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2一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课标要求】1.概述孙中山领导推翻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的主要史实。2.概述孙中山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要活动。3.评价孙中山在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孙中山探索革命真理、创建中国同盟会和提出三民主义学说的基本史实,体会孙中山追寻救国之路的艰辛历程及其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了解孙中山在缔造中华民国、推翻清王朝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过程中的历史功绩,探讨孙中山在推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了解孙中山领导“二次革命”、反对袁世凯专制独裁斗争及领导护法运动的历程;探讨孙中山开创新三民主义时代的历史过程及其重要历史意义,对孙中山的先驱作用做出客观独立的历史评价。2、过程与方法在了解孙中山前期革命经历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时代发展和人物心路历程的关系,在引导学生建构孙中山领导革命党人再造共和、组织护法运动、开创新三民主义时代的历史轮廓的同时,使学生对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继续革命的活动与革命理论有比较清晰的认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孙中山组建兴中会、中国同盟会,举行广州起义等活动,展示了一个革命先驱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不懈奋斗的精神。通过学习,应积极继承和弘扬这种民族精神,培养坚强的意志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树立为民族的复兴而矢志努力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1、孙中山联合其他革命团体组建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的史实;2、孙中山领导推翻清王朝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史实。3、孙中山领导“二次革命”和护法运动;改组中国国民党,提出新三民主义学说。【教学难点】1、理解孙中山领导推翻清王朝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20世纪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2、如何理解孙中山不断革命、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终与时俱进;一生不懈奋斗,始终坚韧不拔;一生热爱祖国,始终致力于振兴中华。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为实现国家统一、振兴中华而殚精竭虑的一生。——胡锦涛总书记在孙中山诞辰140周年上的讲话一、人生经历——三次转变(一)从“医人”到“医国”1、时代背景(1)政治基础:清政府统治腐朽没落;(2)社会基础: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加剧(3)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4)阶级基础: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5)思想基础: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2、求学时期的孙中山(1)1866年,出生与广东省香山县(2)1886年,在南华医学校学习(3)1892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4)开始在澳门、广东行医,在行医过程中,认识到“医国”比“医人”更重要(二)从“改良”到“革命”1、主张改良救国救民:(1)1889年,写了《致郑藻如书》,试图通过乡村改革,推广全国,达到民富国强(2)1894年上书李鸿章,主张:革新政治发展经济,结果:遭到冷遇2、原因:接受西方教育;甲午战争爆发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认清清政府本质;上书失败。3、领导革命:(1)建立革命团体①1894年兴中会的成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②1905年8月成立同盟会,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2)创建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内容对应的同盟会纲领思想内涵地位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族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前提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核心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平分土地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补充、发展▲对三民主义的评价积极性:①是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②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③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局限性:①没有明确反对帝国主义。②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反封不彻底。→说明资产阶级革命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3)发动武装起义:1895年广州起义,1906年萍浏醴起义,1911年黄花岗和武昌起义4、建立民国(1)时间:(2)政策:①颁布一系列法令:有利于促进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改革文化教育。②主持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3)意义①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标志共和民主政体的建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②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有力促进了民族的觉醒和民族精神的高涨5、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1913—1922)名称时间起因经过结果二次革命1913宋教仁遇刺及“善后借款”1913年7月,孙中山组织发动讨袁由于力量对比悬殊和革命力量分而失败护国运动1916袁世凯复辟帝制发表《讨袁宣言》《第二次讨袁宣言》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第一次护法运动1917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借助西南军阀,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遭到西南军阀的排挤而失败第二次护法运动1921-1922为了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当选非常大总统,准备组织北伐因陈炯明在广州发动叛乱而失败(三)从“旧民主主义”到“新三民主义”1、原因:(1)三民主主义指导下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屡遭失败,需要寻求新道路。(2)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启发。(3)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2、过程(1)合作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2)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新发展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对内: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新”在反帝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新”在强调普遍平等的民权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较为空洞平均地权后来提出耕者有其田)节制资本(控制私人资本)“新”在更关注农民和工人(3)提出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与新三民主义关系:新三民主义体现了三大政策的精神,三大政策是执行新三民主义的方法、方式、途径、手段。(4)组建黄埔军校(1924):建立新型革命武装1924年1月24日,“陆军军官学校”在广东黄埔成立。这所军校在培养人才时,将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置于同等重要的作用。为国民大革命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的很多毕业生成为后来国共两党的杰出将领。(四)孙中山逝世1.孙中山北上:1924年为谋求国家和平统一,抱病北上2.逝世: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在遗嘱中勉励国民党。二、评价孙中山1、总结孙中山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参看课后“自我测评”)(1)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3)建立了民主共和制(最伟大的功绩)。(4)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5)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6)提出新三民主义,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国民革命进程2、孙中山精神(1)反对列强侵略和军阀割据,争取国家统一和平,一生致力于救国救民的革命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2)为振兴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计个人安危,处处以民族、国家利益为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民族精神。(3)勇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不断追求真理,百折不挠的进取和斗争精神。(4)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3认识: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一生坚持民主革命或是民主革命的先驱;顺应时代潮流,不断进步;最终走上国共合作之路。小结:教师结语孙中山先生一生努力,“求中国之自由平等”,一颗拳拳的赤子之心无人怀疑,他的名声和威信也正是靠人格魅力建立起来的。真诚能感动朋友,却不能打动那些阻碍中国走向自由平等的力量。谁是敌人,谁是朋友,这个毛泽东关注的首要问题是孙中山所忽略的,或者说没有找到解答。他的弱点是过于不切实际,不切实际到要修建20万公里的铁路,获得了“孙大炮”的外号;不切实际到一味与虎谋皮,将中国的希望寄托在帝国主义者身上。直至耗费一生,才在敌友之分的问题上接近了正确的认识,才将目光投向了民众,认识到“唤起民众”的必要。而这对于毛泽东而言乃是常识和认识的起点。尽管如此,孙中山是一个值得尊敬的真诚的爱国者,能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利益和党派利益之上,而这恰是我们这个国家迫切需要的品质。【每课一练】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回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材料二“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1)材料一说明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希望清政府变法维新,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就方法和目的而言)有何变化方法:以前是温和的改革,以后主张革命;目的:以前未主张建立新的政治制度,以后主张建立共和国。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我国家欲恢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四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材料二“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12月)材料三“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六年革命,而失败。”——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材料四“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绊。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认为“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也”中的“本”和“末”分别是指什么内容“本”是进行全面的维新变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动力柜施工合同范本
- 公用商业装修合同范本
- 包装供应合同范本
- app合伙合同范本
- 以房换房合同范本
- 上传网贷合同范本
- 包材委托加工合同范本文库
- 2024年日照市某国有企业招聘考试真题
- 2024年青海海南州教育局招聘高中教师考试真题
- Module 2 public holidays unit 2英文版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外研版英语九年级上册
- 医保定点纳入预测性研究的报告
- 手术讲解模板单侧肾切除术
- 大学体育-武术散打-教案
- 镇乡自然资源规划所工作职责
- 年终奖计算方案
- 模拟药房实训总结报告
- 人工智能在智能运维中的应用
- 《脑科学基础知识》课件
- 成人四肢血压测量的中国专家共识
- 荣昌坝扶壁式挡土墙施工方案1
- 幼儿园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第2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