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华东师范大学_第1页
2013年华东师范大学_第2页
2013年华东师范大学_第3页
2013年华东师范大学_第4页
2013年华东师范大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华东师范大学辅修专业学士学位教学计划二○一三年四月2013年华东师范大学辅修专业开设情况一览表专业名称开设校区上课时间所属学科招生人数总学分汉语言文学(涉外秘书)闵行、中山北路周五晚、周六(闵行)周五晚、周日(中山北路)文学10060法学闵行、中山北路周五晚、周六法学10060社会学(社会工作与心理辅导方向)闵行、中山北路周五晚、周六(闵行)周五晚、周日(中山北路)法学13060公共关系学闵行、中山北路周五晚、周六管理学20060人力资源管理中山北路(公共管理学院开设)、闵行(政治学系开设)周五晚、周日(中北)周五晚、周六(闵行)管理学20060教育技术学(媒体设计与动画制作方向)中山北路周五晚、周六理学6060应用心理学闵行、中山北路周五晚、周六理学160-32060工商管理闵行周五晚、周六管理学20060会计学闵行周五晚、周六管理学20060金融学闵行、中山北路周五晚、周六或周日经济学50060德语闵行、中山北路周五晚、周六或周日文学80-9060法语闵行、中山北路周五晚、周六文学90-12060日语闵行、中山北路周五晚、周六文学13060英语闵行、中山北路周五晚、周六(闵行)周五晚、周日(中山北路)文学550-60060学前教育学中山北路周五晚、周六教育学60(40人以上开班)60新闻学闵行周五晚、周六文学60(40人以上开班)60数学与应用数学闵行、中山北路周五晚、周六理学10060备注:1、各专业收费标准均为:125元/学分2、外语类专业不报名专业等级考试。3、外语类德语、日语、法语专业60学分(辅修学位)需通过第四学期综合能力考试,才可以进入论文写作。汉语言文学(涉外秘书)辅修学士学位教学计划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涉外秘书)开设校区:闵行校区、中山北路校区1、教学目标:汉语言文学(涉外文秘)辅修学士学位以培养现代化复合型人才为宗旨,将中文专业和文秘专业的优势加以整合,通过系统的教学和实践环节,使学生不仅能够全面掌握涉外秘书工作的基本知识与规范,具备参谋咨询、信息处理、人际沟通、公关协调、公文写作、语言表达、文档管理、会议和活动策划与组织、涉外接待、秘书礼仪、办公室日常事务管理等涉外秘书的基本技能,而且还具备深厚的中西文化底蕴以及较强的语言文学功底,既能胜任各类机关、涉外企事业单位的秘书工作,又能为从事文化管理和语文教学等工作打好专业基础。学分要求:60学分修读要求:主修专业学有余力,对汉语言文学(涉外秘书)感兴趣的学生招生人数:两个校区100人开班时间:2013年秋季上课时间:闵行校区:周五晚上、周六全天中山北路校区:周五晚上、周日全天收费标准:125元/学分教学计划:序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各学期学分三四五六七八1涉外秘书学概论4642应用文写作464320世纪中国文学46444涉外秘书礼仪46445美学46446中国文学经典46447民俗学46448外国文学与文化46449实用现代汉语464410文学概论464411中国文化通论464412文书处理与档案管理464413中国秘书史464414毕业论文88合计608321212121212课程名称:民俗学学时学分:4学分64学时课程简介:了解中外民俗学与民间文艺学的学科发展的基本知识,了解民俗学的一般范畴,了解民间文学的一般范畴,认识民俗学与民间文艺学的关系,初步学会田野调查方法,并树立尊重民间文化,尊重传统文化的思想意识。采用教材:讲义课程名称:中国文化通论学时学分:4学分64学时课程简介:中国的文化地理,中国文化的经济特征、政治结构,中国宗教,中国文化的发生,夏商周文化,秦汉至隋唐文化,宋元明清文化,中外文化交流,中国文化的未来。重点:自然经济、宗法制度、夏商周文化;难点:中国宗教。采用教材: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课程名称:文书处理与档案管理学时学分:4学分64学时课程简介:使学生系统掌握文书处理与档案管理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对文书的制作、处理及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对各种不同类别的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管、检索、编研等方面的实体管理以及对档案内容开发利用的能力,以适应当今信息(资讯)社会对文书与档案的管理和使用的迫切需要。掌握档案管理的一般方法与技术,如何按档案管理工作专项内容的顺序、步骤开展工作;重点掌握几种比较普遍而又应用性较强的管理工作的方法与技术。采用教材:陶晓春、曹千里主编:《实用文书与档案管理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课程名称:应用文写作学时学分:4学分64学时课程简介:本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重点讲授应用写作的一般理论、基础知识以及常用文体的写作方法,通过较系统的写作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应用写作技能,为将来适应各类管理工作奠定良好基础。本课程内容涵盖行政、事务、新闻、财经、司法、科技、公关礼仪等各类文体的写作基本要领和方法技巧,每章节辅以相关例文和格式。采用教材:徐中玉主编:《新编大学写作》,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出版。课程名称:文学概论学时学分:4学分64学时课程简介:文学概论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理论基础课,与中外文学作品选等课程构成互渗互补又互相推进的知识系统。中外文学作品选为文学概论课提供知识材料,文学概论课则为中外文学作品选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导。由此培养学生融通的综合知识,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采用教材:南帆主编:《文学理论新读本》,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课程名称:涉外秘书学概论学时学分:4学分64学时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讲授秘书学的基本概念、秘书工作的起源和发展、秘书系统的基本要素和特征、秘书系统的组织形态、秘书系统的职能、秘书与领导者的关系、秘书的基本素养、处理文书、安排领导活动、组织会议、接待来宾、信访工作、危机处理、办公室日常事务管理等内容。采用教材:向国敏著:《现代秘书学与秘书实务(第四版)》,华东师大出版社2012年出版。课程名称:20世纪中国文学学时学分:4学分64学时课程简介:第一,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过程,了解文学自身的发展动力和非文学因素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影响的利弊。第二,解读文学史被认为是经典的文学作品,以具体作品的解读让学生对文学史的发展有更加具体形象的理解。第三,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解读,培养学生健康的文学审美趣味,提高学生鉴赏和批评文学作品的能力。第四,使学生掌握查找、阅读中国当代文学文献的能力。采用教材:钱理群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洪子诚著:《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课程名称:涉外秘书礼仪学时学分:4学分64学时课程简介:本课程详细介绍秘书在公共事务中所涉及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相关礼仪,并通过学习训练,使学生熟知并且掌握基本的秘书礼仪,从而展示良好的个人素质和优秀的企业形象。课程内容主要涵盖五大方面:一、秘书及秘书礼仪概述;二、衣(仪)——仪容礼仪;三、食——餐饮礼仪;四、住——办公室礼仪;五、行——出行礼仪。采用案例和模拟训练,注重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采用教材:自编讲义。课程名称:美学学时学分:4学分64学时课程简介:本课程内容分为导论、审美活动论、审美形态论、审美经验论、艺术审美论、审美教育论6大单元,以实践论为哲学基础,以审美关系和人生实践为核心命题,贯穿着“美是审美创造的结晶”、“美是一种特殊的人生境界”的主旨,富有强烈的现实性、应用性。采用教材:朱立元主编:《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课程名称:外国文学与文化学时学分:4学分64学时课程简介:通过本课程教学,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外国文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去观察、分析丰富复杂的文学现象,评论文学作品,研究文学规律,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使学生对外国文学在理论上的宏观把握能力。采用教材:陈建华主编:《插图本外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版。课程名称:实用现代汉语学时学分:4学分64学时课程简介:本课程兼工具、理论、实践三方面性质于一体。它一方面全面系统地介绍有关现代汉语的大量重要基础知识。课程内容共分六个部分:导论、语音、文字、词汇、语法、语用。另一方面以分析方法为核心,着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这些能力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理解和表达能力,二是思辨和分析能力,三是研究和创新能力。采用教材:邵敬敏:年《现代汉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课程名称:中国秘书史学时学分:4学分64学时课程简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秘书工作的基本脉络和框架,认识历代秘书工作的变迁和规律,从而取其精华,古为今用,开拓学生的视野,启迪思路,为当前的秘书工作服务,同时通过对中国古代秘书工作历史的考察,亦能加深对今天秘书工作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更好的角色和素质意识。