非子的政治思想“信赏必罚,以辅礼制。《易》曰:‘先王以明罚饬法’,此其所长也。及刻者为之,则无教化,去仁爱,专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于残害至亲,伤恩薄厚。”(《汉书·艺文志》)法家学说明显是排诋儒家的:“天下皆以孝悌忠顺之道为是也,而莫知察孝悌忠顺之道而审行之,是以天下乱。”韩非子的政治思想“信赏必罚,以辅礼制。《易》曰:‘先王以明罚43第六章韩非子的政治思想主讲人:颜德如教授第六章韩非子的政治思想主讲人:44韩非子的政治思想(一)法家概说1.法家的称谓和起源司马谈最早提出“法家”;《孟子》亦言“法家”,指的是守法令的世臣,其实那些“善战者”,大抵是法家;《管子》称“法术之士”;《韩非子》称“法士”。起源有二:韩非子的政治思想(一)法家概说45韩非子的政治思想法家产生于“理官”,以刘歆的看法为代表;法家起源于那些建立法制的人。比如刘劭在《人物志·流业篇》中说:“建法立制,强国富人(兵),是谓法家,管仲、商鞅是也。”
章太炎说“著书定律为法家”。如果是法家学派的一定会把“法”放在中心位置。这个“法”是广义的“法”。韩非子的政治思想法家产生于“理官”,以刘歆的看法为代表;46韩非子的政治思想2.法家思想的特点
(1)非常重视法的作用,以为法是治国理政的不二法门;(2)注重实力,提倡耕战。韩非说:“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3)强化君主专制与独裁。(4)坚持历史演化观和人性恶。(5)使用相同的基本概念,如法、势、术、刑、罚、赏、利、公、私、耕、战等。韩非子的政治思想2.法家思想的特点47韩非子的政治思想3.法家的思想流派
(1)李悝。据说是法家的创始人,“相魏文侯富国强兵”,主张变法和以法治国。(2)慎到。主要论势,“学黄老道德之术”,曾为“稷下先生”,结合道家思想,给势、法以理论的说明。(3)申不害。“申子之学本于黄老而主刑名”,主要讲术。韩非子的政治思想3.法家的思想流派48韩非子的政治思想(4)《商君书》。“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少好刑名之学”。后“封于商十五邑,号为商君。”提倡耕战和以法治国,突出重罚。(5)韩非子。“综集大成,为法家学术之总汇”,“韩非综合三家,以君势为体,以法术为用,复参以黄老之无为,遂创成法家思想最完备之系统。”是中国专制主义政治形成的最主要推动者。韩非子的政治思想(4)《商君书》。“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49韩非子的政治思想(二)韩非子生平及其他出生于韩国的没落贵族,是“诸公子”之一。大约是公元前280年出生,约死于公元前233年。大概是由于口吃的缘故,所以特别善于写。《汉书·艺文志》记载说“《韩子》五十五篇。”现今流传的《韩非子》也是五十五篇,大体可信。韩非子的政治思想(二)韩非子生平及其他50韩非子的政治思想为何保存得这样完整?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的思想与现实政治制度结合地最为紧密,尤其是与君主专制有无法割舍的联系。从荀子学习,尽管他的思想也有兼收并蓄的特点,但是在思想体系和取向上明显偏离了老师,这就是司马迁说的“喜刑名法术之学,其旨归于黄老”。今天来看,其政治思想的显著特征有三:非伦理道德性;现实主义;为君主专制唱赞歌。韩非子的政治思想为何保存得这样完整?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51韩非子的政治思想(三)政治思想概要1.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1)演化史观人类的历史从远古到当今分作四个时期,即“上古”、“中古”、“近古”和“当今”四世;“上古”的特点是人类刚从自然中分化出来。人类最初混迹于野兽之中,茹毛饮血,有巢氏教人“构木为巢”,燧人氏教人“钻燧取火,以化腥臊”,从而使人类与动物分离开来,开创了人类的生活方式。韩非子的政治思想(三)政治思想概要52韩非子的政治思想“中占”以鲧、禹治水为代表,表明人类进入了改造自然的时代。“近古”指殷周之世,“近占”的特点是一治一乱。“当今”是争统一的时代。为什么历史呈现这样的演化序列?他说:“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于是造成“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韩非子的政治思想“中占”以鲧、禹治水为代表,表明人类进入了改53韩非子的政治思想薄,故民争;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也就是人口的增长与生产资料增长的矛盾造成的。面对变化的世道,必然相机而动,这就是: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
(2)人性论韩非子的政治思想薄,故民争;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54韩非子的政治思想之一,好利。基于人的本能需要:“以肠胃为根本,不食则不能活,是以不免于欲利之心。”
父子也是计利而行的:“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同出父母之怀,为什么一贺一杀呢?原因就在于“虑其后便,计之长利也”。韩非子的政治思想之一,好利。55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君臣之间更是赤裸裸的利益交换关系:“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君臣之际,非父子之亲,计数之所出也。”之二,因人情。人情如是:
