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第三实验校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浓缩精华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第三实验校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浓缩精华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第三实验校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浓缩精华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第三实验校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浓缩精华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第三实验校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浓缩精华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某工厂为防止环境污染和回收贵重金属,向含有Cu(NO3)2和AgNO3的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的描述,下列四种判断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有Ag和Cu,可能含有FeB.滤渣中一定有Ag、Cu、FeC.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可能含有AgNO3和Cu(NO3)2D.滤液一定含有AgNO3和Cu(NO3)2,可能含有Fe(NO3)22.厨房里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煤燃烧 B.刀生锈 C.菜腐烂 D.水蒸发3.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火灾逃生时弯腰前行 B.煤火取暖时紧闭门窗C.燃气泄漏时点火检查 D.森林游玩时乱扔烟头4.向盛过量稀盐酸的容器中加入一定量打磨后的镁条,下列相关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中错误的是()A. B. C. D.5.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图①是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B.图②是等质量的铁和镁同时分别放入两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一定量稀盐酸中C.图③是用H2还原CuO来测定CuO中铜元素的含量D.图④是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盐酸6.如图所示,将液体X加入到集气瓶中与固体Y作用,观察到气球逐渐变大,如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①②③④⑤X稀盐酸水水双氧水水Y铁粉氢氧化钠氯化钠二氧化锰硝酸铵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⑤7.材料的变化标志文明的进步,下列制得材料的方法与化学反应无关的是A.烧制陶瓷 B.打磨石器 C.冶炼钢铁 D.合成腈纶8.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B.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5%C.将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质量保持不变的只有丙D.采取降温和蒸发溶剂的方法都可以使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变成饱和溶液9.下列突发事故的处理措施正确的是()A.有人不慎跌入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深洞中,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立即下洞救人B.厨房中的煤气大量泄漏时,立即关闭气阀,不能打开抽油烟机排气C.眼睛里不小心溅进氢氧化钠溶液,立即滴入稀盐酸来中和D.图书档案起火,用大量水浇灭10.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其中正确的是A.量取5.5mL液体B.称量10.05g固体C.滴加试剂D.倾倒液体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盐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实验室中重要的化学试剂,初中化学中许多实验都用到了盐酸。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观察到瓶口有产生。下列实验中一定不会用到盐酸的是(填序号)。A.除去熟石灰中的石灰石B.鉴别氯化钠和碳酸钠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D.除去铁钉上的锈迹用盐酸按照下图的方式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向烧杯中逐滴滴入盐酸至过量的过程中,能够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以下证明盐酸过量的操作及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A.滴加石蕊溶液,搅拌后溶液变蓝B.另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C.加入蒸馏水,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D.加入金属Cu片,产生气泡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100克某盐酸恰好与13克锌完全起反应,试计算这种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某碳酸钠样品中,可能混有少量的氯化钡、氢氧化钠、硫酸铜、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某兴趣小组同学为确定其组成,进行下列实验:①取该样品溶于足量的水中,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过滤;②将①所得白色沉淀加入到足量稀硝酸中,观察到白色沉淀部分溶解;③向①所得无色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请你回答下列问题:通过分析步骤①可以得出该样品中一定含有的杂质是______,一定不含的杂质是_____(均填化学式)。综合分析后无法确定的杂质成分是:_____,(填化学式)为进一步确定可能存在的物质,请你帮忙设计实验方案:另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中,过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步骤、现象及结论)。14.为了除去氯化钠中的氯化钙、氯化镁、硫酸钠三种杂质。小明设计如下的操作步骤:①加水溶解后,依次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过量碳酸钠溶液、过量氢氧化钙溶液;②过滤;③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④蒸发滤液得氯化钠固体。(1)请指出步骤①中所加的试剂顺序的不足之处______________。(2)改正步骤①中所加试剂的顺序后,整个提纯过程中共发生______个复分解反应。(3)在蒸发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为了验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设计了三组实验,其中实验甲、乙中试管里面分别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甲中给试管中溶液滴入少量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2)实验乙中共同的现象是______。(3)实验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4)三组实验中涉及的化合物的物质类别有___(不包括指示剂)类。16.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完成下列探究:图1图2如图1: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高低不同的燃着蜡烛的烧杯中,现象是_____,本实验中放置两支蜡烛的目的是_____.分别向集满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倒入澄淸石灰水,并充分振荡发现二者的变化有明显的不同,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某同学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如图2:先在烧杯内壁上贴上干的和湿的紫色石蕊纸条,再将充满二氧化碳的敞口集气瓶轻轻放入烧杯中.一段时间后.现象是_____;本实验可以说明的分子运动论的知识是_____;烧杯内壁贴的干的石蕊纸条起_____作用,目的是证明_____;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B【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一定有铁,加入的铁粉是过量的,可以将铜和银完全置换出来,滤渣中肯定存在铜、银、铁三种,滤液中肯定存在硝酸亚铁,肯定不会存在硝酸铜和硝酸银。考点:置换反应点评:这类题目属于有关置换反应的推断题,注意细心读题,仔细分析。2、D【解析】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煤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B、刀生锈的过程中有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菜腐烂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水蒸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应该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3、A【解析】A、火灾逃生时弯腰前行,这是正确的逃生做法,故A正确;B、煤火取暖时不应紧闭门窗,以防煤气中毒,故B错误;C、燃气泄漏时不应点火检查,以防爆炸,故C错误;D、森林游玩时不应乱扔烟头,以防火灾,故D错误。4、D【解析】

