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注册建筑师培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要求
主讲人:朱时光注册建筑师培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要求主讲人:朱时光1一、系统保护对象分级
及火灾探测器设置部位
1)系统保护对象如何分级?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并宜符合GB50116-98表3.1.1的规定。2)火灾探测器设置部位有那些要求?
1.火灾探测器的设置部位应与保护对象的等级相适应。
2.火灾探测器的设置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具体部位可按GB50116-98规范建议性附录D采用。一、系统保护对象分级
及火灾探测器设2二、报警区域和探测区域的划分
1)报警区域如何划分?
报警区域应根据防火分区或楼层划分。一个报警区域宜由一个或同层相邻几个防火分区组成。
二、报警区域和探测区域的划分1)报警区域如何划分?32)探测区域的划分(1)探测区域划分的一般规定:
1.探测区域应按独立房(套)间划分。一个探测区域的面积不宜超过500m2;从主要入口能看清其内部,且面积不超过1000m2的房间,也可划为一个探测区域。
2.红外光束线型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探测区域长度不宜超过100m;缆式感温火灾探测器的探测区域长度不宜超过200m;空气管差温火灾探测器的探测区域长度宜在20~100m之间。2)探测区域的划分(1)探测区域划分的一般规定:4探测区域的划分(2)必须分别单独划分探测区域的规定:
1.敞开或封闭楼梯间;
2.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消防电梯与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前室;
3.走道、坡道、管道井、电缆隧道;
4.建筑物闷顶、夹层。探测区域的划分(2)必须分别单独划分探测区域的规定:5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要求
1)一般规定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设有自动和手动两种触发装置。
2.火灾报警控制器容量和每一总线回路所连接的火灾探测器和控制模块或信号模块的地址编码总数,宜留有一定余量。
2)系统形式的选择和设计要求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形式的选择:1.区域报警系统,宜用于二级保护对象;
2.集中报警系统,宜用于一级和二级保护对象;
3.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宜用于特级和一级保护对象。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要求1)一般规定64)火灾应急广播系统设计(1)火灾应急广播什么情况设置?
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应设置火灾应急广播,集中报警系统宜设置火灾应急广播。
未设置火灾应急广播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设置火灾警报装置。每个防火分区至少应设一个火灾警报装置,其位置宜设在各楼层走道靠近楼梯出口处。警报装置宜采用手动或自动控制方式。在环境噪声大于60dB的场所设置火灾警报装置时,其警报器的声压级应高于背景噪声15dB。
4)火灾应急广播系统设计(1)火灾应急广播什么情况设置?7火灾应急广播系统设计(2)火灾应急广播的设置要求:
1.民用建筑内扬声器应设置在走道和大厅等公共场所。每个扬声器的额定功率不应小于3W,其数量应能保证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部位到最近一个扬声器的距离不大于25m。走道内最后一个扬声器至走道末端的距离不应大于12.5m。
2.在环境噪声大于60dB的场所设置的扬声器,在其播放范围内最远点的播放声压级应高于背景噪声15dB。3.客房设置专用扬声器时,其功率不宜小于1.0W。
4.火灾应急广播馈线电压不宜大于100V。火灾应急广播系统设计(2)火灾应急广播的设置要求:85)消防专用电话设计要求1.消防专用电话网络应为独立的消防通信系统。
2.应设置消防专用电话分机的部位:
(1)消防水泵房、备用发电机房、配变电室、主要通风和空调机房、排烟机房、消防电梯机房及其他与消防联动控制有关的且经常有人值班的机房。
(2)灭火控制系统操作装置处或控制室。(3)企业消防站、消防值班室、总调度室。设有服务性音乐广播扬声器时,应有火灾应急广播功能。
5)消防专用电话设计要求1.消防专用电话网络应为独立的消防9消防专用电话设计要求3.设有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等处宜设置电话塞孔。电话塞孔在墙上安装时,其底边距地面高度宜为1.3-1.5m。
