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期中考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7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社区”一词是英文community的译名。这是和“社会”相对而称的。社会是描述集合生活的抽象概念,是一切复杂的社会关系全部体系之总称。而社区乃是一地人民实际生活的具体表词,它有物质的基础,是可以观察得到的。社区至少要包括下列三个要素:人民、人民所居处的地域、人民生活的方式或文化。我们一提到“社区”这个名词,立时就会联想到它的地域性,因为这是社区最显著的特征,社区的单位可大可小,小之如邻里、村落、市镇,大之如都会、国家、世界,这一切统可称为社区。不过若就文化的水准来说,社区大致可以简单地分为三类:部落社区、乡村社区、都市社区。部落社区自然是指以游猎和牧畜为主要生业的人民及其文化而言。乡村社区是指以农业和家庭手工业为主要生业的人民及其文化而言。都市社区是指以工商制造业为主要生业的人民及其文化而言。这三种社区代表三种文化程度的集团生活。社区一面固有它的地域基础,一面尚有它的社会心理基础。欲明白社区的真义,固然要着重地域基础的研究,但同时却不能像“地理决定论”者那样将地域研究的基础当作社区解释的基础。这其间是有很大的分别的。现在我们可进而讨论社区的第三要素,即文化。文化是社区研究的核心,明白了文化,便是了解了社会。文化最简单的定义可说是某一社区内的居民所形成的生活方式,所谓方式系指居民在其生活各方面活动的业果。文化也可以说是一个民族应付环境——物质的、概念的、社会的和精神的环境——的总成绩。这样的文化,可以分为四方面:(一)物质文化,是顺应物质环境的结果。(二)象征文化,或称语言文字,系表示动作或传递思想的媒介。(三)社会文化,亦简称为“社会组织”,其作用在于调节人与人间的关系,乃应付社会环境的结果。(四)精神文化,有时仅称为“宗教”,其实还有美术科学与哲学,也须包括在内,因为他们同是应付精神环境的产品。精神的文化是文化的结晶,是各个特殊的文化系统相别的枢纽,因为各文化中所谓之宗教、美术、科学与哲学,每每反映了各该民族的生活态度,或纯粹主观的行为,而此态度与行为又系由极复杂的情操与理想,或很不同的价值与判断所形成的。精神文化固为文化的重心,但不是独立的,而是与文化其他方面如物质文化、象征文化和社会文化交互作用,互相维系的。这样的分法,完全是为了解剖文化而拟定的,并不足以代表文化的实体。实际上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发生作用时,不是局部的,乃是全部的。以前的文化二元论者,主张将文明分为物质的与精神的,以为这样可以代表事物的本性,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为避免这种因袭的谬见,我们采取了现在的分法。并且以为这样的文化,显然不是一个玄学的范畴,而是一个经验的名称;不单是主观的、抽象的,而还是客观的、具体的。再进一步说,博物院中所陈列的古物或标本,虽则是客观的、实在的,但只给我们一个死的文化的印象;唯有在实际社区生活中切身体验过的,才是真实的活的文化。而这样的活文化,就是社区研究的对象。所以说,“明白了文化,便是了解了社会。”(摘编自吴文藻《论社会学中国化》第三部分)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们一提到“社区”这个名词,立时就会联想到它的地域性,从而把握社区最显著的特征。B.社区按文化的水准大致可分为部落社区、乡村社区、都市社区。它们分别代表了各自文化程度。C.社会文化,亦简称为“社会组织”,作用是调节人与人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地应付社会环境。D.唯有在实际社区生活中切身体验过的文化,才是真实的活的文化,才能成为社区研究的对象。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一节采用对比论证,通过和“社会”概念相对照区别,指明了社区是具象的、可观察的。B.文章阐释社区的概念时,先界定外延意义,再强调中心涵义,因此文章后半段详细解释“文化”。C.文章末段站在个人和过去的角度,批驳文化二元论者之谬见,进而指出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D.文章采用递进相承的论证结构,旨在说明文化是社区研究的核心,明白了文化,便是了解了社会。