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思想讲座课件_第1页
墨子思想讲座课件_第2页
墨子思想讲座课件_第3页
墨子思想讲座课件_第4页
墨子思想讲座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还我墨子

即救世界——漫谈墨家思想的现实价值还我墨子

即救世界——漫谈墨家思想的现实价值1墨学为先秦“显学”“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于杨,即归墨。”《孟子·滕文公》“孔丘、墨翟,无地而为君,无官而为长,天下丈夫女子,莫不延颈举踵而愿安利之者。”《淮南子·道应训》墨学为先秦“显学”“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于杨2孔子墨子齐名“孔墨,布衣之士也。万乘之主、千乘之君不能与之争士也。”《吕氏春秋·不侵》墨子“无爵位以显人;无赏禄以利人,然盛誉流于北方;义声振于楚越。”《吕氏春秋·当染》孔子墨子齐名“孔墨,布衣之士也。万乘之主、千乘之君不能与之争3墨学两次被排斥秦代:焚书坑儒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墨学两次被排斥秦代:焚书坑儒4墨学三次复兴清朝末年:毕沅、俞樾、孙诒让民国初年:梁启超、胡适改革开放时期:墨学第三次复兴墨学三次复兴清朝末年:毕沅、俞樾、孙诒让5第一个主题简要探讨墨子的身世与生平第一个主题简要探讨墨子的身世与生平6墨子的身世之争

“宋大夫”说:代表人物司马迁,“盖墨翟,宋之大夫。”“木匠”说:代表人物李石岑,“绳墨精巧过人”,墨家即墨守绳墨规矩之意。“犯人”说:代表人物钱穆,“墨盖刑徒役夫之称”,“墨即黥罪,墨题其额”。墨子的身世之争“宋大夫”说:代表人物司马迁,“盖墨翟,宋之7墨子的身世之争“黑皮肤”说:代表人物陈雪良,墨子及门徒,风雨奔波,面目墨黑。“印度人”说:代表人物胡怀琛,墨翟即“蛮狄”的转音,皮肤黑说明他是印度人,“兼爱”思想就是印度佛教的慈悲观念。墨子的身世之争“黑皮肤”说:代表人物陈雪良,墨子及门徒,风雨8墨子生卒年之争

孙诒让:前468年—前376年钱穆:前479至467年—前394至384年胡适:前500至490年—前470至380年任继愈:前480年—420年张岱年:前480年—前397年徐希燕:前480年—前389年胡小平:前480年—前400年墨子生卒年之争孙诒让:前468年—前376年9墨子的里籍之争

鲁山派:即河南鲁山县,战国时期为楚国鲁阳。以郭成智为代表,为河南鲁山县“县志办”学者;滕州派:即山东滕州,滕州在战国时期为鲁国的属国——小邾国。代表人物为张知寒,其为山东大学教授。墨子的里籍之争鲁山派:即河南鲁山县,战国时期为楚国鲁阳。以10关于墨子里籍的“综合派”“综合派”:以安徽大学哲学系教授孙以楷为代表人物。墨子为商朝遗族宋国人目夷氏之后裔;其祖逃至小邾国,失去贵族身份和封地;以手工业为生,所以自称贱民;墨子中年一度仕于宋;晚年依附鲁阳文公,死于鲁阳(今河南鲁山)。关于墨子里籍的“综合派”“综合派”:以安徽大学哲学系教授孙以11从墨子的思想来源分析其里籍第一,早年从邻近的鲁国学习儒学;第二,“天志”“明鬼”思想来源于商宋;“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第三,“非攻”思想来自于对小邾宋国被强国侵夺的现实处境的认识;第四,重科技的思想来源于邾娄文化;从墨子的思想来源分析其里籍第一,早年从邻近的鲁国学习儒学;12从墨子的活动范围来分析其里籍小邾国,都城滕州;鲁国,都城曲阜;齐国,都城临淄;邾国,都城邹城;杞国,都城新泰;莒国,都城莒南;卫国,河南濮阳;宋国,河南商丘;楚国,湖北江陵;鲁阳,河南鲁山;从墨子的活动范围来分析其里籍小邾国,都城滕州;莒国,都城莒南13墨子活动范围示意图墨子活动范围示意图14第二个主题中国历代统治集团为何排斥墨学?第二个主题中国历代统治集团为何排斥墨学?15司马迁对墨子的忽视司马迁对墨子的记载:“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附录》司马迁对孔子的记载:《史记·孔子世家》近9000字。司马迁对墨子的忽视司马迁对墨子的记载:16墨家代表中下层民众的阶级利益墨子及墨家弟子多出身贫寒;墨家阶级意识浓厚而家族意识淡薄;墨家以普通民众的代言人自居;墨家追求的是普通民众的利益。墨家代表中下层民众的阶级利益墨子及墨家弟子多出身贫寒;17墨家是怎样一群人?墨家崇尚夏禹,“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使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为衣,以跂跷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庄子·天下》墨家是怎样一群人?墨家崇尚夏禹,“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18墨家弟子多为“贱人”出身

第一类为能工巧匠。如禽滑厘,“事墨子三年,手足胼胝,面目黎黑,役身给使”。第二类是武士出身。如孟胜,率领183人守阳城,“赴汤蹈火,死不旋踵”。第三类为管理型人才。耕柱子仕楚,“遗十金于墨子”。第四类是社会最底层。管黔敖为乞丐,高何、县子硕为暴者,“跌鼻”等。墨家弟子多为“贱人”出身第一类为能工巧匠。如禽滑厘,“事墨19儒家的宗族意识儒家以家族为最基本的社会单位,重视家族的地位和作用,重视血缘组织。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国家就是皇室家族的,而皇帝由大宗的太子继承。以“孝”与“忠”两个道德概念来规定人们对“家君”“国君”的义务。“学而优则仕”,光耀宗族,侍奉国君。主张要“治国”,必先“齐家”。儒家的宗族意识儒家以家族为最基本的社会单位,重视家族的地位和20墨家的阶级意识墨子将“慈”与“孝”的感情由自家的父子关系,推广到普天下的父子关系。墨子思想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为社会中下层群体争取其利益。“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是墨子思想的核心。不仅利国、利家,更主要的是“利天下”。墨家的阶级意识墨子将“慈”与“孝”的感情由自家的父子关系,推21墨家以民众利益代言人自居

“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墨子·非乐》墨家以民众利益代言人自居“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22墨学:贱人之学说(穆贺)谓子墨子曰:“子之言,则成善矣!而君王,天下之大王也,毋乃曰‘贱人之所为’,而不用乎?”《墨子·贵义》墨学:贱人之学说(穆贺)谓子墨子曰:“子之言,则成善矣!而君23梁启超论墨子的民生思想“墨子之生计学,以劳力为生产独一无二之要素,其根本概念,与今世社会主义派所持殆全合。”(梁启超)梁启超论墨子的民生思想“墨子之生计学,以劳力为生产独一无二之24墨家为民众代言的基础凡为下层民众代言的组织或政党须具备以下特征:(1)极端的理想主义色彩;(2)成员应具备牺牲精神;(3)组织具有严明的纪律约束。底层社会的成员,一无权力,二无财富,三无知识,四无地位,他们被奴役,被剥削,被侵害,被忽视。墨家为民众代言的基础凡为下层民众代言的组织或政党须具备以下特25毛泽东对墨子的评价“墨子是一个劳动者,他不做官,但他是比孔子高明的圣人。”(毛泽东)

