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意义和证实〔德〕莫里茨·石里克意义和证实〔德〕莫里茨·石里克1第2章可证实性
2.1刘易斯对经验主义意义观的表述2.2“可证实性”的含义2.3早期维也纳学派的强“证实”观及其根源
第2章可证实性2.1刘易斯对经验主义意义观的表述2ClarenceIrvingLewis(1883-1964)
AmajorAmericanpragmatisteducatedatHarvard,LewistaughtattheUniversityofCaliforniafrom1911to1919andatHarvardfrom1920untilhisretirementin1953.Knownasthefatherofmodernmodallogicandasaproponentofthegiveninepistemology,healsowasaninfluentialfigureinvaluetheoryandethics.--Theinternatencyclopediaofphilosophy
ClarenceIrvingLewis(1883-193翻译问题:
(1)第1、3自然段:“经验意义的要求”。〔英〕“theempirical-meaningrequirment”:经验主义意义观的要求。(2)第3自然段:“…这就是:可以把规定概念应用范围的构成命题的证实的那些经验项目一一指出”。
〔英〕p.343-3:“…thatonecanspecifythoseempiricalitemswhichwoulddeterminetheapplicabilityoftheconceptorconstitutetheverificationoftheproposition”。能够详细列出那些决定概念应用范围或构成命题证实的经验项目。翻译问题:(1)第1、3自然段:“经验意义的要求”。4(3)第4自然段:“检验办法”;“可以证实”。〔英〕“methodoftesting”-检验方法;“verifiability”-可证实性
test:v.n.检验testability:n.可检验性verify:v.证实verification:n.证实verifiability:n.可证实性verificationism:n.证实主义(3)第4自然段:“检验办法”;“可以证实”。52.1刘易斯对经验主义意义观的表述
刘易斯把经验主义意义观表述为两层意思:第一,所提出的任何概念或命题都有明确的所指,这个所指“在语词上和逻辑上是可以理解的”。
这涉及“可证实性”问题。第二,“进一步的意思”是:能详细列举出那些概念的应用范围的经验项目,或者构成命题证实的经验项目。这涉及检验方法的问题。所以,刘易斯要求澄清“可证实性”和“检验方法”这两个用语的意义。
2.1刘易斯对经验主义意义观的表述6石里克谈到刘易斯对经验主义意义观的一个误解:
石里克澄清到:“语词上的可理解”就是要求知道“这些词在实际上是怎样使用的”,也就是知道这些词的定义,知道它们最终通过实指定义实际上指称什么。“命题的可理解”就是要求“知道一个命题怎样得到证实,就是在语词上和逻辑上理解该命题,而不是什么在它之外和之上的事情”,并不是超出命题本身的意义提出什么要求。
石里克谈到刘易斯对经验主义意义观的一个误解:石里克澄清到:72.2“可证实性”的含义
刘易斯把维也纳学派的“可证实性”理解为:(第7-8段)(1)只有能够得到明确的证实的陈述才是有意义的;(2)而证实只能出现在主体当下的经验中。由此推论,这将导致“意义的归谬法”:如果只有被此时此地的经验证实的陈述才是有意义的陈述,那么绝大多数科学陈述都是不能证实的,都是无意义的陈述。
2.2“可证实性”的含义刘易斯把维也纳学派的“可证实性8石里克的辩解:
