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钢一中重点中学2023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内蒙古包钢一中重点中学2023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内蒙古包钢一中重点中学2023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高考历史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发生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历史事件,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美国“大萧条”开始②苏联成立③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④红军长征胜利结束A.①③②④ B.②③①④ C.③④①② D.②①③④2.16世纪最后几十年,对于一名西班牙人来说,现在一磅羊肉的价格在以前几乎能买到一只羊。而在英格兰1500—1600年间,小麦价格上涨了425%,法国涨了650%,波兰则是400%。这一历史现象导致A.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上升 B.贸易中心转到大西洋沿岸C.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 D.封建地主的实力显著提高3.下图为19世纪末中国知识分子政治性社团成立年份分布图。据此可知当时A.国人的民族民主意识觉醒 B.清政府支持维新变法C.政治变革的氛围逐渐形成 D.改良已成为主流思潮4.下表是张洪云根据《实业部月刊》中的工业统计资料制作的一个数据表近代中国化学工业设立情况表(截止到1935年)表格中,近代中国化学工业的发展A.体现了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的特点B.与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关系不大C.与中国近代经济的波动状况基本一致D.受欧美列强资本输出的影响较大5.如表是新文化运动主将陈独秀在五四运动前后思想观点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表明五四运动A.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发展B.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阶级基础C.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D.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6.“NIRA于1933年6月16日通过。它促使属员和雇主一起协商并就劳动时间、工资以及其他雇佣问题达成协议。只要这些协议符合政府法规,他们就不受反托拉斯法的约束。”材料中的“NIRA”指的是A.《农业调整法》 B.《全国工业复兴法》C.《全国劳工关系法》 D.《公平劳动标准法》7.“他们面临着双重使命:既要把人从禁欲主义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又要避免滑向纵欲主义;既要声张自我牟利的正当性,又要将社会引向公序良俗;既要正视古典美德共同体一去不复返,又要展示现代社会是一个‘全民嘉年华’的年代”。“他们”()A.开启了人文主义精神的先河 B.打破了民众对罗马教会的迷信C.恢复了被基督教泯灭的人性 D.开辟了否定权威的理性新时代8.卞悟在《公社之谜一一农村集体化再认识》中谈到:“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公有私耕’的传统村社农民反而比具有一盘散沙特征的‘小私有者’更难集体化,与斯大林的设想相反,传统村社的自治功能与‘集体主义’纽带恰恰成了农民拥有的组织资源,使其更能抵制来自外部的强制。”苏联农民“抵制来自外部的强制”实质上说明农业集体化A.无法适应苏联工业化的需要B.是对农民利益最好的保护C.有利于加强农民的集体意识D.与农民的利益诉求相悖9.1912年春,孙中山代表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两个“临时”的提法从本质上体现了A.革命党人追求民主宪政的精神B.孙中山不计较个人名利的品质C.革命党人为袁世凯夺权留余地D.中华民国政权还缺乏人民支持10.1978年10月,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来中国洽谈合作时,提出希望中国有一部政府法律,公布后投资双方可依法办事;1979年7月1日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7月8日即付实行。这表明A.外商重新进入中国有损中国主权B.经济领域意识形态障碍彻底打破C.中国吸引外资的迫切性和坚定性D.外商直接投资推进中美关系发展11.1975年,陕西岐山出土一批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右图是“五祀卫鼎”中的铭文,它记述了贵族裘卫和邦君厉在王朝官员们的监督下互换等值土地的史实。这表明A.周王室地位已严重衰落 B.井田制已出现松动迹象C.诸侯已脱离周王室控制 D.贵族官僚可以买卖土地12.如图以上漫画表明,作者A.反对国民政府的内战政策 B.批评了国民党消极抗战C.主张推翻国民党腐朽统治 D.要求整肃吏治坚持抗战13.在中国历史上,东周、东汉、曹魏、北魏诸朝都于此设置都城的城市是A.长安 B.洛阳 C.开封 D.建康14.近代以来天津引领时代潮流。下列对近代天津历史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开设新式学堂 B.创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C.