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水稻的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色。将W基因用红色荧光标记,w基因用蓝色荧光标记。下面对纯种非糯性与糯性水稻杂交的子代的叙述错误的是()(不考虑基因突变)A.观察Fl未成熟花粉时,发现2个红色荧光点和2个蓝色荧光点分别移向两极,是分离定律的直观证据B.观察Fl未成熟花粉时,发现1个红色荧光点和1个蓝色荧光点分别移向两极,说明形成该细胞时发生过染色体片段交换C.选择F1成熟花粉用碘液染色,理论上蓝色花粉和红色花粉的比例为1∶1D.选择F2所有植株成熟花粉用碘液染色,理论上蓝色花粉和红色花粉的比例为3∶12.用PCR方法检测转基因植株是否成功导入目的基因时,得到以下电泳图谱,其中1号为DNA标准样液(Marker),10号为蒸馏水。PCR时加入的模板DNA如图所示。据此做出分析不合理的是A.PCR产物的分子大小在250至500bp之间B.3号样品为不含目的基因的载体DNAC.9号样品对应植株不是所需的转基因植株D.10号的电泳结果能确定反应体系等对实验结果没有干扰3.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胰岛B细胞中葡萄糖主要通过合成为糖原来降低血糖浓度B.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胚胎干细胞发育成各种组织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D.植物叶肉细胞和原核细胞的边界一定是细胞膜4.正常情况下,健康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血液内()A.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B.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C.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D.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5.下列有关人体干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A.干细胞只存在于胚胎发育期的个体中B.干细胞分化为肝细胞的过程没有体现细胞全能性C.干细胞具有控制该种生物生长和发育的全套遗传物质D.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膜上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会发生变化6.海豚与鲨鱼分别属于哺乳纲和鱼纲,二者体型和运动器官的外观具有许多相似之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上升B.种群内个体自由交配就能够保持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变C.鲨鱼捕食个体数量较多的鱼类种群有利于保持生物的多样性D.海豚与其他哺乳动物的基因库差异可能小于其与鱼类基因库的差异7.研究发现,与正常女性相比,Turner综合征患者(女性)易患血友病(伴Ⅹ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据此可推测Turner综合征患者体内可能()A.多一条X染色体B.少一条X染色体C.血小板凝集成团D.红细胞凝集成团8.(10分)为研究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的转化因子是DNA还是蛋白质,进行了下图所示的转化实验。对本实验作出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本实验通过酶解去除单一成分进行研究B.甲、乙组培养基中只有S型菌落出现C.蛋白酶处理结果显示提取物仍有转化活性D.本实验结果表明DNA使R型菌发生转化二、非选择题9.(10分)某农场生态系统主要包括甲~戊5个生物种群(不含分解者),每个种群的生物都只占有一个营养级,且这5个种群共有4个营养级,其能量值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种群甲乙丙丁戊能量(×103kJ·m-2)4050023512(1)根据以上信息,绘出该农场生态系统中由这5个种群生物构成的食物链(食物网)________。(2)该生态系统中,能量在第二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是________。若人类大量捕杀丙,则甲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_。(3)流经该农场生态系统的能量部分来自生产者固定的________,无机环境中的碳主要以________形式进入生物群落。该农场生态系统容易遭遇病虫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10.(14分)卡尔文给小球藻悬浮液中通入14CO2,光照不同的时间(从1秒到数分钟)后杀死小球藻,提取产物并分析。实验发现,在RuBP羧化酶的作用下,一分子的14CO2首先结合一分子的C5(核酮糖二磷酸RuBP),生成一分子不稳定的C6,随后这一分子的C6分解生成两分子C3(3–磷酸甘油酸),之后3–磷酸甘油酸在NADPH、ATP以及酶的作用下,形成三碳糖,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一个碳原子将会被用于合成葡萄糖而离开循环,剩下的五个碳原子经一系列变化,再生成一个C5,循环重新开始。循环运行六次,生成一分子的葡萄糖。这一过程被称为卡尔文循环,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卡尔文实验的研究目的是__________。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2)在光合作用开始后,二氧化碳可快速转化为许多种类的化合物。若要探究14CO2转化成的第一个产物是否为C6,可对植物进行极短时间的光照,并检测叶绿体中__________。(3)暗反应阶段发生的能量转化过程是__________。