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诗歌鉴赏之意境课件(公开课)_第1页
语文高考诗歌鉴赏之意境课件(公开课)_第2页
语文高考诗歌鉴赏之意境课件(公开课)_第3页
语文高考诗歌鉴赏之意境课件(公开课)_第4页
语文高考诗歌鉴赏之意境课件(公开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鉴赏解题技巧语文高考诗歌鉴赏之意境课件(公开课)分析意境古代诗歌鉴赏解题技巧分析意境古代诗歌鉴赏解题技巧学习目标1、理解“意境”概念2、学会初步鉴赏诗歌意境3、了解考查模式,掌握答题步骤学习目标1、理解“意境”概念“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意境”: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考点解读“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考点解读知识梳理:常用的有关意境的词语

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恢弘高远,浩瀚辽阔,博大新奇,深邃奇崛,朦胧渺远,空灵高远,空蒙迷茫,虚幻飘渺,苍凉悲壮;优美迷人,清新明丽,清净幽远,宁静恬淡,安谧美好,清净悠闲;冷森幽僻,凄清冷落,萧疏凄寂,淡雅闲适等。知识梳理:常用的有关意境的词语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恢弘高远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从景与情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

3.诗中某几句写了哪几个事物,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常见题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常见题型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例题分析:绝句二首(其一)例题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步骤三)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春风解题方法:要素及步骤⑴描述景物⑶表达情感⑵点明意境抓主要特征,再现画面

原则①忠实于原诗

②用自己联想和想像再创造

③语言形象精练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

术语+原因+情语具体准确和谐统一三者缺一不可;怎样问怎样答④结合手法解题方法:要素及步骤⑴描述景物⑶表达情感⑵点明意境抓主要特征本诗通过描写……等景物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表达了……的感情。(绘景——析境——悟情)规范表达格式示范

本诗通过描写……等景物(绘景——析境——悟情)规范表达格式示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行即兴

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诗中某几句写了哪几个事物,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茂密的草、涧水、芳树、凋零的花、啼叫的鸟。(步骤一)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营造出了荒芜冷清的意境。

(步骤二)从中更透出作者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步骤三)牛刀初试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

高考真题再现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04广东卷)

江汉

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l)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高考真答:(1)描写“片云”“孤月”营造出孤寂凄凉意境,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景境情答:(1)描写“片云”“孤月”营造出孤寂凄凉意境,流露出作者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课堂小结1、审清题干,怎么问怎么答。2、景、情、境三要素要齐全。3、书写要规范、清楚。4、平时要记忆、积累。重点掌握古诗词常用意象及情境术语。课堂小结1、审清题干,怎么问怎么答。2、景、情、境三要素要齐

(2005年广东高考)14.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日登楼怀归①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②,沉思忽自惊。注:①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②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1)请写出这首诗颈联中一组对仗的词语。(2)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3)北宋翰林图画院曾用“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作为考题,夺魁者画的是“一船夫睡舟尾,横—孤笛”。你认为这幅画能表现这两句诗的内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课后练习

(2005年广东高考)14.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荒村”与“古寺”(“断霭”与“流莺”、“生”与“语”)。

(2)答案:诗人登楼远望,本是闲情,却触景生情,联想起家乡,当他从乡思中醒悟,发现自己身在异乡,心中不由一惊。这前后的感情变化,突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3)画上只有小船和船夫,而没有行人,表现了“野水无人渡”的情景,而船夫睡在船上,衬托出过客稀少,凸显出小船“尽日等待的漫长和寂寞。从画面可以揣摩,船夫边吹笛边等渡客,久久无人过渡,困倦不堪,只得放下笛子,自己睡去。这幅画传神地表现了诗句内容。(1)“荒村”与“古寺”(“断霭”与“流莺”、“生”与“语”古代诗歌鉴赏解题技巧语文高考诗歌鉴赏之意境课件(公开课)分析意境古代诗歌鉴赏解题技巧分析意境古代诗歌鉴赏解题技巧学习目标1、理解“意境”概念2、学会初步鉴赏诗歌意境3、了解考查模式,掌握答题步骤学习目标1、理解“意境”概念“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意境”: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考点解读“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考点解读知识梳理:常用的有关意境的词语

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恢弘高远,浩瀚辽阔,博大新奇,深邃奇崛,朦胧渺远,空灵高远,空蒙迷茫,虚幻飘渺,苍凉悲壮;优美迷人,清新明丽,清净幽远,宁静恬淡,安谧美好,清净悠闲;冷森幽僻,凄清冷落,萧疏凄寂,淡雅闲适等。知识梳理:常用的有关意境的词语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恢弘高远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从景与情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

3.诗中某几句写了哪几个事物,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常见题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常见题型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例题分析:绝句二首(其一)例题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步骤三)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春风解题方法:要素及步骤⑴描述景物⑶表达情感⑵点明意境抓主要特征,再现画面

原则①忠实于原诗

②用自己联想和想像再创造

③语言形象精练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

术语+原因+情语具体准确和谐统一三者缺一不可;怎样问怎样答④结合手法解题方法:要素及步骤⑴描述景物⑶表达情感⑵点明意境抓主要特征本诗通过描写……等景物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表达了……的感情。(绘景——析境——悟情)规范表达格式示范

本诗通过描写……等景物(绘景——析境——悟情)规范表达格式示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行即兴

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诗中某几句写了哪几个事物,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茂密的草、涧水、芳树、凋零的花、啼叫的鸟。(步骤一)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营造出了荒芜冷清的意境。

(步骤二)从中更透出作者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步骤三)牛刀初试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

高考真题再现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04广东卷)

江汉

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l)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高考真答:(1)描写“片云”“孤月”营造出孤寂凄凉意境,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景境情答:(1)描写“片云”“孤月”营造出孤寂凄凉意境,流露出作者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课堂小结1、审清题干,怎么问怎么答。2、景、情、境三要素要齐全。3、书写要规范、清楚。4、平时要记忆、积累。重点掌握古诗词常用意象及情境术语。课堂小结1、审清题干,怎么问怎么答。2、景、情、境三要素要齐

(2005年广东高考)14.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日登楼怀归①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②,沉思忽自惊。注:①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②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1)请写出这首诗颈联中一组对仗的词语。(2)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3)北宋翰林图画院曾用“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作为考题,夺魁者画的是“一船夫睡舟尾,横—孤笛”。你认为这幅画能表现这两句诗的内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课后练习

(2005年广东高考)14.阅读下面的宋诗,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