主要内容包括:了解秘书工作起源的时间与条件,认识秘书工作起源的必然性。认识奴隶社会秘书工作的特征,具体了解夏、商、周三代秘书工作的表现。认识秦汉时期秘书工作发展的脉络与框架,了解秦汉时期秘书机构和人员的基本情况,掌握秦汉时期文书档案工作的基本制度。认识魏晋南北朝时期秘书工作发展的脉络与框架,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秘书机构和人员的基本情况,掌握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书档案工作的基本制度。认识隋唐时期秘书工作发展的脉络与框架,了解隋唐时期秘书机构和人员的基本情况,掌握隋唐时期文书档案工作的基本制度。认识宋元时期秘书工作发展的脉络与框架,了解宋元时期秘书机构和人员的基本情况,掌握宋元时期文书档案工作的基本制度。认识明朝秘书工作发展的脉络与框架,了解明朝秘书机构和人员的基本情况,掌握明朝文书档案工作的基本制度。认识清朝秘书工作发展的脉络与框架,了解清朝秘书机构和人员的基本情况,掌握清朝文书档案工作的基本制度等。采用教材:讲义课程名称:中国文学经典学时学分:4学分64学时课程简介: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会分析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趣味。本课程以课堂讲解古代文学名篇为主,所选作品从上古一直到清代,包括先秦的《诗经》、《楚辞》、诸子散文、历史散文以及秦汉以后的散文、辞赋、诗歌、词曲、小说、戏剧等等。除了介绍一些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基本常识外,字句疏通、篇章解析、内涵分析等等都是课堂教学的重点。采用教材: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简编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初版。参考书目: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82年新一版;林庚:《中国文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1995年第一版。法学辅修学士学位教学计划专业名称:法学开设校区:中山北路校区、闵行校区1、教学目标:本专业着眼于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对法律专业人才的要求,设置法律专业。致力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科学、合理,使学生既系统地掌握法学专业知识,又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功底,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以使学生毕业后能适应社会及用人单位对法律专业人才的需求。2、学分要求:60学分,法学学士3、修读要求:主修专业学有余力,对法学专业感兴趣的学生招生人数:100人开班时间:2013年秋季上课时间:周五晚上、周六全天收费标准:125元/学分教学计划:序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各学期学分三四五六七八1法理学3482宪法学3483民法4644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4645经济法4646刑法4647商法3488刑事诉讼法4649婚姻家庭法34810知识产权法34811民事诉讼法46412国际法46413劳动法34814合同法34815国际经济法34816毕业论文8128合计609601012101198课程名称:法理学学时学分:3学分48学时课程简介:法理学是法学的一般理论,基础理论和方法论,在整个法学体系和法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提供一系列关于法的基本思想,理论,又提供一系列研究法律现象的基本方法。采用教材:张文显主编:《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法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课程名称:宪法学学时学分:3学分48学时课程简介:宪法学是一门以宪法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法律科学,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宪法是一种极其重要、十分复杂、涉及面很广的政治法律现象。基于不同的认识目的,学者们在研究宪法时必然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和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因此便产生了宪法学的许多分支学科。宪法学就是由一些分支学科构成的关于宪法的理论体系。就我国的宪法学研究而言,这些分支学科主要有宪法学原理、中国宪法学、外国宪法学、比较宪法学和宪法史学等。采用教材:蒋碧昆主编:《宪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课程名称:民法学时学分:4学分64学时课程简介:民法是法律体系中具有基本法地位的独立的法律部门。民法学就是以研究民法理论与实践及其发展规律为主要对象的法律科学。它既有完整而成熟的理论体系,又具有很强的实践应用性。《民法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民法的本质、任务、基本原则及各项基本制度,能够运用所学的民法学基本原理,分析和解答日常所可能遇到的一般的民事纠纷问题。采用教材:《民法学》郭明瑞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课程名称: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时学分:4学分64学时课程简介:《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程是被教育部确定为高等教学法学专业的十四门核心课程之一的主干课。课程的目的是为学生正确地掌握我国的行政法学与行政诉讼法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法律规定。通过通过对行政法学与行政诉讼法学理论及实际应用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理和各种具体的制度与规则,提高学生运用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对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和司法实践中的案例进行分析的目标。采用教材:关保英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课程名称:经济法学时学分:4学分64学时课程简介: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正确地掌握我过经济法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法律规定.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经济法在我国法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达到在经济生活中学会用经济法的原理的目的.采用教材:顾功耘主编:《经济法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版课程名称:刑法学时学分:4学分64学时课程简介:刑法是法学的一个重要部门,它是对犯罪和刑罚规律、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进行理论概括的科学。我们应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掌握我国刑法的本质、任务、基本原则及适用范围,关于认定犯罪和适用刑罚的原则及其方法;各种具体犯罪的概念、特征与刑事责任,通过系统学习,正确理解刑法的精髓,深刻的理解立法精神,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采用教材:《刑法学》主编:齐文远、刘艺乒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课程名称:商法学时学分:3学分48学时课程简介: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正确地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法》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法律规定.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商法在我国法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商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达到对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和司法实践中的案例进行分析的目的.采用教材:顾功耘主编:《商法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版课程名称:刑事诉讼法学时学分:4学分64学时课程简介:刑事诉讼法是教育部制定颁布的法学14门主干课之一,是诸多法律中具有悠久历史的重要部门法之一。作为一部程序法,学习它的目的在于,使同学们认识到完善的程序对于实现法治和保障民主所具有的重要性,是区分法治与人治的分水岭。现代法治的基本特征,是国家权力受到法律的约束,人民可以运用完善的程序保障其自由免遭威胁与损害,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还要使同学们认识到,刑事诉讼法是国家行使刑罚权的活动,为了发现、证实、惩罚犯罪以维护公共秩序与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采用教材:陈光中著:《刑事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课程名称:婚姻家庭法学时学分:3学分48学时课程简介:课程的目的是为学生正确地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法律规定。