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第九章-国际环境法课件_第1页
教学第九章-国际环境法课件_第2页
教学第九章-国际环境法课件_第3页
教学第九章-国际环境法课件_第4页
教学第九章-国际环境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编曹明德副主编张志辽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第一节国际环境法概述一、国际环境法的概念、特点二、国际环境法的渊源三、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第二节气候的国际法保护一、气候国际法保护概述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九章国际环境法2ppt课件第一节国际环境法概述第九章国际环境法2ppt课件第三节生物多样性的国际法保护一、生物多样性国际法保护概述二、生物多样性的全球性国际法保护三、生物多样性的区域性国际法保护第四节外层空间的国际法保护一、外层空间概述二、外层空间的国际法保护第五节危险废物的国际法管理一、危险废物概述二、危险废物的国际法管理3ppt课件第三节生物多样性的国际法保护3ppt课件重点问题1.国际环境法的概念、特点和渊源2.《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主要内容3.《生物多样性公约》的主要法律规定4.外层空间的法律地位,外层空间保护主要国际条约的规定5.《巴塞尔公约》关于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的条件和程序规则4ppt课件重点问题1.国际环境法的概念、特点和渊源4ppt课件第一节国际环境法概述一、国际环境法的概念、特点(一)国际环境法的概念关于国际环境法的概念,国内有不同的学术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国际环境法是调整各国在保护环境领域关系的法律规则和制度的总体第二种观点认为,国际环境法是调整国家间在全球或区域性环境保护领域中行为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5ppt课件第一节国际环境法概述一、国际环境法的概念、特点5ppt课第三种观点认为,国际环境法是调整因防治自然破坏和控制环境污染而产生的国际关系的各种法律体制和法律规范的总称第四种观点认为,国际环境法是调整国际法主体之间为保护、改善和合理利用环境而发生的国际法律关系的各种有约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综合体系第五种观点认为,国际环境法是国际环境法主体,其中主要是国家在因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而发生的国际交往中形成的,体现它们之间由其社会经济结构决定的在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方面的协调意志的,调整国际环境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体6ppt课件第三种观点认为,国际环境法是调整因防治自然破坏和控制环境污染(二)国际环境法的特点1国际环境法主体的多元性国际环境法最基本的主体是国家国际组织也是国际环境法的重要主体国际环境法的其他主体还包括争取独立的民族和交战团体,有时还包括非政府团体和个人2国际环境法客体和内容的复杂性3国际环境法具有公益性4国际环境法具有学科交叉性5国际环境法具有科学技术性7ppt课件(二)国际环境法的特点1国际环境法主体的多元性7ppt课件二、国际环境法的渊源(一)国际环境法渊源的定义关于国际法渊源的定义,主要有以下观点:一是把“渊源”和“证据”看作是同义语交换使用,以证明一定法律规则的存在;二是指国际法的起因,即促使国际法产生的动力;三是指含有国家同意受约束于一定法律规则的历史事件,即久已确立的条约和习惯;8ppt课件二、国际环境法的渊源(一)国际环境法渊源的定义8ppt课件四是指公认的法律表现形式;五是指国际法规则产生的过程;六是认为有必要将形式渊源和实质渊源区分开来,前者指法律规则产生的方式和程序,后者是国际法规则的证据;七是指国际法专家用于确定适用于一定情形的法律的实际材料,即条约、习惯、司法判例与仲裁裁决、法学著作和国际组织的决议9ppt课件四是指公认的法律表现形式;9ppt课件对于国际法渊源有不同的理解,但一般认为1945年6月26日的《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是对国际法渊源的权威说明国际法的渊源一般指具有国际法律效力的国际法原则、规则和制度的表现形式,即国际法规则所产生出现、为人所知、得以确立并获得法律效力的“看得见”的事实。国际环境法作为国际法的新的分支,其渊源是指具有国际法律效力的所有国际环境法原则、规则和制度的表现形式。包括关于国际环境开发、利用、保护和改善方面的国际条约、国际习惯、一般法律原则;另外,国际环境法的辅助性渊源还包括国际环境保护的司法判例和著名学说等内容。10ppt课件对于国际法渊源有不同的理解,但一般认为1945年6月26日的(二)国际环境法的直接渊源1国际环境条约国际环境条约主要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条约发展迅速,内容丰富,覆盖面广第二,条约体系多层次,构成多样化第三,国际环境条约还具有自己的特征,条约结构形成了“框架公约+议定书+附件”的模式11ppt课件(二)国际环境法的直接渊源1国际环境条约11ppt课件《国际捕鲸管制公约》《南极条约》《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和《国际干预公海油污事故公约》《拉姆萨尔湿地公约》《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干预公海非油类物质污染协定书》《〈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议定书》《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12ppt课件《国际捕鲸管制公约》12ppt课件1982年12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83年11月《国际热带木材协定》1985年3月《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86年9月《及早通报核事故公约》、1987年6月《关于化学品国际贸易资料交换的准则》1987年9月《蒙特利尔议定书》1989年3月《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1991年5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1997年12月《京都议定书》1992年6月《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2000年1月《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等。13ppt课件1982年12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3ppt课件2.国际环境习惯《国际法规约》第38条规定“国际习惯,作为通例之证明而经接受为法律者”。一般认为,国际条约指为各国所采纳并反复使用的具有法律拘束力的行为。只有具备通例的存在和通例被“接受成为法律”,国际习惯才可能得以形成,才能对社会具有拘束力。国际习惯是国际法的另一个主要渊源,也是国际法最古老的渊源作为国际法渊源的条约和国际惯例,关系密切,具有一种互相补充、渗透和转化的作用14ppt课件2.国际环境习惯《国际法规约》第38条规定“国际习惯,作为通3.一般法律原则在国际争端中,当条约和习惯都没有适当的法律规则来指导解决某一具体问题时,可以适用一般法律原则。《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规定“一般法律原则为文明各国所承认者”。一般法律原则本身是产生国际法原则和规则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独立于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之外的国际法渊源,是国际法的第三个渊源或独立的国际法渊源国际环境法领域中,主要的一般法律原则包括“善意原则”、“人道主义原则”等。《人类环境宣言》的原则21和《里约环境宣言》原则2都反映了善意原则。善意原则也是国际法院和仲裁机构在许多判例中的依据15ppt课件3.一般法律原则在国际争端中,当条约和习惯都没有适当的法律规(三)国际环境法的间接渊源1辅助性渊源。辅助性渊源主要是指司法判例和公法学家的学说。《国际法院规则》第38条规定:“在第五十九条规定之下,司法判例及各国权威最高之公法学家学说,作为确定法律原则之补助资料者”。所以司法判例和公法学家学说并非和国际条约、国际惯例、一般法律原则一样是独立的国际法渊源,但是可以作为认定和确定某些国际法原则存在的证据。所以,司法判例和公法家学说是国际法的辅助性渊源,而非直接渊源。16ppt课件(三)国际环境法的间接渊源1辅助性渊源。16ppt课件2关于环境问题的国际宣言与决议《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并未详尽的列举国际法的渊源,国际宣言与决议没有包括其中,其是否应该作为国际环境法的渊源,理论上存在争议,但是实践中国际宣言和决议具有国际法渊源的意义,在国际法中具有重要作用,很可能转化为国际习惯、一般法律原则甚至国际条约,可以作为国际环境法的间接渊源。国际组织通过的决议等法律文件中,有约束力的文件的法律效力来自于条约17ppt课件2关于环境问题的国际宣言与决议《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并三、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被各国公认和接受,在国际环境法领域里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基本准则。首先,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是各国公认和接受的法律原则;其次,它贯穿和适用于整个国际环境法领域并对其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再次,它是国际环境法的基础,是国际环境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8ppt课件三、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被各国公认和(一)国家环境主权与不损害国外环境责任原则国家环境资源主权不损害国外环境原则是指1972年《人类环境宣言》所宣示的原则21和1992年《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所宣示的原则2国家环境主权与不损害国外环境责任原则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权利,即“各国拥有按照其本国的环境与发展的政策开发本国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另一方面是责任,即“有责任保证在他们管辖和控制之内的活动,不致损害其他国家的或在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的环境”19ppt课件(一)国家环境主权与不损害国外环境责任原则国家环境资源主权不(二)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sustainabledevelopment),是国际环境法的一项重要的原则。1987年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领导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提交的报告——《我们的未来》中对可持续发展原则进行了定义,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是可持续发展原则比较公认和权威的概念关于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内容,目前有很多观点。最主要的观点是英国的菲利普·桑兹提出的“四要素说”,即代内公平、代际公平、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与发展一体化20ppt课件(二)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sustainable代内公平,即改变贫富分化严重的不公平现象,确保发展中国家的持续发展,同时制约发达国家环境污染和破坏作为发展代价的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改变现今少数人占有并挥霍浪费大量地球资源,而多数人的基本生活都没有得到保障的状况。代际公平,即人类当代的发展,不得以损害后代的发展为代价,必须要确保后代享有发展所需的环境资源。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即最大程度地发挥资源的效用,并保证自然资源的再生和永续的能力21ppt课件代内公平,即改变贫富分化严重的不公平现象,确保发展中国家的持(三)共同但有区别的环境责任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环境责任原则,是指由于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导致全球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各种不同因素,各国对保护全球环境负有共同的但又有区别的责任1992年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原则7共同责任原则是指,每个国家无论大小和贫富差别,都应当对保护全球环境承担责任,都应当尽力防止全球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这在《人类环境宣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中都有表述22ppt课件(三)共同但有区别的环境责任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环境责任原则,是(四)预防原则预防原则,是国际环境法的黄金规则,是指在国际性、区域性或国内的环境管理中,对于那些有可能有害于环境的物质或行为,即使缺乏其有害的结论性证据,亦应采取各种预防性手段和措施,对这些物质或行为进行控制和管理,以防止环境危害的发生预防性原则的程序性规则包括:第一,通知与事先知情同意程序第二,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第三,信息收集与交流程序23ppt课件(四)预防原则预防原则,是国际环境法的黄金规则,是指在国际性(五)国际环境合作原则国际环境合作原则,又称全球伙伴精神原则,是指在解决环境问题、环境纠纷等环境领域,国际社会的所有成员应当采取合作而非对抗的方式协调一致行动,以保护和改善地球环境。此原则是《联合国宪章》第74条所确定的国际法的一项基本原则,现在被发展适用于国际环境保护新领域在国际条约方面,国际环境合作原则最先出现于一些双边和区域条约中24ppt课件(五)国际环境合作原则国际环境合作原则,又称全球伙伴精神原则第二节气候的国际法保护一、气候国际法保护概述当今气候最严重的问题是大气层的温室气体含量增加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气候变化问题首次引起国际关注是在1979年。在1979年由世界气象组织召开的第一届世界气候大会上,各国科学家和政府代表对以地球大气层迅速变暖为特征的气候变化予以高度重视。会议发表的声明号召各国政府“预见和防止可能对人类福利不利的潜在的人为气候变化”25ppt课件第二节气候的国际法保护一、气候国际法保护概述25ppt