“好利恶害,夫人之所有也。”“夫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君臣之间更是赤裸裸的利益交换关系:56韩非子的政治思想于是——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赏罚可用则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设民所欲以求其功,故为爵禄以劝之;设民所恶以禁其奸,故为刑罚以威之。之三,自为尚力。自为(自利)之心人皆有之:
夫买庸而播耕者,主人费家而美食、调布而易钱者,非爱庸客也,曰:如是,耕者且韩非子的政治思想于是——57韩非子的政治思想深,耨者熟耘也。庸客致力而疾耘耕者,尽巧而正畦陌者,非爱主人也,曰:如是,羹且美钱且易云也。此其养功力,有父子之泽矣,而心调于用者,皆挟自为心也。为此,人主应牟利以蓄积实力:先王所期者利也,所用者力也。力多则人朝,力寡则朝于人,故明君务力。
尤其要争取民力:“死力者,民之所有者也。”韩非子的政治思想深,耨者熟耘也。庸客致力而疾耘耕者,尽巧而正58韩非子的政治思想2.政治追求:尚一贵独(1)“不相容之事不两立也”
自愚诬之学、杂反之辞争,而人主俱听之,故海内之士,言无定术,行无常议。夫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时而至,杂反之学不两立而治。今兼听杂学缪行同异之辞,安得无乱乎?(2)“用一”“贵独”韩非子的政治思想2.政治追求:尚一贵独59韩非子的政治思想用一之道,以名为首,名正物定,名倚物徒。故圣人执一以静,使名自命,令事自定。道不同于万物,德不同于阴阳,衡不同于轻重,绳不同于出入,和不同于燥湿,君不同于群臣。——凡此六者,道之出也。道无双,故曰一。是故明君贵独道之容。
如果“圣人”或“明君”能够“执要”,其结果为:
“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虚而待之,彼自以之。”
韩非子的政治思想用一之道,以名为首,名正物定,名倚物徒。故圣60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具体而言就是:寂乎其无位而处,漻乎莫得其所。明君无为于上,君臣竦惧乎下。明君之道,使智者尽其虑,而君因以断事,故君不躬于智;贤者勑其材,君因而任之,故君不躬于能;有功则君有其贤,有过则臣任其罪,故君不躬于名。是故不贤而为贤者师,不智而为智者正。臣有其劳,君有其成功,此之谓贤主之经也。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具体而言就是:61韩非子的政治思想3.“君执柄以处势”韩非说: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赏罚可用则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君执柄以处势,故令行禁止。柄者,杀生之制也;势者,胜众之资也。(1)“势者,胜众之资”
之一,“势”对人主来说,非常重要韩非子的政治思想3.“君执柄以处势”62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势重者,人主之爪牙也。”“威势者,人主之筋力也。”
之二,“势”具有重要作用“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吾以此知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夫马之所以能任重致远道者,以筋力也。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势重者,人主之爪牙也。”63韩非子的政治思想之三,“势”分为二夫势者,名一而变无数者也。势必於自然,则无为言於势矣;吾所为言势者,言人之所设也。今日“尧、舜得势而治,桀、纣得势而乱”,吾非以尧、桀为不然也。虽然,非一人之所得设也。夫尧、舜生而在上位,虽有十桀、纣不能乱者,则势治也;桀、纣亦生而在上位,虽有十尧、舜而亦不能治者,则势乱也。故曰:“势治者则不可乱,而势韩非子的政治思想之三,“势”分为二64韩非子的政治思想乱者则不可治也。”此自然之势也,非人之所得设也。若吾所言,谓人之所得设也;若无所言,谓人之所得势也而已矣。
(2)“柄者,杀生之制”
明主驾驭臣下之“柄”: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
韩非子的政治思想乱者则不可治也。”此自然之势也,非人之所得设65韩非子的政治思想为什么“二柄”具有如此威力?夫虎之所以能服狗者,爪牙也。使虎释其爪牙而使狗用之,则虎反服于狗矣。人主者,以刑德制臣者也。今君人者释其刑德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矣。施行“二柄”的重要原则:赏莫如厚,使民利之;誉莫如美,使民荣之;诛莫如重,使民畏之;毁莫如恶,使民耻之。
韩非子的政治思想为什么“二柄”具有如此威力?66韩非子的政治思想4.“人主之大物,非法则术”总的来说:人主之大物,非法则术也。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於官府,而布之於百姓者也。术者,藏之於胸中,以偶众端,而潜御群臣者也。故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是以明主言法,则境内卑贱莫不闻知也,不独满於堂;用术,则亲爱近习莫之得闻也,不得满室。
韩非子的政治思想4.“人主之大物,非法则术”67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君无术则弊於上,臣无法则乱於下,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1)“抱法处势”之一,何谓“法”?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於官府,而布之於百姓者也。
之二,“法”的主要功能:规范臣民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