(第6、9、10段)“‘可证实’并不意味着‘在此时此地可以证实’,更不意味着‘现在得到证实’”,因此,证实“能在将来出现,或是只能在当下出现,是无关紧要的”。也就是说,“可证实性”是证实的可能性,它可以是一个命题的断定出现在当下的经验中,也可以是它的断定出现在将来的经验中,经验并不限于我们实际观察到的东西。维也纳学派是以“可证实性”作为意义标准,而不是以“证实”作为意义标准,,石里克认为这是不会陷于“意义的归谬法”的。石里克的辩解:(第6、9、10段)92.3早期维也纳学派的强“证实”观及其根源
卡尔纳普《世界的逻辑构造》:
本书是在1922-1925年期间酝酿写成的,在维也纳学派内部经过讨论后,于1928年出版。这本书旨在“提出一个关于对象或概念的认识论的逻辑系统,提出一个‘构造系统’”。他把自我心理经验和性质概念作为最低层次的概念,用重新定义的方法,在这些最低层次之上构造出物理对象,由此又构造成他人心理对象,最后构造出社会科学的对象,这样把一切知识领域的对象或概念都从某种基本对象或基本概念中构造出来,反过来,一切知识领域关于旧概念或对象命题都是通过分析被还原到作为系统基础的基本概念或基本对象的命题,由此构造统一科学的知识体系。卡尔纳普称此为“理性重构”。
2.3早期维也纳学派的强“证实”观及其根源卡尔纳普《世10卡尔纳普在这本书中确实暗含有这样一种强证实的观点:一个语句的真正被证实,意味着,它只有在主体当下的、直接的经验中出现,即在此时此地得到证实。因为一个关于未来事件的命题其实只是断定现时存在着的某种期望,谈论过去的事件实际上意味着谈论现在的回忆,这些都不是当下经验上有意义的真正的证实。
卡尔纳普在这本书中确实暗含有这样一种强证实的观点:一个语句的11石里克把这个错误的根源归于罗素:
因为卡尔纳普的那本书是在罗素的感召下写的,他在“思想自传”中说谈到,他深受罗素和怀特海合著的《数学原理》和罗素《我们关于外间世界的知识》两本书的影响,特别是后一本书号召未来的哲学家运用从数理逻辑中提升为一种哲学方法的“逻辑分析”去探究和澄清哲学问题,卡尔纳普说:
我觉得这个呼吁仿佛是向我个人发出的。从今以后我的任务就是以这种精神去工作!此后我的哲学活动的基本目标就是应用这种新的逻辑工具去分析科学概念和澄清哲学问题。
-“思想自传”,载《卡尔纳普哲学》,希尔普编,1968年,第12页。石里克把这个错误的根源归于罗素:因为卡尔纳普的那本书是在罗12罗素把知识分为两类:“感知知识”(knowledgebyacquaintance)(亲知知识)和“描述知识”(knowledgebydescription)(间接知识)。亲知的知识是当下、直接经验的知识,只有亲知才涉及真实的实体,因而只有根据亲知对事物作出断言的命题才是真命题,没有亲知对事物作出断言的命题,也许是真的,但我们无法了解它所涉及的真实实体。这样罗素就把经验知识仅限于我们当下实际观察到的东西。
证实性与可证实性课件13第3章
经验的可能性和逻辑的可能性
3.1经验上证实的可能性
3.2逻辑上证实的可能性
3.3可证实性与有意义的关系
3.4“可证实”概念的困境
3.5用可确证性、可检验性代替可证实性3.6有意义的问题与无意义的问题
第3章经验的可能性和逻辑的可能性3.1经验上证实的143.1经验上证实的可能性经验的可能性是指命题的断定与自然规律相容,或者说与自然规律不矛盾。
为什么不说“与自然规律一致”呢?命题的断定与自然规律一致,这种说法意味着,命题断定的情况与实际已经发生的状况是一致的,这就意味着,经验的可能性是由此时此刻的状况决定的,这就陷于了强证实的观点。为了避免强证实,“所以,‘经验可能性’应该指‘同自然规律相容’”。从完全可能-可能-不可能-完全不可能,只有程度上的区别,而并无截然分明的界限。
