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科学探究七要素专题_第1页
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科学探究七要素专题_第2页
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科学探究七要素专题_第3页
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科学探究七要素专题_第4页
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科学探究七要素专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学探究七要素专题人教版复习新课导入一、提出问题二、猜想与假设三、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四、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五、分析与论证六、评估七、交流与合作科学探究七要素知识讲解一、提出问题考查方式:1.根据问题情景提出问题。2.通过对比各种现象之间的异同、关系及规律提出问题。3.针对具体的物理现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等提出问题。答题方法:1.提出问题要切中题意,2、问题的表述要准确,3、一般表述为“×××与什么因素有关?”4.所提问题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不能无凭据。例1:(2020襄阳)一天小强在五楼的阳台上玩玻璃弹珠,一不小心有两个同样大小的弹珠掉下楼,小强急忙下去寻找。来到楼下后发现撞在水泥地面上的那个弹珠已经破碎,但是另一个落在沙地上的弹珠却完好无损。(1)请根据上述现象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针对你提出的问题,请你写出两个合理的猜想: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许你还有其它猜想,这些猜想有没有本质的联系,可不可以归结到一个物理因素上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疑惑,在以后的学习中去继续探索和发现。与下落高度有关

与接触面的材料有关物体从高处落到地面上,受到冲击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例2:(2021北京)小丽在中国科技馆“会发电的衣服”的展台区,进行了如下探究实装:用脚踩动踏步机踏板,带动发电纤维抖动,LED灯被点亮;增大踩动踏板的速度,发现被点亮的LED灯的数目增多。请你根据小丽的实验步骤及现象。写出她所探究的问题:LED灯点亮的数目和踩动踏板的速度有关吗?二、猜想与假设考查方式:1.针对问题按日常经验或事实提出猜想与假设。2.针对问题运用经验与直觉提出猜想。3.针对问题根据物理科学本身的思维过程建立猜想与假设:搜寻事实——归纳分析——形成猜想。4.运用“类比法”或“逆反原理”等方法进行猜想。答题方法:1.猜想不是毫无根据的胡思乱想,猜想是应用现有的经验和知识对问题中的事实寻求可能解释的过程。2.猜想的结果是后面制定计划的前提,不要将猜想与假设同制定计划割裂开来。3.猜想和假设只要合乎情理即可,它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不正确的,有待用实验来检验。例3:(2021广东深圳)-A.熊猫公交是深圳引进的一款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客车,在行驶的过程中,车上的乘客几乎感受不到颠簸和急刹。同时,熊猫公交采用独创的手脉识别技术,其工作流程如下图甲所示,其系统采用近红外线采集手脉特征,采用非接触的形式采集手部皮肤以下三毫米的血咏特征,然后进行生物比对。

有人对坐熊猫公交车坐着不颠簸的原因提出了以下几个猜想:猜想:①驾驶速度;②熊猫公交车中座椅的高度;③座椅的软硬程度;某兴趣小组做如下探究实验。用相同的力把2个相同的湿篮球,分别在硬板凳和软沙发垫上按压,硬板凳和软沙发上出现了如图乙、内所示的水渍;(1)本实验验证了上面的猜想__________;图乙和丙中水渍较小的是印在__________(选填“硬板凳"或“软沙发垫”》上,本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3硬板凳控制变量法(2)若采用400N的压力按压在接触面积为0.04m2的硬板凳面上,其压强为_____________Pa。(3)手脉识别技术彩用的红外线属于_________________。A.电磁波B.超声波(4)使用红外线的好处是。l×104A可以避免无效电源的损耗,也不会有任何辐射,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例4:(2020浙江衢州))小科骑自行车时发现,在不同的路面上,停止踩脚踏板,车都能继续运动一段距离。于是小科作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车运动的距离可能与路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猜想二:车运动的距离可能与车速有关。为验证猜想,他用丝绸、棉布、小球、斜面和长木板进行模拟实验,如图所示。(1)验证猜想一,应分别将丝绸、棉布铺在_________(选填“斜面”“长木板”或“斜面和长木板”)上,并完成实验。(2)请用所给的器材,设计一个验证猜想二的实验方案(要求简要叙述实验步骤和预期实验结果)。

长木板

先后三次将小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处静止释放,测量并记录小球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运动距离,如果三次小球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运动距离不同,说明小球在水平面上的运动距离与速度有关。

(3)小科实验结束后反思,若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那么可以通过比较起始速度相同的同一小球,在不同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间或小球速度改变的快慢三: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考查方式:1.给定一组器材,要求设计完成实验步骤。2.给定一个实验命题,要求设计一个或几个实验方案。答题方法:1.首先要弄清探究目的(即探究要解决的问题),要沿着猜想(假设)的方向来设计探究计划。2.由探究目的确定探究的基本原理及在探究过程中应采用的方法(如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类比法、等效替代法等)。设计的步骤要具有可操作性。3.由基本原理和方法确定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步骤。要选取最佳方案,使实验误差最小。4.设计记录实验数据及现象的表格。设计表格时要注意:先明确直接测量的量和需要计算的量,确定有几列,再根据要测量几组数据确定有几行,物理量要有单位。例5:(2021山西)生活中常用的合金是一种复合材料,复合材料通常是由起搭建作用的基体材料和分散于其中的增强材料两部分组成。由于两种材料的共同作用,使合金具有不同特性。下表提供了黄铜和青铜两种合金的部分信息。现有两卷粗细相同的黄铜线和青铜线,请你添加合适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比较黄铜和青铜的导电性哪个强?(1)实验器材:______。(2)实验步骤:______。(3)实验结论:______。答案:两节干电池、开关、定值电阻、电流表、导线