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婚姻法家庭在我国法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婚姻家庭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达到对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和司法实践中的案例进行分析的目标。采用教材:杨大文主编:《婚姻家庭法》(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课程名称:知识产权法学时学分:3学分48学时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产权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了解知识产权法涉及的有关智力创造的各项民事权利,即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以及其他知识产权;了解有关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熟悉和掌握我国知识产权法的法律规定,培养分析、解决司法实践中有关知识产权问题的能力,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采用教材:《知识产权法学》,吴汉东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1月第3版课程名称:民事诉讼法学时学分:4学分64学时课程简介:《民事诉讼法》课程是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本科教学体系中必修的法律专业基础课程。民事诉讼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一部重要的基本法,也是构成我国程序法体系的三大诉讼法之一。民事诉讼法在保障公民的诉讼权利,促使法院公正审判、提高诉讼效率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采用教材:江伟著:《民事诉讼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课程名称:国际法学时学分:4学分64学时课程简介:国际法是现代法律的两大体系之一,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而《国际法》(又称国际公法)课程是法学体系中重要的部门法课程,是其他所有国际的和涉外的法学课程的基础,因而也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本科生必修的十四门核心课程之一。课程名称:劳动法学时学分:3学分48学时课程简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充分掌握劳动法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系统了解我国主要的劳动法律法规,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采用教材:李景森、贾俊玲主编:《劳动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课程名称:合同法学时学分:3学分48学时课程简介:合同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关于市场经济制度的一部基本法律,是民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公司、企业的生产经营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合同法对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作用。采用教材:陈小君主编:《合同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修订第2版。课程名称:国际经济法学时学分:3学分48学时课程简介:了解和掌握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同时要了解各分支部分包括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金融法以及国际税法的立法与实践,并能用掌握的基本知识分析案例,解决国际经贸实践中的法律问题。采用教材:魏国君主编的《国际经济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版)社会学(社会工作与心理辅导方向)辅修学士学位教学计划专业名称:社会学(社会工作与心理辅导方向)开设校区:中山北路、闵行1.教学目标:根据“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方向,着眼于培养学生社会工作理论、社会工作实务、心理辅导与心理支持、社会保障与福利服务等多方面的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知识、实务和管理技能,具有较高的综合专业素质,能够从事各类社会政策研究、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会行政管理、社区管理与服务、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心理辅导和心理支持及各类民政工作的高级复合型、应用型人才。2、学分要求:60学分,法学学士3、修读要求:主修专业学有余力,对社会工作、心理辅导、社会学感兴趣的学生4、招生人数:130人5、开班时间:2013年秋季6、招生要求:在校本科生,2012级为主。7、收费标准:125元/学分8上课时间:中山北路:周五晚和周日全天闵行:周五晚和周六全天9.教学计划:序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各学期学分三四五六七八1社会工作概论46442社会学概论46443社会工作与自我成长34834社会心理学4645临床社会工作实务I(个人与家庭)34836性社会学464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4644临床社会工作实务II(小组与社区)3489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34810心理咨询与辅导348311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348312家庭治疗与家庭社会工作46413疾病与健康34814心理咨询案例分析与督导3483毕业论文12合计609601111101018课程名称:《社会工作概论》(IntroductiontoSocialWork)主讲教师:韩晓燕副教授吴同讲师一、课程目的、任务:本课程是社会工作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可为学生学习社会工作领域的其他课程打下良好基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师生间的互动帮助学生实现以下目标:理解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与内涵;了解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培养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怀;学习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把握社会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二、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社会工作的定义和架构、社会工作的演进、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和专业伦理、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社会工作研究、年龄视角和机构视角的社会工作实务。三、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的特色:作为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教学旨在按照不同部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逐步展开和深化。具体教学方法上,每讲都从社会工作中的实际案例导出,切入本章主题,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开展小组讨论、课堂辩论、案例剖析等活泼多样的形式,课后提供本讲的深入思考题和拓展性的阅读文献。本课程在教学中将特别注意以下两点:(1)注重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培养与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2)密切结合社会工作领域的最新发展,努力向学生提供最新最多的信息。四、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顾东辉主编:《社会工作概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参考书目(10本):1、朱眉华、文军主编:《社会工作手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2、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3、古学斌等:《本土中国社会工作的研究、实践与反思》,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4、DennisSaleebey:《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5、法利等:《社会工作概论》(第九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6、扎斯特罗等:《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导论》(第七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7、MalcoomPayn:《社会工作理论》,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8、多戈夫:《社会工作伦理:实务工作指南》(第七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9、王思斌主编:《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一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10、王思斌主编:《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二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11、王思斌主编:《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三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课程名称:《社会学概论》(Introductiontosociology)主讲教师:魏伟讲师李丽梅讲师朱宇晶讲师一、课程目的、任务:向学生系统介绍社会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帮助学生学会用社会学的视角和理论研究社会问题、解释社会现象。