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少年思辨能力的培养
沛县教师进修学校孟凡荣青少年思辨能力的培养1案例从“我想见西施”说起案例从“我想见西施”说起2一、什么是思辨能力?二、思辨能力的类型三、为什么要培育学生的思辩能力四、青少年思辨能力的现状及成因五、青少年思辨能力的培养青少年思辨能力的培养课件3二、什么是思辨力?1、思辨力《礼记•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就是说做学问要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谨慎地思考,明确地分辨,踏踏实实地实行。这其中的“思”、“辨”就是思辨一词的本意。“中国批判性思维学科”第一人谷振诣认为,思辨力就是思考辨析能力。所谓思考指的是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所谓辨析指的是对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等的辨别分析。二、什么是思辨力?1、思辨力42、思辨能力的主要特征思辨能力首先是一种抽象思维能力。在不同的层面上对同一个问题展开有条理的分析;同时注意在同一个层面上分析问题的条理性。这是分析方面的特征,也就是说,分析要讲究层次和条理。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说理。说理就是对所作出的分析进行解释和论证。解释和论证要明白有力。2、思辨能力的主要特征5简要地说,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的分析,清晰准确,明白有力的说理,就是思辨能力的主要特征。简要地说,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的分析,清晰准确,明白有力的说理63、思辨能力的类型
思辨能力的类型数理的思辨能力和人文的思辨能力3、思辨能力的类型
思辨能力的类型7数理的思辨有三个明显特征其一对数理性问题进行思考辨析是一个由已知求未知的思考过程。其二,在思考过程中,解决问题的分析方法和确证结论的证明方法起着关键作用。其三,经过严密思考和而确证的结论具有无可争议的性质。数理的思辨有三个明显特征8人文的思辨也有三个明显特征一是对人文性问题进行思辨得出的答案通常是多元的,具有较大的争议性。二是在思考辨析过程中,以辩护性解释和说服性论证为主要说理方式。三是思辨的最终目标是鉴别和选择一个最佳的价值理念或行动准则。人文的思辨也有三个明显特征9三、教育为什么要培育学生的思辩能力中学阶段,学生对基本概念有所形成,是学生思维认识活动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教学应重在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自己研究分析,并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在学习中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经过中学阶段知识能力的积累中学生能对诸多问题进行自主分析、自由思辨,不管是一般要求中的结构严谨语言流畅,还是较高要求中的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预感事物发展的趋向和结果。三、教育为什么要培育学生的思辩能力中学阶段,学生对基本概念有10如何使学生在想问题办事情的过程中超越平庸,摆脱幼稚,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呢?是思辨意识,是思辨意识的培养。所谓的思辨意识是反思,是不断追问人生的精神意义,积极充实精神世界,丰富理性,思考人生、社会、历史、生命等命题的意识。也就是说,学生们能在观察社会中明辨是非,辨别优劣,分析前因后果,形成并具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看法。只有有了这种独立思考、批判的意识,人的存在才能具有更坚实的基础。这就是所谓的“我思故我在”。如何使学生在想问题办事情的过程中超越平庸,摆脱幼稚,形成自己11时至今日,世界已进入“网络”信息时代,我们应该用新的方法去让学生学会新的思维方式。让学生获得自己切身的感受,体验自己真挚的感情,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汲取心灵的智慧,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我们应该不追求表面上的热闹与活跃,不让学生的思维处于被压抑的潜层。我们应该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心灵在课堂上飞翔,做到真正的“深思而慎取”。学生是有思想、有灵性的,要唤发学生的灵气,课堂是很好的契机。时至今日,世界已进入“网络”信息时代,我们应该用新的方法去让12四、青少年思辨能力的现状及成因
现状:1、绝大多数同学的死背能力较强,分析能力较弱。总的印象是:熟记着概念、定义,却不能解释现象,处理问题;能很熟练的写出公式,却对一般的计算问题没有办法。对于要他们分析、剖析的生活现象和客观过程往往摸不着头脑,理不出头绪。稍微复杂的问题分析,更是缩手无策;不怕测试基本知识,害怕问题探究型考查;不怕遇到熟悉的类型题,害怕遭遇从未处理过的问题。这都说明同学们的分析、辩解能力相对较弱。四、青少年思辨能力的现状及成因