毛泽东对墨子的评价“墨子是一个劳动者,他不做官,但他是比孔子26墨家与共产党的差异墨家讲“兼爱”,而中共讲“仇恨”;墨家讲“阶级互助”,中共讲“阶级斗争”。墨家不讲平均主义,而中共讲经济平等;墨家动态地看待阶级,而中共则静态的看待阶级。墨家与共产党的差异墨家讲“兼爱”,而中共讲“仇恨”;27墨家动态看待阶级动态看待阶级,是指社会的阶级结构不变,而各阶级的成员则是流动的。“得贤人而使之,颁爵以贵之,裂地以封之”。《墨子·尚贤中》“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墨子·尚贤中》墨家动态看待阶级动态看待阶级,是指社会的阶级结构不变,而各阶28社会各阶层阶梯式流动图社会各阶层阶梯式流动图29第三个主题中国传统文化为何特指儒学而无墨学?第三个主题中国传统文化为何特指儒学而无墨学?30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德国历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认为,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5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ialPeriod),其标志是各国的古代圣贤辈出,如中国的诸子百家,希腊的哲学家。他们创造了蕴涵着本民族基本精神的元典文化。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德国历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认为,从31卡尔·雅斯贝尔斯论民族精神“人类的精神基础,同时或独立地在中国、印度、波斯、巴勒斯坦和希腊开始奠定。而且直到今天人类依然附着在这种基础上。”卡尔·雅斯贝尔斯论民族精神“人类的精神基础,同时或独立地在中32各文明古国的元典文化印度的《吠陀》《佛经》;希腊的《理想国》《形而上学》;希伯来的《旧约》;波斯的《古圣书》;中国的诸子经典。各文明古国的元典文化印度的《吠陀》《佛经》;33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

外儒里法,“礼法合一”的政治哲学思想。进则孔孟,退则老庄的人生哲学思想。家国一体,尊长尚嫡的社会哲学思想。阴阳二元,五行相克的自然哲学思想。三教合流,因果报应的宗教哲学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外儒里法,“礼法合一”的政治哲学思想。34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

重本抑末,禁榷均输的经济哲学思想。崇义守礼,尽忠尽孝的伦理哲学思想。知理明性,格物致知的认识论思想。经义教学,科举取士的教育思想。天地取象,万物以数的宇宙观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重本抑末,禁榷均输的经济哲学思想。35墨家“非儒”的四个理由

儒以天为不明,以鬼为不神,天、鬼不悦,此足以丧天下。又厚葬久丧,重为棺椁,多为衣衾,送死若徙,三年哭泣,扶后起,杖后行,耳无闻,目无见,此足以丧天下。又弦歌鼓舞,习为声乐,此足以丧天下。又以命为有,贫富寿夭、治乱安危有极矣,不可损益也。《墨子·公孟》墨家“非儒”的四个理由儒以天为不明,以鬼为不神,天、鬼不悦36儒家“非墨”的一个原因墨家的民本民主、择君尚贤、兼爱非攻、非乐节葬的思想会颠覆封建世袭的、专制独裁的国家政权。换句话说,中国什么时候建立起了自由民主政权,真正将国家主权回归到人民手中,必将是墨学复兴,墨子思想光耀华夏大地之日。儒家“非墨”的一个原因墨家的民本民主、择君尚贤、兼爱非攻、非37梁启超谈墨学复兴“今欲救亡,厥惟学墨”。“只可惜我们做子孙的没出息,把祖宗遗下的无价之宝,埋在地窖里二千年,今日我们在世界文化民族中,算是最缺乏论理精神、缺乏科学精神的民族,我们还有面目见祖宗吗?

梁启超谈墨学复兴“今欲救亡,厥惟学墨”。“只可惜我们做子孙的38胡适评价墨子“墨翟也许是中国出现过的最伟大的人物。”胡适评价墨子“墨翟也许是中国出现过的最伟大的人物。”39《墨子》篇目与墨家思想体系

《墨子》全书现共存五十三篇,它包括:墨家思想概述部分;墨家核心思想部分;逻辑学、哲学、科学思想部分;墨家言行记述部分;防御性军事思想部分。《墨子》篇目与墨家思想体系《墨子》全书现共存五十三篇,它包40墨家思想概述部分《亲士》、《修身》、《所染》、《法仪》、《七患》、《辞过》、《三辩》等七篇。其中《亲士》、《修身》、《所染》为汉代儒生伪造的。墨家思想概述部分《亲士》、《修身》、《所染》、《法仪》、《七41墨家核心思想部分

《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非儒》等24篇。墨家核心思想部分《尚贤》、《尚同》、《兼爱》、《非攻》、《42逻辑学、哲学、科学思想部分

包括《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篇。逻辑学、哲学、科学思想部分包括《经上》、《经下》、《经说上43墨家师徒言行部分

包括《耕柱》、《贵义》、《公孟》、《鲁问》、《公输》等5篇;墨家师徒言行部分包括《耕柱》、《贵义》、《公孟》、《鲁问》44防御性军事思想部分

《备城门》、《备高临》、《备梯》、《备水》、《备突》、《备穴》、《备蛾傅》、《迎敌祠》、《旗帜》、《号令》、《杂守》等11篇。防御性军事思想部分《备城门》、《备高临》、《备梯》、《备水45墨子的“三表法”

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墨子·非命上》墨子的“三表法”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46墨家诸种思想的价值评说

近现代墨学研究的途径:一是对《墨子》本身的训诂注释;二是对墨家思想的评议。社会政治思想具有永恒的价值;逻辑学思想次之,军事思想又次之,科学技术思想末之。墨家诸种思想的价值评说近现代墨学研究的途径:一是对《墨子》47第四个主题墨子与伯里克利是同时代的民主先驱吗?第四个主题墨子与伯里克利是同时代的民主先驱吗?48伯里克利:民主制的完善者伯里克利(前495—前429),“十将军委员会”的首席将军。“我们的政治制度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民主政治奉行着三条基本原则:一是平等。二是自由。三是法治。伯里克利:民主制的完善者伯里克利(前495—前429),“十49墨子的“择君尚贤”思想

“明乎民之无正长以一同天下之义,而天下乱也,是故选择天下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立为天子,使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尚同中》选择天子的标准:“贤良、圣知、辩慧”墨子的“择君尚贤”思想“明乎民之无正长以一同天下之义,而天50天子是由谁选择的?“昔之圣王禹汤文武,兼爱天下之百姓,率以尊天事鬼。其利人多,故天福之,使立为天子,天下诸侯,皆宾事之。”《墨子·法仪》天子是由民选?或由天择?天子是由谁选择的?“昔之圣王禹汤文武,兼爱天下之百姓,率以尊51墨家对君的定义“君,以若名者也。”《墨子·经说上》“君,臣萌通约也。”《墨子·经上》“贵为天子,其利人不厚于匹夫”。《墨子·大取》墨家对君的定义“君,以若名者也。”《墨子·经说上》52国家政权产生的两个途径

一是“武力为王”;(专制政体)二是“民意为王”;(民主政体)国家政权产生的两个途径一是“武力为王”;(专制政体)53墨家推崇“禅让制”“禅让者,上德授贤之谓也。上德,则天下有君而世明。授贤,则民兴教而化乎道。不禅而能化民者,自生民未之有也。”《唐虞之道·释文》“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尧老而舜摄也。”《孟子·万章上》墨家推崇“禅让制”“禅让者,上德授贤之谓也。上德,则天下有君54政治制度的演变原始部落内部的管理机制有两种:一种是“族长制”;另一种是“长老议事”制;

专制制度来源于“族长制”;民主制度来源于“长老议事制”。政治制度的演变原始部落内部的管理机制有两种:一种是“族长制”55墨子民主思想的局限国家的最高权力来源于何处?来自于“天志”?但“天”是如何将它的意志具体化?天志是通过什么具体的途径产生出符合“义”的天子来的呢?墨子没有明确的回答。墨子民主思想的局限国家的最高权力来源于何处?56希腊的选举与中国的选举“举”,就是由下向上举荐;“选”,是由上向下挑选。古希腊:陶片投票法;民主(Democracy),即人民统治;“选举”(election)源于拉丁文eligere,意指“挑出”或“拣出”。希腊的选举与中国的选举“举”,就是由下向上举荐;“选”,是由57墨子是民本主义而非民权主义“君,臣萌通约”的思想,似乎离民权思想近在咫尺,但还是擦肩而过。墨子没有意识到,天子的权力应该来自于他所称的“贱民”。这是由各民族的元典文化的差异性决定的。墨子是民本主义而非民权主义“君,臣萌通约”的思想,似乎离民权58“义政”与“力政”