3.1经验上证实的可能性经验的可能性是指命题的断定与自然15许多拒绝证实主义意义观的人把“命题的意义就在于证实它的方法”理解为:(第4段)为了找出一个命题的意义,我们必须实验各种证实或否证它的方法,如果这些方法中有一种是有效的,我们就找到了这个命题的意义;如果找不到一种有效的方法,我们就说这个命题没有意义。石里克指出,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句子的意义是本来就存在于句子中,我们所要做的是去发现藏在句子中的意义吗?不是。
许多拒绝证实主义意义观的人把“命题的意义就在于证实它的方法”16“与意义相联系的证实的可能性不能是经验的可能性”:
(第5、6段)第一,要证实一个命题是否有意义,在着手证实之前,必须对其中的概念通过定义赋予意义,还有用语言和逻辑的句法规则来判定这个命题是否有意义。这些证实的条件是事先给出的,而不是事后由经验给予的。
第二,经验上的证实对一个命题的证实是非常必要的,但经验证实是在给定的条件下进行的,即在给定的条件下科学家才能知道哪些经验事实是支持命题的,能证实这个命题是有意义的,哪些经验事实是反驳命题的,能否证这个命题。经验证实的工作只能由科学家来完成。“与意义相联系的证实的可能性不能是经验的可能性”:(第173.2逻辑上证实的可能性
逻辑上证实的可能性是指表述事实或过程的句子符合逻辑语法。逻辑上的不可能性是指在命题中我们所使用的词的定义和使用那些词的方式之间存在矛盾,句子的表述方式违反了逻辑句法规则。
我的朋友后天死了。
(1)
违反词的用法规则这位太太穿着一件浅绿的深红衣裳。(2)
违反词的用法规则这座钟楼高100英尺和150英尺。
(3)
违反逻辑句法规则这个小孩赤身裸体又穿着一件白的长睡衣。(4)违反逻辑句法规则由此可见,逻辑上证实的可能性的意义在于:给出一个句子成真的逻辑句法规则(包括句子中按逻辑规则给语词的定义)。
3.2逻辑上证实的可能性逻辑上证实的可能性是指表述事实18逻辑的可能性的与经验的可能性的不同特点:
第一,经验的可能性是由自然规律决定的,自然规律存在于自然界本身,人们只是去发现它,所以经验可能性依赖于“经验真理”。逻辑的可能性不由自然规律决定,而由约定的定义和逻辑规则决定。“句法规则并不是在自然界某处发现的,而是人造的,原则上是任意的。”第二,如上所述,逻辑的可能性是在检验过程开始时的判定,经验的可能性是在检验过程完成后的判定。
逻辑的可能性的与经验的可能性的不同特点:第一,经验的可能性19第三,逻辑可能的命题是不矛盾命题,逻辑上不可能的命题是矛盾命题,不矛盾命题包括两类:重言命题和偶然(综合)命题,它们都是逻辑上可能证实的。而矛盾命题是逻辑上不可能证实。这说明“逻辑上可能证实和逻辑上不可能证实之间的分界是绝对清楚明确的”。经验可能的命题与自然规律相容,是有意义的命题;经验不可能的命题与自然规律不相容,但也是有意义的,因为它们是通过经验检验后得出的结论,在经验上是可判定的。这说明经验上可能证实与经验上不可能证实没有绝对分明的界限。
第三,逻辑可能的命题是不矛盾命题,逻辑上不可能的命题是矛盾命20逻辑可证实性与经验可证实性的关系:
如前所述,逻辑可证实性最终统统还原为实指定义,这样,通过实指定义,可证实性最终与经验联系起来了。所以,石里克强调(第15段):
逻辑和经验之间不存在任何对抗。逻辑学家不仅能干同时是一个经验主义者;而且,他如果想要理解他自己从事的事业,他也必须是一个经验主义者。
逻辑可证实性与经验可证实性的关系:如前所述,逻辑可证实性最213.3可证实性与有意义的关系
(第9段)石里克:
我们考虑的结果是:可证实性是有意义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一种逻辑上的可能性,是在按照那些给句子中语词下定义的规则构造句子时创造出来的。只有一种场合,证实是逻辑上不可能的,那就是你不提出任何使句子得以证实的规则,从而使证实成为不可能。
3.3可证实性与有意义的关系(第9段)22这就是说,可证实的句子是有意义的句子,不可证实的句子是无意义的句子。而只要给出证实的规则,在原则上就是可证实的,证实的规则也就是给出句子的真值条件。