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就文化的水准来看,都市社区是指以工商制造业为主要生业的人民及其文化而言,因而都市社区处于社区级别的最高级。B.虽然地域基础研究在社区研究中极为重要,但不能唯地域研究是举,把地域研究的基础拿来决定社区解释显然是不全面的。C.以宗教为代表的精神文化,加之美术科学、哲学等,是应付精神环境的产品,是文化的结晶,能够体现该社区民族的生活态度。D.博物院中所陈列的古物或标本只留给我们一个死的文化的印象,要想获取一手社区研究材料和心得,则必然要在实际社区生活中切身体验。(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喷发英武正气很小的时候,宗璞就开始背诵诗词。父亲冯友兰会给她选一些诗,每天早晨背上书包在母亲床前背了再去上学。宗璞还读了很多儿童读物,她读过《格林童话》《爱丽斯漫游仙境》,而在小孩子中流行的《七侠五义》、《隋唐》、《小五义》、《水浒》、《荡寇志》,她也都读了。宗璞甚至还看了不少成人读物,八九岁时就读了《红楼梦》,看到林黛玉死,哭得泣不成声。童年的阅读,尤其是诗词对宗璞的影响是巨大的。1944年,15岁的宗璞就写了一篇关于滇池月光的散文并在刊物上发表。此后,她开始尝试创作小说。1948年,宗璞的短篇小说《A.K.C.》发表在《大公报》上,她从此走上文学创作道路。1957年,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红豆》。小说描写女大学生江玫和银行家少爷齐虹之间的爱情悲剧,突现出宗璞在特殊年代对青年爱情观的人文关怀。这为宗璞赢得了声誉,也带来了麻烦。《红豆》被打上“毒草”的标签,她无奈搁笔,直到“文革”结束后,才陆续写了《弦上的梦》、《三生石》、《我是谁?》等作品。宗璞的许多中短篇小说和散文都写到了“文革”。在《1966年春夏之交的某一天》中写到很多知识分子被批斗、被迫自杀,对这些人的遭遇,宗璞无疑是同情的,但她自己是坚强的,——她不仅在被批斗和羞辱的巨大痛苦里,选择了坚强地“活下去”,而且还对那个时代发出了尖锐的质疑:“而这一切,是在革命的口号下进行的。这世界,以后还不知怎样地荒谬,怎样地灭绝人性!”这就启发和促使我们要在更深的层面去反思那一段历史。有一部作品,对于宗璞来说是不得不写的,这就是她的长篇小说《野葫芦引》。“七七事变”后,一大批教授、学者在战火硝烟中跋山涉水,把西南边陲造就成为保存中华民族文化命脉的“圣地”。宗璞随父亲冯友兰南迁,就读西南联大附属中学。当时西南联大毕业学生从军者有800余人,宗璞目睹了青年学生的爱国行动,认为“如果不写上这一笔,就是不完整的”。滇西战役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一次重要战役,十分辉煌,长时间被埋没,被歪曲。抗日老兵被审查,流离失所,翻译官被怀疑是特务,他们徽章上的号码被说成是特务编号。“把这段历史从尘封中磨洗出来”被宗璞视作自己的责任。小说包括《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北归记》四卷。从20世纪50年代起,宗璞开始动笔,如今60多年过去,前三卷已陆续出版。其中,《东藏记》获得了第六届茅盾文学奖。一方面,宗璞通过规模恢宏的小说叙事来写抗日战争,写我们民族的深哀巨痛;一方面宗璞热情讴歌中国知识分子毁家纾难,先公后私的爱国情怀。这样一部作品,没有出现在充满豪情的男儿笔下,倒是宗璞写出来了,令人惊叹。作家王蒙曾评价《野葫芦引》:“喷发着一种英武,一种凛然正气,一种与病弱之躯成为对比的强大与开阔。”在文坛上,宗璞是一面以自我生命守护中国文学真火的旗帜。近30年,她在病中笔耕不辍,以至真至纯的文学结晶为时代立言。从写《东藏记》开始,宗璞的视网膜脱落,头晕频频发作,半边身子麻痹,只能在助手的帮助下口述成文,7年才写完。《南渡记》写完,父亲去世了;《东藏记》写完,先生去世了。经历了更多死别,又经历了一些大事件,对人生的看法更沉重了一些,对小说结局的设计也更现实,更富于悲剧色彩。宗璞写得很苦,实在很不潇洒。但她“即使写得泪流满面,内心总有一种创造的快乐。宗璞最大的困难是写战争。她经历过战争的灾难,却没有亲身打过仗。她害怕凭借材料只会写成一般的报道。困惑之余,书中澹台玮、孟灵己年轻的身影给予宗璞极大的启发。用人物统领材料,将材料化解,再抟、再炼、再调和,就会产生新东西。宗璞诚心诚意地烘托书中人物,用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烛照全书,一切就会活起来了。(摘编自《光明日报》2016年4月28日)相关链接①宗璞十岁时,随父亲冯友兰与清华大学一起南迁到昆明,在西南联大度过了8年时光。宗璞的哥哥冯钟辽于1943年志愿参加中国远征军,任翻译官,那年他19岁。