二、课程内容:重点放在社会学的经典理论和对当代社会前沿问题的分析。三、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的特色:在方法上,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按照教学进度,组织相关的评述和讨论。四、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郑航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参考书目:吉登斯:《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课程名称:《社会工作与自我成长》(SocialWorkandSelfDevelopment)主讲教师:安秋玲副教授李希希讲师一、课程目的与任务:成长是持续一生的过程,维护健康的身心也是我们背负一生的责任。社会工作对社会工作者自身的成长尤其重视,因此从社会工作与自我成长的主题出发,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本专业学生获得认识自我的途径与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认同的能力;在于使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获得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并将其整合入自我的成长过程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获得自我认同感,从而能面对社会工作过程中的实践,全力担负起社会救助与服务他人的社会职责。二、课程内容:本课程将围绕着自我认识与自我成长的主题,从社会工作与自我成长概述、社会工作与自我认识、社会工作中的自我与他人、社会工作中的自我与群体、社会工作中的自我与家庭、社会工作中的自我与社会以及自我成长等内容进行学习。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本专业的学生将获得从人生历程的发展视角、从社会环境与人互动的系统视角来审视与认识自己的能力,并建立其有意义的自我发展过程。三、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的特色:本课程的学习主要采用活动体验、主题研讨以及认知反思等形式进行学习,强调学生的体验与领悟,重视生活实践与学习投入性。四、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1(美)克里,克里著,胡佩诚等译,心理学与自我成长,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参考书目:1.(美)莎伦·布雷姆,罗兰·米勒,丹尼尔·珀尔曼,苏珊·坎贝尔著,郭辉,肖斌译,亲密关系,中国邮电出版社,2005课程名称:《社会心理学》(SocialPsychology)主讲教师:薛红讲师一、课程目的与任务:《社会心理学》是建立在心理学和社会学基础上的一门交叉学科,是从社会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它具备独特而逻辑严密的知识体系和理论框架,并借用相关社会科学知识进行有效的组合,从而形成对社会现象的独特的解释,内容涉及日常生活中的多个领域。本课程旨在个体层面、人际层面;群体层面、社会层面等角度探讨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人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规律,从而指导我们社会工作者在实践过程中利用心理学的规律,灵活调控人际影响,有效利用社会情境,积极促动个体心理的转变,从而巩固社会工作的长久效果。二、课程内容:本课程的围绕人与社会的关系讲述以下内容:社会心理学概论、社会化与社会角色、社会动机、社会认知、社会态度、社会沟通、群体心理、社会影响、社会人格、临床社会心理学以及社会心理学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等。社会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是社会工作者的基本素质与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使学员达到领会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知识,运用社会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分析社会现实,创造性的使用社会心理学技能解决实现问题的目标。三、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的特色:本课程基本教学方式与手段是采取理论讲授和专题讨论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来展开,将引导学习深入社会,分析社会现实问题,获得认识社会的心理学视角与能力。四、教材及参考书目:四、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1.《现代社会心理学》,周晓虹,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版参考书目:1.《现代社会心理学》,周晓虹,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版2.《社会心理学》,刘永芳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12月版3.《社会心理学》,时蓉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课程名称:《临床社会工作实务1》和《临床社会工作实务2》(ClinicalSocialWorkPractice)主讲教师:韩晓燕副教授安秋玲副教授赵鑫讲师柴定红讲师一、课程目的与任务:“临床社会工作实务”是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方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以受助人的需要为中心,以社会学、心理学、行政学等学科的理论为基础,具体介绍了在介入过程中所运用的一系列的技能与方法。目的在于了解社会工作的一些基本知识,树立利他主义的价值观,重点掌握在助人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在开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中的一些方法与技巧。二、课程内容:临床社会工作实务1是社会工作实务的基础部分,是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微观与直接工作方法。本课程主要是从个案社会工作与小组社会工作的角度来介绍社会工作过程中所运用的具体理论与技能技巧。具体内容包括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在对服务对象提供心理与资源支持中所可能遇到的问题、所需要了解知识以及可使用的方法;具体是:个案社会工作与小组社会工作的概论、个案社会工作与小组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与价值观以及伦理、个案社会工作与小组社会工作的理论、个案社会工作与小组社会工作的工作过程、个案社会工作与小组社会工作的常用模式等、个案社会工作与小组社会工作的评估与研究等。临床社会工作实务2是社会工作实务的提高部分,是相对宏观、间接的社会工作方法。本部分主要从社区社会工作与社会行政的角度来介绍社会工作的具体理论与技能技巧。本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社区社会工作概论、理论基础、价值体系以及社区研究、社区建设、社区发展、社区服务的意义和基本原则;社会工作行政概论、社会工作行政的组织建构理论与模式、社会工作行政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过程、社会工作行政管理以及社会工作行政的立法与监督等内容。本课程注重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阐述社会工作实务,注重分析社区工作与社会工作行政的开展背景与运作模式,以帮助本专业方向的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理论分析的视角,增强学生社区服务与管理的技能,有效提供社会工作实务的绩效。三、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的特色:本门课程特色表现在(1)实践性:本课程注重从心理角度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临床社会工作的服务技能;使学生在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把心理支持与资源支持有效协调;(2)系统性:本课程注重学科知识内在的逻辑性,使学生系统、全面的掌握临床社会工作实务的知识。临床社会会工作实共上一学年,其中临床社会工作实务1上学期完成;临床社会工作实务2下学期完成。本课程基本教学方式与手段是采取理论讲授和专题讨论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来展开。四、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1.张雄编著:《个案社会工作》,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2.