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经部经史子集课件_第1页
中国历史经部经史子集课件_第2页
中国历史经部经史子集课件_第3页
中国历史经部经史子集课件_第4页
中国历史经部经史子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历史文选

(经部)

主讲陈一梅

中国历史文选

(经部)

主讲陈一梅

《荀子·劝学》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于读礼。黑格尔《历史哲学》一切学术研究的基础中国历史、风俗和法律的基础《荀子·劝学》第一讲经部概述一、“经”的概念二、“经”的发展三、“经”的注疏四、有关争论第一讲经部概述一、“经”的概念《隋书·经籍志》经史子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一、“经”的概念《释名·释典艺》经,径也,常典也,如径路无所不通,可常用也。《文心雕龙·宗经篇》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洪教也。《说文解字》段(玉裁)注织之从丝谓之经,必先有经,而后有纬,是故三纲五常六艺谓之天地之常经。

《释名·释典艺》章太炎《国学讲演录》

古代无纸,以青丝绳贯竹简为之。用绳贯穿,故谓之经。章太炎《国学讲演录》1、织纵丝“巠”“經”《说文解字》经,织从丝也。1、织纵丝2、经维、经营《国语·周语下》何以经国。《左传·隐公七年》礼,经国家。2、经维、经营3、重要的经营方法《国语·周语下》国无经,何以出令。《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3、重要的经营方法4、重要典籍《国语·吴语》十行一嬖大夫,建旌提鼓,挟经秉枹。十旌一将军,载常建鼓,挟经秉枹。韦昭注:经,兵书也。

4、重要典籍《庄子·天运》

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孰知其故矣。以奸者七十二君,论先王之道而明周、召之迹,一君无所钩用。甚矣夫!人之难说也,道之难明邪?

《庄子·天运》《庄子·天下》

相里勤之弟子五侯之徒,南方之墨者,苦获、已齿、邓陵子之属,俱诵墨经。《庄子·天下》经:·提纲挈领的文字·必读之书经:“经”不是儒家经典的专称《山海经》《水经》《道德经》《坛经》《茶经》《圣经》“经部”所收之书均为儒家经典及其辅助读物“经”不是儒家经典的专称二、“经”的发展1、先秦:“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故书传、礼记自孔氏。

二、“经”的发展

……孔子语鲁大师:“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纵之纯如,皦如,绎如也,以成。”“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

……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於易则彬彬矣。”……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原本是各家共享的古老文献,因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的整理,都被打上了儒家的烙印,在汉代儒术独尊之后,成为后世仰之弥高的经典。

原本是各家共享的古老文献,因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的整理,2、西汉:“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易、书、诗、礼、春秋五经博士

“武帝建元五年初置五经博士。”——《汉书·百官公卿表》公羊春秋2、西汉:“五经”3、东汉:“七经”“五经”《论语》《孝经》3、东汉:“七经”4、唐“九经”易、诗、书、“三礼”、“三传”·三礼:周官、仪礼、礼记、·三传: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十二经”《论语》《孝经》《尔雅》4、唐5、宋:“十三经”《孟子》5、宋:“十三经”

三、“经”的注疏1、《五经正义》2、《九经正义》3、《十三经注疏》4、《十三经清人注疏》三、“经”的注疏《十三经注疏》目录周易:魏王弼、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尚书:旧题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诗经: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周礼: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礼记: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十三经注疏》目录左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公羊传:汉何休注,唐徐彦疏谷梁传: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论语: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孝经:唐玄宗注,宋邢昺疏尔雅: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孟子:汉赵岐注,宋孙奭疏中国历史经部经史子集课件传:

解经之作《史通·补注》:“传者,转也,转授于无穷。”传:注:

解说经、传。《史通·补注》:“注者,流也。流通而靡绝。”

《周礼·天官·冢宰》疏:“注者,于经之下,自立己意,使经义可申,故云注也。”注:章句:笺:训诂(训、诂):解(解谊、解故):音义:“读若”“读如”“读为”“读曰”“某某切”“某某反”集解(集释、集注):章句:正义、疏:

解注之作·正义:官修·疏:私撰正义、疏:四、有关争论

1、经今古文之争齐学、鲁学之争师法、家法之争官学、私学之争四、有关争论2、郑学王学之争南学、北学之争3、汉学宋学之争汉学:东汉——唐——宋——清宋学:北宋——明末2、郑学王学之争

第一讲《周易》一、简介《易经》《易传》第一讲《周易》1、性质(1)《易经》的性质卜筮书卜:龟曰卜筮:蓍曰筮

1、性质中国历史经部经史子集课件中国历史经部经史子集课件中国历史经部经史子集课件《尚书·洪范》:“汝则有大疑,谋及卜筮。”《周易·系辞下》:“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筮龟。”《尚书·洪范》:“汝则有大疑,谋及卜筮。”(2)《易传》的性质解《易》之作“易大传”“十翼”(2)《易传》的性质2、成书年代(1)《易经》的成书年代八卦:六十四卦:伏羲?文王?孔子?《周易·系辞下》:“《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耶?当文王与纣之时耶?”《史记·太史公自序》:“文王拘而演《周易》。”2、成书年代(2)《易传》的成书年代

战国末年——秦汉之际中国历史经部经史子集课件

3、内容:(1)《易经》的内容:六十四卦卦画:卦形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卦名:卦辞:爻辞:3、内容:(2)《易传》的内容:十翼《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2)《易传》的内容:十翼

4、价值史学价值:

《大壮》

六五:丧羊于易。无悔。4、价值《旅》:

六二,旅即次,怀其资。得童仆,贞(吉)。九三,旅焚其次,丧其童仆。贞厉。上九,鸟焚其巢,旅人先笑而后号咷。丧牛于易。凶。《旅》:哲学价值:《系辞》:《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

哲学价值:《易经》八卦:《泰》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易传》《系辞》:一阴一阳谓之道。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易经》

5、注本:魏·王弼、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周易正义》宋·朱熹:《周易本义》今·高亨:《周易古经今注》《周易大传今注》5、注本:二、文章选讲1、乾第一2、系辞上(节选)

二、文章选讲第二讲《尚书》一、简介

1、性质现存最早的史籍上古政治文献的汇编第二讲《尚书》

2、源流先秦:秦:西汉:伏胜《今文尚书》本孔安国《古文尚书》本东汉:马郑本魏晋:王肃本梅赜本——伪《古文尚书》唐:孔颖达等正义本清:《十三经注疏》本2、源流

3、内容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典、谟、誓、诰、训、命3、内容4、价值史料价值:史学史价值:诸多史籍体裁的母体思想史价值:中国政治哲学的基础4、价值5、注本:(旧题)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尚书正义》今·黄怀信:《尚书注训》5、注本:二、文章选讲1、尧典2、牧誓

二、文章选讲第三讲《诗经》[德]格罗赛《艺术的起源》

(诗歌)能无限制地支配着无限制的材料。不论是外界或内在的现象,诗歌从来没有不能将它们捉住与表现的;而且它的工具——就是语言的形式——又是一切人们所能取得与熟习的,同时它又能够达到最复杂和精致的审美的完成。第三讲《诗经》[德]格罗赛《艺术的起源》《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何注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

《墨子·公孟》古者诗三千余篇。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何注一、简介1、性质现存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诗三百》——《诗经》有曲调一、简介2、内容起止风西周初~春秋中期颂周颂——西周前期商颂、鲁颂——东周春秋时期雅大雅——西周小雅——西周末~东周初2、内容起止3、“诗”源采诗《左传·襄公十四年》《夏书》曰:遒人以木铎徇于路。《汉书·艺文志》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民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3、“诗”源《汉书·食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大师,比起音律,以闻于天子。故王者不窥牅户而知天下。《汉书·食货志》献诗《国语·周语上》