随着战事的推移,他用双脚从宝山走到畹町。宗璞对这段历史有一种亲切感。(肖鹰《宗璞与长篇小说<野葫芦引>》)②在宗璞的作品里,体现出冯友兰先生屡屡讲到的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替往圣继绝学,替万世开太平”的担当精神,还表现出对大地、对自然、对人、对物甚至一只鸟、一只猫的那种大爱。(李建军《一位尽力发光的作家》)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父亲的影响下,宗璞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读书,不仅涉猎范围广泛,而且感情非常投入,童年的阅读为她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B.她亲身经历“文化大革命”,看到很多知识分子被迫自杀,自己也被批斗,所以才会对那个时代发出尖锐的质疑。C.抗战的特殊经历使她认识到作家的责任,关于抗战的小说包括《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北归记》四卷,影响深远。D.近三十年的笔耕不辍,使宗璞的视网膜脱落,头晕频频发作,半边身子麻痹,只能在助手的帮助下口述成文。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6分)A.小说《红豆》为宗璞赢得了声誉,让她从此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但也被打上“毒草”的标签,使她一度被迫搁笔。B.抗日战争爆发后,知识分子南迁的历史、西南联大的故事,没有出现在充满豪情的男儿笔下,却被宗璞写出来了,令人惊叹。C.面对把战争写成一般报道的忧虑,宗璞采用人物统领材料的方法,展示在战争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使写作活跃而有新意。D.宗璞在创作《野葫芦引》时遭遇到病痛的折磨、经历了亲人的离世,由此可见,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宗璞的内心一直是沉痛的。E.宗璞在病痛中坚持写作,以至真至纯的文学结晶为时代立言,用自我生命守护着中国文学真火的旗帜,令人钦佩、赞美。6.宗璞的特殊人生经历,对她的创作有着重要影响,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冷酷周海亮狙击手要射杀一个和自己一样的人。换句话说,狙击手要杀掉的,是敌方的狙击手。他有着和狙击手一样的冷酷和直觉。他隐藏在我方军事基地附近,神出鬼没。他一个个将我们的士兵和军官猎杀;他速度不快,却简洁奏效。炸弹将方圆三公里的土地翻过两遍,没有用,士兵和军官仍然不断死去——他们或站着岗,或喝着茶,或擦着枪,或聊着天,或思念着故乡和母亲,兄弟,妻子和儿女,就死去了,死是那般猝不及防。那个他,百发百中。于是狙击手来到这里。他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狙击手猎杀过很多人:军官、翻译、机枪手、炮手、弹药手……当然,也包括狙击手。那些人的脸在最后一刻定格,然后在他的脑子里反复播放。他试图忘记他们,结果却是愈来愈清晰。有棱角分明的脸,有白皙洁净的脸,也有长满浓密胡须的脸。他们的表情平静或恐惧,当子弹射穿额头、眉心、嘴巴或者胸膛,他们甚至来不及改变他们的表情。夜里那些脸说笑着,叫喊着,扭曲着,撕裂着,在他的眼前晃来晃去。几乎每一次都是噩梦,醒来,他需要第一时间摸到他的狙击步枪。缠着粗布的狙击枪并不冷酷,它柔软温暖,手感极好,就像女人亲切的裙衩。这感觉给他安慰,让他能够再一次浅浅地睡去。梦中那些脸再一次出现,顽固地将他纠缠,直到他再一次大汗淋漓地醒来。本来他不必单独行动。他们是两个人。两个人同样的军装,同样的枪法,同样的冷酷,甚至同样的相貌和表情。他们隐藏在窗子后,公路旁,山洞中,石缝里,大树上,死尸堆里。他们配合默契,百战百胜。可是那天,他们不小心暴露了位置,遇到了空袭。子弹追赶着他们,直升机一刻不停地在头顶轰鸣。炸弹笔直地切向大地。他被弹片切中小腿。他背着他撤退,丛林里宛若两只绝望的狼崽。后来他丢下了他,无可奈何。他说我得逃出去,我得找人帮助。他为他留下所有的干粮和水,所有的子弹和希望。他躺在草丛里,挺过整整三天。三天后他得救了,他却是永远失踪——世界上从此少了一位优秀的狙击手,他从此少了一位亲密的搭档和朋友。现在他伏在山谷,伏在一堆花岗岩的后面。他从瞄准镜里寻找着目标,而一无所获。可是他知道就在不远,或者山顶,或者山腰,或者山脚,或者一棵树的旁边,或者一块石头的后面,或者,就在他的脑后,对方肯定潜伏在那里。