现状:1、绝大多数同学的死132、想象模仿能力较强,分析概括能力较弱;善于描写和叙事,不善于说理和议论。这反映在中学文科大小考试中,同学们怕二卷即论述题的现象十分突出。也就是说多数的同学们对语言文字所指示的含义及其运用能做出较好的理解,而对文字所表达的深层义理的分析和概括则显得困难重重。2、想象模仿能力较强,分析概括能力较弱;善于描写和叙事,不善14成因:1、学生的年龄增大会导致发言谨慎。由于生怕自己对社会经济、政治、形势等常识问题在发言中出错会很没有面子,总想听听别人是怎么说的。2、学生害怕有规则的提问发言。老师总希望学生能按自己的设想意图说正确的、完整的、通顺的话,而这恰恰造成了学生的畏惧心理和心理压力。3、学生的个性成熟会导致选择性发言。在学生中有性格外向型,爱表现自己;有内向型,不爱表现自己;有的很成熟,没有十分把握不随便发言;或者觉得老师的提问不一定要回答,懂了就行。4、教师自身教学素养和教学手段缺乏科学性和艺术性,也是学生在政治课堂上喜欢发言主要因素。成因:1、学生的年龄增大会导致发言谨慎。由于生怕自己对社会经15成因思辨是一种能力。它包含有敏于觉察事物、及时发现缺漏或不寻常之处的能力;包含有能思索许多可能性的构想能力;也包含有用不同的思维方式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的能力;更包含有能想出别人所想不到的事物和观念的能力。但这种思辨能力的培养常常会遭遇到种种障碍:学生方面,主要是某些既定的思维模式所造成的障碍,来自于社会中的习惯,来自于家庭、学校要求学生表现好所造成。往往表现为听从权威、听从潮流、听从时尚、人云亦云、随声附和、忽略想象、害怕犯错、囿于“好问失礼、多疑非智”、过分强调竞争与合作失去个人独特的创造力、过分相信理由与逻辑、固执己见、一知半解甚至认为空想无益等等。教师方面,最忌讳的是强迫学生服从、禁止自主自由学习、采用嘲笑的态度、以成绩为主忽略发现、反对异常的人格、循规蹈矩等。成因思辨是一种能力。它包含有敏于觉察事物、及时发现缺漏或不寻16五、青少年思辨能力的培养
第一、培养思辨能力应当从建设良性的沟通与对话的环境开始。第二、必须更新、完善人们的思维方式,把单一的思维方式更新、完善为批判性思维方式。第三、在智慧与思辨的融合中萌发创造五、青少年思辨能力的培养
第一、培养思辨能力应当从建设良性的17第一、培养思辨能力应当从建设良性的沟通与对话的环境开始。
思辨能力是在良性的沟通与对话中培养出来的。这样的沟通与对话,大到东西方哲学文化的沟通与对话,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沟通与对话,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沟通与对话等;小到父母与子女的沟通与对话,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与对话等。这种沟通与对话就是日常生活的本质,而日常生活则是培养人文思辨能力最鲜活的教材。第一、培养思辨能力应当从建设良性的沟通与对话的环境开始。
思18学习本质上也是沟通与对话,如:读《论语》就是在和孔子进行沟通与对话。读书要读出生活的义理和境界来,而生活则是一本大书,如果能从生活中读出一些真知灼见来,它比从书本中学来的还要珍贵。伟大的人文精神,高尚的人文情怀,富有辨别力、判断力和洞察力的思辨能力和价值理性,就是在这种良性的沟通与对话中激荡发生出来的。学习本质上也是沟通与对话,如:读《论语》就是在和孔子进行沟通19所以在教学中应倾注人文关怀,搭建师生平等交流对话平台,鼓励引导学生畅所欲言真实表达自我所思所想。人们在沟通与对话中,一下子想要思考的事情太多,诸如事实、情感、价值等都一股脑地冒出来,好比重型卡车、小汽车、拖拉机等混杂拥挤在一起都想要同时通过路口一样。解决思维“交通堵塞”问题的办法就是把事实问题与情感问题、情感问题与价值问题、价值问题与事实问题分开,使思考者能够一次只思考一个问题,这是思考的条理性。所以在教学中应倾注人文关怀,搭建师生平等交流对话平台,鼓励引20人们在沟通与对话中,过分关注对方的态度和立场,较少关注对方所持态度和立场的原因和理由,这种不良的思维习惯是导致思维混乱、沟通不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人文性思考中,无论是理解、评价一种态度和观念,还是选择、赞赏一种态度和观念,都不能不关注维护或支持这种态度和观念的原因和理由。人们在沟通与对话中,过分关注对方的态度和立场,较少关注对方所21比如,当一位教师由于某位学生不专心听课而批评这位学生时,这位学生可能会认为老师是因为自己学习不好而不喜欢他;当一位学生由于老师把问题讲错了,直言不讳地指出这种错误时,老师可能会认为这位学生狂妄自大,根本就不把老师放在眼里。如此等等。这种嫁接理由的做法不只是一种逻辑错误,在人文性思考中,尤其是在沟通与对话发生“短路”时,它已经演变成一种不良的思维习惯。比如,当一位教师由于某位学生不专心听课而批评这位学生时,这位22从以上的讨论中,我们对人文思辨能力的培养必须在沟通与对话中进行,如何在沟通与对话中消除不良因素的干扰,使人文思辨能力能够健康地成长,这就是培养人文思辨能力的关键所在。从以上的讨论中,我们对人文思辨能力的培养必须在沟通与对话中进23第二,怎样解决这个关键性问题?培养人文思辨能力必须更新、完善人们的思维方式,把单一的思维方式更新、完善为批判性思维方式。第二,怎样解决这个关键性问题?培养人文思辨能力必须更新、完善24思考力思考就是力量,人类倘若失去思考便丢失了整个辉煌的历史。
——爱因斯坦我力求像一句名言所说的那样,不哭,也不笑,而是去思考。——莎士比亚思考力思考就是力量,人类倘若失去思考便丢失了整个辉煌的历史25二、什么是思考力
首先,思考是在我们控制下的有目的的心理活动。“控制”是一个关键词。坐在小汽车里不等于是在开车,只有把握方向盘并控制汽车的运动才是开车。同样道理,我们的心理活动只有在受到自觉指导的情况下才是思考。当然,跟开车旅行一样,思考可以有许多不同的目的。旅行可以跑专差,也可以是没有固定目的地的假期漫游。开车的环境条件多种多样,效率和成功程度也各不相同。例如,光线的明暗、行驶的快慢、路线的对错等等。但不管怎样,只要我们还控制着汽车,就是在行驶;同样,只要我们还控制着自己的头脑,就是在思考。这并不是说思考必须是自觉进行的。无数证据表明,无意识的思考也可以成为有目的的心理活动的一部分。最显着的例子就是当我们暂时放弃对某一问题的思索而转向其他活动时,常常会突然闪现一个能解决原来问题的想法。二、什么是思考力