圣王之“义政”:处大国不攻小国,处大家不篡小家,强者不劫弱,贵者不傲贱,多诈者不欺愚。暴王之“力政”:处大国攻小国,处大家篡小家,强者劫弱,贵者傲贱,多诈欺愚。

《墨子·天志上》“义政”与“力政”圣王之“义政”:59墨家的平等观墨家并不追求人与人在社会地位上完全平等,或者经济上完全平等,但强调贵族与贫民在精神上、在人格上、在权利上是平等。“贵者公,贱者民,而俱有敬慢焉,等异,伦也。”《经说上》墨家的平等观墨家并不追求人与人在社会地位上完全平等,或者经济60墨子对“忠臣”的理解

“令之俯则俯,令之仰则仰,是似景也;处则静,呼则应,是似响也。君将何得于景与响哉?若以翟之所谓忠臣者,上有过,则微之以谏;己有善,则访之上,而无敢以告外,匡其邪,而入其善。”《墨子·鲁问》墨子对“忠臣”的理解“令之俯则俯,令之仰则仰,是似景也;处61“忠信相连”的君臣关系君与臣、君与民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忠信相连”。

君王不仅要为政利民,并且要兑现自己的良好的政治诺言。“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爱民谨忠,利民谨厚,忠信相连”。“忠信相连”的君臣关系君与臣、君与民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62“尚贤”:官员中引入竞争机制“贤者、能者上,不肖、无能者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尚贤中》“故古者圣王甚尊尚贤而任使能,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取高下,以善不善为度。”《经说下》“尚贤”:官员中引入竞争机制“贤者、能者上,不肖、无能者下63第五个主题“兼爱”是社会准则,还是“乌托邦”理想?第五个主题“兼爱”是社会准则,还是“乌托邦”理想?64对墨子的“兼爱”思想的曲解误解“爱”字的真正含义;把“兼爱”曲解为“爱无差等”;对墨子的“兼爱”思想的曲解误解“爱”字的真正含义;65先秦时代“爱”字的涵义

“爱”、“愛”、“爱”《说文》曰:“愛,行貌也。”“心部曰,惠也。今字假“愛”为而字废矣。(段玉裁注)先秦时代“爱”字的涵义“爱”、“愛”、“爱”66墨子本义:爱,惠也惠,惠,从叀,从心。意思是拿出小块田地里长出的一点农作物来表示心意。即所谓惠及于人。“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尚贤下》墨子本义:爱,惠也惠,惠,67爱:内为仁,外为义“爱、利不相为内外,所爱、利亦不相外内,其为仁内也,义外也。”《墨子·经说下》爱:内为仁,外为义“爱、利不相为内外,所爱、利亦不相外内,其68法家儒家的不同立场法家不讲爱,而讲严刑酷法。“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韩非子·内储说上》儒家讲“外礼内法,礼法合一”。“法制礼籍,所以立公义也。凡立公所以弃私也。”《荀子·威德》法家儒家的不同立场法家不讲爱,而讲严刑酷法。69何为“兼爱”?何为“别爱”?“别者,处大国则攻小国,处大家则乱小家,强劫弱,众暴寡,诈谋愚,贵傲贱。”《天志中》兼爱,就是为所有的人谋利益,而不去损害他人利益。

“分名乎天下,恶人而贼人者,兼与?别与?即必曰:‘别也’。”《兼爱中》何为“兼爱”?何为“别爱”?“别者,处大国则攻小国,处大家则70“别爱”之种种一个连环杀人狂,但却爱他的家人;希特勒爱他的妻子,却肆意屠杀犹太人;日本军国主义也爱他们日本人,却肆意屠杀我中国同胞;无产阶级有“阶级的爱”,但却镇压其他阶级或阶层的公民;我们为亲人利益而去损害他人的利益;“别爱”之种种一个连环杀人狂,但却爱他的家人;71“兼爱”不是“爱无差等”

“兼爱”不是惠爱程度上的完全相同;“兼爱”的底线是不损害他人;夷子曰:“儒者之道,古之人若保赤子,此言何谓也?之则以为兼爱无差等,施由亲始。”《孟子·滕文公上》“兼爱”不是“爱无差等”“兼爱”不是惠爱程度上的完全相同;72墨子提倡“兼爱”的目的“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相和调;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众必劫寡,富必侮贫,贵必傲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兼爱中》墨子提倡“兼爱”的目的“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73“兼爱”思想的现实意义

如果人类遵循“兼爱”思想,人类社会的冲突将会减少,从而减少“社会成本”;“兼相爱,交相利”,是一种“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式的互助互利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兼爱”思想的现实意义如果人类遵循“兼爱”思想,人类社会的74孟子的指责有道理吗?“杨氏为己,是为无君;墨氏兼爱,是为无父。无君无父,是禽兽也。”《孟子·滕文公》“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杨朱

孟子的指责有道理吗?“杨氏为己,是为无君;墨氏兼爱,是为无父75第六个主题“尚同”是统一善恶标准,还是暗含专制思想?第六个主题“尚同”是统一善恶标准,还是暗含专制思想?76“尚同”是专制吗?有人认为,“尚同”思想就是要求民众与天子保持思想和观念上的一致,它具有专制主义思想的色彩。“天子之所是,皆是之;天子之所非,皆非之。”《尚同上》“尚同”是专制吗?有人认为,“尚同”思想就是要求民众与天子保77在善恶问题上达成一致性

“是以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故交相非也。是以内者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天下之百姓,皆以水火毒药相亏害。至有余力,不能以相劳;腐朽余财,不以相分;隐匿良道,不以相教。天下之乱,若禽兽然。”《尚同上》在善恶问题上达成一致性“是以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故交相非78尚同于法?尚同于天子?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一个缺陷:中国古代所说的“法”,仅仅是指刑法,而不是指完备的、规定公民行为的法律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二个缺陷:中国社会历来是一个“人治”的社会,而不是法治的社会。墨子也把天子当作法律的化身。尚同于法?尚同于天子?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一个缺陷:中国古代所说79“尚同”:由下而上达成共识

族长将善恶事件向政长上报;政长将善恶事件向诸侯上报;诸侯将善恶事件向天子上报;然后在善恶标准问题上达成共识。天子赞成,民众反对,不可;民众赞成,天子反对,亦不可。“尚同”:由下而上达成共识族长将善恶事件向政长上报;80君民达成共识“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上有过则规谏之,下有善则傍荐之。”“上有隐事遗利,下得而利之;下有蓄怨积害,上得而除之。”“上之为政也,不得下之情,则是不明于民之善非也,若苟不明于民之善非,则是不得善人而赏之,不得暴人而罚之。”《尚同中》君民达成共识“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上有过则规81冯玉祥刻“尚同篇”于庐山石壁民国25年夏天,冯玉祥将军刻《墨子·尚同篇》于庐山观音桥石壁,讽刺蒋介石独裁。1959年庐山会议时,彭德怀元帅见之,感慨万端,于是给毛泽东上《万言书》。

冯玉祥刻“尚同篇”于庐山石壁民国25年夏天,冯玉祥将军刻《墨82“尚同”思想近似“君主立宪”

天子与普天下人民在善恶标准和基本国策上达成共识;君民在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上体现出一致性;最后,在形式上以君主的意志体现出来。墨子主张实行“一国一制”。“尚同”思想近似“君主立宪”天子与普天下人民在善恶标准和基83“尚同”,亦尚自由

诽,明恶也。《墨子·经上》学之,益也,说在诽者。《墨子·经下》诽之可否,不可以众寡,说在可非。《墨子·经下》誉之,必其行也。其言之忻,使人督之。诽之,必其行也。其言之忻,使人戒之。《墨子·经说上》“尚同”,亦尚自由诽,明恶也。《墨子·经上》84墨家的“同异观”同,异而俱之于一也。《经上》有其异也,为其同也。为其同也,异。《大取》墨家的“同异观”同,异而俱之于一也。《经上》85第七个主题“非攻”是解决当今国际危机的一剂良药吗?第七个主题“非攻”是解决当今国际危机的一剂良药吗?86“非攻”是兼爱思想的延伸“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非攻上》“非攻”是兼爱思想的延伸“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87“攻”与“诛”,战争的不同性质“昔者禹征有苗,汤伐桀,武王伐纣,此皆立为圣王,是何故也?”子墨子言曰:“子未察吾言之类,未明其故者也。彼非所谓‘攻’,谓‘诛’也。”《非攻下》“攻”与“诛”,战争的不同性质“昔者禹征有苗,汤伐桀,武王伐88战争中谁会是赢家?