张洪英著,小组工作:理论与实践,山东人们出版社,2005年3.周沛,社区社会工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4.(美)斯基德莫尔著,张曙等译,社会工作行政:动态管理与人际关系(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参考书目:1.朱眉华、文军主著:《社会工作实务手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2.(美)扎斯特罗等著:《社会工作实务:应用与提高》,晏凤鸣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3.(美)里瓦斯等主编:《社会工作实务案例分析》,李江英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4.教材:翟进、张曙编著:《个案社会工作》,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5.李卫华、张金俊主编:《个案工作》,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课程名称:《性社会学》(SociologyofSexuality)主讲教师:张晖讲师魏伟副教授一、课程目的与任务:虽然在社会学领域长期处于边缘的位置,“性”的研究对于理解我们日常生活的核心方面,从最为私密的个人体验,到具有全球影响的社会问题,都有着突出的意义。“性”的意义和实践是身份认同、社区、组织和社会运动的构成基础,紧密嵌入到国家、经济、家庭和教育等诸多社会结构之中。本门课程运用建构主义视角,将“性”及其相关问题置于社会和文化的语境之中进行探讨,涉及的话题包括身份、差异和社区;“性”的规范和控制;“性”的政治经济学和全球化,“性”与国家和公民权,与“性”相关的医学和健康问题。通过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二十世纪以来在“性”问题上发生的重大变迁,和这些变迁对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二、课程主要内容:掌握建构主义的“性”社会学理论,了解酷儿理论,并能够运用分析社会现象。熟悉“性”领域的一些经典和经验研究,进行批判性对话。加强对于自我的认识和了解,帮助理解和解决个人日常生活中的困惑和问题。作为课程主题的“健康”,除了传统的疾病预防和心理发展的内容,更加强调学生在围绕“性”问题上的规范习得、沟通交流、责任担待等方面成为“健康”的社会人。三、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的特色:除了传统的讲课和阅读,本课程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包括电影观摩、热点议题辩论、嘉宾讲座和与国外学生交流(安排中)等,以达成最佳的学习效果。四、教材及参考书目:1、性经验史(第一卷),米歇尔.福柯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福柯与性,李银河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20052、亲密关系的变革:现代社会中的性、爱和爱欲,安东尼.吉登斯著,社科文献出版社,20013、中国的女性与性相:1949年以来的性别话语,艾华(HarrietEvans)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4、当代中国人的性行为与性关系,潘绥铭等著,社科文献出版社,20045、酷儿理论,李银河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课程名称:《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HumanBehaviorandSocialEnvironment)主讲教师:韩晓燕副教授赵鑫讲师一、课程目的与任务:学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是人们适应社会生活、获得全面发展的需要。人是环境的产物,所以,人要在社会环境中顺利地生存和发展,就需要学习和掌握一定的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和技能。学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可使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了解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基本知识、理论,掌握运用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基本知识、理论去分析人类行为的方法。二、课程内容:该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课程,其目的是为各种专业技能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本书以环境中的人为核心思想,以人生全程发展为主线,从生物、心理、社会三个方面对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使学生能够了解人类行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动因,以及这三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解人类行为在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历程中所发生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的逻辑和机制,了解在整个生命历程中可能出现的行为病态及其生理、心理或社会原因,能够运用有关理论,针对不同的行为病态提出可行的治疗方案,以缓解服务对象的困苦,促进其社会功能。三、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的特色:通过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教学,使学生得到多种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如社会交往能力、社会调查能力、分析人类行为的动因的能力、治疗人类行为偏差的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掌握了这些能力会使毕业生更顺利地就业及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基本教学方式与手段是采取理论讲授和专题讨论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来展开。四、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库少雄主编:《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参考书目:1、徐愫编著:《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2、王瑞鸿编著:《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3、:(美)扎斯特罗、(美)阿什曼著:《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师海玲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课程名称:《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CommunicationandSocialAdjustment)主讲教师:卢俊秀讲师安秋玲副教授一、课程目的与任务:人是社会中的人,因此本课程的目的就在于帮助本专业学生获得与人相处以及社会适应的能力,从而能够积极应对人际关系、社会发展与文化变迁。本课程在微观的层面使学生明了如何与工作,生活中的他人相处的更好,并能影响他们;在宏观的层面示学生理解人际交往的生物性与社会性,从而做到适应社会。二、课程内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围绕“人际”从以下角度展开论述:人际交往的概论、人交往的规则与模式、人际沟通的能力获得、说服与态度转变、人际矛盾与处理、人际融合、社会适应等内容。本课程将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呈现与分析,从而使本专业的学生获得对人际的本质理解,并增强学生的社会融入技能与社会适应能力。三、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的特色:本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以启发——体验——获得为途径,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扎实的掌握人际关系的技能技巧,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自身的实际生活中,获得社会适应的能力。本课程在讲述的过程中,采用案例分析、活动体验与主题讨论的形式,强调学生的参与性与体悟能力。四、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1.陆卫明,李红著,人际关系心理学,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参考书目:1.(美)戴尔·卡内基,卡内基沟通与人际关系,中信出版社,20082.(美)伯恩(Eerne,E.)著,田国秀等译,人际游戏:人际关系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课程名称:《心理咨询与辅导》(PsychologicalTherapyandConseling)主讲教师:安秋玲副教授赵鑫讲师郭娟讲师一、课程目的与任务:通过该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几个重要派别的基本理论,明确心理咨询的原则,并初步掌握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的有关技法。二、课程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心理咨询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了解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认识心理健康在人学习、生活、成长、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意义。