真值条件可证实性有意义“意义和无意义之间没有什么逐步的过渡。因为,你要么为证实给出了语法规则,要么没有。第三情况是没有的。”(第12段)
这就是说,可证实的句子是有意义的句子,不可证实的句子是无意义23疑问:逻辑上不可能命题的归谬按以上说法,矛盾命题是逻辑上不可能的命题,应该是无意义的命题。而按照石里克关于可证实性与有意义关系的表述,只要给出句子的证实规则,这个句子就是有意义的,那么矛盾命题也应该是有意义的。这就导致了“逻辑上不可能命题的归谬”。疑问:逻辑上不可能命题的归谬243.4“可证实”概念的困境根据石里克的观点,逻辑上可能的句子,是可证实的,是有意义的;而逻辑上不可能的句子是矛盾句,是不可证实的,是无意义的。也就是说,逻辑上可能的句子包括重言命题和偶然命题,逻辑上不可能的句子是矛盾命题。3.4“可证实”概念的困境25(1)A∨
A有意义(2)A∧
A无意义(3)所有人都是本科生。
有意义(4)并非所有人都是本科生。
有意义根据逻辑句法规则中合式(有意义)公式的形成规则:如符号序列X是合式公式,则X是合式公式。如X和Y是合式公式,则(X∨
Y)是合式公式。如X和Y是合式公式,则(X∧
Y)是合式公式。
证实性与可证实性课件26麻烦的后果:
命题(1)有意义,其否定式(A∨
┐A)无意义;命题(2)无意义,其否定式(A∧
┐A)有意义;命题(3)和(4)有意义,其合取式无意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没有固定有限度方法来区别有意义与无意义,即无法区分一个表达式是句子的表达式,还是不是句子的表达式。
麻烦的后果:273.5用可确证性、可检验性代替可证实性
卡尔纳普:证实是对真理的完全的和确定的公认。如果是这样,那么一个表达规律的全称语句,如物理学或生物学的一个所谓规律,就绝不能被证实。而且即使用可证实性来说一个未来观察预测的特称句子,其结果也与说一个全称句子没有根本的区别。如“这张桌子上有一张白纸”,为了查明这个东西是不是白纸,我们可以做一套简单的观察,如果有怀疑,我们可以再做一些物理和化学实验。这样做实际上是与在普遍规律的情况下一样,我们都试图检查我们从该语句推论出来的各个语句。这些推出的语句是关于未来观察的预测。而我们能够从该语句推演出来的这种预测的数量是无穷的。所以这个语句绝不能完全证实。
3.5用可确证性、可检验性代替可证实性卡尔纳普:证实是28确证(comfirmation):一个语句肯定或一个语句的否定逐渐得到确实检验的过程。这意味着:(1)一个语句的真或假是概率的,而不是绝对的真或假。(2)我们对一个语句的接受和拒绝是一定程度的,而不是决定性的、最后的。确证(comfirmation):一个语句肯定或一个语句的否29可确证的(confirmable):如果我们知道在什么条件下这个语句可以得到确证,
我们就把它叫做可确证的。也就是说,对于一个有意义的经验陈述而言,可确证性实际上意味着至少潜在地能够用经验证据来检验。
证实性与可证实性课件30可检验的(testable):如果我们知道有这样一种检验这个语句的方法,我就把一个语句称作可检验的。
可见,“可检验的”比“可确证的”要求强,如果我们知道什么样的程序的观察就能确证(或否证)一个语句,但不知道安排这种观察的方法,即使这个语句还没有得到证实,这个语句也许是可确证的,却不是可检验的。只有我们知道特定的观察方法或实验方法能给予这个语句(或它的否定)以检验,这个语句才是可检验的。
可检验的(testable):如果我们知道有这样一种检验这个313.6有意义的问题与无意义的问题
(第10、11段)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就是逻辑上可能回答的问题。不可能找到回答的问题有两类:第一,由于人类实践或技术上的局限暂时不能回答,但随着科学的进步总可以作出回答的。这类问题是有意义的。第二,逻辑上永远不可能回答的问题,如哲学家希望搞清楚的形而上学问题,这类问题是无意义问题。