穷兵黩武的吴王夫差:“越王勾践视吴上下不相得,收其众以复其仇,入北郭,徙大内,围王宫,而吴国以亡。”晋国貌似强大的智伯:“韩、魏是以三主之君,一心戮力,辟门除道,奉甲兴士,韩、魏自外,赵氏自内,击智伯,大败之。”战争中谁会是赢家?穷兵黩武的吴王夫差:89国家之间寻求合作的利益更大一切帝国成于征伐,也毁于征伐。战后的日本和德国,保持较弱小的军事实力,重点发展经济,一跃而成为居美国之后的第二、第三大经济强国。这是战前的军国主义依靠武力所无法达成的目标。国家之间寻求合作的利益更大一切帝国成于征伐,也毁于征伐。90墨子强调防御性军事

墨子一生都在阻止战争:止楚攻宋、止齐伐鲁、止鲁攻郑……由“兼爱”而主张“非攻”,由“非攻”而致力于“城守”。《备城门》《备高临》《备梯》《备水》《备突》《备穴》《备蛾傅》《迎敌祠》《旗帜》《号令》《杂守》等11篇都是守城之术。墨子强调防御性军事墨子一生都在阻止战争:止楚攻宋、止齐伐鲁91墨子强调小国之间的联盟

张仪以“连横”说秦;

苏秦以“合纵”说六国。“合纵”策略与墨家的“非攻”思想一致。小国多因为只顾自身利益,被强国各个击破;“边国至境,四邻莫救,二患也;”

墨子强调小国之间的联盟张仪以“连横”说秦;92第八个主题“节用”思想能抵御非理性消费的狂潮吗?第八个主题“节用”思想能抵御非理性消费的狂潮吗?93“节用”思想贯穿《墨子》全书

在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基本消费方面,墨子倡导节俭;“非乐”思想反对人们纵情歌舞而带来的巨大的物质和人力的浪费;“节葬”思想是反对为死人而造成巨大的物质和人力的浪费。治国养民、备边防灾也以“节用”为本。“节用”思想贯穿《墨子》全书在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基本消费方面94不是禁欲,是节制“贪欲”

墨家不主张禁欲,反而认为满足人们的基本欲望就是兴天下之利,就是“义”。子墨子曰:“和氏之璧、隋侯之珠、三翮九翼,此诸侯之所谓良宝也。可以富国家,众人民,治刑政,安社稷乎?曰:不可。”《墨子·耕柱》

不是禁欲,是节制“贪欲”墨家不主张禁欲,反而认为满足人们的95世界上最昂贵的鼻涕纸

美国性感明星斯佳丽·约翰逊的鼻涕纸拍卖出5300美元,约合3.7万元人民币。春小麦收购价0.78元,可购买4.7万斤小麦。

这个世界太疯狂,鼻孔能产万斤粮。

世界上最昂贵的鼻涕纸美国性感明星斯佳丽·约翰逊的鼻涕纸拍卖96节制,无害之“损”

“损,饱者去余,适足,不害。能害饱,若伤麋之无脾也。且有损而后益者,若疟病之于疟也。”《墨子·经说下》当今社会,患肥胖症的,患脂肪肝的,患胆固醇的“富贵病”病人,均可以通过节制,作无害之损、有益之损。节制,无害之“损”“损,饱者去余,适足,不害。能害饱,若伤97节用,节谁之用?

“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

“今天下为政者,其所以寡人之道多。其使民劳,其籍敛厚,民财不足、冻饿死者,不可胜数也。”《节用上》节用,节谁之用?“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凡足以奉给民用98“节用”凸显民本立场坚持“劳而不伤”“费而不病”的税收原则。“以其常役,修其城郭,则民劳而不伤;以其常征,收其租税,则民费而不病。民所苦者非此也,苦于厚作敛于百姓”《墨子·辞过》“节用”凸显民本立场坚持“劳而不伤”“费而不病”的税收原则。99努力生产与勤俭节约“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故民无仰则君无养,民无食则不可使。故食不可不务也,地不可不力也,用不可不节也。”《节用中》努力生产与勤俭节约“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故100反对儒家的“厚葬”“久丧”

棺椁墓室豪华、随葬品太多,造成浪费;“殉葬”杀人,既野蛮又损失劳动力;长期“守丧”和“久哀”损害劳动力;“必扶而能起,杖而能行。”

三年守丧不同房,影响生育人口;“此其为败男女之交多矣。”

反对儒家的“厚葬”“久丧”棺椁墓室豪华、随葬品太多,造成浪101“够用就行”的生活原则“为衣服之法,冬则练帛之中,足以为轻且暖;夏则絺绤之中,足以为轻且凊,谨此则止。”《辞过》“为宫室之法,曰室高足以辟润湿,边足以圉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谨此则止。”《辞过》“够用就行”的生活原则“为衣服之法,冬则练帛之中,足以为轻且102“够用就行”的生活原则“其为食也,足以增气充虚,强体适腹而已矣。”《节用下》“当今之君,其蓄私也,大国拘女累千,小国累百,是以天下之男多寡无妻,女多拘无夫,男女失时,故民少。”《辞过》“够用就行”的生活原则“其为食也,足以增气充虚,强体适腹而已103“够用就行”的生活原则“棺三寸,足以朽体,衣衾三领,足以覆恶。以及其葬也,下毋及泉,上毋通臭,垄若叁耕之亩,则止矣。”《节葬下》“够用就行”的生活原则“棺三寸,足以朽体,衣衾三领,足以覆恶104孔子“臭讲究”的毛病“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割不正,不食。”孔子“臭讲究”的毛病“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105墨家节俭律己的清廉风范

“量腹而食,裹体而衣”。“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赴汤蹈火,死不旋踵。”“禽滑厘子事子墨子三年,手足胼胝,面目黧黑,役身给使,不敢问欲。”墨家节俭律己的清廉风范“量腹而食,裹体而衣”。106墨家:最早“交党费”的组织墨家弟子将私人钱财上交给“钜子”,作为墨家的经费支出;钜子,即墨家领袖,全权管理墨家事务;“耕柱子遗十金于墨子”的故事。金,铜也;十金,10镒铜币,1镒为20两墨家:最早“交党费”的组织墨家弟子将私人钱财上交给“钜子”,107墨家崇尚实用技术

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公输子自以为至巧。子墨子谓公输子曰:“子之为鹊也,不如匠之为车辖,须臾刘三寸之木,而任五十石之重。故所为功,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墨子·鲁问》墨家崇尚实用技术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公108“节用”思想的现实价值