掌握心理健康的标准,了解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表现,理解人的差异、了解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了解人生不同阶段常见的心理问题及预防措施。掌握心理问题评价的初步知识,掌握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技巧,了解解决心理问题的有关途径与方法。从而可使学生提高人际交往、人际沟通的能力,提高自我成长自我管理的能力,提高助人能力,提高学生心理适应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掌握团体和个体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方法,并培养实际助人的能力。三、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的特色:使学生掌握心理咨询理论与方法,获得自助和助人的能力,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心理咨询与辅导主要任务是运用心理学知识与技术,去探讨解决有关保持或促进心理健康、预防和解决身心疾病的具体方法,以保证人的健康成长。基本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讲授和讨论、心理活动相结合,同时结合具体案例开展一定的心理咨询实践活动。四、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张日晟主编:《咨询心理学》(第一版),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参考书目:1、李百珍,《青少年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第一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2、孔维民,《心理咨询与治疗》(第一版),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3、王志超,《中小学生心理问题个别辅导》(第一版),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课程名称:《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Child/YouthSocialWork)主讲教师:韩晓燕副教授柴定红讲师吴同讲师一、课程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儿童和青少年的界定,明确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内涵,把握儿童和青少年的基本生理和心理特点。通过对儿童和青少年主要理论(包括生理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和社会学理论)的学习,掌握剖析和解决儿童和青少年问题的主要实务理论和方法。本课程还需要学生掌握儿童和青少年方面的福利安排和福利政策,并学习处理儿童和青少年问题的方法。二、课程内容: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工作就是一种以儿童和青少年为服务对象的社会工作。它根据儿童和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征,以儿童和青少年的需要为起点,通过运用专业社会工作的各种价值、理念、方法和技巧,促进儿童和青少年健康成长和自由发展,帮助他们与社会达成一种良好的适应状态。课程内容包括儿童和青少年的基本特征以及基本需求,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以及各种理论和方法,结合我国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具体现状和相关政策,研究儿童和究青少年社会工作的规律,探索中国儿童和青少年工作专业化建设的道路。三、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的特色:本门课程是有关儿童和青少年的发展理论与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特别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理论和实务有机结合。本课程的基本教学方式与手段是采取理论讲授、专题讨论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来展开。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实务部分,在讲课时从现实生活中的儿童和青少年问题导出,引出本讲的主题,中间穿插有关儿童和青少年的理论,补充典型的案例,课后提供思考和讨论的问题,并提供进一步阅读的文献。四、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美)米尔斯著:《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李健英、范志海译,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参考书目:1、陆士桢、王玥:《青少年社会工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2、陆士桢、任伟、常晶晶:《儿童社会工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3、(美)韦伯:《儿童社会工作实务》,黄玮莹、辜惠微译,台北:学富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6年版。课程名称:《家庭治疗与家庭社会工作》(FamilyTherapyandFamilySocialWork)主讲教师:李希希讲师一、课程目的与任务: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使学生通过对婚姻、家庭概念的学习和把握,了解当代中国家庭变迁和家庭问题,并掌握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含义和内容;二是学习和掌握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重点在于通过实务训练学习和掌握几种主要的家庭治疗理论和方法;三是学习和掌握家庭社会工作的实务知识和技巧,重点在于家庭关系的调适、家庭危机的应对、特殊家庭的辅导、婚姻家庭法的运用等。二、课程内容:本课程内容主要有三大板块。第一大板块为概念论述,包括对婚姻和家庭概念的阐述、当代中国家庭变迁和家庭问题、家庭社会学研究和发展、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含义和内容等;第二大板块为家庭社会工作的一般理论和方法,分家庭社会学理论和家庭治疗理论两大部分,前者主要包括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家庭系统理论、结果功能理论、社会冲突理论、符号互动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社会支持理论等,后者主要包括结构式家庭治疗、经验式家庭治疗、系统式家庭治疗、策略式家庭治疗、叙述式家庭治疗等。第三大板块为家庭社会工作实务,主要包括家庭过程、家庭关系及其调适、家庭危机及其应对、特殊家庭及其辅导、婚姻家庭法等。三、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的特色:本门课程是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和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所学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第一板块以讲授和讨论为主,第二板块和第三板块侧重从现实的婚姻和家庭问题出发,引出本讲的主题,中间穿插经典的家庭社会学和家庭治疗理论,补充典型的案例,课后提供思考和建议,并提供进一步阅读的文献。四、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张文霞、朱冬亮:《家庭社会工作》,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参考书目:1、谢秀芬:《家庭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台北:双叶书廊,2004年版。2、邓伟志、徐榕:家庭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3、周月清:《家庭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关系,2001年版。课程名称:《疾病与健康》(DiseaseandHealth)主讲教师:何姗姗讲师一、课程目的与任务: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在治疗疾病和维护健康上,包括西医在内的所有医疗方式都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知道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思考人类的社会,身体,心灵,健康和疾病之间的关系问题。既能关注疾病在人类进化,营养,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扮演的角色,也能从现代生存方式,现代技术发展,现代流行病,城市贫困,环境恶化,食物安全等角度理解社会大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二、课程主要内容:疾病与人类进化的关系;食物,营养,生长发育,与营养不良;生活方式,压力与疾病;文化交流对健康的影响,现代化,全球化对健康的影响和疫病的传播;健康领域的社会文化视角,医学作为一种文化,文化在病情诊断分析中的作用,文化生态系统研究方法;疾病与病人角色,从患者的角度看医生和病人的关系;精神疾病,健康行为的心理文化研究法,符号和仪式治疗;医疗的多元主义及医疗模式的变化,社区健康评估。三、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Purnell.L.andPaulanka,B.2003.TransculturalHealthCare.Phil.:F.A.DavisCo.