天子听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献诗献诗4、体例风:15国(邦)风,160篇雅:大雅、小雅,105篇《诗大序》:“雅者,正也,言王政所由兴废。”颂:周颂、商颂、鲁颂,40篇颂:容。4、体例5、写作手法赋:直书其事、体物写志比:以彼物比此物“委委佗佗,如山如河”“有力如虎,执辔如组”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桃之夭夭,灼灼其华”5、写作手法6、“三家诗”与“毛诗”西汉鲁申培公《鲁诗》齐辕固生《齐诗》燕韩婴《韩诗》东汉鲁毛亨《毛诗》郑玄笺6、“三家诗”与“毛诗”7、价值《论语`阳货》小子何莫学夫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论语·季氏》不学诗,无以言。7、价值8、注本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本高亨《诗经今注》8、注本二、选讲1、周南·关雎2、豳风·七月3、豳风·东山4、小雅·渐渐之石5、商颂·玄鸟二、选讲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豳风·东山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蠨蛸在户。町畽鹿场,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豳风·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仓庚于飞,熠耀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鹳鸣于垤第四讲《周礼》一、简介1、性质政治制度周朝官制《周官》——《周礼》第四讲《周礼》一、简介2、作者和成书年代(1)作者周公六国时人刘歆2、作者和成书年代来源《汉书·景十三王传》:“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加金帛赐以招之。繇是四方道术之人不远千里,或有先祖旧书,多奉以奏献王者,故得书多,与汉朝等。……献王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书,《周官》《尚书》《礼》《礼记》《孟子》《老子》之属,皆经传说记,七十子之徒所论。”来源立于学官

刘歆王莽流传

郑玄:《周礼注》立于学官字体书中古体文字与甲骨文金文同语法与《尚书》《春秋》同史实都城封国之制字体(2)成书年代先秦时期的真文献(2)成书年代3、内容六官

天官:冢宰,职掌邦治地官:司徒,职掌邦教春官:宗伯,职掌邦礼夏官:司马,职掌军政秋官:司寇,职掌司法冬官:司空,职掌营造《考工记》3、内容4、价值古制思想王莽王安石宇文泰5、注本《十三经注疏》本清·孙诒让撰《周礼正义》4、价值二、文章选讲地官司徒·保氏二、文章选讲第五讲《仪礼》礼《说文解字》:所以事神致福也。《论语·阳货》: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荀子·礼论》: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故制礼义以分之。第五讲《仪礼》礼祭神求福的行为礼仪社会行为规范祭神求福的行为礼是古代社会等级制度的反映。它源于原始宗教,并逐渐走向人文。礼是古代社会等级制度的反映。它源于原始宗教,并逐渐走向人文。《左传》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礼,国之干也。礼,身之干也。礼,人之干也。政以礼成。《左传》《左传·哀公三年》

夏五月辛卯,司铎火。火逾公宫,桓、僖灾。救火者皆曰:“顾府。”……子服景伯至,命宰人出礼书,以待命。《左传·哀公三年》《史记·孔子世家》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于大树下。《礼记·射义》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中国历史经部经史子集课件一、简介1、性质与成书儒家最早传习的文献《论语》:40章讲礼78处提到礼

《论语·泰伯》:立于礼《论语·季氏》:不学礼,无以立。

一、简介东周以前古礼仪汇编

《礼记·杂记下》:“哀公使孺悲之孔子学士丧礼,《士丧礼》于是书。”《士丧礼、既夕礼中所记载的丧葬制度》(陈公柔

《考古学报》1956年第4期)

东周以前古礼仪汇编只记礼仪,不讲礼意只记礼仪,不讲礼意2、流传《史记·孔子世家》诸儒亦讲礼乡饮大射於孔子冢《史记·儒林列传》(刘邦)举兵围鲁,鲁中诸儒尚讲习礼乐,弦歌之音不绝。2、流传《史记·三王世家》

褚先生曰:“会武帝年老长,而太子不幸薨,未有所立,而(燕王)旦使来上书,请身入宿卫於长安。孝武见其书,击地,怒曰:‘生子当置之齐鲁礼义之乡,乃置之燕赵,果有争心,不让之端见矣。’於是使使即斩其使者於阙下。”《史记·三王世家》《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叔孙通)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原徵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高帝曰:“得无难乎?”叔孙通曰:“五帝异乐,三王不同礼。礼者,因时世人情为之节文者也。故夏、殷、周之礼所因损益可知者,谓不相复也。臣原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上曰:“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为之。”《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汉书·艺文志》