首先,思考是在我们控制下的有目的的心理活26思考凭什么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说法,认为优秀是思想家天生的,而不是后天造就的。这种观点虽说有一点道理,但总的看来是不可信的。有些人具有较高的思考天赋,有些人学习速度较快,结果这些人就可能年复一年地将自己的思考本领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但是,有效的思考实际上是后天养成的习惯。研究工作显示,任何人都可以培养出有效思考的心理素质,任何人都能掌握上述两个思考阶段的技巧。首创性也是可以学会的。更重要的一点是,要成为一个有效的思考者,并不需要有特别高的智商。科学家保罗陶兰斯指出,70%的发明家和创造者的智商是在135分以下。提高自己的思考水平,取决于习惯和态度。困难不在于从前你有没有接受过思考艺术方面的直接训练,而在于你已经养成了某些不好的习惯和态度。本书将向读者提供需要掌握的某些原理和技巧,也许还有老师从旁指导,但这些都不够,你还必须自己提供最重要的动力——上进心和应用所学知识的欲望。思考凭什么27最近看到国内开始提倡在校学生要学习“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是推动未来知识社会前进的立要动力。其实,要学习的何止是学生。什么是批判性思维?在国外,很多学校都设有“批判性思维”这门课程。能用一个学期学习的、但仍可能一辈子都没学会的事一定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因此如果你去查找与“批判性思维”相关的定义,几乎可以当安眠药使用。尽量把复杂的事情说得简单一些,在我看来,批判性思维是(1)本着探寻真理、促进正义、推动社会进步的良好意愿的;(2)带有主动性和纪律性并且能够形成习惯的;(3)有数据和事实支撑的;(4)经过逻辑推理过程的;(5)最终能够产生相对明晰的、富有建设性的思考结果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最近看到国内开始提倡在校学生要学习“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28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批判性思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教师们往往只注重学生的理解状况,并不十分关心所教知识的真实性与价值问题。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方法,他最终关心的仍是学生是否理解作者的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是否理解自己的讲演和解题思路;是否理解某一科学原理和定律;是否理解概念并能进行推理。而这些理解都预先存在一定的标准答案的。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把老师视作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老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有学问的人。并且,课本上的知识都是科学的,故都是正确的,于是,老师也就成了知识的权威。凡出自老师之口、作者之笔和科学研究者,凡白纸黑字印刷成书者,似乎都是金科玉律、不容置疑的。正是师生之间的这种共识,使得老师很少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真实性、准确性与价值进行评判。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批判性思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29有些老师为了保护自己的知识权威形象,尽量避免讨论如何评价和判断所教的知识,因为这首先需要对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出挑战,因此只在预先准备好了的、所谓的标准答案的范围内讨论问题,这样是最安全不过的了。请看下面一则实例。一位青年教师讲秦牧的散文《土地》,文中有这样两句话:“骑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的地方”、“收起缰绳,回到眼前灿烂的现实”。突然,有一位学生问道:“老师,即是野马,何来缰绳?”这一下使毫无思想准备的老师一时张口结舌,支吾半天。最后,显得非常不耐烦地说:“你如少钻些牛角尖儿,你的学习成绩还会好些吧!”老师的回答使这位学生非常难堪,学习兴趣全无[2]。有些老师为了保护自己的知识权威形象,尽量避免讨论如何评价和判30更有甚者,有些老师为了维护其“师道尊严”,不能容忍学生提出出乎自己预想之外的批判性的问题,结果挫伤了学生独立进行批判性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谨尊师道”,一味地被动接受而已。让我们来听一听一位中学生的诉说吧:我原来在小学是个很爱提问题的人,可每次提问都让老师给否定了。记得有一次,一位语文老师在教古诗《春晓》时,我觉得有疑义,就问老师:“老师说诗人春天好睡觉,连天亮都不晓得,那他夜里怎么能听到风雨声呢?”这位老师很不以为然地说:“这有什么奇怪的!早上起床到外面看一下不就知道了?”