4.特级保护对象的各避难层应每隔20m设置一个消防专用电话分机或电话塞孔。
5.消防控制室、消防值班室或企业消防站等处,应设置可直接报警的119专用火警电话。
消防专用电话设计要求3.设有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等处10四、消防控制室消防联动控制对象:1.消防控制设备应由下列部分或全部控制对象组成:
(1)自动灭火系统的控制装置;
(2)室内消火栓系统的控制装置;
(3)防烟、排烟系统及通风系统的控制装置;
(4)电梯回降控制装置;
(5)常开防火门、防火卷帘的控制装置;
(6)非消防电源的断电控制;(7)火灾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的控制装置。四、消防控制室消防联动控制对象:1.消防控制设备应由下列部11消防控制室消防联动控制要求:2.消防控制设备的控制方式应根据建筑的形式、工程规模、管理体制及功能要求综合确定,单体建筑宜集中控制;
大型建筑群宜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控制。
3.消防控制设备的控制电源及信号回路电压宜采用直流24V。消防控制室消防联动控制要求:12消防控制室内设备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设备面盘前的操作距离:单列布置时不应小于1.5m;双列布置时不应小于2m。
2.在值班人员经常工作的一面,设备面盘至墙的距离不应小于3m。
3.设备面盘后的维修距离不宜小于1m。
4.设备面盘的排列长度大于4m时,其两端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m的通道。
5.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安装在墙上时,其底边距地面高度宜为1.3-1.5m,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m。消防控制室内设备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设备面盘前的操作13五、火灾探测器的选择要求1)火灾探测器选择的一般规定
1.对火灾初期有阴燃阶段,产生大量的烟和少量的热,很少或没有火陷辐射的场所,应选择感烟探测器。
2.对火灾发展迅速,可产生大量热、烟和火焰辐射的场所,可选择感温探测器、感烟探测器、火焰探测器或其组合。
3.对火灾发展迅速,有强列的火焰辐射和少量的烟、热的场所,应选择火焰探测器。
4.对火灾形成特征不可预料的场所,可根据模拟实验的结果选择探测器。
5.对使用、生产或聚集可燃气体或可燃液体蒸气的场所,应选择可燃气体探测器。
五、火灾探测器的选择要求1)火灾探测器选择的一般规定14火灾探测器的选择要求:
2)点型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火灾探测器的选择要求:2)点型火灾探测器的选择15点型火灾探测器的选择∆点型火灾探测器的典型环境:点型火灾探测器的选择∆点型火灾探测器的典型环境:16点型火灾探测器的设置数量和布置
1.探测区域的每个房间至少应设置一只火灾探测器。
2.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应根据探测器的保护面积A和保护半径R确定,并不应超过规范附录A探测器安装间距的极限曲线D.1-D.11(含D′9)所规定的范围。
3.一个探测区域内所需设置的探测器数量,不应小于下式的计算值:N=S/(K·A)(8.1.4)式中N-探测器数量(只),N应取整数;S-该探测区域面积(m2);A-探测器的保护面积(m2);K-修正系数,特级保护对象宜取0.7~0.8,一级保护对象宜取0.8~0.9,二级保护对象宜取0.9~1.0。
点型火灾探测器的设置数量和布置1.探测区域的每个房间至少应17点型火灾探测器的设置数量和布置4.在有梁的顶棚上设置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小于200mm时,可不计深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
(2)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为200-600mm时,应按规范附录B、附录C确定梁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和一只探测器能够保护的梁间区域的个数。
(3)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超过600mm时,被梁隔断的每个梁间区域至少应设置一只探测器。
(4)当梁间净距小于1m时,可不计梁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点型火灾探测器的设置数量和布置4.在有梁的顶棚上设置感烟探测18点型火灾探测器的设置数量和布置5.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探测器至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