全世界每6个人中,就有1个人在挨饿。中国仍然有数千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一是简单片面的“经济增长论”;二是非理性消费和严重浪费现象;三是奢侈品消费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节用”思想的现实价值全世界每6个人中,就有1个人在挨饿。109第九个主题“非乐”是唾弃“主旋律”,还是墨子没文化?第九个主题“非乐”是唾弃“主旋律”,还是墨子没文化?110儒家崇尚礼乐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别贵贱,序尊卑者也。”《礼记》“乐”,并非单指器乐,是包括歌、舞、乐、颂在内的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儒家崇尚礼乐“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111墨子何以“非乐”?反对乐舞造成的人力与财力的巨大浪费“今王公大人唯毋为乐,亏夺民衣食之财,以拊乐如此多也。是故墨子曰:为乐非也。”《墨子·非乐》墨子何以“非乐”?反对乐舞造成的人力与财力的巨大浪费112雅乐之八音“八音”:金(钟)石(磬)土(埙)革(鼓)丝(琴瑟)木(木琴)匏(葫芦丝)竹(笛、箫、篪)等八大类乐器;尤其重视“钟”与“磬”,即所谓“金声玉振”,编钟、编磬就是此类。雅乐之八音“八音”:金(钟)石(磬)土(埙)革(鼓)丝(琴瑟113编钟和编磬

编钟和编磬114墨子并非不知音乐美非以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为不乐也;非以刻镂华文章之色,以为不美也;非以豢煎炙之味,以为不甘也;非以高台厚榭之居,以为不安也。虽身知其安也,口知其甘也,目知其美也,耳知其乐也,然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非乐》墨子并非不知音乐美非以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为不乐也115不非“民歌小调”而非“主旋律”唱支山歌,是民歌小调;唱支山歌给党听,就是主旋律。“周成王之治天下也,不若武王。武王之治天下也,不若成汤。成汤之治天下也,不若尧舜。故其乐逾繁者,其治逾寡。自此观之,乐非所以治天下也。”《墨子·非乐》不非“民歌小调”而非“主旋律”唱支山歌,是民歌小调;116乐舞与百姓衣食无关“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然即当为之撞巨钟、击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而扬干戚,民衣食之财将安可得乎?即我以为未必然也。”《墨子·非乐》乐舞与百姓衣食无关“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117欲废礼教,必先非乐“礼者,别贵贱、序尊卑者也”“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大人世及以为礼”“乐之盛”为“礼之尊”;“礼之尊”为“明贵贱”。墨家则简单地认为:“礼,敬也。”欲废礼教,必先非乐“礼者,别贵贱、序尊卑者也”118孙叔通制礼孙叔通制礼119齐国名臣晏子骂孔子

“孔某盛容修饰以蛊世,弦歌鼓舞以聚徒,繁登降之礼以示仪,务趋翔之节以观众;博学不可使议世,劳思不可以补民;累寿不能尽其学,当年不能行其礼,积财不能赡其乐。繁饰邪术,以营世君;盛为声乐,以淫遇民。其道不可以期世,其学不可以导众。”《非儒下》齐国名臣晏子骂孔子“孔某盛容修饰以蛊世,弦歌鼓舞以聚徒,繁120孔子为何喜好《韶乐》?“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孔子世家》“帝舜乃命质修《九韶》《六列》《六英》以明帝德。”《吕氏春秋》夏、商、周以《韶乐》为大典用乐。孔子为何喜好《韶乐》?“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121第十个主题墨家敬天明鬼又非命是怎样一种人生态度?第十个主题墨家敬天明鬼又非命是怎样一种人生态度?122古人的四大信仰

祖先崇拜,来源于生殖崇拜;龙崇拜,来源于对蛇图腾的崇拜;自然神崇拜,如“社神”“稷神”崇拜;天崇拜,把天视为有意志的超自然力量;“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荀子·礼论》

古人的四大信仰祖先崇拜,来源于生殖崇拜;123“天志”体现墨家的民本立场墨家认为天是爱民亲民的超自然力量;“然则何以知天之爱天下之百姓?以其兼而明之。何以知其兼而明之?以其兼而有之。何以知其兼而有之?以其兼而食焉。”《天志上》“天志”体现墨家的民本立场墨家认为天是爱民亲民的超自然力量;124天地孰仁?禽子问:“天与地孰仁?”墨子答曰:“翟以地为仁。太山之土则封禅焉,培塿之侧则生松柏,下生黍苗莞蒲,水生鼋鳌龟鱼。民衣焉,食焉,家焉,死焉,地终不责德焉。故翟以地为仁。”《艺文类聚》天地孰仁?禽子问:“天与地孰仁?”墨子答曰:“翟以地为仁。太125天志是制约皇权的最终力量

“当皆法其君,奚若?天下之为君者众,而仁者寡。”《法仪》“莫若法天。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法仪》“天子为善,天能赏之;天子为暴,天能罚之;”《天志中》天志是制约皇权的最终力量“当皆法其君,奚若?天下之为君者众126天,墨家思想的守护神“故天子者,天下之穷贵也,天下之穷富也。故于富且贵者,当天意而不可不顺。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天志上》天,墨家思想的守护神“故天子者,天下之穷贵也,天下之穷富也。127天欲义而恶不义

天,是墨家政治理想的最高体现者;天,是人世间“贤明”政权的合法性来源;天,是人间一切法律和行为规范的依据。天欲义而恶不义天,是墨家政治理想的最高体现者;128明鬼是为赏善罚恶墨家所说的“祭鬼”是祭祀人死后的亡灵。“鬼,非人也。兄之鬼,兄也。祭人之鬼,非祭人也。祭兄之鬼,乃祭兄也。”《大取》“则皆以疑惑鬼神之有与无之别,不明乎鬼神之能赏贤而罚暴也。今若使天下之人,偕若信鬼神之能赏贤而罚暴也,则夫天下岂乱哉!”《明鬼下》明鬼是为赏善罚恶墨家所说的“祭鬼”是祭祀人死后的亡灵。129墨子明鬼而不迷信《公孟》篇记载“跌鼻问病”故事。“虽使我有病,何遽不明?人之所得于病者多方,有得之寒暑,有得之劳苦。百门而闭一焉,则盗何虚无从入?”《墨子·公孟》《贵义》篇记载“日者劝墨子”故事。墨子明鬼而不迷信《公孟》篇记载“跌鼻问病”故事。130明鬼与祭天不违节用古代分享祭品叫做“分祚”,祚,福也。“自夫费之,非特注之污壑而弃之也,内者宗族,外者乡里,皆得如具饮食之;虽使鬼神请毋,此犹可以合欢聚众,取亲于乡里。”《明鬼下》明鬼与祭天不违节用古代分享祭品叫做“分祚”,祚,福也。131墨家“非命”的积极人生态度

孔子“不语怪力乱神”,但信“天命”;墨家“尊天明鬼”,但是不信“天命”。“今用执有命者之言,则上不听治,下不从事。上不听治,则刑政乱;下不从事,则财用不足;”“外无以应待诸侯之宾客,内无以食饥衣寒,将养老弱。”《非命上》墨家“非命”的积极人生态度孔子“不语怪力乱神”,但信“天命132儒家为何信天命?儒家讲“天命不可违”,“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是维护不平等的、不公平的封建等级制度。“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季氏》“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儒家为何信天命?儒家讲“天命不可违”,“生死有命,富贵在天”133墨家“强力从事”的人生观“今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非命下》墨家“强力从事”的人生观“今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134讲座小结墨学不显,会有真正的和谐社会吗?讲座小结墨学不显,会有真正的和谐社会吗?135和谐社会的条件第一,和谐社会来自于不同阶级为自身利益进行的自由博弈;第二,和谐社会来自于国家政权在各政党之间的和平竞争。第三,和谐社会来自于社会的综合治理和社会的系统性改良;和谐社会的条件第一,和谐社会来自于不同阶级为自身利益进行的自136国之“七患”城郭沟池不可守而治宫室;边国至境,四邻莫救;民力尽于无用,财宝虚于待客;君修法讨臣,臣慑而不敢拂;君自以为圣智而不问事,自以为安强而无守备,四邻谋之不知戒;所信者不忠,所忠者不信;畜种菽粟不足以食之,大臣不足以事之,赏赐不能喜,诛罚不能威。国之“七患”城郭沟池不可守而治宫室;边国至境,四邻莫救;民力137结束语