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D.开通中国首条空中航线(京津航线)15.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的代表作《自由引导人民》以一位象征自由女神的形象为主体,女神赤着脚,左手拿枪,右手高举三色旗,领导人们在硝烟弥漫、尸横遍地的街道上迎风前进。前景是横七竖八倒在地上的保皇党人,中景后景是林立如墙的各阶层百姓,空中还飘扬看鲜艳的三色旗。据此判断,该画作体现的艺术特点是A.鼓吹理性主义,追求严谨造型B.关注社会现实,讴歌劳动创造C.强调主观感情,表现内心世界D.表达绝望情绪,色彩反差强烈16.新中国成立后,针对与周边国家之间遗留的边界问题,确立了以“安定四邻,争取国际形势的和缓”为目的,以“平等、互利、友好的基础上加以解决”为原则,依据历史和照顾现状,“在解决之前,维持现状”的基本政策。与缅甸、尼泊尔、阿富汗、蒙古、朝鲜等国解决了遗留的边界问题。新中国外交上的这些做法A.推动了亚非各国的反帝反殖斗争B.成为新中国顺利进行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C.体现出“一边倒”的外交战略方针D.具有强烈的革命性和浓厚的意识形态特点17.下表是美、德两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就业结构表(单位:%)。据此表可知1870年1890年1910年1930年第一产业美国52.245.134.924.9德国49.140.035.127.3第二产业美国23.526.329.229.5德国29.135.737.940.6第三产业美国24.328.435.945.4德国21.824.327.032.1A.美德两国农业生产逐渐落后 B.就业结构与生产力水平有关C.德国的制造业实力超过美国 D.结构不合理将引发经济危机18.威廉洛克腾堡在《罗斯福与新政》中提到:1933至1938这6年,标志着美国制度上的剧变,但即使是那些最打破前例的“新政”计划,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思想。作者旨在说明“新政”A.打破了传统的经济理论 B.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C.促进了美国制度上的变革 D.保障了资本主义制度19.“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梁启超,1923年)材料评述的是A.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 B.辛亥革命与二次革命C.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 D.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20.据统计,《孙中山全集》十一卷本中,谈话及答记者问多达242篇,对报馆杂志致函或题词十数篇。《孙中山集外集》中有演说、致词或谈话374篇,对报纸杂志的题词有10余篇。这主要说明A.孙中山掌握时代话语权 B.舆论宣传助力民主革命C.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 D.大众传媒趋向近代转型21.《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并未在国内予以公布颁行,当时连清朝办理“夷务”的官员都“未见其文”,社会各界对条约具体内容更是缺乏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咸丰帝颁发上谕,准允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印刷成册,颁发各省。这说明A.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影响有限B.闭关锁国体制对不平等条约有抵制作用C.清政府对条约体制从不接受到逐渐认同D.列强的侵略促进了清政府政治公正透明22.《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的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这种革命性主要表现为A.国家权力的重心决定性地自国王转至议会B.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C.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近代民主社会的转变D.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23.1937年5月,陕甘宁边区公布的《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对于选举资格做出规定:除了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等,只要不是汉奸、卖国贼,均享有普遍的、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反映了A.国共两党矛盾基本消除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C.中共改变民主革命目标 D.中共实行民主抗日执政理念24.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失败导致了中国的转型走向了一个更加艰难更加惨烈的道路,因为共和政体在中国文化传统里缺乏支撑的要素,不像西方文化里,有希腊的城邦与罗马共和政体这样的制度遗产。作者旨在强调A.历史传统与政治制度建立密切相关B.共和政体确立的过程漫长而曲折C.君主立宪制更符合当时中国国情D.戊戌变法导致了近代的动荡与徘徊25.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这一时间可以表述为A.公元前2世纪前期 B.公元前2世纪后期C.公元前3世纪前期 D.