3.6有意义的问题与无意义的问题(第10、11段)32石里克得出结论:
(第10段)一个真正的问题就是逻辑上可能回答的问题。这是我们的经验主义的最典型的结论之一。它表明我们的知识在原则上是没有任何限制的。我们必须承认的界限是属于经验性质的,因此决不是最终的,而是能够不断地向后推的;世界上并没有什么深不可测的奥秘。石里克得出结论:(第10段)33进一步的阅读资料:1、卡尔纳普:“可检验性和意义”,载洪谦主编:《逻辑经验主义》,上卷,商务印书馆,1982年。2、亨佩尔:“经验主义的认识意义标准:问题与变化”,(1)载同上。(2)载陈波、韩林合主编:《逻辑语言-分析哲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5年。进一步的阅读资料:1、卡尔纳普:“可检验性和意义”,载洪谦主34意义和证实〔德〕莫里茨·石里克意义和证实〔德〕莫里茨·石里克35第2章可证实性
2.1刘易斯对经验主义意义观的表述2.2“可证实性”的含义2.3早期维也纳学派的强“证实”观及其根源
第2章可证实性2.1刘易斯对经验主义意义观的表述36ClarenceIrvingLewis(1883-1964)
AmajorAmericanpragmatisteducatedatHarvard,LewistaughtattheUniversityofCaliforniafrom1911to1919andatHarvardfrom1920untilhisretirementin1953.Knownasthefatherofmodernmodallogicandasaproponentofthegiveninepistemology,healsowasaninfluentialfigureinvaluetheoryandethics.--Theinternatencyclopediaofphilosophy
ClarenceIrvingLewis(1883-1937翻译问题:
(1)第1、3自然段:“经验意义的要求”。〔英〕“theempirical-meaningrequirment”:经验主义意义观的要求。(2)第3自然段:“…这就是:可以把规定概念应用范围的构成命题的证实的那些经验项目一一指出”。
〔英〕p.343-3:“…thatonecanspecifythoseempiricalitemswhichwoulddeterminetheapplicabilityoftheconceptorconstitutetheverificationoftheproposition”。能够详细列出那些决定概念应用范围或构成命题证实的经验项目。翻译问题:(1)第1、3自然段:“经验意义的要求”。38(3)第4自然段:“检验办法”;“可以证实”。〔英〕“methodoftesting”-检验方法;“verifiability”-可证实性
test:v.n.检验testability:n.可检验性verify:v.证实verification:n.证实verifiability:n.可证实性verificationism:n.证实主义(3)第4自然段:“检验办法”;“可以证实”。392.1刘易斯对经验主义意义观的表述
刘易斯把经验主义意义观表述为两层意思:第一,所提出的任何概念或命题都有明确的所指,这个所指“在语词上和逻辑上是可以理解的”。
这涉及“可证实性”问题。第二,“进一步的意思”是:能详细列举出那些概念的应用范围的经验项目,或者构成命题证实的经验项目。这涉及检验方法的问题。所以,刘易斯要求澄清“可证实性”和“检验方法”这两个用语的意义。
2.1刘易斯对经验主义意义观的表述40石里克谈到刘易斯对经验主义意义观的一个误解:
石里克澄清到:“语词上的可理解”就是要求知道“这些词在实际上是怎样使用的”,也就是知道这些词的定义,知道它们最终通过实指定义实际上指称什么。“命题的可理解”就是要求“知道一个命题怎样得到证实,就是在语词上和逻辑上理解该命题,而不是什么在它之外和之上的事情”,并不是超出命题本身的意义提出什么要求。
石里克谈到刘易斯对经验主义意义观的一个误解:石里克澄清到:412.2“可证实性”的含义
刘易斯把维也纳学派的“可证实性”理解为:(第7-8段)(1)只有能够得到明确的证实的陈述才是有意义的;(2)而证实只能出现在主体当下的经验中。由此推论,这将导致“意义的归谬法”:如果只有被此时此地的经验证实的陈述才是有意义的陈述,那么绝大多数科学陈述都是不能证实的,都是无意义的陈述。
2.2“可证实性”的含义刘易斯把维也纳学派的“可证实性42石里克的辩解:
(第6、9、10段)“‘可证实’并不意味着‘在此时此地可以证实’,更不意味着‘现在得到证实’”,因此,证实“能在将来出现,或是只能在当下出现,是无关紧要的”。也就是说,“可证实性”是证实的可能性,它可以是一个命题的断定出现在当下的经验中,也可以是它的断定出现在将来的经验中,经验并不限于我们实际观察到的东西。维也纳学派是以“可证实性”作为意义标准,而不是以“证实”作为意义标准,,石里克认为这是不会陷于“意义的归谬法”的。石里克的辩解:(第6、9、10段)432.3早期维也纳学派的强“证实”观及其根源
卡尔纳普《世界的逻辑构造》:
本书是在1922-1925年期间酝酿写成的,在维也纳学派内部经过讨论后,于1928年出版。这本书旨在“提出一个关于对象或概念的认识论的逻辑系统,提出一个‘构造系统’”。他把自我心理经验和性质概念作为最低层次的概念,用重新定义的方法,在这些最低层次之上构造出物理对象,由此又构造成他人心理对象,最后构造出社会科学的对象,这样把一切知识领域的对象或概念都从某种基本对象或基本概念中构造出来,反过来,一切知识领域关于旧概念或对象命题都是通过分析被还原到作为系统基础的基本概念或基本对象的命题,由此构造统一科学的知识体系。卡尔纳普称此为“理性重构”。
2.3早期维也纳学派的强“证实”观及其根源卡尔纳普《世44卡尔纳普在这本书中确实暗含有这样一种强证实的观点:一个语句的真正被证实,意味着,它只有在主体当下的、直接的经验中出现,即在此时此地得到证实。因为一个关于未来事件的命题其实只是断定现时存在着的某种期望,谈论过去的事件实际上意味着谈论现在的回忆,这些都不是当下经验上有意义的真正的证实。
卡尔纳普在这本书中确实暗含有这样一种强证实的观点:一个语句的45石里克把这个错误的根源归于罗素:
因为卡尔纳普的那本书是在罗素的感召下写的,他在“思想自传”中说谈到,他深受罗素和怀特海合著的《数学原理》和罗素《我们关于外间世界的知识》两本书的影响,特别是后一本书号召未来的哲学家运用从数理逻辑中提升为一种哲学方法的“逻辑分析”去探究和澄清哲学问题,卡尔纳普说:
我觉得这个呼吁仿佛是向我个人发出的。从今以后我的任务就是以这种精神去工作!此后我的哲学活动的基本目标就是应用这种新的逻辑工具去分析科学概念和澄清哲学问题。
-“思想自传”,载《卡尔纳普哲学》,希尔普编,1968年,第12页。石里克把这个错误的根源归于罗素:因为卡尔纳普的那本书是在罗46罗素把知识分为两类:“感知知识”(knowledgebyacquaintance)(亲知知识)和“描述知识”(knowledgebydescription)(间接知识)。亲知的知识是当下、直接经验的知识,只有亲知才涉及真实的实体,因而只有根据亲知对事物作出断言的命题才是真命题,没有亲知对事物作出断言的命题,也许是真的,但我们无法了解它所涉及的真实实体。这样罗素就把经验知识仅限于我们当下实际观察到的东西。
证实性与可证实性课件47第3章
经验的可能性和逻辑的可能性
3.1经验上证实的可能性
3.2逻辑上证实的可能性
3.3可证实性与有意义的关系
3.4“可证实”概念的困境
3.5用可确证性、可检验性代替可证实性3.6有意义的问题与无意义的问题