对方一动不动,就像一棵树,一块石头,一把泥土,可是他的眼睛,一眨不眨。虽然看不见他找不到他,可是他可以异常准确地感觉出他的存在。他的食指抖动一下。他感觉出扳机的坚硬。他保持着匍匐和瞄准的姿势,已经整整一个下午。他没有动,没有眨眼,他看到远处的草丛中似乎闪烁了一下。那里有一棵孤零零的枯树,树干上有一个巨大的嗡嗡响的马蜂窝。马蜂窝压紧着草丛,草丛低矮,密不透风。他的瞄准镜曾经多次移过去,移回来,再移过去,再移回来。他认为没有人可以在那个马蜂窝下面潜伏,他认为绝没有人会选择一处没有掩体的草丛潜伏——身经百战的他,败给了自己的经验。恐惧铺天盖地,转瞬将他吞噬。他知道那是狙击枪的反光。虽然只是刹那,虽然那光线如此模糊和如此微弱,可是他还是能够感觉那里藏着一支精良的狙击步枪。狙击步枪平躺在那里,枪口后面,紧贴着一只眼睛。冷酷杀进了瞄准镜,瞄准镜的十字中心与他的眉心完美地重合。他的手心开始冒汗,眉心的肌肉蹦跳不止。蚂蚱被訇然震落,发出炸弹爆炸般的巨响。他将枪口缓缓地移过去……移过去……移过去……他看到一张年轻并且俊朗的脸。那张脸无比熟悉。他从瞄准镜里看着他,他也从瞄准镜里看着他。他的眼睛收缩一下,他的眼睛也收缩一下。他将他的眉心放进十字中心,他同样将他的眉心放进十字中心。两个人,一样的冷酷和动作,一样的相貌和表情。然后两个人一起笑,看不见彼此的嘴和脸孔,笑的只是目光。然那笑冷酷尖锐,就像一把长着牙齿的刀了。扳机迟迟没有扣动。两个人的对视如此漫长。蚂蚱再一次爬上额头。夜幕四合,世间万物渐渐归于寂寥和黑暗。远处传来连成一片的枪炮声,那声音真实而虚幻,空洞而恍惚。声音里夹杂着真真切切的惨叫声和哭泣声,似乎,皮肉烧焦的气味,阵阵袭来。枪响。微小短促,合成一声。两颗子弹同时蹿出枪膛,拖着长长的尾巴,空中擦肩而过。然后,世间的战争戛然而止,世间的战争仍然继续。(原载《金山》2009年第9期,有改动)7.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长于细节描写。环境、动作、心理描写的充分运用令人物形象丰满,也令情节扣人心弦,读后回味无穷。B.小说总体以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架构,让人身临其境,并插叙一些回忆,让小说内容更充实。C.“蚂蚱被訇然震落,发出炸弹爆炸般的巨响”运用夸张的手法,侧面反映了狙击手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D.小说“他他”不分,而读者并未觉得指代不明,恰是这种构思,体现了高手对决时的惺惺相惜。8.本文标题为“冷酷”,请结合全文归纳出文中表现了哪些“冷酷”。(6分)9.小说结尾谈到“世间的战争戛然而止,世间的战争仍然继续”有何深意?请从“戛然而止”与“仍然继续”的角度简析本文的主题。(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3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子刘子自传刘禹锡子刘子,名禹锡,字梦得。其先汉景帝贾夫人子胜,封中山王,谥曰靖,子孙因封为中山人也。初,禹锡既冠,举进士,一幸而中试。间岁,又以文登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官司闲旷,得以请告奉温凊①。是时年少,名浮于实,士林荣之。及丁先尚书忧,迫礼不死,因成痼疾。既免丧,相国扬州节度使杜公领徐、泗,素相知,遂请为掌书记。捧檄入告,太夫人曰:“吾不乐江淮间,汝宜谋之于始。”因白丞相以请,曰:“诺。”居数月而罢徐、泗;而河路犹艰,遂改为扬州掌书记,涉二年而道无虞,前约乃行,调补京兆渭南主簿。明年冬,擢为监察御史。贞元二十一年春,德宗新弃天下,东宫即位。时有寒俊⑦王叔文,以善奕棋得通籍博望@,因间隙得言及时事,上大奇之。如是者积久,众未之知。至是起苏州掾,超拜起居舍人,充翰林学士,遂阴荐丞相杜公为度支、盐铁等使。翊日,叔文以本官及内职兼充副使。未几,特迁户部侍郎,赐紫,贵振一时。愚前已为杜丞相奏署崇陵使判官,居月余日,至是改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等案。初,叔文北海人,自言猛之后,有远祖风,唯东平吕温、陇西李景俭、河东柳宗元以为信然。三子者皆与予厚善,日夕过,言其能。叔文实工言治道,能以口辩移人。既得用,自春至秋,其所施为,人不以为当非。时上素被疾,至是尤剧。诏下内禅,自为太上皇,后谥曰顺宗。东宫即皇帝位,是时太上久寝疾,宰臣及用事者都不得召对。宫掖事秘,而建桓立顺,功归贵臣。于是叔文首贬渝州,后命终死。予出为连州,途至荆南,又贬朗州司马。