国际气候变化法第二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及其发展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谈判

1988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成立;

1990年12月,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政府间谈判委员会成立;

1992年5月9日,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4年生效。公约缔约方大会是公约的最高机构。二、《京东议定书》的谈判和生效

1997年,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东议定书》,简称《京东议定书》;

1998年,《布宜诺斯艾利斯行动计划》;

2001年7月,《波恩协议》;

2001年10月,《马拉喀什协定》;

2005年2月16日生效。26ppt课件

国际气候变化法第二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及

国际气候变化法三、后京东时代的气候变化谈判(一)《巴厘行动计划》

主要内容:(1)长期合作行动的共同愿景;(2)加强缓解气候变化的国家或国际行动;(3)适应气候变化问题、技术开发和转让问题以及资金问题;(4)设立《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之下的长期合作行动问题特设工作组。(二)《哥本哈根协议》

主要内容:(1)明确了气候变化长期合作的目标,使全球温升幅度维持在2摄氏度以下;(2)强调了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性;(3)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4)强调了森林碳汇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重要性;(5)强调对市场机制的利用;(6)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7)加强技术开发和转让方面的行动。27ppt课件

国际气候变化法三、后京东时代的气候变化谈判27ppt课

国际气候变化法三、气候变化应对的国家义务(《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4条)首先,控制《蒙特利尔议定书》未管制的温室气体方面采取的措施;其次,针对发达国家规定的具体义务;最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援助义务。四、《京东议定书》确定的发达国家具体减排义务(一)发达国家减排的量化目标(二)消减排放的温室气体(三)政策和措施(四)碳汇五、《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东议定书》确立的法律机制(一)国家信息通报机制(《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2条)(二)京东三机制(联合履行、排放贸易、情节发展机制)(三)资金机制(气候变化特别基金、最不发达国家基金、适应基金)28ppt课件