参考书目:Winkelman,M.2005.CultureandHealth.Boston:McGraw-HillCustomPublication.课程名称:《心理咨询案例分析与督导》(CaseAnalysisandSupervision)主讲教师:韩晓燕副教授安秋玲副教授赵鑫讲师郭娟讲师一、课程目的与任务:课程的目的在于强化社会工作与心理辅导专业学生助人自助的能力,强化本专业学生的实务操作与灵活科学的处理个案的能力。本可能将通过经典案例的分析建立起学生分析、诊断个案的知识并在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心理治疗的能力。本课程的学生将帮助学生从接触案例到处理案例并最终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助人者。二、课程内容:本课程的学习将包括以下内容:社会工作过程中对案主提供心理支持时候的案例分析,如案例记录、案例反思、案例咨询过程中咨询假设、咨询目标、咨询程序的提出;咨询过程中的不同视角、案例咨询中的常见问题、案例督导的过程等。借助于经典的心理咨询案例以及学生自身的案例,通过不同角度的分析,使本专业学生能在做咨询的过程中获得最快的成长。三、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的特色:本课程将采取课外咨询实践、课内研讨分析的方式进行教学。本课程强调学生的咨询实践以及对自身对咨询的反思与总结。通过咨询督导的介入促进学生社会工作与心理咨询技能的成熟。四、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1严文华著,成为优秀的心理咨询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参考书目:1.(美)科瑞著,石林等译心理咨询与治疗经典案例:第6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2.(美)邓肯等著,张怡玲译,突破心理治疗中的“不可能”案例——心理咨询与治疗系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公共关系学辅修学士学位招生计划所属学科类别:管理学开设校区:中山北路校区、闵行校区1、培养目标:本专业以企业公共关系和政府部门公共关系为主要发展方向,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培养善于策划、长于传播、精于管理,具有系统的行政管理和经营管理知识、熟悉现代传播沟通理论和方法,具备调研、策划和创意能力,熟练运用各种宣传技巧和社交艺术,从事公众信息传播、关系协调与形象管理事务的调查、咨询、策划和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复合型公共关系专门人才。本专业未来适合的就业领域:(1)适应的行业单位:商务咨询业、创意传媒业、旅游会展业、公关广告业等现代服务的公司和机构。(2)适应的部门岗位:公司企业、公共组织、媒体机构的公关策划、广告管理部门等。2、学分要求:60学分,管理学学士学位。3、修读要求:主修专业学有余力,对公共关系、形象策划、市场营销、广告设计、新闻传媒、行政管理和文秘等工作有兴趣的2012级全日制本科学生。4、招生人数:200人5、开班时间:2013年秋季6、上课时间:周五晚上、周六全天7、收费标准:125元/学分8、教学计划:序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各学期学分三四五六七八1公共关系理论与实践1130100146442广告策划1130100246443现代管理学1130100346444传播学概论1130100446445政府公共关系1130100534836跨文化管理113010093487商务谈判策略1130100734838市场营销学113010846449公共关系礼仪1130100634810公共关系心理学11301010348311人力资源管理11301011464412人际关系理论与方法1130101234813品牌塑造与管理1130101346414演讲与口才1130101434815危机管理1130101534816学位论文113010168128合计609601210101018课程名称:公共关系理论与实践学时学分:4学分64学时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研究现代公共关系活动现象、规律以及实务操作的手段方法,它是在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具有现代管理性质的应用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公共关系的概念、基本原理,确立现代公共关系意识,培养良好的公共关系理论素养;理解组织与公众沟通、协调的过程,掌握开展各种类型公共关系活动的手段和方法,培养从事公共关系工作的能力。采用教材:主教材:《现代公共关系学》邱伟光:华东师大出版社课程名称:广告策划学时学分:4学分64学时课程简介:广告策划课程主要介绍广告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包括绪论、广告调查、广告策划、广告作品的设计、广告制作、广告传播与发布、非商品广告运作、广告文化与跨文化传播、行业广告运作,等等。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广告意识和开展广告活动的能力。采用教材:主教材:《现代广告学》(第7版)何修猛,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课程名称:现代管理学学时学分:4学分64学时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专业的基础性课程。通过学习,引导学员理解管理的科学含义,了解人类管理思想和理论的发展历程,深化对人本管理、核心能力理论等思想的认识,掌握设计组织结构的基本方法,理解决策、计划、领导、激励、沟通、控制和团队建设等管理职能的基本知识,初步培养运用管理学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采用教材:主教材:《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等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课程名称:传播学概论学时学分:4学分64学时课程简介:新闻传播学课程主要介绍传播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包括导论、传播过程模式、传播功能及传播功能失调、传播控制研究、内容分析与符号制作、传播媒介理论、传播受众研究、传播效果研究、宣传研究、国际传播、批判学派,等等。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自觉开展传播的意识和开展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的能力。采用教材:主教材:《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课程名称:政府公共关系学时学分:3学分48学时课程简介:通过本课程的专题化学习,引导学生理解政府形象和公务员形象在促进社会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熟悉海外政府公共关系的运作模式和特征,掌握塑造政府形象和公务员形象的核心理论、基本策略和技巧,养成进行政府沟通管理、新闻发布和关系协调的基本能力。采用教材:主教材:《政府公共关系》李华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课程名称:公共关系礼仪学时学分:3学分48学时课程简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了解公关社交礼仪的基本内容与方法以及它对公关工作的意义,基本把握组织公关礼仪、公关人员礼仪素养、交际礼仪、涉外公关礼仪、文书礼仪和风俗礼仪等重要内容,掌握并能实际运用,切实提高自身的公关礼仪素养。采用教材:主教材:《公关礼仪》陶稀编著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8年辅助教材:《公共关系礼仪》邱伟光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公关礼仪艺术》周裕新著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课程名称:商务谈判策略学时学分:3学分48学时课程简介:本课程融合了国际间商务谈判理论的新近发展,借鉴管理学、行为科学、心理学、法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的相关内容,重点介绍谈判策略,辅之以战术和技巧。不仅阐述合作谈判,也提示应对冲突性谈判的方法。采用教材:主教材:《商务谈判策略》吴建伟沙龙·谢尔曼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课程名称:市场营销学学时学分:4学分64学时课程简介:该课程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上的应用科学。它研究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企业营销活动过程及其规律性,具有全程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本课程涵盖工商管理类专业学习本课程所应掌握的基本知识点、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并适当介绍了一些营销理论的新领域和新观念。采用教材:主教材《市场营销学》吴健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课程名称:跨文化管理学时学分:3学分48学时课程简介:主要介绍跨文化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包括导论、国际环境特性、海外组织管理模式、跨文化沟通、海外投融资管理与国际公关、跨文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比较研究、跨文化广告传播、涉外知识产权研究,等等。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跨文化管理的能力。采用教材:主教材:《跨文化管理》,王强国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课程名称:公共关系心理学学时学分:3学分48学时课程简介:课程讲述公关活动中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规律,通过系统的理论知识阐述和生动的案例分析,学生在掌握公关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具备分析和解决公关工作问题的基本能力。