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产业化_第1页
建筑工程产业化_第2页
建筑工程产业化_第3页
建筑工程产业化_第4页
建筑工程产业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工程产业化建筑工程产业化建筑工程产业化V:1.0精细整理,仅供参考建筑工程产业化日期:20xx年X月小议我国建筑工程产业化(9方奎广)摘要:对比分析国内外建筑工程产业化的发展状况,提出新常态下建筑工程产业化发展面临的问题,重点分析建筑工程产业化必要性与紧迫性,以实现建筑业产业转型与技术升级。按发展建筑工程产业化发展条件,结合国内国际经济技术条件对建筑工程产业化发展的特点进行了思考与分析,重点对建筑工程产业化目前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针对当前我国建筑工程产业化的发展情况提出有关建议:要全面推进建筑工程产业化工作;要加强研发与工程示范应用;要立足于政策支持,也应注重市场化引导;要积极推进建筑工程产业化全产业链建设,并应积极推进建筑工程产业化发展。本文全面介绍了我国建筑工程产业化各时期的发展情况,对当前建筑工程产业化发展现状与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探讨了我国新时期建筑工程产业化发展的新趋势。

关键词:建筑工程产业化;市场化引导;全产业链;建筑工程产业化问题

一、建筑工程产业化概念

建筑工程产业化,是指用集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生产为一体,用产业化大批量生产的方式生产建筑工程部件,充分发挥工程装备和工程建筑建模能力,将建筑工程由现场施工变为,工厂生产现场总成,将工程建筑由“建造”转变为“制造”,对建筑这将在提高工程建筑质量的同时又大幅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量。然而建筑工程产业化并不是简单地搭积木,而是将建筑工程的设计、制造、施工等融为一体的运行,每个部分相互依托,相互关联,促进建筑工程产业的发展。建筑工程产业化以集成型规模化的生产取代劳动密集型手工生产,以产业化制品的现场装配取代劳动密集型手工生产方式,以产业化制品现场装配取代现场湿作业施工方式,实现建筑工程产业化以生产产业化,施工机械化,建筑工程信息化,促进建筑工程产业升级,化解当前钢铁产能过剩,加快我国建筑机器人技术,自动化技术,工程装备机械的升级发展,最终促进我国工业4、0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1、建筑工程产业化国际情况

法国是世界上最早推行建筑工程产业化的国家,它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代建筑工程产业化”范本,即以全装配式大板和工具式模板现浇工艺。再建立许多专用体系后,发展通用构建制品和设备为特征的“第二代建筑工程产业化”过渡,法国的住宅产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由专用体系向通用体系过渡,建筑体系捉奸向学校,办公楼,体育及公用建筑发展。瑞典是世界上推行建筑工程产业化最早的国家之一,其中80%的住宅工程以通用部件为基础的住宅通用体系,瑞典产业化住宅公司生产的独户住宅已畅销世界各地。丹麦,是世界上第一个将“模数”法制化的国家,大量居民住宅采用多元化装配大板体系,丹麦发展住宅通用化体系的发展方向是“产品目录设计,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等多方面。美国为推广产业化住宅,联邦政府住房和城市发展部颁布美国产业化住宅建设和安全标准。当前美国住宅产业化市场发展完善,住宅用构件和补品标准化、系列化、及其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程度很高。几乎接近100%各种施工机械,设备仪器等租赁化非常高,混凝土商品化高84%。由于美国住宅没有受”二战“的影响,它没有走欧洲大规模预制装配的道路,而是注重住宅个性化、多样化,美国住宅多建于郊区,以低层结构为主,用户按照样本或者自己喜欢的地点和方案谁房屋,按照住宅产业化上产品目录购买房屋构件补品,委托承包商进行建造,其特点是采用标注化,系列化,通用化的构件产品,现场机械化施工,优点功能多质量好,效率高,价格适当,满足个性化住宅需求,80年代后期国家建造工程产业化更加注重住宅功能和个性化需求据相关数据显示,在美国有10%的人居住在产业化建造的住宅。日本住宅产业经历了标准化,多样化,产业化,集约化信息化等不同阶段的演变和晚上过程,但是日本的住宅产业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新加坡的住宅产业化也比较成熟在经过七八十年代的发展,政府便集中资源推广,实施了包括资助研发、制定标准,知识产权归属建设单位等有力措施,推动施工企业实施开展,经过试点,实验、验收新加坡要求保障房项目100%采用住宅产业化技术,占项目总量的40%。2、我国建筑工程产业化概况