A、,盐酸过量,所以随着反应进行,镁条质量减少直至为零,图像正确,故A错误;B、盐酸过量,最后镁条消耗完盐酸还有剩余,随着反应进去盐酸质量先减少后不变,图像正确,故B错误;C、,随着反应进去氯化镁的质量先先增加后不变,图像正确,故C错误;D、是放热反应,随着反应进行容器中液体温度升高,最后冷却温度又降低到室温,图像错误,故D正确。故选D。5、A【解析】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刚开始滴入碳酸钠的时候立刻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所以A错误;镁比铁活泼,与盐酸反应时较快,所以B错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刚开始时溶液呈碱性PH大于7,随着盐酸的加入PH逐渐减小,D错误;所以答案选C,所给的

参考答案有误。6、C【解析】

将液体X加入到集气瓶中与固体Y作用,观察到气球逐渐变大,说明X和Y反应生成气体或者是混合之后放出热量。【详解】①稀盐酸和铁粉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亚铁,符合题意;②水和氢氧化钠混合之后放出大量的热,符合题意;③水和氯化钠不反应,混合之后也不放热,不符合题意;④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符合题意;⑤水和硝酸铵混合之后溶液的温度降低,不符合题意。故选C。7、B【解析】化学变化是指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A、烧制陶瓷,生成了其他物质,属于化学变化;B、打磨石器,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冶炼钢铁,生成了其他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合成腈纶,生成了其他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点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其他物质生成。8、C【解析】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该溶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这两种物质在某一相同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在溶解度曲线上方靠近曲线的点表示过饱和溶液(一般物质在较高温度下制成饱和溶液,快速地降到室温,溶液中溶解的溶质的质量超过室温的溶解度,但尚未析出晶体时的溶液叫过饱和溶液)。【详解】A、t1℃时,甲、丙的溶解度相等,故A不正确;B、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故B不正确;C、将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质量保持不变的只有丙,故C正确;D、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知道,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则采取降温方法不能使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D不正确。故选C。【点睛】9、B【解析】

A、因为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所以在进入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深洞前,要进行灯火试验,选项A不正确;B、因为煤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或电火花易发生爆炸,所以厨房中的煤气大量泄漏时,应立即关闭气阀,不能打开抽油烟机排气,选项B正确;C、眼睛里不小心溅进氢氧化钠溶液,不能滴入稀盐酸来中和,应用水清洗,因为稀盐酸也有腐蚀性,选项C不正确;D、图书档案起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液态二氧化碳会直接气化为二氧化碳气体,不会污染图书,如果用大量水浇灭,会污染损坏图书,选项D不正确。故选B。10、D【解析】

