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证模块三班级管理_第1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模块三班级管理_第2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模块三班级管理_第3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模块三班级管理_第4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模块三班级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块三班级管理第1页,共45页。第一章小学班级管理概述第一节小学班级管理一、班级管理的概念(一)班级及其特点班级是学校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班分级而形成的,有固定人数的基本教育单位。班级结构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具有多元性,而构成班级的元素是互动的。第2页,共45页。文艺复兴时期,埃拉斯莫斯最早使用“班级”这一词汇;17世纪,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第一次提出班级授课制,并在19世纪得到应用;19世纪,英国导生制;19世纪之后,赫尔巴特和凯洛夫完善了班级授课制;1862年,中国京师同文馆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第3页,共45页。

(二)班级的教育意义培养集体意识、思想品德培养交往能力满足学生多种需要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第4页,共45页。二、班级管理(一)班级管理的概念是在师生合作的前提下,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班级管理是班级工作的重要一环,不仅与教育教学息息相关,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健康发展。第5页,共45页。(二)常见的班级管理内容和模式内容:教学管理、活动管理、德育管理、体卫管理、制度管理、文化管理、情感管理、财物管理、信息管理模式1、常规管理: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2、平行管理:集体与个人互相影响3、民主管理4、目标管理第6页,共45页。(三)班级管理的发展趋势1、教师角色由领导者向引导者过度;2、教师影响力由权力性影响向非权力性影响过度;3、教师管理由专制型向民主型过度;常见管理方式: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4、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逐渐增加和提高。第7页,共45页。第二节班级管理中的学生和班主任(一)班级管理中的学生1、主客体的辩证统一2、学生的双重角色:既是班级管理的客体,又是班级管理的主体(二)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及管理1、低年级入学适应指导;2、中年级自我管理指导;3、高年级青春前期教育一、学生第8页,共45页。二、小学班主任的角色和职责(一)班主任的概念和角色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和学生团队组织的纽带,是沟通学习、家长和社会的桥梁。

角色:实施者、管理者、协调者、普通一员第9页,共45页。(二)班主任的职责教育引导班级管理组织班集体活动关注学生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利用资源第10页,共45页。(三)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1、了解和研究学生:前提/首要环节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中心环节/核心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优、中、后4、开展班会活动5、协调各方面教育影响:校内校外5、做好学生素质的评定:操行评语7、做好班主任计划与总结第11页,共45页。三、小学班主任的基本素养1、责任意识和探究能力2、学习意识与探究能力3、团队意识与领导能力第12页,共45页。四、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阶段1、规范化阶段:是从新手逐步成长为一个合格班主任的过程,能够很好的担任角色,但还缺少经验,希望向老教师学习,有时会有自我的怀疑;2、个性化阶段: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特色的过程,但容易停留在班主任工作的高原期,不容易前进,需要突破职业倦怠和困惑;3、特色化阶段:成为具有辐射影响力的班主任的过程,能够成为优秀的班主任或者教育专家。第13页,共45页。1、关注生存阶段:关注自己的生存问题,基于一种生存忧虑,想要控制好学生,而不是设法让他们获得学习上的进步,这时更希望成为一个管理者。2、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学生学习的成绩,更好的考虑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3、关注学生阶段:认识到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想要因材施教,但非常困难,也会成为优秀的教师或教育专家。补充:富勒的教师成长三阶段论第14页,共45页。思考题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管理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管理间接影响集体,这样的管理方式称为()

A、民主管理B、目标管理C、平行管理D、常规管理第15页,共45页。思考题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在领导班级过程中,不是以直接的方式管理班级,而是以间接的方式引导学生,属于班主任领导方式的()

A、权威型B、民主型C、放任型D、专断型第16页,共45页。下列不属于班主任了解学生经常采用的方法是()

A、观察法B、谈话法C、调查访问D、个案研究法√思考题第17页,共45页。第二章小学班级管理的一般原理(一)班级管理目标的概念和作用是班集体管理主体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活动,在一定时期内使得班集体达到一种所期望的状态,制定目标的依据在于:社会性质、班级管理活动的规律、学校的教育目标和班级的现实状态作用:导向、激励、凝聚、调节、评价第一节班级管理的目标和内容一、班级管理的目标第18页,共45页。(二)班级管理的五层境界1、维持班级秩序2、营造学习氛围3、形成班级合力4、学会自主活动5、提升生命质量第19页,共45页。(三)班级管理的主要内容1、班级组织建设(首要任务)2、班级日常管理:思想、纪律、学习常规管理3、班级活动管理4、班级教育力量的管理:学校、家庭和社会第20页,共45页。二、班集体的形成(一)班集体的基本特征组建、初步形成、发展、成熟四个阶段1、明确的共同目标: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2、一定的组织结构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有形与无形并存。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培养班集体成员的荣誉感、集体感、归属感、依恋感等。第21页,共45页。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既需要采纳学生的意见,又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发现并培养积极分子;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规章制度、共同的生活准则和一定的活动纪律;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日常性和阶段性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二)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第22页,共45页。第二节班级管理的原则和方法一、班级管理的原则与方法(一)方向性原则: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二)全面管理原则: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三)自主参与原则:创造一种民主氛围,采纳学生的意见,接受学生的监督;(四)教管结合原则(五)全员激励原则:公正无私,一视同仁(六)平行管理原则:集体与个人互相影响第23页,共45页。

