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城市环境经济-城市经济学课件_第1页
第10章-城市环境经济-城市经济学课件_第2页
第10章-城市环境经济-城市经济学课件_第3页
第10章-城市环境经济-城市经济学课件_第4页
第10章-城市环境经济-城市经济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城市环境经济第十章城市环境经济1【学习目标】本章通过对城市环境构成和城市生态危机问题的阐述,揭示了城市环境的特征、城市生态环境面临的挑战和城市环境问题的根源;进而对城市环境问题进行了理论性的经济分析,包括城市环境与城市经济的关系、环境质量价值的经济评估、环境污染的外部性分析及治理对策;最后比较分析“先污染、后治理”与“边污染、边治理”的城市发展模式,提出建设生态城市,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介绍生态城市的内涵、特征和发展实践进程,并指出了创建生态城市的途径和指标体系。【学习目标】本章通过对城市环境构成和城市生态危机问题2第一节城市环境一、城市与环境

城市环境:相对于城市的主体—企业或居民而言的,是指影响城市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的和人工的外部条件。第一节城市环境3(一)城市环境的结构和功能结构:自然环境:包括地质、地貌、土地、土壤、水文、气候、大气、生物等自然生理要素;人工环境:人类生产和生活所依赖的各种人工设施。

(一)城市环境的结构和功能4功能:1.为城市居民活动提供空间资源。2.为城市经济活动提供资源、动力和工具;3.承受并消解城市中人们活动的副产品;4.记录、体现和保存人类活动的成果;5.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形象。功能:5(二)城市环境的特征1.高度人工化;

2.以人为主体;

3.高度开放性;

4.脆弱性。(二)城市环境的特征6二、城市生态环境危机“城市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大气环境污染;

2.水环境污染;

3.固体废弃物污染;

4.噪声污染。二、城市生态环境危机7三、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

城市环境的恶化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空前加速,是城市环境污染的物质原因;2.片面强调经济数量增长、遵循“先污染后治理”的落后发展模式,是城市环境污染的政策原因;三、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83.环境的外部性和市场机制失灵是城市环境污染的经济原因;4.过分追求豪华舒适的生活模式和铺张奢侈的消费习惯,是城市环境污染的社会原因;5.防治和清除环境污染的技术手段还比较落后,是城市环境污染的技术原因。3.环境的外部性和市场机制失灵是城市9第二节城市环境的经济分析一、城市环境与城市经济的关系(一)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KuznetsCurve,简称EKC)假说来分析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辩证关系。如图10-1所示:第二节城市环境的经济分析10前工业化时期环境退化指数人均收入水平工业化时期后工业化时期图10-1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前工业化时期环境退化指数人均收入水平工业化时期后工业化时期图11

EKC假说认为,经济增长与一些环境质量指标之间的关系不是单纯的负相关或正相关,而是呈现倒U型曲线的关系,即环境质量随着经济增长先恶化后改善(见图10-1)。当经济发展处于低水平时,环境退化的程度处于较低水平;当经济增长加速时,伴随着农业和其他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和大机器工业的崛起,资源消耗速率开始超过再生速率,产生的废弃物的数量和有毒物质迅速增长,环境出现不断恶化的趋势;但当经济发展到更高水平时,经济结构向信息密集的产业和服务业转变,加上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环境法规的执行、更先进的技术和更多的环境投资,使环境恶化现象逐渐减缓,并开始出现改善的趋势。EKC假说认为,经济增长与一些环境质量指标之12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可分解为三种效应:1.规模效应;

2.结构效应;

3.技术(减排)效应。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可分解为三种效13经济增长过程中环境质量的变化方向是这三种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即环境质量水平可表示为函数F(A,B,C),其中A为经济规模,B为经济结构,C为技术(减排)效应。

其函数图象如10-2所示:经济增长过程中环境质量的变化方向是14污染污染污染收入收入收入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减排效应A(B,C)B(A,C)C(A,B)图10-2增长的环境效应污染污染污染收入收入收入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减排效应A(B,C)15(二)环境保护与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是指运用价格、税收、补贴、押金、补偿费以及有关的金融手段,引导和激励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采取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措施。(二)环境保护与经济手段16经济手段的独特优势:

