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工业化与--以我国珠角洲地区为例珠
角洲地区工业化与的区位条件与进程基础对外开放的前沿工业化与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工业化与工业化必然带来反过来促进工业化对外开放的前沿珠
角洲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对外开放的前沿1980年以前工业基础较薄弱工业主要在广州现在我国主要工业 之一仅次于长三角的城市密集区对外开放有利的地理条件对外开放的前沿外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内因良好的区位:位于南部沿海,毗邻
,靠近东南亚最大的侨乡之一工业化与的推进工业化与的推进工业化与的推进工业化与的推进城镇数量增多
城市人口上升水平提高城镇规模扩大
城市人口上升
水平提高工业化对考情速查命题2012·新课标
文综,8~9以重大经济政策适用区域或热点经济区域为材料,考查区域与工业化的关系及区位条件,侧重区域综合分析。选择题和综合题均常见,难度中偏难。2016
文综,14(1)2015
地理,19~202014
文综,40(2)2013
文综,23~252013·浙江文综,372012
地理,35~37工业化和的关系下图示意工业化、
与城市集聚效应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伴随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市集聚效应增强都市圈的形成增强了城市集聚效应第三产业
超过第二产业时,人口由大城市向小城市导迁移D.大城市郊区化和逆致城市集聚效应减弱不同地区的进程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江苏将城镇空间结构调整为“一带两轴,三圈一极”(沿江城市带、沿海城镇轴和沿东都市圈、徐州都市圈、苏增长极),以强化城镇空陇海城镇轴,锡常都市圈和间集聚效应。材料二
图1是“2011年江苏城镇化水平分布和空间结构规划示意图”,图2是
“江苏不同地区城镇化水平变化图”。考
向不同地区的进程不同地区的进程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的差异是
南高北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
。与苏中、苏北地区相比,苏南地区城镇化进程特点主要有起步早;速度快;水平高
。在沿江城市带,
都市圈与
都市圈相比,最主要的有利区位条件是受
辐射作用大
;在苏北地区,规划
增长极的作用是
带动苏北地区发展。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江苏城镇化今后应从强调数量和速度转变为强调质量,主要体现在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强完善各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保障设施;提升宜居水平不同地区的进程(5)江苏实施差别化的城镇化发展。请将适宜的城镇化发展策略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苏南地区
②
苏中地区
③
苏北地区
①
①强化人口向城镇轴和都市圈集聚,以大城市带动区域发展②以人口就地转移为主,建成城乡
城市带③引导人口本地城镇化,提升融入长三角
地区的能力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基础问题与对策问题与对策受地区产业基础和市场腹地等条件的限制,珠
角洲地区对
的
正在下降,工业化与
的后劲不足;加之缺乏合理的规划与管理,该区工业化与
出现了
一系列问题问题与对策问题与对策调整产业结构以广州市为
,发展
、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构建大珠三角城市群加强分工合作,构建以
、广州、深圳为
的城市群加强规划与管理制定发展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加强外来人口管理深化整合工业化和过程中的问题、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主要问题临困境产业升级产生原因解决措施与长
角洲相比,珠角洲的加强城市之间的协作,构建产业升级面
产业基础、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
大珠角洲城市群;重视处于劣势;珠角洲由于南岭的科技、人才的引进;推进“泛阻隔,国内的腹地范围较小,影响珠三角”的区域合作施亟待完善中村”现象普遍城市基础设
城市规模急剧膨胀与城市规划、建
加强城市的规划和管理,完设与管理严重滞后不相适应,“城善城市基础设施工业、城市地面积不断扩大建设占用耕
建设项目多,大量占用耕地基本农田保护政策,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珠江水质工业废水和污水直接排放酸雨现象严重火电厂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随雨水降落提高污水处理率实行达标排放大力推广洁净煤燃烧技术发展核电等新能源节约用电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加剧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提高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处理率经济的环境治理措施经济的环境治理措施经济
由于工业化和
的快速推进,带来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问题。为应对这些问题,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做好区域规划和调整,合理布局城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发展模式搞好城镇规划,防止城市过度膨胀,使人口、生产规模与当地环境承载力相适应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尤其要淘汰耗能大、成本高、污染重的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生态工业园区区域工业化与
的影响下图表示某市2003~2013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情况。完成1~2题。1.据图推测,2003~2013年该市A.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续增加B.围湖造田,水域面积不断减少C.水土流失,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D城市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2.该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可能导致A.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B.居民平均通勤距离缩短C.城市“热岛”效应增强D.生物多样性增加区域工业化与的问题与对策我国东南沿海某市原为农产品和部分轻工业原料生产 ,1990年开始积极吸引 ,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起以化工、机械、纺织、电子、服装等为主的工业体系。下图是该市“1990~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区域工业化与的问题与对策3.1990~2010年,该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A.第一产业
C.第三产业持续快速下降变化最大B.第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
D.产业结构趋于优化4.促进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措施是①逐渐将纺织、服装企业向内地转移②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③大量引进国外化工、机械项目
④加快发展第三产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区域工业化与的问题与对策材料一
东莞作为珠角洲一个现代制造业名城,现有二万多家
企业和国内工业企业,拥有加工各种类型、各种层次工业产品的强大生产能力。世界上相当多数的工业产品在东莞进行加工。材料二
2010年东莞市第二产业产值构成图(亿元)。区域工业化与的问题与对策材料三
东莞市1978年城镇化率为16.5%,2007年上升到85.2%,而该年第二、三产业就业劳动者比例达96.2%。说明东莞市第二产业结构构成特点,并分析该构成特点的成因。特点:以电子装配、纺织服装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少。原因: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土地
低;政策扶持;地理位置优越;著名的侨乡;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区域工业化与的问题与对策(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东莞快速
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并就东莞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不利影响:城市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等)加剧;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场地租赁合同】食堂场地租赁合同5篇
- 幼儿园活动方案-玩具交易会
- 25年公司、项目部、各个班组安全培训考试试题答案可打印
- 2025年新员工入职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
- 2025购销合同范本模板
- 2025年版个人住房公积金借款合同样本
- 2025装修合同书附加协议
- 2025第三次结构混凝土工程合同
- 2025年地震前兆观测仪器合作协议书
- 2025年个体司机劳务合同
- 2024年中国光大银行深圳分行招聘考试真题
- 节目招商合同协议
- 甘肃酿皮子制作方法
- 达梦数据库培训
- 食堂节约管理制度规范
- 人工智能基础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北京科技大学
- 美的空调制造工艺手册
-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课件-8.安全过马路|大连理工版 (共8张PPT)
- 美国西屋Ovation35培训(一)Ovation系统介绍及
- 毕业设计重型货车制动系统设计
- 土方清运施工组织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