我国的建筑工程产业化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就提出借鉴前苏联和东欧各国的经验,在国内推行标准化、工厂化、机械化的预制构件和装配式建筑。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是我国装配式建筑的持续发展期,尤其是从7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多种装配式建筑体系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由于预应力混凝土圆孔板生产技术简单,各地都建有生产线,大规模生产的预应力空心板成为我国装配式体系中最量大面广的产品。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为在北京地区满足高层住宅建设的发展需要,从东欧引入了装配式大板住宅体系,其内外墙板、楼板都在预制厂预制成混凝土大板,采用现场装配,施工中无需模板与支架,施工速度快,有效地解决了当时发展高层住宅建设的需求,至20世纪80年代末,全国已有数万家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全国预制混凝土年产量达2500万m3。这一时期这些装配式体系被广泛应用与认可,大量预制构件都标准化,并有标准图集,各设计院在工程项目设计中按标准图集进行选用,预制构件加工单位按标准图集生产加工,施工单位按标准图集进行构件采购。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很好地适应了当时我国建筑技术发展的需要,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低潮,结构设计中很少采用装配式体系,大量预制构件厂关门转产。我们必须看到,装配式建筑存在的一些问题开始显现,采用预制板的砖混结构房屋、预制装配式单层工业厂房等在唐山大地震中破坏严重,使人们对于装配式体系的抗震性能产生担忧,相比之下认为现浇体系具有更好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而大板住宅建筑因当时的产品工艺与施工条件限制,存在墙板接缝渗漏、隔音差、保温差等使用性能方面的问题,在北京的高层住宅建设中的应用也大规模减少。与之相反的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现浇结构体系得到了广泛地应用,采用现场现浇的结构体系更加符合当时我国大规模的建设需求。

二、我国建筑工程产业化的现状新时期,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我国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失,建筑行业面临劳动力短缺、人工成本快速上升的问题,同时目前传统现场施工方式也面临环境污染、水资源费、建筑垃圾量大等日益突出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保持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推行建筑工程产业化,以实现“四节一环保”的要求。然而,目前国内相关地区对建筑工程产业化发展的热点过度聚焦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提出过高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应用比例,这有可能对建筑工程产业化的健康发展带来负面效果。1、建筑工程产业化国内外对比情况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建筑行业人均竣工面积仅为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1/4-1/5;建筑周期长,同样一个18层高层住宅,我国需要13个月建设完成,日本等发达国家只需要9个月。质量水平偏低,技术落后,机械化程度低,无标准化,流程化,质量不稳定,容易受气候,人力环节等因素影响,劳动力紧缺,且素质偏低,民工荒普遍,缺乏培训,劳动力素质低,专业性不高,缺乏专业培训。美国西欧中国生产效率(人均面积)30040080建设周期9812建设质量质量较高质量高质量一般劳动力素质较高高低流程标准化较高标准化高标准化一般机械化程度高较高低专业性较高高低

万科在2006年完成的国内首批装配式节能环保住宅,上海浦东万科新里程住宅项目包括1栋14层和1栋11层高层住宅其外墙,楼板。阳台。楼梯空调板等均是预制混凝土构件,预制装配率高达70%,据万科统计施工过程降低20%的施工能耗,减少60%的用水,混凝土与钢筋消耗,以及80%的木材损耗,施工垃圾以及装卸垃圾