同学们,中华民族正处在一个历史的紧要关头,我们正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徘徊犹豫。我们是继续顺着专制腐败的传统文化滑行?还是将中华各民族引领向民主自由、平等兼爱、和平繁荣、勤劳节俭、互助互信的康庄大道?让我们听从“平民圣人”墨子的召唤吧!结束语同学们,中华民族正处在一个历史的紧要关头,我们正在138墨子思想讲座课件139墨子思想讲座课件140墨子思想讲座课件141还我墨子

即救世界——漫谈墨家思想的现实价值还我墨子

即救世界——漫谈墨家思想的现实价值142墨学为先秦“显学”“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于杨,即归墨。”《孟子·滕文公》“孔丘、墨翟,无地而为君,无官而为长,天下丈夫女子,莫不延颈举踵而愿安利之者。”《淮南子·道应训》墨学为先秦“显学”“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于杨143孔子墨子齐名“孔墨,布衣之士也。万乘之主、千乘之君不能与之争士也。”《吕氏春秋·不侵》墨子“无爵位以显人;无赏禄以利人,然盛誉流于北方;义声振于楚越。”《吕氏春秋·当染》孔子墨子齐名“孔墨,布衣之士也。万乘之主、千乘之君不能与之争144墨学两次被排斥秦代:焚书坑儒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墨学两次被排斥秦代:焚书坑儒145墨学三次复兴清朝末年:毕沅、俞樾、孙诒让民国初年:梁启超、胡适改革开放时期:墨学第三次复兴墨学三次复兴清朝末年:毕沅、俞樾、孙诒让146第一个主题简要探讨墨子的身世与生平第一个主题简要探讨墨子的身世与生平147墨子的身世之争

“宋大夫”说:代表人物司马迁,“盖墨翟,宋之大夫。”“木匠”说:代表人物李石岑,“绳墨精巧过人”,墨家即墨守绳墨规矩之意。“犯人”说:代表人物钱穆,“墨盖刑徒役夫之称”,“墨即黥罪,墨题其额”。墨子的身世之争“宋大夫”说:代表人物司马迁,“盖墨翟,宋之148墨子的身世之争“黑皮肤”说:代表人物陈雪良,墨子及门徒,风雨奔波,面目墨黑。“印度人”说:代表人物胡怀琛,墨翟即“蛮狄”的转音,皮肤黑说明他是印度人,“兼爱”思想就是印度佛教的慈悲观念。墨子的身世之争“黑皮肤”说:代表人物陈雪良,墨子及门徒,风雨149墨子生卒年之争

孙诒让:前468年—前376年钱穆:前479至467年—前394至384年胡适:前500至490年—前470至380年任继愈:前480年—420年张岱年:前480年—前397年徐希燕:前480年—前389年胡小平:前480年—前400年墨子生卒年之争孙诒让:前468年—前376年150墨子的里籍之争

鲁山派:即河南鲁山县,战国时期为楚国鲁阳。以郭成智为代表,为河南鲁山县“县志办”学者;滕州派:即山东滕州,滕州在战国时期为鲁国的属国——小邾国。代表人物为张知寒,其为山东大学教授。墨子的里籍之争鲁山派:即河南鲁山县,战国时期为楚国鲁阳。以151关于墨子里籍的“综合派”“综合派”:以安徽大学哲学系教授孙以楷为代表人物。墨子为商朝遗族宋国人目夷氏之后裔;其祖逃至小邾国,失去贵族身份和封地;以手工业为生,所以自称贱民;墨子中年一度仕于宋;晚年依附鲁阳文公,死于鲁阳(今河南鲁山)。关于墨子里籍的“综合派”“综合派”:以安徽大学哲学系教授孙以152从墨子的思想来源分析其里籍第一,早年从邻近的鲁国学习儒学;第二,“天志”“明鬼”思想来源于商宋;“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第三,“非攻”思想来自于对小邾宋国被强国侵夺的现实处境的认识;第四,重科技的思想来源于邾娄文化;从墨子的思想来源分析其里籍第一,早年从邻近的鲁国学习儒学;153从墨子的活动范围来分析其里籍小邾国,都城滕州;鲁国,都城曲阜;齐国,都城临淄;邾国,都城邹城;杞国,都城新泰;莒国,都城莒南;卫国,河南濮阳;宋国,河南商丘;楚国,湖北江陵;鲁阳,河南鲁山;从墨子的活动范围来分析其里籍小邾国,都城滕州;莒国,都城莒南154墨子活动范围示意图墨子活动范围示意图155第二个主题中国历代统治集团为何排斥墨学?第二个主题中国历代统治集团为何排斥墨学?156司马迁对墨子的忽视司马迁对墨子的记载:“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附录》司马迁对孔子的记载:《史记·孔子世家》近9000字。司马迁对墨子的忽视司马迁对墨子的记载:157墨家代表中下层民众的阶级利益墨子及墨家弟子多出身贫寒;墨家阶级意识浓厚而家族意识淡薄;墨家以普通民众的代言人自居;墨家追求的是普通民众的利益。墨家代表中下层民众的阶级利益墨子及墨家弟子多出身贫寒;158墨家是怎样一群人?墨家崇尚夏禹,“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使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为衣,以跂跷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庄子·天下》墨家是怎样一群人?墨家崇尚夏禹,“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159墨家弟子多为“贱人”出身

第一类为能工巧匠。如禽滑厘,“事墨子三年,手足胼胝,面目黎黑,役身给使”。第二类是武士出身。如孟胜,率领183人守阳城,“赴汤蹈火,死不旋踵”。第三类为管理型人才。耕柱子仕楚,“遗十金于墨子”。第四类是社会最底层。管黔敖为乞丐,高何、县子硕为暴者,“跌鼻”等。墨家弟子多为“贱人”出身第一类为能工巧匠。如禽滑厘,“事墨160儒家的宗族意识儒家以家族为最基本的社会单位,重视家族的地位和作用,重视血缘组织。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国家就是皇室家族的,而皇帝由大宗的太子继承。以“孝”与“忠”两个道德概念来规定人们对“家君”“国君”的义务。“学而优则仕”,光耀宗族,侍奉国君。主张要“治国”,必先“齐家”。儒家的宗族意识儒家以家族为最基本的社会单位,重视家族的地位和161墨家的阶级意识墨子将“慈”与“孝”的感情由自家的父子关系,推广到普天下的父子关系。墨子思想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为社会中下层群体争取其利益。“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是墨子思想的核心。不仅利国、利家,更主要的是“利天下”。墨家的阶级意识墨子将“慈”与“孝”的感情由自家的父子关系,推162墨家以民众利益代言人自居

“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墨子·非乐》墨家以民众利益代言人自居“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163墨学:贱人之学说(穆贺)谓子墨子曰:“子之言,则成善矣!而君王,天下之大王也,毋乃曰‘贱人之所为’,而不用乎?”《墨子·贵义》墨学:贱人之学说(穆贺)谓子墨子曰:“子之言,则成善矣!而君164梁启超论墨子的民生思想“墨子之生计学,以劳力为生产独一无二之要素,其根本概念,与今世社会主义派所持殆全合。”(梁启超)梁启超论墨子的民生思想“墨子之生计学,以劳力为生产独一无二之165墨家为民众代言的基础凡为下层民众代言的组织或政党须具备以下特征:(1)极端的理想主义色彩;(2)成员应具备牺牲精神;(3)组织具有严明的纪律约束。底层社会的成员,一无权力,二无财富,三无知识,四无地位,他们被奴役,被剥削,被侵害,被忽视。墨家为民众代言的基础凡为下层民众代言的组织或政党须具备以下特166毛泽东对墨子的评价“墨子是一个劳动者,他不做官,但他是比孔子高明的圣人。”(毛泽东)