公元前3世纪后期26.如表是中国(人民日报》对美报道语查所占比例对比统计据如表推知,1960年到1985年(人民日报》对美报道的变化说明A.社会制度影响媒体报道 B.战后两极格局发生变化C.中苏关系恶化影响报道 D.中国对外政策进行调整27.下表列举了中法建交过程中的一些重大事件。表中信息折射出1950年1月法国准备承认新中国,美国政府坚决反对1950年6月法国决定暂时放弃对承认新中国的考虑1963年12月12日中法双方在瑞士举行建交谈判1964年1月21日美国政府照会法国政府,反对法国同中国建交1964年1月27日法国与中国签署建交公报A.北约组织逐渐解体 B.西欧向政治一体化迈进C.美国冷战政策破产 D.西方集团内部发生分化28.如表为二战后美国部分科研机构或职位设立时间表该表格说明,二战后美国A.国家干预继续推行 B.科技发展主要服务冷战C.科技发展领先世界 D.推动了知识经济的诞生29.汉武帝下诏书说:刺史班宣,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黝涉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向事,非条所问,即不省。汉武帝明确了刺史职责和监察范围,其目的不包括A.防止剌史干涉郡国的正常工作 B.使郡国能发挥行政主动性C.不至于刺史做大威胁中央集权 D.使州监察区上升为行政区30.唐太宗时期,26位宰相中三人具有科举出身,高宗朝41位宰相中有科举出身者已增至13人,玄宗开元年间27位宰相中有科举出身者多达18人,高级官员和地方封疆大吏也多出于进士。这反映出唐朝A.国家权力在地方的渗透 B.皇权专制体制迅速强化C.官僚集团的精英化趋势 D.科举成为做官唯一途径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国盛唐时期发明的雕版印刷术是中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文化的伟大贡献。学术界比较普遍的看法是,雕版印刷术发明大约在7世纪,《陀罗尼经》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868年印刷的《金刚经》是目前已知的标有最早年代的雕版印刷品。这一印剧术的发明,使书籍得到大量出版,且每一部书籍都可以拥有大量读者,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手抄本书籍很少,只在达官贵人、上层领城中流传的状况,使读书人越来越多。宋代时毕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这种泥活字极易破碎。后来出现的木活字易变形,金属活字着墨性差且价格昂贵,活字印刷始终未能取代雕版印刷的地位。直到1839年西方英国传教士将西式的铅字印刷传入中国,最终才取代了雕版印剧术。——摘编自许正文《论中国古代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与革新》材料二在中世纪西欧,各国教会和贵族垄断了唯一的书面信息生产方式——手抄羊皮纸,其原料不易获得、复制慢、容量小。纸张在14世纪初才基本取代羊皮纸。中国的雕版印刷13世纪传入欧洲,最初主要用于印制宗教版画和赎罪券。1457年,在莱菌河畔的美因茨,两个德国人使用金匠古登堡发明的活字印刷机,金属字钉是由铅、锡、锑等金属熔铸而成的合金,并用适于金属着墨的脂肪性油墨取代中国人使用的烟墨,印刷质量得到提高,配套的印刷机械也使排版较为简易。此后不久,美因茨受到战火冲击,当地印剧工人流散到德意志和西欧各地,印刷活动开始蓬勃开展。到15世纪末,欧洲的印刷书籍达到1500万——2000万册,活字印刷占据了绝大部分。——摘编自董子凡《古代中国缘何未推广活字印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雕版印刷术兴盛的原因及其影响。(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活字印刷术在西方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32.材料一松赞干布完成统一后,便开始整顿吏治,振兴吐蕃经济和文化。但苦于没有文字,政令基本上靠口信传递,极大妨碍了吐蕃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为此,松赞干布多次派多人前往天竺修习文字,大臣吞弥·桑布扎学成而归。松赞干布命其以梵文作为藏文基础,创制本民族的文字。文字创制完毕后,便以佛教十善法为基础,制定了西藏历史上首部法典。——摘编自吴相锋《松赞干布颁布的西藏历史上首部成文法典探源》材料二文成公主出嫁时,松赞干布按照汉族婚俗进行迎娶,“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之后,吐蕃学习儒经的氛围日益浓厚。同时,唐蕃和亲,为西行求取佛法的汉僧开辟了一条捷径,吐蕃人原以“毡帐而居”,“穿毡裘衣”,在文成公主的影响下,改变了过去一年四季老羊裘的游牧装束.据史书记载,文成公主的陪嫁物中有多种药品和医书,还有《博唐八十数理》《珍宝之堆》等历算经典。——摘编自马佳莉《从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看文成公主对吐蕃的影响》请回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松赞干布的成就。(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蕃和亲对吐蕃的影响。33.“(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在一次谈话中说:在救济工作中,我们是同有正当自尊心的美国人打交道。对他们来说,单纯的施舍会伤害要求保持个人独立的一切本能。大多数美国人都想为他们所得到的东西付出点什么。这里所说的付出一点什么,指的是老老实实地工作,而这种工作正是防止他们精神上颓废的屏障。”——解力夫《二次大战三巨头(二)身残志坚——罗斯福》问题:(1)“罗斯福谈话”的主要社会背景是什么?(2)为避免“单纯的施舍”,“在救济工作中”罗斯福采取了那些具体措施?(3)这些措施对当时美国产生了那些积极影响?