当我还要再问时,老师却对我挥挥手让我坐下,只见老师环视一下全班同学,多少还着点嘲笑的口吻说道:“大家说说看,是他对?还是老师对?”同学们毫不犹豫地齐声答道:“老师对!”当时我感到很尴尬,竟然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怀疑。所以,到了中学以后,我很少提问,教师讲什么我记什么,许多和我一起上中学的同学都觉得我变了,不像以前“炸刺”了。更有甚者,有些老师为了维护其“师道尊严”,不能容忍学生提出出31也难怪老师们不关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问题,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教学成效是以考试成绩来衡量的,而考试所关注的只是具有标准解答的规范性内容,根本反映不出学生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水平。1999年上半年的新闻先后报道了这样两件事。一件事是,著名作家王蒙做高考语文试卷只得了60分。另一件事,有人把1998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寄给北京大学中文系的钱理群教授,钱教授在研究了这份试卷之后,说道:“我读了,非常吃力,也难怪老师们不关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问题,因为,他们知道,他们32首先是弄懂题目要求就费了极大的劲,有的至今也没有弄得太清楚。这(份)……标准化考题,形成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要把我的思维强行纳入某一种固定的、不可置疑的、刚性的模式之中。”他继而发出了一声发人深省的感叹:“我感到生命的窒息。”他进一步指出,考题“对考生思维能力的要求,主要是思维的正确、明确、准确、恰当与精密,而对正确性、准确性……的理解有时十分机械而刻板,实际上是按照‘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去要求考生。孤立地看,要求本身似乎并无问题,但如果联系着被排斥、遗忘在外的教育要求,如想象力、情感力、感悟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思维的创造性与批判性等等,就不得不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此片面的考试标准,究竟预设着怎样一个语文教育与人才培养的目标?”[4]首先是弄懂题目要求就费了极大的劲,有的至今也没有弄得太清楚。33批判性思维的忽视导致了什么结果呢?学生形成了被动听讲、理解和接受的惯性,缺乏主动思考,宁可绝对相信老师的权威,而不相信自己的质疑和判断。一旦给以独立从事评判机会时,他们就变得无所适从。这也无怪乎现当今社会对大学生产生了如此的印象:“有智商没知慧,……,有知识没思想,……”总之,在当前教育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处于一种被冷落的状态。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中,批判性思维也应当有它的一席之地。批判性思维的忽视导致了什么结果呢?学生形成了被动听讲、理解和34批判性思维的核心在于:提出正确的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没有找到正确的答案,是因为我们没有提出正确的问题。问什么样的问题,其实已经注定了你的思考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虽然问对了问题,我们的答案依旧不一定正确;但问错了问题,我们的答案无论正确与否都没有意义。
批判性思维的核心在于:提出正确的问题35考虑到多种可能
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在思考的时候尽可能缜密而线性,穷尽各种可能性,避免产生逻辑上的疏漏或者走入思维上的死角。
考虑到多种可能36
拒绝惯性滑行,敢于逆向和挑战
批判性思维最核心的特征是拒绝沿着先入为主的概念惯性向前滑行,敢于逆向思维,敢于跳出盒子,敢于挑战和诘问先知与主流,敢于说皇帝没穿。拒绝惯性滑行,敢于逆向和挑战37司机约翰驾驶着一辆载重的汽车经过一座天桥下,由于车上的货物刚好擦着了桥顶一点点而无法通过,正当约翰准备卸下货物重装时,旁边的小汤姆出了个主意:何不将车胎里的气放掉一些,慢速行驶?这种反常的办法却省了许多麻烦。爱迪生曾热中于发明电话。他在研制时发现圆筒中常常传出一阵嗡嗡的杂音,经过仔细观察发现杂音的产生是由于金属丝与旋转的圆筒接触所致。一般的技术人员拨开金属丝,使杂音消失也就大功告成。而爱迪生却从中得到启发——发明了留声机。今日辉煌的唱片文化、录音文化,皆源于爱迪生的这一伟大发明。能否从不利因素中受到启发化弊为利——虽然只有毫厘之差,但这却是能否对人类的幸福作出巨大贡献的分水岭。司机约翰驾驶着一辆载重的汽车经过一座天桥下,由于车上的货物刚38第三、在智慧与思辨的融合中萌发创造举一个例子。我这个报告不是说思辨嘛。你有智慧要思辨,要深思,在知识的基础上要交锋,再找出中间的奥妙来。我们造有色金属的都知道铍。铍是有放射性的,而且一般的人接触是有毒的。为什么?就是因为它能够放射出很强的射线。这个放射性是弱核粒,有强核粒就是原子核。在居里夫妇的实验里面,用阿尔法射线打击铍,铍就放射出来一些新的射线,当时,他们的研究背景就是伽玛射线。刚被发现时,他们就认为这可能是另外一种伽玛射线,打射石蜡,让石蜡放射出质子来。所以,对这样一个结果,她发表了一篇文章,发表出来之后她解释说这可能是一种新的伽玛射线,不过这个实验出来之后让查德威克暗暗作喜。为什么呢?他找了十二年,就是要找这个射线。