截取长度相同的黄铜线与青铜线(长度要较长);利用导线将两节干电池、开关、定值电阻、电流表、黄铜线串联起来,闭合开关,记录电流表的示数I1;断开开关,用青铜线取代黄铜线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记录电流表的示数I2。比较I1、I2的大小

若I1>I2,则说明黄铜线的导电能力强;若I1<I2,则说明青铜线的导电能力强四、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考查方式:1.按照制定的计划连接实验仪器。2.读取实验数据的示数。3.把测量的实验数据填入表格。答题方法:1.进行实验就是具体去实施所制订的实验计划和实验方案,是收集证据的必要过程。2.进行实验时要按照实验的方法与步骤、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进行规范操作。3.实验仪器的使用要做到会连接、会读数。4.实验数据的记录要根据实验步骤中所要测的物理量去记。例6:夏天,将一罐可乐从冰箱中取出后放在桌面上,过一会儿可乐罐的外表面上会出现一些小水珠,李明认为这些小水珠是从可乐罐中渗出来的,请你自选器材,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李明的观点是否正确.(1)实验器材:____.(2)实验步骤:_____(3)实验结论:____答:(1)天平、装有饮料的冰镇可乐罐、干布或干毛巾(2)先用天平称出刚从冰箱中取出的可乐罐的质量m1,过一段时间后,用干布把可乐罐外的水抹去,再用天平称出可乐罐的质量m2

(3)如果m1≠m2,则水是从罐内渗出的,即李明的观点是正确的;如果m1=m2,则水不是从罐内渗出的,即李明的观点是错误的(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五、分析与论证考查方式:1.已知实验现象,寻找实验原因。2.已知实验表格或图象,寻找物理规律。3.已知实验数据,算出需要的物理量。

答题方法:1.如果实验过程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要写明这个探究结论的前提条件。2.若是归纳定性结论,应“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由个性到共性”进行抽象概括得出结论。3.若是归纳定量结论,应注意从“和、差、积(反比)、商(正比)、平方”等方向寻找规律。例7:(2020年浙江舟山)降落伞是让人或物体从空中安全降落到地面的一种工具,广泛用于应急救生、空投物资等。某STEM项目学习小组同学对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产生了兴趣,并开展了以下探究。【实验器材】①纱布、棉布、防水布;②小沙包若干;③剪刀、刻度尺、透明胶带、绳子、天平。【提出问题】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建立假设】假设一: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伞面材料有关;假设二: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伞面面积有关;假设三: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伞和重物的总质量有关。【收集证据】如图,将沙包挂在降落伞上,并使它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实验时,同学们发现实验器材中缺少一种测量工具__________,完善实验器材后继续实验,获得以下数据。

秒表【得出结论】分析上述数据,发现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思考讨论】进一步分析发现,针对建立的假设,所收集的证据并不完整,请你在答题卷的表格中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伞面材料伞面面积六、评估考查方式:1.对实验方案的评估。2.对进行实验、收集数据的评估。3.对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的评估。答题方法:1.根据对结论可信度的分析,改进实验方案,使操作过程更科学合理。2.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并找到减小误差的办法,改进探究方案以进一步减小误差。例8:对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改进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甲、乙两组同学分别使用A、B两套装置来完成实验.

(1)图中,a、b所示的是观察水沸腾实验中出现的两种情景,其中水沸腾时的情景为____(填“a”或“b”)

(2)甲组观察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他们所测水的沸点是________.他们所选择的装置应是_____(填A或B).

(3)分析评估A、B两套装置.103℃aAA装置热量损失少,实验耗时少,但所测水的沸点不是当地气压下的沸点;

B装置热量损失大,实验耗时长,所测水的沸点是当地气压下水的沸点。例9:对实验操作过程进行评估与交流

图是“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电路图。(1)按电路图在图中连接实物图(电压表选用0~3V量程)(2)正确连接电路后,实验步骤如下1、闭合开关,记录定值电阻的阻值及电流表示数;2、断开开关,换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3、闭合开关,记录定值电阻的阻值及电流表示数;重复2、3步骤。按上述步骤操作,观察到更换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电压表示数分别如图A、B、C所示;图A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__________。根据各电压表显示的正确示数,指出实验的失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ABC1.8V每次更换电阻后,未控制电阻两端电压相同例10:对实验方案及器材选择是否合理进行评估已知1标准大气压的值约为105Pa。小明同学想通过实验探究大气压究竟有多大,他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将蘸水的塑料挂钩的吸盘按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挤出里面的空气,用弹簧测力计钩着挂钩缓慢往上拉,直到吸盘脱离桌面。记录刚刚拉脱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就是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再设法量出吸盘与桌面的接触面积,然后算出大气压。

他选择的实验器材是:量程为5N

的弹簧测力计,底面积为5cm2的吸盘。(1)这种通过测量拉力和接触面积来计算大气压强的方法是否可行?(2)如果上述实验方案可行,小明同学选择的器材能否测出大气压的值?请你进行分析和评估(1)可行(2)由F=PS=105Pa×5×10-4m2=50N可知,题中所使用的量程为5N弹簧测力计,其量程过小七、合作交流考查方式:1.对实验方案设计合理性进行交流。2.进行实验、收集数据是合作融洽程度的交流。3.对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的科学性的交流。答题方法: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