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答案解析】

美国“大萧条”开始于1929年;

②苏联成立于1922年;③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是在1931年;④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于1936年,故D正确。2、A【答案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随着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欧洲物价上涨,封建领主的财富缩水,工商业者的经济实力增强,A正确,排除D;大西洋沿岸成为商路中心,属于商业革命,不是价格革命,排除B;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是物价上涨的原因之一,不是后果,排除C。3、C【答案解析】

根据图片信息可知,1896年后,国内知识分子成立的政治性社团数量急剧增加,说明这时期政治变革的氛围较浓厚,政治变革的氛围逐渐形成,C项正确;材料内容强调的是当时中国政治性社团的成立,不代表国人的民族民主意识觉醒,A项错误;维新变法收到光绪帝的支持,但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清政府对维新变法的态度,B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19世纪末中国知识分子政治性社团的成立情况,无法得出改良思潮成为社会主流的结论,D项错误。4、C【答案解析】

材料显示近代中国的基础化工发轫于甲午战争后,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发展高潮,这与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波动状况(甲午战后初步发展、一战期间快速发展、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发展迅速)基本一致,故选C项;化学工业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材料只能反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中国即已被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项说法错误,排除;一战结束后,西方列强再次卷入重来,但中国的化学工业依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故材料不能简单得出化学工业发展受列强资本输出影响较大的结论,排除D。5、A【答案解析】

材料中体现了陈独秀在五四运动前后思想观点的巨大变化,尤其是其在五四运动后认识到无产阶级的力量,有利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A正确;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B与材料不符;C、D与材料无关。【答案点睛】材料的关键信息是“五四运动前后”陈独秀观点的变化,考查的是学生对五四运动的意义理解。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深入到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走上了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6、B【答案解析】

《全国工业复兴法》建立了关于公平竞争和关于产量、价格、销售方面的规则,给工人集体谈判的权力,规定了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该法案以恢复工业生产为目标,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以减少盲目生产。因此根据材料“它促使属员和雇主一起协商并就劳动时间、工资以及其他雇佣问题达成协议”可判断出是《全国工业复兴法》,B正确;《农业调整法》主要是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A排除;《全国劳工关系法》主要是重申工人的权利,规定雇主不得干预和图谋控制劳工组织,C排除;《公平劳动标准法》主要是规定工人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D排除。故选B。7、D【答案解析】

