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我的战友邱少云》教案设计_第1页
小学语文《我的战友邱少云》教案设计_第2页
小学语文《我的战友邱少云》教案设计_第3页
小学语文《我的战友邱少云》教案设计_第4页
小学语文《我的战友邱少云》教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我的战友邱少云》教案设计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邱少云的英雄事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邱少云为了战友、为了战斗的胜利,自觉严格遵守纪律而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体会文中描写“我”的心理活动对表现英雄形象和突出中心的作用。教学重点难点:体会文中描写“我”的心理活动对表现英雄形象和突出中心的作用。教学准备:PPT教学程序: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谈话激趣,导入新课。教师展示抗美援朝烈士纪念碑的图片,引起学生了解、讲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烈士的英雄事迹。.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结合自己的预习初步了解邱少云。思考:邱少云是怎么牺牲的?他的身上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教师补充介绍相关背景资料。(1)了解作者:本文是一篇革命回忆录,作者李元兴是邱少云生前所在班的副班长,邱少云的亲密战友,二级英雄。他曾和邱少云一起参加391高地的战斗,本文是作者对当时情景的回忆。了解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1953年7月,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L默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把课文读通顺。(1)教师提示易读错的字音。需注意“山坳、干涸、蜷一下腿、蔓延”等字的读音。(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重点辨析“发现”“发觉”“感觉”等词语。2.在小组内合作朗读课文,理清记叙顺序,梳理文章层次,概括段落大意,感知人物形象。(1)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引导学生读课文时圈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如,“天亮以前”“约莫11点钟的时候”“黄昏时”,从这些词语可以看出文章是按照时间顺序(或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2)梳理文章层次,概括段落大意。文中的时间节点可以作为划分文章层次的依据。(3)感知邱少云的形象特点。①思考:邱少云是个怎样的战士?作者在文中称邱少云是“年轻的战士”“伟大的战士”,引导学生体会这两个称呼的含义,从而感知邱少云的英雄形象。②读课文,找出文中最能反映邱少云这位英雄光辉形象的词句,并作批注。邱少云在烈火中“纹丝不动”最能表现出他自觉严格遵守纪律而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自主探究故事的起因一一执行潜伏任务。(1)朗读第1自然段,了解“我们”执行潜伏任务的时间和地点。明确:时间一一天亮以前(暗示了此次潜伏的时间长);地点一一391高地的山坳里。(2)朗读第2、3自然段,了解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这次潜伏任务难度大的。①学生带着问题读这两个自然段,圈画出相关的词句。②同桌交流圈画的内容,交流总结。引导学生从潜伏时间长、离敌近、处境险这三个方面进行交流。(3)师生合作读第4-6自然段,了解战士们的潜伏情况。①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相关的画面。②教师播放相关的视频片段,学生结合文字感受当时的紧张气氛。⑧引导学生读重点句子,思考以下问题。邱少云是怎么伪装自己的?(身上披着厚厚的茅草。)战士们伪装的效果怎么样?(猛一看去,很难发现他们。)B.作者写邱少云的隐蔽更好,目的是什么?(表现出邱少云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很高。)C.“我只盼望快点儿天黑,好痛痛快快地打一仗”这句话描写了我”的心理活动,你从中感受到什么?(感受到“我”对敌人的仇恨。)2.合作探究故事的发展一一烈火中英勇牺牲阅读提示②邱少云的身上是怎么着灭的源料么不能灭掉他身里的火?②看着战友被烈火烧身,“我”的心里是怎么想的?③邱少云最终选择怎么做的,你从中感受到什么?(2)分组讨论上面的问题,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准备在班级汇报。(3)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相关语句探究问题。①探究问题A结合前文的有关内容,思考敌入用“看家本领”对阵地进行搜索的原因。明确敌人对阵地前沿的安全极不放心,又没有胆量冒着我军的炮火来搜索。B.从敌人对阵地前沿的安全极不放心,却又没胆量冒着我军的炮火到这一带来搜索的举动中,你体会到什么?(体会到敌人焦急、慌张又畏惧的心理。)C.理解“恶毒的敌人竟使用燃烧弹来进行搜索了”中“竟”的作用。(“竟”字使气氛陡然紧张起来,为写邱少云被烈火烧身埋下伏笔。)②分析不能灭掉邱少云身上的火的原因。A.引导学生想象邱少云被烈火烧身的情景,说一说灭火的方法。(一种方法:邱少云从火堆里跳出来,就地打滚。另一种方法,战友跳过去扯掉邱少云身上的衣服。)探究问题三:①学生齐声朗读第13自然段,重点理解“纹丝不动”这个词语,体会邱少云的崇高精神。引导学生理解第一句话中的“才明确:“才”强调烈火燃烧的时间长,突出了邱少云忍受了巨大的痛苦。③试着赏析“像千斤巨石”这个比喻的表达效果。(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邱少云在烈火中当然不动,表现了他坚强的意志。)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邱少云的精神品质。3.自主探究故事的结局一英勇战斗,缅怀战友。(1)读第14、15自然段,想象战友们英勇战斗的场面。体会作者是如何把邱少云对战友们的鼓舞表现出来的。预设:第14自然段概括地写了战斗的场面,“勇猛地冲”“沸腾着激动人心的口号”写出了邱少云的牺牲对战友们的鼓舞;第15自然段具体写了“我”的感受,表明邱少云活在“我”的心中,他的精神让“我”备受鼓舞。(2)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结尾。①1952年10月12日”这一天在文中有什么含义?(是邱少云牺牲的日子。)②作者永远忘不了这一天,他“忘不了”的到底是什么?(示例作者忘了的是邱少云在烈火中英勇献身的光辉形象,忘不了的是邱少云的崇高精神。)思考:文章这样结尾有什么特色和作用?明确:文章用邱少云牺牲的日期结尾,突出了“我”对这一天的深刻记忆。这其中饱含了“我”无限的怀念与崇敬之情,客观上也强化了读者对这个日期的记忆。四、课堂回顺,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用一两句话来赞美邱少云,加深对其崇高精神的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