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第二单元巩固练习试题含答案_第1页
高三历史第二单元巩固练习试题含答案_第2页
高三历史第二单元巩固练习试题含答案_第3页
高三历史第二单元巩固练习试题含答案_第4页
高三历史第二单元巩固练习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历史第二单元巩固练习您的姓名:[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信息:[矩阵文本题]*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某同学查阅了有关“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人口南迁”“北魏孝文帝改革”等历史资料,他探究的主题是()[单选题]*A.先秦时期历史的演进B.秦汉的大一统局面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正确答案】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2.下图为我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政权更替示意图。下列有关这一时期历史的叙述正确的是[单选题]*A.确立了察举征辟制B.丝绸之路开辟C.门阀士族制度盛行【正确答案】D.儒学失去正统地位3.有资料统计表明,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南部诸省水利工程数目增加,而北部则有所减少。这表明()[单选题]*A.北方水利技术水平落后B.南方水利事业异常繁荣C.北方粮食产量高于南方D.政治稳定推动经济发展【正确答案】4.汉代以前,中原人民习惯于席地而坐,即跪坐。魏晋以来,随着胡汉杂居,胡床自北而南广为流行,促使高足家具出现,改变了过去席地而坐的习惯。这说明()[单选题]*A.民族交融推动汉人生活习惯改变【正确答案】B.胡汉交融以汉族吸收胡人文化为主C.胡人汉化与汉人的胡化同步进行D.胡人文化在中原地区得到广泛传播5.有学者认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其主要原因是出于政治军事上的需要,炀帝个人的享乐欲望是其次要原因。没有隋炀帝,运河还是会由别的人来开凿的。这一看法的主要依据是()[单选题]*A.政治军事中心的南移B.南北政权的分裂对峙C.江南经济地位的上升【正确答案】D.关中地区经济的没落6.唐太宗在位期间,知人善任,虚怀纳谏,还规定五品以上京官,要轮流到宫中值宿,以便皇帝召见,询问外间事务,了解民间疾苦,以及政事得失,使下情得以上达。唐太宗的这些做法()[单选题]*A.削弱了中央集权B.促成了“贞观之治”局面【正确答案】C.分散了宰相职权D.体现了“开元盛世”景象7.关于如何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唐太宗曾说:“朕为苍生父母,苟可利之,岂惜一女,北狄风俗,多由内政,亦既生子,则我外孙,不侵中国。”以下政策与之相关的是()[单选题]*A.战而后和B.经济制裁C.息事宁人D.和亲政策【正确答案】8.下表为唐朝后期南北户口变化比较。这说明()地区天宝元年(742年)户数/户元和年间(806—820年)户数/户下降幅度/%占全国户数比例/%北方373665286688776.836.52南方3117624150654851.6863.48[单选题]*A.北方人因战乱大量南迁B.南方户数呈现增长趋势C.中国呈现南北分裂局势D.政治局势影响户数变化【正确答案】9.据史料记载,琅琊王氏,从东晋的王导到南齐的王俭,“六世名德,海内冠冕”,当宰相的接二连三,甚至连白痴也可出任高官。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单选题]*A.察举制的推行B.九品中正制的实施【正确答案】C.科举制的设置D.中央集权制的加强10.“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材料说明科举制的积极作用是()[单选题]*A.选官方式上体现相对公平【正确答案】B.扩大官吏的来源,加强统治力量C.有利于形成社会重学风气D.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11.贞观初,唐太宗下敕征兵年十八以下之体壮者,但门下给事中(掌驳正政令之事)魏征拒之,遂无果。此事说明()[单选题]*A.兵部隶属门下省B.君权受相权制约【正确答案】C.唐太宗大权旁落D.门下省独掌大权12.唐朝初年,一位农民在农忙时节可以通过交绢帛或麻布给政府,来避免因服徭役而耽搁农事。这一情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单选题]*A.国家税收的增加B.三省六部的设立C.以庸代役的实施【正确答案】D.民众衣料的变化13.南北朝时期,北朝的佛教宣称“人王即是法王”“皇帝即当今如来”。北魏僧人法果曾说:“我非拜天子,乃礼佛耳。”这些言论反映出北朝佛教()[单选题]*A.在中国本土化的倾向【正确答案】B.汲取了儒家思想的精髓C.获得君主的倾力支持D.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14.魏晋南北朝时期,曹魏刘徽在《九章算术注》提出“以盈补虚”与“出入相补”原理贯通各公式间的关联,从而将《九章算术》中的几何知识构成一个理论体系;南朝祖冲之推算圆周率获得巨大成功。这表明此时期()[单选题]*A.科学研究注重总结B.科学研究重心南移C.科技指导农业生产D.科学研究有非实用的趋向【正确答案】15.唐人史邕曾这样描述一书法家的作品风格:“风雨惊兮魍魉走,山岳动兮龙蛇斗。千尺松枝如蠹朽,欲折不折挂岩口。”下列与其风格相似的作品是()[单选题]*