居九年,诏征,复授连州。后被足疾,改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注]①温凊:冬天温暖,夏天清凉。②寒俊:出身寒微的杰出人物。③通籍博望:可以进出太子的宫苑。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其先汉景帝贾夫人子胜先:祖先超:破格B.超拜起居舍人,充翰林学士C.日夕过,言其能过:经过D.东宫即皇帝位,是时太上久寝疾寝:卧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子孙因封为中山人也不如因而厚遇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B.一幸而中试。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C.汝宜谋之于始上大奇之D.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孟子·梁惠王下》)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A.刘禹锡才华横溢,年轻时一次性考中进士,隔了一年,又在吏部取士科考中考核合格,就此登上了仕途。B.刘禹锡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先是因丁尚书事件染成痼疾,后又因王叔文事件遭逢贬官,经历颇为曲折。C.王叔文实为治国大才,在其施政过程中,举措很得民众认同,后因宫廷之变,最终被赐死。D.刘禹锡在自传中,大书特书王叔文事迹,并非文思旁逸,实为借人立言,王叔文之理想,亦为刘禹锡之情怀。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吾不乐江淮间,汝宜谋之于始。译文:(2)叔文实工言治道,能以口辩移人。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8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6题。登楼______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①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②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③。【注】①玉垒:山名。②西山寇盗:指吐蕃。③梁父吟:《三国志》说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14.下列选项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A.首联提挈全篇,花伤客心,以哀景写哀情,和“感时花溅泪”(《春望》)一样,同是正衬手法。“登临”二字,则以高屋建瓴之势,领起下面的种种观感。B.颔联从诗人登楼所见的自然山水描述山河壮观,上句就时间驰骋遐思,下句向空间开拓视野,饱含着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对民族历史的追怀。C.颈联议论天下大势,“朝廷”、“寇盗”,是诗人登楼所想。上句说大唐帝国气运久远;下句说明第二句的“万方多难”,针对吐蕃的觊觎寄语相告:“莫再徒劳无益地前来侵扰!”D.尾联运用典故,后主,指蜀汉刘禅,宠信宦官,终于亡国;先主庙在成都锦官门外,西有武侯祠,东有后主祠;《梁甫吟》是诸葛亮遇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篇,用来比喻这首《登楼》,含有对诸葛武侯的仰慕之意。E.全诗即景抒怀,写山川联系着古往今来社会的变化,谈人事又借助自然界的景物,互相渗透,互相包容;融自然景象、国家灾难、个人情思为一体,语壮境阔,寄意深远,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15.首联诗人写到“花近高楼伤客心”,请结合全诗谈谈“伤客心”的原因都有哪些?(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3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诸葛亮《出师表》中作者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两句是:,。