6.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7.探测器周围0.5m内,不应有遮挡物。点型火灾探测器的设置数量和布置5.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19点型火灾探测器的设置数量和布置8.房间被书架、设备或隔断等分隔,其顶部至顶棚或梁的距离小于房间净高的5%时,每个被隔开的部分至少应安装一只探测器。
9.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并宜接近回风口安装。探测器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10.在电梯井、升降机井设置探测器时,其位置宜在井道上方的机房顶棚上。点型火灾探测器的设置数量和布置8.房间被书架、设备或隔断等分20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设置
1.每个防火分区应至少设置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位置到最邻近的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距离不应大于30m。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宜设置在公共活动场所的出入口处。
2.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设置在明显的和便于操作部位。当安装在墙上时,其底边距地高度宜为1.3-1.5m,且应有明显的标志。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设置1.每个防火分区应至少设置一个手动火21六、系统供电和布线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有主电源和直流备用电源。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主电源应采用消防电源,直流备用电源宜采用火灾报警控制器的专用蓄电池或集中设置的蓄电池。3.消防电源:一类防火建筑按一级负荷要求供电。二类防火建筑按二级负荷要求供电。二路电源或二回线路应在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自动切换。六、系统供电和布线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有主电源和直流备用电22六、系统供电和布线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主电源的保护开关不应采用漏电保护开关。
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和50V以下供电的控制线路,应采用电压等级不低于交流250V的铜芯绝缘导线或铜芯电缆。采用交流220/380V的供电和控制线路应采用电压等级不低于交流500V的铜芯绝缘导线或铜芯电缆。
六、系统供电和布线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主电源的保护开关不应采23屋内布线
(1)消防控制、通信和警报线路采用暗敷设时,宜采用金属管或经阻燃处理的硬质塑料管保护,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的结构层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30mm。当采用明敷设时,应采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保护,并应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上采取防火保护措施。采用经阻燃处理的电缆时,可不穿金属管保护,但应敷设在电缆竖井或吊顶内有防火保护措施的封闭式线槽内。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用的电缆竖井,宜与电力、照明用的低压配电线路电缆竖井分别设置。如受条件限制必须合用时,两种电缆应分别布置在竖井的两侧。
屋内布线(1)消防控制、通信和警报线路采用暗敷设时,宜采用24注册建筑师培训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