国际气候变化法三、气候变化应对的国家义务(《气候变化框

国际气候变化法

《蒙特利尔议定书》及其确立的法律机制一、《蒙特利尔议定书》与温室气体排放控制

1985年3月,《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87年9月,《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之后经过四次修正。二、《蒙特利尔议定书》确定的法律机制(一)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控制措施关于氟氯化碳、哈龙、其他全卤化氟氯化碳、四氯化碳、三氯乙烷、氟氯烃、氟溴烃、甲基溴和溴氯甲烷。(二)对与非缔约方贸易的控制(三)关于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待遇(四)关于数据报告制度(五)关于不遵守机制(六)关于多边基金机制29ppt课件

国际气候变化法《蒙特利尔议定书》及其确立的法律机制2198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气象组织共同成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组”(IPCC)1989年11月,在荷兰诺德维克举行的关于气候变化的部长级会议首次提出设立关于二氧化碳排放目标建议。1990年由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举行的第二届世界气候大会正式接受了IPCC关于地球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问题的研究报告《京都议定书》30ppt课件198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气象组织共同成立了“政府间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国际社会明确世界各国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地球气候方面的责任和义务的国际法律文件主要是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后续发展。《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于1992年6月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签署我国政府总理李鹏代表中国在会上签署了该文件。公约于1994年3月21日生效。31ppt课件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国际社会明确世界各国在控制温室首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一个框架性公约,包括序言、26条正文和2个附件。它承认气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已经成为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公约针对的是由于人类改变全球大气构成的活动直接或间接造成的气候变化其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具有广泛的国际社会基础,是第一个由国际社会的全体成员参与谈判的国际环境条约再次,公约涉及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只要人类活动可能造成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和气候的变化,这种人类活动就要受到公约的影响。最后,公约关系到各国的重大利益。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将直接影响各国的产业部门,各国的态度和立场不同32ppt课件首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一个框架性公约,包括序言、(一)公约的目标与原则公约第2条规定,公约的最终目的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水平上。这一水平应在足以使生态系统能够自然地适应气候变化、确保粮食生产免受威胁并使经济能够可持续发展。为了确保公约目标的实现,公约规定了五项基本原则第一,代际公平原则和共同但有区别原则的结合第二,考虑发展中国家特殊情况的原则第三,预防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第四,可持续发展原则第五,国际合作原则33ppt课件(一)公约的目标与原则公约第2条规定,公约的最终目的是将大气(二)缔约方的义务为了实现公约的目的,缔约国在公约中作出了一系列的承诺。公约根据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缔约方有一般性的义务和特别性的义务。首先,公约缔约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必须遵守和履行自己做出的一般性承诺其次,缔约国必须履行自己的具体的承诺。公约将缔约方分为三类,分别对其义务进行了规定第一,附件一所列的缔约方第二,附件二所列的缔约方第三,发展中国家缔约方34ppt课件(二)缔约方的义务为了实现公约的目的,缔约国在公约中作出了一(三)公约的履行