现在他知道这个射线绝对不是伽玛射线,因为伽玛射线不可能打出质子来,而是跟质子相当的另外一种,就是他追求了十二年的中子。在理论模型里头原子核有一个中子,但他在实验中间始终没发现。他作了很多实验,结果居里夫人帮他把实验做出了。肯定是中子,他自己再做一次实验,果不其然,就是中子。三年之后,评诺贝尔奖的时候,查德威克得了诺贝尔奖。查德威克的思辨能力很强,左右分析,跟前后对比,推断,最后他得出这肯定不是伽玛射线。因为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最后他由这样一个理论模型推断跟实验结合起来一起分析,最后得到这样一个结论。第三、在智慧与思辨的融合中萌发创造举一个例子。我这个报告不39为什么呢?他找了十二年,就是要找这个射线。现在他知道这个射线绝对不是伽玛射线,因为伽玛射线不可能打出质子来,而是跟质子相当的另外一种,就是他追求了十二年的中子。在理论模型里头原子核有一个中子,但他在实验中间始终没发现。他作了很多实验,结果居里夫人帮他把实验做出了。肯定是中子,他自己再做一次实验,果不其然,就是中子。三年之后,评诺贝尔奖的时候,查德威克得了诺贝尔奖。查德威克的思辨能力很强,左右分析,跟前后对比,推断,最后他得出这肯定不是伽玛射线。因为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最后他由这样一个理论模型推断跟实验结合起来一起分析,最后得到这样一个结论。为什么呢?他找了十二年,就是要找这个射线。现在他知道这个射线40谢谢!谢谢!41
青少年思辨能力的培养
沛县教师进修学校孟凡荣青少年思辨能力的培养42案例从“我想见西施”说起案例从“我想见西施”说起43一、什么是思辨能力?二、思辨能力的类型三、为什么要培育学生的思辩能力四、青少年思辨能力的现状及成因五、青少年思辨能力的培养青少年思辨能力的培养课件44二、什么是思辨力?1、思辨力《礼记•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就是说做学问要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谨慎地思考,明确地分辨,踏踏实实地实行。这其中的“思”、“辨”就是思辨一词的本意。“中国批判性思维学科”第一人谷振诣认为,思辨力就是思考辨析能力。所谓思考指的是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所谓辨析指的是对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等的辨别分析。二、什么是思辨力?1、思辨力452、思辨能力的主要特征思辨能力首先是一种抽象思维能力。在不同的层面上对同一个问题展开有条理的分析;同时注意在同一个层面上分析问题的条理性。这是分析方面的特征,也就是说,分析要讲究层次和条理。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说理。说理就是对所作出的分析进行解释和论证。解释和论证要明白有力。2、思辨能力的主要特征46简要地说,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的分析,清晰准确,明白有力的说理,就是思辨能力的主要特征。简要地说,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的分析,清晰准确,明白有力的说理473、思辨能力的类型
思辨能力的类型数理的思辨能力和人文的思辨能力3、思辨能力的类型
思辨能力的类型48数理的思辨有三个明显特征其一对数理性问题进行思考辨析是一个由已知求未知的思考过程。其二,在思考过程中,解决问题的分析方法和确证结论的证明方法起着关键作用。其三,经过严密思考和而确证的结论具有无可争议的性质。数理的思辨有三个明显特征49人文的思辨也有三个明显特征一是对人文性问题进行思辨得出的答案通常是多元的,具有较大的争议性。二是在思考辨析过程中,以辩护性解释和说服性论证为主要说理方式。三是思辨的最终目标是鉴别和选择一个最佳的价值理念或行动准则。人文的思辨也有三个明显特征50三、教育为什么要培育学生的思辩能力中学阶段,学生对基本概念有所形成,是学生思维认识活动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教学应重在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自己研究分析,并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在学习中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经过中学阶段知识能力的积累中学生能对诸多问题进行自主分析、自由思辨,不管是一般要求中的结构严谨语言流畅,还是较高要求中的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预感事物发展的趋向和结果。三、教育为什么要培育学生的思辩能力中学阶段,学生对基本概念有51如何使学生在想问题办事情的过程中超越平庸,摆脱幼稚,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呢?是思辨意识,是思辨意识的培养。所谓的思辨意识是反思,是不断追问人生的精神意义,积极充实精神世界,丰富理性,思考人生、社会、历史、生命等命题的意识。也就是说,学生们能在观察社会中明辨是非,辨别优劣,分析前因后果,形成并具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看法。只有有了这种独立思考、批判的意识,人的存在才能具有更坚实的基础。这就是所谓的“我思故我在”。如何使学生在想问题办事情的过程中超越平庸,摆脱幼稚,形成自己52时至今日,世界已进入“网络”信息时代,我们应该用新的方法去让学生学会新的思维方式。让学生获得自己切身的感受,体验自己真挚的感情,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汲取心灵的智慧,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我们应该不追求表面上的热闹与活跃,不让学生的思维处于被压抑的潜层。我们应该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心灵在课堂上飞翔,做到真正的“深思而慎取”。学生是有思想、有灵性的,要唤发学生的灵气,课堂是很好的契机。时至今日,世界已进入“网络”信息时代,我们应该用新的方法去让53四、青少年思辨能力的现状及成因