毛泽东对墨子的评价“墨子是一个劳动者,他不做官,但他是比孔子167墨家与共产党的差异墨家讲“兼爱”,而中共讲“仇恨”;墨家讲“阶级互助”,中共讲“阶级斗争”。墨家不讲平均主义,而中共讲经济平等;墨家动态地看待阶级,而中共则静态的看待阶级。墨家与共产党的差异墨家讲“兼爱”,而中共讲“仇恨”;168墨家动态看待阶级动态看待阶级,是指社会的阶级结构不变,而各阶级的成员则是流动的。“得贤人而使之,颁爵以贵之,裂地以封之”。《墨子·尚贤中》“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墨子·尚贤中》墨家动态看待阶级动态看待阶级,是指社会的阶级结构不变,而各阶169社会各阶层阶梯式流动图社会各阶层阶梯式流动图170第三个主题中国传统文化为何特指儒学而无墨学?第三个主题中国传统文化为何特指儒学而无墨学?171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德国历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认为,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5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ialPeriod),其标志是各国的古代圣贤辈出,如中国的诸子百家,希腊的哲学家。他们创造了蕴涵着本民族基本精神的元典文化。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德国历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认为,从172卡尔·雅斯贝尔斯论民族精神“人类的精神基础,同时或独立地在中国、印度、波斯、巴勒斯坦和希腊开始奠定。而且直到今天人类依然附着在这种基础上。”卡尔·雅斯贝尔斯论民族精神“人类的精神基础,同时或独立地在中173各文明古国的元典文化印度的《吠陀》《佛经》;希腊的《理想国》《形而上学》;希伯来的《旧约》;波斯的《古圣书》;中国的诸子经典。各文明古国的元典文化印度的《吠陀》《佛经》;174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

外儒里法,“礼法合一”的政治哲学思想。进则孔孟,退则老庄的人生哲学思想。家国一体,尊长尚嫡的社会哲学思想。阴阳二元,五行相克的自然哲学思想。三教合流,因果报应的宗教哲学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外儒里法,“礼法合一”的政治哲学思想。175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

重本抑末,禁榷均输的经济哲学思想。崇义守礼,尽忠尽孝的伦理哲学思想。知理明性,格物致知的认识论思想。经义教学,科举取士的教育思想。天地取象,万物以数的宇宙观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重本抑末,禁榷均输的经济哲学思想。176墨家“非儒”的四个理由

儒以天为不明,以鬼为不神,天、鬼不悦,此足以丧天下。又厚葬久丧,重为棺椁,多为衣衾,送死若徙,三年哭泣,扶后起,杖后行,耳无闻,目无见,此足以丧天下。又弦歌鼓舞,习为声乐,此足以丧天下。又以命为有,贫富寿夭、治乱安危有极矣,不可损益也。《墨子·公孟》墨家“非儒”的四个理由儒以天为不明,以鬼为不神,天、鬼不悦177儒家“非墨”的一个原因墨家的民本民主、择君尚贤、兼爱非攻、非乐节葬的思想会颠覆封建世袭的、专制独裁的国家政权。换句话说,中国什么时候建立起了自由民主政权,真正将国家主权回归到人民手中,必将是墨学复兴,墨子思想光耀华夏大地之日。儒家“非墨”的一个原因墨家的民本民主、择君尚贤、兼爱非攻、非178梁启超谈墨学复兴“今欲救亡,厥惟学墨”。“只可惜我们做子孙的没出息,把祖宗遗下的无价之宝,埋在地窖里二千年,今日我们在世界文化民族中,算是最缺乏论理精神、缺乏科学精神的民族,我们还有面目见祖宗吗?

梁启超谈墨学复兴“今欲救亡,厥惟学墨”。“只可惜我们做子孙的179胡适评价墨子“墨翟也许是中国出现过的最伟大的人物。”胡适评价墨子“墨翟也许是中国出现过的最伟大的人物。”180《墨子》篇目与墨家思想体系

《墨子》全书现共存五十三篇,它包括:墨家思想概述部分;墨家核心思想部分;逻辑学、哲学、科学思想部分;墨家言行记述部分;防御性军事思想部分。《墨子》篇目与墨家思想体系《墨子》全书现共存五十三篇,它包181墨家思想概述部分《亲士》、《修身》、《所染》、《法仪》、《七患》、《辞过》、《三辩》等七篇。其中《亲士》、《修身》、《所染》为汉代儒生伪造的。墨家思想概述部分《亲士》、《修身》、《所染》、《法仪》、《七182墨家核心思想部分

《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非儒》等24篇。墨家核心思想部分《尚贤》、《尚同》、《兼爱》、《非攻》、《183逻辑学、哲学、科学思想部分

包括《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篇。逻辑学、哲学、科学思想部分包括《经上》、《经下》、《经说上184墨家师徒言行部分

包括《耕柱》、《贵义》、《公孟》、《鲁问》、《公输》等5篇;墨家师徒言行部分包括《耕柱》、《贵义》、《公孟》、《鲁问》185防御性军事思想部分

《备城门》、《备高临》、《备梯》、《备水》、《备突》、《备穴》、《备蛾傅》、《迎敌祠》、《旗帜》、《号令》、《杂守》等11篇。防御性军事思想部分《备城门》、《备高临》、《备梯》、《备水186墨子的“三表法”

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墨子·非命上》墨子的“三表法”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187墨家诸种思想的价值评说

近现代墨学研究的途径:一是对《墨子》本身的训诂注释;二是对墨家思想的评议。社会政治思想具有永恒的价值;逻辑学思想次之,军事思想又次之,科学技术思想末之。墨家诸种思想的价值评说近现代墨学研究的途径:一是对《墨子》188第四个主题墨子与伯里克利是同时代的民主先驱吗?第四个主题墨子与伯里克利是同时代的民主先驱吗?189伯里克利:民主制的完善者伯里克利(前495—前429),“十将军委员会”的首席将军。“我们的政治制度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民主政治奉行着三条基本原则:一是平等。二是自由。三是法治。伯里克利:民主制的完善者伯里克利(前495—前429),“十190墨子的“择君尚贤”思想

“明乎民之无正长以一同天下之义,而天下乱也,是故选择天下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立为天子,使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尚同中》选择天子的标准:“贤良、圣知、辩慧”墨子的“择君尚贤”思想“明乎民之无正长以一同天下之义,而天191天子是由谁选择的?“昔之圣王禹汤文武,兼爱天下之百姓,率以尊天事鬼。其利人多,故天福之,使立为天子,天下诸侯,皆宾事之。”《墨子·法仪》天子是由民选?或由天择?天子是由谁选择的?“昔之圣王禹汤文武,兼爱天下之百姓,率以尊192墨家对君的定义“君,以若名者也。”《墨子·经说上》“君,臣萌通约也。”《墨子·经上》“贵为天子,其利人不厚于匹夫”。《墨子·大取》墨家对君的定义“君,以若名者也。”《墨子·经说上》193国家政权产生的两个途径

一是“武力为王”;(专制政体)二是“民意为王”;(民主政体)国家政权产生的两个途径一是“武力为王”;(专制政体)194墨家推崇“禅让制”“禅让者,上德授贤之谓也。上德,则天下有君而世明。授贤,则民兴教而化乎道。不禅而能化民者,自生民未之有也。”《唐虞之道·释文》“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尧老而舜摄也。”《孟子·万章上》墨家推崇“禅让制”“禅让者,上德授贤之谓也。上德,则天下有君195政治制度的演变原始部落内部的管理机制有两种:一种是“族长制”;另一种是“长老议事”制;