缔约方大会是公约的最高机构,其职责是定期审评公约和缔约方会议所通过的相关法律文书的履行情况,并在职权范围内做出促进公约有效履行所必需的决定。公约自1994年生效以来,缔约方已经召开多届缔约方大会,通过了一系列重要决议,如第一届缔约方大会做出了“柏林授权”的决定,第三届缔约方大会通过了《京都议定书》。35ppt课件(三)公约的履行缔约方大会是公约的最高机构,其职责是定期审1“柏林授权”“柏林授权”的决定是大会的第一号决定,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经缔约方大会审查,认定公约第4条第2款的a项和b项的规定是不充分的;第二,缔约方同意开始一个新的过程以制定一项旨在加强附件一所列缔约方的承诺和在2000年以后的时期采取适当行动的议定书或另一项法律文件;36ppt课件1“柏林授权”“柏林授权”的决定是大会的第一号决定,其主第三,指导该过程的原则和事实,如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率先行动,发展中国家的具体需要,发达国家在历史上和现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中占的主要份额等;第四,该过程的优先目标包括为加强附件一所列缔约方的承诺而设计政策和措施并规定它们在2005年、2010年和2020年之前的温室气体排放限度和排放削减目标。37ppt课件第三,指导该过程的原则和事实,如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2《京都议定书》第三届缔约方大会于1997年12月1日至11日在日本京都举行。由150多个国家的代表团、20多个国家的观察员代表以及非政府组织的代表等共5000余人出席了会议。本次大会通过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京都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38ppt课件2《京都议定书》第三届缔约方大会于1997年12月1日至议定书还规定允许三种减排折算方式:第一,“集团方式”,即只要有关国家集团达到减排总额,可以不管集团内部成员国的排量增减;第二,“排放权交易”,排量超过其额度的发达国家可以向排量低于其额度的发达国家购买其低于限额部分的排量,使总量仍然达标;第三,“绿色交易”,发达国家可以通过资助在发展中国家营造森林或转让有关绿色技术,相应地抵消其部分排放量。39ppt课件议定书还规定允许三种减排折算方式:39ppt课件第三节生物多样性的国际法保护一、生物多样性国际法保护概述(一)生物和生物多样性概述生物是一种重要的环境要素,它是指不直接依赖于人类的所有生命形式,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生物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是描述地球上生命的变化及其形成的自然格局术语,它是指地球上的生物所有形式、层次和联合体中生命的多样化40ppt课件第三节生物多样性的国际法保护一、生物多样性国际法保护概(二)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减少原因1998年初,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出版了首份《全球濒危植物名录》。该《名录》指出,在27万种维管植物中,有12.5%,即33798种被认为濒临灭绝,这些植物归属于369个科,分布于世界200个国家物种周而复始的形成、灭绝本来是自然规律,但是人类社会发展造成的物种破坏速度是自然状态下的1000倍,造成这样的结果,既有人为原因也有自然原因。41ppt课件(二)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减少原因1998年初,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第一,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最根本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农业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不断加大第二,生物技术对生物多样性的严重破坏第三,人类对生物资源的滥捕滥杀和过度开发第四,自然因素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42ppt课件第一,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最根本原因(三)生物多样性国际法保护的发展过程早期的生物多样性的国际保护缔约国数量有限,保护的生物种类也有限,而且很多保护措施欠缺操作性,得不到切实履行,还存在很多缺陷。最开始的很多条约都是针对特定的种群开发而制定的,而且有很明显的实用主义色彩20世纪70年代,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发生变化。首先,人们将对生物的保护扩展至其生存环境。其次,人们对生物的国际贸易进行了控制。最后,人们意识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为了全人类的利益43ppt课件(三)生物多样性国际法保护的发展过程早期的生物多样性的国际保第一节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国际公约概述一、《生物多样性公约》二、《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三、《拉姆萨尔公约》四、《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五、《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44ppt课件第一节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国际公约概述一、《生物多样性公约第一节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国际公约概述(一)《生物多样性公约》的产生198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组织制定一项旨在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的法律文书。1988年11月,UNEP建立“公约起草特别工作组”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生物多样性公约》(CBD)是该大会的一大成果,并于1993年6月29日生效。中国于1992年6月11日签署该公约,1992年11月7日批准,1993年1月5日交存加入书。一、《生物多样性公约》45ppt课件第一节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国际公约概述(一)《生物多样性公第一节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国际公约概述(二)基本原则公约第3条规定了其原则:“依照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原则,各国具有按照其环境政策开发其资源的主权权利,同时亦负有责任,确保在它管辖或控制范围内的活动,不敢对其他国家的环境或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的环境造成损害。”一、《生物多样性公约》46ppt课件第一节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国际公约概述(二)基本原则一、《第一节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国际公约概述(四)公约的相关进展一、公约关注的主题项目主题项目共有7个,分别涉及农业、森林、岛屿、内陆水域、干旱和半湿润地区、海洋和沿海、山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主题项目的实施需要缔约国、公约秘书处和相关国际组织等的密切配合,缔约方大会(COP)和科学、技术、工艺咨询附属机构(SBSTTA)定期对执行结果进行审查。一、《生物多样性公约》47ppt课件第一节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国际公约概述(四)公约的相关进展第一节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国际公约概述公约每两年召开一次缔约方大会,最近的一次缔约方大会是于2010年10月18日至10月29日在日本名古屋召开的第十次缔约方大会(COP10),会议共达成了47项决议。会议签署通过了保护全球濒危动植物计划的《名古屋议定书》(中文版),承诺在2020年底前,扩大保护世界上的森林、珊瑚礁与其他受威胁的生态体系,达成保护17%的陆地及10%的海洋的目标。《名古屋议定书》所规定的遗传资源非常广泛,涉及了从病毒到真菌、植物和动物的广泛领域,其核心是如何分享遗传资源带来的惠益,尤其是那些千百年来保护和管理某种遗传资源的社区和国家如何分享利益的问题。这是一个重大突破,是对获取遗传资源并分享其惠益的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议定书。此外,《名古屋议定书》(英文版)也面对其他限制。例如,美国是少数尚未加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因此它不是这项议定书的签署国。48ppt课件第一节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国际公约概述公约每两年召开一次缔第一节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国际公约概述2.交叉议题(Cross-cuttingIssues)交叉议题主要关注公约第6条至第20条的实质性条款相关内容。目前,交叉议题涉及的主要内容有:生物安全、遗传资源的获取和惠益分享、传统知识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区、外来物种、全球生物学分类计划、技术转移和技术合作、影响评估、公众教育与意识、经济贸易和激励机制等。一、《生物多样性公约》49ppt课件第一节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国际公约概述2.交叉议题(Cro二、生物多样性的全球性国际法保护(一)1973年《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1973年,首个濒危物种领域限制国际贸易的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在美国华盛顿通过,1975年7月1日生效截止至2011年共有175个缔约方。我国于1981年1月8日加入该公约,该公约自1981年4月8日起在我国生效。该《公约》的宗旨是“为了保护某些野生动物和植物物种不致由于国际贸易而遭到过度开发利用。”50ppt课件二、生物多样性的全球性国际法保护(一)1973年《濒危野生动1.《公约》对野生动植物物种进行分类保护。《公约》对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国际贸易控制是根据该物种的濒危程度该公约以三项附录列举了约5000种动物和28000种植物.2.许可证制度。野生动植物的国际贸易措施主要有:出口许可证、进口许可证、再出口许可证和其他有关证明书。《公约》第3条对三个附件所列物种的标本的进口、出口、再出口分别规定事先获取并交验有关许可证或证明书的要求《公约》第3条到第6条还对各种许可证或证明书的发放规定了详细的条件,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能获得有关的许可证或证明书51ppt课件1.《公约》对野生动植物物种进行分类保护。《公约》对野生动植3《公约》的机构设置缔约国大会为公约的最高决策机构。《公约》规定在公约生效后每两年举行一次缔约国大会。缔约国大会的主要职责之一是审议并通过附件一和附件二的修正案。缔约国大会召开期间,大会由全会和委员会会议组成,委员会分为第一委员会和第二委员会,第一委员会主要讨论技术性议题和物种提案,第二委员会主要讨论政策性议题。秘书处为公约的常设机构。秘书处设在瑞士的日内瓦,其主要职责之一是在国际范围内监督公约的实施。52ppt课件3《公约》的机构设置缔约国大会为公约的最高决策机构。《公(二)1992年《生物多样性公约》1992年6月5日在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开放签署的《生物多样性公约》,是目前规定对基因资源、物种和生态系统等生物资源全面保护的唯一全球性公约《公约》确定了生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的重点领域;界定了一些有关的基本概念和术语;确认和重申了有关国际环境法原则;规定了有关保护和持续利用的基本措施;规定了关于遗传资源的取得、技术的取得和转让、生物技术惠益分享的基本原则;规定了资金和财务机制;设立了有关的机构;规定了争端的解决办法。53ppt课件(二)1992年《生物多样性公约》1992年6月5日在里约热1《公约》的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公约》有三个主要目标:一是保护生物多样性;二是生物多样性组成成分的可持续利用;三是以公平合理的方式共享遗传资源的商业利益和其他形式的利用。公约的基本原则是:“依照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原则,各国具有按照其环境政策开发其资源的主权权利,同时亦负有责任,确保在它管辖或控制范围内的活动,不致对其他国家的环境或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的环境造成损害。”54ppt课件1《公约》的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公约》有三个主要目标:52《公约》对基本概念和术语的界定《公约》将“生物多样性”定义为“所有来源的形形色色生物体,这些来源除其他外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这包括物种内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公约》将“生物资源”界定为“对人类具有实际或潜在用途或价值的遗传资源、生物体或其部分、生物群体或生态系统中任何其他生物组成部分”。《公约》第2条将“持久利用”定义为“使用生物多样性组成部分的方式和速度不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长期衰落,从而保持其满足今世后代的需要和期望的潜力”55ppt课件2《公约》对基本概念和术语的界定《公约》将“生物多样性”3有关保护和持续利用的基本措施(1)制定有关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国家战略、计划和方案;(2)查明并监测对保护和持久使用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组成部分,并查明和监测对保护和持久使用生物多样性产生或可能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过程和活动种类;(3)就地保护,其中包括建立保护区系统和就地保护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财务和其他资助;(4)移地保护并就移地保护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财物和其他资助;56ppt课件3有关保护和持续利用的基本措施(1)制定有关保护和持续利(5)关于生物多样性组成部分的持久使用的措施,包括在国家决策过程中考虑到生物资源的保护和持久使用、避免和尽量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不利影响的措施、保障和鼓励符合保护和持久使用要求的生物资源习惯使用方式;(6)在查明、保护和持久使用生物多样性及其组成部分的措施方面建立科技教育和培训方案;(7)宣传和公众教育;(8)对可能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严重不利影响的拟议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9)信息交流;(10)技术和科学合作。