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课件-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_第1页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课件-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_第2页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课件-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_第3页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课件-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_第4页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课件-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屠呦呦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感动中国颁奖词】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根据诺贝尔1895年的遗嘱而设立的五个诺贝尔奖之一,该奖旨在表彰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作出重要发现或发明的人。190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首次颁发。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该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甄选委员会通常在每年10月公布得主。颁奖典礼于每年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并由瑞典国王亲自颁奖。疟疾是由疟原虫所致的虫媒传染病。疟疾流行于102个国家和地区,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有20亿人口居住在流行区,特别是在非洲、东南亚和中、南美洲的一些国家,恶性疟死亡率极高。本世纪30年代,疟疾几乎遍及全国。经过多年的努力,发病率大大下降,1.了解屠呦呦及其团队发现、应用青蒿素的科研过程。2.重点把握科学家从事科研工作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3.理清文章思路结构。4、理解中医对当代的重要性。学习目标“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青蒿素:点明屠呦呦的研究发现。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表现出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意义。题目解说新知讲解

青蒿素并不来自青蒿。有一种野草叫青蒿,青蒿素的含量微乎其微。

提取青蒿素的原植物,在植物学上叫“黄花蒿”。1979年一篇论文中,屠呦呦将这一发现称“中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黄花蒿结籽,细叶羽状,茎杆较细,株高一米左右,最关键的是其香气有点类似苦艾的味道,但比苦艾好闻。屠呦呦,女,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

屠呦呦60多年致力于中医药研究实践,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究发现了青蒿素,解决了抗疟治疗失效难题,为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等称号。作者介绍新知讲解她用创新性的研究为世界带来了迄今最重要的抗疟疾药——青蒿素。受益于此,数百万疟疾患者重获生机。

2019年5月,入选福布斯中国科技50女性榜单。

9月29日,习近平授予89岁高龄屠呦呦“共和国勋章”。10月22日,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奖。写作背景

拉斯科医学奖是美国最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奖项,也是医学界仅次于诺贝尔奖的一项大奖,其得奖者通常会在随后的一年得到诺贝尔奖,该奖项在医学界又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

该奖项于1946年,由被誉为“现代广告之父”的美国著名广告经理人、慈善家阿尔伯特·拉斯克及其夫人共同创立,旨在表彰在医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医生和公共服务人员。这篇文章是根据屠呦呦2011年接受拉斯科奖时的演讲以及同年发表于《自然医学》杂志的论文编写而成的。写作背景解决字音朗读课文,读准下列汉字的读音。精髓(

赠予(

秘鲁(

)疟疾(

呼吁(

相悖(

浸渍(

砒霜(

症候(

发掘(

活血化瘀(

suǐ

zèngbì

nüèyùbèi

zìpīzhènghòu

juéyū阅读全文,分析文章结构,概括人物特点找同学回答结构划分第一部分(1—4段):发表自己的获奖感言结构划分第二部分(5—15段):青蒿素成药过程①寻找并提取②施用到临床上③分离提纯④制成药物第三部分(16—20段):青蒿素的发现所带来的影响第三部分(21—25段):中医药学的贡献人物品质——热爱坚持不懈、创新无私奉献、勇敢小标题①从不同角度写不同内容,层次分明,脉络清晰②简要地概括了主要语段的核心内容,有突出强调作用。说明文小标题的作用:第一部分(1—4段):发表自己的获奖感言结构划分第二部分(5—15段):青蒿素成药过程①寻找并提取②施用到临床上③分离提纯④制成药物第三部分(16—20段):青蒿素的发现所带来的影响第三部分(21—25段):中医药学的贡献人物品质——热爱坚持不懈、创新无私奉献、勇敢积极影响?①与以往抗疟药物进行对比,治疗效果提高近十倍。②在化学结构和作用特点上,为发展新的青蒿素衍生物提供机会。有哪些积极影响?第一部分(1—4段):发表自己的获奖感言结构划分第二部分(5—15段):青蒿素成药过程①寻找并提取②施用到临床上③分离提纯④制成药物第三部分(16—20段):青蒿素的发现所带来的影响第三部分(21—25段):中医药学的贡献人物品质——热爱坚持不懈、创新无私奉献、勇敢——积极影响——心怀天下、信念坚定思考:你认为屠呦呦能够成功提取青蒿素的因素有哪些?答题角度:先主观再客观/先内因再外因主观:人物精神客观:①国家政策的支持

②抗疟药物的客观需求,促使他们更快地发现和研究这种药物本文通过对青蒿素的发现、临床实验和实际应用的叙写,表现屠呦呦及其团队勇于探索/坚持目标/不畏艰难的科研精神同时也反映了传统中医精华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必将得到有效利用,造福全人类。主题总结思考:本文有哪些艺术特点?拓展延伸请你从这篇文章的选材角度分析人物形象的塑造。拓展延伸①叙事人称手法:详略得当、以小见大内容:(论文:严谨、科学)结构:符合读者审美心理/外在形式:小标题②选材角度第一人称:真实、自然第二人称: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更加亲切第三人称:客观小说散文“选材特点”题型思考角度——以《清华永远的校长梅贻琦》《回忆齐白石先生》为例拓展延伸

选材,就是根据主题的需要,有目的的选择恰当的材料来表现主题,使文章产生最好的效果.拓展延伸选材特点题,一般在实用类文本中经常考查,又以人物传记类居多。当然,在一些小说、散文中也会考查,毕竟小说、散文选材本身就具有多样性。文章选材特点:①真实性、典型性、通俗性、②引用诗词、故事等、多角度选材③详略得当、以小见大、正侧结合、点面结合等④语言风格:为凸显人物形象,契合社会环境,运用……特点的语言。立体性、地域性、专业性文

体实用类文本——说明文阅读——第二个小标题《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疗效》根据第7—8段,分析说明方法:①列数字:2000个方药、640个、200个、380余种

列举数字,真实客观地反映了研究过程的艰难,说明青蒿素的发现和提取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经过大量烦琐的工作,需要接受困难与挫折的挑战。以及严谨认真任劳任怨的态度。②引用/引资料:葛洪《肘后备急方》

文中对《肘后备急方》中相关话语的引用,语言更加准确,有力地说明了中医的魅力和价值。同时,这里通过对这一过程的详尽叙述,展现了屠呦呦及整个团队坚持不懈、不怕困难的精神品质。阅读——第五个小标题《中医药学的贡献》根据第一段,分析:③举例子:列举砒霜、石杉碱甲

使文章表达更加明确

通过列举砒霜、石杉碱甲的另类治疗效果,

凸显中医药智慧的多样化,

为下面呼吁世界关注中医药学奠定了基础。文

体实用类文本——说明文说明方法①举例子:使文章表达更加明确,增强说服力。②列数字:说明更准确、更具说服力。③打比方=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④作比较:突出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点⑤引资料:语言更加准确,更有说服力。⑥列图表:更直接、具体地,使人看了一目了然。⑦摹状貌:如:《中国石拱桥》“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比较具体详细的描述了事物的外在形态,使说明对象描写更加的形象准确生动。⑧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使文章严密细致,条理清晰。⑨下定义:使人们在阅读时对抽象的字词能够更加明白、理解。准确揭示事物本质特征⑩作诠释:用通俗的语言进行解释说明。

定义法和诠释法常采用“某某是什么”的语言形式。

形式相同,如何区分呢?

一般来说,“是”字两边的话能够互换,就是定义;

如果不能互换,就是诠释。⑪作假设:假设说明即用假定的环境来预设将出现的状况说明事物的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