二、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

1、做好班级常规管理2、对于学生不正确、不文明的言行要及时加以引导和制止3、树立典型,平等对待学生4、因材施教,以鼓励为主5、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素质调查研究法、目标管理法、榜样示范法、情景感染法、规范制约法、舆论影响法、心理疏导法第24页,共45页。第三节小学班级管理的主要理论一、教育学理论与班级管理

1、马卡连柯的集体教育理论(平行管理的来源)2、苏霍姆林斯基的自我教育理论3、陶行知的解放儿童创造力与学生自知理论第25页,共45页。二、社会心理学理论与班级管理

1、从众与逆反2、群体影响3、冲突与和解第26页,共45页。三、管理学理论与班级管理

1、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2、行为科学理论:梅奥“霍桑实验”,非正式群体3、群体发展阶段与高效团队理论4、情境领导理论:赫塞和布兰查提出5、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费根鲍姆提出6、学习型组织理论:彼得·圣吉提出第27页,共45页。第三章小学班级活动的指导第一节班级活动的含义一、班级活动的含义是指在教育者的组织和领导下,为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完成学校的教育工作计划,组织办集体成员参加的一系列活动。特点:自愿性、差异性、广泛性、自主性、灵活性第28页,共45页。二、班级活动的类型(一)日常性班级活动1、班队会活动2、班级晨会活动3、值勤活动4、班级自办报刊等舆论宣传活动(二)阶段性班级活动1、工作性活动2、竞赛性活动第29页,共45页。(三)班级活动的方法1、根据小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身心特点安排活动2、与班级风气和学生思想实际相结合开展活动3、与教学有机结合开展活动4、与纪念日、节日相结合安排活动第30页,共45页。(四)小学班级活动的基本途径1、课堂教学2、班会3、学校活动4、课外科学技术文娱体育文化艺术活动5、社会实践服务活动第31页,共45页。三、班级活动的意义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形式和途径2、对班集体建设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3、是落实学校教育宗旨的重要途径在设计活动时,要有教育性、时代性、多样性、整体性和易操作性班级活动实施的阶段:准备、展开、总结第32页,共45页。第二节小学班队活动的组织一、班队活动的原则(一)教育性原则:基本原则(二)针对性原则:针对班级与学生(三)自主性原则: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四)多样性原则(五)计划性原则(六)生活化原则第33页,共45页。二、班队活动的来源和组织(一)班队活动的来源1、学生的常规学习和生活2、重大节日3、地域特点(二)各种班队活动1、主题教育2、班队例会3、班队科技、文艺、体育活动4、班队劳动5、班队游戏活动第34页,共45页。

第三节小学课外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含义: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的有教育意义的活动

课外活动的特点:自愿参与、自主活动、形式多样、内容开放

课外活动内容:科技活动、学科活动、文体活动、课外阅读活动、游戏活动、社会活动、主题活动一、课外活动的含义、作用、特点和内容第35页,共45页。

二、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一)集体活动(群众性活动)1、报告和讲座2、各种集会3、各种比赛4、参观、访问、调查、旅行5、社会公益活动6、墙报、黑板报(二)小组活动1、学科小组2、技术小组3、艺术小组4、体育小组(三)个人活动第36页,共45页。思考题组织学生进行参观、游览的活动属于()A、文艺活动B、体育活动C、群众性活动D、小组活动√第37页,共45页。第四章班级管理的日常工作与学生教育第一节班级常规管理一、班规的制订与执行二、生活管理与指导三、学习的管理与指导第38页,共45页。

第二节班级文化建设

一、班级文化的构成(一)显性班级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行为文化(二)隐性班级文化:观念文化与心理文化二、班级文化的培育与发展第39页,共45页。

第三节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置

一、小学班级突发事件的类型人际分歧、财物丢失、家庭变故、暴力冲突、顶撞教师、恶作剧、意外伤害

二、班级突发事件的形成原因(一)学生的本身因素(二)教师的教育失策(三)环境因素第40页,共45页。三、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原则(一)沉着冷静面对(二)机智果断应对(三)公平民主处理(四)善于总结引导四、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策略(一)善于观察,注重预感(二)搜集事实,分析隐藏因素(三)采取行动,保持弹性第41页,共45页。材料分析一小学某班,有一伙“小捣蛋”爱玩足球为了玩球和看球赛常影响学习,有时还迟到、旷课,甚至几次为了抢球和争夺场地,与别班同学发生冲突。针对这一问题,班主任组织这些“小捣蛋”成立了一个球队,选了队长,并制定了队规。此后,每天组织练球,在活动中练出了纪律、团结、意志和自我控制能力。上述材料中,班主任是如何对“小捣蛋”们进行教育的。第42页,共45页。参考答案(1)该案例中班主任运用了德育的疏导原则。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第43页,共45页。(2)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对小学生进行德育,要注重摆亊实讲道理,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启发他们自觉认识问题自觉履行道德规范;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小学生活泼爱动,兴趣广泛,喜欢参加自己爱好的活动。德育要把学生的积极性趣引导到正确方向上来;③以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