57ppt课件(5)关于生物多样性组成部分的持久使用的措施,包括在国家决策4遗传资源的取得“遗传资源”是指具有实际或潜在价值的遗传材料,“遗传材料”是指来自植物、动物、微生物或其他来源的任何含有遗传功能单位的材料。发达国家主张遗传资源的自由获取,而发展中国家认为遗传资源的获取要服从于国家对自然资源的主权。因此,《公约》第15条1、2款一方面规定“确认各国对其自然资源拥有的主权权利,因而可否取得遗传资源的决定权属于国家政府,并依照国家法律行使。”另一方面又规定“每一缔约国应致力创造条件,便利其他缔约国取得遗传资源用于无害环境的用途,不得对这种取得施加违背本公约目标的限制。”58ppt课件4遗传资源的取得“遗传资源”是指具有实际或潜在价值的遗传第三节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机制(二)遗传资源的特点1.遗传资源的对象具有复合性。2.遗传资源的分布具有地域性。3.遗传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科技性。59ppt课件第三节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机制(二)遗传资源的特点5第三节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机制(三)遗传资源的巨大价值1.农业方面2.医药方面遗传资源在医药方面的重要性更为突出。据调查,在目前全球广泛使用的临床药物中,约有四分之三来自于与传统医药知识有关的遗传资源,如阿司匹林、奎宁、古柯碱(cocaine)、来自罂粟的可待因(codeine)及吗啡、来自毛地黄的洋地黄素(digitalin)等。据科学家调查计算,约每1,000至10,000种植物,就有一种可以用来治疗某种疾病。60ppt课件第三节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机制(三)遗传资源的巨大第三节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机制二、《生物多样性公约》关于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的规则(一)遗传资源国家主权原则《公约》第15条第1款指出:“确认各国对其自然资源拥有的主权权利,因而可否取得遗传资源的决定权属于国家政府,并依照国家法律行使。”61ppt课件第三节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机制二、《生物多样性公约》第三节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机制遗传资源属于人类共同财产还是一国经济主权?发达国家:主张遗传资源是人类共同遗产,研究人员可自由获得各国的遗传资源,发展中国家不能对人类的共同遗产主张财产权。发展中国家:本土遗传资源为外国公司掠夺,非但无法从中得到收益,而且如果使用基于本土遗传资源产生的专利,还要支付巨额使用费。经过不懈努力,发展中国家关于国家对遗传资源拥有经济主权的要求在《生物多样性公约》中得到满足。至此,遗传资源国家主权原则第一次在正式法律文件中得到承认。62ppt课件第三节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机制遗传资源属于人类共同财第三节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机制(二)事先之情同意原则(PriorInformedConsent,简称PIC)事先知情同意原则,是指一国遗传资源被视为国家主权范围,遗传资源的取得须经提供这种资源的缔约国事先知情同意;而且提供遗传资源的国家,有权公平分享研究和开发此种资源的成果及商业和其他方面利用此种资源所获得的利益。该原则始于1989年的《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处置巴塞尔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将其引入遗传资源保护领域。《公约》第15条第5款规定:“遗传资源的取得须经提供这种资源的缔约国事先知情同意,除非该缔约国另有决定。”63ppt课件第三节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机制(二)事先之情同意原则第三节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机制(三)公平合理的惠益分享原则公平合理的惠益分享原则是《生物多样性公约》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遗传资源获取乃至整个生物多样性制度的一个基本原则。《公约》第15条第7款规定:“每一缔约国应按照第十六和十九条,并于必要时利用第二十和二十一条设立的财务机制,酌情采取立法、行政或政策性措施,以期与提供遗传资源的缔约国公平分享研究和开发此种资源的成果以及商业和其他方面利用此种资源所获的利益。这种分享应按照共同商定的条件。”64ppt课件第三节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机制(三)公平合理的惠益分第三节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机制《公约》的第15条、第16条和第19条对惠益分享的原则做出了明确的安排:1.公平和公正原则2.发展中国家优先原则3.携带遗传资源参与研究情况下的利益分享65ppt课件第三节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机制《公约》的第15条、第第三节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机制三、遗传资源的保护(一)对遗传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是调整遗传资源获取和惠益分享中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一种重要法律机制。在遗传资源获取和惠益分享制度的框架内,遗传资源的提供者与利用者等利益相关者谈判并达成包括有关知识产权的各种安排的遗传资源获取和惠益分享协议。在遗传资源的获取和惠益分享的制度框架内,遗传资源的提供者与利用者经过谈判并达成遗传资源获取和惠益分享的合同协议或共同商定条件,在该合同协议中或共同商定条件下对知识产权各个方面的问题做出明确、细致的安排,即对专门化的知识产权条款进行约定,从而使惠益分享具有可靠、稳固的法律基础。66ppt课件第三节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机制三、遗传资源的保护66第三节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机制(二)专利申请中遗传资源来源地的披露在涉及或利用遗传资源的专利申请中,根据提供国或地区的有关立法,遗传资源的利用者等利益相关者应当满足遗传资源来源地披露的要求或提供来源地证书。披露遗传资源的来源地或提交来源地证书不仅可以防止“生物剽窃”行为的发生,更为重要的是,它在实现《生物多样性公约》所确定的目标与原则方面可以发挥相当关键的作用。一方面,促使利用者积极获得遗传资源提供国的事先知情同意,另一方面,促进公正与公平分享遗传资源利用所产生的惠益。67ppt课件第三节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机制(二)专利申请中遗传资第三节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机制(三)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其他制度对遗传资源的保护现有的专门制度主要是社区权和植物新品种权。1.社区权菲律宾制定了1994年社区智慧权保护法(参议院议号案1841)(仍未决)和1997年土著人权利法,给与地方社区保护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的权利。他人使用传统知识应当根据习惯法获得该社区的事先知情同意,由遗传资源或相关知识而产生的任何利益均应合理分享。该法律保护地方社区间进行生物多样性的自由交换,并充分保障地方社区参与决策。68ppt课件第三节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机制(三)与知识产权相关的第三节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机制2.植物新品种权植物新品种是指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并有适当的命名的植物新品种。完成育种的单位和个人对其授权的品种,享有排他的独占权,这就是植物新品种权。1961年12月,欧美一些国家在巴黎签订了《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该组织旨在保护成员国承认新植物品种育种者的成就,并且如果他们育成的品种具有独特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就应该授予他们利用该品种的专有权。69ppt课件第三节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机制2.植物新品种权69p第三节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机制四、遗传资源惠益分享的机制“立法机制”和“合同机制”(一)合同机制遗传资源惠益分享的合同机制,是指有关主体通过协商和谈判,以合同的形式确定各方的权利义务以及因遗传资源的源产、提供、开发和利用而产生的利益如何分享的惠益分享实现途径。合同机制侧重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法的“私法”性质,旨在通过相关主体的意思自治来实现惠益分享的目的。合同机制的积极推动者是美国。70ppt课件第三节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机制四、遗传资源惠益分享的第三节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机制(二)立法机制遗传资源惠益分享的立法机制,是指基于现有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法的有关规定,将有关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在有关的国际法文件中规定,并据以分享因遗传资源的源产、提供、开发和利用而产生的利益的惠益分享实现途径。立法机制旨在通过法定途径解决惠益分享问题,侧重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法的“公法”性质。71ppt课件第三节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机制(二)立法机制71pp第三节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机制在立法机制之下,有关各方仍然可以通过合同或者协议的形式实现权利义务;但是此处的“合同”不得违背通过立法机制确定的准则,因此与发达国家主张的合同机制下的“合同”的地位是不同的。从总体上说,发展中国家出于保护本国遗传资源的考虑,大多主张采取立法机制。72ppt课件第三节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机制在立法机制之下,有关各第三节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机制五、生物剽窃问题(一)“生物剽窃”问题的提出生物剽窃(bio-piracy)概括来讲,是伴随着南方国家保护自身遗传资源以及传统知识的历程而提出的。西方称对生物资源的收集和探索行为称为“生物勘探(bio-prospecting)”。西方生物勘探者在世界各地任意采集生物资源,并利用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制度将有关的资源与知识转化为受私人财产权控制的客体或财产,从而引起了发展中国家及土著社区的强烈不满。这一进程,反映了国际经济法领域中南北国家矛盾的演进与调和。73ppt课件第三节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机制五、生物剽窃问题73p第三节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机制(二)“生物剽窃”概念的界定所谓“生物剽窃”(bio-piracy),一般是指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研究机构以及其他有关生物产业的机构凭借其生物技术上的优势,未经资源拥有国及土著和地方社区的许可和同意,利用这些国家丰富的遗传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在物种、粮食和医药等领域进行科学研究或用于商业开发,进而利用西方现行的知识产权体系对已开发的技术申请专利,完全不考虑资源提供国/者的利益而独自获利的行为。74ppt课件第三节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机制(二)“生物剽窃”概念第三节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机制(三)规制“生物剽窃”的必要性1.减少和破坏了物种多样性2.侵犯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利益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统计,现在世界上90%以上生物物种在非洲、亚洲和南美洲,而发达国家的基因库却储存、控制了世界上86%的微生物,85%的畜禽以及68%的种子基因材料。3.开发转基因物种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一方面,从保护环境的长久利益出发,转基因作物破坏了生物多样性的均衡,对于某些物种的消失起到了负面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基因飘散”可能造成危害。75ppt课件第三节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机制(三)规制“生物剽窃”第四节生物技术与生物多样性一、生物技术概述(一)生物技术的定义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有时也称为生物工程(bioengineering),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和其他基础学科的科学原理,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要的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生物技术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5项技术。