课程侧重学科的应用性,以提高学生的公关素质和能力为核心内容。采用教材:主教材:《公关心理学》张云著复旦大学出版社辅助教材:《公关心理学教程》,张云主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公关心理学》朱吉玉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课程名称:人力资源管理学时学分:4学分64学时课程简介:本课程以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理论为基础,以人力资源管理的运作方法为主要内容,重点介绍相关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具有实践操作性,是一门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创新思路和操作模式的应用性学科。通过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模式,熟习相关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于实践之中,提高实际工作水平。采用教材:主教材《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3版)》,胡君辰、郑绍濂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课程名称:人际关系理论与方法学时学分:3学分48学时课程简介:人际关系与沟通,是十分重要的课题。本课程旨在通过总结了处理人际关系的成功之道,帮助学生懂得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靠他的专业能力,85%则靠他的人际关系和做人处世的能力!人生中最大的财富就是人际关系。如果想要事业更成功,生活更幸福,家庭更美满,朋友关系更融洽,一定要让人际关系变为成功的加速器。采用教材:主教材《人际关系与沟通》曾仕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课程名称:品牌塑造与管理学时学分:4学分64学时课程简介: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品牌塑造都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但是人们经常误认为品牌塑造就是靠疯狂的广告和不知疲倦的营销,在这过程中却往往忽视了公关的作用。这是一门系统介绍公关与品牌塑造的课程。采用教材:主教材《包装设计:品牌的塑造-从概念构思到货架展示》(美)克里姆切克,等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01出版)课程名称:演讲与口才学时学分:3学分48学时课程简介:本课程就演讲和日常交际语言作了系统的论述,并就即兴演讲、演讲口才与语言交流、面试答辩等作了重点介绍。课程内容广泛,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它能让你摆脱不善交流的困境,发挥你真实的实力,在关键时刻脱口而出。采用教材:主教材《演讲与口才教程》李华荣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课程名称:危机管理学时学分:3学分48学时课程简介:本课程从威胁企业生存的危机入手,帮助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树立危机意识,提高快速识别危机的能力,增强预防并妥善化解危机技巧,掌握危机管理的相关技能。采用教材:主教材:《如何进行危机管理》许芳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人力资源管理辅修学士学位教学计划专业名称:人力资源管理开设校区:中山北路、闵行1、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人力资源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制度、方针及政策,具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实际工作的能力,适合在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其他社会组织等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2、学分要求:60学分。3、修读要求:将来有志于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2012级本科学生4、招生人数:200人以内。5、开班时间:2013年秋季6、收费标准:125元/学分7、上课时间:周五晚、周日全天(中山北路)、周五晚、周六全天(闵行)8、教学计划序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各学期学分三四五六七八经济学概论3482薪酬管理4643管理学4644领导学3485公共管理学4646人力资源管理4647公共关系学3488经济法464招聘与面试34810社会保险案例分析34811培训与开发34812组织行为学34813社会保障学46414劳动法学46415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34816毕业论文8合计课程名称:经济学概论学时学分:3学分48学时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公共管理类各专业共同的必修基础课,它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与分析方法,为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课程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熟练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经济生活中各类现实问题的能力。采用教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尹伯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五版课程名称:薪酬管理学时学分:4学分64学时课程简介: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从战略的角度讲述薪酬管理新的理念、技术和流程。共包括薪酬管理总论、战略与薪酬管理、基本工资管理、奖金管理、福利管理、薪酬制度和薪酬实务七项内容。采用教材:文跃然.《薪酬管理原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主要参考书:刘昕.《薪酬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李新建.《企业薪酬管理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刘军胜.《薪酬管理实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课程名称:管理学学时学分:4学分64学时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行政管理本科专业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它是人类管理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也是现代许多前沿科学成就的具体运用。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管理及管理学的概念,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认识管理活动的规律性,确立现代管理理念,培养和提高从事管理工作的必要的理论素养和能力。采用教材:《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课程名称:领导学学时学分:3学分48学时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为了提高组织中的领导效果,通过对领导理论、原理的学习和研究,实现不同的领导技能和技巧在实践中的有效运用,从而努力提高领导技能和培养良好的领导素质的一门课程。它作为行政管理和领导工作的专业理论,不同于一般的纯理论学科,具有鲜明的应用性、综合性、实践性特点。通过《领导学》的讲授,让本专业学生系统学习领导学基本理论,从科学化和艺术化两个层面上掌握和理解领导的真实内涵与本质特征,从而深刻认识领导学在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还会使学生正确把握不同领导风格和模式的要素和规律,理解不同领导行为和风格在不同组织环境中的应用技巧,并且掌握不同领导技能在实践中的合理应用,从而加深对现代领导科学的认识,培养和提高实际的领导技能和素质。教学内容主要从领导概述篇、领导理论综述篇、领导个人侧面篇、作为关系建立者的领导篇、作为组织设计师的领导篇五个方面,对领导的理论、原理和相关技能进行系统讲授。参考教材:组织领导学加里·尤科尔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课程名称:公共管理学学时学分:4学分64学时课程简介:我国学术界对“公共管理”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开始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市场化、全球化日益明显的趋势对中国的政府管理带来了巨大冲击和挑战,传统行政管理的理念与方法已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同时,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思想理论开始大量传入中国。与体制转型的社会现实相联系和受外来新思想的影响,我国学术界也提出并使用了有别于“行政管理”的“公共管理”概念。采用教材:《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蒋云根东华大学出版社课程名称:人力资源管理学时学分:4学分64学时课程简介:本课程为行政管理专业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该课程讲授的知识体系,涉及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招聘、职业生涯管理、培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