(2)在《琵琶行》中白居易告诉人们艺术表现中要适当以“空白”展现更丰富的意蕴,同时也是从听者感受的角度写乐曲声中止时的效果的两句是“,”。(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模拟题彻底管用吗?一位数学教师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市面上的模拟题和真题差距较大,且质量。他说:“我去书店研究过,不少模拟题就是互相抄来改变些数字而已,()。标准化考试自然会有权威机构公布真题或样题,其他所谓“模拟题”大多雷同,只有借这些考试之名,考生才以为这些模拟题是备考的。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除非书名是冠以“××真题集”的,其他诸如托福、雅思、四六级等模拟题集,不仅试题信息来源不明,题目还常常重复、错漏。事实上,有的模拟题集就是找一些草台班子参考国内外同类考试真题,快速在较短时间内拼凑出的。新高考政策实施以来,考试越来越强调降低机械记忆、重复训练的试题比例及难度,加大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如提升试题情境设计水平、联系考生年龄段认知能力实际等。考试院相关专家称,这对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单纯地、机械地刷题效果只会越来越差。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良莠不齐狐假虎威主心骨比重B.参差不齐耀武扬威定心丸比重C.参差不齐狐假虎威定心丸权重D.良莠不齐耀武扬威主心骨权重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有些数学题还会出现缺条件而无解的情况,这反而会误导学生思维方向B.有些数学题还会误导学生思维方向,因而会出现缺条件而无解的情况C.还会出现缺条件而无解的情况,有些数学题反而会误导学生思维方向D.有些还会出现缺条件而无解的情况,这反而会让数学题误导学生思维方向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有的模拟题集就是一些找草台班子参考同类国内外考试真题,在较短时间内快速拼凑出的。B.有的模拟题集就是由一些草台班子参考国内外同类考试真题,在较短时间内快速拼凑出的。C.有的模拟题集就是一些找草台班子参考国内外考试同类真题,快速在较短时间内拼凑出的。D.有的模拟题集就是由一些草台班子参考国内外同类考试真题,快速在较短时间内拼凑出的。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①___________,如慢跑、快走、骑自行车等。人们都知道,有氧运动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延缓细胞、有氧能力和大脑的衰老速度。据《健康时报》报道,长期相对高强度的有氧运动能提高人的有氧能力,人的有氧能力的高低与生理年龄息息相关。从中年开始,②____________。而长期进行相对高强度的有氧运动能使最大有氧能力增强25%,相当于减去10到12岁的生理年龄。因而③______________。21.下面是某报社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5分)如果您是重大事件的参加者,事故现场的目击者,业界内幕的打探者,社会热点的关爱者……请与我报“社会深度”栏目联系。本栏目长期公开征询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等着您的支持。(1)将(3)将(5)将修改为修改为修改为;(2)将;(4)将。修改为修改为;;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子思受邀回到高中母校宣讲成长经历及学习心得。他说自己在母校学习期间就非常喜欢儒家文化;现在,他正跟着研究生导师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有位同学向他提问:“对儒家文化,我们有所了解,像‘约之以礼’‘以德服人’‘推己及人’之类的道理,我也很认可;可是,在生活中真要那样做,会不会连公交车都挤不上去?”如果你是子思,你将怎样回应这样的提问?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注:吴文藻(1901-1985),江苏江阴人,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1.D(A.