(1)通过环境经济手段,不但可以刺激当事人削减污染,还可以筹集到大量资金,缓解环境保护中资金紧张的局面;(2)经济手段能使当事人以他们自身认为更有利的方式来对特定的刺激做出反应,促进了市场资源配置职能的发挥;(3)经济手段能够提供一种动态的效率和革新的刺激,促使企业想方设法减少污染物排放,甚至使排放低于所规定的标准;(4)经济手段具有高度灵活性。经济手段的独特优势:17环境经济手段主要包括:

1.环境收费;2.环境税收;3.价格政策;4.排污权交易;5.环境金融政策。环境经济手段主要包括:18(三)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国民经济的环境核算和企业绿色审计是进行综合决策的基础。从微观角度出发,企业的环境影响和环境管理的成本通常没有体现在成本核算框架中,当法律或政策管理增加了企业环境成本时,这些成本不是被融入有关的生产过程,而是作为一般的环境管理支出处理。从宏观角度出发,编制绿色国民账户、进行国民经济的环境核算有利于使人们正确看待经济增长的成本。(三)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19二、环境质量价值的经济评估目前,已有的评估方法主要有三类:1.直接市场法:(1)市场价值法;(2)人力资本法;(3)防护费用法;(4)重置成本法。

二、环境质量价值的经济评估202.替代性市场法:(1)后果阻止法;

(2)资产价值法;

(3)工资差额法;

(4)旅行费用法。

3.意愿调查法:(1)叫价博弈法;

(2)权衡博弈法;

(3)无费用选择法;

(4)优先评价法。

2.替代性市场法:3.意愿调查法:21三、城市环境外部性分析及治理对策

1.外部性理论 外部性就是一个经济当事人的行为影响他人的福利,这种影响并没有通过货币形式或市场机制反映出来。 一般说来,外部性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某人或某企业(假定为A)的效用由另一个人或企业(假定为B)决定或选择,而B在决策时,未考虑A的福利;二是市场缺乏激励机制使B对A的影响进行补偿。当B带给A积极的、正面的影响时,称之为外部经济性;反之则称为外部不经济。三、城市环境外部性分析及治理对策22如图10-3所示:价格活动水平0最适社会成本私人成本均衡图10-3外部不经济市场判断的均衡点以为依据,而理论上最优点在,两者之差即表现为外部不经济性。如图10-3所示:价格活动水平0最适社会成本私人成本均衡图1232.城市环境的外部性分析

城市环境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所谓公共物品就是在消费上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从经济学角度看,环境污染是一种典型的市场失灵表现,环境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两个特点。 城市环境问题的“非竞争性”和“非竞争性”表明,城市环境这种公共物品无法通过等价交换的机制在供应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联系,如果采用市场资源配置的方式进行环境供应,势必导致市场失灵现象的发生,这就是在城市经济运行中产生城市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本原因。2.城市环境的外部性分析243.城市环境治理的对策解决环境外部性问题,就是要环境外部性内部化。可以采用市场性和非市场性两种治理方法。排污权交易的市场性方法是将市场机制利用得最充分的环境保护政策手段,也就是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污权交易的非市场性的经济刺激方法是通过政府的各种经济政策,向使用环境资源的企业或个人征收一定的费用,它是非市场经济手段中应用最广泛和最典型的一种。3.城市环境治理的对策25根据我国城市环境的现状,依照我国的国情,城市环境治理的对策有:首先,应加强城市规划,使城市布局合理其次,应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比例,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发展再次,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实施优先发展战略,使环保产业成为城市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最后,加强环保的法律建设,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推动城市循环经济的早日实现。根据我国城市环境的现状,依照我国的国26第三节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