材料“既要把人从禁欲主义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又要避免滑向纵欲主义;既要声张自我牟利的正当性,又要将社会引向公序良俗”反映了反对宗教禁欲主义,主张人文主义,同时强调人的理性,这属于启蒙运动的特点,启蒙运动开辟了否定权威的理性新时代,故D项正确;智者学派开启了人文主义精神的先河,故A项错误;宗教改革打破了民众对罗马教会的迷信,故B项错误;文艺复兴恢复了被基督教泯灭的人性,故C项错误。8、D【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准确认识,材料中“‘公有私耕’的传统村社农民反而比具有一盘散沙特征的‘小私有者’更难集体化”强调了在苏联传统村社对农业集体化的反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全盘集体化运动中,苏联实行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消灭富农的政策,是以损害农民的利益,发展苏联的工业,因此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即农业集体化与农民的利益诉求相悖,故选D选项。A选项说法不正确;B选项说法错误,这需要从实际考虑;C选项与此无关。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农业集体化9、A【答案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临时政府是相对于正式政府而言的,根据宪法的原则,选举总统、成立一届政府需要召开国民大会,当时的中国尚未统一,还无法召开国民大会,制定宪法,然后依据宪法选举总统,成立政府,所以,当时的总统、政府都是临时的,“临时”的提法正好体现了革命党人的民主共和精神,故A项正确;依据所学,孙中山只是政府的代表,两个“临时”体现的是政府行为,并非个人品质,故B项错误;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维护民主共和,故C项错误;两个“临时”的出现是当时形势发展的需要,与政权的人民支持程度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点睛】本题考查中华民国的成立,重点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迈出了民主政治的第一步。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临时政府的性质等的把握。10、C【答案解析】

“1978年10月”美国通用公司刚提出完善立法的希望,中国政府就立马做出了反应,在“1979年7月1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这说明中国政府迫切且坚定地想要引进外资,故选C;外商的引进,可以促进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并不会损害国家主权,排除A;20世纪70年代属于改革开放初期,意识形态障碍还是存在的,B项“彻底”的说法并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并未提及中美关系发展与外商引进之间的关系,排除D。11、B【答案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西周时期已经出现了“互换等值土地”的现象,这体现出井田制已出现松动迹象,已经有了土地私自交换,故B正确;ABC三项都与材料无关,不能反映,故排除。12、D【答案解析】

图片反映了要磨去的是贪污、营私,依据图片时间“1944”年可知,此时处于抗战时期,国民党作为抗战的组成部分,作者主张要求整顿吏治为抗战做出积极的贡献。D正确;此时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内战尚未发生,A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要求对吏治进行整顿,不能看出国民党的抗战状态,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要求国民党进行整顿,并未体现要推翻国民党的统治,C错误。故选D。13、B【答案解析】

洛阳是历史的名都,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故B项正确;长安是现在的西安,不符合题意,排除A;开封是宋朝在此建立都城,排除C;建康是南京,三国时候吴国在此建立政权,不符合题意,排除D。故选B。14、C【答案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是上海、北京,与天津无关,C选项符合题意;天津较早开设新式学堂、创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和开通中国首条空中航线(京津航线)等三个说法成立,ABD三选项不符合题意。15、C【答案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的代表作《自由引导人民》是浪漫主义美术作品,它以法国人民推翻波旁王朝的七月革命为背景,歌颂了民主和自由,热情鼓励人们为了争取自由、幸福和解放而斗争,强调主观感情,表现内心世界,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是新古典主义美术的艺术特征;B选项是现实主义绘画的艺术特征;D选项是现代主义美术的艺术特征。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16、B【答案解析】

材料信息是,新中国成立之初,本着“安定四邻,争取国际形势的和缓”的目的,依据历史和照顾现状,较快地与周边国家解决了遗留的边界问题。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为国内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经济建设提供有利的国际环境,故B项正确;材料不是以反帝反殖为目的,排除A项;“一边倒”针对的是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强烈的革命性和浓厚的意识形态,故D项错误。17、B【答案解析】

通过材料中美国和德国在三大产业上的比例可以看出,就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B正确;农业就业人数减少不能说明农业生产落后,排除A;德国第二产业人口比重大于美国不能说明制造业实力超过美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工业国家排除C;表格中时间范围,1929年发生经济危机,不能完整体现材料中的信息,排除D。18、D【答案解析】

材料“即使是那些最打破前例的“新政”计划,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思想”强调的是新政的措施虽然与之前的资本主义政策有很多不同,但是其本质还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体现的仍然是资本主义的思想,故D项正确;A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新政的根本目的,而不是其影响,排除B项;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没有变化,而是得到了巩固,排除C项。19、A【答案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信息反映了思想的觉醒是革命成功的前提、旧的思想观念不可能运用于近代新制度、全面性的结构变革是近代化的必由之路。依据材料提供的时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以及建立了新制度判断材料评述的是辛亥革命,依据材料文字“要求全人格的觉醒”可知是反对传统文化的束缚,A项符合题意,正确,BCD三项均排除。故选A。【题目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20、B【答案解析】