主讲人:朱时光注册建筑师培训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主讲人:朱时光25综合布线系统简述(一)系统构成1.工作区子系统一个独立的需要设置终端设备的区域划分为一个工作区,一个区一般配置1~2个信息插座,服务面积按5~10㎡估算。工作区由信息插座延伸到终端设备处的连接电缆及适配器组成。综合布线系统简述(一)系统构成262.配线子系统(1)由工作区的信息插座,至楼层配线设备(FD)的配线电缆或光缆,楼层配线设备和跳线等组成。(2)采用4对双绞电缆,长度不超过90m。也可采用光缆。(3)配线电缆可选用普通的铜芯双绞电缆,必要时应选用阻燃、低烟无卤、低毒电缆。2.配线子系统27(4)楼层交接间·楼层配线设备、通信设备和接入层计算机网络设备设置地点,与弱电竖井兼用。·楼层配线设备有模块式配线架(24口、48口)和卡接式配线架(100对);还有光缆配线架。·水平配线数据与语音端接于模块式配线架,干线子系统语音用大对数铜缆端接于卡接式配线架。(4)楼层交接间283.干线子系统(1)由设备间的建筑物配线设备(BD)和跳线以及设备间至各楼层交接间的干线电缆(光缆)组成。(2)数据干线采用光缆或双绞电缆,电缆长度不超过90m;语音干线采用3类或5类大对数铜缆。(3)一般采用金属桥架沿竖井敷设。3.干线子系统29综合布线系统构成4.设备间子系统(1)设备间即计算机网络中心机房和通信总机房。是设置电信设备、计算机网络设备、建筑物配线设备,进行网络管理的场所。(2)设备间位置及大小应根据设备数量、规模、最佳网络中心因素综合考虑确定。综合布线系统构成4.设备间子系统30·在多层建筑或高层建筑内宜设于2、3层;·机房位置远离产生粉尘、油烟、有害气体的场所,远离强振源、强噪声源和避开强电磁场干扰。·机房面积根据设备外形尺寸布置确定,要考虑辅助用房,硬件及软件工作人员办公室等。设备间子系统土建条件:·在多层建筑或高层建筑内宜设于2、3层;设备间子系统土建条件315.管理子系统(1)对设备间、交接间和工作区的配线设备、缆线、信息插座等设施,按一定的模式进行标识和记录。(2)规模较大的布线系统宜采用计算机进行管理,简单的布线系统宜按图纸资料进行管理,并应做到记录准确、及时更新、便于查阅;(3)布线每条电缆、光缆、配线设备、端接点、安装通道和安装空间均应给定唯一的标志,标志中包括名称、颜色、编号、字符串或其他组合;5.管理子系统326.建筑群子系统(1)由连接各建筑物的布线缆线、建筑群配线设备(CD)和跳线等组成;(2)建筑物之间缆线采用地下管道或电缆沟敷设方式;(3)建筑群干线电缆、光缆、公用网和专用网电缆、光缆进入建筑物时,都应设置引入设备,并在适当位置终端转换为室内电缆、光缆,引入设备还包括必要的保护装置。引入设备宜单独设置房间。6.建筑群子系统33(二)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原则(1)综合布线系统应是开放式星型拓扑结构,应能支持电话、数据、图文、图像等多媒体业务的需要。(2)按上述6部分设计。(3)系统组网各段缆线长度限值:·楼层配线架FD至信息插座水平电缆(光缆)90m;·建筑物配线架BD至楼层配线架FD之间建筑物主干电缆(光缆)500m;·建筑群配线架CD至建筑物配线架BD之间建筑群主干电缆(光缆)1500m。
(二)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原则34设备间要求(1)设备间设计规定·设备间位置处于干线子系统中间位置;·设备间尽可能靠近建筑物电缆引入区和网络接口;·设备间位置便于接地;·设备间室温10~30℃之间,相对湿度20%~80%,应有良好的通风;·有足够的设备安装空间,面积不小于10㎡;·防止有害气体侵入,有良好的防尘措施。设备间要求(1)设备间设计规定35(2)设备安装规定·机柜前净空不小于800m,柜后净空不小于600mm;·壁挂式机柜底距地不小于300mm;·不少于2个~220V、10A带保护接地的单相电源插座。(2)设备安装规定36交接间要求交接间数目:如配线电缆长度在90m以内可设1个交接间;超出时设2个或多个交接间;交接间面积不小于5㎡,如覆盖信息插座超过200个时适当增加面积;·设备安装和电源要求同设备间;·良好的通风;安装有源设备时,室温10~30℃,相对湿度20%~80%。交接间要求交接间数目:如配线电缆长度在90m以内可设1个交接37电缆敷设要求·配线子系统电缆穿管或沿金属桥架敷设;当电缆在地板下布放时,根据条件选用地板下线槽布线、网络地板布线、活动地板布线、地板下管道布线等安装方式;·干线子系统垂直通道采用电缆竖井方式,水平通道预埋暗管或电缆桥架方式;·管内穿放大对数电缆时,直线管路管径利用率50~60%,弯管路管径利用率40~50%,管内穿放4对对绞电缆时,截面利用率25~30%,线槽截面利用率不超过50%。电缆敷设要求·配线子系统电缆穿管或沿金属桥架敷设;当电缆在地38注册建筑师培训复习结束,谢谢大家!主讲人:朱时光注册建筑师培训复习结束,谢谢大家!主讲人:朱时光39注册建筑师培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要求
主讲人:朱时光注册建筑师培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要求主讲人:朱时光40一、系统保护对象分级
及火灾探测器设置部位
1)系统保护对象如何分级?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并宜符合GB50116-98表3.1.1的规定。2)火灾探测器设置部位有那些要求?
1.火灾探测器的设置部位应与保护对象的等级相适应。
2.火灾探测器的设置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具体部位可按GB50116-98规范建议性附录D采用。一、系统保护对象分级
及火灾探测器设41二、报警区域和探测区域的划分
1)报警区域如何划分?