一、“先污染、再治理”发展模式从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看,“先污染、再治理”模式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主要有:1.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2.造成产业结构失调;3.对城市的发展带来灾难性的破坏。第三节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27二、“边污染、边治理”模式“边污染、边治理”模式的可行性:1.在经济已有一定程度发展的条件下,某些发展较晚的区域或城市,国家或地区可以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采取“边发展、边治理”模式,把这些区域或城市作为整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态和环境的预留地,如海南岛和西部的青藏地区。2.在某些城市有充足的资金流入的条件下可以采取这种模式,像一些规模较小的历史文化名城或者环境优美的旅游城市。二、“边污染、边治理”模式28三、可持续发展模式下的生态城市建设(一)生态城市的内涵与特征1.内涵:文明、健康、和谐、充满活力的复合系是一种生态良性循环理想区域形态,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境界,是生态价值观、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意识的系统体现。2.基本特征:(1)和谐性;(2)高效性;(3)持续性;(4)均衡性;(5)区域性。三、可持续发展模式下的生态城市建设29(二)国外生态城市的实践与经验

成功的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具有可操作性目标是实现生态城市的前提;2.公交导向型交通方式;3.发展循环经济是生态城市成功的关键;4.公众参与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5.完善的法律及管理体系是成功的重要保障;6.突出的重点领域是生态建设的支撑点。(二)国外生态城市的实践与经验30(三)生态城市的创建1.我国城市生态化发展道路

(1)以社会舆论作为引导;

(2)以经济政策作为调节;

(3)以生态立法作为手段;

(4)以生态产业作为支撑;

(5)以城市政府作为媒介;

(6)以区域平衡作为依托。(三)生态城市的创建312.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步骤

“三步走”:

第一步:起步期(初级阶段);

第二步:建设期(过渡阶段);

第三步:成型期(高级阶段)。

处理好以下二个关系:

一是建设与自然的协调关系;

二是发展与自然的理性关系。2.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步骤323.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指标(1)制订《生态市建设规划》,通过市人大审议、颁布实施。(2)全市80%以上的县达到生态县建设指标,中心城市通过国家环保范城市核验收并获命名。(3)全市县级(含县级)以上政府(包括各类经济开发区)有独立的环保机构,并为一级行政单位,乡镇有专职的环保护人员。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县(含县级市)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内容,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4)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及地方颁布的各项环保规定、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5)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与建设卓有成效,三年内无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外来物种对生态环境无影响。(6)资源(特别是水资源)利用科学、合理,未对区域(或流域)内其他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生态环境影响。3.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指标33【本章小结】1.城市环境是相对于城市的主体—企业或居民而言的,是指影响城市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的和人工的外部条件;2.城市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3.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4.直接市场法假设环境质量的变化对社会经济活动产生直接影响;5.1890年经济学家马歇尔首次在《经济学原理》中提出的外部性概念;6.生态城市是文明、健康、和谐、充满活力的复合系是一种生态良性循环的理想区域形态,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境界,是生态价值观、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意识的系统体现。【本章小结】34【讨论题】

1.城市环境的主要特征有哪些?2.根据实际,谈一下你所了解的城市生态环境危机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城市生态环境危机的成因?3.分析城市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的影响?4.城市环境质量价值的定价方法有哪几种?5.城市环境污染的外部性经济分析及治理措施?6.结合国内外生态城市的实践建设,谈一下建设生态城市的主要内容?7.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评价指标体系?【讨论题】35第十章城市环境经济第十章城市环境经济36【学习目标】本章通过对城市环境构成和城市生态危机问题的阐述,揭示了城市环境的特征、城市生态环境面临的挑战和城市环境问题的根源;进而对城市环境问题进行了理论性的经济分析,包括城市环境与城市经济的关系、环境质量价值的经济评估、环境污染的外部性分析及治理对策;最后比较分析“先污染、后治理”与“边污染、边治理”的城市发展模式,提出建设生态城市,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介绍生态城市的内涵、特征和发展实践进程,并指出了创建生态城市的途径和指标体系。【学习目标】本章通过对城市环境构成和城市生态危机问题37第一节城市环境一、城市与环境

城市环境:相对于城市的主体—企业或居民而言的,是指影响城市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的和人工的外部条件。第一节城市环境38(一)城市环境的结构和功能结构:自然环境:包括地质、地貌、土地、土壤、水文、气候、大气、生物等自然生理要素;人工环境:人类生产和生活所依赖的各种人工设施。