夏季晴天中午时分,由于气孔关闭,___________供应不足,某些植物叶片的光合速率会明显降低。11.(14分)人参是一种名贵药材,具有良好的滋补作用。口服仪α干扰素在慢性乙肝、丙肝及部分肿瘤的治疗中有一定疗效。下图为科研人员制备能合成干扰素的人参愈伤组织细胞的流程,①~④表示相关的操作,EcoRⅠ、BamHⅠ为限制酶。请回答下列问题:(1)一个农杆菌Ti质粒分子经BamHⅠ切割后,含有_____个游离的磷酸基团。(2)步骤①中,利用PCR技术扩增干扰素基因时,设计引物序列的主要依据是______。设计引物时需要避免引物之间形成______,而造成引物自连。(3)过程②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目的是______,同时,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过程③中需先用______处理根瘤农杆菌以便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4)过程④中,科研人员提取愈伤组织细胞的RNA后,先通过______过程获得DNA,再进行PCR扩增,若最终未能检测出干扰素基因,其可能原因是______。(5)科研人员认为,将转干扰素基因的人参愈伤组织加工成的药物比单纯干扰素的疗效好,其依据是______。12.冷刺激能提高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程度,对Ⅱ型糖尿病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为了验证这一结论,某实验小组分别取两组饥饿处理小鼠,其中甲组冷处理(4℃,1h),乙组为常温对照组,然后向两组小鼠分别注射等量的胰岛素后,缓慢注射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并记录当小鼠体内血糖浓度维持稳定时葡萄糖溶液的注射速率,分别为v1和v2,回答下列问题:(1)冷刺激导致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程度增加,调节该过程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2)Ⅱ型糖尿病的病因是组织细胞膜表面的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则注射胰岛素____________(能/不能)治愈Ⅱ型糖尿病,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当小鼠体内血糖浓度维持稳定时外源的葡萄糖溶液的注射速率等于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速率,在注射葡萄糖溶液前先注射胰岛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抑制体内葡萄糖的产生,若实验结果为v1______________(填“>”、“<”或“=”)v2,则可使该结论得到验证。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
基因的分离定律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细胞中的过程。【详解】A、纯种非糯性与糯性水稻杂交的子代,Fl的基因组成为Ww,则未成熟花粉时,发现2个红色荧光点和2个蓝色荧光点分别移向两极,是因为染色体已经发生了复制,等位基因发生分离,移向了两个细胞,这是基因的分离定律最直接的证据,A正确;B、观察Fl未成熟花粉时,染色单体已经形成,不同的荧光点荧光都是两个,如发现1个红色荧光点和1个蓝色荧光点分别移向两极,说明形成该细胞时发生过染色体片段交换,B正确;C、基因分离定律形成的配子中糯性和非糯性的花粉的比例为1:1,故理论上蓝色花粉和红色花粉的比例为1∶1,C正确;D、依据题干可知,Fl的基因组成为Ww,F2所有植株中非糯性(W_):糯性(ww)=3:1,但他们产生的成熟花粉用碘液染色,W:w的比例不是3∶1,D错误。故选D。【点睛】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B【解析】
PCR过程中,可以通过设计特定的引物来扩增特定的DNA片段。4~9号是转基因植株,理论上应包含目的基因。9号PCR结果不包含250~500bp片段,所以不是所需转基因植株。【详解】A、PCR过程中,可以通过设计特定的引物来扩增特定的DNA片段。4~9号是转基因植株,理论上应包含目的基因,结合2号野生型和10号蒸馏水组的结果,推测包含目的基因的片段大小应为250~500bp,A正确;
B、3号PCR结果包含250~500bp片段,应包含目的基因,B错误;
C、9号PCR结果不包含250~500bp片段,所以不是所需转基因植株,C正确;
D、10号放入蒸馏水,可排除反应体系等对结果的干扰,由图可知,10号的电泳结果能确定反应体系等对实验结果没有干扰,D正确。
故选B。3、D【解析】
细胞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细胞中含有本物种全套的遗传信息。注意辨析全能性概念中的发育起点和发育终点。【详解】A、胰岛B细胞作为组织细胞,其葡萄糖主要通过氧化分解来消耗,进而降低血糖浓度的,A错误;B、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过程中有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故也有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过程,B错误;C、胚胎干细胞发育成各种组织体现了细胞分化过程,没有显示细胞的全能性,C错误;D、细胞膜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的边界,植物叶肉细胞和原核细胞的边界都一定是细胞膜,D正确。故选D。4、A【解析】