由材料信息可知,孙中山的谈话及答记者问、对报馆杂志致函或题词较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实质上是孙中山利用报馆杂志来宣传其民主革命思想,故B正确;孙中山掌握时代话语权的说法错误,排除A;民主共和观念是辛亥革命的影响,材料体现不出,排除C;材料主旨不是强调大众传媒的近代化,故D错误。21、C【答案解析】

本题材料提到,《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并未在国内予以公布颁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咸丰帝颁发上谕,准允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印刷成册,颁发各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清政府对条约体制从不接受到逐渐认同。因此选C;AB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22、C【答案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688年“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政权,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君主的权力受到法律的制约,不仅表现在当时实行君主立宪,还推动了英国社会从封建到近代民主,故C项正确,B项错误;A项描述的是政变之后的权力分配,不符合题意;D项是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后的状况,排除。23、D【答案解析】

材料信息“除了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等,只要不是汉奸、卖国贼,均享有普遍的、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反映了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了民主选举,这体现了民主抗日执政的理念,故D正确;A项说法错误,国共两党矛盾没有消除,故错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是在1937年9月,故B错误;材料正是民主革命目标的反映,故C错误。24、A【答案解析】

材料说明的是戊戌变法不像西方文化中有希腊的城邦与罗马共和政体这样的制度遗产,作者意在说明历史传统与政治制度建立密切相关,故A正确;材料并不是说明共和政体确立的过程漫长而曲折,故B项错误;材料也不是说明君主立宪制更符合当时中国国情,故C项错误;材料说明的是戊戌变法失败导致了中国政治转型的艰难,并不是说明戊戌变法导致了近代的动荡与徘徊,故D项错误。25、D【答案解析】

公元前202年这一时间可以表述为公元前3世纪后期,D正确;A、B、C均表述错误。26、D【答案解析】

根据表格可知,《人民日报》在60年代对美报道语以消极报道为主,1975年至1985年,消极报道减少,中性报道比例上升,积极报道比例略有提升,根据所学可知,1972年中美关系缓和,1979年中美建交,因此《人民日报》对美报道的变化受到中国对外政策变化影响,选项D正确;1960年到1985年中国的社会制度未发生变化,排除A;此时依然是两极格局,选项B排除;中国对美国的报道受到中苏关系恶化影响较小,而且这一时期中苏关系并未有明显好转,这是一个常量,不能作为中美关系这一变量的原因,排除C。27、D【答案解析】

根据材料,因为美国的反对而一度停止的中法建交活动,终于在1964年取得突破,实现了中法建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西方集团内部在60年代出现了分化,D选项符合题意;北约组织至今仍然存在,A选项错误;西欧向“政治”一体化迈进,在材料里无从体现,B选项不符合题意;美国冷战的主要对象是苏联,中法建交不能表明其冷战的破产,C选项错误。28、A【答案解析】

材料中二战后美国大力投资科研和教育,属于美国发达的国家资本主义的体现,故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科技与冷战的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美国的科技在世界的地位,故C不符合题意;美国知识经济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9、D【答案解析】

汉武帝设立刺史,行使监察职责,州监察区没有上升为行政区,故选D;根据"非条所问,即不省”可知,是为了防止剌史干涉郡国的正常工作,使郡国能发挥行政主动性,不至于刺史做大威胁中央集权,ABC不符合题意,排除。30、C【答案解析】

据材料“玄宗开元年间27位宰相中有科举出身者多达18人,高级官员和地方封疆大吏也多出于进士”可知,体现的是官僚集团的精英化趋势,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国家权力在地方的渗透,A错误;皇权专制体制迅速强化不是材料主旨,B错误;唐朝时期做官的途径还有恩荫做官,故D说法错误。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原因:国家统一强盛,文化繁荣;佛教广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