第3章经验的可能性和逻辑的可能性3.1经验上证实的483.1经验上证实的可能性经验的可能性是指命题的断定与自然规律相容,或者说与自然规律不矛盾。
为什么不说“与自然规律一致”呢?命题的断定与自然规律一致,这种说法意味着,命题断定的情况与实际已经发生的状况是一致的,这就意味着,经验的可能性是由此时此刻的状况决定的,这就陷于了强证实的观点。为了避免强证实,“所以,‘经验可能性’应该指‘同自然规律相容’”。从完全可能-可能-不可能-完全不可能,只有程度上的区别,而并无截然分明的界限。
3.1经验上证实的可能性经验的可能性是指命题的断定与自然49许多拒绝证实主义意义观的人把“命题的意义就在于证实它的方法”理解为:(第4段)为了找出一个命题的意义,我们必须实验各种证实或否证它的方法,如果这些方法中有一种是有效的,我们就找到了这个命题的意义;如果找不到一种有效的方法,我们就说这个命题没有意义。石里克指出,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句子的意义是本来就存在于句子中,我们所要做的是去发现藏在句子中的意义吗?不是。
许多拒绝证实主义意义观的人把“命题的意义就在于证实它的方法”50“与意义相联系的证实的可能性不能是经验的可能性”:
(第5、6段)第一,要证实一个命题是否有意义,在着手证实之前,必须对其中的概念通过定义赋予意义,还有用语言和逻辑的句法规则来判定这个命题是否有意义。这些证实的条件是事先给出的,而不是事后由经验给予的。
第二,经验上的证实对一个命题的证实是非常必要的,但经验证实是在给定的条件下进行的,即在给定的条件下科学家才能知道哪些经验事实是支持命题的,能证实这个命题是有意义的,哪些经验事实是反驳命题的,能否证这个命题。经验证实的工作只能由科学家来完成。“与意义相联系的证实的可能性不能是经验的可能性”:(第513.2逻辑上证实的可能性
逻辑上证实的可能性是指表述事实或过程的句子符合逻辑语法。逻辑上的不可能性是指在命题中我们所使用的词的定义和使用那些词的方式之间存在矛盾,句子的表述方式违反了逻辑句法规则。
我的朋友后天死了。
(1)
违反词的用法规则这位太太穿着一件浅绿的深红衣裳。(2)
违反词的用法规则这座钟楼高100英尺和150英尺。
(3)
违反逻辑句法规则这个小孩赤身裸体又穿着一件白的长睡衣。(4)违反逻辑句法规则由此可见,逻辑上证实的可能性的意义在于:给出一个句子成真的逻辑句法规则(包括句子中按逻辑规则给语词的定义)。
3.2逻辑上证实的可能性逻辑上证实的可能性是指表述事实52逻辑的可能性的与经验的可能性的不同特点:
第一,经验的可能性是由自然规律决定的,自然规律存在于自然界本身,人们只是去发现它,所以经验可能性依赖于“经验真理”。逻辑的可能性不由自然规律决定,而由约定的定义和逻辑规则决定。“句法规则并不是在自然界某处发现的,而是人造的,原则上是任意的。”第二,如上所述,逻辑的可能性是在检验过程开始时的判定,经验的可能性是在检验过程完成后的判定。
逻辑的可能性的与经验的可能性的不同特点:第一,经验的可能性53第三,逻辑可能的命题是不矛盾命题,逻辑上不可能的命题是矛盾命题,不矛盾命题包括两类:重言命题和偶然(综合)命题,它们都是逻辑上可能证实的。而矛盾命题是逻辑上不可能证实。这说明“逻辑上可能证实和逻辑上不可能证实之间的分界是绝对清楚明确的”。经验可能的命题与自然规律相容,是有意义的命题;经验不可能的命题与自然规律不相容,但也是有意义的,因为它们是通过经验检验后得出的结论,在经验上是可判定的。这说明经验上可能证实与经验上不可能证实没有绝对分明的界限。
第三,逻辑可能的命题是不矛盾命题,逻辑上不可能的命题是矛盾命54逻辑可证实性与经验可证实性的关系:
如前所述,逻辑可证实性最终统统还原为实指定义,这样,通过实指定义,可证实性最终与经验联系起来了。所以,石里克强调(第15段):