A、选用量筒时,应选取量程与量取体积相近的,这样误差较小,故量取5.5mL液体,可选用10mL的量筒,不符合题意;B、用托盘天平称取物体,应“左物右码”,且托盘天平只能精确到0.1g,不能用托盘天平称取10.05g固体,不符合题意;C、胶头滴管加液时,既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0.5cm处,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D、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细口瓶要紧挨着试管口,缓慢地倒,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处,倒完液体,立即盖紧瓶塞,将瓶子放回原处,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1)白雾A(2)HCl+NaOH=NaCl+H2O溶液红色褪去B【解析】

(1)浓盐酸有挥发性,所以当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时,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会在瓶口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溶解形成盐酸小液滴。会观察到瓶口有白雾产生。A、盐酸可与熟石灰、石灰石都发生反应,无法单独除去石灰石。此项不正确;B、氯化钠与盐酸不反应,无明显变化;碳酸钠可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观察有气泡生成。所以可用盐酸鉴别二者。此项正确;C、实验室可用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此项正确;D、盐酸和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可用于除去铁钉上的锈迹。此项正确。故选A。(2)盐酸可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氢氧化钠呈碱性,可使酚酞变红。所以原烧杯中的溶液为红色。当加入盐酸的量恰好完全中和氢氧化钠时,溶液为中性,此时酚酞呈无色。此时溶液中不再含碱性物质,即可说明盐酸可与氢氧化钠反应。当加入盐酸的量过量时,溶液应呈酸性;A、石蕊遇酸变红,此项不正确;B、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说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和过量的稀盐酸反应了,可说明溶液为酸性。此项正确;C、加入蒸馏水,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说明溶液呈中性或酸性,此项不正确;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的活动性在氢元素的后面,不能与酸反应产生气泡。此项不正确。故选B。考点:常见的酸、中和反应、酸碱的化学性质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14.6%【解析】

解:设溶液中HC1质量为x。解得x=14.6g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答: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BaCl2CuSO4NaOH先向滤液中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再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滤液变红,证明氢氧化钠一定存在【解析】

①取该样品溶于足量的水中,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说明样品中一定不含硫酸铜,白色沉淀可能是硫酸钡或碳酸钡或硫酸钡、碳酸钡;②将①所得白色沉淀加入到足量稀硝酸中,观察到白色沉淀部分溶解,说明白色沉淀是硫酸钡、碳酸钡,从而说明样品中含有氯化钡和硫酸钠;③向①所得无色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显碱性,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都显碱性,无法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详解】(1)由分析可知,步骤①中产生的沉淀是钡盐的沉淀,故可以得出该样品中一定含有的杂质是氯化钡(BaCl2),溶液显无色,说明一定不含的杂质是硫酸铜(CuSO4),因为硫酸铜溶液显蓝色;(2)由分析可知,无法确定的杂质成分是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由于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可先排除碳酸钠溶液的干扰。故实验方案为:先向滤液中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再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滤液变红,证明氢氧化钠一定存在。14、氢氧化钙不能放在碳酸钠之后,否则过量的氢氧化钙无法除去7搅拌,防止液体局部过热,导致液体受热不均而飞溅【解析】

(1)步骤①中所加的试剂顺序中,氢氧化钙不能在碳酸钠之后加,否则过量的氢氧化钙在后面的步骤中没有除去,使得氯化钠固体中仍混有杂质。故填:氢氧化钙不能放在碳酸钠之后,否则过量的氢氧化钙无法除去(2)改正步骤①中所加试剂的顺序后,整个提纯过程中共发生7个复分解反应。分别是:氢氧化钙和氯化镁反应,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碳酸钠和过量的氯化钡反应,碳酸钠和过量的氢氧化钙反应,盐酸和过量氢氧化钠反应,盐酸和过量的碳酸钠反应;故填:7(3)在蒸发过程中,用玻璃棒来进行搅拌,防止液体局部过热,导致液体受热不均而飞溅;故填:搅拌,防止液体局部过热,导致液体受热不均而飞溅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验证酸和碱确实发生了反应(合理即可)有红褐色沉淀生成Na2CO3+2HCl=2NaCl+H2O+CO2↑4【解析】

(1)实验甲、乙中试管里面分别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它们与稀盐酸反应没有明显现象,给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