76ppt课件第四节生物技术与生物多样性一、生物技术概述76ppt课第四节生物技术与生物多样性(二)现代生物技术与生物多样性的相互影响1.现代生物技术对生物多样性的有利因素(1)生物技术有利于农业的发展(2)生物技术能提高对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资源价值的认识(3)生物技术为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77ppt课件第四节生物技术与生物多样性(二)现代生物技术与生物多样第四节生物技术与生物多样性2.现代生物技术对生物多样性的潜在威胁(1)现代生物技术对物种多样性的潜在威胁(2)现代生物技术对遗传多样性的潜在威胁(3)现代生物技术对生态系统的潜在威胁78ppt课件第四节生物技术与生物多样性2.现代生物技术对生物多样性第四节生物技术与生物多样性二、生物技术的专利保护当今世界关于生物技术专利主题的共识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一)如果能够满足专利法规定的可专利性条件,在不属于专利法明确排除的可专利主题的前提下,生物技术发明可被授予专利权。在这方面,生物技术专利和其他技术领域内的专利相同,具有一般性。(二)未经人类的任何技术处理而存在于自然界的微生物由于属于科学发现,所以不能被授予专利权。(三)对生物材料的简单发现,如一种微生物或一个基因,只是科学发现,不具有可专利性;但若该生物材料是从自然界或生物体中分离而得或由技术方法生产,则不应排除其可专利性。