ABC【正确答案】D16.在敦煌艺术中,北魏时代的壁画充分反映了“流血”“杀戒”等内容,蕴含着撼人心魄的超越时代的“悲壮之美”;唐代壁画则规模宏大、色彩绚丽、气魄雄浑。这种变化说明()[单选题]*A.艺术创作风格不同B.北魏时期社会状况C.艺术与现实的关系【正确答案】D.唐朝国家统一强大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大规模融合,使这一时期的文化更趋于多元走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材料二匈奴、鲜卑、羯、氐、羌等草原游牧民族打破了“与中国壤断土隔”的文化生态环境的疆域线,进入了与汉文化相适应的生态环境,于是,胡文化自然而然地转化为一种低势能文化。……与此反观照,汉文化理所当然地成为高势能文化,并充分展现出其优胜性。胡汉文化之间的“社会距离”,产生了胡汉文化质的不相容性。……文化冲突中的对立诸面不可避免地在文化冲突中改变自身原有文化心理结构,从对方吸收于己有用的文化质,从而在调整、适应的过程中趋于一体化。

——摘编自冯天瑜、杨华、任放编著《中华文化史》

材料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应该说汉化是总体的趋势,但是文化的融合并非只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伴随着胡族入居中原,背景广阔的异质文化汇入汉族社会,在对传统文化造成剧烈冲击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新鲜而有活力的因素。实际上正是由于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特别是得益于突破国家、民族、地域限制的丝绸之路的畅通,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

——摘编自阴法鲁、许树安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后人民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并指出这些措施产生的影响。(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族文化融合对中国历史造成的影响。(2分)[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察举制到了东汉末年,已为地方门阀士族所操纵和利用,他们左右了当时的乡闾舆论,使察举滋生了种种腐败现象,即所谓“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曹操在北方稳定统治后,急需人才。曹操死后,曹丕在采纳陈群的建议后,开创了九品中正制,这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所谓中正,就是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也就是中正官。晋以后,中正改由朝廷三公中的司徒选授。在一般情况下,州郡的大小中正官是由司徒举荐的现任中央官员兼任,有时司徒或吏部尚书还直接兼任州的大中正官,这保证了中央对选举的直接控制,避免他人对中正事务进行干扰。

——摘编自张旭华《九品中正制研究》

材料二魏晋时代,士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这不但堵塞了从民间取才,还让士族得以把持朝廷取才。隋朝在结束魏晋南北朝国家分裂局面后,百废待兴,而首先是解决国家所需的用人问题,于是科举制应运而生。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特别是唐宋时期,科举制度之初,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

——摘编自刘海峰《中国科举文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曹魏选官制度变化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隋朝实行科举制的历史背景。(6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的历史启示。(4分)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三省六部制是唐代职官设置的整体,三省是对重要最高权力的划分,将以前属于宰相的政府决策和执行权分开,由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承担。中书、门下两省是以皇帝的名义草拟和颁发诏令,且门下审复的第一个手续就是向皇帝复奏画敕,最后一个手续是用皇帝的宝玺进行“印逢”,就是说其工作运转受到了皇帝的严密控制,其权力完全是皇帝所赋予。在以皇帝和三省为核心的最高领导机构之下,政令的具体执行由六部与尚书省具体负责。唐代的六部设置于尚书省之下,分别为吏部、礼部、户部、兵部、刑部和工部,在每个部下面又设置了四个司,这样中央的领导机构为皇帝和三省,重要的执行机构就是六部和二十四司,这些机构统领着全国的行政事务。

——摘编自赵冬云等《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设置及其发展》

材料二从理论上讲,皇帝拥有天下所有权力,尚书省是贯彻皇权的具体办事机构,尚书省的首脑即为丞相。历史沿革中,尚书省的一枝独大,势必造成相权过重,为了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简明来说为了抑制相权,中书省和门下省应运而生。三省六部制是秉承儒家思想,汲取历代治权的有益部分完善而成的,到了唐代堪称为相对成熟的政治制度。

——摘编自赵扬《唐代政治制度设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三省六部制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作用。(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三省六部制“堪称为相对成熟的政治制度”的表现。(4分)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在唐朝的初期,征收赋税的办法称作租、庸、调……在玄宗当政末期,户籍逐渐遭到破坏,大多已经与实际不符。到了至德年间,战事四起,到处征收赋敛,逼迫催促,再也没有一定的标准。征收部门增加了,可是互相没有隶属关系而是各自随意增加课税,巧立名目。新老名目,相互重复,毫无限度。富足人家人丁多,大抵作官当僧人得以免除赋役;而贫困人家人丁多,全无隐瞒逃避的去处,所以上等户优游而下等户劳瘁。征税的吏员又乘机侵吞,百姓……经受不了如此困窘,大抵都逃亡流徙成为浮户,那些留下来的本地百姓,不足百分之四五。至此,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首先计算州县每年所需费用和上交朝廷的数额,并以此数额向百姓征税,通过对支出的估量来制定收入的数额。无论主户、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