报警区域应根据防火分区或楼层划分。一个报警区域宜由一个或同层相邻几个防火分区组成。
二、报警区域和探测区域的划分1)报警区域如何划分?422)探测区域的划分(1)探测区域划分的一般规定:
1.探测区域应按独立房(套)间划分。一个探测区域的面积不宜超过500m2;从主要入口能看清其内部,且面积不超过1000m2的房间,也可划为一个探测区域。
2.红外光束线型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探测区域长度不宜超过100m;缆式感温火灾探测器的探测区域长度不宜超过200m;空气管差温火灾探测器的探测区域长度宜在20~100m之间。2)探测区域的划分(1)探测区域划分的一般规定:43探测区域的划分(2)必须分别单独划分探测区域的规定:
1.敞开或封闭楼梯间;
2.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消防电梯与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前室;
3.走道、坡道、管道井、电缆隧道;
4.建筑物闷顶、夹层。探测区域的划分(2)必须分别单独划分探测区域的规定:44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要求
1)一般规定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设有自动和手动两种触发装置。
2.火灾报警控制器容量和每一总线回路所连接的火灾探测器和控制模块或信号模块的地址编码总数,宜留有一定余量。
2)系统形式的选择和设计要求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形式的选择:1.区域报警系统,宜用于二级保护对象;
2.集中报警系统,宜用于一级和二级保护对象;
3.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宜用于特级和一级保护对象。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要求1)一般规定454)火灾应急广播系统设计(1)火灾应急广播什么情况设置?
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应设置火灾应急广播,集中报警系统宜设置火灾应急广播。
未设置火灾应急广播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设置火灾警报装置。每个防火分区至少应设一个火灾警报装置,其位置宜设在各楼层走道靠近楼梯出口处。警报装置宜采用手动或自动控制方式。在环境噪声大于60dB的场所设置火灾警报装置时,其警报器的声压级应高于背景噪声15dB。
4)火灾应急广播系统设计(1)火灾应急广播什么情况设置?46火灾应急广播系统设计(2)火灾应急广播的设置要求:
1.民用建筑内扬声器应设置在走道和大厅等公共场所。每个扬声器的额定功率不应小于3W,其数量应能保证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部位到最近一个扬声器的距离不大于25m。走道内最后一个扬声器至走道末端的距离不应大于12.5m。
2.在环境噪声大于60dB的场所设置的扬声器,在其播放范围内最远点的播放声压级应高于背景噪声15dB。3.客房设置专用扬声器时,其功率不宜小于1.0W。
4.火灾应急广播馈线电压不宜大于100V。火灾应急广播系统设计(2)火灾应急广播的设置要求:475)消防专用电话设计要求1.消防专用电话网络应为独立的消防通信系统。
2.应设置消防专用电话分机的部位:
(1)消防水泵房、备用发电机房、配变电室、主要通风和空调机房、排烟机房、消防电梯机房及其他与消防联动控制有关的且经常有人值班的机房。
(2)灭火控制系统操作装置处或控制室。(3)企业消防站、消防值班室、总调度室。设有服务性音乐广播扬声器时,应有火灾应急广播功能。
5)消防专用电话设计要求1.消防专用电话网络应为独立的消防48消防专用电话设计要求3.设有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等处宜设置电话塞孔。电话塞孔在墙上安装时,其底边距地面高度宜为1.3-1.5m。
4.特级保护对象的各避难层应每隔20m设置一个消防专用电话分机或电话塞孔。
5.消防控制室、消防值班室或企业消防站等处,应设置可直接报警的119专用火警电话。
消防专用电话设计要求3.设有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等处49四、消防控制室消防联动控制对象:1.消防控制设备应由下列部分或全部控制对象组成:
(1)自动灭火系统的控制装置;
(2)室内消火栓系统的控制装置;
(3)防烟、排烟系统及通风系统的控制装置;
(4)电梯回降控制装置;
(5)常开防火门、防火卷帘的控制装置;
(6)非消防电源的断电控制;(7)火灾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的控制装置。四、消防控制室消防联动控制对象:1.消防控制设备应由下列部50消防控制室消防联动控制要求:2.消防控制设备的控制方式应根据建筑的形式、工程规模、管理体制及功能要求综合确定,单体建筑宜集中控制;
大型建筑群宜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控制。
3.消防控制设备的控制电源及信号回路电压宜采用直流24V。消防控制室消防联动控制要求:51消防控制室内设备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设备面盘前的操作距离:单列布置时不应小于1.5m;双列布置时不应小于2m。
2.在值班人员经常工作的一面,设备面盘至墙的距离不应小于3m。
3.设备面盘后的维修距离不宜小于1m。