甲状腺激素调节过程: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详解】正常情况下,健康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分泌TRH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综上可知,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含量都增多,A正确。故选A。5、A【解析】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根据干细胞所处的发育阶段分为胚胎干细胞(ES细胞)和成体干细胞;根据干细胞的发育潜能分为三类: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和单能干细胞(专能干细胞)。【详解】人体成熟以后体内也存在干细胞,如造血干细胞,A错误;干细胞分化为肝细胞的过程没有形成完整的个体,因此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B正确;干细胞具有控制该种生物生长和发育的全套遗传物质,C正确;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膜上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会发生变化,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干细胞的概念和分类,明确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体现全能性的标志是离体的细胞发育成了完整的个体。6、B【解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种群数量越大,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越低,所以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上升,A正确;B、种群内个体自由交配,同时因为自然选择、基因突变等因素,不一定能够保持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变,B错误;C、鲨鱼捕食个体数量较多的鱼类种群,能为其他物种腾出空间,有利于保持生物的多样性,C正确;D、海豚属于哺乳纲,它与其它哺乳动物的基因库差异可能小于海豚与鱼类基因库的差异,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能根据题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7、B【解析】
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基本类型:(1)细胞内的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如21三体综合征,患者比正常人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2)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增加或减少。【详解】血友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正常情况下,女性患者需要满足两条X染色体上都是隐性基因时才患病,而Turner综合征的女性患者更容易患血友病,说明很有可能是少一条X染色体,B正确,故选B。8、B【解析】
格里菲斯的实验证明,在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但是不知道转化因子是什么。在艾弗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中,艾弗里将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糖类等物质分离开,单独的、直接的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另外还增加了一组对照实验,即DNA酶和S型活菌中提取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详解】A、本实验通过加蛋白酶和DNA酶解去相应的物质,将DNA、蛋白质分开,用单一成分进行研究,A正确;B、甲组是混合培养,乙组是出去蛋白质后再混合培养,均能发生转化,但转化率低,培养皿中有R型及S型菌落,B错误;C、乙组实验中加蛋白酶处理后,培养皿中有S型菌落,则说明提取物仍有转化活性,C正确;D、丙组实验中加入DNA酶后,没有S型菌落,说明DNA的结构被破坏了,若是结构完整,则有S型菌落,进一步对照说明DNA使R型菌发生转化,D正确;故选B。二、非选择题9、16%先减少后维持稳定太阳能CO2农场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低导致抵抗力稳定性低【解析】
分析题表可知,根据五个种群的能量大小和能量在生态系统中随食物链传递逐级递减的特点可推断,乙为第一营养级,甲和丁为第二营养级,戊为第三营养级,丙为第四营养级。【详解】(1)由题表可知,乙为第一营养级,甲和丁为第二营养级,戊为第三营养级,丙为第四营养级,故这5个种群构成的食物链为;(2)能量在第二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2/(40+35)×100%=16%;人类大量捕杀种群丙,会使种群戊的天敌减少导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戊以种群甲、丁为食,则种群甲、丁的数量减少,但种群戊的数量受环境容纳量影响不会无限增加,之后种群甲、丁的数量会趋于稳定,所以甲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为先减少后维持稳定;(3)流经该农场生态系统的能量部分来自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无机环境中的碳元素以CO2的形式进入生物群落;该农场生态系统由于种群数量少,生物多样性低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低,易遭遇病虫害侵袭。【点睛】本题考查种群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要求学生结合能量传递的特点和题表信息首先判断各个种群所处的营养级并判断各个种群之间的关系,再结合题意分析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需要注意生态系统中种群即使不存在天敌,其数量仍受环境容纳量的影响而不会无限制的增加。10、探究光合作用中CO2中的碳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碳的转移途径在光照条件下通入CO2后的时间叶绿体中含有14C的化合物出现的顺序是否除CO2外只有C6具有放射性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CO2【解析】