79ppt课件第四节生物技术与生物多样性二、生物技术的专利保护79p第四节生物技术与生物多样性(四)违背道德伦理条款的生物技术发明应被排除可专利性。目前,国际社会公认的被明确排除的主题包括:克隆人的方法;改变人的生殖系遗传同一性(thegermlinegeneticidentity)的方法;为工业或商业目的使用人的胚胎;可能导致动物痛苦而对人类或动物没有任何实质性医疗利益的改变动物遗传同一性的方法和由这些方法产生的动物。(五)植物品种、动物品种和生产植物或动物的“实质生物学方法”(essentiallybiologicalprocesses)不具有可专利性。植物品种和动物品种属于单纯的科学发现,因此不具有可专利性。“实质生物学方法”是指某方法在实质上属于人工不可控的生物学方法,如胚胎的自然发育过程。这种方法因为在实质上是属于“自然的”或由生命的内在程序控制的,因此也不具有可专利性。

80ppt课件第四节生物技术与生物多样性(四)违背道德伦理条款的生物第四节生物技术与生物多样性(六)对于人体及其组成因素的特别规定:1.所有形成或发育阶段的人体都不是可专利的主题;2.从人体中分离得到的或通过技术方法生产的人体组成因素,如基因序列或其部分序列,是可专利的主题;3.基因序列或其部分序列的实用性一定要在专利申请中公开。(七)对植物新品种的选择性保护。TRIPs协议规定,成员应为植物品种提供专利保护或特别(suigeneris)权利保护或二者保护的结合。此规定主要是为协调不同国家在保护植物新品种权方面的不同做法。

81ppt课件第四节生物技术与生物多样性(六)对于人体及其组成因素的第四节生物技术与生物多样性四、国际生物技术转让中的南北问题南北问题表现为两个层面的矛盾:一是理念上的矛盾,如技术转让是发展中国家追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宣言》理想的重要手段,发达国家从本质上是不愿意接受宣言的;二是经济利益上的矛盾,发展中国家寻求各国间财富重新分配,发达国家则不可能愿意“被迫”放弃技术以及经济上的优势。应重新建立和加强南北对话机制,面对发达国家长期处于技术垄断地位的现实,发展中国家不应丧失信心,应积极寻求适合本国实际情况的经济技术发展道路。82ppt课件第四节生物技术与生物多样性四、国际生物技术转让中的南北第六节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生物安全问题目前,对生物多样性影响比较突出的生物安全问题主要是外来物种入侵和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本节即详细探讨就这两个问题。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生物安全问题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生物安全问题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生物安全问题83ppt课件第六节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生物安全问题目前,对生物多样性第六节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生物安全问题一、外来物种入侵问题(一)外来物种入侵的相关概念外来物种(AlienSpecies)是相对于本地物种(NativeSpecies)而言的,国内有的学者把外来入侵物种通俗地概括为:一些物种借助自然因素或人为作用进入新的区域,并且在新区定居、繁殖、建立自然种群,对本地物种的生存构成威胁,这种生物被称为外来入侵物种。外来物种入侵又称生物入侵(BiologicalInvasion),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定义,是指在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或生态环境中,外来物种建立种群并影响和威胁到本地生物多样性的过程。

84ppt课件第六节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生物安全问题一、外来物种入侵问第六节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生物安全问题(二)外来物种入侵的特征1.入侵行为的潜伏性和动态性2.危害后果的严重性3.补救的艰难性4.与人类活动的密切关联性85ppt课件第六节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生物安全问题(二)外来物种入侵第六节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生物安全问题(三)有关外来物种入侵的国际公约1.《生物多样性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几乎包括了涉及入侵物种的所有内容,如各缔约国应当“防止引进、控制或消除那些威胁到生态系统、生境或物种的外来物种”(第8条第h款);“制定或维持必要立法和/或其他规范性规章,以保护受威胁物种和种群”(第8条第k款)。公约的缔约方大会还制订了《关于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外来物种的预防、引进和减轻影响的指导原则》,要求各国将外来物种问题放在优先地位,把外来入侵物种纳入国家生物多样性政策、战略和行动计划。

86ppt课件第六节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生物安全问题(三)有关外来物种第六节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生物安全问题2.《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在公约的谈判过程中,人们认识到,现代生物技术可以为实现公约的目标做出贡献,但是如果不当使用,对转基因活生物体(livingmodifiedorganism,简称LMO)不当引入并且大量繁殖也会引发外来物种入侵的问题,危及一个国家的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安全。87ppt课件第六节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生物安全问题2.《卡塔赫纳生物第六节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生物安全问题二、转基因生物安全的法律问题(一)转基因生物的相关概念所谓转基因生物体,是指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将DNA进行人为改造的生物。(二)转基因生物体的特征1.转基因生物体是在自然界中原本并不存在的生物体。2.转基因生物体不是自然生理繁殖的产物,具有超过自然选择和人工繁育的技能。3.转基因生物体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对遗传物质进行人为改造的结果。4.转基因生物体具有自然物质所不具有的优良特性。5.转基因生物体的获得往往具有低成本、高产出、高效率的特点。88ppt课件第六节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生物安全问题二、转基因生物安全第六节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生物安全问题(三)转基因产品引发的安全危机转基因产品是指转基因生物以及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产品。转基因产品主要有转基因生物、转基因食品、转基因药物和转基因器官等。1.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指转基因食品对人和环境有无危害的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二是食品在生产、销售、消费、回收利用等循环过程中对环境的影。

2.转基因产品容易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89ppt课件第六节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生物安全问题(三)转基因产品引第六节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生物安全问题(四)《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的规定1.风险预防原则(PrecautionaryApproach)“为了保护环境,各国应按照本国的能力,广泛适用预防措施。遇有严重或不可逆转损害的威胁时,不得以缺乏科学充分确实证据为理由,延迟采取符合成本效益的措施防止环境恶化”。——《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原则1590ppt课件第六节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生物安全问题(四)《卡塔赫纳生第六节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生物安全问题2.目标和范围《议定书》的目标是:依循《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原则15所订立的预防措施,协助确保在安全转移、处理和使用凭借现代生物技术获得的、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使用产生不利影响的改性活生物体领域内采取充分的保护措施,同时顾及对人类健康所构成的风险并特别侧重越境转移问题。《议定书》的范围是:适用于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使用产生不利影响的所有改性活生物体的越境转移、过境、处理和使用,但不应适用于有其他有关国际协定或组织予以处理的、用作供人类使用的药物的改性活生物体的越境转移。