4.设备面盘的排列长度大于4m时,其两端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m的通道。
5.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安装在墙上时,其底边距地面高度宜为1.3-1.5m,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m。消防控制室内设备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设备面盘前的操作52五、火灾探测器的选择要求1)火灾探测器选择的一般规定
1.对火灾初期有阴燃阶段,产生大量的烟和少量的热,很少或没有火陷辐射的场所,应选择感烟探测器。
2.对火灾发展迅速,可产生大量热、烟和火焰辐射的场所,可选择感温探测器、感烟探测器、火焰探测器或其组合。
3.对火灾发展迅速,有强列的火焰辐射和少量的烟、热的场所,应选择火焰探测器。
4.对火灾形成特征不可预料的场所,可根据模拟实验的结果选择探测器。
5.对使用、生产或聚集可燃气体或可燃液体蒸气的场所,应选择可燃气体探测器。
五、火灾探测器的选择要求1)火灾探测器选择的一般规定53火灾探测器的选择要求:
2)点型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火灾探测器的选择要求:2)点型火灾探测器的选择54点型火灾探测器的选择∆点型火灾探测器的典型环境:点型火灾探测器的选择∆点型火灾探测器的典型环境:55点型火灾探测器的设置数量和布置
1.探测区域的每个房间至少应设置一只火灾探测器。
2.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应根据探测器的保护面积A和保护半径R确定,并不应超过规范附录A探测器安装间距的极限曲线D.1-D.11(含D′9)所规定的范围。
3.一个探测区域内所需设置的探测器数量,不应小于下式的计算值:N=S/(K·A)(8.1.4)式中N-探测器数量(只),N应取整数;S-该探测区域面积(m2);A-探测器的保护面积(m2);K-修正系数,特级保护对象宜取0.7~0.8,一级保护对象宜取0.8~0.9,二级保护对象宜取0.9~1.0。
点型火灾探测器的设置数量和布置1.探测区域的每个房间至少应56点型火灾探测器的设置数量和布置4.在有梁的顶棚上设置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小于200mm时,可不计深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
(2)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为200-600mm时,应按规范附录B、附录C确定梁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和一只探测器能够保护的梁间区域的个数。
(3)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超过600mm时,被梁隔断的每个梁间区域至少应设置一只探测器。
(4)当梁间净距小于1m时,可不计梁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点型火灾探测器的设置数量和布置4.在有梁的顶棚上设置感烟探测57点型火灾探测器的设置数量和布置5.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探测器至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
6.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7.探测器周围0.5m内,不应有遮挡物。点型火灾探测器的设置数量和布置5.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58点型火灾探测器的设置数量和布置8.房间被书架、设备或隔断等分隔,其顶部至顶棚或梁的距离小于房间净高的5%时,每个被隔开的部分至少应安装一只探测器。
9.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并宜接近回风口安装。探测器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10.在电梯井、升降机井设置探测器时,其位置宜在井道上方的机房顶棚上。点型火灾探测器的设置数量和布置8.房间被书架、设备或隔断等分59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设置
1.每个防火分区应至少设置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位置到最邻近的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距离不应大于30m。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宜设置在公共活动场所的出入口处。
2.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设置在明显的和便于操作部位。当安装在墙上时,其底边距地高度宜为1.3-1.5m,且应有明显的标志。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设置1.每个防火分区应至少设置一个手动火60六、系统供电和布线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有主电源和直流备用电源。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主电源应采用消防电源,直流备用电源宜采用火灾报警控制器的专用蓄电池或集中设置的蓄电池。3.消防电源:一类防火建筑按一级负荷要求供电。二类防火建筑按二级负荷要求供电。二路电源或二回线路应在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自动切换。六、系统供电和布线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有主电源和直流备用电61六、系统供电和布线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主电源的保护开关不应采用漏电保护开关。