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君无术则弊於上,臣无法则乱於下,此不可一无,68韩非子的政治思想设法度以齐民。之三,“法”的主要特点普遍适用性:“明主之国,令者,言最贵者也,法者,事最適者也。言无二贵,法不两適,故言行而不轨於法令者必禁。”
公开性:“法莫如显。”相对稳定性:“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
公平性:“法不阿贵,绳不挠曲。”韩非子的政治思想设法度以齐民。69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强制性:“不可不刑,法也。”
可信:“法不信,则君行危矣。”相对灵活性:“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之四,“法”的执行主体:官“法者,宪令著於官府,刑罚必於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此臣之所师也。”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强制性:“不可不刑,法也。”70韩非子的政治思想(2)“术以御之”
之一,何谓“术”?“术者,藏之於胸中,以偶众端而潜御群臣者也。”
之二,“术”的重要作用“无术以御之,身虽劳,犹不免乱;有术以御之,身处佚乐之地,又致帝王之功也。”
之三,“术”的主要特点韩非子的政治思想(2)“术以御之”71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君主独操:“凡术也者,主之所以执也。”隐秘性:“术不欲见。”
之四,如何运用“术”?就君主自身而言,关键要:“去甚去泰,身乃无害。权不欲见,素无为也。”
防范“八奸”:“凡人臣之所道成奸者有八术:一曰同床,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君主独操:“凡术也者,主之所以执也。”72韩非子的政治思想二曰在旁,三曰父兄,四曰养殃,五曰民萌,六曰流行,七曰威强,八曰四方。”
“同床”(利用内宠)即尊贵夫人,受宠宫妾,谄媚便巧,姿色美丽,这是君主所迷恋的;“在旁”(利用佞幸)即倡优侏儒,亲信侍从;“父兄”(利用血缘近亲)即叔伯、兄弟,是君主亲近爱护的人;韩非子的政治思想二曰在旁,三曰父兄,四曰养殃,五曰民萌,六曰73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养殃”(利用声色犬马)即君主喜欢修饰宫室台池,喜欢打扮倩女狗马来让自己赏心悦目;“民萌”(挟民众以自固)即做臣子的散发公家财物来取悦民众,行小恩小惠来赢得百姓,让朝廷民间都鼓动起来称颂自己,这样来蒙蔽君主而达到自己的欲望;“流行”(利用说客)即作为君主,见闻闭塞,与人交谈,很少听到臣下议论,容易被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养殃”(利用声色犬马)即君主喜欢修饰宫室台74韩非子的政治思想花言巧语打动;“威强”(利用勇力)即君主的统治靠群臣百姓来形成强大威势;“四方”(利用外力)即做国君的,国小就侍奉大国,兵弱就害怕强兵。做臣子的沟通大国来震慑君主,实际是利用他国的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积极运用“七术”:韩非子的政治思想花言巧语打动;75韩非子的政治思想“七术:一曰众端参观,二曰必罚明威,三曰信赏尽能,四曰一听责下,五曰疑诏诡使,六曰挟知而问,七曰倒言反事。此七者,主之所用也。”全面掌握情况,比较不同主张,以鉴别真假是非;该罚的必定要罚,才足以显威;该赏的必定要赏,从而竭尽臣下之所能;不可笼统地考察臣下,要一一验证,使之不韩非子的政治思想“七术:一曰众端参观,二曰必罚明威,三曰信赏76韩非子的政治思想能滥竽充数蒙骗君主;利用假命令及诡计窥探臣下或显示君主高明,以使臣下不敢作弊;明知故问显示自己的聪明,以慑服臣下,使臣下不敢隐瞒任何事情的真相;故意装糊涂,说错话、做错事,以试臣下的忠诚。韩非子的政治思想能滥竽充数蒙骗君主;77韩非子的政治思想5.“内其国”:“一民之轨”
(1)除“五蠹之民”“是故乱国之俗,其学者则称先王之道,以籍仁义,盛容服而饰辩说,以疑当世之法而贰人主之心。其言古者,为设诈称,借於外力,以成其私而遗社稷之利。其带剑者,聚徒属,立节操,以显其名而犯五官之禁。其患御者,积於私门,尽货赂而用重人之谒,退汗马之劳。其商工之民,修治苦窳之器,韩非子的政治思想5.“内其国”:“一民之轨”78韩非子的政治思想聚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球及中国DPO即服务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山东省青岛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5物业管理公司劳务合同
- 小额贷款居间合同范文
- 2025展板制作合同
- 连带共同担保合同签订
- 建设围墙施工合同
- 提高团队效能与绩效改进
- 2025建筑工程居间合同
- 聘用人才劳动合同
- 旅居管家策划方案
- 车间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劳动法概述劳动法与新经济业态的结合
- 华为经营管理-华为的研发管理(6版)
- 锂离子电池生产工艺流程图
- 平衡计分卡-化战略为行动
-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期末家长会PPT模板
- 矿山安全培训课件-地下矿山开采安全技术
- GB/T 6417.1-2005金属熔化焊接头缺欠分类及说明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三版)》第七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则论
- 《腰椎间盘突出》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