关系不当。原文是“因为”而不是“从而”;B.概念错误。原文是“这三种社区代表三种文化程度的集团生活”而非“代表了各自文化程度”;C.“以便更好地应付社会环境”于文无据。)2.C(“站在个人和过去的角度”错,而是站在全面和辩证的角度,是立足当下的科学审视。)3.A(文章没有给社区分级分层,因此“最高级”于文无据。)4.答案:D(解析:“宗璞的视网膜脱落,头晕频频发作,半边身子麻痹”的原因并不一定是因为“近三十年的笔耕不辍”,强加因果。)5.答案:CE(解析:A项让宗璞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是发表在大公报上的《A.K.C》,选项弄错的对象。B项,“知识分子南迁的历史、西南联大的故事,没有出现在充满豪情的男儿笔下”,无依据。D项“一直是沉痛的”错误,曲解文意。)6.答案:①童年的阅读为她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②抗战的特殊经历使她认识到作家的责任。③经历文革,促使她反思历史。④晚年的病痛和亲人的离去,使她的小说更现实,更富悲剧色彩。(每点1分)7.D(“惺惺相惜”错。小说有欧•亨利结尾的影子,狙击手发现自己千辛万苦要找的“他”竟然是昔日并肩作战的战友,昔日不分伯仲的战友如今成了平分秋色的对手,过去他们性格、能力相同,有天然默契,或许适用“惺惺相惜”一词,而如今战场上只有强大敌人和使命任务,则不适用这个词,毕竟连对视也“冷酷尖锐”了起来。)8.①狙击手的相貌、表情和动作是冷酷的,他们面无表情,反应机敏,手法娴熟,以至百发百中;②狙击手的性格是冷酷的,他们眼里、心里只有杀敌任务和敌我对峙,没有儿女情长和友谊;③射杀是冷酷的,迅速毙命,杀人如麻,和狂轰滥炸共同构成了战争场面的惨烈;④战争是冷酷的,战争里没有温情,甚至没有绝对的阵营,只有机械地执行和残酷的征服。(答对三点即给满分,角度明确,概括意对即可。)9.(1)“戛然而止”角度:①小说情节戛然而止。狙击手最终也步入后尘,作战任务和生命同时戛然而止,体现了牺牲的残酷。②小说结构戛然而止,出人意料而在情理之中,狙击手昔日以友作别,今日却以敌相逢,最终同归于尽,折射出战争的无情和荒诞。(2)“仍然继续”角度:①战场的硝烟弥漫仍在继续。从环境描写来看,惨叫声和哭泣声不绝于耳,周遭笼罩在巨大的紧张、恐惧和绝望中;从心理描写来看,狙击手的直觉和梦境体现其承受沉重的道德和心理压力,人性良知并未泯灭。这些体现了战争的阴霾挥之不去。②对战争的反思仍在继续。狙击手只是战场上万千士兵的一员,他们虽拥有过人心理素质和本领,然终究被战争的冷酷同化成一决胜负的工具。发动和被裹挟入战争的所有人,没有真正的赢家。(答对三点即给满分,角度明确,概括意对即可。注:原文结尾为“世间的战争仍然继续,他们的战争戛然而止。”)10.C(过:交往,相处)11.D.同,和(A.因此/趁机,趁此。B.就/地,表修饰。C.代词,这件事/代词,他。)12.B.(“先是因丁尚书事件染成痼疾”有误,原文是因父亲去世伤心而成痼疾)13.(1)我不喜欢江淮一带地方,你从开始就应该考虑到这一点。(乐1分,谋之于始1分,大意1分)(2)叔文确实善于谈论治理国家的道理,能以口才说动他人。(工1分,移1分,大意1分)14.答案AB(解析:A项乐景写哀情,反衬手法,B项上下句内容反了,上句向空间开拓视野,下句就时间驰骋遐思)15.答案:①诗人登楼观景,近看繁花,满眼繁花反衬满腹愁思,抒发客居他乡的漂泊与伤感(2分);②国家万方多难的忧国忧民之愁,吐蕃入侵,战乱频仍,诗人为国家灾难而伤心(2分);③自身理想抱负无法实现之痛,虽仰慕诸葛亮那样的先贤,但难遇明主,为自身怀才不遇而伤心(2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16.答案:(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3)舳舻千里,旌旗蔽空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C(“良莠不齐”侧重于人的品质,不能用于形容水平、成绩等;“耀武扬威”是炫耀武力,显示威风,常用来形容士兵、军队;“主心骨”意为可以倚仗、做为凭借或起核心作用的人或事物;“权重”不同于一般的比重,体现的不仅仅是某一因素或指标所占的百分比,强调的是因素或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倾向于贡献度或重要性。此处据文意宜用“比重”。)18.A19.B(原文为:有的模拟题集就是由一些草台班子参考国内外同类考试真题,在较短时间内快速拼凑出的。)20.