91ppt课件第六节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生物安全问题2.目标和范围91第六节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生物安全问题3.事先知情同意程序(AdvanceInformedAgreement,AIA)《议定书》第7条第1款规定:“对于拟有意向进口缔约方的环境中引入改性活生物体,在其首次有意越境转移之前,适用‘提前知情同意程序’”。根据该条款的规定,任何国家出口改性活生物体到另一个国家,必须得到进口国家的提前知情同意。92ppt课件第六节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生物安全问题3.事先知情同意程第六节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生物安全问题4.风险评估制度风险评估可以预测改性活生物体越境转移后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是进口方是否同意越境转移的基础,是预防原则的体现。(《议定书》第15(2)条)5.标识制度进口的转基因生物应该有明确的标识,说明产品的身份、特征及用途。(《议定书》第18(2)条)93ppt课件第六节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生物安全问题4.风险评估制度9第六节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生物安全问题6.生物安全信息交换所生物安全信息交换所(theBiosafetyClearing-House,简称BCH)的建设是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政府间委员会讨论的重要议题之一,其目标是最大限度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以确保议定书生效后的顺利实施。(《议定书》第20条)94ppt课件第六节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生物安全问题6.生物安全信息交第六节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生物安全问题7.损害赔偿责任及救济《议定书》中关于损害赔偿制度的相关规定主要包括“改性活生物体的越境转移所造成损害”的范围、损害的具体内容、责任者的确定、财务保证机制等方面的内容。其中,《议定书》规定,“改性活生物体的越境转移所造成损害”的范围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功能性范围,即转基因生物体引起损害的活动范围;二是地理范围的问题,即引起损害的活动所发生的地理范围。《议定书》第1条和第4条规定,转基因生物体越境转移导致的损害至少应包括对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健康的损害,特别是农作物起源中心可能遭受转基因生物的侵袭和污染损害,应当引起高度关注。(《议定书》第27条)95ppt课件第六节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生物安全问题7.损害赔偿责任及5技术的取得和转让和生物技术惠益的分配《公约》第16条第2款一方面规定“每一缔约国承诺遵照本条规定向其他缔约国提供或便利其取得并向其转让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久使用的技术或利用遗传资源而不对环境造成重大损害的技术”,“这种技术的取得和向发展中国家转让,应按公平和最有利条件提供或给予便利,包括共同商定时,按减让和优惠条件提供或给予便利”;另一方面又规定,“此种技术属于专利上和其他知识产权的范围时,这种取得和转让所根据的条件应承认且符合知识产权的充分有效保护”96ppt课件5技术的取得和转让和生物技术惠益的分配《公约》第16条第但是,《公约》第16条第3款规定,“每一缔约国应酌情采取立法、行政或政策措施,以期根据共同商定的条件向提供遗传资源的缔约国,特别是其中的发展中国家提供利用这些遗传资源的技术和转让此种技术,其中包括受到专利和其他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同时,《公约》第16条第4款规定,“每一缔约国应酌情采取立法、行政或政策措施,以期私营部门为有关技术的取得、共同开发和转让提供便利,以惠益于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机构和私营部门”。97ppt课件但是,《公约》第16条第3款规定,“每一缔约国应酌情采取立法6资金和财务机制《公约》第20条第2款规定,“发达国家缔约国应提供新的额外的资金,以使发展中国家缔约国能支付他们因执行那些履行本公约义务的措施而承担的全部增加费用,并使他们能享受到本公约新产生的惠益”。财务机制方面,《公约》建立了一个财务机制以便在赠与或减让条件的基础上向发展中国家缔约国提供资金。“该机制应为本公约目的而在缔约国会议权力下履行职责,遵循会议的指导并向其负责。”98ppt课件6资金和财务机制《公约》第20条第2款规定,“发达国家缔7缔约国会议和附属机构。公约决定设立缔约国会议,负责审查公约的实施情况,通过议定书和修正案8争端的解决机制。公约规定,缔约国之间就公约的解释或适用方面发生争端,有关缔约国应通过谈判的方式寻求解决;无法达成协议的,有关缔约国可以联合要求第三方进行斡旋或要求第三方出面调停,也可以进行仲裁或将争端提交国际法院99ppt课件7缔约国会议和附属机构。公约决定设立缔约国会议,负责审查公三、生物多样性的区域性国际法保护(一)欧洲欧洲最主要的有关生物资源保护的条约有:1979年《欧洲野生生物和自然界保护公约》,1982年《关于自然养护和风景保护的比荷卢公约》,1991年《保护阿尔卑斯山公约》,1992年《欧共体关于保护自然生境和野生动植物的指令》。(二)非洲非洲最主要的有关生物资源保护的条约有:1968年《养护自然和自然资源非洲公约》,1985年《关于东非区域的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的1985年议定书》100ppt课件三、生物多样性的区域性国际法保护(一)欧洲100ppt课件(三)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在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有关生物资源保护的主要条约有两项:1940年《西半球自然和野生生物保护公约》,1983年《大加勒比地区海洋环境开发和保护公约》,1990年《关于特别保护区和受特别保护的野生生物的议定书》。(四)亚洲亚洲的生物资源保护条约仅有1985年在吉隆坡签署的《东南亚自然界和自然资源保护公约》。该公约内容比较完善,对可能产生环境问题的各个领域都做出了规定。(五)南太平洋地区南太平洋地区有关生物资源保护的条约主要有:1976年《南太平洋自然养护公约》和1986年《南太平洋地区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公约》。101ppt课件(三)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101ppt课件第一节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国际公约概述三、《拉姆萨尔公约》(TheRamsarvideo)"Wetlandsforwaterandwaterforwetlands“《拉姆萨尔公约》全称是《关于特别是水禽生境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于1971年2月2日在伊朗的拉姆萨尔签署,于1975年12月21日生效,又称《国际湿地公约》或《拉姆萨尔湿地公约》。截止2010年6月,该条约共有160个缔约国,其中的“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名录”中列入的湿地有1890块,共占地约1.85亿多公顷。我国于1992年1月3日加入该公约,同年7月31日该公约对我国生效。102ppt课件第一节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国际公约概述三、《拉姆萨尔公约》第一节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国际公约概述《拉姆萨尔公约》将湿地界定为“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碱地带,带有或静止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水深不超过六米的水域”。公约设立国际重要湿地名册。103ppt课件第一节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国际公约概述《拉姆萨尔公约》将湿第一节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国际公约概述四、《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于1979年6月23日在德国波恩通过,又称《波恩公约》。截止2010年1月1日,该公约共有113个成员国。该公约是保护迁徙动物方面的一个专门的和重要的国际公约。我国目前还未加入该公约。104ppt课件第一节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国际公约概述四、《保护野生动物迁第一节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国际公约概述五、《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年11月16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次大会上,国际社会通过并公布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5年该公约在第20个国家送交批准书以后正式生效,我国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入了该公约,该公约于1986年3月12日对我国生效。截至2009年4月,共有缔约国186个。截至2010年8月,世界遗产总数911处,包括文化遗产704处、自然遗产180处以及自然与文化双遗产27处。中国已有40处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05ppt课件第一节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国际公约概述五、《保护世界文化和第四节外层空间的国际法保护一、外层空间概述(一)外层空间的定义外层空间,是指在地球表面大气层以外的整个宇宙空间。但由于地球大气层的空气随高度增加越来越稀薄并逐渐融合到外层空间中,所以难以准确的划分出大气层和外层空间之间的分界。因此,外层空间虽然已经成为国际法的通用名,但至今仍然没有对其的一个公认的、准确的法律定义106ppt课件第四节外层空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