(一)城市环境的结构和功能39功能:1.为城市居民活动提供空间资源。2.为城市经济活动提供资源、动力和工具;3.承受并消解城市中人们活动的副产品;4.记录、体现和保存人类活动的成果;5.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形象。功能:40(二)城市环境的特征1.高度人工化;

2.以人为主体;

3.高度开放性;

4.脆弱性。(二)城市环境的特征41二、城市生态环境危机“城市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大气环境污染;

2.水环境污染;

3.固体废弃物污染;

4.噪声污染。二、城市生态环境危机42三、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

城市环境的恶化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空前加速,是城市环境污染的物质原因;2.片面强调经济数量增长、遵循“先污染后治理”的落后发展模式,是城市环境污染的政策原因;三、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433.环境的外部性和市场机制失灵是城市环境污染的经济原因;4.过分追求豪华舒适的生活模式和铺张奢侈的消费习惯,是城市环境污染的社会原因;5.防治和清除环境污染的技术手段还比较落后,是城市环境污染的技术原因。3.环境的外部性和市场机制失灵是城市44第二节城市环境的经济分析一、城市环境与城市经济的关系(一)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KuznetsCurve,简称EKC)假说来分析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辩证关系。如图10-1所示:第二节城市环境的经济分析45前工业化时期环境退化指数人均收入水平工业化时期后工业化时期图10-1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前工业化时期环境退化指数人均收入水平工业化时期后工业化时期图46

EKC假说认为,经济增长与一些环境质量指标之间的关系不是单纯的负相关或正相关,而是呈现倒U型曲线的关系,即环境质量随着经济增长先恶化后改善(见图10-1)。当经济发展处于低水平时,环境退化的程度处于较低水平;当经济增长加速时,伴随着农业和其他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和大机器工业的崛起,资源消耗速率开始超过再生速率,产生的废弃物的数量和有毒物质迅速增长,环境出现不断恶化的趋势;但当经济发展到更高水平时,经济结构向信息密集的产业和服务业转变,加上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环境法规的执行、更先进的技术和更多的环境投资,使环境恶化现象逐渐减缓,并开始出现改善的趋势。EKC假说认为,经济增长与一些环境质量指标之47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可分解为三种效应:1.规模效应;

2.结构效应;

3.技术(减排)效应。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可分解为三种效48经济增长过程中环境质量的变化方向是这三种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即环境质量水平可表示为函数F(A,B,C),其中A为经济规模,B为经济结构,C为技术(减排)效应。

其函数图象如10-2所示:经济增长过程中环境质量的变化方向是49污染污染污染收入收入收入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减排效应A(B,C)B(A,C)C(A,B)图10-2增长的环境效应污染污染污染收入收入收入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减排效应A(B,C)50(二)环境保护与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是指运用价格、税收、补贴、押金、补偿费以及有关的金融手段,引导和激励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采取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措施。(二)环境保护与经济手段51经济手段的独特优势:

(1)通过环境经济手段,不但可以刺激当事人削减污染,还可以筹集到大量资金,缓解环境保护中资金紧张的局面;(2)经济手段能使当事人以他们自身认为更有利的方式来对特定的刺激做出反应,促进了市场资源配置职能的发挥;(3)经济手段能够提供一种动态的效率和革新的刺激,促使企业想方设法减少污染物排放,甚至使排放低于所规定的标准;(4)经济手段具有高度灵活性。经济手段的独特优势:52环境经济手段主要包括:

1.环境收费;2.环境税收;3.价格政策;4.排污权交易;5.环境金融政策。环境经济手段主要包括:53(三)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国民经济的环境核算和企业绿色审计是进行综合决策的基础。从微观角度出发,企业的环境影响和环境管理的成本通常没有体现在成本核算框架中,当法律或政策管理增加了企业环境成本时,这些成本不是被融入有关的生产过程,而是作为一般的环境管理支出处理。从宏观角度出发,编制绿色国民账户、进行国民经济的环境核算有利于使人们正确看待经济增长的成本。(三)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54二、环境质量价值的经济评估目前,已有的评估方法主要有三类:1.直接市场法:(1)市场价值法;(2)人力资本法;(3)防护费用法;(4)重置成本法。