答案:(1)有氧运动包括很多种(2)人体的最大有氧能力开始持续下降(3)有氧运动可以帮助延缓衰老【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补写句子能力。补写句子,一定要根据所要补写的句子所在的上下文,也就是具体语段进行。本题,第一处,根据后文“如慢跑、快走、骑自行车等”,这是列举有氧运动的种类,所以此处填写表示“有氧运动包括很多种”意思的句子。第二处,根据横线前“人的有氧能力的高低与生理年龄息息相关”“从中年开始”,此处应填写表示“人体的最大有氧能力开始持续下降”意思的句子。第三处,根据横线前“而长期进行相对高强度的有氧运动能使最大有氧能力增强25%相当于减去10到12岁的生理年龄”,推断出此处填写表示“有氧运动可以帮助延缓衰老”意思的句子。21.答案:(1)“参加者”改为“亲历者”(或者“参与者”);(2)“打探者”改为“知情者”;(3)“关爱者”改为“关注者”;(4)“征询”改为“征集”;(5)“等着”改为“期待”(或者“等待”)。19.试题解析一、题型解析:作文题属于任务指令性作文,具体讲来就是:情景+叙事(矛盾冲突)+任务指令(展示问题)。(一)题目明确给出了任务指令:1.“如果你是子思,你将怎样回应这样的提问?”——内容与对象方面的任务指令。这是作文的方向,必须从子思的角度正面回答同学的这个提问。2.“我对儒家文化的道理很认可;可是,在生活中真要那样做,会不会连公交车都挤不上去?”——思维方面任务指令。要求考生必须围绕儒家文化的“道理”与生活实践的结合去思考,换言之,必须解答儒家文化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儒家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儒家文化的知与行等问题。3.“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体与立意等方面的任务指令。要求考生整体解读材料,整体立意,文体明确。二、审题立意简析(一)解读材料,理解材料基本内容材料由两个部分组成:子思受邀回到高中母校与学弟学妹们进行交流。听说子思正在跟研究生导师学习儒家文化,有些同学表示担心:“我对儒家文化有些了解,比如‘约之以礼’‘以德服人’‘推己及人’之类的道理,我也很认可;可是,在生活中真要那样做,会不会连公交车都挤不上去?”1.正在跟研究生导师学习儒家文化的子思受邀回到高中母校与学弟学妹们进行交流。——交际情景。学习和研究儒家文化的子思回高中母校和学弟学妹们交流。2.有些同学表示担心:“我对儒家文化有些了解,比如‘约之以礼’‘以德服人’‘推己及人’之类的道理,我也很认可;可是,在生活中真要那样做,会不会连公交车都挤不上去?”——交际的话题(内容)。(1)了解(学习并理解)儒家文化并认可——知。(2)了解认可的儒家文化指导不了现实中的行为——行。(3)在儒家文化传承上知与行的矛盾。一句话概括材料内容:子思需要回答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儒家思想,或者如何解决学习和践行儒家思想之间的矛盾。材料提出了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儒家文化)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二)审题,即挖掘材料的含意,探究立意点分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金融担保协议3篇
- 2024年租赁合同范本:毛坯房租赁与绿化配套3篇
- 2025版太阳能光伏电站建设合作承包协议3篇
- 高空作业安全施工协议
- 环保工程监理合同样本
- 生物质能源项目内部招投标指南
- 文化产业监理廉洁自律声明
- 跳水运动员合租跳水馆租赁协议
- 免租金医院租赁合同
- 2025年度绿色建筑节能改造施工委托合同范本3篇
- 新入职员工年终工作总结课件
- 汽车吊篮使用专项施工方案
- 静脉导管维护
- 普通逻辑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河海大学
- 带你听懂中国传统音乐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培训资料
- 烟草异物智能剔除系统技术参数.
- 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目录
- 大学基础写作--表达方式课件
- 300td高强瓦楞原纸废纸制浆工段工艺设计
- 螺杆式风冷冷水(热泵)机组电路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