逻辑和经验之间不存在任何对抗。逻辑学家不仅能干同时是一个经验主义者;而且,他如果想要理解他自己从事的事业,他也必须是一个经验主义者。
逻辑可证实性与经验可证实性的关系:如前所述,逻辑可证实性最553.3可证实性与有意义的关系
(第9段)石里克:
我们考虑的结果是:可证实性是有意义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一种逻辑上的可能性,是在按照那些给句子中语词下定义的规则构造句子时创造出来的。只有一种场合,证实是逻辑上不可能的,那就是你不提出任何使句子得以证实的规则,从而使证实成为不可能。
3.3可证实性与有意义的关系(第9段)56这就是说,可证实的句子是有意义的句子,不可证实的句子是无意义的句子。而只要给出证实的规则,在原则上就是可证实的,证实的规则也就是给出句子的真值条件。
真值条件可证实性有意义“意义和无意义之间没有什么逐步的过渡。因为,你要么为证实给出了语法规则,要么没有。第三情况是没有的。”(第12段)
这就是说,可证实的句子是有意义的句子,不可证实的句子是无意义57疑问:逻辑上不可能命题的归谬按以上说法,矛盾命题是逻辑上不可能的命题,应该是无意义的命题。而按照石里克关于可证实性与有意义关系的表述,只要给出句子的证实规则,这个句子就是有意义的,那么矛盾命题也应该是有意义的。这就导致了“逻辑上不可能命题的归谬”。疑问:逻辑上不可能命题的归谬583.4“可证实”概念的困境根据石里克的观点,逻辑上可能的句子,是可证实的,是有意义的;而逻辑上不可能的句子是矛盾句,是不可证实的,是无意义的。也就是说,逻辑上可能的句子包括重言命题和偶然命题,逻辑上不可能的句子是矛盾命题。3.4“可证实”概念的困境59(1)A∨
A有意义(2)A∧
A无意义(3)所有人都是本科生。
有意义(4)并非所有人都是本科生。
有意义根据逻辑句法规则中合式(有意义)公式的形成规则:如符号序列X是合式公式,则X是合式公式。如X和Y是合式公式,则(X∨
Y)是合式公式。如X和Y是合式公式,则(X∧
Y)是合式公式。
证实性与可证实性课件60麻烦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兒童視力保健》课件
- 《抗菌药物概论课件》课件
- 蜂产品课件蜂产品中抗生素残留现状及检测
- 保险基础知识课件-保险的性质、功能及作用
- 奥数鸡兔同笼课件
-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课件
- 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习题课课件
- 2.1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课件(共37张)
- 植物提取物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立项备案
- 2024年全国爱耳日活动方案(34篇)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 医疗组长竞聘
- 失禁性皮炎病例护理查房课件
- 期末复习试题 (试卷)-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2024年中国工业级硝酸铵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乡村振兴课件教学课件
- 2024年度危废物品转运服务协议版
- 2023年辅警招聘公安基础知识必刷题库及答案
- 《机加工操作员绩效考核方案》-企业管理
- 光是怎样传播的说课稿
- 劳动技能实操指导(劳动教育)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