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和50V以下供电的控制线路,应采用电压等级不低于交流250V的铜芯绝缘导线或铜芯电缆。采用交流220/380V的供电和控制线路应采用电压等级不低于交流500V的铜芯绝缘导线或铜芯电缆。
六、系统供电和布线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主电源的保护开关不应采62屋内布线
(1)消防控制、通信和警报线路采用暗敷设时,宜采用金属管或经阻燃处理的硬质塑料管保护,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的结构层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30mm。当采用明敷设时,应采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保护,并应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上采取防火保护措施。采用经阻燃处理的电缆时,可不穿金属管保护,但应敷设在电缆竖井或吊顶内有防火保护措施的封闭式线槽内。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用的电缆竖井,宜与电力、照明用的低压配电线路电缆竖井分别设置。如受条件限制必须合用时,两种电缆应分别布置在竖井的两侧。
屋内布线(1)消防控制、通信和警报线路采用暗敷设时,宜采用63注册建筑师培训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
主讲人:朱时光注册建筑师培训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主讲人:朱时光64综合布线系统简述(一)系统构成1.工作区子系统一个独立的需要设置终端设备的区域划分为一个工作区,一个区一般配置1~2个信息插座,服务面积按5~10㎡估算。工作区由信息插座延伸到终端设备处的连接电缆及适配器组成。综合布线系统简述(一)系统构成652.配线子系统(1)由工作区的信息插座,至楼层配线设备(FD)的配线电缆或光缆,楼层配线设备和跳线等组成。(2)采用4对双绞电缆,长度不超过90m。也可采用光缆。(3)配线电缆可选用普通的铜芯双绞电缆,必要时应选用阻燃、低烟无卤、低毒电缆。2.配线子系统66(4)楼层交接间·楼层配线设备、通信设备和接入层计算机网络设备设置地点,与弱电竖井兼用。·楼层配线设备有模块式配线架(24口、48口)和卡接式配线架(100对);还有光缆配线架。·水平配线数据与语音端接于模块式配线架,干线子系统语音用大对数铜缆端接于卡接式配线架。(4)楼层交接间673.干线子系统(1)由设备间的建筑物配线设备(BD)和跳线以及设备间至各楼层交接间的干线电缆(光缆)组成。(2)数据干线采用光缆或双绞电缆,电缆长度不超过90m;语音干线采用3类或5类大对数铜缆。(3)一般采用金属桥架沿竖井敷设。3.干线子系统68综合布线系统构成4.设备间子系统(1)设备间即计算机网络中心机房和通信总机房。是设置电信设备、计算机网络设备、建筑物配线设备,进行网络管理的场所。(2)设备间位置及大小应根据设备数量、规模、最佳网络中心因素综合考虑确定。综合布线系统构成4.设备间子系统69·在多层建筑或高层建筑内宜设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木竹浆在环保型胶粘剂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设计类课程全攻略
- 2025办公室租赁合同范本办公室租赁合同格式
- 珍爱生命 预防溺水-小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
- 2025南京汽车租赁合同范本2
- 2025版权合同模板
- 2025标准简易建筑工程承包合同范本
- 2024-2025湘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 幼儿园大班剪纸《窗花》课件
- 2025高中生物学教师课标考试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二套)
- 成人术中非计划低体温预防与护理
- 栽树劳务合同协议
- 2025年不动产登记代理人《不动产登记代理实务》考前必刷题库(含真题、重点440题)含答案解析
- 酒馆加盟代理协议书
- 加油站站长试题及答案
- 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 外研版(三起)(2024)三年级下册英语Unit 3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人教版中职数学拓展模块一:6.2复数的运算课件(共24张课件)
- 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英语》试题真题及答案
- 公共资源交易知识培训
- 《危机管理案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