《礼》古经者,出于鲁淹中。《礼》《士礼》《曲礼》《礼经》《仪礼》《汉书·艺文志》3、内容诸侯国官员的礼仪从士到公

士冠礼、士昏礼、士相见礼、乡饮酒、乡射礼、燕礼、大射、聘礼、公食大夫礼、觐礼、丧服、士士丧礼、既夕、士虞礼、特牲馈食礼、少牢馈食礼、有司彻3、内容4、影响礼制礼治5、注本《十三经注疏》本清·胡培翚撰《仪礼正义》杨宽《古史新探》4、影响二、文章选讲士相见礼(节选)二、文章选讲第六讲《礼记》一、简介1、“记”与“礼记”(1)记记住——记载、记述《韩非子》:“《春秋》之记臣杀君、子杀父者以十数矣。”第六讲《礼记》一、简介记事的文字、典籍(多用于记史)史记记述或解释典章制度的文字考工记记事色彩较浓的说经之书礼记记事的文字、典籍(多用于记史)(2)礼记解释说明补充“礼”的资料汇编非一人一时之作(2)礼记2、《礼记》的编定与流传(1)作者郑玄《六艺论》:戴圣——《小戴礼记》班固《汉书·艺文志》:“《记》百三十一篇,七十子后学所记也。”两汉经师选编2、《礼记》的编定与流传郑玄注“三礼”东汉独立成书——唐代立为学官地位越来越高郑玄注“三礼”

3、内容与价值(1)内容庞杂专记礼仪:《奔丧》专释《仪礼》:《冠义》《昏义》记述礼制:《王制》《祭法》记述日常习俗:《内则》《少仪》3、内容与价值记述孔子言论:《孔子闲居》儒家论文:《礼运》《学记》《大学》《中庸》记述孔子言论:《孔子闲居》(2)了解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史料《礼运》《大学》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2)了解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史料《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中庸》

4、注本《十三经注疏》本4、注本二、文章选讲礼运(节选)二、文章选讲第七讲《春秋》经传

一、《春秋》1、简介(1)关于书名诸国国史的通名

《左传·庄公二十三年》:“君举必书”《礼记·玉藻》:“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第七讲《春秋》经传一、《春秋》《国语·晋语》:“羊舌肸习于《春秋》”《国语·楚语》:“教之《春秋》”《隋书》卷42引《墨子》:“吾见百国《春秋》”《孟子·离娄下》:“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国语·晋语》:“羊舌肸习于《春秋》”

《左传·文公十八年》:“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浑敦、穷奇、梼杌、饕餮。”《左传·文公十八年》:“舜臣尧,宾于四鲁史专名

《孟子·离娄下》:“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鲁史专名(2)关于作者孔子作《春秋》?《孟子·滕文公下》:“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孟子·离娄下》:“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2)关于作者《公羊传》《榖梁传》:(襄公二十一年十一月)“庚子,孔子生。”《左传》:(哀公十六年)“夏四月己丑,孔丘卒。”《公羊传》《榖梁传》:(襄公二十一年十一月无论六经之中的《春秋》对后世儒家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它也不能看作是孔子的原创。无论六经之中的《春秋》对后世儒家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孔子整理《春秋》!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孔子整理《春秋》!

《公羊传·庄公七年》:(经)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传)不修《春秋》曰“雨星不及地尺而复”。君子修之曰:“星陨如雨。”《公羊传·庄公七年》:(3)内容起止十二公(鲁隐公——鲁哀公)二百四十四年今存一万六千余字(3)内容起止(4)记史特点编年纪事

年时月日线条粗略

“曹杀其大夫”“春秋书法”:“微言大义”《幼学琼林·文事》:“荣于华衮,乃春秋一字之褒;严于斧铖,乃春秋一字之贬。”《公羊传·闵公元年》:《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4)记史特点(5)价值信史《经》:(文公十四年)“秋七月,有星孛入北斗。”《经》:(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史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5)价值2、有关传注“传”

解经的文字五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邹氏传》《夹氏传》2、有关传注二、三传1、《左传》简介(1)作者春秋末鲁国史官左丘明战国时人西汉末刘歆伪造二、三传