二、环境质量价值的经济评估552.替代性市场法:(1)后果阻止法;

(2)资产价值法;

(3)工资差额法;

(4)旅行费用法。

3.意愿调查法:(1)叫价博弈法;

(2)权衡博弈法;

(3)无费用选择法;

(4)优先评价法。

2.替代性市场法:3.意愿调查法:56三、城市环境外部性分析及治理对策

1.外部性理论 外部性就是一个经济当事人的行为影响他人的福利,这种影响并没有通过货币形式或市场机制反映出来。 一般说来,外部性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某人或某企业(假定为A)的效用由另一个人或企业(假定为B)决定或选择,而B在决策时,未考虑A的福利;二是市场缺乏激励机制使B对A的影响进行补偿。当B带给A积极的、正面的影响时,称之为外部经济性;反之则称为外部不经济。三、城市环境外部性分析及治理对策57如图10-3所示:价格活动水平0最适社会成本私人成本均衡图10-3外部不经济市场判断的均衡点以为依据,而理论上最优点在,两者之差即表现为外部不经济性。如图10-3所示:价格活动水平0最适社会成本私人成本均衡图1582.城市环境的外部性分析

城市环境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所谓公共物品就是在消费上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从经济学角度看,环境污染是一种典型的市场失灵表现,环境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两个特点。 城市环境问题的“非竞争性”和“非竞争性”表明,城市环境这种公共物品无法通过等价交换的机制在供应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联系,如果采用市场资源配置的方式进行环境供应,势必导致市场失灵现象的发生,这就是在城市经济运行中产生城市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本原因。2.城市环境的外部性分析593.城市环境治理的对策解决环境外部性问题,就是要环境外部性内部化。可以采用市场性和非市场性两种治理方法。排污权交易的市场性方法是将市场机制利用得最充分的环境保护政策手段,也就是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污权交易的非市场性的经济刺激方法是通过政府的各种经济政策,向使用环境资源的企业或个人征收一定的费用,它是非市场经济手段中应用最广泛和最典型的一种。3.城市环境治理的对策60根据我国城市环境的现状,依照我国的国情,城市环境治理的对策有:首先,应加强城市规划,使城市布局合理其次,应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比例,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发展再次,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实施优先发展战略,使环保产业成为城市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最后,加强环保的法律建设,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推动城市循环经济的早日实现。根据我国城市环境的现状,依照我国的国61第三节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

一、“先污染、再治理”发展模式从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看,“先污染、再治理”模式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主要有:1.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2.造成产业结构失调;3.对城市的发展带来灾难性的破坏。第三节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62二、“边污染、边治理”模式“边污染、边治理”模式的可行性:1.在经济已有一定程度发展的条件下,某些发展较晚的区域或城市,国家或地区可以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采取“边发展、边治理”模式,把这些区域或城市作为整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态和环境的预留地,如海南岛和西部的青藏地区。2.在某些城市有充足的资金流入的条件下可以采取这种模式,像一些规模较小的历史文化名城或者环境优美的旅游城市。二、“边污染、边治理”模式63三、可持续发展模式下的生态城市建设(一)生态城市的内涵与特征1.内涵:文明、健康、和谐、充满活力的复合系是一种生态良性循环理想区域形态,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境界,是生态价值观、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意识的系统体现。2.基本特征:(1)和谐性;(2)高效性;(3)持续性;(4)均衡性;(5)区域性。三、可持续发展模式下的生态城市建设64(二)国外生态城市的实践与经验

成功的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具有可操作性目标是实现生态城市的前提;2.公交导向型交通方式;3.发展循环经济是生态城市成功的关键;4.公众参与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5.完善的法律及管理体系是成功的重要保障;6.突出的重点领域是生态建设的支撑点。(二)国外生态城市的实践与经验65(三)生态城市的创建1.我国城市生态化发展道路

(1)以社会舆论作为引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