现状:1、绝大多数同学的死背能力较强,分析能力较弱。总的印象是:熟记着概念、定义,却不能解释现象,处理问题;能很熟练的写出公式,却对一般的计算问题没有办法。对于要他们分析、剖析的生活现象和客观过程往往摸不着头脑,理不出头绪。稍微复杂的问题分析,更是缩手无策;不怕测试基本知识,害怕问题探究型考查;不怕遇到熟悉的类型题,害怕遭遇从未处理过的问题。这都说明同学们的分析、辩解能力相对较弱。四、青少年思辨能力的现状及成因
现状:1、绝大多数同学的死542、想象模仿能力较强,分析概括能力较弱;善于描写和叙事,不善于说理和议论。这反映在中学文科大小考试中,同学们怕二卷即论述题的现象十分突出。也就是说多数的同学们对语言文字所指示的含义及其运用能做出较好的理解,而对文字所表达的深层义理的分析和概括则显得困难重重。2、想象模仿能力较强,分析概括能力较弱;善于描写和叙事,不善55成因:1、学生的年龄增大会导致发言谨慎。由于生怕自己对社会经济、政治、形势等常识问题在发言中出错会很没有面子,总想听听别人是怎么说的。2、学生害怕有规则的提问发言。老师总希望学生能按自己的设想意图说正确的、完整的、通顺的话,而这恰恰造成了学生的畏惧心理和心理压力。3、学生的个性成熟会导致选择性发言。在学生中有性格外向型,爱表现自己;有内向型,不爱表现自己;有的很成熟,没有十分把握不随便发言;或者觉得老师的提问不一定要回答,懂了就行。4、教师自身教学素养和教学手段缺乏科学性和艺术性,也是学生在政治课堂上喜欢发言主要因素。成因:1、学生的年龄增大会导致发言谨慎。由于生怕自己对社会经56成因思辨是一种能力。它包含有敏于觉察事物、及时发现缺漏或不寻常之处的能力;包含有能思索许多可能性的构想能力;也包含有用不同的思维方式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的能力;更包含有能想出别人所想不到的事物和观念的能力。但这种思辨能力的培养常常会遭遇到种种障碍:学生方面,主要是某些既定的思维模式所造成的障碍,来自于社会中的习惯,来自于家庭、学校要求学生表现好所造成。往往表现为听从权威、听从潮流、听从时尚、人云亦云、随声附和、忽略想象、害怕犯错、囿于“好问失礼、多疑非智”、过分强调竞争与合作失去个人独特的创造力、过分相信理由与逻辑、固执己见、一知半解甚至认为空想无益等等。教师方面,最忌讳的是强迫学生服从、禁止自主自由学习、采用嘲笑的态度、以成绩为主忽略发现、反对异常的人格、循规蹈矩等。成因思辨是一种能力。它包含有敏于觉察事物、及时发现缺漏或不寻57五、青少年思辨能力的培养
第一、培养思辨能力应当从建设良性的沟通与对话的环境开始。第二、必须更新、完善人们的思维方式,把单一的思维方式更新、完善为批判性思维方式。第三、在智慧与思辨的融合中萌发创造五、青少年思辨能力的培养
第一、培养思辨能力应当从建设良性的58第一、培养思辨能力应当从建设良性的沟通与对话的环境开始。
思辨能力是在良性的沟通与对话中培养出来的。这样的沟通与对话,大到东西方哲学文化的沟通与对话,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沟通与对话,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沟通与对话等;小到父母与子女的沟通与对话,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与对话等。这种沟通与对话就是日常生活的本质,而日常生活则是培养人文思辨能力最鲜活的教材。第一、培养思辨能力应当从建设良性的沟通与对话的环境开始。
思59学习本质上也是沟通与对话,如:读《论语》就是在和孔子进行沟通与对话。读书要读出生活的义理和境界来,而生活则是一本大书,如果能从生活中读出一些真知灼见来,它比从书本中学来的还要珍贵。伟大的人文精神,高尚的人文情怀,富有辨别力、判断力和洞察力的思辨能力和价值理性,就是在这种良性的沟通与对话中激荡发生出来的。学习本质上也是沟通与对话,如:读《论语》就是在和孔子进行沟通60所以在教学中应倾注人文关怀,搭建师生平等交流对话平台,鼓励引导学生畅所欲言真实表达自我所思所想。人们在沟通与对话中,一下子想要思考的事情太多,诸如事实、情感、价值等都一股脑地冒出来,好比重型卡车、小汽车、拖拉机等混杂拥挤在一起都想要同时通过路口一样。解决思维“交通堵塞”问题的办法就是把事实问题与情感问题、情感问题与价值问题、价值问题与事实问题分开,使思考者能够一次只思考一个问题,这是思考的条理性。所以在教学中应倾注人文关怀,搭建师生平等交流对话平台,鼓励引61人们在沟通与对话中,过分关注对方的态度和立场,较少关注对方所持态度和立场的原因和理由,这种不良的思维习惯是导致思维混乱、沟通不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人文性思考中,无论是理解、评价一种态度和观念,还是选择、赞赏一种态度和观念,都不能不关注维护或支持这种态度和观念的原因和理由。人们在沟通与对话中,过分关注对方的态度和立场,较少关注对方所62比如,当一位教师由于某位学生不专心听课而批评这位学生时,这位学生可能会认为老师是因为自己学习不好而不喜欢他;当一位学生由于老师把问题讲错了,直言不讳地指出这种错误时,老师可能会认为这位学生狂妄自大,根本就不把老师放在眼里。如此等等。这种嫁接理由的做法不只是一种逻辑错误,在人文性思考中,尤其是在沟通与对话发生“短路”时,它已经演变成一种不良的思维习惯。比如,当一位教师由于某位学生不专心听课而批评这位学生时,这位63从以上的讨论中,我们对人文思辨能力的培养必须在沟通与对话中进行,如何在沟通与对话中消除不良因素的干扰,使人文思辨能力能够健康地成长,这就是培养人文思辨能力的关键所在。从以上的讨论中,我们对人文思辨能力的培养必须在沟通与对话中进64第二,怎样解决这个关键性问题?培养人文思辨能力必须更新、完善人们的思维方式,把单一的思维方式更新、完善为批判性思维方式。第二,怎样解决这个关键性问题?培养人文思辨能力必须更新、完善65思考力思考就是力量,人类倘若失去思考便丢失了整个辉煌的历史。