《论语·公冶长》: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公冶长》: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2)成书与流传战国《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师春》西汉

古文经(2)成书与流传(3)起止鲁隐公元年(前722年)~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3)起止(4)特点体例:编年体内容:解释说明补充更正《春秋》记载此期各国历史写作手法:简练生动善于描写战争(4)特点(5)价值史学价值:史料、史学史文学价值:历史散文的典范思想史价值:古文经学的重要典籍(5)价值(6)注本《十三经注疏》本今·杨伯峻《春秋左传注》(6)注本

2、《公羊传》与《榖梁传》(1)作者与流传《公羊传》出于子夏?公羊高—平—地—敢—寿胡毋子都汉景帝时成书汉武帝时立于学官2、《公羊传》与《榖梁传》《榖梁传》出于子夏?榖梁淑(赤)—孙卿—申公—江翁—荣广汉景帝时成书汉宣帝好《榖梁》《榖梁传》(2)特点传义不传事(3)价值(4)注本《十三经注疏》本(2)特点

三、文章选讲郑伯克段于鄢三、文章选讲第八讲《论语》《孝经》

一、《论语》1、简介(1)关于书名论:论纂、编纂语:上古的记事形式,重在记言第八讲《论语》《孝经》一、《论语》(2)作者孔子弟子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榖;邦无道,榖,耻也。”——《论语·宪问》再传弟子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2)作者(3)成书时间战国初期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论语·泰伯》(3)成书时间(4)内容孔子及其少数弟子的言行思想(5)价值研究中国思想史、文化史、教育史的必读书提高个人修养的必读书(4)内容(6)注本《十三经注疏》本宋·朱熹:《论语集注》近·程树德:《论语集释》今·杨伯峻:《论语译注》(6)注本

2、文章选讲2、文章选讲学而第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第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为政第二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第二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八佾第三孔子谓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第三孔子谓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里仁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里仁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子曰:“士志於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士志於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於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於予与改是。”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邻而与之。”

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先进

子路、曾晢、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攝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先进子路、曾晢、冉有、公西华侍坐。“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求,尔何如?”“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点,尔何如?”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詠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二、《孝经》1、简介(1)作者与成书时间孔子?

《汉书·艺文志》:“《孝经》者,孔子为曾子陈孝道也。”二、《孝经》曾子?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曾参……字子舆,少孔子四十六岁。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汉儒?《吕氏春秋·察微篇》:“《孝经》曰: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孝经·诸侯章》)曾子?《孝经·三才章》:“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经·事君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左传·宣公十三年》)

《孝经·三才章》:“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约成于公元前三世纪周秦之间儒家后学所作约成于公元前三世纪(2)性质与内容专讲“孝”道以“孝”劝“忠”(3)特点篇幅最短(1799字)文字浅显(2)性质与内容(4)价值“东方圣书”?不值一读?(5)注本《十三经注疏》本(4)价值

2、文章选讲《开宗明义章》2、文章选讲开宗明义章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开宗明义章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毀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第九讲《尔雅》

一、简介1、关于书名“尔”

通“迩”,近“雅”

·“正”,正确、规范

·通“夏”第九讲《尔雅》一、简介

2、作者与成书时间周公?孔子?汉儒?2、作者与成书时间成于众手可能写于公元前三世纪经汉儒润色成于众手

3、内容与性质内容·“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3、内容与性质性质

现知我国古代第一部训诂专著,也是第一部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来编纂的词典。性质

4、价值保存了大量古代语词包含广博的百科知识《释鸟》:“二足而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4、价值

5、注本《十三经注疏》本5、注本

二、文章选讲《释亲》(节选)《尔雅·释亲》我国最早研究亲属称谓的专著,它较为系统地记录了我国古代亲属之间的关系,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的婚姻制度及家庭形态。二、文章选讲释亲(节选)妇称夫之父为舅,称夫之母为姑。姑舅在则曰君舅君姑,没则称先舅先姑。谓夫之庶母为少姑,夫之兄为兄公,夫之弟为叔,夫之姊为女公,夫之女弟为女妹。释亲(节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