专制制度来源于“族长制”;民主制度来源于“长老议事制”。政治制度的演变原始部落内部的管理机制有两种:一种是“族长制”196墨子民主思想的局限国家的最高权力来源于何处?来自于“天志”?但“天”是如何将它的意志具体化?天志是通过什么具体的途径产生出符合“义”的天子来的呢?墨子没有明确的回答。墨子民主思想的局限国家的最高权力来源于何处?197希腊的选举与中国的选举“举”,就是由下向上举荐;“选”,是由上向下挑选。古希腊:陶片投票法;民主(Democracy),即人民统治;“选举”(election)源于拉丁文eligere,意指“挑出”或“拣出”。希腊的选举与中国的选举“举”,就是由下向上举荐;“选”,是由198墨子是民本主义而非民权主义“君,臣萌通约”的思想,似乎离民权思想近在咫尺,但还是擦肩而过。墨子没有意识到,天子的权力应该来自于他所称的“贱民”。这是由各民族的元典文化的差异性决定的。墨子是民本主义而非民权主义“君,臣萌通约”的思想,似乎离民权199“义政”与“力政”

圣王之“义政”:处大国不攻小国,处大家不篡小家,强者不劫弱,贵者不傲贱,多诈者不欺愚。暴王之“力政”:处大国攻小国,处大家篡小家,强者劫弱,贵者傲贱,多诈欺愚。

《墨子·天志上》“义政”与“力政”圣王之“义政”:200墨家的平等观墨家并不追求人与人在社会地位上完全平等,或者经济上完全平等,但强调贵族与贫民在精神上、在人格上、在权利上是平等。“贵者公,贱者民,而俱有敬慢焉,等异,伦也。”《经说上》墨家的平等观墨家并不追求人与人在社会地位上完全平等,或者经济201墨子对“忠臣”的理解

“令之俯则俯,令之仰则仰,是似景也;处则静,呼则应,是似响也。君将何得于景与响哉?若以翟之所谓忠臣者,上有过,则微之以谏;己有善,则访之上,而无敢以告外,匡其邪,而入其善。”《墨子·鲁问》墨子对“忠臣”的理解“令之俯则俯,令之仰则仰,是似景也;处202“忠信相连”的君臣关系君与臣、君与民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忠信相连”。

君王不仅要为政利民,并且要兑现自己的良好的政治诺言。“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爱民谨忠,利民谨厚,忠信相连”。“忠信相连”的君臣关系君与臣、君与民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203“尚贤”:官员中引入竞争机制“贤者、能者上,不肖、无能者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尚贤中》“故古者圣王甚尊尚贤而任使能,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取高下,以善不善为度。”《经说下》“尚贤”:官员中引入竞争机制“贤者、能者上,不肖、无能者下204第五个主题“兼爱”是社会准则,还是“乌托邦”理想?第五个主题“兼爱”是社会准则,还是“乌托邦”理想?205对墨子的“兼爱”思想的曲解误解“爱”字的真正含义;把“兼爱”曲解为“爱无差等”;对墨子的“兼爱”思想的曲解误解“爱”字的真正含义;206先秦时代“爱”字的涵义

“爱”、“愛”、“爱”《说文》曰:“愛,行貌也。”“心部曰,惠也。今字假“愛”为而字废矣。(段玉裁注)先秦时代“爱”字的涵义“爱”、“愛”、“爱”207墨子本义:爱,惠也惠,惠,从叀,从心。意思是拿出小块田地里长出的一点农作物来表示心意。即所谓惠及于人。“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尚贤下》墨子本义:爱,惠也惠,惠,208爱:内为仁,外为义“爱、利不相为内外,所爱、利亦不相外内,其为仁内也,义外也。”《墨子·经说下》爱:内为仁,外为义“爱、利不相为内外,所爱、利亦不相外内,其209法家儒家的不同立场法家不讲爱,而讲严刑酷法。“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韩非子·内储说上》儒家讲“外礼内法,礼法合一”。“法制礼籍,所以立公义也。凡立公所以弃私也。”《荀子·威德》法家儒家的不同立场法家不讲爱,而讲严刑酷法。210何为“兼爱”?何为“别爱”?“别者,处大国则攻小国,处大家则乱小家,强劫弱,众暴寡,诈谋愚,贵傲贱。”《天志中》兼爱,就是为所有的人谋利益,而不去损害他人利益。

“分名乎天下,恶人而贼人者,兼与?别与?即必曰:‘别也’。”《兼爱中》何为“兼爱”?何为“别爱”?“别者,处大国则攻小国,处大家则211“别爱”之种种一个连环杀人狂,但却爱他的家人;希特勒爱他的妻子,却肆意屠杀犹太人;日本军国主义也爱他们日本人,却肆意屠杀我中国同胞;无产阶级有“阶级的爱”,但却镇压其他阶级或阶层的公民;我们为亲人利益而去损害他人的利益;“别爱”之种种一个连环杀人狂,但却爱他的家人;212“兼爱”不是“爱无差等”

“兼爱”不是惠爱程度上的完全相同;“兼爱”的底线是不损害他人;夷子曰:“儒者之道,古之人若保赤子,此言何谓也?之则以为兼爱无差等,施由亲始。”《孟子·滕文公上》“兼爱”不是“爱无差等”“兼爱”不是惠爱程度上的完全相同;213墨子提倡“兼爱”的目的“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相和调;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众必劫寡,富必侮贫,贵必傲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兼爱中》墨子提倡“兼爱”的目的“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214“兼爱”思想的现实意义

如果人类遵循“兼爱”思想,人类社会的冲突将会减少,从而减少“社会成本”;“兼相爱,交相利”,是一种“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式的互助互利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兼爱”思想的现实意义如果人类遵循“兼爱”思想,人类社会的215孟子的指责有道理吗?“杨氏为己,是为无君;墨氏兼爱,是为无父。无君无父,是禽兽也。”《孟子·滕文公》“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杨朱

孟子的指责有道理吗?“杨氏为己,是为无君;墨氏兼爱,是为无父216第六个主题“尚同”是统一善恶标准,还是暗含专制思想?第六个主题“尚同”是统一善恶标准,还是暗含专制思想?217“尚同”是专制吗?有人认为,“尚同”思想就是要求民众与天子保持思想和观念上的一致,它具有专制主义思想的色彩。“天子之所是,皆是之;天子之所非,皆非之。”《尚同上》“尚同”是专制吗?有人认为,“尚同”思想就是要求民众与天子保218在善恶问题上达成一致性

“是以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故交相非也。是以内者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天下之百姓,皆以水火毒药相亏害。至有余力,不能以相劳;腐朽余财,不以相分;隐匿良道,不以相教。天下之乱,若禽兽然。”《尚同上》在善恶问题上达成一致性“是以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故交相非219尚同于法?尚同于天子?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一个缺陷:中国古代所说的“法”,仅仅是指刑法,而不是指完备的、规定公民行为的法律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二个缺陷:中国社会历来是一个“人治”的社会,而不是法治的社会。墨子也把天子当作法律的化身。尚同于法?尚同于天子?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一个缺陷:中国古代所说220“尚同”:由下而上达成共识

族长将善恶事件向政长上报;政长将善恶事件向诸侯上报;诸侯将善恶事件向天子上报;然后在善恶标准问题上达成共识。天子赞成,民众反对,不可;民众赞成,天子反对,亦不可。“尚同”:由下而上达成共识族长将善恶事件向政长上报;221君民达成共识“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上有过则规谏之,下有善则傍荐之。”“上有隐事遗利,下得而利之;下有蓄怨积害,上得而除之。”“上之为政也,不得下之情,则是不明于民之善非也,若苟不明于民之善非,则是不得善人而赏之,不得暴人而罚之。”《尚同中》君民达成共识“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上有过则规222冯玉祥刻“尚同篇”于庐山石壁民国25年夏天,冯玉祥将军刻《墨子·尚同篇》于庐山观音桥石壁,讽刺蒋介石独裁。1959年庐山会议时,彭德怀元帅见之,感慨万端,于是给毛泽东上《万言书》。

冯玉祥刻“尚同篇”于庐山石壁民国25年夏天,冯玉祥将军刻《墨223“尚同”思想近似“君主立宪”

天子与普天下人民在善恶标准和基本国策上达成共识;君民在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上体现出一致性;最后,在形式上以君主的意志体现出来。墨子主张实行“一国一制”。“尚同”思想近似“君主立宪”天子与普天下人民在善恶标准和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