——爱因斯坦我力求像一句名言所说的那样,不哭,也不笑,而是去思考。——莎士比亚思考力思考就是力量,人类倘若失去思考便丢失了整个辉煌的历史66二、什么是思考力
首先,思考是在我们控制下的有目的的心理活动。“控制”是一个关键词。坐在小汽车里不等于是在开车,只有把握方向盘并控制汽车的运动才是开车。同样道理,我们的心理活动只有在受到自觉指导的情况下才是思考。当然,跟开车旅行一样,思考可以有许多不同的目的。旅行可以跑专差,也可以是没有固定目的地的假期漫游。开车的环境条件多种多样,效率和成功程度也各不相同。例如,光线的明暗、行驶的快慢、路线的对错等等。但不管怎样,只要我们还控制着汽车,就是在行驶;同样,只要我们还控制着自己的头脑,就是在思考。这并不是说思考必须是自觉进行的。无数证据表明,无意识的思考也可以成为有目的的心理活动的一部分。最显着的例子就是当我们暂时放弃对某一问题的思索而转向其他活动时,常常会突然闪现一个能解决原来问题的想法。二、什么是思考力
首先,思考是在我们控制下的有目的的心理活67思考凭什么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说法,认为优秀是思想家天生的,而不是后天造就的。这种观点虽说有一点道理,但总的看来是不可信的。有些人具有较高的思考天赋,有些人学习速度较快,结果这些人就可能年复一年地将自己的思考本领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但是,有效的思考实际上是后天养成的习惯。研究工作显示,任何人都可以培养出有效思考的心理素质,任何人都能掌握上述两个思考阶段的技巧。首创性也是可以学会的。更重要的一点是,要成为一个有效的思考者,并不需要有特别高的智商。科学家保罗陶兰斯指出,70%的发明家和创造者的智商是在135分以下。提高自己的思考水平,取决于习惯和态度。困难不在于从前你有没有接受过思考艺术方面的直接训练,而在于你已经养成了某些不好的习惯和态度。本书将向读者提供需要掌握的某些原理和技巧,也许还有老师从旁指导,但这些都不够,你还必须自己提供最重要的动力——上进心和应用所学知识的欲望。思考凭什么68最近看到国内开始提倡在校学生要学习“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是推动未来知识社会前进的立要动力。其实,要学习的何止是学生。什么是批判性思维?在国外,很多学校都设有“批判性思维”这门课程。能用一个学期学习的、但仍可能一辈子都没学会的事一定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因此如果你去查找与“批判性思维”相关的定义,几乎可以当安眠药使用。尽量把复杂的事情说得简单一些,在我看来,批判性思维是(1)本着探寻真理、促进正义、推动社会进步的良好意愿的;(2)带有主动性和纪律性并且能够形成习惯的;(3)有数据和事实支撑的;(4)经过逻辑推理过程的;(5)最终能够产生相对明晰的、富有建设性的思考结果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最近看到国内开始提倡在校学生要学习“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69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批判性思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教师们往往只注重学生的理解状况,并不十分关心所教知识的真实性与价值问题。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方法,他最终关心的仍是学生是否理解作者的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是否理解自己的讲演和解题思路;是否理解某一科学原理和定律;是否理解概念并能进行推理。而这些理解都预先存在一定的标准答案的。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把老师视作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老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有学问的人。并且,课本上的知识都是科学的,故都是正确的,于是,老师也就成了知识的权威。凡出自老师之口、作者之笔和科学研究者,凡白纸黑字印刷成书者,似乎都是金科玉律、不容置疑的。正是师生之间的这种共识,使得老师很少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真实性、准确性与价值进行评判。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批判性思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70有些老师为了保护自己的知识权威形象,尽量避免讨论如何评价和判断所教的知识,因为这首先需要对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出挑战,因此只在预先准备好了的、所谓的标准答案的范围内讨论问题,这样是最安全不过的了。