CO2是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原料,用于合成暗反应过程中的有机物。卡尔文给小球藻悬浮液中通入14CO2,光照不同的时间(从1秒到数分钟)后杀死小球藻,提取产物并分析。说明本实验研究的是CO2中的碳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碳的转移途径。【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卡尔文实验的研究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中CO2中的碳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碳的转移途径。由于暗反应过程中有机物的形成是按照一定顺序逐步转化形成的,所以控制光照条件下通入CO2后的时间,可检测出暗反应形成有机物的先后顺序。即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在光照条件下通入CO2后的时间,因变量是叶绿体中含有14C的化合物出现的顺序。(2)若14CO2转化成的第一个产物是C6,则对植物进行极短时间的光照时,叶绿体中除CO2外只有C6具有放射性,若14CO2转化成的第一个产物不是C6,则叶绿体中检测到放射性的C6时还会同时检测到具有放射性的其他有机物,所以要探究14CO2转化成的第一个产物是否为C6,可对植物进行极短时间的光照,并检测叶绿体中是否除CO2外只有C6具有放射性。(3)暗反应阶段发生的能量转化过程是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气孔是CO2进入细胞的通道,夏季晴天中午时分,由于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使暗反应的速率减慢,导致光合速率会明显降低。【点睛】本题以同位素标记法为背景,要求考生掌握光合作用的探究过程,识记光合作用的过程,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回答问题。11、2干扰素基因两端的部分核苷酸序列碱基互补配对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Ca2+逆转录导入人参愈伤组织细胞的干扰素基因未能转录(或干扰素基因未能导入人参愈伤组织细胞)药物既有干扰素的治疗作用,又有人参的滋补作用【解析】
分析图解:图中过程①表示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过程②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③表示将重组质粒导入根瘤农杆菌,过程④表示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详解】(1)质粒是一种环状的DNA,不含游离的磷酸集团。经BamHⅠ切割含有一个识别位点的质粒后,会形成一条链状DNA,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集团。(2)步骤①中,利用PCR技术扩增干扰素基因时,设计引物序列的主要依据是干扰素基因两端的部分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时需要避免引物之间形成碱基互补配对,而造成引物自连。(3)过程②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的目的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中;微生物细胞作为受体细胞时,需要钙离子处理使其变为感受态细胞,即过程③中需先用Ca2+处理根瘤农杆菌以便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细胞。
(4)在利用反转录法合成目的基因时,科研人员提取愈伤组织细胞的RNA后,先通过逆转录过程获得DNA再进行PCR扩增;干扰素基因未能导入人参愈伤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智能社区物业公司与业主个人安全协议书
- 2025年度放弃房屋继承权的遗产分割与子女安置合同
- 2025年度食堂食堂餐饮文化推广与品牌建设合同
- 2025年中国终端天线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服装店装修合同答辩状
- 保健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质量月度提升计划
- 会务系统合同范本
- 红领巾一星奖章主要事迹(6篇)
- 代理记账协议合同范本
- 安徽教育出版社小学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全册)
- DB23T 2656-2020桦树液采集技术规程
- 2023年苏州职业大学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中国故事英文版哪吒英文二篇
- 2023年中智集团及下属单位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GB/T 8888-2003重有色金属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 GB/T 32685-2016工业用精对苯二甲酸(PTA)
- GB/T 21872-2008铸造自硬呋喃树脂用磺酸固化剂
- 酒店业主代表岗位职责标准(8篇)
- 上海市中小学生语文学业质量绿色指标测试
- 新学期幼儿园保育员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