长沙远大从事住宅产业化,是第一家以住宅产业化类别核准成立的新型住宅制造工业企业,远大设有住宅研究院,负责绿色建筑技术体系,建造方式,施工工法,技能环保等研究与实验2010年远大层用360小时建成一个1、7万平米30层的酒店轰动一时,被誉为”地球上速度最快的建设者”。三、建筑工程产业化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建筑业师劳动密集产业,一直享受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带动巨大就业,产业化推动力不足,随着用工荒蔓延,人孔红利的消失,建筑业对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需求不断提升。我国建筑国民不断扩大,建筑产值一直保持25%增长,开工面积大,巨大建筑需求促使大部分企业忙于扩展市场,没有精力顾及技术革新和技术创新加之我国建筑设计属于独立行业,无需考虑工艺流程,建筑产业链信息交互有限,设计施工信息部对等,难以实现生产流程化。1)、企业发展应对提高工程建设效率与劳动生产率,提高施工机械装备和施工水平,促进建筑产业集聚合集约发展资源利用更加合理,减少建筑垃圾产生,降低建筑能耗,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环境友好,可以减少用水量60%以上,木材80%材料浪费20%以上,建筑垃圾80%,建造综合能耗70%以上环境友好,减少三废污染,防止噪音扰民,绿色环保有利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节约建设成本,实现节能目标。2)、改善施工条件,降低建造过程的噪音,垃圾扬尘,粉尘等污染,提高工程质量,工艺条件好,质量稳定,尺寸精准,降低难度对复杂构建,只需要制造一次性磨具就可以大批量生产,工期短,空间换时间,多工序可以并行施工,不受天气影响,节约材料内有跑冒滴漏,节约抹灰装饰材料、总之,建筑工程产业化有助于提升工程同时降低成本取得业主方和承包方的双赢,更好地实现高质量低成本,短工期,好节能的绿色高品质工程提高生产效率,缩短建造周期,提高资本运作效率。3)、促进行业技术进步与创新,带动设计施工、建材等50多个关联产业,近2000多种产品技术创新促进建筑产业链的转型和升级促进工业4、0开展,建筑工程产业化每增加100亿元投资,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增加150亿元,其中冶金建材增加70亿元,建筑产业100亿产值带动传统钢铁水泥陶瓷及新材料近200亿的规模产业链,对促进中国制造2025和产业升级信息化有重要意义。4)、有利于建筑业由劳动密集向技术密集转变,提升产业工人素质,实现减员增效,有利于建筑产业实施走出去战略,降低用工需求,为建筑业走出去注入强大的活力。5)、有利于高质量,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改善高品质需求与落后生产方式之间的矛盾,提高效率保证质量,控制成本建筑产业的优势提升建筑品质。使建筑隔音,隔热保温、抗震、耐火、防水等性能改善,提高安全性,健康性和耐久性四、建筑工程产业化面临问题目前,我国的建筑设计与建筑施工技术水平已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技术水平,根据建筑技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应积极探索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其中建筑工业化就是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由于当前行业对建筑工程产业化正确理解不够,导致我国的建筑工程产业化发展常常局限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一些地区以为发展建筑工程产业化就是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这个问题是需要我们认真探讨的。诚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工程产业化特性明显,需要我们加强研发与推广,但我们同样要研发与推进现浇体系的产业化,以及加强推广钢结构的应用。目前国内相关城市简单以推广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为主导的建筑产业化发展模式就遭遇到瓶颈问题,过高的建造成本使其不具备市场竞争力,仅依靠国家和地方扶持政策才能推广发展。因此,我们应正确认识新时期建筑工程产业化的含义、目的与发展要求。建筑工程产业化就是要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减少现场施工作业与人员投入、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能源和资源,其目的是促进建筑行业产业转型与技术升级。装配式建筑是建筑工程产业化建筑的形式之一,我们要加强研发,大力推广。对于按照产业化生产方式建造的建筑,均应视为产业化建筑,如钢结构体系肯定也应视为产业化建筑。而目前现浇结构如能按要求解决钢筋与模板问题就同样具有产业化的属性,同样能够实现建筑工程产业化。为更好地推进新时期我国建筑工程产业化工作,特提出以下几点发展建议:(1)全面推进多模式建筑工程产业化工作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产业化发展需要转变思维,应按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现代现浇结构体系、钢结构体系等多模式全面推进建筑工程产业化工作。在推进建筑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政府主管部门应在充分调研市场和技术的前提下做好建筑工程产业化加快标准体系建设,建筑工程产业化的核心是标准化,目前我国建筑工程产业化的标准大多为企业标准,无法在市场推广,尽快制定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体系,并与国际标准接轨的顶层设计,通过行业管理,颁布实施指南与意见,确定建筑工程产业化的正确发展方向,强调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现代现浇结构、钢结构等多个模式的共同发展。(2)加强研发与工程示范应用在政策支持下,各科研院所、高校、相关企业及产业联盟等要结合国家“十三五”重点专项“绿色建筑与建筑工程产业化”课题的研发,加强关键技术的研发工作,重点做好工程应用试点,完善相关标准体系。大力推广应用,加快产业化建筑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试点示范,重点培育龙头企业,以市场力量,推进建筑工程产业化发展,加大建筑工程产业化基地建设和推广力度,扩大试点覆盖范围,在绿色建筑推广中加强对建筑工程产业化的要求。重视技术体系集成,健全建筑工程产业化技术保障,构部件产品以及产业化建筑质量控制等标准体系,建立建筑工程产业化科技专项,加强技术集成与创新,加快对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要加强结构体系、节点连接技术、标准化与模数化、BIM技术与设计软件、预制构件加工与生产设备、现场施工安装技术与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对现场现浇体系要加强商品混凝土绿色化生产、新型铝合金复合模板、成型钢筋加工与钢筋连接技术、产业化建造集成平台等的研究;对钢结构体系要加强新型连接节点、设计与制作安装中BIM一体化应用技术、钢结构住宅复合外挂墙板技术等研究。(3)注重市场化引导各地区、各企业发展建筑工程产业化时,要立足于政策支持,但也应注重市场化引导。在推广发展中应因地制宜,并根据不同的建筑类型选择不同的产业化建筑体系,以取得较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同时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可应用于多高层住宅、多层停车库与物流仓库、大型商业中心等,钢结构可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