请看下面一则实例。一位青年教师讲秦牧的散文《土地》,文中有这样两句话:“骑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的地方”、“收起缰绳,回到眼前灿烂的现实”。突然,有一位学生问道:“老师,即是野马,何来缰绳?”这一下使毫无思想准备的老师一时张口结舌,支吾半天。最后,显得非常不耐烦地说:“你如少钻些牛角尖儿,你的学习成绩还会好些吧!”老师的回答使这位学生非常难堪,学习兴趣全无[2]。有些老师为了保护自己的知识权威形象,尽量避免讨论如何评价和判71更有甚者,有些老师为了维护其“师道尊严”,不能容忍学生提出出乎自己预想之外的批判性的问题,结果挫伤了学生独立进行批判性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谨尊师道”,一味地被动接受而已。让我们来听一听一位中学生的诉说吧:我原来在小学是个很爱提问题的人,可每次提问都让老师给否定了。记得有一次,一位语文老师在教古诗《春晓》时,我觉得有疑义,就问老师:“老师说诗人春天好睡觉,连天亮都不晓得,那他夜里怎么能听到风雨声呢?”这位老师很不以为然地说:“这有什么奇怪的!早上起床到外面看一下不就知道了?”当我还要再问时,老师却对我挥挥手让我坐下,只见老师环视一下全班同学,多少还着点嘲笑的口吻说道:“大家说说看,是他对?还是老师对?”同学们毫不犹豫地齐声答道:“老师对!”当时我感到很尴尬,竟然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怀疑。所以,到了中学以后,我很少提问,教师讲什么我记什么,许多和我一起上中学的同学都觉得我变了,不像以前“炸刺”了。更有甚者,有些老师为了维护其“师道尊严”,不能容忍学生提出出72也难怪老师们不关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问题,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教学成效是以考试成绩来衡量的,而考试所关注的只是具有标准解答的规范性内容,根本反映不出学生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水平。1999年上半年的新闻先后报道了这样两件事。一件事是,著名作家王蒙做高考语文试卷只得了60分。另一件事,有人把1998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寄给北京大学中文系的钱理群教授,钱教授在研究了这份试卷之后,说道:“我读了,非常吃力,也难怪老师们不关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问题,因为,他们知道,他们73首先是弄懂题目要求就费了极大的劲,有的至今也没有弄得太清楚。这(份)……标准化考题,形成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要把我的思维强行纳入某一种固定的、不可置疑的、刚性的模式之中。”他继而发出了一声发人深省的感叹:“我感到生命的窒息。”他进一步指出,考题“对考生思维能力的要求,主要是思维的正确、明确、准确、恰当与精密,而对正确性、准确性……的理解有时十分机械而刻板,实际上是按照‘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去要求考生。孤立地看,要求本身似乎并无问题,但如果联系着被排斥、遗忘在外的教育要求,如想象力、情感力、感悟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思维的创造性与批判性等等,就不得不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此片面的考试标准,究竟预设着怎样一个语文教育与人才培养的目标?”[4]首先是弄懂题目要求就费了极大的劲,有的至今也没有弄得太清楚。74批判性思维的忽视导致了什么结果呢?学生形成了被动听讲、理解和接受的惯性,缺乏主动思考,宁可绝对相信老师的权威,而不相信自己的质疑和判断。一旦给以独立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园艺师考试的学习方法解析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花艺师考试日常准备试题及答案
- 2024辅导员招聘考试的能力评估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花艺师社区服务考题及答案
- 农艺师考试理论分析2024年试题及答案
- 智能化标准化厂房建设初步设计方案
- 招聘辅导员考试学习资料与试题
- 初级密押测试题及答案
- 四年测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辅导员考试中应对复杂问题的策略试题及答案
- 第二十一章传导热疗法讲解
- 智能硬件发展特点及趋势分析
- 关于物业客服培训的
- 广西能汇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 2023年5月7日内蒙古事业单位联考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类真题答案解析
- 管道沟槽开挖施工方案
- 《城市数字孪生标准化白皮书(2022版)》
- 《入职心得分享》课件
- 城乡融合指标体系构建的四个维度和四个向度
- 中职班级工作
- 直流输电技术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